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中編之五『成佛之道(增註本)』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成佛之道增註本自序

  佛法是理智的宗教,不僅是信仰的。所以義理的開導,或是修持的指示,都 是通過理性,而有豐富的,正確的內容。由於通過理性的隨機適應,自由抉擇, 所以宏傳中的佛法,可說是多彩多姿的。但這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容易引起二項 觀念,不能完整的把握佛法。那二項是:一、佛的教說,菩薩與祖師們的宏傳, 都是適應不同的時間地區,不同的根性好樂,而給以適宜的教導。所以方便多門 ,或淺或深,或事或理……有些是不相同的,有些還似乎是矛盾的。適應不同根 性的不同教法,真是萬花筒一樣,初學者不能統攝條貫,每有不知如何是好的感 覺。二、由於眾多的教說,有內在的關聯性,常從一端而說到其他。如衣服一樣 ,提起衣領(當然這是最適當的),拉住袖口,或扯到衣襟,都可以得到衣服的 全體。但在一般人,對一一法門的應機特性,一一法門的淺深次第,一一法門的 相互關聯,每被忽略而儱侗的覺得都是差不多的。這種雜多而又差不多的觀感, 會引起相反的同一傾向。有以為:彼此相同,所以一法就等於一切。這樣,不需 要廣修遍學,一經一佛一咒的佛法,大大的發展起來。其實是不能完滿的把握佛 法,取一滴水而棄大海,卻自以為大海都在這裡。有的,不能完滿的總持佛法, 對自己多少理會的法門,讚揚到極點,覺得這是最殊勝的,最究竟的。有了這, 就有了一切;或以為有了這,就不需要別的。總之,佛法的多彩多姿,適化無方 ,凡不能統攝總貫,不能始終條理,都會犯上偏取部份而棄全體的過失。這種家 風,使佛教走上空疏貧乏的末運!

  佛法的統貫條理,對於一般信眾的持行來說,原是不能苛求的。但宏傳佛法 的大德們,是不能不有的必要勝解。這才能應機說法,而始終保持佛法的完整性 ,不致於落入雜亂與偏向的窠臼。對於這,天臺與賢首宗,是有功績的!因為臺 賢大師門,統攝了全部佛法,而組成淺深的進修歷程,顯出彼此間的差別,又顯 出彼此間的關聯。這難怪過去學教的法師,不是天臺四教,就是賢首五教了!但 臺賢的重心在圓教,直入圓教,才是臺賢大師們的真正意趣,所以仍不免偏取。 這如太虛大師說:「賢臺雖可以小始終頓,藏通別圓,位攝所餘佛言,然既為劣 機而設,非勝根所必須。縱曰圓人無不可用為圓法,亦唯俟不獲已時始一援之, 而學者又誰肯劣根自居,於是亦皆被棄」。虛大師深感於中國佛教末流的空疏貧 乏,所以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統攝一切佛法,開 顯由人而成佛的正道。這與西藏宗喀巴大師,宗承印度的中觀與瑜伽,以「共下 士道」,「共中士道」,「上士道」,而綜貫成佛的菩提道次第,恰好相合。所 以對:「福德資糧,則人天具攝;智慧資糧,則聲緣相協;律及經論,皆所依止 ;僅取一分,不成菩提」的全體佛教,虛大師給以非常的讚仰。這樣的圓滿佛教 ,應該是值得積極宏揚的佛教。

  如來說法,總是先說『端正法』──布施,持戒,離欲升天(定)。然後對 有出世可能的,授以出世法門。由於佛法的重心在出世(出世是勝過世間一般的 意思),所以集經者,對於佛的「端正法」,總是略而不詳。古典阿毘曇,還以 五戒為首,而後起的阿毘曇,也就不見了。這種以二乘法為本的傾向,宗喀巴大 師也不能免,所以他說的共下士法,把「念死」作為入道的要門。其實,不念死 ,未嘗不能熏修人天善業。這樣的下士道,雖順於厭離的二乘,但不一定順於悲 濟的大乘道。對於這,虛大師深入佛乘,獨具隻眼,揭示了如來出世的真實意趣 ──教導人類,由人生而直趣佛道。所以著重熏修十善正行,不廢世間資生事業 ,依人乘正行而趣向佛乘,而不以厭離(如念死)為初學的法門。人乘正行而趣 向佛道,也就是攝得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功德而趣入佛道。但由於某些眾生的根 性偏狹怯弱,佛(及古德們)這才對於大乘,旁立二乘究竟的方便道。在大乘法 中,也旁開由天乘行而入佛乘,由二乘行而入佛乘的方便道。所以從虛大師抉擇 開示的全體佛教來說,一切無非成佛的法門。這不但綜貫了五乘共法,三乘共法 ,大乘不共法的三階,而且還綜貫了正常道與方便道的一切。圓滿顯示了佛道次 第的全貌,導歸於究竟無上的佛地。

  從前在香港時,就想依據虛大師的開示,參考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綜合在法 藏中的管窺一斑,寫一部簡要的『成佛之道』,綜貫一切佛法,而歸於一乘。這 一直到民國四十三年,在臺灣善導寺的共修會中,才由淺而深,編幾句偈頌,一 面編,一面講。但為了事緣,特別是大乘部份,非常的簡略。四十六年秋,把過 去編的偈頌,修正補寫,為女眾佛學院講說。四十七年冬,再加修正刪補,開始 為自己所編的偈頌,寫下簡單的解說。去年底,在善光寺度舊曆年,這才全部脫 稿。算起來,已經過六個年頭了!這部二十萬字的成佛之道,正在排印流通,所 以略說本書的意趣──綜貫一切佛法而向於佛道,以為序。 中華民國四十九年十月序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