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二『寶積經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四 寶積經的宗要

  統觀所有的大乘經,可以略分兩大流:一、專為菩薩說,廣明菩薩的大行與 佛果的,如『華嚴經』等。二、為菩薩及聲聞乘,大小兼暢而宗歸於大乘的。這 裡面,有些是從觀慧的修證來說,發明三乘同入一法性,大乘與小乘,都以無所 得而入道。當然,也說到菩薩般若的方便善巧,不共二乘。有些是從廣行來說, 著重於菩薩的特勝;由於悲願殊勝,智證也殊勝,這便有貶抑訶斥二乘的教說。 有些是從菩提果德及因心來說,對二乘折攝兼施。而導歸佛乘的。這些,雖然方 便不同,各有特勝,但對於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趨無上菩提果的大乘宗要,是 [P9] 沒有什麼差別的。本經大體與『般若經』相近,說三乘都以無所得入道,所以是 正明菩薩道,兼說聲聞行的教典。

  又一切大乘經,可以約境、行、果三義來分別。一、詳於境的,有事境與理 境。事境中,或詳於三乘共的心境;或詳於菩薩不共的心境,如說阿賴耶等。理 境說一切法無性故空,空故不生滅的勝義諦。二、詳於行的,或重於資糧行:菩 薩發菩提心,廣集無邊福智資糧。廣大的資糧中,如十善等,分同世間正行,而 實是菩薩的要行。或重於慧悟行(從加行到見道位):廣明般若的無所得行,如 本經的如實中道正觀。約無所得的悟入說,是分同二乘的。所以說「般若為母」 ,不但是佛母,也是二乘聖者的生母。或重於如實行:這是悟後的大行,如『十 地經』等所說,分同於佛陀的果德。三、詳於果的,特詳於如來的依正莊嚴,自 利利他的德行圓滿。依此三義來分別,本經是詳行的,是重於資糧行及慧悟行的 。

  菩薩的修行,六度、四攝等都是。依遍通三乘行來說,宗要是戒定慧──三 [P10] 增上學。在三學中,本經是特重於戒慧的。這也許是繼承佛陀根本教學的風格吧 !『雜阿含經』(卷二四)說:「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 處」。佛法是不離世間的,要處世而做到自他和樂,非戒不可;戒行是基於慈悲 的同情。佛法即世間而出世解脫,這非智慧的達妄契真不可。這二者,戒如足, 慧如目。從自證說,這才能前進而深入;從利他說,這才能悲智相成,廣度眾生 。假使不重戒慧而偏重禪定,不但有落入邪定、味定的可能;即使是正定,也會 傾向於隱遁獨善。當然,大乘廣攝一切根機,也有獨善風格的「聲聞菩薩行」。 但在利他為先的大乘法中,如本經的著重戒慧,才是更契當於菩薩道的精神。

  戒律,本於慈悲的同情,不忍損害他而來。律儀戒中的別解脫,重於身語的 止惡。但每一持戒的,都是可能違犯的,這一定要:「所犯眾罪,心不覆藏,向 他發露,心無蓋纏」。能隨犯隨懺,才能保持自心的無憂無悔,戒行清淨。不過 僅是身語的止惡,是不夠的。戒──尸羅的義譯為清涼,也重於自心的淨除煩惱 。釋尊的略教誡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所以,意 [P11] 地的種種煩惱,戲論分別,如不能遠離,不能算是真正的持戒清淨。本經在兼說 聲聞行時,四沙門中的形服沙門,威儀欺誑沙門,貪求名聞沙門,不消說是不夠 清淨的。四種持戒比丘中,說有我論的,我見不息的,怖畏一切法空的,見有所 得的;總之,只要是執我執法的,無論怎樣的持戒,都不能符合如來律行的本意 。因為這樣的持戒者,雖好像清淨持戒,而終久──今生或後世要破壞戒法的。 所以本經從一般的律儀戒說起,而深意在道共戒,如說:「諸聖所持戒行,無漏 不繫,不受三界,遠離一切諸依止法」。這無漏相應的,聖智相應的戒行,本經 在正明菩薩道中,也深切的說出:「無有持戒,亦無破戒。若無持戒無破戒者, 是則無行亦無非行。若無有行無非行者,是則無心無心數法。若無有心心數法者 ,則無有業,亦無業報。若無有業無業報者,則無苦樂。若無苦樂,即是聖性」 。不但聖者以此為體性,也是聖者以此為因性的(共三乘說為聖性。專約大乘說 ,就是佛性)。從慈悲不忍損他,到遠離憶想分別,深入真空的戒行,為本經的 要義之一。 [P12]

  現證慧──聖智、淨智,是依定修觀而成就的。本經說:「不以戒(律儀戒 )為最,亦不貴三昧;過此二事已,修習於智慧」。又說:「依戒得三昧;三昧 能修慧;依因所修慧,逮得於淨智」。戒、定、慧的三學相資,次第修發;修定 與修慧不同,本經都說得明白。智慧(般若),不是泛泛的知識,而是通達我空 法空──空寂法性的聖智。這不但依戒、依定而修得;在慧學自身,也有修學次 第,這就是依聞慧而起思慧,依思慧而進起修慧(與定相應的觀慧,叫修慧), 依修慧才能得現證的聖智。所以本經重智慧,也就重於多聞,修行。如說:「菩 薩有四法得大智慧。何謂為四?常尊重法,恭敬法師(這是自己樂意多聞);隨 所聞法,以清淨心廣為人說,不求一切名聞利養(這是樂意使他人多聞);知從 多聞生於智慧,勤求不懈,如救頭然(知多聞的功德而勤求);聞經誦持,樂如 說行,不隨言說」(這是由聞而思而修,不為文字所封蔽)。本經說菩薩行,以 「得大智慧」為第一要行;而說智慧從多聞生,明白的開示了慧學的進修次第。

  「依因所修慧,能得於淨智」:可見觀慧的修習,是極為重要的。本經廣明 [P13] 如實的中道正觀,即一切(我)法性空觀。空(無相無願無生滅等)是本性空, 是中道,所以增減不得。有些人,取空著空,以為有空可得,這是增益了。這不 但辜負了佛說空觀的本意,反而著空成病。如以藥除病,「藥不出,其病轉增」 一樣。龍樹依據經義,所以在『中觀論』上說:「如來說空法,為離諸見故;若 復見有空,諸佛所不化」。一切是本性空的;眾生著有,起種種見而流轉生死, 而一切法空,還是本來如此。由於「一切諸見,唯空能滅」,所以說空;滅諸戲 論妄執,即顯一切法本性空寂,並非別有空理,可住可得。有些人著有成迷,怖 畏法性空寂,不生不滅。佛說這些人,如怖畏虛空,而想逃避虛空一樣,這是減 損了。其實,空是一切法性,虛空那樣的遍於一切,有什麼可怖畏,有什麼可捨 離的?想離空立有,真是「狂亂失心」了!龍樹說:「五百部聞畢竟空,如刀傷 心」,就是這一類人。能於一切法性空,不增不減的如實觀察,是引發真實聖智 的方便。一切法本性空:以如幻性空的觀心,觀如幻性空的觀境;心境並冥。經 說如幻食幻的比喻,極為明白。觀心是分別伺察,聖智是無分別智,依分別觀怎 [P14] 麼能引生無分別智呢?這如經上說:「真實觀故,生聖智慧;聖智生已,還燒實 觀」。要知道,如實觀慧,是觀一切法無自性空的。這雖是世俗的分別觀察,但 是順於勝義的,觀自性不可得的。所以這樣的觀慧,能引發無分別聖智。等到聖 智現前,那如實空觀也就不起了。唯有理解這個道理,才知觀慧的必要,不致於 落入一味息除分別的定窟。

  本經以律儀戒而深入到道共戒;從聞慧、修慧而深入到現證慧。在法空性的 現證中,戒智不二;也就是無漏戒定慧的具足。這可說是本經的宗要所在了。 [P15] <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