妙雲集上編之一『般若經講記』
[回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甲一 序分
乙一 證信序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本經略分序、正、流通三分。敘述一期法會的因由,名序分。正式開顯當 經的宗要,名正宗分。讚歎或囑累流通到未來,名流通分。序分又分證信及發 起二序,今先講證信序。
如是,指這部經。我,是結集者自稱。聞,是從佛陀親聞,或佛弟子間展 轉傳聞。結集者說:佛如此說,我如此聽;現在就我所聽來的又如此誦出,真 實不虛,一一契合於佛說。依智論說:如是,表信:信得過的就說如是,信不 過的就說不如是。佛法甚深,「信為能入」,如沒有真誠善意的信心,即不能 [P21] 虛心領會。如是又表智慧:有智者能如佛所說,不違真義,即可止息戲論與諍 競。修學佛法,以信智為根本:無信如無手,不能探取佛法寶藏;無智如無目 ,不能明達佛法深義。經文首舉如是,即表示唯有信智具足,才能深入佛法, 得大利益。
一時,泛指某一時候,即那一次說法時。因各地的時間不一,曆法不同, 不能定說,所以泛稱為一時。
佛,譯義為覺者,是無上正遍覺者。佛陀創覺了諸法實相,即緣起性空的 中道。又從自證中,大悲等流,為眾生開示宣說,以覺悟在迷的眾生。所以, 佛是大智慧,大慈悲的究竟圓滿者。
舍衛,本是城名,應稱為憍薩羅國舍衛城。但古代城邦國家的遺習,每以 城名為國名,憍薩羅國的首都在舍衛,所以也稱為舍衛國。舍衛,是聞物的意 思,以此城的政治、文化、物產等都很發達,為全印度所聞名的,所以立名為 舍衛。 [P22]
祇樹給孤獨園,是城外如來居住與說法的地方。如來常住說法,除摩伽陀 王舍城外的竹園而外,要算在祗樹給孤獨園的時候最久了。園是給孤獨長者─ ─須達多發心修蓋供養的;樹是波斯匿王王子祇陀奉施的。祇陀的樹林,給孤 獨長者的園,所以總名為祇樹給孤獨園。僧眾的住處,名為僧伽藍,即僧園。 園,不但是林園,僧眾的智德並茂,大德輩出,好像園林的花木繁茂,馥郁芬 芳一樣。所以,僧伽的住處稱為僧園。
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是聽法的常隨眾。佛在鹿苑,初度憍陳如等五比 丘,接著又有耶舍等五十多人,隨佛出家;三迦葉率領他的徒眾,從佛出家, 就有一千多眾了;王舍城的舍利弗、目犍連,又帶了二百五十弟子來出家;於 是佛的初期出家弟子,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了。這千二百五十人,不一定在佛前 ,像舍利佛等大弟子,常時分化一方。經中多標千二百五十人,不過約最初從 佛出家者而說。其實,未必全都來會,而新進的比丘極多,又何止千二百五十 人?佛的出家弟子,本有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等五眾。但 [P23] 因佛現比丘身,所以住持佛法,以比丘為主。本經的聽眾,除比丘而外,也應 該還有比丘尼等,在家的優婆塞、優婆夷、以及護法的天龍等,如流通分所說 可知。不過在這證信序中,沒有一一序列出來罷了。比丘,譯為乞士,就是「 外乞食以養色身,內乞法以資慧命」。此千二百五十比丘,都是大阿羅漢,所 以說大比丘眾。眾,即僧伽的義譯。千二百五十人的僧團,同住祇園,所以叫 俱。嚴格的說:和合僧──眾的形成,論事要具備六和合,論理要同得一解脫 ,這才稱為俱。
佛是化主,祇樹給孤獨園是化處,大比丘等是化眾。具備這種種因緣,本 經是佛所說的,可以確信無疑了,所以這稱為證信序。
乙二 發起序
『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
。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爾時,指將啟金剛法會那一天。世尊,是佛的通號之一,即梵語薄伽梵。 [P24] 佛的功德智慧,究竟無上,不但為世間的人天所尊重,也是出世的三乘聖者所 尊敬的,所以名為世尊。食時,約為上午九或十點鐘。佛及比丘們,過著乞食 的生活,又受過午不食戒。所以,進城去乞食,總在那個時候。佛見乞食的時 候到了,所以著衣持缽進城去。佛制:衣有五衣、七衣、大衣三種。五衣名安 荼會,不論睡覺做事,就是大小便,也不離身,這是內衣。七衣名鬱多羅僧, 即入眾的常禮服,在大眾中所穿。大衣名僧伽黎,即複衣,在乞食、說法等時 所穿的,是佛教大禮服。此處著衣,即大衣。但不定是穿了走,或擔在肩頭, 或由侍者拿著,到城村附近,才穿起來。缽是盛飯的器具,譯義為應量,即隨 人的食量而有大小不同。佛用的缽,傳說是石缽。成道後,有商人奉!C褂供佛, 但沒有食器。四天王各獻一石缽,佛就合四為一缽。所以佛缽的缽沿,有四層 疊痕。給孤獨園在城外,所以說入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是敘述乞食的 經過。佛教的乞食制度,是平等行化;除不信三寶不願施食者而外,不得越次 而乞,以免世俗的譏毀。乞食以後,即回祇園吃飯。飯吃好了,這又把進城所 [P25] 著的大衣,盛放飯食的缽,一一的整潔收起。入城乞食是赤足的,路上來回, 不免沾染塵埃;佛陀行同人事,所以需要洗足。敷座而坐,並非閑坐,是說隨 即敷設座位,端身正坐,修習止觀。如上所說的,乞食屬於戒,坐屬於定,正 觀法相屬於慧。又、來往於祇園及舍衛城中,是身業;入定攝心正觀,是意業 ;下面出定說法,即語業。三業精進,三學相資,為宣說金剛般若經的緣起。
大乘經每以佛陀放光、動地等為發起,而本經卻以入城乞食為開端。般若 經的中心思想,在悟一切法無自性空,離種種妄執。但不得性空的實義者,信 戒無基,妄想取一空,以為一切都可不必要了。不知佛說性空,重在離執悟入 ,即離不了三學;假使忽略戒行,定慧而說空,決是「惡取空者」。從體悟說 :性空離相,不是離開了緣起法,要能從日常生活中去體驗。所以,穿衣、吃 飯、來往、安坐,無不是正觀性空的道場!佛將開示般若的真空,所以特先在 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表達出性空即緣起,緣起即性空的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