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中編之四『性空學探源』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二章 阿含之空

第一節 總說

 第一項 阿含為空義之本源

  『阿含經』是從佛陀展轉傳來的根本教典,空義當然也是以阿含為根源。有 些學派,因對阿含的看法不同,影響到他對於空的看法不同;阿含對於「空」的 重要,可見一斑了。處在現今,要想對於古典的阿含,得個圓滿的認識,本是很 困難的。假使我們願意在觀察各種佛教的發展情勢中,彼此同異的比較中,時時 回過頭來注意這根本教典,從本教去觀察發展的佛教,那將會別有會心;將發現 多少學者在發展流衍中數典忘袓,把阿含都忘記了。那麼,我們在研究空的時候 ,是應該怎樣的注意到這根本教典阿含中的空義。 [P16]

  聲聞學者或明我空,或明法空,思想都直接出於阿含,這是不用說了。就是 大乘學者,如龍樹、無著他們所顯了的空義,也有出於阿含的。如龍樹『中論』 裡,引『虛誑妄取經』及『化迦旃延經』以明空;『十二門論』引『裸形迦葉經 』以明空;『大智度論』三門中的空門,全引阿含;四悉檀中的第一義悉檀,即 根據『小部』的『義品』(『智論』譯為『眾義經』)而說明的。無著師資的『 瑜伽師地論』,不但「聞、思地」都依據阿含,「菩薩地真實義品」所引的三種 經,除『轉有經』而外,「義品」與『迦旃延經』,也都是出於阿含的。阿含是 古代大小乘學者的共同依據,空義有一切理論的共同本源(有人說阿含明有,那 是很錯誤的)。源淨而後流淳,研究空義的人,對這根本教源的阿含,應該如何 的注意! 

  現存的阿含經,有兩種譯本,就是南傳巴利文三藏的五部,與漢譯的四阿含 。阿含中,尤以『雜阿含經』的性質,更早出、更重要,下文所說,大部分的根 據都出於此。長阿含與中阿含(『長部』與『中部』),時代遲一點,說明空義 [P17] 的較少。漢譯本的『增一阿含』,說空的地方不少,而且有些特別的意義。可是 拿它和巴利文的『增支部』對勘一下,這些含有別義的經,都是巴利文中所無。 就漢譯本的內容看來,明顯的與大眾部(末派)有關。因為它的學派色彩太濃厚 ,留在下面談學派佛教的時候,再去注意它。

  

 第二項 真.實.諦.如

  真、實、諦、如,這幾個名辭,這裡有一加解釋的必要,因它的意義很重要 。

  佛法中無論說空說有,都是以修行的應離應行為主的。修行中最重要的,是 要具足如實智。「如實」,其所知所觀的對象,就必定是真、是實、是諦、是如 。小乘說到它,大乘也說到它;說空的依之說空,說有的依之明有,所以這是佛 法中通常而又重要的幾個名辭。

  這幾個名辭,阿含經中說到的,一、在明緣起處說到,如『雜阿含』二九六 [P18] 經說:

  「此法常住法住法界。……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法不離如 ,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

  這一經文,『瑜伽』等都有引證,不過文字少有出入。如『瑜伽師地論』卷 九十三,引作:「法性、法住、法定、法如性;如性非不如性,實性、諦性、真 性、無顛倒非顛倒性」。『法蘊足論』卷十一,引作:「此中所有法性、法定、 法理、法趣,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舍利弗 毘曇』卷十二,引作:「此法如爾,非不如爾;不異不異物,常法、實法、法住 、法定」。比較各譯,意義差不多,只是『雜阿含』中「法空」的「空」字,應 該是「定」字的誤寫。經義是說緣起法中前後為緣的關係法則,是法爾如是必然 不謬的。所以在表詮方面,說它「是真、是實、是諦(諦是不顛倒義)、是如」 ;在遮遣方面,說它「非妄、非虛、非倒、非異」。

  二、在明四聖諦處說到的,如『雜阿含』四一七經說: [P19] 「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

  不要以為這些經文是在說實有自性。這是說:緣起因果,「此有故彼有、此 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其緣起流轉與緣起還滅此彼之間的因果 理則,確確實實是如此。佛能照其如此如此的理則而如實覺,依所證覺而如實說 ;這所說的因果必然理則,就是緣起支與四聖諦。緣起、聖諦的必然性、確實性 的因果法則,就是事理的正確判斷,是理智與對象的一致。如此的就見其如此, 所證與法的真相完全吻合,沒有一點錯誤,這就是真理。所以釋尊讚嘆而形容他 說:「是真、是實、是諦、是如,非妄、非虛、非倒、非異」。切勿誤認這些形 容辭,是在說某法有真實自性。

  緣起聖諦的因果法則,是理解與對象、能說與所詮的一致,而且是必然的、 普遍的,所以經中又說:「法性、法住、法定、法位、法界」。緣起法是本來如 此的,「非佛作,亦非餘人作」,所以說是法性;性有本來如此的意義。「住」 是不動不變的意義;緣起法則,過去如是,現在如是,未來也如是,有其不變性 [P20] ,所以說是「法住」。「法定、法位」,是秩然不亂的意思;在緣起法則下,因 者因,果者果,前者前,後者後,上者上,下者下,有其一定的決定的秩序與位 次,絲毫不亂。「法界」的界字,作類性解,即是普遍性;如生者必死,此地的 也好,彼處的也好,此人也好,彼蟲也好,生者必死的共同性,總是一樣,絕不 會有例外。

  緣起、聖諦的因果法則,是本來如是,必然如是,普遍如是而又確實如是的 ;釋尊如實不謬的證悟到,所以讚嘆形容它「是真、是實、是諦、是如」。後來 的學者,把形容緣起法則的話,拿去放在具體事實上,認為一切具體法是真是實 是諦是如。如薩婆多學者的執一切有,原因就在此。大乘經中很多名辭──涅槃 的同義詞,都脫胎於此,如法性、法住、法界,……真實、真諦、真如,非虛妄 性。不變異性……,如『般若經』的真如十二名。於是有一分學者,依文執義, 又大談其真常的勝義實有了。阿含經裡的緣起、四諦,都是從因果生滅中的必然 法則說的。因為緣起法則的深隱難知,於是或者在具體(形而下)的事物上,或 [P21] 者在深隱(形而上)的真實上,來說明顯示它;但緣起法則,並不就是具體的事 物或形上的真實。後人解釋這「真實諦如」,不注意到認識與對象之統一的緣起 法則的必然確實性,別以為具體事物或真實勝義是真實諦如,於是問題就多了!

  

 第三項 世俗與勝義

  二諦是佛法的綱要,若空若有,都是依此而開顯的。可是現有的阿含中,未 見有明白的說明。不過,照『俱舍論』卷二十二所說的「餘經復說諦有二種」, 阿含應該有明闡二諦的經文,只是漢譯本中未曾譯出吧了。況且二諦是大小空有 一切部派共同承認而無異議的,那是根本佛教所有,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諦」,是正確不顛倒義,與實在不同,它是真實而不顛倒的,是從認識的 符合對象而說的。真實只應有一個,不會是多的,為什麼說「諦」有二種呢?這 是後代學者所深切注意到的,小乘如『婆沙』、『正理』,大乘如『大般涅槃』 、『仁王般若』等,都曾討論過這問題。在這裡,我們要承認:所謂確實性,所 [P22] 謂「是真是實是諦是如」,只要認識與對象的某種合一就是了。在世俗立場說, 只要人人認識以為如此不謬的,就可以安立其確實性──世俗諦了。若是真實而 非一般人所能認識的,那是聖者同證的特殊境界,是第一義諦。世俗的真實,只 要世俗立場以為真實就可以了,不必是理想所欲證達的究竟真實──聖者的證境 ,因為那是依第一義的立場說的。

  所以,二諦是從不同的認識而安立的兩種真實;雖不是彼此無關,但卻是各 就所見而說。釋尊不像庸俗者的固執世俗,能引凡入聖,闡述這即俗而真、隨順 第一義的世俗法,稱之為中道的立場,如『雜阿含』三00經說:

   「離此二邊,處於中道而說法,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中道立場的說法,不落凡夫二邊的惡見,而能即俗明真,是恰到好處的說法 。這所說的就是「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法。中道,本形容中正不偏。阿含經 中,就行為實踐上說的,是離苦樂二邊的不苦不樂的中道行(八正道)。在事理 上說的,即緣起法。緣起法是佛教的中道法,為什麼呢?因為緣起法可以離諸邊 [P23] 邪執見。如『雜阿含』三00經與九六一經,說緣起以離常斷二邊見;九二六經 與二六二經,說緣起以離有無二邊見;二九七經說緣起以離一異二邊見。這斷常 、有無、一異等偏邪執見,均可由這緣起法來遠離它;反過來,可顯示緣起法的 不斷不常、非有非無、不一不異。一面破諸外道的偏邪,一面顯示諸法的實相, 所以緣起法是中道。

  這中道立場所說的緣起法,到底是世俗呢,還是第一義呢?是世俗。『雜阿 含』三三五經(『第一義空經』)說:

  「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

  『增一阿含』「六重品」第七經,也有相同的文句:

  「云何假號因緣?所謂緣是有是,此生則生。」

  中道立場所說的「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法,經中說是「俗數法」,是就世間 一切因果生滅的假名因緣建立的。即假名緣起以離我我所、常斷、有無、一異等 邪見。因離執而悟入的,是第一義空,故『中論』說:「如來說空法,為離諸見 [P24] 故」。緣起生滅法是俗數假名法,於中能離諸錯亂,便是第一義空。是正確不顛 倒的世俗諦,能即此緣起法以顯示第一義諦,所以稱為中道。

  如不細心的思考,將覺到如來說法的矛盾。前說緣起是真是實,此卻說是俗 數假名法,到底是真是假?空者見假,有者執實,各走極端了。其實並不矛盾, 如來說法是不會矛盾的。緣起法則確實如是,認識與對象符合,確然不謬,所以 說是真是實。此因果的具體法是實有自體嗎?是有常住不變性嗎?有主宰獨立性 嗎?沒有!緣起的生滅法,確是俗數的假名法;緣起假名,不失其為世俗的諦實 。至於見常、見一、見我、見我所,只是凡夫的錯見;現在佛以超越凡情──第 一義的立場否定之,所以是空。阿含即現實人生的立場以說明空;這生命緣起之 空,約聖者深刻的理解到究竟真實說,是第一義諦。真諦,也是形容其正確,並 不是實有自性。這種覺解,是常人所不能了解的,所以叫「第一義」,就是「勝 義」。就聖者與眾生共同所有的因果現象說,是俗數法,是假名安立的。如來了 解體驗到第一義真實之空,所以解脫,所以能知世俗諦是假名;凡夫不能了解, [P25] 執此假名為真實有,只說某一些是假名的、是空的,所以就生死流轉了。

圖片
      解脫─────────────────﹁
        ↖空                                有|
         \ 故                               故|
          \ 實                              名|
           \ 真                             假|
           世……(中道說法、生滅依緣)……俗
           | 空                             有\
           | 故                              故\
           | 名                               實\
           | 假                                真↘
           ﹂───────────────────流轉

  

 第四項 思擇與現觀

  上面所談,是關於事理的,現在來說「思擇與現觀」。佛法說空,有體驗的 方法,這是屬於修行實踐的,也可說是「空的方法論」。學者每因所用方法的不 同,而對空也就說得不同,這可見方法論的重要。 [P26]

  先說現觀。經中說的知法、現法、入法,正見、正觀、如實知……等,都是 現觀的別名。現觀,是一種親切、直接而明明白白的體驗;是一種直覺到的經驗 ,不是意識的分別,不是抽象的說明,也不是普通生活的經驗;它是內心深入對 象的一種特殊經驗。拿個現代名辭來說,就是一種神秘經驗。這種直覺的神秘經 驗,本來為世界各宗教所共有,而且作為他們的理想境界,所追求到達的目的, 不過內容與佛法不同吧了。他們在狂熱的信心中,加上誠懇的宗教行為,或祭祀 、或懺悔、或禁食、或修定時,由精神的集中,迫發出一種特殊的經驗;在直覺 中,或見神、或見鬼、或見上帝,有種種神秘的現象。佛法中的現觀,也就是這 種直覺經驗。如聲聞乘的「阿毘曇」,譯為對法或現法;大乘的般若無分別智等 ,都是這類直覺。假使學佛法,但著重這直覺的現觀,容易與外道──其他宗教 相混,失卻佛法的特質,或不免走上歧途。因為這種沒有通過理智的直覺,混入 由於信仰及意志集中所產生的幻象,確有其內心的體驗,但不與真相符合。所以 這種不正確的境界,是有非常危險性的。得此境界的人,儘管可以發生堅強的自 [P27] 信心,但對身心修養、社會、國家,不能有什麼實際的利益,或者有小利而引起 極大的流弊。佛法的現觀,與外道的不同,是正覺,在乎特重理智,是通過了理 智的思擇。佛法中,在未入現觀前,必先經過多聞、尋思、伺察、簡擇種種的階 段;這一切,此地總名之曰「思擇」。思擇,是純理智的觀察。在思擇中,得到 一種正確的概念之後,再在誠信與意志集中之中去審諦觀察,以達到現觀。所以 ,佛法的方法,可說是信仰與理智的合一,一般知識與特殊體驗的合一。從現觀 去體驗空性之前,必先經過分別智慧的思擇,所以阿含中說:「先得法住智,後 得涅槃智」。從聞而思,從思而修,從修而證,這是佛法修行的要則,絕不容踰 越躐等;踰越,就踏上了錯誤的歧途。

  現觀成就的結果,可得到一種離絕一切思惟分別、能知所知平等平等、融然 一體的直覺,這是大小經論所共認的。不過,在這以前的思擇,學派間就有所不 同。佛說:人們種種思想見解的不同,是為了界的不同。界,是類的意思;環境 、文化、觀點、方法的不同,影響到所得的結論不同。佛法中學派思想的分歧, [P28] 也是因為方法不同,結果各走極端,到了無可調和的餘地。在佛法「見和同解」 的意義上說,思想見解是不容許混亂的;那麼,我們對於方法也就不能不注意求 其統一了。

  阿含的觀察方法,最重要的一點,是以有情的生命之流為中心對象的。這生 命之流有多方面:一、身心相關,如經中說的六處,是說明這方面的。二、心境 相知,有情是有意識活動的;有能知的精神,就發現到所知的境界。經中說的五 蘊,就是說明這差別的。三、業果相續,從認識到發為行為的活動,影響於未來 。將這身心相關、能所相知、業果相續各方面的綜合,就是緣起法。緣起法是生 命之流較具體圓滿的說明;佛法觀察的對象,就是以此為中心的。所以佛法的探 究,可說是對生命之流的一種觀察與體驗,故佛法是宗教,也可說是徹底的生命 哲學。假使忽略了有情本位的立場,便是破壞佛法的根本立場。

  以有情生命為對象去觀察,其方法可以有三種:一、靜止的分析:將有情作 一種靜的觀察而加以分析,分析而又綜合它。這在因果事相的辨析,佛教做到相 [P29] 當的嚴密;西北印的佛學者,於此用力最勤。二、流動的觀察:在生命不斷的發 展變化中,作一種推理演繹的功夫,去把握生命演變的必然法則,與因果的必經 階段。這方法比較活潑,近乎推理派。三、可說是直觀的洞見:在有情生命和合 相續中,去體察一一法的當體;在彼此相互的關係中,前後相續的連絡中,顯露 一一法的本性,這是一種直覺的透視(直觀有兩種:一、現觀的經驗,一、思擇 的體察。這是後一種)。所得的,不再是它的表象,而是深入它的本性;直顯一 切法如幻皆空的,就是用的這類方法。但這需要建立於前二者的基礎上,即依於 同時的彼此析合,前後的起滅斷續,否則,不過是孤立而靜止的神我見。

  佛陀用這分析、推理、直觀方法來觀察,我們也應合理善巧的應用。依修學 的次第可以這樣:初學的,先作事理的辨析,然後推理以求其條貫之理則,然後 去體驗當體的空性。大體如此,而實際上仍須有機的適當配合起來。這些方法都 是不可缺的,後代佛弟子也都應用過,只因偏用不周,而致分化各走一端。我們 應該善巧運用,勿再蹈前人的覆轍! [P30]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