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中編之五『成佛之道(增註本)』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三章 五乘共法

  發增上生心,修集生人生天的正常法門,是佛法中的下士道。這也就是出世 聖法的根基,所以名為五乘共法。這是說:修出世的三乘聖法,雖不求人天果報 ,但不能不具足這人天功德。這如從新竹去臺北,雖不必在桃園下車,卻不能不 經歷到桃園的旅程。如但以求生人間天上為目標,就名為人乘,天乘,是佛教的 共世間法。如儒家,近於人乘;道教,耶教,回教,通於天乘。既然一般世間法 ,也可能達成生人生天的目的,那未求生人間天國的人,何必一定要歸依三寶, 修學佛教的五乘共法呢?佛法並沒有說,求生人間天上,非歸依三寶,修佛教的 人天乘不可。可是,如歸依三寶而修五乘共法,不但更為穩當,而且已進入佛乘 的大門。只要向上勝進,就可直入出世法了。反之,如信其他宗教,雖也能生人 生天,但沒有在三寶中積集善緣,或反而引起不必要的固執(宗教的成見)。對 [P64] 依人天法而進入出世法的大道,不但不能貫通,反而壅塞了。所以同是求生人間 ,天國,歸依三寶,在佛法中修行,也比歸信其他宗教好得多!

  
甲一
乙一: 正信歸依者,應修於正見,及修於正命,勝進不為難。

  凡「正信」三寶而受「歸依」的,就成為佛弟子,佛教信徒。佛弟子修學 五乘共法,要從那裡入手呢?在學佛的理解方面,「應」該先「修於正見」。 在學佛的行為方面,先要能夠「修」習「正命」。佛曾說:正見與正命的人難 得。對這二項,如能修習成就,那「勝進」也就「不為難」了。向上修學出世 法還不難,何況求生人間天上呢!

  正見,是正確的見解,見與知識不同,見是從推論而來的堅定主張,所以 正見是『擇善而固執之』的。學佛要有正見,如開始旅行,要對旅途先有一番 正確的了解,而確信這是到達目的地的正路。正確的認識,不一定成為正見。 如現在聽說地球繞日而轉,可說是知識;但伽利略為了這一知識,不惜為基督 教所迫害,囚禁,這才是見。所以,要將正確的知識,時時修習,養成堅定的 [P65] 正見。正見,有世間正見,出世間正見。五乘共法中,還只是世間的。正見雖 只是堅定不移的見地,但力量極強,如經上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 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1)

  什麼是正命?命是生存,生活。無論是在家出家,都不能不生活;衣食住 行等一切經濟生活,合法的得來受用,就名為正命。正常的經濟生活,是非常 重要的;大部分的罪惡,都從經濟生活的不正常而來。學佛的在家眾,不但要 是國法所許可的,而且還要不違於佛法的。如以殺生(如屠戶,獵戶等),盜 ,淫(如賣淫,設妓院等),妄語(以欺騙為生,走江湖的,多有這一類), 酒(如釀酒,設酒家等)為職業的,佛法中名為『不律儀』,是邪命,障礙佛 法的進修。出家眾,凡依信眾布施而生存的,是正命。如兼營醫(完全義務, 不犯)、卜、星、相等為生,或設法騙取信施,就是邪命。如法的經濟來源, 不奢侈不吝嗇的消費態度,是正命。要這樣,才能與佛法相應,否則人身也許 不保,還說得上了生死嗎?在抗日戰爭初期,香港某居士,念佛極虔誠,有一 [P66] 所廣大而幽靜的別墅,他函請印光大師,離開戰區,來香港安住。印老問他, 才知他世代以釀酒起家。印老說:你把酒業歇了,我才能來香港,可是這位老 居士,捨不得。學佛而不修正命,也許就是中國佛教衰落的原因。學佛法,一 定要職業合法,寧可短期內因職業改變而受到苦痛,決不能長此邪命下去,自 害害人!

  
乙二
丙一
丁一: 所說正見者,人生之正觀。

  上面「所說」的「正見」,到底是什麼?依人世間的正見來說,就是「人 生之正」確見解。也就是正確的人生「觀」。觀察人生的意義,人生應遵循的 正道,從正確觀察而成為確信不移的定見,便是正見。對於修學佛法,正見是 太重要了,如航行的舵一樣。佛曾說:得正見的,特別是在家信眾,極為難得 。如有人虔誠的信仰三寶,樂善好施,明白佛理,看來是一位典型的良好佛弟 子。可是到了衰老到來,有的就聽人胡說,為了什麼營養問題,素食幾十年, 又重開殺戒了。有的遇到疾病纏綿,一時不得全癒,於是求神,問卜,扶乩, [P67] 求耶穌,什麼也去試試看。有的經濟情形不好,就去求財神;為了想中獎券, 去仙公廟求夢。有些人修持精進,到了晚年,為了愛著那必朽的身體,就去修 精煉氣,向外道看齊。幾年前,臺北一位佛弟子,聽說有修有學,可是為了長 壽與健康,去接受移殖猴子腦下垂腺的手術,結果送了命。這都是正見不具足 ,不能修成堅定不移的確信,這才身體與環境不良,就動搖而轉向了。學佛的 ,慢談了生死,開悟,先修成正見再說。

  
丁二
戊一: 心淨或不淨,利他或損他:善行不善行,佛子應諦察。

  佛說的世間正見,經中說有一定的文句,現在略分為四類。一、正見有善 有惡。確信我們的起心作事,有善的與不善的,也就是道德的與不道德的。佛 法的正見,從確見世間(出世間)有道德的定律著手。如堅決的否定道德,那 便是邪見了,如印度的六師外道,懷疑哲學,唯物論的共產主義等。

  什麼是善不善呢?從自己的內心說:「心淨」是善的;如「或不淨」,那 就是不善的。我們的內心,經常有一些煩動惱亂(煩惱)的不淨因素,如不起 [P68] 雜染的煩惱,而心起清淨的因素,就是善。這如與貪,瞋,癡,相反的無貪, 無瞋,無癡,崇尚賢善而輕拒暴惡的慚,愧,使心安定清淨的信心,實現止惡 行善的精進。這些,都是淨的,善的;反之,如貪,瞋,癡,無慚,無愧,不 信,放逸等,就是不淨的不善了。從見於事行的對他影響來說,那麼如有「利 」於「他」的,是善;如「或」有「損」於「他」的,是不善。人與人(人與 眾生),都有著關係,應該是互助共濟的合作,遵行自他共處的和樂法則。如 所作為而有害於他,那即使有利於己(損他利己),也是不善而不可為的。如 有利於他,那即使有損於己(損己利他),也是善的而應該做的。從內心與對 外影響,決定「善行」與「不善行」的差別。行,是動作,內心的動作名意行 ,身體的動作名身行,語言的動作名語行,這都是有善與不善的,所以說善行 不善行。這一切,佛弟子,或繼承佛陀家業的「佛子」,「應」該審「諦」的 觀「察」。不但要確實信有善與不善,而且要分別什麼是善,什麼是不善,修 成堅定不移的正見,作為我們起心作事的準繩。 [P69]

  
戊二: 有報必由業,微小轉廣大,能引或能滿,決定或不定,現生或後報,諸業不失壞

  二、正見有業有報。有善有惡,這除少數的邪見而外,一般人都是信認的 。可是,善與惡,約行為的價值而說,自有他應得的果報。如不能對此有定見 ,那在某種環境下,善惡的信解就會動搖了。從前,有位忠君愛國的大臣,被 帝王處了死刑。臨死時,他對兒子說:『我要教你作惡,可是惡是做不得的。 我要教你行善,我可沒有作惡呀』(2)!他自己行善而沒有好報,於是對善惡就 發生了疑惑。所以不但要正見善惡,還要正見善惡的業報。

  一切眾生所「有」的一切果「報」,「必」然是「由」於「業」力所招感 。有業然後有報,有種種不同的業,所以有各各不同的報;業是非常多,非常 復雜的,所以果報也是極多而又是極複雜的。什麼是業?什麼是報呢?業是事 業,是動作。我們的內心,身體與語言的動作,凡由於思力──意志力所推動 的,都是業。但現在所要說的,指從我們身口意業的或善或惡的活動,而引起 [P70] 的一種動力。這是道德與不道德的價值。行善作惡等事業,如農工的工作勞動 。業力,如勞動所得的工價──貨幣。憑工作所得的貨幣──(代表)勞動價 值,就能拿來換取適當的用品;所以有某種業力,就能感得某類的果報。說到 報,嚴密的意義是異熟──異類而熟;這在因果系中,屬於因果不同類的因果 。如為善而得天國的福樂,作惡而墮受地獄的苦痛。依所作的業力,感受苦或 樂的報,這是正見的重要項目。惟有這樣,善惡才有一定的價值。

  關於業報的意義,應該略說幾項重要的。

  1.「微小」的業力,是可以「轉」化為「廣大」的。這是說,小小的善業 或惡業,如不斷的造作,就會積集而成重大的業力。如《法句》說:『莫輕小 惡,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3)。善業也如此。這與古人所說:『勿 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意義一樣。還有,如造作害人的惡業,本 來算不得重大,可是自己對於這一惡業,時時覺得害得巧妙,害得滿意。這樣 的不斷隨喜惡業,小惡的力用會廣大起來,與大惡一樣。同樣的,雖只是小小 [P71] 的善業,如自己能時時生歡喜心,小善也就漸漸的成為大善了。所以,我們不 應該忽略輕業,不可隨喜惡業,而應該隨喜善業才好。

  2.在種種業中,有一類特強的業力,「能引」我們感到五趣中的一趣報體 ,或生天上,或墮地獄,或墮傍生。其中又有種種類別,如傍生中或虎或魚等 。凡由強業而感得一趣的總報體(『得蘊,得處,得界』),成為某趣的眾生 ,叫引業。還有一類業,並不能引我們感得生死的總報體,卻「能」使我們對 於這一報身的種種方面,得到圓「滿」的決定,叫滿業。如生而為人,儘管萬 別千差,而同樣是人,人是引業所感的總報。餘如六根有具足與不具足,相貌 有莊嚴與醜陋,容色有黑白,目睛有威光或無威光,音聲有優美或粗俗,嘹亮 或低滯……這種人各不同的差別,都由不同的滿業而感得。不過,其中還有業 報與現生功力(長養)的差別:如人類的目光望遠,有一定的限度(也是人各 不同的),這是業力。經藥物,營養,保護,訓練,使達到限度中的極限,或 老年而目力很好,這就有賴現生功力的長養了! [P72]

  3.業又有「決定或不定」二類;其中又有時與報的不同。有的業,要感什 麼報,是決定了;而在什麼時候受報,現生或來生,是不決定的。有受報的時 間是決定了;而所感的什麼報,還沒有決定。有所感的果報,受報的時間都定 了;這如造作五無間業──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的, 來生一定要墮落地獄。也有時與報都不決定的,這大致是輕業。依古德說:一 切業,都是不決定的。換言之,一切業都有改善可能性的。所以只要能痛下決 心,什麼惡業,都有化重為輕,或不定受的希望。《鹽喻經》說:犯了重大惡 業的,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如老死迫近,就難了。但依《觀無量壽佛經》,還 有念阿彌陀佛的一法),痛下決心,『修身,修戒,修心(修定),修慧』, 重業是可以輕受或不定受的。這如大量的鹽,投入長江大河中,水是不會鹹的 。反之,雖造作較小的罪,卻不知道修身,修戒,修心,修慧,還是要招苦報 的。這等於少量的鹽,放在小杯裡,水還是鹹苦的(4)。這是業不決定的有力教 證。大乘法中,觀業性本空,能轉移懺除重罪,也就是修慧的意義。所以,犯 [P73] 了重惡業的,不必灰心,應深切懺悔,修學佛法。

  4.從造業與受報的時間來說,可分為三時業:「現」報業,是這一生造業 ,現在就會感果的。「生」報業,要等身死以後,來生就要感報的。「後報」 業,是造業以後,要隔一生,二生,或經千百生才受報的。所以造業受報,不 能專在現生著想,如說:『行惡見樂,為惡未熟,至其惡熟,自見受苦。行善 見苦,為善未熟,至其善熟,自見受樂』(5)。在這三時業中的現報,可能是輕 業報,也可能是重業的『華報』。因為現生的果報,是以前善惡業力所招感決 定了的;沒有死,是不能有根本或重大改變的。輕業為什麼可以受現報呢?因 為輕業不致改變這一生的重要報果。例如政府現由某黨主政,自有其根本政策 ,不能作相反的重要變革。在野黨如有不重要的意見,現政權是樂意採用的。 重業為什麼現受華報(對將來的果報而說)呢?因為業力太重,對現有報體, 起著重大的影響。這等於在野黨的勢力太強大了,現政權不能不接受多少意見 ,只要不危及政權的存在,與該黨的主要政策就好。至於生報業及後報業,都 [P74] 是有輕有重的。

  總之,業是有種種不同的,但有一點是絕對相同的,就是「諸業」在沒有 受報以前,如不是修證解脫,那是怎麼也「不」會「失壞」的。有業,就會有 果報;今生不受報,來生不受報,就是千千萬萬生,業力照樣存在,只要因緣 和合,還是要受報的。《三昧水懺》的緣起中說:西漢時,因袁盎的中傷,而 殺害了錯。袁盎所作的殺業(教他殺),一直沒有受報。直到後身為悟達國 師時,那已是晚唐了。悟達國師因貪染沈香座,惡業才感報而患人面瘡。這傳 說,也就表示著業力不失壞的意義。

  
戊三: 隨業報善惡,五趣常流轉,隨重或隨習,或復隨憶念,由業往後有,薪盡火相傳

  三、正見有前生,有後世。善惡有報,多數人是能信受的。但有些人,只 信現業現報,不信後世。可是行善作惡,現報的只是少數,那就不能不錯覺為 『天道無知』了。有些人,只信善惡業的報在子孫,如說:『積善之家,必有 [P75] 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中國人談陰的,大致不出此二者。不知世 間儘多是:父賢而子不肖,父不肖而子賢的。而且,如沒有子孫,那他的善惡 業,豈不是就落空了。有些人,只信今生到來生,不信前生,如耶穌教等。這 雖能依此使人離惡向善,但不明過去世,對於現生果報的萬別千差,就無法說 明,也就無法使人生起合理的正信。耶穌說:生盲的,是為了神要在他身上顯 現權力。其實,耶穌並不能答覆這一問題,因為現世界中,生盲的人多著呢! 所以,不但要正見善惡,業報,還要進一步的對於前生後世,有堅定的信解, 發生正見。

  眾生造作了種種的業──善業,惡業,引業,滿業,生報業,後報業等; 「隨」著這樣的「業」力,而感到來生的果「報」。善業,其報是在「善」趣 的人間,天上;惡業,就報在「惡」趣的地獄,傍生,餓鬼。地獄,傍生,餓 鬼,人,天,總名為「五趣」。眾生從無始以來,就隨著業力的善惡,「常」 在這五趣中「流轉」,一生一生的延續不已。趣,是趣向,就是隨業而往生的 [P76] 所在;有此五類,所以名五趣。或者加上阿修羅(譯意為非天)為六道,道就 是趣的別譯。大小乘經論中,或說五趣,或說六趣。阿修羅多住在大海中,為 數不多,所以如攝在鬼趣或傍生趣,就合為五趣了。流轉即是輪迴,這不是說 五趣升沈,前生後生,有著一定的次序;是說上升或下墜,轉來轉去,總之不 出這五趣的範圍。以今生來說,造作的業,多得難以計算;而過去生中未了的 業力,又積壓到現在;真是前業未清,後業又來。這樣的越來越多,如今生死 了,那到底那一種業招受後報呢?這是不能確定的,但不出三大類:1.有「隨 重」的:或造作重大的善業;或造作重大的惡業,如五無間業等。業力異常強 大,無論意識到,或者沒有意識到,重業一直佔有優越的地位。一到臨命終時 ,或見地獄,或見天堂,那就是『業相現前』,是上升或下墜的徵兆。接著, 或善或惡的重業,起用而決定招感未來的果報。2.「或」有「隨習」的:既沒 有重惡,也沒有大善,平平的過了一生。在這一生中,雖無顯著的重業,但所 作的善惡業,在不斷的造作狀態下,對於某類善業或惡業,養成一種習慣性, [P77] 這也就很有力量了。到了臨命終時,那種慣習了的業力,自然起用而決定招感 來生的果報。從前,大名長者問佛:我平時念佛,不失正念。可是,有時在十 字街頭,人又多,象馬又多,連念佛的正念也忘了。我想,那時候如不幸而身 死,不知道會不會墮落?佛告訴他說:不會墮落的。你平時念佛,養成向佛的 善習,即使失去正念而死,還是會上升的。因為業力強大,不一定與心相應的 。如大樹傾向東南而長大的,一旦鋸斷了,自然會向東南倒的(6)。所以止惡行 善,能造作重大的善業,當然很好;最要緊的,還是平時修行,養成善業的習 性,臨終自然會因業力而向上。3.「或」有「隨憶念」的:生前沒有重善大惡 ,也不曾造作習慣性的善惡業,到臨命終時,恍恍惚惚,大有不知何往的情形 。到末後,如忽而憶念善行,就引發善業而感上升人天的果報。如忽而憶念生 前的惡行,就能引發惡業而墮落。對這種人,臨命終時的憶念,非常重要。所 以當人臨終時,最好能為他說法,為他念佛,說起他生前的善行,讓他憶念善 行,引發善業來感果。淨土宗的臨終助念,也就是這一道理,不過,這是隨憶 [P78] 念的,如隨重,隨習的眾生,到臨命終時,業力最大──如重業與習業是惡的 ,那就很難使他憶念三寶,或施戒等功德了。學佛修行,到底平時要緊!

  眾生在生死中,是不得自在的,聽「由業」力擺布。現在的生命,經過了 死亡階段,就轉而開始一新的生命──「往後有」。這樣的死而又生,前生與 後世之間,不一不異,不斷不常的延續,確是甚深而不容易明見的。由業感報 ,死生相續,在聖者是毫無疑問的。特別是得了天眼通(外道也能得到,所以 外道也有多少信解業報的前生後世),對這是看得明白不過。可是一般凡夫, 沒有清淨智,對於生前死後,不免黑漆一團,什麼也不知道。雖有極少數的不 昧前因,能知道前生,也被庸俗的唯物論者所抹煞。所以最好是依佛法修學, 得清淨智,發天眼通,去親自證實這一問題。此外,惟有仰信如來的教說,及 從推理去信解了。

  教理的說明,初學還是不容易,現在姑且舉一「薪盡火相傳」的比喻來說 明。莊子說:『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7)。廬山遠公大師,就曾引用來比喻 [P79] 死生相續的道理。如前薪燃燒發光,等到薪盡火息時,又延燒到另一薪,火又 旺盛起來。前薪不是後薪,後火也不是前火,而後火不能不說由於前薪的火而 來。這等於說,前生的生命活動停止時,又展開一新的生命;前生不是後世, 而後世確是依前生的業力而來。然而從死到生,時間與空間,都可能有距離的 ,所以死後生前的如何延續,還是需要解說的。依佛法的深義說,身心活動, 顯現為生命的形態。當死亡時,身心剎那滅去,顯著的身心活動(現在的)停 頓了,然而過去了的身心活動不是沒有,這就是『業滅過去,功能不失』(這 不妨說是生命的潛在)。等到因緣成熟時,過去的業力,就引發一新的身心活 動,開始一新的生命。現在再以薪火相傳來比喻:火燒物時,發為熊熊的火光 ,這如生命的顯現活動。等到燒完了,發光的火燄沒有了,這等於一期生命的 結束,死亡。火息了,熱灰也似乎冷了,如遇到易燃的物件,加上微風的吹拂 ,又會『死灰復然』起來,又重新發出熊熊的火光。這等於因緣和合時,過去 的業力,又會引發一新的生命。死灰復然的火光,不是前火,而與前火有著不 [P80] 可分離的關係;這如後生不是前生,而後生與前生的行業有關。從前火到後火 ,時間上可以有一間隔,這如後生與前生間,時間與空間,都不妨有距離的。 不過,這到底是比喻而已。如約佛法來說,過去了的業力,在如幻的法性空中 ,本不可說有時空的間隔,只要因緣和合(如人生,要有父精母血的和合等) ,就能在另一時間,另一空間,忽然的引發一新生命──身心活動的又一新開 始。

  
戊四: 生死常相續,聖者得解脫,凡聖縛脫異,深信勿疑惑。

  四、正見有凡夫,有聖人。能正見有善惡,業報,前生後世,雖然是難得 的,但如不信聖者解脫的自在境地,那人生可真苦了!五趣流轉,生死死生, 一直這樣的升沈下去,這幕演不完的人生悲劇,如何得了!人生,決不是這樣 無希望的;確信聖者的自在解脫,才能向上邁進,衝破黑暗而開拓無邊的光明 。所以還要正見有凡夫,有聖人。

  眾生無始以來,「生死」死生,「常」在五趣中「相續」流轉,這是一般 [P81] 的凡夫。經修行而得證的「聖者」,能「得」到生死的「解脫」。怎樣才算是 聖者?凡能現起無漏淨智,體證法性──一切法的真如,就是聖人(勿與世間 的假名聖者相混)。聖人也有好多階位,但與凡夫的根本不同點,就在乎有淨 智,證真理。什麼叫解脫?解是解除,脫是開脫。眾生在生死中,不得自在, 如在羅網中被繫縛了一樣。聖者得了淨智,就斷去生死根本的煩惱,這才從生 死得解脫,得大自在,得真安樂。

  凡夫與聖者,本來同樣的報得『有識之身』。只因凡夫愚癡──以無明為 主,這才繫縛在生死中,不得自在。聖人因修持而得淨智──以般若為主,這 才解脫生死的繫縛。這一「凡聖,縛(解)脫」的差「異」,一定要「深」切 「信」受,切「勿」存絲毫「疑惑」。因為能信,就知道有聖者,有解脫;也 能信聖者有真智慧,大能力;對於聖者的功德,如三明,六通,十力,四無所 畏,十八佛不共法等,都能信受。能這樣,就是奉行人天乘法門,現時還不能 進求出世解脫的佛法,也能漸漸養成出世法種。否則,聖者與聖者的一切功德 [P82] ,都不信了;這不但誹毀事實,熏成邪法種子,也障礙了自身的進修。有些人 自作聰明,以凡夫的知見來衡量一切,覺得自己不是聖者,沒有淨智,沒有神 通,人就不過如此,那裡會有聖者呢?這種人的愚癡,真是可憐極了。如同樣 的用黏土做成的瓶子,沒有經過火的鍛煉,遇水要化,風吹日晒會分裂破壞。 如經過火的鍛煉,成為磁瓶,遇水不會化,風吹日晒也不會裂了。世間粗事, 經過鍛煉,還大大不同,何況自稱『萬物之靈』的人呢!難道依法修行,經般 若智火的熏煉,還是凡夫那樣的嗎?凡夫與聖人的存在,一定要從深切信解中 ,引發堅定的正見。──上來,說明世間正見的主要內容,為修學佛法者所必 不可缺的見地。

  
丙二
丁一: 流轉五趣中,身心多苦迫。

  眾生在「流轉五趣」之「中」,實在不大理想,「身心」方面,常受很「 多」的「苦迫」。不過從大苦而到小苦,也會覺得輕鬆而舒適得多。三惡道苦 多,不消多說;人間,也是『不如意事常十九』;諸天享福,也還有憂苦,尤 [P83] 其是一旦命終,自己知道要墮落時,那真是說不出來的憂苦呢!

  
丁二
戊一
己一
庚一: 大地獄極熱,近邊遍遊歷,八寒及孤獨,是諸苦中極。

  先說地獄趣苦。地獄,梵語捺洛迦,是苦處的意思。地獄分四類,共為十 八地獄。一、主要而根本的,是八「大地獄」;由於猛火的燒然,受著「極熱 」的苦迫,所以也叫八熱地獄。依經論說:八大地獄,在此地層底下;地球中 心,確是充滿烈火的。如有時火山裂口,就會噴出火來。佛經與基督教的舊約 ,都有大地裂開,陷身地獄的記載,所以八熱地獄,決在地下──地球中心無 疑。有人懷疑:這樣的火熱,怎會有生命存在呢?不知道,眾生業力不可思議 !有的入水而死,有的卻要在水裡才能生活。有的埋在土裡會死,有的一直生 長在土裡。眾生不可思議,切勿專憑自己的生理情形去推想一切。八大地獄是 :等活,黑繩,眾合,號叫,大號叫,炎熱,極熱,無間。這些地獄,有二種 特點:一、都受著猛火的焚燒,及為烈火燒熱了銅鐵(近於岩漿)所迫害。鐵 地,鐵室,鐵,鐵槽,鐵山,鐵繩,鐵刀,鐵鍱,鐵椎,鐵串,鐵炭,鐵釘 [P84] ,鐵鉗,鐵丸,這些火熱的銅鐵,種種的方式來苦迫罪人。二、身體又大,壽 命又長(無間地獄壽長一中劫),所以地獄的最苦痛事,不是求生不得,而是 求死不能,在業力沒有盡以前,怎麼也死不了,燒成灰也要活轉來。地心深處 的無間(梵語阿鼻)地獄,猛火燒然,苦痛的迫身,連一絲毫的間斷都沒有, 這是罪大惡極的受報處。

  二、「近邊」地獄,也叫遊增地獄。這在八大地獄的附近邊緣,是熱地獄 的流類。每一大地獄,都有四門;從每一門出來,又都有同樣的四種地獄。這 樣,每一地獄有四門,每門有四地獄,就共有十六地獄;八大地獄都如此,就 總有一百二十八地獄。八大地獄的眾生,受苦完了,從每一門出來,就又必然 的周「偏遊歷」這四地獄,從一處到一處,增受苦迫,所以也叫做遊增。四地 獄是:一、煻煨,這是火熱的灰坑。二、屍糞,這是糞泥坑,坑中有類似糞蛆 的利蟲。三、鋒刃,這又有三處:1.刀刃路;2.劍葉林,這裡有惡狗;鐵 刺林,這裡有鐵的大烏──這三處,同受刀箭的苦害。四、無極河,這是沸 [P85] 熱的灰水,落在裡面,如油鑊中煎豆一樣。

  三、「八寒地獄」:或說從八大地獄──地球中心橫去到外邊;或說在鐵 圍山的那邊。鐵圍山,為這一世界──地球的邊緣,據說是日月所不易照到, 寒冷無比。所以推斷寒地獄在南北極,大概是不會錯的。八寒地獄是:皰,皰 裂,哳吒,郝郝凡,虎虎凡(這三處,依寒冷的呼號聲得名);青蓮,紅蓮 ,大紅蓮(這三處,依膚色及破裂情形得名)。壽命也極長,所以也苦痛不堪 。如說:『無比嚴寒侵骨力,遍身戰慄而縮屈,百皰起裂生諸蟲,嚼抓脂髓水 淋滴,寒迫齒戰毛髮豎,眼耳喉等悉塞逼,身心中間極蒙蔽,住寒地獄苦最極 』(8)

  四、「孤獨」地獄:這可說是人間地獄,或在深山,或在海島,或在曠野 ,或在深林,到處都有。這不是眾多和集一處,而是少數,或一或二的眾生, 由於個別的業力,感到這地獄一般的苦報,所以叫孤獨。最近報載:臺灣某處 ,有一父親虐待他的生女,關閉在無空氣無陽光的暗室中,食不能飽,衣不蔽 [P86] 寒,整整的十五年,還是小孩的樣子(發育不良)。不但面無血色,皮膚浮腫 ,簡直不像人樣。眾生的業力不可思議!在這光天化日,繁榮鬧熱的所在,會 有身受這樣苦報的人存在!這該是近於孤獨地獄的了。

  這四類十八地獄,「是諸」受「苦」的一切眾生「中」,最「極」苦痛的 地方。在沒有解脫生死以前,人人有此墮落可能性的,應該生大怖畏,勿作惡 業。

  
庚二: 傍生種種異,吞噉驅使苦。

  再說「傍生」趣的苦迫。傍生,或作畜生,實包括了人類以外,近代人所 說的一切動物。他們的形態,顏色,住處,生活,壽命,是「種種」別「異」 的。佛法每分為:無足的,如蚯蚓等;兩足的,如鳥類;四足的,如獸類;多 足的,這又有六足,八足,以及更多的足,都是蟲類。從住處來說,原本住在 大海中,後來分移到各處,這才有在水中的,陸上的,空中的差別。其中,也 有兩棲的;還有可以飛空,可以著陸,也可以入水的。他們智力的高低,壽命 [P87] 的長短,享受的苦樂,都相差得很遠。如龍與金翅鳥等,有的享受還勝過人類 呢!然從一般來說,這是非常苦痛的惡趣。經上說:鳥等『心種種故,色種種 』(9)。由於近代的研究,對這已部分的得到證明。如鳥獸的眼睛(引發眼識) ,能分別認識青、紅、紫等顏色,那他身上的毛羽,就有種種艷麗的顏色;如 不能認識紅等,那毛羽就是灰色的,暗黃的。又如昆蟲的保護色,有的形態也 還像樹枝,敗葉。這無非因為常住在這一環境,時時認識這些,因而熏習內心 ,由心理影響生理的組織,以及外表的顏色。

  傍生趣的苦迫,主要是互相殘殺,互相「吞噉」。大魚吃了小魚,大蟲吃 小蟲,這是到處可見的事。蜘蛛布網在屋角,就為了捕殺飛蟲。青蛙與鳥類的 吞食昆蟲,食量都相當驚人。躲在樹心的小蟲,也有啄木鳥來吃他。螞蟻平時 好吃別的昆蟲,就有穿山甲,以螞蟻為唯一食品。龍王,也還有被金翅鳥吞食 的厄難。人類對於傍生,也有殘殺吞噉的惡習。有的為了他們的皮毛牙角,大 量捕殺,還美其名為生產。傍生界,實在是無時無刻,都是相互殘殺的屠場! [P88] 還有,如牛馬等,為人類所繫縛,鞭策他,「驅使」奴役他,絲毫不得自在。 傍生界的「苦」迫,是僅次於地獄的。從前,釋迦佛為太子時,一天去田裡察 看農耕,見農夫辛苦得很。農夫又鞭策犁田的牛,身上出血,血流到地上,很 快的生出蟲來;犁過了田,地下的蟲類,也被暴露到上面,天上的鳥,就飛來 噉食小蟲。太子見到傍生界的殘殺吞噉,因而悲憫眾生,發起出家修行的大願 。一般人不但沒有警覺,沒有同情,還吞噉他們,這與傍生有什麼差別呢!

  
庚三: 餓鬼常饑渴,不淨以為食。

  三惡趣中的「餓鬼」,依字面而說,就可知道是受著「常」患「饑渴」苦 迫的眾生。餓鬼是五趣之一,與我國俗說的人死為鬼不同。佛法中說:餓鬼有 三大類:無財的,少財的,多財的。無財鬼也有三類:1.炬口(就是燄口), 飲食入口,就化為火燄。2.針口,咽喉細小如針,飲食無法咽下去。3.臭口, 滿口腐爛發臭,不能飲食。少財鬼,是多少可以飲食的,也有三類:1.針毛, 2.臭毛,3.癭,都因身體的特徵得名。有的遇到飲食,就化為膿血不淨;或專 [P89] 食痰唾尿屎等不淨。依這一類說,所以是吞瞰「不淨以為食」物的。多財鬼, 享受得相當豐富的,也有三類:1.棄者,專受人類祭祀而生活的;這與我國傳 說的神道相近。2.失者,是以人間遺失的物品為生的。這二類,有時也還要遭 遇饑渴的苦迫。3.大勢,那是夜叉、羅剎等大力鬼王,享受與天福相近。雖有 這種種,而多數的無財、少財鬼,都是患著極度饑餓的,因此總名為餓鬼。

  
己二: 悉由三不善,惡行之所感。

  上面所說的三惡趣,「悉」是「由」於煩惱的「三不善」根,造作殺,盜 ,邪淫等重大「惡行之所感」得的。欲界的貪欲,瞋恚,邪見(癡)──三者 、為不善法的根源;由此煩惱的發動,就會做出種種邪惡的行為。惡行成為惡 業,這才感到這惡趣的苦報。如殺生,有從貪欲而引發的,如為了謀財而害命 。有由於瞋恚而引發的,如報怨復仇,或者一時的怒火上沖,就把對方殺害了 。也有從邪見而引發的,如外道的為了祭天而殺牛羊;臺灣的為了拜拜而殺大 豬。殺生如此,偷盜,邪淫等也如此。在這三不善根引發的惡業中,上品極重 [P90] 的,就感地獄報;中品的受傍生報;下品的墮在餓鬼。總之,不起深重煩惱, 不作重罪大惡,是不會墮落這三惡趣的。

  
戊二
己一: 人中苦樂雜,升沈之樞紐;人本誤鬼本,習俗謬相沿。

  現在要說到善趣的人身,這是我們所最能親切了解的。受報在「人中」, 不像三惡趣的苦迫,也不像生天的福樂,人身是「苦樂」參「雜」,有苦有樂 ,忽苦忽樂的。這對於修學佛法,卻是良好的環境。因為惡趣苦多,沒有修學 的閒暇。天上太安樂,一味享受,智慧就會減損,也與佛法不相應。在人間, 如以刀磨石,愈磨愈利;生天,如以刀切土,就愈切愈鈍了。

  在五趣中,人是「升沈之樞紐」。如生天,是由於人身的積集善業,修習 禪定。如由天而更向上生,或由惡趣而生天,這都是過去世中人身所作的善業 。墮落惡趣,也大半由於人身的惡業。如從天而墮惡趣,這不是由於天身作惡 ,因為諸天是沒有嚴重惡行的(色界天以上,僅有有覆無記煩惱),這是天福 享盡了,過去未了的惡業成熟受報。如從地獄而生傍生或鬼趣,也決不是地獄 [P91] 的眾生造了惡業;地獄眾生,一味受苦都來不及,還會作惡嗎?這都是過去世 中,人身所造的惡業。鬼與傍生,除少數的高級而外,大部分是不會造作惡業 的。人間的無知小兒,失心的狂者,殺了人,還不負殺人的重罪,何況多數旁 生,比小兒更無知,僅憑生得的知能而行動。大魚吃小魚,大蟲吃小蟲,是眾 生界可悲的現象,是不清淨,可以有輕業輕報,但決不會因此而成引業,使眾 生墮落三惡道的。所以,由業力而升沈(除少數鬼畜),主要為人類善惡業力 所招感。墮地獄,是人類的惡業。斷善根──極惡到連少許的善根,都暫時沒 有了,也惟有人類才有可能。反之,修禪定而生天,是人身的善業。能出家, 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也惟有人類才有可能。因此,人身作惡,可以惡 極;行善,也可以善到徹底。約五趣升沈來說,人身的行善作惡,是一總樞紐 ,一切都由此出發,上升或下墜。人身是這樣的,應該警惕,不要失卻人身, 墮落惡道。也應該歡喜,因為了生死,成佛的機會到了!

  關於生死輪迴,一般人的誤解很多。印度教以為:人死了,不問聖人,凡 [P92] 人,善人,惡人,一切都進入閻摩王的都城。惡人們,經過閻摩王的裁判,被 送入各種地獄去受刑。中國一向是『人死為鬼』,『鬼者歸也』。佛教的輪迴 觀,透過中國人的舊觀念,大抵以為:一切死人,都成了鬼。有功德的成為神 ;有罪的,要經歷應得的報應,在不同的地獄中,受十殿閻羅王的懲處。等到 受罪完畢,這才按照生前的業行,到各處──人間,畜生去受生。中國一般的 佛教徒,不知佛說的生死流轉,是「人本」的,是說由人造作善惡業,人死了 ,就依業力而受天,人,餓鬼,傍生,地獄的果報。大家「誤」以為中國式的 「鬼本」,以為人死了一切都做了鬼。同時,鬼與地獄不分,所以認為在地獄 受苦的鬼,受罪完畢,再往人間,或傍生去受生。這真是錯誤極了!然而「習 俗」的「謬」說「相沿」成風。有些學佛的,覺得要生天,生淨土,而同時沒 有忘記『人死為鬼』的舊觀念。於是口口聲聲說要生天,生淨土,同時又作鬼 的打算,冥鏹,紙屋等,還是照樣的準備。做兒女的,也覺得非此不足以表示 孝心。不知人死了,隨業力流轉,生人生天的也不少,念佛的也有往生西方。 [P93] 怎麼一口斷定,自己的父母,死了墮落在惡趣的鬼道呢!可能是誣辱父母,不 孝之至!中國一般的鬼本論,以謬傳謬,由來已久,非從根本上糾正過來不可 。

  
己二: 天趣初欲界,色及無色界。身勝壽亦勝,樂勝定亦勝。

  「天趣」,為生死流轉中的善趣,比人間更為勝妙。最「初」是「欲界」 天。不但有心有色,而且有五欲與男女欲的環境;眾生的煩惱,就繫縛於這些 境界而不能離的,是欲界。欲界的大地──地面,地下,水中,(近地面的) 空中,所有的地獄,傍生,餓鬼,人,阿修羅,都是欲界的;此外還有欲界的 天。依於大地中心的須彌山而住的,有四大王眾天,忉利天;此二天是地居天 。從此以上有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這四天是空居天;一共 有六天。欲界六天,都有君臣男女的國家形態,與人間差不多,只是福樂勝妙 而已。欲界以上,是「色」界。這是有心識的,有物質(色)的身體與住處, 可是沒有欲樂。眾生的煩惱,繫縛於這些(色等)而不能離,所以叫色界。色 [P94] 界天,略分為四禪天,細分為十八天。初禪有三天──梵眾,梵輔,大梵。這 雖沒有男女的差別,但還有君臣人民的國家形態。二禪有三天──少光,無量 光,光音;三禪有三天──少淨,無量淨,遍淨;四禪有九天──無雲,福生 ,廣果,無想,無煩,無熱,善現,善見,色究竟天。二禪以上,都是離群獨 居的;世界就是自己的宮殿,不像人間有一共同的器世界。此上是「無色界」 :這是連物質(色)的身體與住處都沒有,僅有心識,眾生就為這心心法而繫 著。由於沒有物質,不佔空間,所以不能說在那裡。但依禪定(生天的因業) 來說,這是比色界四禪更高上的。無色界也有四天──空無邊處,識無邊處, 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天。三界諸天,共有二十八。

  天趣,是五趣中最福樂的,現在以四事來說。一、「身勝」:身體非常高 大,最下的四王天,身長四分之一俱盧舍──合九十丈。八俱盧舍為一踰繕那 ,依佛教說,一踰繕那即合華里十六里。色究竟天,身長一萬六千踰繕那,也 就是身長二十五萬六千里了。不但身材高大,身體的端嚴,也是人間所不及的 [P95] 。從前,佛弟難陀,娶妻名孫陀利,是當時唯一的美女。難陀出了家,還時時 想念她。如來帶難陀到忉利天,見了天女,難陀就覺得:孫陀利簡直如瞎獼猴 ,再也不想她了!二、「壽」「勝」:天趣的壽命極長,最下的四大王眾天, 壽長五百歲,合人間九百萬歲。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大劫。在他的 一生中,我們這個世界,大破壞而又成立,成立又破壞,就是八萬次了。這樣 的長壽,真是求長生與永生的所不曾夢想的。三、「樂勝」:欲天有種種的欲 樂;色界從初禪到三禪,不再有憂愁苦惱,都有微妙的禪樂。四禪以上,心境 平和而安定,比起欲界的煩囂動亂,初禪到三禪的喜樂衝動,真是幸福極了! 四、「定」「勝」:空居的欲界天,也有些微定力。初禪以上,就是修四禪及 四無色定的果報。一生天上,就長在報得的定中;定力盡了,他的壽命也盡了 。從他的壽命悠久,可知色無色天的報得定果,是怎樣的殊勝了。總之,在三 界生死中,天趣實在是最福樂的!

  
丙三
丁一: 諸苦由惡業,樂由善業集。苦樂隨業盡,修善宜積極。 [P96]

  人都是厭苦求樂的,都是不願墜落惡趣而願上生人天的。但這不會因我們 的虛願而成功,要從止惡行善的行業中得來。如三途的苦,人間的苦,欲天也 有憂苦:這「諸苦」,都是「由」往昔的「惡業」而來。天上的福樂,人間樂 ,傍生與餓鬼的樂,甚至地獄中(除無間地獄)的些微樂感:種種「樂」報, 無不「由善業」的積「集」中來。樂報與苦報,決定依於善惡的行業,所以惟 有止惡行善,才能離苦而得樂。

  依善惡業而招感的「苦樂」報,不是永久的,是「隨」著「業」力的限量 而終「盡」的;這是非常重要的見地。如能切實信解,那末如遭逢苦痛逆境, 不會失望悲觀,因為知道這是惡業所招感,而惡業的力量有限,苦果終於要過 去的(就是淪墜地獄,也是會超脫的),何必為苦痛而擾亂自己,應該努力修 善,以求得當來的福樂。如遭逢喜樂順境,也不會得意忘形,驕奢放逸,因為 知道這是善業的果報;善業力是有限量的,福樂也是不久要過去的(生非想非 非想天,還是不免墮落),怎麼可因喜樂而放逸。這譬如年逢荒歉,生活艱難 [P97] ,但這惟有努力耕耘,播種,施肥,灌水,去蟲。挨過了饑荒,新穀登場,就 可得豐樂了。如年歲豐收,儘管倉廩充足,也惟有努力耕耘,播種,施肥,灌 水,去蟲。因為不這樣,坐吃山空,等到沒有可吃的時侯,那可就苦了。所以 ,依於深信業果的正見,厭苦而求樂,那不要管現況怎樣,而但知「修善宜積 極」。能確立這不問現況如何,但知努力行善的人生觀,才是得到了佛法的正 見。

  
丁二: 若時能行善,而未作善業,一旦苦果臨,爾時復何為?

  這是警策及時修善的論頌。「若」現「時」不墮八難,不是幼稚老耄,又 不是殘廢顛狂,或者有知識,有能力,有資財,有權位,有名望,著實「能」 修「行善」業,這是多麼難得的機會!如不知自愛,浪費光陰,「未」能努力 修「作善業」,豈不可惜!現在的人身樂果,是過去善業所招感的,業力有限 量,不能長此維持;既沒有行善,那末「一旦」老死到來,當然惡業成熟,「 苦果臨」頭。試問:到「爾時」,「復」有「何」善可作「為」呢!所以,人 [P98] 生應該趁早行善,不可等待,不可因循!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