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中編之四『性空學探源』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三章 阿毘曇之空

第一節 總說

 第一項 學派之分流與毘曇

  學派分流與毘曇論的發達,我在「印度之佛教」中,已有較詳盡的說明;現 在只將與這裡有關的略提一提。

  釋尊滅後百年時的七百結集,佛教開始有學派的分裂;初分為大眾與上座二 部,形成恆河東西的兩大系。到阿恕迦王時,政治中心在華氏城;在迦王的倡護 下,佛教就有以此地為中心,出自上座部而折衷兩系的分別說系,成為一切有、 分別說、大眾三系鼎立之勢。古傳優婆離後律分五部,與阿恕迦王所派的傳教師 ,都與部派的分裂有關。而律分五部中的曇無德、彌沙塞、迦葉遺,與傳教大德 [P100] 中摩哂陀等,都是分別說系的。所以雖說是三大系,而當時的分別說系,先就已 分有若干小部派了。在西北方的、有說一切有與犢子兩系的分裂,形成四大派; 也是當時傳教師的深入西北迦濕彌羅等,與偏在東面雪山麓的地域不同,有以促 成的。

圖片
                                                    ┌──犢  子  部
                             ┌──上   座   系 ──┤
             ┌──聖上座部─┤                     └──說一切有部
 一味之佛教─┤              └──上座分別說系───── 分 別 說部
             └──聖大眾部────大   眾   系───── 大  眾  部

  所分裂的部派,雖有三系、四派,或十八部、二十部等,但主要的是上座、 大眾二大系。其中有是上座而傾向於大眾的,分別說系就是上座部中最先接受大 眾思想,予二者以折衷而成立的一大系。犢子系的「我法俱有」,本與大眾的距 離最遠,但如補特伽羅及隨眠是心不相應等思想,都與大眾相近。佛滅三百年間 ,東方迦濕彌羅有迦旃延尼子造『發智論』;西方即有起而與之相頡頑的經部譬 [P101] 喻師,這又是一個思想傾向大眾分別說系的。這些傾向大眾的學派,多少有些接 近空的思想。而大眾系中傾向上座的,反可以主張一切有。所以,大體上可說: 大眾主空,上座主有;這是上座、大眾二大系的分流。其中,大眾系及上座中傾 向大眾的分別說系,承認有雜藏,後來就從之流出摩訶衍藏,所以這上座、大眾 二大系的分化,也可以說是大乘、小乘分裂的先驅。大眾、分別說系的思想,有 很多融化在大乘經中;大乘的空,別處將有專章討論。這裡對於大眾、分別說系 的空義,只就共認為小乘論典中所談到的,提出來研究。同時,這裡只能以論題 為中心,指出各派的不同說法,也不能一派派的詳敘,不過大概都是分為兩大陣 營的(不一定是上座與大眾的對立)。各派之中,也有著此彼前後的不同,現在 也不能多談,只依現存的典籍,作個大勢的鳥瞰。

  毘曇,即阿毘達磨,是釋尊對「法」的稱歎,形容法的精確高深(無比法) 。不過,梵文毘字含有明了抉擇的意義,故解說為「分別法」,「抉擇法」,成 為對於「法」的思辨或直觀的意思。佛陀所宣說的是法──達磨,弟子為之解釋 [P102] 闡發,演為論典,這論典就通稱曰阿毘曇(阿毘達磨)。毘曇一名,本是佛教所 共同的,現在專指聲聞藏的論典。這中間又有廣狹的三種意義:一、只要是佛弟 子對法(達磨)的解釋,都可叫阿毘曇,所以『大智度論』卷一,名論藏曰阿毘 曇;那麼,『勒』等也可包括於中了。這是廣義的。二、有一部分學者特重於 論議,如有部的一身六足,大陸分別說系的舍利弗毘曇,海南分別說系的七部毘 曇等,都是在特重論議之下,發展為一類專以「毘曇」為名的佛典,這是狹義的 。三、有更狹的,如一切有部說:只有他們自己才是真正的對法論者(阿毘達磨 論者),其他的只可稱為分別論者。毘曇幾乎成了他們一派的專名,那是更狹的 了。中國古代所謂的毘曇宗,『大智度論』三種法門中的毘曇門,都是指狹義說 的。

  佛弟子們所造的一切論典,我在「印度之佛教」中,把它分為舍利弗毘曇與 迦旃延勒兩系。 [P103]

圖片
                          ┌─說一切有系─────────六分毘曇
                          │              ┌─海南系───七部毘曇
    上座(舍利弗毘曇系)─┼─分別說系──┤
                          │              └─大陸系─┐
                          └─犢子系─────────┴─舍利弗毘曇
    大眾(迦旃延勒系)─────────────────

  兩系的作風不同:毘曇是在『雜阿含』中選出幾個論題,如蘊、處、界、諦 、緣起、道支等,對一一法的自相、共相、相攝、相應、相生等,加以深細的分 析;以「法」為對象而作繁密的分別,叫阿毘曇。從六足、『發智』到『俱舍』 、『正理』等,都是這個作風。勒,依『智度論』說,在印度也是有大部典籍 的,只是沒有傳到中國來。現存大藏中的『四諦論』,引證有「藏論」,這即是 『勒』(「勒」,此云篋藏),所以可約略考見它是以四諦為組織的。要約 而不事推衍;對一切佛法,最初就有整個的組織。『成實論』的四諦分章,也是 這一系的作品。我們現在都把它包括在廣義的毘曇中來考察。又,從一切有部分 出的經部,不信毘曇為佛說,誦有自稱為佛說的摩怛理迦,這是解釋經(法)的 [P104] 。但不是逐句注釋,是對結集的經典,考察其大綱要義,明教意,通血脈,示宗 要,性質與毘曇不同。這也是聲聞學者的一種論述,現在也把它包在廣義毘曇中 。又『瑜伽師地論』,雖說是大乘論典,但其中除本地分的菩薩地與抉擇分外, 其餘各地各分,都是以經部義而折衷於一切有部與分別說系的,不出聲聞藏論議 的範圍,我們還是把它放在這裡順便說明(大乘不共義,別談)。『發智』等毘 曇,有部說是佛說的;『摩怛理迦』,經部也認為是佛說;這雖有其傳承上的某 種淵原,以今論之,明白是佛弟子的製作。又聲聞學在印度佛教滅亡之前夕,還 在流行,大部的製作如『俱舍』、『正理』等,在佛滅千年左右,還有新新不斷 的產生,這可能要受到大乘的影響。但聲聞學者關於空有的基本見解,是早已固 定,其思想體系,仍可說是佛之三、四百年前後完成的。所以,我在這裡也引述 到它。

  聲聞乘的部派多,論典多,見解也多。以從空到有的意義來觀察,玄奘三藏 曾有六宗之判。 [P105] 一、我法俱有宗───犢子本末五部及說轉部(經量本計) 二、法有我無宗───說一切有部 三、法無去來宗───大眾分別說系及經量部 四、現通假實宗───說假部 五、俗妄真實宗───說出世部 六、諸法但名宗───一說部 『大智度論』龍樹菩薩說:佛滅後,聲聞學者有主張我空法有與我法皆空的二種 ;論中又談到犢子系的我法皆有。所以我國古代,有判為「我法俱有」、「我空 法有」、「我法皆空」的三宗的;奘師的六宗,即本此而增立的。因為「法無」 的範圍,大有出入,於是詳列為「法無去來」到「諸法但名」的四宗。又『順正 理論』卷五十一及『顯宗論』卷二十六,也有類似的說明: 增益論者,說有真實補特伽羅及前諸法(犢子系)。分別論者,唯說有現 、及過去世未與果業(飲光部)。剎那論者,唯說有現一剎那中十二處體 [P106] 。假有論者,說現在世所有諸法亦唯假有。都無論者,說一切法都無自性 ,皆似空花。 只要在這五論中的第一與第二之間,加上說一切有部自己,也是六類,與奘師所 分大致從同,不過也互有缺略。如飲光部之分過去業為有無二種,為奘說六宗所 不攝的;而奘說的俗妄真實宗,又為『正理』、『顯宗』所未論及。聲聞學者對 「假有」與「都無」,是有不同的看法,假有還可以有,都無則一切沒有。『婆 沙』稱都無曰空花外道,意許著大乘性空論者,及接近大乘見的一分聲聞學派。

  這六宗、三宗、或五論,大致可以總攝一切聲聞佛法對空有的看法。大體可 以看到一切佛法在向空發展;六宗、五論雖不必當作從有向空發展的過程看,但 在空有兩極端中向空進展的大趨勢,是確然如是的。

  

 第二項 空義之開展

  空是釋尊根本佛教的要旨,在佛弟子的體驗思辨中,天天昌明起來。但從另 [P107] 一觀點看,有,也是在天天開發光大之中。空與有,是相對安立的,談空就必說 有。佛法是空有俱說,而且求其相成而不相礙的。只是弟子們,在發展中,對空 有的含義不同,因有種種學派。釋尊的教授教誡,本以實際修行為主,不騖空論 的,所以沒有什麼組織的作品。就是佛滅百年七百結集中的諍論,也還在律行; 最初支派的分裂──化地、法藏、飲光他們,也還是因律而分化的。這要到有部 迦旃延尼子、經部譬喻師,及托始迦旃延的多聞分別部等之後,理論才大大的開 發。所以論典的組織,可說是阿恕迦王以後的事情。現在談空,當然也必說到有 ,不過不是名相分別的有,只是一種總義,可以說是空有雙方開展中的一種要義 的觀察。

  

 第一目 經說之綜集

  對釋尊各處散說的空義,把它綜集起來,這是後代佛弟子們必然要做的工作 。且引二論來說:第一,『舍利弗毘曇』卷十六「道品」云:

  「何謂空定?……以我空,我所亦空。……復次,空定,六空:內空,外空 [P108] ,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何謂內空?如比丘一切內法若一處內 法思惟空……。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餘五例 此)。」 這六種空,不是釋尊一時說的,是從阿含中各處綜合來的。如內空、外空、內外 空,出於『中阿含』『大空經』。空空,是重三摩地(空空、無相無相、無願無 願)的第一種。大空,即是『雜含』與『中含』『大空經』所說的大空。第一義 空,即『勝義空經』所說的勝義空,雖有六種空,而所以空的道理,同樣是「以 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只是空的對象不同而已。大空,龍樹『大 智度論』說聲聞學者解釋作十方空,大乘是涅槃空。但在阿含經中,都還未見其 義。

  又說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論』第八卷(卷一0四同),說到十種空:

  「復次,薩迦耶見是十種空近所對治,所以偏說。十種空者,謂內空,外空 ,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散壞空,本性空,無際空,勝義空、空空。」 [P109] 這十種空,『婆沙』是引自『施設足論』的(傳說是迦旃延造),也是綜集各處 經中之空義的。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勝義空,這五種已見上論。有為空 ,阿含中說到涅槃寂滅時,常謂之「一切有為法空」。散壞空,是釋尊對羅陀的 開示,謂散壞五蘊聚相,可破我我所見(見雜阿含)。這是聲聞法的要義,即所 謂析法空。本性空。即『雜含』二三二經所說空是「此性自爾」的意義。阿含又 說「生死無始,本際不可得」,故立名無際空。這二論所說的六種空、十種空, 都是將阿含經中各處所說的空,綜集而成的。即大乘經,如『般若』所說的十八 空、二十空,名相繁多,實在都出自阿含,只是略為整理補充而已。

  另有一種,是根據『雜阿含』某一段經文,分析其所明的空義,而建立許多 的名字。如『瑜伽師地論』所說的七種空,就是明顯的例子:

  「此空復有七種:一後際空,二前際空,三中際空,四常空,五我空,六受 者空,七作者空。」

  這是根據「第一義空經」(雜三三五)的空義而立名的。如經說「眼(等諸 [P110] 法)生時無有來處」,就安立為前際空。經說諸法「滅時無有去處」,就安立為 後際空。經說「如是眼(等諸法)不實而生,生已盡滅」,現在是剎那不住的, 就安立為中際空。經說「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就安立為常空。經說「 無我我所」,就安立為我空。經說「有業報而無作者」,只有惑業因緣所感受的 如幻生死,沒有一個真實有自體的作者我或受者我,就安立為「受者空」、「作 者空」。所以,空的名字雖有七個,總不出『第一義空經』,而都是約義立名的 。

  這空義的綜集與安立,還只是形式上的整理或分析,固然有助於空義的開展 ,但真正的空義開展,還有它理論上的要求。

  

 第二目 理論之要求

  我在『唯識學探源』裡曾說:部派佛教在解決(業果相續與記憶保持)嚴重 問題的要求下,細心與種子,成為大家共同發展的趨向,大家都向著這大目標前 進。空義也如是,在無我論的開發下,也成了大家共同發展的目標。佛法,依『 [P111] 雜阿含』摩怛理迦(瑜伽攝事分所引)說,有兩個最希有的要點,就是佛法之為 佛法的特質所在:一曰緣起,一曰無我。緣起業果的傾向種子與細心,無我的傾 向於空,確是根本佛教所含蓄而有其必然開展之勢的。無我既是佛法的要義,佛 弟子自不能不深切注意;對無我的考察開發,理論上必然地要趨向達到於空。空 義就這樣一天天的發展光大起來。

  佛說無我有兩方面:一、眾生執我,所以自私,無我是化私為公(利他為前 提)的道德的根本要則。二、眾生執我我所見,所以惑於真理而流轉生死;得無 我見,就可以打破惑業纏縛而得解脫;所以,無我又是離繫得解,自利為歸宿的 根本原則。空義是無我的開展,所以空義發展的必然性,也可以從這兩方面來考 察。

  一、解脫道必歸於空──近人有云:佛法之發揚空義,與解脫生死有必然關 係,這話很對。解脫,依聲聞教說,是前五蘊滅,後五蘊不再生起相續。所以解 脫所得的無餘涅槃,經中都說是不生、不住、不可得。「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P112] ,一切法寂滅無生不可得,這顯示了解脫就是歸於畢竟空。不過,聲聞教中多用 「無相」、「寂滅」等字樣,如稱涅槃為「無相界」等。但「終歸於空」與「終 歸於滅」,歸結是相同的;空與無相,也沒有嚴格劃然的差別。如無相心三昧, 一切有部學者也承認它就是空三摩地。另一方面說,生死解脫,雖只是蘊等法上 無人我,但蘊等法若是實有,得無餘涅槃後又究竟如何?如是考察,就可以見到 一切有為法的實有是成問題的。若說這些法都有實在體性,既有自性,無餘涅槃 後沒有了因果,就應該還是存在。儘管一切有部的三世實有論者說:涅槃時,現 在法的作用剎那消滅後歸於過去;過去的在過去,未來的住未來,不再生起作用 入現在位。這樣,一切法還是實有,只是法體恆住,不起作用,相續蘊聚不生就 是了。到底這過未實有是難得理解的。尤其是過未無體論者,他們將一切業果都 建立在現在;無餘涅槃是要消滅現在的惑業果報,泯寂五蘊。在過未無體論者看 ,現在法無,直等於一切法沒有,所以必然有一切盡歸於空的要求。若如後代真 常論者在一切有為因果後面,建立一個常住不變的實在性,尚有可說;否則,無 [P113] 餘涅槃後生死的根本斷截了,蘊等諸法直不知其所往,所以經說:「不見往東西 南北四維上下而去」!這不是空是什麼?一切諸法,本是如幻的因果作用,有, 只是如幻的有,當體本是不可得的。現在涅槃寂滅,只是截斷其如幻因果,還它 個本來如是,不是本有今無,有個什麼實在的東西被毀滅了。必然要如是承認一 切空,才能斷除所有的過失與疑惑,在理論上完滿的安立起來。不但已無已滅者 是空,還要未滅未無的一切法與空相順不違,所謂諸法當體即空,過未無體者的 理論才算達到完滿;不然,承認三世實有,還要好些。所以,為要安立解脫涅槃 ,必然要說空;就是經說緣起,在「此生故彼生,此有故彼有」的流轉律後,還 要歸結到「此滅故彼滅,此無故彼無」──一切歸空的還滅律。由是可見一切空 在解脫道中,是必然的歸趣點。

  二、菩提道有需於空──這裡所謂菩提道,不必就是大乘經所說的。從四阿 含到聲聞學派,都是共同承認有菩提道的,因為佛是由發菩提心修菩薩行而成的 。經論裡只要提到菩提道,都吐露出菩薩對於空有特殊意義。『中阿含』『小空 [P114] 經』中,佛陀說:

  「阿難!我多行空。」

  『增一阿含』「馬王品」云: 得空三昧,便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在這阿含裡,就已表示空義與修菩提的關係特別密切。為什麼菩薩要多行空,得 空三昧就可以成就無上菩提呢?『瑜伽師地論』卷九十,解釋『阿含』『小空經 』說:

  「世尊於昔修習菩薩行位,多修空住,故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如 思惟無常苦住。是故今者……多依空住。」 此謂菩薩住空,與聲聞之住無常苦不同。雖只片言隻語,卻很重要。釋尊平常為 聲聞弟子說法,以出離心為出發,處處說無常、說苦。弟子們所修的,多是不淨 觀等,對於現實人生,有極濃厚的厭離氣味,這怎能修菩薩行呢?菩薩必須不捨 有情,長在生死濟度眾生,修集福慧,然後無師自悟,有著「一人出世,萬人蒙 [P115] 慶」的大氣魄。假使他與聲聞一樣,那怎能成佛得菩提呢?故須多住於空。後代 大乘經重視於此,其實這是佛教的根本思想,原始聖典的解釋者就已充分注意到 了。菩薩要長期住在世間化度眾生,自己必須養成不受世間雜染外塵境界所轉, 入污泥而不染的能力, 這就是空。『雜阿含』說空三昧是在無相、無所有二三昧 之前,是在未體證真實理性前;空是側重在離欲無染,於境無礙。菩薩多修空住 ,無礙自在,不隨世轉,故能多多的利益眾生。這如『增一阿含』「序品」的啟 示說:

  「諸法甚深論空理,難明難了不可觀;將來後進懷狐疑,此菩薩德不應棄。」

  這已露出聲聞道的無常中心論而外,別有菩薩道以空為門的深義。一切佛法 都向著空義進展,而空義又都趨向到菩薩法,這是論理必然的結果。還有,真諦 譯的『佛性論』說: 若依分別部說,一切凡聖眾生,並以空為其本;所以凡聖眾生,皆從空出 故,空是佛性;佛性者即大涅槃。 [P116] 分別說部,有人說是屬於大眾系的多聞分別部;依玄奘譯,就是大眾系的說假部 。佛性,在後代特別發揮,有種種異解,初期教中,把它解作一種成佛的可能性 。分別說部謂「空是佛性」,成佛以空為可能性;如是,把成佛與菩薩行的「多 住於空」,貫通起來了。在理論上說,空是平等無差別性的,依之可引發出兩種 思想:一、「一切凡聖眾生並以空為其本」,而在空性上是平等無差別的,所以 應發平等大悲心去普濟有情而植佛因,此後代所以有「法界」為無漏功德因之說 。二、「凡聖眾生皆從空出,空是佛性」,空是平等真理,一切眾生在空性上平 等無差別,而空性又是成佛的因,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一乘思想,是一呼即出了 。這雖是後期佛教特別發揮的,但在菩薩道的發揚中,本就蘊含有這種傾向的。 要成立菩薩道,在行為上是多住空門,在理論上以平等空理為基本,這是理論上 的必然要求。

  

 第三目 觀行之所得

  佛教,在阿恕迦王後佛弟子們的努力發揚開展中,一面做經典的整理工作, [P117] 求聖教的量據。一面在內心體驗,對「法」下考察的工夫。空義,也就是在法的 體察下開展的。法的考察,有分別辨析與直覺體證的兩種。在辨析方面說,假使 是庸愚的人,以為一切是有的,自己所知的都是真實的,這當然用不著辨析。若 智慧比較增勝的,則平常所謂實在的,他卻不必以為實在,發覺執繩為蛇等錯覺 的認識,覺到我們一般認識不全是可靠的;於是以為世間最少有兩類法:自他先 後所見皆如是不變的,是實在;自見他不見的,只是自己一時的錯覺,假而不實 的。這就漸漸發生假實不同的問題了。佛法對一切法的考察,「我我所無」,但 名無實,這是佛在世巳經明白標揭出來的。後代弟子們對法詳細分析考察,又發 現了更多的假法;從玄奘所判的六宗看來,假法是在一天天的擴大發展。佛滅初 年,佛弟子的主張究竟如何,已不能詳;但最初分裂的大眾、分別說系,都否認 了三世實有,而主張過未是假,唯現在有;後來,現在法中又把它分為假、實的 二類。實有在天天縮小,假有在不斷的擴大。假有雖還在世俗立言,但它與空有 直接關係,因空寂的另一面就必是假有。所以,假有在引導佛法向空義進展上, [P118] 是應該特別重視的。在修證體驗力面說,『雜阿含』開示思惟無常法門,但也勸 修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中阿含』則在空定的漸離上,組織起三界的體系 。修此定的,內心必然有一種諸法漸歸於空的感覺;證得空寂解脫者,自更是體 認到法法的寂滅不可得。佛弟子若重戒律或事相之禪的,則雖承認空,而可不必 處處說空。阿恕王時的分別說系,表面上雖是重律系,但不久就大改變,注重到 理論,與大眾系合流。大眾系,本是重經的一系,側重理論是必然的。它重於直 覺的、總略的,處處求其融通無礙,不務嚴格界限,理論都為總相的觀察;由此 傾向下去,自然與空義接近了。真諦傳說:一說部主張一切唯一假名,都無實體 。現存大眾系的大事,說十地中之第六地,也明白說一切法空。近譯的『入中論 』就談到東山住部(案達羅學派)主張一切法空。這些部派,都是屬於大眾系的 。偏重直覺的總相之空,可說接近於勝義空。再看西北印的思想,一切有系是重 禪系,但不久也注重理論了。阿毘達磨多是繁瑣的名相理論;就是經部師,傳說 也有龐大的經部毘婆沙的編集。不過這一切有系的理論,是以辨析的態度出發的 [P119] ,嚴辨一一法的界說,作一種繁衍的名相分別。從此中分化出的經部師,思想傾 向到大眾、分別說,接受了過未是假說,創樹了無為無體說,也在一天天的向假 有發展。假有的擴大,廣泛的應用,結果也走上了空,可說是一種世俗的空。綜 合看,東南學派偏重空,西北學派偏重有。空,東南學派近於勝義空,西北學派 近於世俗空。假有的發展擴大,終於到達一切法空;空得徹底究竟,又是法法如 幻假有(故主空的案達羅學派,又可以承認一切法有)。東南與西北二學系,向 著空有兩極端發展,兜了一個大圈子,最後卻又兩相會面,終則綜合會歸到大乘 經的法法假有、法法性空的究竟空義。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