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集上編之三『勝鬘經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上明菩薩的因行──歸依、受戒、發願,菩薩所修行事。今即說到如來的 果德,近於法華、涅槃讚歎佛果功德,會歸一佛乘。勝果由於修因,所以學佛 的,不應以讚歎如來果德的究竟為滿足。明果德又分二:一、一(大)乘道果 ,二、大(一)乘道因。真實說來,大乘就是一乘。一乘道果,明佛的果德。 顯示究竟的果德,即為了眾生的起信修行,所以次明大乘道因。信佛果德,發 [P124] 心修行,即大乘菩薩道。在明如來果德中,點出菩薩道因,一切眾生有如來性 ──即是正法。一切眾生無始來攝受正法,是修大乘道因,一切眾生由此都可 成佛。所以統論全經,先歸信,次受戒發願,次修行,然後論如來果德;果即 一切眾生都有此正法性的圓滿開顯;所以又依此正法而起信。信、願、行、果 ,周而復始的展轉相成:
圖片 ┌──果←─┐ ▽ │ 信 行 │ △ └─→願──┘ 註:此圖應為圓形,箭頭方向為反時鐘。
丁一 命說
『佛告勝鬘:汝今更說一切諸佛所說攝受正法。』
一乘道果中分四,先命說。前面勝鬘受戒、發願,是自動的,不由佛說:
到了說攝受正法時,由勝鬘請說,經佛允許而後說。現在將明一乘的果德,由
[P125]
佛命令勝鬘說,這不是沒有理由的。發願、受戒,應該自動發心的。攝受正法
,勝鬘雖已修已證,然也還有未曾究竟的,所以須啟佛而說。現在將要說明的
是一乘果德,是佛自證;勝鬘雖也曾聽聞思惟,但沒有自證,所以要由佛的命
令,才敢宣說。
丁二 受說
『勝鬘白佛:善哉世尊!唯然受教。』
「唯然」,是表示答應,唯命是從的意思。
丁三 正說
戊一 如來果德
己一 大乘出生會諸善
正說中有三大科,初一乘章,總明佛果的功德──菩提涅槃,也即是明一 乘。自第六無邊聖諦章到第十一諦章明如來境智,即佛知見的境界,也即是明 一諦。自第十一一依章以下明如來藏性。如來智境的一諦,即正法性,一切眾 [P126] 生本自具足,而為佛果功德的因依;也即是明一依。於如來果德中有二:一、 大乘出生會諸善,二、如來究竟會三乘。
庚一 總會諸善
辛一 法說
『即白佛言:世尊!攝受正法者,是摩訶衍。何以故?摩訶衍者,出生一切聲聞緣
覺世間出世間善法。』
說攝受正法,有正法、大乘、波羅蜜三事。上一章,明攝受正法即正法, 即波羅蜜,即攝受正法者;明攝受正法的廣大殊勝,即意明大乘。到此,始明 確點出,所以,「攝受正法」是「摩訶衍」──大乘,可視為上來的結論,也 據此以生下文,為一乘一諦一依所本。「何以」要說攝受正法是大乘呢?「摩 訶衍」是大乘的梵語,大乘的所以名大,由於它能「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 世間善法」。聲聞、緣覺是二乘善法。世間是人天法;出世間是聲聞緣覺菩薩 法。這五乘善法都依大乘──攝受正法而出生,如攝受正法即正法中說。 [P127]
辛二 喻說
『世尊!如阿耨大池,出八大河,如是摩訶衍,出生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
。』
「阿耨」達「大池」,華語無熱池,在雪山香山的中間。本經說「出八大
河」,與涅槃經同。但其他經論,都說出四大河。四大河是:恆河、印度河、
縛芻河、徙多河,這四大河都從阿耨達池流出。現在說出八大河,古來的解說
是:每一大河,又有四支流為眷屬,所以阿含、婆沙,都說二十河。今以佛出
東方,以恆河為本,及恆河四眷屬河為五;加餘方的印度河、縛芻河、徙多河
,即成八河。次合法說:「如是摩訶衍」,如阿耨達池;「出生一切聲聞緣覺
世間出世間善法」,如從大池流出的八大河。
『世尊!又如一切種子,皆依於地而得生長,如是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
依於大乘而得增長。』
大池喻出生,此種子喻增長。「如一切種子」,種子有根莖等五種,喻五 [P128] 乘善法,「皆依於地而得生長」。根等的種子,如不安置在田地裡,是不會生 長的。「如是,一切聲聞緣覺世間出世間善法」,都「依於大乘而得增長」。 大乘法如地,世出世間五乘善法如五種子。
辛三 結說
『是故世尊,住於大乘攝受大乘,即是住於二乘攝受二乘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
世出世間善法,依大乘而得出生與增長,「是故」凡屬修學大乘法的,能 安「住於大乘,攝受大乘」,於大乘法愛樂精進,「即是住於二乘,攝受二乘 」,以及「一切世間出世間善法」。這可作二釋:一、如依大乘法而住,聲聞 、緣覺等五乘法,也自然能成就,如栽竹而鳥自然飛來一樣。菩薩住於大乘法 中,二乘等善法也自然成就,不必另為人天二乘善法而修加行。二、大乘法出 生一切善法,菩薩住大乘中,大乘即含攝得人天二乘的善法。二乘等善法,即 是大乘的初門。如法華經,以趣寶所喻而說五百由旬。菩薩經歷五百由旬;二 乘的三百由旬,不就是五百的前三百嗎?所以從大乘菩薩道的觀點,二乘法即 [P129] 是菩薩法。菩薩的功德智慧中,含攝了二乘的功德智慧。所以,不是說先學小 乘,再學大乘;而是說,學了大乘法,就含攝得二乘功德。同時,切勿以人天 善法,聲聞緣覺法為不足學,這些善法,大乘法中必然具足。
庚二 別會六處
辛一 總明
『如世尊說六處,何等為六?謂正法住、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
足。為大乘故,說此六處。』
這是於五乘正法中,別會聲聞法的六處入大乘。有六事,為佛法起行生智 處,名為六處,這都是關於戒律方面的。說如來常住、究竟一乘的教典,都重 視戒律。如涅槃經、大雲經等,這應該與重律的學派有關。勿以為大乘是可以 輕視戒的!在一乘中,戒與大乘法不相違。
六處,是佛所曾說過的,所以說「如世尊說六處」。六處是:「正法住、 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出家、受具足」。六處為三對:一、正法住與正 [P130] 法滅,為一雙。正法,或與像法相對,如說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或總稱如來 聖教,如正法滅盡經等說。正法住世,即佛法住世。依聲聞乘學者說:出家者 能依戒律和合而住,如法羯磨、說戒等,即正法住世;若出家者不能如法如律 而住,即正法滅。二、波羅提木叉與毘尼為一雙。波羅提木叉,譯為別別解脫 。如比丘、比丘尼戒經,是一條一條的,能受持此戒,身口意的惡業,即得別 別解脫。如受不殺生戒,殺生的惡業即得解脫。持一一戒,即別別的解脫毀犯 惡業,所以名為別解脫。毘尼,譯為調伏,或譯為滅。如法律的修學,對於身 口七支的惡業,就能降伏而滅除了。波羅提木叉與毘尼,其義是相近的;不過 ,波羅提木叉約別說,毘尼約總論。或波羅提木叉是止持,毘尼不但明止持, 還說作持。波羅提木叉狹,而毘尼含義寬。三、出家與受具足為一雙。出家, 指離開父母、妻子的家庭關係;放棄家族的私有財產,從佛受歸依,而度著乞 食的生活。受具足,是受比丘、比丘尼戒。具足是圓滿的意思,圓滿即涅槃, 所以或譯為受近圓戒。即受了這種戒,就趨向鄰近涅槃。佛說的六處,側重於 [P131] 出家的聲聞弟子,但不要以為局限於小乘,因為佛本是「為大乘」法而「說此 六處」的。六處依大乘法而來,為大乘而說,實為大乘的內容與方便,所以六 處即會歸於大乘。
辛二 別釋
『何以故?正法住者為大乘故說,大乘住者即正法住;正法滅者為大乘故說,大乘
滅者即正法滅。波羅提木叉、毘尼,此二法者,義一名異。毘尼者即大乘學,何
以故?以依佛出家,而受具足,是故說大乘威儀戒,是毘尼,是出家,是受具足
。是故阿羅漢無別出家受具足,何以故?阿羅漢依如來出家受具足故。』
怎知為大乘說此六處呢?先約正法住滅說。正法的住世與滅盡,依大乘說 ,「正法住」世,根本就是「為」了「大乘」而「說」的。世間有大乘法,有 修學大乘者,「大乘住」世,「即」是「正法住」世。同樣的,「正法滅」, 也是「為」了「大乘」而說。如世間沒有依大乘而修行的,「大乘」法即「滅 」,也就是「正法滅」。正法,本約佛的所證說:大乘即正法,大乘行者即正 [P132] 法的攝受者。所以正法的住與滅,實依大乘而說。出家的佛子,能依律而如法 修學,大乘法即能住世,並非離大乘的根本,如聲聞者所說的。依涅槃經說, 正法是不會滅的;說正法滅,約一分小乘說。依大乘說:說經過幾久,正法就 滅,是佛策勵我們的。正法本無所謂住滅,其關鍵在乎人。人不能依大乘學, 正法即滅;有人修學,正法即住。
次約「波羅提木叉」與「毘尼」說:這「二法」,探究它的含「義」,實 是同「一」的,不過「名」字有「異」,這已如上面說過。這也不是聲聞乘的 ,與波羅提木叉無異的「毘尼」,「即大乘學」。因為,「依佛出家而」後才 得「受具足」。受持具足戒,即成毘尼與波羅提木叉。先出家,次受戒,一般 都以為是小乘。其實,毘尼與波羅提木叉,從受具足而安立;受具足,又是依 佛出家而有的。一切從佛而來,依佛出家,受具足戒等,從大乘法海所流出, 即大乘法的一分。「故說大乘」是「威儀戒,是毘尼,是出家,是受具足」。 威儀戒,即波羅提木叉──別解脫戒的古譯(阿毘曇心論也如此)。推究聲聞 [P133] 法的根源,知道無一不含攝在大乘中,無一不從大乘中流出,所以這一切即大 乘學。
出家與受具足,上面已順便說到,今別會入。依上解說,「是故」聲聞的 「阿羅漢」們,「無」有「別」異的「出家」與「受具足」。阿羅漢,譯為應 供,應殺賊,應無生,即聲聞乘的第四果。約世俗稱譽而說,可通四果,即指 聲聞法的行證者。他們沒有別異的出家與受具足,因為諸「阿羅漢」是「依如 來出家」、依如來「受具足」戒的。如離了如來,即沒有出家與受具足。所以 聲聞經律中,稱他們為「隨佛出家」者。從六處去別別推究,可見這都是為大 乘而說。
己二 如來究竟會三乘
庚一 開章略說
『阿羅漢歸依於佛,阿羅漢有恐怖,何以故?阿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如人執
劍欲來害己,是故阿羅漢無究竟樂。何以故?世尊!依不求依,如眾生無依,彼
[P134]
彼恐怖,以恐怖故,則求歸依。如是阿羅漢有怖畏,以怖畏故,依於如來。』
上來的六處為大乘說,即論到阿羅漢的無別出家受具足,他們是依於佛的 。顯示二乘的根源為如來,這可以進一步說明二乘不究竟,會歸於如來究竟的 一乘了。
一、「阿羅漢歸依於佛」;二、「阿羅漢有恐怖」:這略開二章,二大論 題。歸依三寶,雖也歸依阿羅漢僧,然實以如來為本。佛時,大弟子遊化人間 ;有人聞法歡喜而求歸依的,每說:『莫歸依我,應歸依如來』。佛為究竟歸 依處,不但常人應歸依佛,即阿羅漢自身,也還是歸依佛。這是阿含經與毘尼 所常見的。恐怖,是生死恐怖。生死未了,長夜茫茫;當老死到來時,內心總 不免恐怖。依聲聞乘學者說,阿羅漢是了生死,得涅槃,沒有恐怖了的。其實 ,還有恐怖。依阿含及毘尼所說,比丘修無常,特別是修不淨觀的,極端的厭 惡世間,常受老病饑渴的困惱,因而有自殺的。所以說:『愚夫於世間獄受劇 苦蘊,生苦怖心,不如眾聖於有頂蘊』。所以一旦放捨身命,看作『猶如捨毒 [P135] 器』一般。聲聞聖者,於生死流轉,是有極重苦怖的。
次略解羅漢的有恐怖。「阿羅漢於一切無行怖畏想住」,這可作二釋:一 、約有餘依說,一切行是生死流轉法,一切無行,即無生死的涅槃。羅漢雖說 已了生死,於涅槃中住,但還有怖畏心。如小孩為狗所怖,投到母親的懷抱中 ,仍有恐怖一樣。所以經中舉喻說:「如」有「人執劍,欲來」傷「害」自「 己」,雖自己已到達安全區,但還是心有餘怖,戰兢不已。因此,「阿羅漢」 雖說證涅槃,但「無究竟」的安「樂」。律中說:佛在王舍城,提婆達多放醉 象害佛時,諸阿羅漢都逃散了,這是羅漢有怖畏心的明證。二、約無餘依說: 行即道行,阿羅漢雖已修道,而沒有一切道行,沒有修集斷無明住地而證得的 種種功德智慧;還有變易生死;不能通達生死涅槃的平等性,仍不免有恐怖, 不得究竟安樂。
再從有怖畏而論到歸依佛。「依不求依」,這是說,凡能為人作歸依的, 他決不再別求歸依。自己已得究竟自在,還依他做什麼?如世間的「眾生」, [P136] 是「無依」無怙的,有「彼彼」──各式各樣的「恐怖」;如不活畏,惡名畏 ,大眾畏等。因為有「恐怖」,所以別「求歸依」。如一般的歸依山神、水神 、梵天、玉皇、上帝等;佛弟子歸依三寶。雖所歸依的對象不一,而歸依的動 機是一致的由於有怖畏。「如是,阿羅漢有怖畏」心,因「怖畏」心,而「依 於如來」。有怖畏心,歸依如來,可見阿羅漢的不安樂,不究竟。
庚二 依章廣說
辛一 二乘有生死怖畏
壬一 略說
癸一 舉智斷以明宗
『世尊!阿羅漢辟支佛有怖畏,是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生法不盡故有生;有餘梵
行不成故不純;事不究竟故當有所作;不度彼故當有所斷。以不斷故,去涅槃界
遠。』
先廣釋有怖畏。又先略說,「阿羅漢」與「辟支佛」,都是「有怖畏」心 [P137] 的。辟支佛即緣覺,也就是獨覺,於佛不出世時自悟得證。阿羅漢,必從佛出 家受具足;辟支佛,也有不從佛出家受具足的,所以上文但說阿羅漢。然有怖 畏心,所證悟的境界,都與羅漢一樣,所以此處並舉二乘。二乘的有恐怖,由 於智德、斷德的不究竟,依阿含及毘尼說,證阿羅漢果的聖者,能自記:『我 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經律中也常以此讚歎阿羅漢。聲 聞學者(一切有部)說:我生已盡,生是生分,指煩惱,所以是斷集智。梵行 ──道已立,是道已修成就了,是修道智。所作已辦,約證涅槃滅諦說。出家 所要作的,是了生死而證涅槃,大事已辦,為證滅智。不受後有,是知苦智。 現在生死是本有,未來生死是後有,苦果斷盡無餘,這一生死了,不再起未來 生死,故名不受後有。總合的說:於四諦能知苦、斷集、證滅、修道,究竟完 成,為二乘聖者所證得的境界。依本經說,二乘於四諦的知斷證修,是沒有做 到究竟的。他還有生死怖畏,「故」知「阿羅漢辟支佛,有餘」變易「生」死 「法不盡」,「故」仍「有生」,不能說我生已盡。我生已盡,約知苦智說。 [P138] 阿含經摩呾理迦(瑜伽論八三)也有此說。「有餘梵行不成」就,所以所修的 道「不純」。契經每說「純一梵行」,無漏道行,再沒有一些煩惱夾雜,方名 為純。二乘還有煩惱,所以修道還沒有到達純一究竟,不能說梵行已立。二乘 為了證涅槃滅,但還不是真正涅槃,如法華經說:「汝所得滅,非是真滅」。 應作的「事」,既「不」曾到達「究竟」,而「當」來還要「有所作」,這不 能說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本經約斷集智說。二乘雖斷除了四住煩惱,而無明 住地還未斷,「不」曾能完全「度過」「彼」煩惱大海,「當」來還有生死, 還「有所斷」,這不能說不受後有。上來說明了二乘的智德未圓。因為不盡, 不純,不究竟,所以二乘「去涅槃界」還「遠」呢!涅槃界,即最清淨的無漏 法界,這即是二乘的斷德未成。法華經說:二乘所到達的是中途的化城,去寶 所還有二百由旬。由於二乘的有怖畏,得到了二乘智未圓、斷未成的結論。也 正因為智斷沒有圓成,所以還有怖畏。
癸二 約權實以明義
[P139]
『何以故?惟有如來應等正覺得般涅槃,成就一切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
切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無量功德故;阿羅漢
辟支佛成就有量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涅槃,成就不可思
議功德故;阿羅漢辟支佛成就思議功德,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唯有如來得般
涅槃,一切所應斷過皆悉斷滅,成就第一清淨故;阿羅漢辟支佛有餘過非第一清
淨,言得涅槃者,是佛方便。』
上面「何以」說阿羅漢辟支佛所得四智不圓滿,及還沒有證涅槃呢﹖因為 ,「惟有如來應等正覺得般涅槃」,究竟的圓證涅槃,只有佛。梵語般,是入 義。涅槃,舊譯為滅、為滅度。實含有二義:一、消散義,即種種苦痛都已消 滅。二、安樂義,即解脫苦痛而自在。所以玄奘譯為圓寂,即德無不圓,累無 不寂的意思。本經舉四種功德,說明如來所得的涅槃、也合此二義。如來能得 般涅槃,因為他「成就一切功德」。而「阿羅漢辟支佛,不成就一切功德」, 所以說去涅槃界遠。二乘實不能得般涅槃,而阿含經等說阿羅漢得涅槃,這「 [P140] 是佛」的「方便」說,是權巧的假說,不是究竟的真實說。
這樣的開權顯實,一共有四節,文義都大同、差別的,第一是成就一切功 德,第二是「成就無量功德」,第三是「成就不可思議功德」。一切,就功德 的總相說,該括一切的一切。無量,就一切功德中,每一功德又有無量差別。 不思議,是說這無量無邊的功德,不是人天、二乘、菩薩所能思議的。這三節 ,總明佛般涅槃的德無不圓。
第四是第一清淨功德:「惟有如來得般涅槃」,因為「一切所應斷」的「 過」患,「皆悉斷滅」。過即過患,指一切煩惱及習氣,這一切是應斷除的, 而佛已經都斷除了,即涅槃的累無不盡義。「成就第一清淨」,清淨即一切眾 生本具的法界性或如來藏性。雖本性清淨,而佛的無漏法界,為最清淨法界, 是遠離了一切煩惱及所知障所顯,所以名第一清淨。「阿羅漢辟支佛」,還「 有」剩「餘」的「過」患,不斷所知障習,所以所證法性,「非第一清淨」。
一乘寶性論,初依寶鬘經釋。次說:八地菩薩得一切功德,九地菩薩得無 [P141] 量功德,十地菩薩得不可思議功德,佛得第一清淨功德。然這裡是明佛的涅槃 勝過二乘,不須約菩薩地說。
癸三 辨深淺以結成
『唯有如來得般涅槃,為一切眾生之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境界,是故阿
羅漢辟支佛,去涅槃界遠。』
再結論說:「唯有如來得般涅槃」。也就因此,唯有佛「為一切眾生」「 所瞻仰,出過阿羅漢辟支佛菩薩境界」。出過即超勝義。如來般涅槃,是超勝 過二乘果德及大乘因地。菩薩,即大乘因位;就是最後身菩薩,也不如佛。約 此義,也可說會三乘歸一佛乘。「是故阿羅漢辟支佛,去涅槃界遠」。上文說 佛超過三乘境界,而結說,但明阿羅漢、辟支佛。這因為,二乘極果,自以為 所證的涅槃是究竟的,而菩薩從來即以成佛為究竟,不以菩薩為究竟;所以佛 超勝菩薩,而不須說菩薩去涅槃界遠。所以說二乘涅槃是方便,是權說,不能 說大乘涅槃是方便權說。古代於三乘外,別立究竟一乘,實在無稽! [P142]
壬二 廣明
癸一 略標有餘教
『言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者,亦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
上來略說,特重二乘的涅槃非真;此下廣明,特重二乘的四智未圓。佛在 阿含經等,曾說:「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觀察解脫, 即阿羅漢所證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中的解脫知見。阿羅 漢辟支佛,確切地知道:我已得解脫,知道自己解脫到什麼程度。究竟二字, 可通上下文讀。若順上說: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即是說明二乘解 脫知見的內容,自覺於四諦智得究竟。若順下說:究竟得蘇息處,即明究竟涅 槃。息即休息,蘇即蘇醒,蘇息處,意指從生死中得解脫而有的自在,也即是 涅槃。法華經火宅喻說:諸兒為得車乘玩好,出於火宅,露地而生,即是此意 。經中雖曾這樣說,但這當然也「是如來方便有餘不了義說」。方便說,對真 實說,是權巧方便的假說。如來說法,有有餘意無餘意二類。有餘意說,不能 [P143] 如語文的表面作解,因為這是或約少分,或約特殊等而說。無餘意說,即可如 所說解義,更無餘意。有餘意說,是方便假說:無餘意說,是究竟說。不了義 說,對了義說。了、即完了,對於所說的,已經究竟顯了而無遺餘,也即是究 竟徹底的意思。如說諸法無我,這是了義說:若說有有情有眾生,即是不了義 說。現在說:阿羅漢辟支佛觀察解脫四智究竟得蘇息處,這是如來的方便說非 真實說:是有餘意說非無餘意說,是不了義說非了義說。
癸二 別釋權實義
子一 約分段生死通昔說
丑一 別說二死
『何以故?有二種死,何等為二?謂分段死,不思議變易死。分段死者,謂虛偽眾
生。不思議變易死者,謂阿羅漢、辟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乃至究竟無上菩提
。』
通釋上來所說的方便說,從二種生死去說明:平常說了生死,其實「有二 [P144] 種死」。一般都稱為二種生死,本經但說死。可作如此釋:從生到死,一般都 特別感到老死的恐怖,所以這裡但約二種死說。「二」種死是:「分段死,不 思議變易死」。分段死,即如我們的生死,三事和合結生名生,生了以後經數 十百年,壽暖識三離滅名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一期一期的生死,是分為 一段一段的,也可說是分位生死。這種分段生死,如一般凡夫,二乘中,未證 得無餘依涅槃的都是。變易生死,是沒有這分段相的。雖前後延續,無分段的 生滅相,然而還在剎那不住的生滅變化著。此如生滅,一般人的分段死,如分 位生滅;變易死,如剎那剎那變化的剎那生滅。一般所說的阿羅漢辟支佛入無 餘涅槃,即沒有了分段生死,而還有微細生滅的前後相續。這種微細的生死, 不是凡夫、二乘所能思惟的,所以名不思議。本經解釋說:「分段死」,「謂 虛偽眾生」,虛偽即虛妄,是不真實義。唐譯為相續。相續有三種:即煩惱相 續,業相續,苦相續。合三相續為分段生死。凡夫而外,二乘入無餘依涅槃前 ,菩薩未得無生法忍前,郁是分段生死。「不思議變易死」,是「阿羅漢、辟 [P145] 支佛、大力菩薩意生身」,一般所說的入無餘依涅槃的阿羅漢辟支佛,即起意 生身的變易生死。大力菩薩,即悲願神通自在的菩薩。阿羅漢、辟支佛、大力 菩薩,這三種聖人,都還有變易生死。意生身,或譯意成身,這種身是很微妙 的。意有三種作用:一、無礙,二、迅速,三、遍到。三種聖人所得的微妙身 ,如我們的意識,不受時空的限礙而迅速一樣,隨意所成,所以名意生身。意 生身還是生滅變化的,一直到「究竟無上菩提」──成佛,生滅變化的意生身 才沒有。因為,唯有佛地,障習都清淨了,功德都圓滿了,無欠無餘,再沒有 變易的可能,所以讚佛為常恆不變清涼。
這裡,應一談意生身。一、阿含經中,意生身也是有的。什麼是意生身? 有處約中有身說:如從人中死到傍生中受生,在這人死以後,未生畜生間,也 有生死身,名中有,或稱意成身。或約色無色界身說:阿含經也說二種涅槃: 一、有餘涅槃,二、無餘涅槃。約古典的阿含經義說:得不還果名有餘涅槃; 得阿羅漢果,名無餘涅槃。三果聖人,上生而更不還來欲界受生,所得上界身 [P146] ,即名意生身。佛在世時,優陀夷與舍利弗,曾諍論意生身有色無色的問題, 優陀夷硬說意生身是無色的,被佛呵斥。這樣,阿那含果得有餘涅槃,有意生 身;阿羅漢果得無餘涅槃,意生身也沒有了。今勝鬘經略為不同:阿羅漢辟支 佛是有餘涅槃,有變易生死,名意生身;證得無上菩提,才是無餘涅槃,無意 生身。由此可知,阿含經中,約聲聞行者,辨有餘無餘,及意生身。而大乘同 據這種舊說,而予以新的解說,約二乘果與佛果,而辨有餘無餘與意生身。所 以我常說:佛法本無大小,一切是依著同一的傳說,而作不同的解說。
二、大力菩薩意生身,約菩薩位次說,這略有二說:古典的解說,如大智 度論說:『七地菩薩捨蟲身』。他是主張七地菩薩得無生法忍的,捨蟲身即捨 分段身。一般眾生的身體,是一大蟲聚。因為是蟲聚,所以有病有老有死。今 七地菩薩捨蟲身而得法性生身──意生身,雖有剎那生滅,而不再有一般的病 老死苦。由此,七地菩薩以前有分段生死,七地以後有變易生死的意生身。法 鼓經也如此說:『七種學人及七住地菩薩,猶如生酥。得意生身阿羅漢辟支佛 [P147] 得自在力及九住十住菩薩,猶如熟酥』。前面說七種學人(小乘)及(大乘) 七住地菩薩如生酥,後面又說及九住十住菩薩,可見得意生身的阿羅漢辟支佛 ,及得自在力的菩薩,即第八(住)地。這是從來有異說的,或說七地得無生 忍,或說八地得無生法忍。此七地或八地以上,祇有變易生死的意生身,大體 還是一致。但在法相的經論中,所說又不同。如真諦譯的無上依經,佛性論, 及功德賢譯的楞伽經,都明顯的說初地菩薩得意生身。楞伽經專約菩薩說有三 種意生身:一、三昧樂正受意生身,指初地到六地的菩薩。二、覺法自性意生 身,即七地與八地菩薩。八地的意生身,與阿羅漢辟支佛所證的涅槃相等。三 、種類俱生無作行意生身,這是九地十地菩薩的意生身。如依此說,那末本經 名大力菩薩:應等於楞伽的覺法自性意生身。此二說本有不同,然古人的會通 ,或依龍樹說:鈍根七地得無生法忍,利根初地得無生法忍。唯識者說:智增 上菩薩,初地得意生身;悲增上菩薩,八地得意生身。
丑二 成立四智
[P148]
『二種死中,以分段死故,說阿羅漢辟支佛智我生已盡;得有餘果證故,說梵行已
立;凡夫人天所不能辦,七種學人先所未作,虛偽煩惱斷故,說所作已辦;阿羅
漢辟支佛所斷煩惱,更不能受後有故,說不受後有。』
上辨二種死,即為了說明過去說二乘四智究竟的意趣。所以接著說:在這 「二種死中」,約「分段死」,「說阿羅漢辟支佛智我生已盡」,並不是約變 易死說的。阿羅漢辟支佛修習聖道,能「得有餘」的「果證」,所以「說梵行 已立」。二乘的聖道──梵行,能得阿羅漢的有餘果,而不能得如來的無餘果 證。二乘所得的有餘果證,是「凡夫人天所不能辦」的:聲聞的「七種學人先 所未作」。小乘有二:一學人,二無學人。得阿羅漢果名無學:以前有七種學 人──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名學人。凡夫 人天所不能辦,七種學人也還未作到,而阿羅漢辟支佛是作到了。即約此「虛 偽煩惱斷」,「說所作已辦」。虛偽煩惱,即見所斷惑八十八及修所斷惑十。 依本經下文說,即斷了四住煩惱。「阿羅漢辟支佛所斷」的四住「煩惱」,被 [P149] 斷除以後,「更不能受後有」,所以「說不受後有」。這樣,盡分段生死苦, 斷能招分段的四住煩惱,修有餘的聖道,成辦有餘的滅諦;佛約此而說二乘得 四智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