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集上編之三『勝鬘經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二乘有生死怖畏,所說的四智是方便說,所以現在結歸究竟,會二乘入一 乘。
前說智有四種: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這且以不受 後有──盡一切煩惱,盡一切受生功能為例。聖者證得聖果,有自證「智」, 能知以後更「不受後有」。然不受後有智「有二種」:一、如來智,二、二乘 [P183] 智。
子二 釋
丑一 如來不受後有智
『謂如來以無上調御降伏四魔,出一切世間,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得不思議法身
,於一切爾焰地,得無礙法自在,於上更無所作,無所得地,十力勇猛,昇於第
一無上無畏之地,一切爾焰無礙智觀,不由於他,不受後有智師子吼。』
依前所標而解釋,先明如來的不受後有智。「如來以無上調御降伏四魔」 。調御,如野馬野象,性情!6澮戾,要經過調伏訓練,才可駕御。眾生的煩惱, 也暴戾難伏,須以佛法修持,才能降伏。在聖者的調御煩惱中,佛是無上的調 御者:自離煩惱而得究竟,是自調伏;又能為調御師,教化弟子,是調伏他。 由於如來能無上調御煩惱,離一切過患,所以能降伏四魔。四魔是:一、煩惱 魔,這是眾生心中的魔,由此障礙一切功德善法。二、五蘊魔,眾生的有漏身 心,雜染不淨,即是魔。有身即為饑渴冷暖等所困惱,有心即起種種煩惱。三 [P184] 、死魔,發心修行,每因無常到來,使善法不得成就,故稱死為魔。也可說: 死為大苦惱事,所以是魔。四、天魔,即他化自在天。前三魔,即眾生自己的 有漏身心,後一才是外來的。現在,佛斷盡一切煩惱,即降伏煩惱魔。得法身 ,即降伏蘊魔。清淨法身,無為常住,即降伏死魔。得不動三昧,神通自在, 即降伏天魔。四魔都降伏了,所以如來超「出一切世間」。若屬世間,即落於 魔數。以佛超出了世間,所以「為一切眾生」「所瞻仰」。一切眾生,歸依於 佛,以佛為崇仰的典型,而發心以求成佛。上約累無不寂的解脫德說。以出離 一切過患,即「得不思議法身」。「於一切爾焰(所知境)地」,「得無礙」 而於「法自在」。佛於因地廣大修行,故果得成就無邊智慧。如此,即達到究 竟,「於上更無所作」。一切功德圓滿,一切境界通達,一切過患消除,所以 更無所作事了。此時,住於佛果的「無所得地」,離一切戲論妄想分別。在所 證的功德中,有「十力勇猛」,十力即處非處智力乃至漏盡智力,佛具足十力 功德,而無所不能,故稱勇猛。又得「昇於第一無上無畏之地」,這是遠離一 [P185] 切生死怖畏的涅槃地。也可以說:無畏即四無所畏。於自所證所說法,決不為 他所指責,能自信而無所怖畏。從如來以無上調御到一切眾生所瞻仰,是解脫 德,明過無不盡;從於一切爾焰地到昇於第一無上無畏之地,是般若德,明德 無不圓。二者間的得不思議法身句,是法身德。以不思議的法身,是由過無不 盡,德無不圓所成。累無不盡,所以得法身;法身即一切功德所成就。這三德 無餘圓滿的如來,「於一切爾焰」境,以「無礙智」去「觀」察,「不由於他 」,而起自知自證的「不受後有智」。自證知五住煩惱斷盡,再不能感二種生 死,所以能作「師子吼」: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丑二 二乘不受後有智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度生死畏,次第得解脫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
生死苦。世尊,阿羅漢辟支佛觀察時,得不受後有觀第一蘇息處涅槃地。』
經中又說阿羅漢辟支佛,得不受後有智,這是約「阿羅漢辟支佛,度」分 段「生死畏」而說的。二乘從「次第」的修行中,「得解脫樂」果。約見諦說 [P186] :先見苦諦,次見集諦,次見滅諦,次見道諦。約斷煩惱說:先斷見一處住地 ,次斷欲愛住地,再色愛住地,有愛住地。約證果說,先證初果,次證二果, 再三果、四果。二乘這樣的次第修證,也能得解脫樂,離生老死怖。得解脫樂 時,「作是念:我離生死恐怖,不受生死苦」。離生死恐怖,約現法心得安樂 說:不受生死苦,約當來不感苦果說。又前句明盡智,次句明無生智。二乘於 金剛喻定斷四住煩惱,於下一念得盡智,知生死已了。次念得無生智,知後不 再生。「阿羅漢辟支佛」這樣的「觀察時」,由盡智無生智現前,能「觀第一 蘇息處──涅槃地」,自覺已「得不受後有」。因此,二乘也名得不受後有智 。總之,二乘雖但斷四住,但度分段,也確有不受後有的證智,然與如來所得 是不同的。
癸二 入一究竟乘
子一 會入一乘
『世尊!彼先所得地,不愚於法,不由於他,亦自知得有餘地,必當得阿耨多羅三
[P187]
藐三菩提。何以故?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
一乘。』
前明如來與二乘,都有不受後有智,即在說明二乘智的不究竟;不究竟, 所以終於要回入大乘,結成一乘的究竟。
「彼」二乘人「先」「來所得」的境「地」,決不執小乘而拒大乘,對如 來所說的正法──唯以一佛乘化眾生,是能明白的,所以「不愚於法」。因此 ,阿羅漢辟支佛,也是「不由於他」的,從自己所知所證中,「自知」所「得 」的還是「有餘地」,自知將來「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乘自知有 餘,與上說二乘能得不受後有智,似乎相矛盾!其實不然。依法華經說,舍利 弗等得阿羅漢果,從前是曾從佛發過菩提心的。在初受佛化時,發菩提心,求 成佛道,都是不愚於法的。依此說,先所得地,即過去從佛發菩提心的因地。 本經下文也說:『三乘初業,不愚於法,於彼義當覺當得』。依般若經等說, 先所得地,即三乘所證的境地。經說:阿羅漢與辟支佛的智德斷德,都是菩薩 [P188] 無生法忍。所以論到誰能信受甚深般若波羅蜜時,即說見諦──即初果,及阿 羅漢,是能信受的。若不能信受,法華經說,他們是未得謂得的增上慢人。所 以,如後世小乘學者,否認大乘,這正可以證明他們,並沒有自證的覺境。無 論依法華經的過去因地,或依般若經的現在證地,二乘都自知是不究竟的,能 深信大乘成佛法門的。然見道證果而住於二乘果,未能進學大乘,確乎也是有 的。如舍利弗、目犍連等,在法華會前,不知道自己也是菩薩。許多經裡,都 說阿羅漢對於大乘成佛法門感到高妙,而痛惜自己但求得阿羅漢果。依法華說 ,發過菩提心,而中間退失了,佛即以方便教化攝引他們,所以不知自己是菩 薩。然二乘證智,既自以為所作已辦,同時又從自證的見地,覺得應有平等一 味的果證。如舍利弗說:『我等同入一法性,云何如來以小乘法而見濟度』? 二乘知道同入一法性,雖不敢說出來,內心上是應有此感覺的。因此,列席於 大乘法會,甚至還會為菩薩說般若大乘。一經佛為他們說:『汝等所行是菩薩 道』,就恍然自悟,回小向大了。阿羅漢果,證得無三無別的法性,為什麼不 [P189] 求趣大乘呢?這因為,一類厭離根性,對於三界生死,視同牢獄怨家,一向求 於解脫安樂。所以外厭生死,內求定樂,重於禪定(樂)的修習。等到深入禪 定,受解脫樂時,也覺得大可安然無憂,不能進一步的趣入大乘。這也有二類 :一、現生即因佛說法,回小向大。二、深味定樂的,墮無為坑,一時轉不出 來。經過若干時間,從三昧樂中起,如醉酒的人蘇醒一樣。這時,自己即會覺 得煩惱、業、苦,都還是有餘的。這就一定會從佛聞法,回心向大。如法華經 說:『我滅度後,復有弟子,不聞是經,不知不覺菩薩所行,自於所得功德生 滅度想,當入涅槃。我於餘國作佛,更有異名。是人雖生滅度之想,入於涅槃 ,而於彼土求佛智慧,得聞是經,唯以佛乘而得滅度』。所以阿羅漢、辟支佛 的先所得地,都是不愚於法的,二乘人終究會自己知道是有餘的。
二乘自知所證的不究竟,要進一步的求證佛果。「何以」必然會如此?因 「聲聞緣覺乘,皆入大乘」。如攝受正法章所說,二乘法從大乘法所出生;二 乘法即大乘法的少分,即大乘的初因。所以聲聞緣覺乘,無不回歸於大乘。「 [P190] 大乘」,以成佛為目的,故約所證的佛果說,「即是佛乘」。這樣,雖說有「 三乘」,其實「即是一乘」。楞伽經也說:說有聲聞、緣覺、菩薩三乘種姓, 說有三乘差別,是為初學者而施設的。證入無差別法性,都無所得,即知三乘 即是一乘。
子二 普攝眾德
『得一乘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即是涅槃界;涅槃
界者,即是如來法身。』
大乘經部類不同,都有它的重心論題。其實,這些大乘經所示的不同論題 ,如真實的解了它,都是一致的。如法華經專說一乘,大涅槃經特明涅槃,般 若經廣談般若,華嚴經說法界,大集經說三昧,金剛經說無上正等菩提等。如 不悟體一名異,就會隨文偏執,不能融會。依本經說,佛法即是一乘,此一乘 即通菩提涅槃等。所以說:「得一乘」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涅槃界」;得「涅槃界」,「即是如來法身」。 [P191] 一乘、無上正等覺、涅槃界、如來法身,這四名的內容,是一致的。大智度論 引羅!7畝羅跋陀羅讚般若偈也說:『般若是一法,隨機立異名』。依此義,天臺 宗五重玄義出體時,必以該經的重要論題為體,並會通其他的同體異名。然體 雖一,約義不同,所以安立不同名字。如一乘,約唯一無二,而由此運載成佛 說: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約如來的智德說:涅槃,約斷德說:法身,約清淨 功德所顯說。雖隨名異說,而這些德性,一切都是該攝圓滿的。
子三 顯示究竟
『得究竟法身者,則究竟一乘。無異如來,無異法身,如來即法身。得究竟法身者
,則究竟一乘;究竟者,即是無邊不斷。』
上說一乘即無上菩提,涅槃界,即是如來法身。現在說,法身與一乘,不 但相即,而且是究竟的。從法身說,一切眾生所本具,但沒有圓滿顯發。如來 的法身,名究竟法身,以無邊功德為嚴。所以說:「得究竟法身」。究竟法 身,約果德說,所以即「究竟一乘」。一乘,也是約唯一佛果說。大乘,重於 [P192] 菩薩的因行;一乘,著重於佛的究竟果德。如法華經所說『佛自住大乘,定慧 力嚴,以此度眾生』。即是大乘與一乘同一,並約佛德說。此下,是究竟法 身的解說。「無異如來,無異法身」。金剛經說:『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如來與法身,無二無別。一切眾生本具法身,體如而來,能究竟顯了法身,所 以說「如來即法身」。法身是如此的,所以「得究竟法身」,「則究竟一乘」 。什麼是「究竟」?究竟「即是無邊不斷」的意思。不斷,是常住無盡義。約 時間說,是豎窮三際。無邊,約周遍無際──無有分限說:約空間說,是橫遍 十方。徹始徹終,徹內徹外;又無始無終,無中無邊,這即是究竟的意義。大 乘經說涅槃、法身、般若等,都是盡虛空遍法界盡未來的。此外,沒有相對的 ,這才達到究竟圓滿的地步。
辛二 如來為常住歸依
壬一 抉擇三歸
癸一 明如來是歸依
[P193]
上說二乘有生死怖畏,此下說如來為常住歸依。歸依三寶,這是大家都知 道的,但究竟歸依處,還需要抉擇。有情的所以求歸依,是由於心中有怖畏, 得不到究竟安隱。那末所歸依的,當然要究竟才是。佛法僧三寶中,僧即學佛 大眾;法即佛所說而學眾依著奉行的道。然修學者也有是有漏的,有恐怖的; 法,也有有漏法,不究竟法,這怎麼可為歸依?所以,大小乘中,都各有抉擇 的。有的聲聞學者說:歸依佛是歸依佛的無漏功德;歸依僧,是歸依有學無學 人所有的無漏功德;歸依法即是涅槃──擇滅,解脫涅槃法是可歸依處。本經 所說不同:法指向涅槃的道,道是有為法,有生滅法;僧是三乘眾,還沒有究 竟成佛;這怎可為歸依?唯有證得究竟涅槃的佛陀,才是真歸依處。滅諦── 涅槃,聲聞學者及一切空相應的經論,都說是法寶。但本經極力顯揚佛果的功 德,以此滅為第一義滅,而屬於如來所證所顯,所以唯如來為歸依。這是本經 的特色!
『世尊!如來無有限齊時住,如來應等正覺後際等住,如來無限齊大悲,亦無限齊
[P194]
安慰世間。無限大悲,無限安慰世間,作是說者,是名善說如來。若復說言:無
盡法,常住法,一切世間之所歸依者,亦名善說如來。是故於未度世間,無依世
間,與後際等,作無盡歸依,常住歸依者,謂如來應等正覺也。』
承上文的如來究竟,是無邊不斷,所以接著說:「如來」是「無有」過去 、現在、未來「限齊時住」的。限齊是分限,即有界限的。如來沒有時限可說 ,這即是常住的。「如來應等正覺」,又是「後際等住」,即盡未來際住的。 所以法華經說:如來壽量如微塵不可盡,『壽命無量阿僧祗劫,常住不滅』。 或以為佛入涅槃,即息化而不再化度世間。而大乘說,成佛證大涅槃,是盡未 來際常在的。常住,是超越於時間性的。而起用於時間中的,是無盡──恆。 同時「如來」有「無限齊」的「大悲」心,不是為某一世界某一類有情,而是 於一切眾生起大悲;悲是拔苦的心行。內有無限大悲心,所表現出來的,就是 「無」有「限齊」的悲事,「安慰世間」眾生,這即是無限的悲心與悲行。上 來直明如來真相,所以如說有「無限大悲」,能「無限安慰世間」的;那他即 [P195] 使沒有明說如來,而「作」如「是說」的,也可說「是」「善說如來」了。「 若復」有人這樣「說」:盡未來際的「無盡法」,超越時限的「常住法」,能 為「一切世間」「所歸依」的,那他雖不直說如來,也是恰到好處,「名」為 「善說如來」了。「是故」,能「於未度」未脫的「世間,無依」無護的「世 間」,能盡未來際──「與後際等」的「作無盡」的「歸依」,及「常住」的 「歸依者」,那就是說「如來應等正覺」。佛果所有的功德,今不攝屬道諦, 攝屬於常住涅槃的滅諦,為滅諦所有的一切德用,如來攝得無漏無為的常住體 用,所以唯佛為歸依處。
癸二 辨法僧是歸依
子一 約世俗簡非
『法者即是說一乘道,僧者是三乘眾,此二歸依,非究竟歸依,名少分歸依。何以
故?說一乘道法,得究竟法身,於上更無說一乘法事。三乘眾者,有恐怖,歸依
如來,求出修學,向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二依,非究竟依,是有限依。』
[P196]
法僧是不是歸依處?到底法與僧是什麼?「法」,「即是」佛所「說」的 「一乘道」,法為佛所說的修行方法,是道諦。佛說道法的目的,本是但為「 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為了成佛證大涅槃,所以是一乘道。雖有時說為三乘道 ,但這是方便說,實際祗有一乘道。所以說:『汝等所行是菩薩道』。「僧」 呢,即「是三乘眾」。佛為適應世間初機,說有三乘法;依此修行,有聲聞、 緣覺、菩薩的三乘眾。僧是和合義,即三乘學眾,同以證入涅槃為理和的。「 此」法僧的「二歸依,非」是「究竟」的「歸依」,只可「名」為「少分」的 、相對的「歸依」。「何以」這樣說?佛「說一乘道法」,是因行;目的是為 「得究竟法身」。「於」證得究竟法身的果德「上,更無說一乘法事」。如從 這邊,過到河的那邊,需要渡船。但船不是目的,到了河的那邊,船也就用不 著了。所以有說:『渡河須用筏,到岸不須船』。道是方法,非究竟的目的處 ,所以這不是究竟歸依處。「三乘」聖「眾」,雖說得道得解脫,但還「有恐 怖」,還要「歸依如來」,「求」得「出」離生死,而「修學」一乘道,「向 [P197]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前進。自己依於別人,怎能為別人歸依?「是故」法與 僧「二」歸「依,非究竟」歸「依,是有限」的、少分的歸「依」。不依一乘 道,不成究竟佛,所以一乘道也是少分歸依處。三乘眾是隨佛修學的,學佛者 要有同參師友,所以也可歸依。經說:歸依僧,僧如護病者。約此義,三乘眾 也可說有限歸依。但這都不是究竟歸依處,都不合於常住無盡,無限大悲安慰 的定義。
子二 約勝義會歸
丑一 奪
『若有眾生,如來調伏,歸依如來,得法津澤,生信樂心,歸依法僧,是二歸依,
非此二歸依,是歸依如來。』
於究竟的第一義諦中,會三歸依為一歸依。先遮奪。「若有眾生」,因「 如來」的神通、教化,而對佛生起尊敬心,不生我慢固執,名為「調伏」。被 調伏的眾生,「歸依如來」,聽佛說法,「得」到佛「法」的「津澤」。如破 [P198] 裂的瓦罐,油液從裂縫中潤出,名津澤。得法津澤,就是從佛得到法的氣分, 得佛的法味。得法味,所以「生」起「信」仰愛「樂心」來。所以,「歸依」 於「法」,及依法而修的僧,「是二歸依」,從根本的歸依如來而來。這樣, 「非此二」是真「歸依」處,說歸依法與僧,實「是歸依」於「如來」。
丑二 會
『歸依第一義者,是歸依如來。此二歸依第一義,是究竟歸依如來。何以故?無異
如來。無異二歸依,如來即三歸依。』
那末,法僧都不是歸依處嗎?不!也可說為歸依的。因為,「歸依」最勝 「第一義」諦,即「是歸依如來」,歸依常住大悲的如來,並非歸依現生現滅 的化相。第一義諦,指如來不可思議微妙常住的真體,所以也不是歸依世俗的 如來。從如來即第一義說,此法僧「二歸依」的「第一義」諦,也即「是究竟 歸依如來」了。就世俗相說,三乘眾有恐怖,不是究竟歸依處。然約第一義說 ,三乘眾同有如來藏性,與如來不二。一乘道法也如此,法法不離法性,不離 [P199] 第一義如來藏性。這可見,法僧二歸依的第一義,就是歸依如來,法僧也即有 可歸依的真義了。如來是圓滿成就第一義的;法道,是不離第一義,而還在修 行的過程中;三乘眾雖沒有究竟成就,而不離第一義如來藏性。如黃金是金, 金礦呢?就現象還不是真金,但經鍊淨後,就顯現真金。不可說這是金,那不 是金,應說礦藏的本質,也就是金。所以約第一義說,法僧也是歸依處,也是 等於歸依如來。這意思說:約歸依第一義說,「無」別「異」所歸的「如來」 ,也「無」別「異」的法僧「二歸依」,二在第一義諦中,是平等無別的,所 以歸依「如來,即」是「三歸依」。
依此,歸依佛法僧三,實即歸依眾生自己。佛法與外道的不同,也就在此 。外道要歸依一外在的神;佛法歸依三寶,或歸依如來,而同是本身所具有的 ,本具如來藏性,即真歸依處。依此修行為僧;以此為修行,即法;修行圓滿 成就,就是佛。所以,一切眾生本具如來藏性;歸依三寶,無非依如來藏性為 本,而使其顯發出來,達到究竟。 [P200]
壬二 會入一乘
『何以故?說一乘道,如來四無畏成就師子吼說,若如來隨彼所欲而方便說,即是
大乘,無有三乘,三乘者,入於一乘;一乘者,即第一義乘。』
歸依中,說到一乘道,即依此顯示三乘的會入一乘。佛「何」「故」「說 一乘道」?約一乘的教意說:這是「如來」的「四無畏成就」,所作的「師子 吼說」──決定了義說,即是契理的真實法門。又是「如來隨」順「彼」眾生 「所欲」的「方便說」,即是應機的善巧法門。佛法不但要契理,還要契機。 一乘是究竟的,但因眾生不能接受,不能一概的宣說一乘。不能不為實施權而 說三乘。如三乘學者,有可會歸的機宜,這才稱機而說一乘。所以說一乘,是 師子吼說,也是方便說。本經名為師子吼一乘大方便,就是一乘道教的契理與 契機。約一乘的教義說,一乘「即是大乘,無有」究竟的「三乘」。如法華經 中,長者引子出火宅時,說有三車,等到出來時,唯一大白牛車。「三乘」, 從唯一大乘所出生,所以又會「入於一乘」。這裡所說的「一乘」,「即是第 [P201] 一義乘」,即法身如來藏甚深不可思議的常德。
上來,主要的說明:二乘有恐怖,如來是歸依;宣說一乘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