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集中編之四『性空學探源』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上面說的從空諸行以觀無常、無我,是所觀境空;由觀無常、無我而得涅槃 ,是所證果空,這境與果之間的連貫,就是實行。與空相關的行持有定與慧兩種 。體證空性的慧,雖如『雜含』三四七經所說,可以不依四禪、八定,便能悟入 而得解脫的。但空慧的發生,多少要依於禪定,這是大家一致的說法。至少須有 最低的定力,如欲界的電喻三昧,或者說初禪近分的未到定,方可發慧證空。同 時,禪必定離欲,也與空同樣的有所離,有所否定,而可稱之為空的;所以禪與 空有關。 [P73]
『雜阿含經』中雖也常見佛陀指示弟子要精進禪思,但究竟如何是禪?如何 修?除了四禪以外,其詳細情形說到的很少。所以單依『雜阿含』,對於禪定是 不易得到明確的觀念。至於『中阿含』,處處說禪定。『中阿含』以對治為重心 ,故除持戒外,以禪定說得最多。對於禪定,雖『雜含』與『中含』都還是以慧 說定,據定明慧的,但也可看到二者精神的不同:『雜含』中,如空三昧、無相 三昧、無所有三昧、真實禪等,都處處散說,重在真慧的體悟上,並且是相互融 通的。『中阿含』已為組織的說明,多論四禪、八定或九次第定,重在修行次第 ,重在禪定的漸離上,彼此間也多是差別的。這兩者精神的不同,對後代有很大 的影響。如大乘經中的種種深定,是繼承『雜含』定慧綜合的風格;另一方面, 如小乘薩婆多部他們,分別定慧,忽略了真慧的禪定次第化,說定則專在四禪、 八定上去詳細分析。
又須說明者,佛世的修行方法,平易、簡單,觀察空、無我義,由一最低的 定力引發真慧,斷煩惱而得解脫。不過弟子們根性不同,有的一修即得,有的須 [P74] 經各種次第;修時的下手處、得力處、注意處,彼此有異;由這種關係,佛弟子 之間,對於禪定就有所議論。如無想心定,是阿難尊者所常說的法門。有一比丘 想不自請問而從旁聽聞,跟隨了阿難六年之久,還得不到機會,結果只得自己請 問;可見這種定在當時,雖可以是行者共證,但還不是普遍共知或公認的。又如 那伽達多以四種三昧,請問質多長者,長者未解說前,先問明這是否佛說過的, 這也可見四種定之名稱,不是世尊常說的。又滅盡定與無想之差別,『雜含』中 迦摩比丘答質多長者,及『中阿含』法樂比丘尼與拘絺那,都在辨論它的同異。 而由滅盡定力,將來報得生天,是有色無色,甚至舍利弗與優陀夷大大的諍論起 來。可見禪定與諸弟子自己修行所得的體驗有密切關係。只是禪定中身心的經驗 ,大體是可以共同的,所以後代的弟子們依之建立一種共認的次第組識。
在佛弟子中,又可以舉兩個重要人物來談談。一、須菩提,『雜阿含』中沒 有他的名字;『中阿含』則說他觀「此行真實空」,觀空第一、無諍三昧第一; 到『增一阿含』是更多見。在大乘經如『般若』等,他已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 [P75] 物了;他與東方的學派有關。二、離婆多,同樣的在『雜含』中無;到『中阿含 』(譯作離伐多,或離越)才有,說他是坐禪第一。實則,他是佛滅百年時七百 結集中的西方領袖。『瑜伽師地論』「本事分」修所成地,說佛為頡利伐多說四 種所緣,就是此人。很明顯的,他影響西北方的一切有系重禪學者,乃至影響到 以禪為中心而組織起全部佛教的大乘瑜伽學者。所以,禪定由佛弟子們修證體驗 所得,依之而組織成為佛教中一種嚴密體系的;它關係到後代的學派,也促成了 後代三界說組識的完成。
這裡順便談談由修定得觀慧通達正理得解脫。一切有系謂依四禪、三無色定 ,可以發無漏慧;而於四禪、三無色定的本身,純從世俗立場去看它;這是定與 慧的差別論。在經中也可看出,佛說禪定,不是單為禪定而禪定。如四無色定, 是依定中觀察如病、如癰、如刺、如殺、無常、無我、可厭患而證得。有部等, 說依定中可以發慧通達真理證得解脫,定的本身不是慧,定境也不是解脫。如大 眾分別說系,則是多少能把握空慧的次第禪定化,所以他們立滅盡無為,或立四 [P76] 無色無為,或立第四禪的不動無為;這「無為」固然不是究竟解脫,然有寂然不 動的境界。如滅盡定,有部謂是三果以上聖者為止息受想等心的煩亂而修的,把 它看為純粹的禪定;而大眾分別說系等(『成實論』也是兼取大眾分別說之義的 ),則謂滅定也就是煩惱滅,是第八解脫;到大乘經,如『華嚴十地經』,則說 此定是七地菩薩證入諸法甚深空理的定,這也是把禪定與空慧結合成一的。修定 可以通達真理得解脫,大家是共同的;不過,有的在定慧差別的立場說,有的在 定慧綜合的立場說,影響大小學派的思想分流。
『中阿含』特重在禪的修行次第上,雖也談到空、無相、無所有,不若『雜 含』之注重在所觀義上,所以留待下面再去說它。
『雜阿含』講的修行方法,多為觀無常苦,不限於空、無相、無所有。但以 空義明常恆我我所之無所有,最後的體驗諸法真實,與空義有密切關係。『雜阿 [P77] 含經』第八十經說:
「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 這說:能見無相、無所有,知見清淨而得解脫,必須以空義為根本。固然也有經 說空觀不究竟,但以空為前提而入三昧,更深刻的體驗真理,最後還是會歸於空 。在佛經中,無相、無所有、無所得、無著、無住等名辭,意義都可以通用;但 空字含義最廣,用之於實行的地方很多,故多以之為前提,且為歸結所在。空、 無相、無所有的三個名辭,究竟是一義?是別義?經中有時說有共同點,有時又 說他有次第深淺的不同。質多長者答那伽達多,謂可通二面:可說是文異義異, 也可說是文異義同。如空、無相、無願三解脫門究竟是同是異?『雜含』中沒有 明白說明;『中阿含』說是異的;後來的大乘經則解說為同的。我以為:這些定 ,最初下手的方法,或者彼此不同,最後所得的境界,實可歸於一致。而且是隨 義立名,有時彼此的名稱也可以互相通用;所以經中有時說同,有時說異。不如 此看,經中文義的多少出入,就無法了解。 [P78]
現在將空、無相、無所有三種三昧,個別的解釋一下。一、空三昧,『雜阿 含』二三六經這樣記載著: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於林中入空三昧禪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 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座禪住而坐禪。」 佛讚歎空三昧是高級的上座禪。至於空三昧如何修法,則未見開示,不過佛從另 一方面說:
「若入城時,若行乞食時,若出城時,……若眼識於色有愛念染著者,彼比 丘為斷惡不善故,當勤欲方便,堪能繫念修學。……若於道路,若聚落中 行乞食,若出聚落,於其中間,眼識於色無有愛念染著者,彼比丘願以此 喜樂善根,日夜精勤,繫念修習。」 在行、住、衣、食之間,住空三昧中,時時反省觀察自心,是不是生起惑染貪著 ,有則觀察空義對治它,無則心安樂住。這樣常修空三昧,以達一切清淨。所以 ,空有兩方面的意義:一、專在義理上說,是體驗無我我所。一、在行為上說, [P79] 則是於見色聞聲中不為境界所繫縛,離欲清淨,這是空三昧的特色。不體驗無我 我所,固然不能解脫;但在日常生活行動中,心不為環境所縛而流散馳求,安住 不動,確是佛法的一種重要目的。離欲清淨,不因環境而引起痛苦,就是空義。 所以在「義品」中佛答摩犍提外道說:「空於五欲」;而摩訶迦旃延在『雜阿含 』五五一經解說為:
「於此五欲功德,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是名空欲。」 又如摩訶迦葉修頭陀行,處處不為五欲所轉,釋尊讚歎他為「如空不著」。『雜 阿含』所說的空義,都重在這離欲無繫的空的實際修持上說;至於空理的觀察, 反而說得少。佛讚舍利弗的入空三昧為上座禪,在『增一阿含』也有這同樣的緣 起,但它的側重點就不同了。如該經卷四十一第六經佛說:
「空三昧者,於諸三昧最為第一三昧。王三昧者,空三昧是。」 上座禪的空三昧,讚為最高的三昧之王(後來大般若的佛入三昧王三昧,即出此 )。為什麼呢?於空三昧中,觀察無我我所;一切諸行是不真實、不常恆空,因 [P80] 空故不起著於相,就是無相三昧;無相故於未來生死相續,無所愛染願求,就是 無願三昧。空三昧中具足了無相、無願三昧,所以是王三昧。這偏重在觀察空義 上,與『雜阿含』各說明了一邊。
二、無相心三昧。無相三昧與空三昧略有不同。『雜阿含』中的修行過程, 是由厭患不為境縛,而離欲證解脫。空三昧重在對外界不染,是情意的厭離。厭 患離欲,本即可以不取相;不過有的人特別喜歡取著於相,為對治它,而說這無 相心三昧。這無相定在所識的一一法,以破壞遣除其相,欲色一切相都遣離不取 ;因為不取,可以達到離欲證解脫。『雜阿含』五五九經,有一比丘問阿難:如 何對外境法不起所緣相?阿難答他有兩種:一、有想不覺知,修的是有想定,只 因定力強,不起覺知。二、無想不覺知,不取外所緣相,且連內心的能緣想念也 不生起,這是無心定。阿難為諸比丘尼說(雜五五七經):
「若無相心三昧,……是智果智功德。」 在定境中,這是比較深刻的,須有真實慧厭患離欲,觀察無常無我者,方可獲得 [P81] ,不是外道專門修定者所能得到。
『雜阿含』二七二經,佛陀曾為對治一般比丘的貪欲瞋恚親里等惡覺惡想, 而起諍競故,為說無相定:
「於四念處繫心,住無相三昧,修習多修習,惡不善法從是而滅,無餘永盡 。……多聞聖弟子作是思惟:世間頗有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思惟已,都 不見一法可取而無罪過者。我若取色,即有罪過;若取受想行識,則有罪 過。作是知已,於諸世間則無所取,無所取著,自覺涅槃。」 觀察世間一切法,不見有一法是真實可取的;取,就有煩惱不清淨──罪過。經 中說:就是善法功德,也如熱金丸,好看,還是取不得,何況五欲染污法呢!「 法尚應捨,何況非法」,就是這個道理。如是觀色等相不可取,能取心亦不起, 就能自覺涅槃。無相心三昧,是在一切上不著,與大乘空最近;如『般若經』的 無所受三昧,即此無相三昧的深化。總之,於一切相不著,不念一切相,念無相 界(涅槃),就是無相三昧。這三昧,在『雜阿含』常常談到的,如: [P82] 「無所取故無所著,無所著故般涅槃。」 這,在四三、四四、二二六、二二七等經中都同樣說到,實為佛教比丘現證涅槃 寂滅的無上境地。就是佛教迦旃延所修的真實禪,也是此無相心三昧的別名。大 梵天王遍尋不得,因為不知他禪心所依的境界。在中國,大耳三藏以他心通知道 忠國師內心的所緣,忠國師另入深禪,不住一切相,他心通也就觀察不到。這些 所修的都是無相心三昧。佛說這無相心三昧,是不依地水火風,不依受想行識, 遣其能相所相,入真實禪而見真實。但如何遣相呢?這要觀察一切法唯是名言, 沒有實性,假名無實故,即能於法不起所緣相,進而能緣心想也不可得,就得入 此三昧。空義,在空三昧中不明顯,而這無相三昧中卻明白可見。『雜含』五五 九經說:
「一切想不憶念,無想心三昧身作證具足住。」
這經先說四禪及前三無色定是有相行定,在無所有定之上說這無相心三昧是 無想行定(地位與非想非非想定相當),是一切定的最高深的,是無漏智所得的 [P83] 。這直證涅槃空寂的深禪,是契入無相界的。
三、無所有三昧。這三昧在『雜阿含』中,有兩個地方提到,但都沒有單獨 的說明。『中阿含』則說它就是無所有處定。『雜含』雖對這三昧沒有詳盡明確 的解說,不過古來說「三三昧」,都提到它的名字,似與三解脫門中的無願三昧 有關。
現在將三種三昧作綜合的觀察:『雜阿含』八十經(勝法印知見清淨經)佛 告阿難說:
「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 觀察彼陰無常磨滅不堅固變易法,心樂清淨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 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 未離慢,知見清淨。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相斷,瞋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 [P84] 離慢,知見清淨。」 此經對三種三昧,有不同的看法。空三昧是由觀無常義,不起染著,心得清淨解 脫──心厭有漏雜染,而傾向於離染的清淨解脫。這空定的境界並不很高,近於 平常所謂「看得破」,只是心不外馳而求清淨解脫而已。無相三昧,是斷除色、 聲、香、味、觸、法六塵相的定。沒有貪、瞋、癡三毐煩惱,叫做無所有三昧。 三者有其淺深次第:以空三昧的不隨境轉為基礎;進而無相三昧不見外六塵境; 最後則無所有三昧內心的欲貪等不生起。這都還不是徹底的斷除,只是由定力的 執持,在定境中暫伏,外不見六塵、內不起三毒而已。所以都還「不能離慢知見 清淨」。要知見清淨,必須另起增上,修習以無我為出發的三昧。經云: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何而生?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 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彼所生識云何有常 ?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聖 法印知見清淨。」 [P85] 由此可見到:在定境中不受外境所繫的暫時過程,還不是究竟;必須要徹底的遣 除我我所,通達無自性之法法歸滅,見滅法不可量,平等寂靜不可得,即見到了 涅槃寂滅理,才能離我慢而得知見清淨。見滅而得無我,因此而得解脫,也見於 『雜含』一二六六經。如云:
「於眼眼識及色,……見滅知滅;故見眼眼識及色,非我,不異我,不相在 。」 空等三三昧是不夠的,必須要體證到法法歸滅,不可得,才能我慢畢竟斷,得真 正的知見清淨。所以,「空、無相、無願」三者叫做「解脫門」,它是解脫之門 ,本身尚未究竟,必須進一步體知我我所之為因緣假合,無常不可得而否定之, 始能達到解脫。空,在這裡,是最前面的基本,而最後歸結所證達的也還是它( 終歸於空)。此聖法印經有兩種異譯本,西晉竺法護譯的意義與『雜含』同;趙 宋施護譯的則已改為修行三解脫門的次第;但同謂此三三昧還有慢在,未得究竟 。故以空為出發,經無相、無所有(或無願),再觀無我我所而涅槃寂滅;這過 [P86] 程是完全一致的。此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與三解脫門的關係,也更可顯見其合 一。此經名「聖法印」,『雜阿含』雖處處說到無常、無我等義,但並未名之曰 法印;這要到『增一阿含』才見明說。那麼這經的「法印」,究竟是什麼?不是 三法印或四法印,應該是證入解脫涅槃之門的三解脫門。
在『雜阿含』五六七經中,質多羅長者答那伽達多所問,除空、無相、無所 有三三昧外,又加一無量心三昧。後代說四無量心定,純是世俗的,不能體驗真 理;但此經所說的無量,與三三昧也有同義,同以無煩惱來建立(有煩惱是有相 、有量、有所有;無煩惱是無相、無量、無所有)。特在空三昧上加遣常恆性不 可得空。同在離煩惱證真理上說明,與後代所說的三解脫門同緣實相的意義相同 。
此空、無相、無所有三個名辭,含義也還可以說有不同,這與『中阿含』所 說相近,我們留待次一項來討論它。 [P87]
這是以『中阿含』的思想為對象而觀察空義的。先拿『小空經』說。經中, 佛在鹿子母講堂,給阿難舉個譬喻:如說鹿子母講堂空,是說堂中空無牛羊,並 不是說連講堂也沒有。而後合法說:
「若此中無者,以此我見是空;若此有作者,我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 實空不顛倒也。」(玄奘譯作「彼則是空,此實是有」)。 經文的意思說:要不顛倒的認識真實空,不但空其所空,還要有其所有,把握那 不空的。在此法上(有),遣離於彼(空),叫做空,不是此法也沒有;這才叫 做善取空相。後來的大乘瑜伽學者(重於禪定的),就強調這思想:謂依他圓成 本身不空,依圓上的遍計所執空,所以說依他圓成空。如果純粹以這思想來判斷 ,中觀家所說的空義,就不能成立,墮於惡取空中。不過,『中阿含』的本義, 是在禪觀的遣離次第上安立的;那種漸離漸淨的方法,在『楞伽經』的七種空中 [P88] ,是最低下而應該離去的。它既不是說明法空深理,在抉擇空義上,似乎不應該 引用『小空經』的定義。『小空經』遣離的次第是這樣:第一:
「空於村想,空於人(人群雜鬧)想;然有不空,唯一無事(阿蘭若處)想 。」 村落人群空,寄心於僻靜的阿蘭若處,作阿蘭若處之想,阿蘭若處不空;這是一 空一不空。其次:
「空於人想,空無事(阿蘭若)想;然有不空,唯一地想。」 阿蘭若還有小屋;蘭若外還有叢林荊棘、猛獸毒蛇等,這不應該思惟,還須空去 ;寄心於一地平如掌無諸雜穢的清淨地,此地想不空。又是一空一不空。再進一 步,觀察地想亦空,只有無量空處不空。又進觀察如虛空相之空處亦空,只有無 量識處不空。如是乃至「無所有處」也空,而這「無想定心」不空。更進一步, 觀察這無想心三昧,還是思願所成,有為無常的,於是引發無漏慧。如經云:
「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處命存。」 [P89] 最後還是一空一不空。這經有很多啟發處。四無色處,並非說天上,是約定境說 的。這定境最先離村落人群,空去有情世間;其次對器世間起清淨想,空其雜穢 ,後世的淨土觀,應該與此有關。再次超物質(有色界)而繫念於虛空;再則捨 外境的虛空相,專注繫念於內識;進而境相識相不起的無所有;更進,連心識想 念也不起。在定境的次第上,從境到心,從有到無;最後空諸有漏煩惱,得大解 脫。轉過來看,六處的身體還是不空。如將禪境為天境,可說即從人間到天上, 從天上轉回到人間來,依舊還是一個人,還是照樣乞衣乞食維持生存。但已經過 一番改變,到底不同了:煩惱不起,無我解脫而教化人間。從此可見:後來佛教 所謂的無色界,是在佛弟子的禪定境界上安立的。因佛教共認:修某種定,如不 因之得解脫,將來可以感得某種定境的天報。佛弟子們既得此定,若不解脫,死 後必定生到報得有這種定境的天上;定境有淺深,所生的天也就組識成四空處的 高下次第了。其實,禪定的最重要的意義,在于開示我們,於修行過程中,在日 常見色聞聲中,六根清淨不為境界所轉而解脫。經中說阿羅漢得「六恆住」;六 [P90] 根門頭解脫自在,確是佛弟子的本分事。『雜阿含』說空三昧時,佛也開示舍利 弗要於境(色等)無有愛念染著。總之,這『小空經』所說的空,只是在修行過 程中攝心漸除於想說的,與我法二空之深義不同。瑜伽學者是以禪定為中心而組 織了全部佛法,所以他們特別重視它,以此為真空的定義,這難怪要與中觀者相 諍。
再說『中阿含』的『大空經』。在一次安居將要解夏的時候,眾比丘聚於一 堂製迦絺那衣,彼此戲論諍競,佛為令眾弟子於日常往來出入語默動靜之間,不 為境轉,六根清淨,就說這『大空經』。經中說有四種空:內空,外空,內外空 ,不移動。這四者,也是有先後次第的。因修行未得相應,則先觀內空;又不得 相應,則觀外空;如是乃至觀不移動。再不相應,則修習多修習。一旦相應成功 ,不但不移動,前三者皆可得成就了。後來的大小經論,都有這四個名字。內空 ,是觀六根,遣除其相而空;外空,是觀六塵,遣除其相而空;內外空,即遣除 根境綜合相而空。如是修習,得到內心安住不動,是「不移動」。本經說: [P91] 「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 這可見外空、內空等,是超越色想的,與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相當。不動,有解 說為第四禪,因為到了四禪,不為三災所動。但依『中阿含』的『大空經』與『 淨不動道經』看來,不動是合於空無邊處定的。單修這些定,沒有無漏慧,都還 談不上解脫。
『淨不動道經』所說有四種定:不動,無所有,無相,解脫。與空義相關更 切,而是更有意義的。一、淨不動道,經說:
「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世色,彼一切是魔境界。……(如是觀 「彼一切四大及四大造」,亦復如是)若現世欲及後世欲,若現世色及後 世色,若現世想及後世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 得不動想。」 這觀欲觀色皆是無常苦而超脫之,甚至連後世之欲色想也超脫了;離欲離色,與 無色界的空無邊處定同。 [P92]
二、淨無所有道,經說:
「……及不動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是苦、是滅,彼於爾時得無所有處。 ……空於神、神所有,空有常,空有恆,空常存,空不變易。……我非為 他而有所為,亦非自為而有所為。」 這與無色界的無所有處定同。但分析其內容,覺得它包含三解脫門思想在內。觀 欲色相,欲色想,不動想無所有,是無相的;觀常恆我我所的不可得,是空的; 觀不為自不為他而有所作為,是無作(無願)的。雖包含三義,但特重在無所作 為,所以稱之為無所有道。
三、淨無想道,經說:
「……及無所有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是苦、是滅;彼於爾時,而得無想。」 這即無色界的非想非非想處定,重心在不起想念。佛教通常說的無想有兩種:一 在無色界的第四定,叫非想非非想定。一在色界最高處(除五淨居),是外道住 的無想天。不過,這兩種分別為『雜含』所無,出於『中阿含』『大緣經』與『 [P93] 長阿含』『大本緣經』。校勘巴利藏的『中阿含』並沒有這『大緣經』,『長阿 含』才有;這可見是比較更後起的。從『中阿含』各處看,無想都在無色界的無 所有定之上,與非想非非想定的性質相當。這裡的無想道,就是一個實例。所以 ,從不動而無所有,而無想,只缺一個識無邊處定,其餘的次第,全與無色界定 的次第符合。四、解脫,經說:
「……無所有處想,無想想,彼一切想是無常法,苦法,滅法;是謂自己有 ;自己有者是生是老是病是死。若有此法一切盡滅無餘不復有者,彼則無 生老病死。……如是見必得解脫。」
本經對前三道的說明,是:
「或以為慧為解,彼於後時身壞命終,因本意故,必至彼處。」 這說修前三種道,如果不能得無漏智現生解脫,可由「本意」生於彼三種天。前 三道是立足在禪上,於是就建立起無色定的層次組識了。在三道以上,再建立解 脫。拿這經的三種定與『雜含』五六七經所說的三種定比較一下,名義是大致相 [P94] 同的。淨不動道與空三昧同,淨無所有道與無所有三昧同,淨無想道與無相心三 昧同。但『雜阿含』由觀無常苦厭離,而外無六塵相,內無貪瞋癡所有,而得解 脫;從空而無相而無所有的次第,完全是建立在觀慧的所觀義上,並不以此為淺 深的無色定。但『中阿含』不動道同空三昧,而將無想與無所有倒置過來,這才 與四無色定的次第,完全吻合。很明顯的,佛教所說觀空的禪定,在演變中,漸 次的與三界的次第符合。所以我敢說:三界中無色界的次第,全是後代佛弟子們 修定的過程,在「身壞命終由本意故得至彼處」的理論下,組識安立成功的。
現在,先將『雜』『中』二阿含中關於禪定次第的說法,表列如下:
圖片
┌───┬──┬──┬───┬──┬──┬──┬──┬──┬──────┐
│雜五六│ │初禪│二禪 │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 無想心定 │
│七經 │ │ │ │ │ │ │ │有處│ │
├───┼──┼──┼───┼──┼──┼──┼──┼──┼──────┤
│中支離│ │初禪│二禪 │三禪│四禪│ │ │ │ 無想心定 │
│彌梨經│ │ │ │ │ │ │ │ │ │
├───┼──┼──┼───┼──┼──┼──┼──┼──┼────┬─┤
│雜四八│ │初禪│二禪 │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非非 │想│
│五經 │ │ │ │ │ │ │ │有處│想處 │受│
│ │ │ │ │ │ │ │ │ │ │滅│
├───┼──┼──┼───┼──┼──┼──┼──┼──┼────┼─┤
│中一切│ │ │ │ │ │不動│ │無所│無想 │想│
│智經 │ │ │ │ │ │定 │ │有定│定 │知│
│ │ │ │ │ │ │ │ │ │ │滅│
│ │ │ │ │ │ │ │ │ │ │定│
├───┼──┼──┼───┼──┼──┼──┼──┼──┼──┬─┼─┤
[P95]
│雜四五│ │ │光界 │淨界│ │空處│識處│無所│非非│ │滅│
│六經 │ │ │ │ │ │界 │界 │有處│想處│ │界│
│ │ │ │ │ │ │ │ │界 │界 │ │ │
├───┼──┼──┼───┼──┼──┼──┼──┼──┼──┴─┼─┤
│中淨不│ │ │ │ │ │不動│ │無所│無想心定│解│
│動道經│ │ │ │ │ │ │ │有 │ │脫│
├───┼──┼──┼───┼──┼──┼──┼──┼──┼──┬─┼─┤
│中小空│村人│ │ │ │ │空處│識處│無所│無想│ │解│
│經 │地 │ │ │ │ │ │ │有處│處 │ │脫│
├───┼──┼──┼───┼──┼──┼──┼──┼──┼──┼─┼─┤
│雜四七│ │初禪│二禪 │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非非│滅│解│
│四經 │ │ │ │ │ │ │ │有處│想處│盡│ │
│ │ │ │ │ │ │ │ │ │ │定│脫│
├───┼──┼──┼───┼──┼──┼──┼──┼──┼──┼─┼─┤
│中真人│ │初禪│二禪 │三禪│四禪│空處│識處│無所│無想│想│解│
│經 │ │ │ │ │ │ │ │有處│處 │知│脫│
│ │ │ │ │ │ │ │ │ │ │滅│ │
├───┼──┼──┼───┼──┼──┼──┼──┼──┼──┼─┼─┤
│中大因│ │ │內有色│淨解│ │空處│識處│無所│非非│想│解│
│經 │ │ │觀色 │脫 │ │ │ │有處│想處│知│脫│
│ │ │ │內無色│ │ │ │ │ │ │滅│ │
│ │ │ │觀色 │ │ │ │ │ │ │ │ │
├───┼──┼──┼───┼──┼──┼──┼──┼──┼──┼─┼─┤
│中大空│ │ │ │ │ │內空│ │ │ │ │ │
│經 │ │ │ │ │ │、外│ │ │ │ │ │
│ │ │ │ │ │ │空、│ │ │ │ │ │
│ │ │ │ │ │ │內外│ │ │ │ │ │
│ │ │ │ │ │ │空、│ │ │ │ │ │
│ │ │ │ │ │ │不動│ │ │ │ │ │
├───┼──┼──┼───┼──┼──┼──┼──┼──┼──┼─┼─┤
│中第一│ │ │內有色│青黃│ │ │ │ │ │ │ │
│得經 │ │ │想外觀│赤白│ │ │ │ │ │ │ │
│ │ │ │色多,│ │ │ │ │ │ │ │ │
│ │ │ │外觀色│ │ │ │ │ │ │ │ │
│ │ │ │少。內│ │ │ │ │ │ │ │ │
│ │ │ │無色想│ │ │ │ │ │ │ │ │
│ │ │ │外觀色│ │ │ │ │ │ │ │ │
│ │ │ │多,外│ │ │ │ │ │ │ │ │
│ │ │ │觀色少01。│ │ │ │ │ │ │ │ │
├───┼──┼──┼───┼──┼──┼──┼──┼──┼──┼─┼─┤
│中第一│ │ │地水火│青黃│ │空處│識處│ │ │ │ │
│得經 │ │ │風 │赤白│ │ │ │ │ │ │ │
└───┴──┴──┴───┴──┴──┴──┴──┴──┴──┴─┴─┘
世尊以四禪為正定,『雜阿含經』有明文。以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的無 [P96] 色化,組成三界次第,這是顯然無疑的。『雜』四五六經的光界、淨界,與二禪 (少光、無量光、光音)、三禪(少淨、無量淨、遍淨)相當。光界是定中生光 而見色,『中阿含經』中阿那律對此特為著重。淨界,成實論主解作空觀,不如 一切有部的觀清淨色為是。八解脫的前三解脫,八勝處與十遍處中的前八遍處, 都只是光中見色與淨色的禪定。稱歎世尊的妙法時,常說「天、魔、梵」所不及 ,這本是婆羅門教的世界觀。天是不脫生死的欲天;魔是生死的統治者;再進就 是婆羅門教的梵我界了。佛教認為梵也未脫生死,是修四無量而到達的。外道的 梵,本稱歎為光、為淨,佛教也就組為前三禪;除了無量心三昧(下、中、上三 品)的修證外,與光中見色及淨色觀的禪定相合。佛法也常歎三禪為樂之極點, 但「聖說能捨」,雖三禪中都有解脫的可能(『雜含』中歎四無量心中可得解脫 ),而佛陀與聖者的一切功德,主要是在第四禪中開發的。與解脫相應的第四禪 ,「除斷苦樂,憂苦先滅,不苦不樂,捨念清淨」,為佛教目標所在,大概是第 一期的思想了。 [P97]
以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的熏修,其未能引發無漏即生解脫者,理應生於 此空、無相、無所有處;無色界的組識,因此成立。空處以上有識處,這是定心 空外境而存內心,也就是境空心有的過程,與十遍處、四空處、識處的次第相合 。境空心有,進而不念境空,不念心有,即是無所有;等到心境並寂,即是無相 心定。瑜伽者的禪觀過程,顯然與四無色的次第相合。『雜含』空、無相、無所 有的次第,『中含』轉而為不動、無所有、無想,實有深切注意的必要。『雜含 』五六七經,『中含』『支離彌梨經』,僅立一無相心定,這是第二期佛教者的 目標了。但此無相心定,如『雜含』四八五經、『中含』『一切智經』,開為無 想定(非想非非想處)與滅受想定二者;『雜含』四五六經,開為非想非非想界 與滅界,『中含』『淨不動道經』、『小空經』,開為非想非非想處(無想處) 及解脫二者;而『雜含』四七四經、『中含』『真人經』、『大因經』(巴利藏 見長含),又開為非想非非想、滅受想定、及解脫三者。到此,無相心定,不再 說它是智果智功德,被視為有念與出定計我了。空觀的化為四無色次第,豈不是 [P98] 顯然可見的嗎!
阿含之空義,姑止於此。[P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