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五『中觀論頌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觀十二因緣品第二十六

  觀諸法緣起,離卻一切戲論顛倒,悟入諸法緣起寂滅性,這就是中道妙 觀,就是道諦的中心。向來科判本論,以為前二十五品依大乘法說,本品及 後一品,依聲聞乘法說。然此下二品,即是『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那裡可以偏屬聲聞?又上來的二十五品,破諸妄執,顯法性空。這無一不是 空的,決非抹殺一切。一切是空,也就是不壞緣起的。上來諸品,無非在成 立苦、集、滅諦。此下兩品,直依阿含經,這是更顯而易見的。此正觀十二 緣起,與遠離種種戲論,實為聖道的宗要,所以判為道諦。緣起正觀,是觀 緣起的如幻因果生滅相,通達諸法的無自性空。觀緣起的幻相,是對緣起法 的如是因生如是果的因果決定性,生正確堅固的認織,得諸法的法住智,理 解因果幻相的歷然不亂。通達法性空,是觀因果幻相的本性空,生出世的涅 槃智,悟入諸法畢竟空不生不滅。修行者,先要得法住智,知道名相的差別 [P519] ,因果的必然,生正確的知見。無論是聲聞、菩薩、佛,都先得此智,次得 涅槃智證涅槃。所以龍樹的學風,『先分別說諸法,後說畢竟空』。本論與 一般論的性質不同點:一、小乘學者的阿毘曇,廣談實有的因果法相,本論 遮破他們實有的妄執,所以直揭『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的自性空 義,不重複的宣說名相。二、佛法究竟義,在悟入涅槃空寂;特別在大乘法 中,一切法趣空,特別的發揮涅槃智。本論也是側重這點,深進一層的引入 諸法畢竟空中。在畢竟空中,不礙苦、集、滅、道。成立一切是緣起性空的 ,指出眾生的錯誤所在,使他糾正自己的錯誤。真的能深解空義,那就恍然 了解因果法相的真義了。本論重於勝義,又因為出於小乘毘曇盛行的時代, 所以略有詳空。如不讀阿含,不明毘曇,依稀彷彿的研究本論,不免起誤會 ,或有忽略法住智的危險。也就因此,本品特別的說明他。(本論愈到後面 ,顯正的漸多,也可說戲論漸除,才有正義可說)。未說頌文前,關於緣起 ,略談兩點: [P520]

  一、十二支因果生滅,經中說有兩種:一是緣起,一是緣生。這二種, 都是說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無明緣行,乃至純大苦聚集』等。對 此兩者的差別,一般的學派,是向兩方發展的:大眾分別說系,以緣生法為 因果事相,以緣起法為常住無為,是因果鉤鎖的必然理則,不是指惑業苦的 本身。好像是離了生滅的現象外,另有一常住不變的法則。說緣起是無為, 這是錯的,但也有他的特見:一切因果相生,都依必然的法則而發現,不是 隨便亂起的。這如造房子,先由工程師設計繪一模形,後依這模形去建築。 所以,在因果的現象上,見到有這樣的因,生這樣的果,秩然不亂,可見因 果現象中,有一決定而必然的理則,所以不得不這樣。緣生法是因果的事實 、現象,他是有變異的,這是理事義。說一切有部,不承認緣起是無為說, 主張為緣能起的因叫緣起,從緣而生的果叫緣生。如無明起行,有行就決定 有無明;…… 生緣老死,有老死決定從生而來。不可說有行而不從無明來, 無明與行有因果的決定性。緣起為因,緣生為果,這是二者的不同。然釋尊 [P521] 的本意,似乎是在此兩大思想的中間。緣起是為因能生的條理化。本論對緣 起真義的闡述,把緣起緣生合一,在此緣起與緣生上,說一切畢竟空。這可 見,龍樹的緣起思想,在因果生滅的見地,接近上座系;龍樹學說到法相, 也大都採取古典的毘曇;也有採取經部的。在因上了解緣起的因,必然生緣 生的果;在果上了解緣生的果,必然為緣起的所生。有無明,所以有行,有 行也決定有無明。現在這樣,溯之於過去,推之於未來,也是這樣。個人是 這樣,旁及於他人,推究到一切眾生,無不是這樣。從具體的事實觀察,發 現因果的必然性,必然是這樣,並非另有一無為常住的東西。不離緣生外, 另求緣起;有果即有因,有事就有理(不過,對理則性,有部等稍忽略)。 有因就有果,所以說:『此有故彼有』。這成了普遍的公理,不容有所變更 的。『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位』。假使知此而不知彼,這是沒有用 的。如豆子能生芽,愚癡無知的人,只見這根芽是從這顆豆生的;不知道一 切的黃豆,在某種條件和合下,只要他生性沒有被損,都是可以生芽的。聰 [P522] 慧有智的人,就能知道這遍通的理則性。得到這智慧,才能成立智識,發生 力量。佛法的悟解緣起,也是如此,是從因果事實而悟解因果理則的。

  二、佛說緣起因果,不同後代學者所說的:一一法各有親因緣,如意識 現行,由意識的種子生,種子是他的親因緣;沒有這親因緣的種子,現行的 意識就不得生。佛的緣起觀,是和合相續的因果觀。以深刻的智慧,洞觀有 情生死流轉,發現他有必然的前後階段。譬如生是一階段,生以後就有老、 有病、有死,老病死也是某一階段的現象。此老病死,是產生以後的必然結 果,所以說:生緣老死。無明是一階段,造作行業是一階段。所以造成感後 有的行業,因為無明,這是無明引起的結果。如來在生命前後的連續上,看 出他一一階段間的依存性;所以在生命發展的過程中,建立十二緣起的因果 。有說:一念心中具十二緣起,這簡直毫無意義。有部的分位緣起,就是約 階段講的。以生命各階段,成立緣起的因果,這等於講社會史觀的,分奴隸 時代,封建時代,資本主義時代,民主主義時代。又如分人與獸鬥爭時代, [P523] 人與人鬥爭時代,人與自然鬥爭時代。無明發生主動作用的時候,是無明的 階段;由無明踏上行的階段,就是以行為為主要者了。所以,每一階段,不 是自性獨存的,無明不僅是一無明,行也不單是一個行,他都是有五蘊的。 這以某一支為某一階段主流的緣起觀,足以代表佛陀的緣起觀。那些實有自 性的學者,那裡能同情這和合相續的因果觀。他們要一一自性的親因,生一 一自性的親果。在佛教中,這一思想,一天天的晦昧了。如三民主義說:民 生為社會歷史的中心;共產主義說:經濟為社會歷史的中心。這解決了,一 切都能解決了;一切是依存於他,因他的變動而變動的。佛觀無限生命發展 的動力,是以無明及愛為根本的;這解決了,生死苦痛一切也就解決。也是 在一切復雜的原因中,抉出主因的意見。不過佛法是無自性的,無明與愛, 也不能獨存;不過他起著主動的作用吧了!或以為前後各階段,既都是五蘊 ,為什麼說無明支、行支、……生支、老病死支呢?這是約主力說的。如手 工業時代,機器工業時代的分劃,不是說:在這某一時代中,即沒有其他的 [P524] ,也只是說這一時代的社會中,是以某一業為主流、為特徵的。所以佛陀的 緣起觀,是組織的,不是獨立的;是階段的,不是同時的。這點,我們應該 知道。

  緣起有流轉觀,有還滅觀。前者是說苦的集,後者是說苦的滅,也就是 生死與涅槃的兩向。佛說的生死與涅槃,都建立在緣起法上。因果的存在, 是此有故彼有;因果相生,是此生故彼生;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 ……生緣老死,如是純大苦聚集,這是緣起的流轉律。反之,無無明就無行 ,無行就無識,……如是純大苦聚滅,這是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的緣起 還滅律。生死苦痛,是否能了?他是緣起的,所以可了。緣起,是依此而有 彼的,就是無自性,也就是意味他不能單獨存在。不能單獨存在而此有故彼 有的,是生滅法。他不但是可滅的,而且一切都是從生而歸向到滅無的。一 般人走到滅的盡頭,又轉向生;滅了又生,生了又滅,生生滅滅,無有止境 的兜著循環的圈子。聖者到了滅,就入於寂滅,止息於此,不復再生了。如 [P525] 造的房屋,壞了又修,修了又壞,自然能維持長久。假使壞了不修,不是就 滅盡無餘了嗎?生死的存在,只依因緣而存在的;約他的本質說,本不是有 自體存在的。假使自體存在,怎麼可以說依緣?所以,依緣的一切法,自性 本無,現象是有是生。不但現象的內在,自己否定自己,含有滅與無;而他 的本身,本是非有不生的。所以此無彼無,此滅彼滅,不是毀有的成無、成 滅,是本來無、本來滅,還他個本來如此。依緣起建立因果,也就依緣起成 立一切法自性本空。知此,就得離生死而解脫了。

  緣起流轉律的基本原則,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分位緣起,是敘 述緣起流轉中的過程。不過像有部那樣講,識為入胎最初的一念;名色是身 心漸發育的階位;六入是六根具足將出胎的階位;出胎後,在二、三歲的時 候,不能識別事物是觸;能了苦樂的差別,到六、七歲時是受;……未來世 受生是生;未來世老死,是老死;這未免機械一點。從佛的緣起本義看:無 明、行、識的三支,是總括的。經中說:『一切眾生無明所覆,愛結所繫, [P526] 感得有識之身』,即指出生命的三大歷程。有的經中說:『業愛及無明,能 集後世陰』:行是行業,但在實際的行動中,也可含攝在愛取的煩惱中。此 三者,一是理智的認識錯誤;一是意志的生存競爭;有此二因,就招感心識 為導的生死了。如來敘述緣起,不外這三者的說明。說到詳細的過程,有從 愛、取、有、生、老死的逐物流轉觀;有從識到愛的觸境繫心觀。合為一十 二緣起,依十二緣起建立三世因果:無明、行,是過去的因;識、名色、六 入、觸、受,是現在的果,愛、取、有,是現在的因;生、老死,是未來的 果。假使講二世因果,過去與現在的,只從無明到識三支就可以了;現在與 未來的,只從愛到老死的五支,也就可以;無須說十二緣起。經三世的歷程 ,這才要說他。其實,基本原則,還是上面說的三大歷程。也有配為惑、業 、苦三雜染的。

  
丙四 觀世間滅道
丁一 正觀緣起 [P527]

  
戊一 緣起流轉律
己一 無明緣行 眾生痴所覆 為後起三行

  一切「眾生」,為愚「癡所」「覆」蔽,愚癡就是無明。無明是無知, 對諸法真理,不能正確顯了;真智的不能生起,就由他的覆蔽。這祗是指眾 生的認識不正確,把他看作生死的根源,還未發展到實際事行上去。這無明 支中,也包括和合的五蘊身,約他不了因果、善惡、三寶、四諦種種事理, 產生種種錯誤的認識,才特名為無明。並非無明能離一切而存在。無明中最 主要的,是不了緣起的性空。不了無自性空,就是我法實有的妄執。不了緣 起,就不了知善惡因果的事相。事理都不明白,實為生死的根源。此無明即 不見我法性空的妄執,是煩惱障。因無明的蒙昧,不能解脫愛結,反而執常 、執樂、執我、執淨,引發種種愛欲。在生命永續的要求下,「為後」有生 命,生「起」愛、取相應的「三」業「行」為。三行,經說身業行,口業行 [P528] ,意業行;或罪行,福行,不動行。無明是知見的不正,行是意志的推動。 由不正的知見發展下去,生存意志就以自我為中心出發,造作一切行業。無 論你是好的不好的,永遠是繫縛。佛菩薩所有業行,因事理的真知灼見,不 生起貪染,不為盲目意志所策動,為自我而造作,所以一切是純潔的,不感 受生死。

  
己二 行緣識 以起是行故 隨行入六趣 以諸行因緣 識受六道身

  由身口意的三業,「起」造罪、福、不動的諸「行」;「隨」著所造的 諸「行」不同,「入」於天、人、阿修羅、旁生、餓鬼、地獄的「六趣」中 。是地獄的行業,就入於地獄趣;是餓鬼的行業,就入於餓鬼趣;……是天 趣的行業,就入於天趣中。龍樹說有六趣,這是順於犢子系的;唯識家主張 五趣,這是順於有部宗的。因為「諸行」的「因緣」,就能感受六道的生死 。為六道生死之前驅的,是識,所以說:「識受六道身」。解深密經說:『 [P529] 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界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 ,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也就是這個意 思。初入母胎的心識,也具有五蘊,不唯是精神的活動。沒有名色,入胎識 是無從立足的。不過在新生命的最初發現上,有取識的忽爾現前,為新生命 的開始,所以特名為識支。這識是微細的心識,還是粗顯的心識?龍樹在智 論說有細心,這識支應該指微細心識。他與唯識家所說的阿賴耶相近,但此 唯重視他的結生,相續,執取根身;至於阿賴耶的重於受熏、持種,那就非 性空者所必要的了。

  
己三 識緣名色 以有識著故 增長於名色

  初生的心識,含有自我的生命愛,所以經中或稱之為『有取識』,本頌 說是識著。因「有」這「識著」入於母胎的關係,在母胎中,心色和合的有 情,就漸漸的「增長」「名色」。這就是說:由入胎識執持父精母血而成為 [P530] 有生命的肉體,有機的生物。如實的說,沒有識,名色就不能增長;沒有名 色,識也不能繼續存在。心色和合是名色支。名是受、想、行、識的四蘊, 色是色蘊。名中的識,是粗顯的六識,不是微細的細心。所以經中說:『識 緣名色,名色緣識』。由識而名色增長,由名色而識得存,二者相依相存, 如二束蘆,相依相持。這名色與識互為緣起,不是某一階段是這樣,從生到 老死都是這樣;缺少了任何一面,生命就要崩潰。就以我們現在來說:離了 執持的心識,名色能不腐爛嗎?離了窟也似的名色,心識能繼續活動嗎?這 都是不可能的。不過,此處約特殊的意義說,即是約階段說,在二十一天前 叫識,到三七日後叫名色。名色位,是向人形完成發展而未完成的階段。了 解緣起,一方面要知道他的共通性,一方面也要知道他的階段性。這是約階 段說,所以分位緣起中,沒有說到識與名色的展轉相依。

  
己四 名色緣六入 名色增長故 因而生六入 [P531]

  在「名色」不斷的「增長」廣大中,六根慢慢的完具,所以說:「因而 生六入」。為什麼名色增長而六根完成呢?眼、耳、鼻、舌、身的五根,是 由色開發成的;意根是由名開發成的。在其間,還有微細的心識執持,也屬 於意根。六入,就是六根。不說根而說入,因為根是生長六識之門,所以叫 入。入或譯處,即是生長門義。

  
己五 六入緣觸 情塵識和合 以生於六觸

  有部傳說的分位緣起,說觸是出胎後二、三歲中,接觸外境的階段。然 依阿含經看:自入胎識至根具的六入,是人生形成而到圓滿的階段。自六入 觸至取,不能這樣的分開,經中也沒有明顯的根據。生命活動,不論他是怎 樣的繁複,總不能越出起惑、造業、感果的三大階段。能夠具備和合的身心 ,六根完成,發展到認識境界,進達到實際事行,就是完成這三階段。沒有 根身便罷,有了根身,天天是觸、受、愛、取,時時是觸、受、愛、取,沒 [P532] 有一刻是離了這些的。識到觸,是現實人生起惑造業的準備。向前望,是生 命的果報;向後望,是惑業的先驅。六入緣觸的過程中,是以六「情」六「 塵」六「識」的「和合」,「生於六觸」的。觸本是一,因根取塵,根塵和 合生識,識與根塵俱有觸,識有六,觸也就有六:眼識所生的觸,耳識所生 的觸,……意識所生觸。談到觸,有部說是三和生觸,離情、塵、識三和外 ,有觸的自體,經部說是三和即觸,離了情、塵、識的三和,沒有觸的自體 。在六識觸境了別的觸,有可意觸、不可意觸、俱非觸等差別。這觸的差別 ,不全是由外界環境決定的,也不單是以生理決定他。他在認識中,因根境 關涉的因緣,此識觸即有主動作用的。所以有可意、不可意、俱非觸的發生 。依佛法說,認識是不離情緒的。觸還有明觸與無明觸,由無明觸對境界認 識不清,自己認為滿意的,就生起可意觸;自己認為不滿意的,就生起不可 意觸;自己覺得無所謂的,就生起俱非觸。這一切,都以識觸自主的立場, 去反應分別所感覺的境界。 [P533]

  
己六 觸緣受 因於六觸故 即生於三受

  六觸觸於六境,就生起六受:眼觸所生受,耳觸所生受,……意觸所生 受。六受中每一受有三受,所以說:「因於六觸故,即生於三受」。三受是 由三觸生。可意觸生可意受,不可意觸生不可意受,俱非觸生俱非受;也就 是平常說的苦、樂、捨三受。環境不適合自己的情意,就生起苦受;環境適 合自己的情意,就生起樂受;中庸性的環境,就生起捨受。受與觸的不同是 :觸是觸對外境,外來的影響多,沒有外境,觸的作用不能生起;受是領納 ,是內心的感受,內心的關係更大。他對外境感覺而來的境界,更以主觀的 心境去領受他。凡苦樂的情緒,以及喜怒哀樂,都是受的一種姿態。

  
己七 受緣愛 以因三受故 而生於渴愛

  「因」有苦、樂、捨的「三受」,牽動內心,於是就對外境,「生」起 [P534] 熱烈的「渴愛」。渴愛含有欲望要求的意思,這是屬於意志的。有的說:苦 受是瞋惑所使,樂受是貪惑所使,捨受為愚癡所使。其實,主要的還是愛, 就是對環境得到領受後,沒有生的樂求得,已生的樂求不失;已有的苦求迅 速的遠離,未起的苦希望不來──這都是愛。如瞋厭已生的苦,就與希望苦 去相合;希望未來的苦不來,也就有瞋。瞋是貪的反面,沒有貪也就沒有瞋 。不過,貪愛側重在染著,戀戀不捨,所以多把他看成與瞋各別的。其實, 這是緣起相待的;無愛即無瞋的,所以在緣起中,總名為愛。

  
己八 愛緣取 因愛有四取

  「因愛」著生命的自體、三有的境界,所以就「有四取」的馳求。欲取 ,是對五欲境界的執取;我語取,是妄取自我為實有;見取,是執取不正確 的主張;戒取,是妄以邪行為清淨,為受生而持戒,求生天而持戒,這都落 在戒取中。所以由貪染心發生諸取,這都是要不得的。 [P535]

  從六觸到四取,是有前後的。首對外境的接觸而生起錯誤的認識,次由 內心的情緒而生起苦樂的感受;後為渴愛自己所樂意,捐棄自己所不喜的; 再則向自己所渴愛的,不惜犧牲的馳取追求。此說有這樣的次第,但不可絕 對分離。也決不能說觸局限在二、三歲的時侯,受局限在七、八歲的時候, 愛局限在十四、五歲的時侯,取局限在十七、八歲以後。這幾支,是起惑造 業的必經階段;殺人要經過這階段,布施、放生,也要經過這階段。不見真 理者,有意識的一切,無不經過此階段。阿毘達磨師說:根、境、識和合有 觸俱生,當時也有受愛取;這一切是同時相應的。成實論師等,主張是前後 的。其實都對。心心所復雜的和合中,在心識活動的過程上說,約強化特殊 的說,這是觸,這是受,這是愛,這是取,也顯然有他的次第。了解緣起的 相待性,這一切無往不通。

  
己九 取緣有 因取故有有 若取者不取 則解脫無有 [P536]

  觸對境界而引起意欲的活動、愛著,或執取,造作種種的事行,就到達 有的階段。所以說:「因取故有有」。下一有字,是存在,是緣起支的一支 。有說:此有是業,因為以愛取所引發的三業,構成業力的存在;由業力的 存在,也就自然感得後有的生死,所以名為業有。經中都說因取有有的有, 是欲有、色有、無色有的三有。取是身心的實際活動,造成未來三有自體的 潛在,接下去就是未來生死(有)的到來。取的馳求,就奠下招感未來三有 自體的動力。要求不感未來的生死,除非不取。假使能夠「取者不取」,就 可以「解脫無」有三「有」的相續了。斷生死,是可從兩方面說:一、生起 正確的認識,生般若實相慧,破除生死根本的無明,就可以了生死得解脫了 。二、在現實的生命中,不起愛取的活動,不構成後有的力量,割斷愛索的 羈絆,杜塞執取的奔馳,就可以了生死得解脫了。其實,這還是一件事。要 不取著,唯有般若的明智現前,洞徹諸法的事理,纔能不取。不取就不著, 『離無明故,慧得解脫;離貪愛故,心得解脫』;就可以解脫生死了。 [P537]

  
己十 有緣生 從有而有生

  有了三有自體動力的存在,在各種因緣的和合下,就「從有而有」未來 新生命的「生」起了。從有有生,與上『識有六道身』的意義是一樣的。不 過,識有六道身,是由過去的行業,牽引受生心的識,完成現實的生命;從 有而有生,是由現在的業有,到未來世受生而已。

  
己十一 生緣老死 從生有老死 從老死故有 憂悲諸苦惱 如是等諸事 皆從生而有

  有了生,就必定要老;有了老,自然是要走上死亡的路上去,所以說: 「從生有老死」。有「老死」的變異,就「有憂悲諸苦惱」的事發生。其實 ,不一定要老死才有憂悲苦惱,在一期生命的演進中,都有憂悲苦惱的;不 過在生命發展的過程下,因老死而產生的憂悲苦惱,特別顯著就是了。憂是 [P538] 憂愁,悲是悲痛;苦是身上的,惱是內心的。印度的學者,以及佛法的尋求 解脫,都是鑒於憂悲苦惱的逼近而發動的。這描寫了人生生命發展的一切活 動。但這些事情,怎麼樣有的呢?「如是等諸事,皆從生而有」的。有蘊界 處和合的生命現起,這些苦迫也就必然的來了。

  
己十二 總結 但以是因緣 而集大苦陰

  印度的外道們,說人生的一切生命現象,都是從自我梵天造作的。佛法 不承認有這些,這唯是惑業苦的因緣鉤鎖,「但以」此十二支的「因緣」, 「集」起老病死苦等無量困惱的「苦陰」。苦陰,即是陰界入和合的身心。 此十二支中,從識到有,是詳細的敘述現實生命(果)的一切發展;以及造 作未來生命(因)的業力。過去的未來的因果,都很簡略的說了一點。從未 來的生死,看憂悲苦惱的諸事,是以生為最初動力的;從現在的生命,看憂 悲苦惱的諸事,是以識為開展先導的。解脫生死,就不這樣。從過去看現在 [P539] ,是以無明為本。從現在看未來,因識對境,與無明觸俱,昧於緣起,不能 明確的曉了前境,味著所取的三有境界;所以就生起苦樂的感受,愛染也隨 之而來:有愛就有取,有取就有有。所以從現在看未來,是以觸受愛取為動 力的,特別是愛取。怎樣解決生死?扼要的說,不從過去的無明下手,因為 過去的已感受現實的生命,解決他也來不及。唯有從現在的境界上,生起正 確的認識,不起我愛法愛,不生我執法執,不造新的業力,這才能杜塞未來 生死的源流。識是無始相續的苦果,生是未來苦果的先聲,所以解脫不以識 與生為本。雖這麼說:現在觸境起受中,就有無明在。所以遍歷三世,也每 從無明滅說起。無明滅與愛取滅,不能把他分開,才對。

  
戊二 緣起還滅律 是謂為生死 諸行之根本 無明者所造 智者所不為 以是事滅故 是事則不生 但是苦陰聚 如是而正滅

  上面說的緣起流轉,就「是」所「謂」「生死」。這生生不已的生死狂 [P540] 流,就是「諸行」「根本」。諸行,不唯是指為後起三行的三行,是指生命 相續的一切。這一切,本來是緣起的,因無明的蒙蔽,不能正視這一切,不 了解這一切本性空,所以生死的流轉,是「無明者所造」作的;在有「智者 」,是「不」會「為」這一切自己束縛自己的事的。般若燈論說:『見實者 不為』,就是般若的智慧現前,見到諸法的實相,體悟一切法性空,他自然 不會幹這些事情的。本頌說智者不為,也不單是有智慧的人,實包含著般若 智慧,體悟空理,破除無明者說的。無明斷了,諸行才不生。但怎麼才能斷 無明?修智慧,般若現前,才有這功能。無明事滅了,諸行不生,諸行滅了 ,識就不生;這樣的十二支,都在「以是事滅故,是事則不生」的原則下解 消。破無明、了生死、入涅槃,不是有實在的無明可破,也不是有實在的生 死可了,或有我得到解脫。但是和合從緣的「苦陰聚」,寂滅不生而已,所 以說「如是而正滅」。

  緣起流轉的還滅律,是大小乘共的。不過,小乘學者,急急於切斷流轉 [P541] 的這一面,證得還滅的那一面,從無我而入空寂。如不廣觀法空,每以為此 是滅諦而已。大乘學者,必知生死就是涅槃,一切法性本自空寂,以寂滅即 一切法的本相;不是離生死外而可有涅槃的。沒有破無明,一切法如幻如化 ,無自性的緣有,不自覺知,所以就生生不已而眾苦永在。破了無明,如幻 的一切法,知道他是無自性,決不執這一切是實有的。緣起法本來如此,還 復他本來如此,體現他本來如此,生死大事不了而了。一般小乘學者,不能 綜合性空緣起,以為緣起是緣起,空寂是空寂,所以就起種種法執,其實都 是本性空寂的。大乘理解即緣起是性空,即性空是緣起,所以就體現流轉是 本寂,還滅也是本寂,而證入涅槃。為什麼都是本寂呢?因為是本寂才能流 轉,是本寂才能還滅。假使不是本寂,流轉不得成,還滅也不得成了。 [P542]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