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下編之四『淨土與禪』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八 稱名與念佛

[P57]

  稱名與念佛,中國的淨土學者,是把他合而為一的。但在經中,念佛是念佛 ,稱名是稱名,本來是各別的。論到佛法,本是一味的,依釋尊的教化為根本。 因適應眾生的機宜,小心小行的是小乘,大心大行的是大乘。雖法門有大小差別 ,而佛法要義,還是根源於一味的佛法而來。念佛與稱名,也是如此。

  念佛是禪觀,是念佛三昧,這是大小乘所共的。『智度論』(七)說:「念 佛三昧,有二種:一者聲聞法中,於一佛身,心眼見滿十方。二者菩薩道,於無 量佛土中,念三世十方佛」。大乘小乘的根本差別,還是有十方佛與無十方佛的 不同。密宗的修天色身,也是念佛三昧。不過他們所修的本尊,已從佛而轉為菩 薩,從菩薩而轉為夜叉、羅剎的忿怒身,所以不說觀佛而稱為修天了。於三昧中 見佛,佛為他灌頂、說法,這在大乘與小乘;顯教與密教,也都是一樣的。羅什 所譯的『禪秘要法經』(中)第十八觀,『坐禪三昧經』(上)治等分法,這都 是聲聞念佛三昧。(下)專念十方佛生身法身,為大乘念佛三昧。又如『思惟略 要法』中,所說「得觀像定」,「生身觀法」,「法身觀法」,是共聲聞的。次 [P58] 說「十方諸佛觀法」,「觀無量壽佛法」,即是大乘的念佛三昧。還有宋曇摩密 多譯的『五門禪經要用法』,也說有大小乘的念佛三昧。如要知念佛三昧的修行 次第,可檢讀這幾部禪經。『般舟三昧經』,也有次第可依。十六『觀經』的依 落日為曼荼羅,生起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都是修行念佛三昧的過程。這都要專 修定慧,才能成就。

  一般的持名念佛,經論作「稱名」。稱名,本不是佛教修行的方法,是佛弟 子日常生活中的宗教儀式。如佛弟子歸依三寶,歸依禮敬時,就稱說「南無佛」 、「南無法」、「南無僧」。一分聲聞及大乘教,有十方佛,那就應簡別而稱「 南無某某佛」了。佛弟子時時稱名,特別是禮佛時。所以稱佛名號,與禮敬諸佛 、稱揚讚歎佛有關,都是誠敬歸依於佛的心情,表現於身口的行為。

  念佛,『阿含經』中本來就有了。如念佛、念法、念僧的三隨念;或加念施 、念天、念戒,名六念法門(『觀無量壽佛經』,還提到六念),這是繫心思惟 的念。據經律中說:佛弟子在病苦時,或於曠野孤獨無伴時,或親愛離別時,或 [P59] 遭受恐怖威脅時(如『佛法概論』所引)。在這種情形下,佛即開念佛(念法念 僧)法門。佛有無量功德,相好莊嚴,大慈大悲,於念佛時,即會覺得有偉大的 力量來覆護他;病苦、恐怖、憂慮等痛苦,即能因而消除。觀光明圓滿自在莊嚴 的佛,在人憂悲苦惱時,確是能得到安慰的。這雖為共一般宗教的,但佛法是合 乎人情的,也應有此法門。

  人在這樣的情形下念佛,極自然的會同時稱呼佛名。世間上也有這種現象, 如人遇到患難恐怖而無法可想時,就會想到父母;同時會呼爺喚娘。世間,唯有 爺娘是最關心與愛護自己的,想到父母,喚起爺娘,精神似就有了寄託,苦痛也 多少減少了。又如俗說「人急呼天」,也是這種意義。所以在人們恐怖危險關頭 ,即會奉行佛說的念佛法門;同時也會口稱「南無佛」。這樣、稱名與念佛的方 法,在佛教的發展中,極自然的融合為一了。人在危難中稱名念佛而得救的傳說 ,在印度是極普遍的。現略說一二:一、『撰集百緣經』(九)有「海生商主緣 」。海生在大海中,遇到狂風大浪,飄墮羅剎鬼國,因稱念南無佛而得解免。二 [P60] 、『賢愚因緣經』有「尸利苾提緣」(四);「富那奇緣」(六),都說到入海 遇摩竭大魚的災難,一時無所歸依,因稱念南無佛而得解免。三、『馬鳴大莊嚴 經論』(一0)有「稱南無佛得羅漢緣」。有人來出家,舍利弗等以為他沒有善 根,不肯度他。佛度了他,不久即得阿羅漢。佛因此說:他在過去生中,遭遇老 虎的危險時,口稱南無佛,種下了解脫善根。『法華經』說:「一稱南無佛,皆 共成佛道」,也是這同一的思想。稱念佛名,不但免苦難,而且種善根。這在大 乘教中,稱名念佛,即得除多劫惡業,而為生淨土的因緣了。這些故事,不但大 乘有,小乘也有。所以稱念佛名,是佛教內極普遍的宗教行為。

  口稱南無佛,是表示歸依禮敬的誠意,而求佛加持的,姑舉淨土二經為證: 一、『阿佛國經』的唐譯──「不動佛國會」(『大寶積經』十八)說:聽法 的大眾,聽了阿佛國的清淨莊嚴,即面「向彼如來,合掌頂禮而三唱言:南無 不動如來」。由於佛的願力,即「遙見彼妙喜世界(阿佛土)不動如來及聲聞 眾」。二、支譯本的『無量壽佛經』,說聽了極樂國土的如何莊嚴,彌勒菩薩要 [P61] 見極樂世界,佛就教他,「當向日所沒處,為阿彌陀佛作禮,以頭腦著地言:南 無阿彌陀三耶三佛檀」。這樣、極樂世界當下就分明現前了。這雖不是為了免難 ,但也含有請佛加持的意思。小乘法但稱南無佛,大乘法稱念南無某某佛。依傳 說的因緣,及大乘的經證,可見稱念佛名,是佛教界極普遍的。不過,以稱名為 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門,這不特在聲聞教中少有;在初期的大乘經中,也還不重要 。如『般舟三昧經』一卷本,雖說生極樂世界,「當念我名」。然異譯的三卷本 ;古代失譯的『跋陀菩薩經』;唐譯的『大集經賢護分』,這些同本異譯,都但 說『常念佛』。般舟三昧的念佛,是繫心正念的觀念。『無量壽佛經』,也還是 重在專念思惟的。到十六『觀經』,說下品惡人,在緊要關頭──臨命終時,無 法教他專念思惟,所以教他稱念南無阿彌陀佛。稱名而能往生,唯見於『觀經』 的下品人。即平時作惡,臨命終時,別無他法可想,才教他稱名;稱名實在是不 得已的救急救難的方便。口頭稱名,當然是容易的;但不要忘記,這是無法可想 的不得已呀! [P62]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五)說:有難行道、易行道。易行道、也是念佛的 。所說的念佛,初依大乘寶月童子所問經,說「應當念十方諸佛,稱其名號」。 次說稱念阿彌陀佛等。又次說念十方諸大菩薩,稱其名號。大乘經中,說有六方 六佛、七佛、十方十佛等稱名法門。以稱念佛菩薩名,為學佛者的修行方便,在 龍樹時代,已極為普遍了。

  稱念佛名,從上說來,是有兩個意思的:一、有危急苦痛而無法可想時,教 他們稱念佛名。二、為無力修學高深法門,特開此方便、開口就會,容易修學。 這可舉一事為證:晉末所作的『外國記」中說:「安息(即現在的伊朗)國人, 不識佛法,居邊地,鄙質愚氣。時有鸚鵡,其色黃金,青白文飾。……若欲養我 ,可唱佛名。……王臣歎異曰:此是阿彌陀佛,化作鳥身,引攝邊鄙,豈非現生 往生。……每齋日修念佛……以其以來,安息國人,少識佛法,往生淨土者蓋多 矣」。不識佛法,而淨土法大行,這豈非是通俗法門的證明。所以漢及三國時, 從月支、安息、康居──印度西北方而來的譯師,所譯經典,都傳有念佛與稱名 [P63] 法門。稱名,本來算不得佛法的修行法門;傅到安息等地,由於鄙地無識,不能 瞭解大乘慈悲、般若的實相深法,只好曲被下根,廣弘稱名的法門了。

  從『般舟三昧經』的定心念佛,到『無量壽經』的定心及散心念佛,再轉到 十六『觀經』的定心及散心念佛,甚至臨命終時的稱名念佛。所被的根機,逐漸 普遍,而法門也逐漸低淺,中國人的理解佛法,雖不是安息、康居可比,但受了 西域譯經傳法者的影響,稱名念佛的易行道,也就廣大的流行起來。從不得已著 想,稱念佛名,到底知有三寶,也是極為難得的。然從完滿的深廣的佛法說,就 應該不斷的向上進步! C中國的念佛法門,是初傳說廬山十八高賢,結白蓮社念佛。但考究起來,也 還是重於繫心念佛。如慧遠即曾於定中見阿彌陀佛,正是『般舟三昧經』的法門 。到北魏曇鸞,依世親『往生淨土論』,著重於稱名念佛。到唐代,淨宗大德光 明寺善導,傳說念一聲佛,放一道光,這是有名的稱名念佛的大師。其後,法照 、少康,不但稱名,而五會念佛,更以音聲作佛事。不但攝化淨土行者,連小孩 [P64] 也都來參加念佛。稱名念佛,從此成為中國唯一的念佛法門了,簡直與安息國差 不多。宋朝,王公大臣結白蓮社,每集數萬人念佛;以及近代的淨宗大德印光大 師,都是以稱名念佛為唯一法門的。易行道的稱念佛名,約教化的普及說,確是 值得讚歎的!但大乘法的深義大行,也就因此而大大的被忽略了!

  

九 易行道與難行道

  稱名念佛,是易行道。橫超三界,十念往生。這因為,仗彌陀的慈悲願力, 他力易行。淨宗大德,大都結論為如此。然考究經論所說的難行道與易行道,卻 別有一番道理。

  弘揚淨土的大德居士,都以龍樹『十住毘婆沙論』為據,明念佛是易行道。 然龍樹也還是依『彌勒菩薩所問經』來的,大家卻不知道。此經,菩提流志譯, 編於『大寶積經』的一百十一卷;西晉竺法護已有翻譯。經中說:「彌勒菩薩於 過去世修菩薩行,常樂攝取佛國,莊嚴佛國。我(釋尊)於往昔修菩薩行,常樂 [P65] 攝取眾生,莊嚴眾生」。這可見,釋迦以下度眾生為行,彌勒以攝取淨土為行。 這即是難行道與易行道的差別。所以說:「彌勒菩薩往昔修菩薩道時,不能(難 行能行,難忍能忍的)施捨手足頭目,但以善巧方便安樂之道,積集無上正等菩 提」。所說善巧方便安樂道,即彌勒菩薩,「晝夜各三,正衣束體,下膝著地, 向於十方說此偈言:我悔一切過,勸助眾道德,歸命禮諸佛,令得無上慧」(晉 譯)。『寶積經』廣說,即禮敬諸佛、懺悔、發願、隨喜、請佛說法、請佛住世 、隨順佛菩薩學,與普賢十大願王頌略同。這是易行道,易行的意義,即安樂行 ,以攝取淨佛國土為主。而釋迦佛所修的是難行道,所以說:「我昔求道,受苦 無量,乃能積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經中即舉釋迦往昔生中,月光王抉眼本 生,以明悲心救度眾生苦痛的事證,這是難行道。難行的意義,即難行能行、難 忍能忍的苦行。因此,釋迦發心,願「於五濁惡世,貪瞋垢重諸惡眾生,不孝父 母,不敬師長,乃至眷屬不相和睦」時成佛;而彌勒發心,「若有眾生薄淫怒癡 ,成就十善」的淨國土,才成正覺。雖然大乘法是相通的,佛菩薩願行是平等的 [P66] ;但大乘的初學者,確是不妨以種種門入佛道(如『智論』「往生品」說),而 有此二大流的。如龍樹『智度論』說:「菩薩有二種:一者有慈悲心,多為眾生 ;二者多集諸佛功德。樂多集諸佛功德者,至一乘清淨無量佛世界」。這可見, 彌勒所代表的淨土法門,即多集諸佛功德的善巧方便行。菩薩初學佛道,可以有 偏重一門的,一以成就眾生為先,一以莊嚴佛土為先。理解得佛法真義,這不過 是菩薩行初修時的偏重,所以有智增上,悲增上;或隨信行,隨法行等。而圓滿 究竟菩提、莊嚴佛國與救度眾生,是不能有所欠缺的。這樣,學佛最初下手,有 此二方便:或從念佛、禮佛等下手;或從布施、持戒、忍辱等下手。後是難行道 ,為大悲利益眾生的苦行;前是易行道,為善巧方便的安樂行。其實這是眾生根 機的差別,在修學的過程中,是可以統一的。

  易行道,即多集佛功德的淨土行。依『彌勒菩薩所問經』說,即與普賢十大 行願相同。但經論中,不一定為十事。最重要的,是懺悔、隨喜、勸請。一、竺 法護譯的『佛說文殊悔過經』說:一、悔罪,二、發心,三、勸助。勸助中有隨 [P67] 順佛學、勸請說法、勸請住世、供養。行此等法,以懺悔為主。羅什譯的『思惟 要略法』也說:「若宿罪因緣,(念佛)不見諸佛者,當一日一夜,六時懺、隨 喜、勸請,漸自得見」。天台家因此而立五悔法。二、聶道真譯的『曼陀跋陀羅 菩薩經』說:一、懺悔;二、忍,即讚許(稱讚如來);三、禮拜;四、願樂, 即隨喜;五、勸請(說法、住世);六、持施,即迴向。此上──『文殊經』與 『普賢經』所說,大致與「行願品」同。三、唐那提譯的『離垢慧菩薩所問禮佛 法經』說:一、禮拜,二、懺悔,三、勸請,四、迴向,五、發願,這是以禮佛 為主的。龍樹論中也多明此行,如『十住毘婆沙論』說:念佛(含得禮佛)、懺 悔、勸請(說法、住世)、隨喜、迴向。印度修大乘菩薩行者,常常行此方便行 的。『智論』(七)說:「菩薩法,晝三時,夜三時,常行三事;即懺悔、隨喜 、勸請說法及住世」。又說:「菩薩禮佛三品:一者悔過品,二者隨喜迴向品, 三者勸請諸佛品」(六一)。這都是在禮佛時行的,內容等於中國的(八十八佛 等)懺悔文;簡略的,即觀文的十願。覺賢所譯的『文殊師利發願經』;即四十 [P68] 華嚴「普賢行願品」的行願頌。這大乘法門,與文殊及普賢,特有關係。龍樹菩 薩發願頌,略同。這可見方便善巧易行道──樂集諸佛功德的淨土行,本不限於 十事,十事是隨順『華嚴經』的體裁而行。行願品的禮敬諸佛,稱讚如來,廣修 供養(佛),即與念佛(觀想或稱名)相等。此為特殊的宗教行儀,因為這是修 集佛功德的方便,懺悔的方便。印度菩薩法,一日六時行道,次數多而時間短。 中國早晚課誦,意義相同,但次數少而時間長,每使人引起倦退心,實不如次數 多而時間短為妙。中國集眾共修,所以不得不次數少而時間長,不免失去了易行 道的妙用。易行道(不但是念佛),確與淨土有關。如以為修此即可成佛,那就 執文害義,不能通達佛法意趣了!

  這可依龍樹論而得到正當的見地;一般所說的易行道,也就是根據龍樹論的 。龍樹『十住毘婆沙論』,說到菩薩要積集福德智慧資糧,要有怎樣的功德法, 才能得阿惟越致──不退轉。或者感覺到菩薩道難行,所以問:「阿惟越致地者 ,行諸難行,久乃可得,或隨聲聞辟支佛地……若諸佛所說有易行道,疾得至阿 [P69] 惟越致地方便者,願為說之」。這是請問易行道的方法。龍樹說:「如汝所說, 是懧弱怯劣,無有大心,非是大人志幹之言也」。簡單的說,如有這樣心境,根 本沒有菩薩的風格。龍樹對於易行道的仰求者──怯弱下劣者,真是給他當頭一 棒。然而,佛菩薩慈悲為本,為了攝引這樣的眾生修菩薩行,所以也為說易行道 。所以接著說:「汝若必欲聞此方便,今當說之。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 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難行),水道乘船則樂(易行)。菩薩道亦如是,或有 勤行精進(難行道),或有以信方便易行」。難行即苦行,易行即樂行,論意極 為分明;與成佛的遲速無關。說到易行道,就是「念十方諸佛,稱其名號」,「 更有阿彌陀等諸佛,亦應恭敬禮拜稱其名號。」「憶念禮拜,以偈稱讚」。易行道 的仰求者,以為一心念佛,萬事皆辦,所以龍樹又告訴他:「求阿惟越致地者, 非但憶念、稱名、禮敬而已,復應於諸佛所,懺悔、勸請、隨喜、迴向」。這可 見易行道不單是念佛,即行願品的十大行願等。能這樣的修行易行道,即「福力 增長,心地調柔……,信諸佛菩薩甚深清淨、第一功德已,愍傷眾生」;接著即 [P70] 說六波羅蜜。這可見:念佛、懺悔、勸請,實為增長福力,調柔自心的方便;因 此、才能於佛法的甚深第一義生信解心;於苦痛眾生生悲愍心,進修六度萬行的 菩薩行。這樣,易行道,雖說發願而生淨土,於淨土修行;而也就是難行道的前 方便。經論一致的說:念佛能懺除業障,積集福德,為除障修福的妙方便;但不 以此為究竟。而從來的中國淨土行者,「一人傳虛,萬人傳實」,以為龍樹說易 行道;念佛一門,無事不辦,這未免辜負龍樹菩薩的慈悲了!

  禮佛、念佛、讚佛、隨喜、迴向、勸請,特別是口頭稱名,這比起捨身捨心 去為人為法,忍苦忍難的菩薩行,當然是容易得多,這是易行道的本義。通常以 為由於彌陀的慈悲願力,所以能念佛往生,橫出三界,名易行道,這並非經論本 意。修此等易行道,生淨土中,容易修行,沒有障礙,這確是經論所說的。但易 行道卻是難於成佛,難行道反而容易成佛。這如『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 中說:釋迦過去所行的是難行苦行道,彌勒所行的是易行樂行道。彌勒發心,比 釋迦早四十劫;「久已證得無生法忍」──得不退轉。結果、釋迦比彌勒先成佛 [P71] ,彌勒還待當來下生成佛。不是易行道難成佛,難行道易成佛的鐵證嗎?

  彌勒修易行道,所以遲成佛。釋迦修難行道,所以先成佛。然據傳說:釋迦 七日七夜說偈讚佛,超九劫成佛。說偈讚佛,是易行道,這不是易行道速成佛嗎 ?這是一般所容易懷疑的,應略為解說。易行道與難行道,本不過從初下手說。 初學者有此二類分別;到成佛,攝取眾生與攝取佛土的功德,都是要圓滿的。但 這不能證明易行道易成,反而是難行道易成的事證。據傳說,當時「釋迦菩薩… …心未純淑,而諸弟子心皆純淑;又彌勒菩薩心已純淑,而弟子未純淑」。這因 為:「釋迦菩薩,饒益眾生心多,自為身少故;彌勒菩薩多為己身,少為眾生故 」(『智度論』四)。這顯然是說:釋迦行難行道,多化眾生。弟子心已純淑, 即釋迦的利他功德圓滿;但自利功德還不足。彌勒菩薩多修淨土行,久證無生忍 ,自心已純淑了。而一向少為眾生,少修難行大行,弟子的心未純淑,即彌勒的 利他功德沒有圓滿。所以、釋迦的精進讚佛而速成,恰好是先修難行道易成佛的 證明。這如畫龍與點睛,都是不可缺的;如攝取眾生與莊嚴淨土,是成佛所一定 [P72] 要圓滿的。釋迦修難行道,如先畫龍身。等到龍身畫成,精進讚佛如點睛,一點 即成龍了。彌勒從易行道入手;如先點龍睛。睛雖一點就成,而龍身卻不能倉卒 畫好,如利他功德的不能速成。這樣、釋迦的超九劫而先成佛,實由於久修難行 道,「饒益眾生心多」。其實、這都為初學者作方便說,學菩薩法而成佛,一切 功德都是要圓滿修集的。易行道難成,難行道易成,這確是古聖經論的正說。

  眾生在穢土修行,雖容易退失;生淨土中,環境好,不再退轉。但論修行的 速率,穢土修行,比在淨土修行快得多。如『大阿彌陀經』(下)說:「世尊! ……(在此娑婆濁世),為德立善,慈心正意,齋戒清淨,如是一晝一夜,勝於 阿彌陀佛剎百歲」。『維摩經』也說:「此土菩薩,於諸眾生大悲堅固,誠如所 言。然其一世饒益眾生,多於彼國(淨土)百千劫行。所以者何?此娑婆界有十 事善法,諸餘淨土之所無有」。十事,即六波羅蜜等。淨土是七寶所成的,衣食 等一切無問題,即無布施功德。穢土人惡,要修忍辱,淨土都是諸上善人,即不 需修忍辱行。此土有殺盜淫妄諸事,所以要持戒,淨土女人都沒有,或男女不相 [P73] 佔有,即沒有淫戒可持。生活所需,一切圓滿,即沒有偷盜可戒。這種種功德, 生到淨土中,都難於進修。這等於太平盛世,「英雄無用武之地」,無從表顯他 的才能、與救國救人的大功績。穢土是難行的,然因為難行,所以是偉大的。釋 迦牟尼佛穢土修行成佛,為十方諸佛之所稱讚。如『阿彌陀經』中說:「彼諸佛 等,亦稱讚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 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蓋障菩薩所問經』(二) 、及『寶雲經』、『寶雨經』、『勝天王般若經』等,都說到穢土修行,比淨土 高超得多。龍樹『智度論』(十)說得最為明切:「娑婆世界中,樂因緣少,有 三惡道老病死,……心生大厭,以是故智慧根利。彼(淨土)間菩薩,七寶世界 ,種種寶樹,心念飲食,應意即得。如是生厭心(不滿現實)難,是故智慧不能 大利。譬如利刀,著好飲食中,刀便生垢。……若以石磨之,垢除刀利。是菩薩 亦如是,生雜(穢)世界中,利根難近。如人少小勤苦,多有所能」。穢土是苦 痛的,然發心行菩薩道,卻是最殊勝的,這無怪釋尊發心遲而成佛早。易行道容 [P74] 易得不退轉,但一生淨土,即進度遲緩。穢土修行難得不退,如打破難關,就可 一往直前而成佛了。易行與難行,穢土與淨土,實各有長處。上來,一從經論證 明,一從事實證明。理解了經論的意趣,才得佛法的妙用。易行道與難行道,都 是希有方便。「菩提所緣,緣苦眾生」。為眾生苦,為正法衰,而發菩提心,為 大乘法的正常道。善巧方便安樂道,也是微妙法門,依此而行,可積集功德,懺 除業障,立定信心,穩當修行,不會墮落!雖然、佛法住世,還得有為法為人而 獻身命、精進苦行的才得!

  依上來的論究,可得這樣的結論。淨土,應以阿彌陀極樂淨土為圓滿,以彌 勒的人間淨土為切要。以阿佛土的住慈悲心,住如法性為根本因;以阿彌陀佛 土的行願莊嚴為究極果。在修持淨土的法門中,首先要著重淨土正因。要知道, 難行道,實在是易成道。如自己覺得,心性怯弱,業障深重,可兼修方便善巧的 安樂道──易行道:時時念佛,多多懺悔。如機教相投,想專修阿彌陀佛的淨土 行,可依傳說為阿彌陀化身──永明延壽大師的萬善同歸。多集善根,多修淨業 [P75] ,這才是千穩萬當的!末了,善巧方便樂行道的淨土行者,必須記著經論的聖訓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阿彌陀經』)「欲得阿鞞跋致(不退 轉)地者,非但稱名憶念禮拜而已」(『十住毘婆沙論』)。這樣,才能得樂行 道的妙用,不致辜負了佛菩薩的慈悲!(續明•演培記) [P77]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