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六『攝大乘論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六章 彼修差別
第一節 建立十地 如是已說彼入因果,彼修差別云何可見?由菩薩十地。何等為十?一、極喜 地,二、離垢地,三、發光地,四、焰慧地,五、極難勝地,六、現前地,七、 遠行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十、法雲地。如是諸地安立為十,云何可見 ?為欲對治十種無明所治障故。所以者何?以於十相所知法界,有十無明所治障 住。云何十相所知法界?謂初地中由遍行義;第二地中由最勝義;第三地中由勝 流義;第四地中由無攝受義;第五地中由相續無差別義;第六地中由無雜染清淨 義;第七地中由種種法無差別義;第八地中由不增不減義,相自在依止義,土自 在依止義;第九地中由智自在依止義;第十地中由業自在依止義,陀羅尼門,三 摩地門自在依止義。 [P390]

  六波羅蜜多是「彼入因果」,這彼入因果,只分為因果二位;「彼」果 「修」的淺深「差別」,這一章要給它說明。這就是「菩薩」所證入的「十 地」。

  極喜等十地,是約離染方面安立的,「對治十種無明所治障」,所以建 立十地。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漸離十種無明所治障的隱覆,也就自然次第 深入「十相所知法界」。因法界相「有十無明所治障住」,所以在離障證真 上建立十地。地有多種的意義,主要的是『依持』義;種種修行的功德,依 之而成立,依之而生起,所謂『能生功德名為地』。地的體性,就是無分別 智契證法界實相;種種功德,只是地的眷屬莊嚴。在法界的本身上講,唯一 法界相,是不能安立差別的;在諸法畢竟空中,初地即十地,十地如空中鳥 跡一樣,難思難議。所以現在安立十地,雖也從所證十相法界上說,主要在 離障邊。譬如飛機在空中飛行,說它一小時可以飛幾千里,實際上虛空無邊 ,它本身沒有里數可以計算,但就飛機飛行的速度而說它的遠近差別。 [P391]

  「十相所知」的「法界」,就是(1)「初地中」所得的「遍行」法界 相,這從遠離『異生性無明』所顯。異生性無明,依見道所斷的分別煩惱所 知二障而立。未入見道的時候,不能了達諸法實相,是凡夫,就因有這障存 在;一入見道,斷這異生性障,就證悟諸法的實相,遍一切一味相,所以稱 為遍行法界。(2)「二地中」所得的「最勝」法界相,這從遠離『於諸有 情身等邪行無明』所顯。邪行無明,就是於諸眾生身誤犯身口意的三業染行 ,這在初地還是存在著;因它的存在,障於二地。所以從初地趣證二地的時 候,不再依有情身等誤犯三業,通達法界的清淨,最為殊勝,所以稱為最勝 法界相。(3)「三地中」所得的「勝流」法界相,從遠離『遲鈍性無明』 所顯。遲鈍性無明,就是對所聞思的法門,時常忘失,不能明記,能障三地 的證德。由二地進入三地的時候,修習勝定,契證法界的實相,從平等法界 現起大悲大智所起的等流法,就因離去遲鈍性無明而現證通達,契入三地的 勝流法界。實際上,初地就已證諸法實相的,現在因三地定力加深,定中遍 [P392] 通一切法而不遺忘,就約這特殊的意義,說它證得勝流法界。(4)「四地 中」所得的「無攝受」法界相,從遠離『微細煩惱現行俱生身見所攝無明』 所顯。三地有漏心現起的時候,尚有俱生微細的我我所見可以現起(意識相 應),這微細的煩惱現行,能障入四地。從三地悟入四地時,破除這微細障 ,修三十七菩提分,通達法界性中無我我所,所以稱為無攝受法界。(5) 「五地中」所得的「相續無差別」法界相,從遠離『於下乘般涅槃無明』所 顯。聲聞緣覺厭離生死急求涅槃,不知生死即是涅槃。菩薩在五地中開始能 真俗並觀,通達法界的生死涅槃都無差別性,所以就遠離了下乘的般涅槃障 ,證得相續無差別的法界。(6)「六地中」所得的「無雜染清淨」法界相 ,從遠離『粗相現行無明』所顯。粗相現行,別觀十二緣起的流轉門是雜染 的,還滅門是清淨的。若染若淨的差別粗相現行,障蔽了六地無染無淨的妙 境。菩薩入六地的時候,修緣起智,觀緣起畢竟空,通達染淨平等,證無染 淨法界相。(7)「七地中」所得的「種種法無差別義」,從遠離『細相現 [P393] 行無明』所顯。細相現行,是說前六地的菩薩,對如來的種種教法,還有微 細的取相現行。入了七地,連這微細相也除了,純無相觀,通達如來一切法 門,法法皆是無差別,便得種種法無差別法界相。(8)「八地中」所得的 「不增不減」法界相,從遠離『無相作行無明』所顯。第七地雖然無相行, 但還是有功用行,這無相有功用,障礙了八地的無功用道。菩薩在悟入第八 地的時候,離有功用相,證得無生法忍,通達諸法的不增不減,得二種自在 依止,能任運的現起身相及國土。八地菩薩得如幻三昧,觀一切法無礙,隨 心所欲現的即能顯現,叫「相自在依止」。能觀諸世界,隨心所欲變的何種 國土即能變現,叫「土自在依止」。這兩者,也是八地所證入法界的義相。 (9)「九地中」所得的是「智自在依止」法界相,從遠離『於饒益有情事 不作行無明』所顯。第八地的菩薩,雖得無相樂,但於無相寂滅還有些耽著 ,還不能無功用行去利樂有情。八地菩薩由佛的勸諭,才從深定中起廣大的 利他行,也就是這個意義。這對饒益有情的事,未能無功用行,是第九地的 [P394] 大障,菩薩入九地時,斷此大障,得四無礙智,說法自在,便得智自在依止 法界。(10)「十地中」所得的「業自在依止,陀羅尼門三摩地自在依止」 法界相,從遠離『於諸法中未得自在無明』所顯。第十地的菩薩,通達十地 位上的法界相,得身口意的三業自在,自在的化導一切眾生。陀羅尼有能持 能遮二義,就是總持一切善法,遮止一切惡法。由定發慧,能總持一切攝持 不散。三摩地是正定,即於定而得自在。因這種種深入,離障顯真,所以建 立十地。

  
此中有三頌:遍行,最勝義,及與勝流義,如是無攝義,相續無別義,無雜 染淨義,種種無別義,不增不減義,四自在依義。法界中有十不染污無明,治此 所治障,故安立十地。

  這三頌,是引述辨中邊論相品的(十重法界,出寶雲經、勝天王經)。 前二頌重頌十相法界。後一頌明安立十地的所以。文義明顯,不煩重述。

  
復次,應知如是無明,於聲聞等非染污,於諸菩薩是染污。 [P395]

  上面所談的十種「無明」,都是所知障,而不是煩惱障。「聲聞」緣覺 「等」斷煩惱障證生空理,入無餘涅槃。這十種無明不障礙他們的解脫,在 他們的立場說,是「非染污」的。若在「菩薩」,不但要斷煩惱障證生空理 ,同時還要斷所知障證法空理。這「所知障」十種無明是覆障法空理的,所 以在菩薩的立場說,它「是染污」的。因之,這無明在小乘只是無覆無記的 不染污無知,在大乘則屬有覆無記性了。龍樹菩薩說:『小乘習氣於菩薩是 煩惱』,正是這個見解。

  
第二節 十地名義 復次,何故初地說名極喜?由此最初得能成辦自他義利勝功能故。何故二地 說名離垢?由極遠離犯戒垢故。何故三地說名發光?由無退轉等持,等至所依止 故,大法光明所依止故。何故四地說名焰慧?由諸菩提分法焚滅一切障故。何故 五地名極難勝?由真諦智與世間智,更互相違,合此難合令相應故。何故六地說 [P396] 名現前?由緣起智為所依止,能令般若波羅蜜多現在前故。何故七地說名遠行? 至功用行最後邊故。何故八地說名不動?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能動故。何故九地 說名善慧?由得最勝無礙智故。何故十地說名法雲?由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 陀羅尼門,三摩地門,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故,又於法身能圓滿故。

  關於十地的名義,簡略的解說一下:(1)「初地」「名極喜」地:因 為「此」初登地的菩薩,是「最初」獲「得能成辦自」己及其「他」有情「 義利」的兩種殊「勝功能」,極端的踴躍歡喜,所以叫極喜地。小乘見道只 能自利不能利他,所以不名為極喜。(2)「二地」「名離垢」地:菩薩在 初地,已能遠離粗重的犯戒垢,但微細的毀犯仍然現行。二地菩薩成就性戒 ,能自然的「遠離」微細的「犯戒垢」,二地是戒波羅蜜多圓滿,所以叫離 垢。(3)「三地」「名發光」地:這第三地為「無退轉」的「等持」── 三摩地,「等至」──色無色定「所依止」。菩薩既得等持等至,不再退轉 。因定力的深入,克服無明黑暗,在勝定中發出無邊慧光,得聞持陀羅尼, [P397] 為「大法光明」的「所依」,所以叫發光。(4)「四地」「名焰慧」地: 四地菩薩修習三十七品等「諸菩提分法」,生起智慧的火焰,能「焚滅一切 障」,像火燒一切薪木一樣,所以叫焰慧地。(5)「五地」「名極難勝」 地:「真諦智與世間智」是「更互相違」的──一個無分別,一個有分別; 一個不緣名相,一個緣名相。這二者不易合作,所以初地到四地,都是有真 智時無俗,有俗智時無真;要二智並觀,融然一味,是很困難的。登五地的 菩薩,能二智並觀二諦,「合此難合」的二智「令」它「相應」,這是極難 能可貴的,所以叫極難勝地。(6)「六地」「名現前」地:六地菩薩觀察 十二「緣起智(加行智)為所依」,「能令般若波羅蜜多」的無分別智「現 在前」,親證緣起即空的如性,通達諸法緣起,離一切染淨相,所以叫現前 地。(7)「七地」「名遠行」地:七地菩薩真俗二智平衡觀察。可以不加 強有力的功用,到達了有「功用行最後邊」際。過此入八地,就是無功用行 。可以說這七地是有功用行與無功用行的分界線;因為它在最後邊,所以叫 [P398] 遠行地。(8)「八地」「名不動」地:這第八地,「由一切相有功用行不 能動」。七地菩薩雖也無一切相,但因為還有功用行,不能任運自在而轉, 還不能說不動。八地菩薩得無功用行,非煩惱等能動,所以叫不動。(9) 「九地」「名善慧」地;因為九地「得最勝無礙智」,無礙智就是法、義、 詞、辯的四無礙,得四無礙,能遍十方世界為一切有情善說妙法。『無礙力 說法,成就利他行』,故叫善慧地。(10)「十地」「名法雲」地:有三種 意義,(一)「得總緣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羅尼門三摩地門」,這十地的 二智,對一切法若真若俗,能在一念心中遍緣一切。這法智猶如大雲,陀羅 尼與三摩地門功德猶如水。大雲的法智能含藏功德水,所以叫法雲。(二) 「譬如大雲,能覆如空廣大障」,太空是廣大無量的,像眾生無始來的微細 障;法智如浮雲,可以覆蔽這如虛空一般廣大的惑智二障,不使現前,所以 叫法雲。(三)「於諸法身能圓滿」,如大雲可以降注淨水,充滿虛空,法 智能出生無量的殊勝功德,圓滿所證所依的法身,所以叫法雲。 [P399]

  
第三節 辨得差別 得此諸地云何可見?由四種相:一、得勝解,謂得諸地深信解故。二、得正 行,謂得諸地相應十種正法行故。三、得通達,謂於初地達法界時,遍能通達一 切地故。四、得成滿,謂修諸地到究竟故。

  「得此諸地」有「四種」不同:(一)「得勝解」:得真正深刻的理解 ,信忍十地的境界確如佛所啟示的那樣,獲「得」這「諸地」的「深信解」 ,也名為得十地。(二)「得正行」:地上菩薩,修「得諸地相應」,得「 十種正法行」,如中邊論頌說:『謂書寫供養,施他聽披讀,受持正開演, 諷誦及思惟』。(1)書寫,(2)供養,(3)轉施,(4)聽聞,(5 )披讀,(6)受持,(7)開示,(8)諷誦,(9)思惟,(10)修習 。菩薩能得與諸地的正法行相應,也就稱為得十地。(三)「得通達」:「 初地」最初通「達法界」,名為通達。當初地通達法界「時」,就是「遍能 [P400] 通達一切地」,因為法界是無差別的,初地的法界與十地的法界平等平等, 因之就稱為得十地。(四)「得成滿」:於「諸地」「修」習的正行,從初 地「到」十地的「究竟」成滿,約十地的圓滿證得說,叫得十地。

  【附論】真諦譯說:隨得一相,就可以證驗他已是地上的菩薩,除了 登地的菩薩,是沒有這四種相的。但依論文看來,前二得相是地前,後二 得相才是地上的。大乘莊嚴經論行住品說:初地至七地得通達,八地至十 地得成滿,與本論所說略有不同。這四相得十地,似乎是融貫經中所說得 入十地的不同。本論的意見,或是約勝解十地說得十地,或是約修正行說 ,或是約通達法界說,或是約修行圓滿說得十地。前兩者是有漏的解行, 第三約證入法界;真正的圓滿證得十地,是第四的得成滿。這與龍樹菩薩 的五菩提,天臺的六即佛等思想相同。

  
第四節 辨修習 [P401]

  
第一項 修止觀 修此諸地,云何可見?謂諸菩薩於地地中,修奢摩他,毘缽舍那,由五相修 。何等為五?謂集總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如是五修,令 諸菩薩成辦五果:謂念念中銷融一切麤重依止,離種種相得法苑樂,能正了知周 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現行,為令法身圓滿成辦,能 正攝受後後勝因。

  凡是地上「菩薩」,不論在那一「地中」,都要「修」習「奢摩他」( 止)與「毘缽舍那」(觀)二門。這止觀是怎樣修得的呢?「由五相修」: (一)「集總修」,集所有的大乘教法,作總相觀察,一法如此,法法如此 。這可通於有相修及無相修的兩種,但現在約有相修說,所以又說第(二) 「無相修」。於離名相的一真法界性中,觀察一切法皆不可得,名無相修。 但無相修或者還有功用,所以說第(三)「無功用修」。不加作意,不由功 [P402] 用,能任運的止觀雙運,無功用修。(四)「熾盛修」,修習無功用行,念 念增勝,不因得無功用道而停滯,故名熾盛修。(五)「無喜足修」,雖得 念念增盛,但不以此為滿足,仍是著著上進,所以說是無喜足修。

  由「五修」的因,「菩薩」能「成辦五」種的「果」:(一)「念念中 銷融一切麤重依止」:依止是阿賴耶識,粗重是煩惱所知的二障,阿賴耶識 中的二障種稱為粗重所依。像上面所說,以五種修來修習止觀二行,因它念 念的增勝熾明,熏成聞思修的無漏法身種子,就能念念中銷解鎔散二障粗重 的潛力,使它不得存在,獲得轉依。(二)「離種種想得法苑樂」:脫離種 種戲論相──不但顛倒邪見的戲論要遠離,就是佛見法見乃至涅槃見也都要 遠離,這就可以得法苑之樂。法是法界,離一切戲論通達法界,定心寂靜, 而得現法樂住,名為法樂。或者法是教法,依如來教法切實修行,得到其樂 無窮的法味,所以叫法樂。苑是譬喻,得法樂,如在花苑中隨意遊賞,使人 喜樂自在。大乘莊嚴經論說這是修定的果,意義也就在此。(三)「能正了 [P403] 知周遍無量無分限相大法光明」:修習止觀,得無礙慧,能通達諸法無有差 別,了知法界無限量,一法遍一切法,一切法即一法,其量周遍,其數無量 ,沒有分齊,沒有界限,所謂『觸處洞明』而得無礙的大法光明。莊嚴論中 把它總攝為『圓明』二字,可說言簡意盡。(四)「順清淨分無所分別無相 現行」:清淨分是出纏的真實性,因修習止觀得無分別智現證無相。(五) 「為令法身圓滿成辦能正攝受後後勝因」:菩薩修習止觀,步步上進,不生 喜足,希求的唯一目的,在使法身圓滿成辦。圓滿法身在第十地,成辦法身 在佛地,前前地中的修習,能為圓成後後法身的殊勝因。這前前攝受後後的 因,到最後能夠成辦究竟的佛果。

  真諦釋把五因次第配合五果,一因成一果。莊嚴經論說:五果中的前二 是修止所成辦的,次二是修觀所成辦的,後一是雙修止觀所成辦的。實際上 ,地上的菩薩,每地都是定慧圓修的,所以五果也就都是由止觀二者所成辦 ;莊嚴論也只是約它的偏勝而說。 [P404]

  
第二項 修十度 由增勝故,說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於前六地所修六種波羅蜜多,如先 已說。後四地中所修四者:一、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謂以前六波羅蜜多所集善根 ,共諸有情迴求無上正等菩提故。二、願波羅蜜多,謂發種種微妙大願,引攝當 來波羅蜜多殊勝眾緣故。三、力波羅蜜多,謂由思擇、修習二力,令前六波羅蜜 多無間現行故。四、智波羅蜜多,謂由前六波羅蜜多成立妙智,受用法樂,成熟 有情故。又此四種波羅蜜多,應知般若波羅蜜多無分別智後得智攝。又於一切地 中,非不修習一切波羅蜜多。如是法門,是波羅蜜多藏之所攝。

  十地菩薩所修的波羅蜜多,約「增勝」說,說初地修布施,二地修持戒 到十地修智度,「十地中別修十種波羅蜜多」。「前六地所修」的「六種波 羅密多」已講過了,這裡不再重說。「後四地中所修四」種波羅蜜多,說明 如下: [P405]

  (一)「方便善巧波羅蜜多」:修這波羅蜜多主要的在迴向。菩薩六地 「前六波羅蜜多所集」的資糧,現在把這所集的「善根」,不但為自利用, 而「共諸有情迴求無上菩提」。菩薩具大悲智,不厭生死而求涅槃,不重自 利而重度他,這才是真正的方便善巧。小乘學者沒有這種善巧,所以觀三界 如牢獄,視生死若冤家,要急急的求證涅槃。

  (二)「願波羅蜜多」:行菩薩道的大心有情,「發種種微妙」不可思 議的「大願,引攝」眾生,使他成為「當來波羅蜜多」(到彼岸)的「殊勝 眾緣」。願與同行同志的有情集合在一處,實現清淨佛土。佛教叫人發願的 用意,就是要吾人將修行集積的功德,用在某一目的上,因為各人的目的不 同,故雖同一功德,而所得的結果大有差別。大乘佛法,不願將有用的功德 ,消耗於人天、小果上,故特提出願波羅蜜多。但發了願就得去實行,所謂 『願為行導』。願海一定要由行山去填補,才得滿足;阿彌陀佛的淨土,實 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這不但憑他的四十八微妙大願可以奏功,而是由於他的 [P406] 實踐所成的。

  (三)「力波羅蜜多」:又有二種:「思擇」力,是以智慧思惟理解, 抉擇觀察。「修習」力是實踐那思惟觀察的諸法。由此「二力」,能「令」 所修的「六種波羅蜜多無間」斷的念念「現行」。這二種力,是遍通一切修 的,一是理解力,一是實踐力。

  (四)「智波羅蜜多」:「由前六波羅蜜多,成立」不可思議的殊勝「 妙智」。以自己所得的妙智,在如來的大集會中,「受用法樂」。又以所得 的妙智,觀察有情的根性,以六波羅蜜多去「成熟有情」,使得解脫。受用 法樂是自利,成熟有情是利他。

  方便、願、力、智「四種波羅蜜多」,是從第六「般若波羅蜜多」無分 別智中所開出來的。般若有加行無分別、根本無分別、後得無分別的三慧, 這後面的四波羅蜜多,即屬於「後得智攝」。善巧方便等不過是後得智作用 的四種差別。由此,我們知道,若單說六度,那般若是總攝無分別智與後得 [P407] 智的。若說十度,那第六般若只限於根本無分別智,因為後得智分屬後四度 了。

  約增勝說,固然是一地別修圓滿一波羅蜜多,但就總相修集來說,那就 一地中並不唯修一度,是遍修十度的,所以「一切地中非不修習一切波羅蜜 多」。這樣的「法門」,都「是波羅蜜多藏之所攝」。波羅蜜多藏就是大乘 法的總稱(除了秘密大乘法;秘密法是波羅蜜多藏以外的,稱為陀羅尼藏) ,並非單指般若經。整個佛法不外乎大乘小乘,總一切大乘教法,名波羅蜜 多藏;總一切小乘教法,名小乘法藏。

  
第五節 修習位時
第一項 長行 復次,凡經幾時修行諸地可得圓滿?有五補特伽羅,經三無數大劫:謂勝解 [P408] 行補特伽羅,經初無數大劫修行圓滿;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及有相行,無相 行補特伽羅,於前六地及第七地,經第二無數大劫修行圓滿;即此無功用行補特 伽羅,從此已上至第十地,經第三無數大劫修行圓滿。

  菩薩修行成佛的時間,也是一重要的問題,這裡要討論它。修行的時間 ,要「經三無數大劫」,在這三無數大劫中,又分為五個階段。「五補特伽 羅」並非五個人,只是在一個人修行經過的階段上說為五人。經三阿僧祇劫 成佛,是大小乘共的,不過阿僧祇的解釋,在數量上有多少出入。梵語阿僧 祇,中國話就是無數。真諦譯本,這裡又說有七阿僧祇劫及三十三阿僧祇劫 二說。他說:『餘部別執』,『有諸大乘師』,可見係當時印度學派的異說 。大概不是無著本論所有,是真諦三藏順便引述來的。第一「勝解行補特伽 羅」,他雖沒有證真,但對佛法已得殊勝的信解,故稱他為勝解行地。就是 十住十行十迴向的菩薩,他要「經」過「初無數大劫」的「修行」,方得「 圓滿」。第二「清淨增上意樂行補特伽羅」與第三「有相行」第四「無相行 [P409] 補特伽羅」,都能以無分別智契證諸法實性。從初地到十地,都可以稱為清 淨增上意樂的菩薩。在這親證法界的清淨增上意樂者之中,「前六地」名為 有相行補特伽羅,「第七地」名為無相行補特伽羅,從初地至七地,要「經 第二無數大劫」的「修行」,方得「圓滿」。此中只有兩類補特伽羅,合前 後二種,共有四位,並沒有五種的補特伽羅。真諦說,初地到四地是清淨增 上意樂。莊嚴論說,初地是清淨增上意樂,二地到六地是有相行,第七地是 無相行。這樣把清淨增上意樂局在初地或前四地上,雖不契合遍通十地的意 義,但是合於五補特伽羅的數目。第五「無功用行補特伽羅」:菩薩「從」 七地的無相有功用行進一步踏入第八地的無功用行,從此到「第十」法雲地 ,「經第三無數大劫」的「修行」,就得究竟「圓滿」。這五補特伽羅,第 一與第二的分別,是有否親證。在親證中,又分為有相、無相、無功用三類 ,攝表如下: [P410]

圖片
                  ┌勝    解    行……十住、十行、十迴向──初無數大劫
                  │
        五補特伽羅┤              ┌有 相 行…初地至六地┐
                  │              │                    ├─二無數大劫
                  └清淨增上意樂行┤無 相 行…七      地┘
                                  │
                                  └無功用行…八地至十地──三無數大劫

  
第二項 偈頌 此中有頌:清淨,增上力,堅固心,昇進,名菩薩初修無數三大劫。

  菩薩的修行,在什麼時候,才是三無數劫的開始呢?頌中說要具足四個 條件:(一)「清淨」力,具備福智的殊勝善根,才能克服所要對治的障蔽 。(二)「增上力」,具備殊勝微妙的大願,才能常常值遇大善知識,展轉 前進。(三)「堅固心」,要具堅強的意志,才不為魔力所動亂,不致退轉 墮落。(四)「昇進」,要具備步步上進的精進力,才能於所修的善行念念 增勝,達到圓滿。具備了這四力,才「名」為「菩薩」,開始「初修無數三 大劫」的修行大道。 [P411]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