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下編之十一『佛法是救世之光』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一八、法印經略說

  趙宋施護三藏所譯的『佛說法印經』:「是諸佛根本法,是諸佛眼,是即諸 佛所歸趣法」。在一切經中,這可說是最簡易,最深徹,最根本的了!一切小乘 、大乘的甚深法,都不外乎根源於這一法門而流衍出來的。這是諸佛眼目──「 佛之知見」;為一切眾生同成佛道的究竟歸宿。依據這部經,可以正確了解到佛 法的心要──一切經法的根本特質是什麼,所以這部經就叫做『法印經』。法印 Dharmo$dda^na是佛法準量的意思;作為佛法的準繩,可據此而衡量所說的是 否合於佛法,是否徹底。在一切經中,這部經特別被稱為『法印經』,可想見這 部經的重要了!

  佛法中,一向有三法印和一法印的分別。一般以為:小乘說三法印──「諸 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大乘說一法印(一實相印)──一切 [P210] 法空性。這似乎說:凡說三法印的,就印定為正確的小乘法;說一法印的,就印 定為正確的大乘法。其實,這是並不正確的!佛法平等,絕對真理那裡會有這樣 的對立?在這方面,龍樹菩薩說得好!如深求而徹了的話,三法印就是一法印。 大乘多說一法印,小乘多說三法印,只是說明上的偏重不同,而非本質上有什麼 差別(『大智度論」卷二二等)。對於這,本經也說得極明確!「空性如是,諸 法亦然,是名法印」。這是一法印,指諸佛(聖者)證悟的內容說。又說:「此 法印者,即是三解脫門」,這就是三法印,從悟入修行的方法說。如我們到公園 去,從進園的園門說,可以有三門或四門等。可是走進門去,公園還是一樣。這 部經也就這樣的開示我們:約一切聖者證入說,是空性,稱為法印。約證入空性 (法印)而能得解脫的法門說,稱為三解脫門。

  現在分別來解說,先說空性:「空性」s/u^nyata^,指諸佛(聖者)證悟 的內容,或稱自證境界。聖者所證悟的,本來離名離相。但為了引導大家去證入 ,不能不方便的說個名字。無以名之,還是名為空性吧!空性是這樣的: [P211]

  一、「空性無所有」:經上以「無處所,無色相」來解說。這是說:空性是 不落於物質形態的。物質,佛法中叫做色。物質的特性(色相)是「變礙」。在 同一空間中,物質間是相礙的。因為有礙,所以有變異,物質一直在凝合(水) 、穩定「地)、分化(火)、流動(風)的過程中。凡是物質,就有空間的屬性 ,就可以說在這裡,在那裡(處所)。諸佛圓滿證悟的空性呢,是無所有──不 落於色相的,也沒有空間的處所可說。

  二、空性「無妄想」:經上以「非有想」來解說。想是意識的取像相。凡是 意識──一切心識,一定攝取境相(如攝影機的攝取一樣),現起印象;由此取 像而成概念。一切想像、聯想、預想,一切觀念、一切認識,都由此而成立。但 這種意識形態──有想,是虛妄而不實的;這種虛妄分別(或稱妄念、妄識), 是與諸佛證悟的空性,不相契合。所以,空性是不落於意識(精神、心)形態的 。

  三、空性「無所生、無所滅」:經上以「本無所生」來解說。世間不外乎色 [P212] 相與心相(想)──物與心。物質有空間的屬性;而物與心,又一定有時間的屬 性。從無而有名為生,從有而無名為滅,物質與精神,一直都在這樣的生滅狀態 中。由於物與心的生滅,現出前後不同的形態,而有時間性。然而生從何來,滅 向何處?現代的科學,已進步到懂得物質的不滅;不滅當然也就不生。從佛陀的 開示中,心──意識也是這樣的;在人類知識的進步中,一定會證明這一論題。 從世俗的見地說,這是永恆的存在。但不離時間的觀念,只是想像為不生不滅而 已。在生滅的現象中,在時間的形態中,物也好,心也好,不可能有究極的實體 性──自性。一切不離於生滅,而生滅是如幻的,虛妄的,相對的存在;從諸佛 自證的空性說,一切本不生,是超越時間性的。

  四、空性「離諸知見」:經上以「非知見所及,離諸有著」來解說。我們認 識什麼,了解什麼,總不出於見聞覺知。從眼(根及眼識)而來的叫見,從耳而 來的叫聞,從鼻嗅、舌嘗、身觸而來的叫覺,從意而來的叫知。或簡單的稱為知 見:見是現見,通於一切直接經驗。知是比知,是經分析、綜合等推理的知讖。 [P213] 知見──推理的,直覺的一切認識,就是心──意識的活動。可是一有心──知 或見的分別,就有(六塵境界,所分別)相現前。這樣的心境對立,有心就有相 (成為妄想),有相就有(報)著,就落於相對(差別)的世界,矛盾的,對立 的,動亂的世界。空性是知見所不及的,也就不是這一般認識所能認識的。這樣 ,空性不落於色相、心相、時空相,超越於主觀客觀的對立境界。在我們的認識 中,所有的名言中,可說什麼都不是,連不是也不是,真的是「說似一物即不中 」。唯有從超越情見,超脫執著去體悟,所以還是稱為空性的好。空是超越的( 豎的、向上的)意義,不要誤解為沒有,更不要誤解為(橫的、向下的)相對的 ──與有相對的空,才好!

  經以四層意義,顯示空性。空性不只是理論所說明的,而是要從修行中,超 越情見去體證的。所以在說到空性不是知見所及,離一切有著的以後,就說:在 超越情識知見的當下,既離一切相,離一切著,就攝一切法而融入平等法性,無 二無別(不落對待),如如不動。住於無二無別的平等見,就是聖者的真實智見 [P214] 。不虛妄的真實見,就是聖者的正覺,佛陀的知見了!

  說到這裡,可能在理解上,修證上,會引起錯誤,以為空性與相對界的一切 法,完全是兩回事:生死以外有涅槃,世間以外有出世,如那些自稱阿羅漢的增 上慢人那樣。所以經上說:「當知空性如此,諸法亦然」。這就是說:空性是這 樣的不落相對界(不二法門),但並非出一切法以外。空性平等不二,一切法不 出於空性(「不出於如」),也一樣的平等平等。空性就是一切法的真相,一切 法的本來面目。這如『中論』頌所說:「不離於生死,而別有涅槃,實相義如是 ,云何有分別」?「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世間與涅槃,亦無少分別」。

  在這裡,有要先加解說的:空性是諸佛(聖人)所證的,由修三解脫門而證 入的,但為什麼要證入空性呢?修行又有什麼意義呢?要知道:佛陀本著自身的 證悟來指導我們,是從認識自己,自己的世間著手的。我們生在世間,可說是一 種不由自主的活動。一切物質的,社會的,自己身心的一切活動,都影響我們, 拘礙著我們。使我們自由自主的意願,七折八扣而等於零。我們哭了,又笑了; [P215] 得到了一切,又失去了一切。在這悲歡得失的人生歷程中,我們是隨波逐浪,不 由自主,可說環境──物質的,社會的,身心的決定著我們,這就是「繫縛」。 其實,誰能決定誰呢?什麼能繫縛自己呢?問題是:自身的起心動念,從無始生 死以來,陷於矛盾的相對界而不能自拔。所以環境如魔術師的指揮棒一樣,自己 跟著魔棒,而跳出悲歡的舞曲。在客觀與主觀的對立中,心物的對立中,時空局 限的情況中,沒有究竟的真實,沒有完善的道德,也沒有真正的自由。唯有能悟 入平等空性,契入絕對的實相,才能得大解脫,大自在。如蓮華的不染,如虛空 的無礙一樣。實現了永恆的安樂,永恆的自由,永恆的清淨(常樂我淨):名為 成佛。

  眾生無始以來,迷而不覺,如不經一番勵力的修習,積重難返,怎麼能返迷 啟悟呢!修行是返迷啟悟的實踐過程,本經曾概略的說到:(諦聽諦受」,是「 聞所成慧」,從聽聞閱讀等,對佛法生起深刻的信解。「記念思惟」,是「思所 成慧」,也叫「戒所成慧」。這是將深信的佛法,經深思而求實現於三業(思想 [P216] 、言說、行為都合法)。「如實觀察」,是「修所成慧」,是依定而起的觀慧。 既能言行如法(戒),又要心意集中(定),才能生起如實的觀察。否則,不過 散心分別而已,不能深入證悟的。本經所說的三解脫門,重在修慧。

  三解脫門,是空解脫門,無想解脫門,無作解脫門。本經約經歷三解脫門而 究竟解脫說。其實,「三解脫門同緣實相」(『大智度論』),雖觀察的方便不 同,而所觀的實相(空性)是一樣的,所以每一門都是可以直通解脫的。

  先說空解脫門:修行的方便是:「如實觀察:色是苦、空、無常,當生厭離 ,住平等見。受、想、行、識是苦、空、無常,當生厭離,住平等見」。色、受 、想、行、識,是觀察的對象。色是物質。受是內心觸對境界時所引起的情緒反 應。想是內心對境所起的表象作用。行是內心觸對境界時,經審慮,決定而動身 發語的行為,所以是意志作用。識是主觀的心識。色也好,識也好,都是千差萬 別的,總攝為五大聚,所以叫五蘊。依佛法說:我們的身心世界,不外乎五蘊而 巳。對於五蘊,應這樣的觀察:五蘊是無常的:物理、生理、心理的一切,都有 [P217] 生滅相,那一樣不歸於滅盡呢!五蘊是苦的:一切歸於無常,如旅行曠野而沒有 歸宿,毒蟲惡獸都要來侵襲我們,吞噬我們,這是多麼可怖畏呀!五蘊是空的: 一切是無常的,苦的,所以不自由,作不得主。一切依因緣而生滅,依因緣而動 亂,從因緣起,所以都空無自性。這樣的觀察,是如實觀察;如見常、見樂、見 不空,就是顛倒了!經這樣的如實觀察,對充滿矛盾苦迫的世間,自然不生愛染 心,趣向於出離相對界,而住於無自性空的平等正見。

  這樣的如實觀,是能得解脫的。為了進一步的說明,所以又說:「諸蘊本空 」。觀五蘊為無常、苦、空,不是主觀的顛倒妄想,而是諸(五)蘊的本性如此 。既然本性空,為什麼生起?「由心所生」;這是直捷的點出了迷妄的根元。心 是迷妄的「有取之識」,在一切法(五蘊)中,起著主導的作用。由於心識的執 取、愛染,所以起煩惱、造業,感得世間的生死。如因夢心而有夢境,因夢境而 起夢心,一直迷夢不覺一樣。如能作如實的觀察,通達法性空而無所取著,那就 迷妄的心識不生,也就不會起煩惱、造業,造作諸蘊,這就是解脫了。這樣的修 [P218] 習趣入的,名空解脫門。 #P>再說無想解脫門:如了得五蘊本空,能離虛妄知見的,早就得解脫了。但也 有能觀五蘊本空,而觀慧中還存有空想──空的意象,這就應進修無想解脫門。 經上說:「住三摩地」。如實觀察,都是要在三摩地(譯為正定)中的;止觀雙 運,才能深入。此處特別說到住三摩地,只是舉一為例而已。我們的一切知見, 不離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取的境相,是色、聲、香、味、 觸、法──六境。由六根起六識──眼識……意識;現起的境象,就是色想、聲 想、香想、味想、觸想、法想。現在如實觀色等一切境相,如三災起一樣,一切 歸於滅盡。一切境相滅盡,那觀心中的一切法(有)想,也就不起了。法想所攝 的空想,也不再現起,那就入無想解脫門。一切想不起,所以知見清淨──不起 虛妄知見,而得清淨的法眼。內心的貪瞋癡,是依六塵境相而起的。得了無想解 脫,貪瞋癡也就無所依而滅盡。這樣,外離六塵,內滅三毒。外離六塵想,所以 不起我所見;內離三毒,所以不起我見。我見與我所見,是有見無見,一見異見 [P219] ,常見斷見……一切見的根本依處。我見我所見不起,一切執見也就無所依而不 起了。這就到了截斷生死根本──我見我所見,到大解脫的境地。

  再說無作解脫門:如深入無想解脫門,可以一了百了。但也有雖離一切境相 ,離我我所見,而於觀心還有所著,就是生死根元的最深處──內在的自我愛, 沒有淨盡。如真的「餘(我)慢未盡」,就有生存的微細愛染,那就得再入無作 解脫門。所以經上說:「離我見已,即無見、無聞、無覺、無知」,不再起一切 妄識。為什麼妄識不盡呢?因為執著妄識為自我而有所愛染;有愛染,就有思願 ,有造作,而生死不得解脫。應該如實觀察這些妄識:這都是依因託緣而生起的 。能生的因緣,都是無常的;所生的妄識,當然也是無常的,還有什麼可愛著呢 !這樣的返觀妄識,如石火電光,生滅不住,即生即滅。進而照見妄識,生無從 來,滅無所去,契入不生不滅的境地。如雲散而皓月當空,畢竟明淨一般。這樣 的一切不可得,識也不可得;悟入妄識性空,就無所愛染,不再造作,名為無作 解脫門。到得這步田地,證知一切法畢竟清淨;於一切法而無所著,得大解脫, [P220] 大自在;證入了「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的空性。 [P221]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