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五『中觀論頌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觀邪見品第二十七

  正觀緣起,即能遠離戲論,這是般若大慧的妙用。前品已明正觀緣起, 這品就再辨正觀所遠離的。一般聲聞學者,也說觀緣起,常見、斷見、邪因 、無因等即能遠離,才能入於還滅。但他們,每遣邪見而存緣起的實有。不 知觀緣起的所以能離邪見,就因為是性空的。性空,在勝義諦中,當然離一 切戲論;就是在性空的緣起中,也能遠離。真能離一切戲論,那必然是悟入 緣起的空性了。阿含經說:何等是老死?誰老死?龍樹解釋為:何等是老死 ,顯法空;誰老死,顯我空。遍觀十二支,一一支無不是顯示我空、法空的 。所以在緣起觀中,邪見也是空無自性所離的。十二門論觀作者品,敘述裸 形迦葉問佛:苦是自作否?他作否?共作否?無因作否?佛一概說不是。一 分聲聞學者,以為種種原因說不是;龍樹菩薩說:這就是顯示一切法空。所 以,這不是大小乘的差別,是一分有所得的聲聞學者,與性空者解說的差別 [P543] 。他們以有的遣除無的,離去無的,結歸於實有,是他空派。以為空是無其 所無,而不即緣起是空的。性空者即緣有以除自性,自性無而歸於空,是自 空派。所以,本品觀邪見,即是阿含經的要題,也就是性空者的依據。眾生 有自性見,就著我著法,著我起我見,著法起法見。尤其有學問的,分別推 求,起更多的分別見。諸見中,以我我所見為生死根本。正觀緣起的時候, 即以無此我見為觀門。無我即無我所的,所以遍觀一切法,法法是空的,不 唯是我空而已。一分學者,聽說無我,就以為離我有法,而執我空法有了。 聽說所取非有,就以為所取的外境界空而內心有,而執境空心有了。放此取 彼,如獼猴的捨一枝取一枝,終不能見諸法真相。因此,唯有闡發一切法空 ,使心無所住,然後集中於一點,突破我我所見的自性蒙蔽,才不會捨一執 一,也才能真悟諸法的實相。本品所破邪見,以我見的各種形式為主:若破 我見,即一切見跟著不起了。佛破邪見,以當時印度為對象的。他們的執見 雖多,總不出十四不可記或六十二見,重心即不解無我而起的諸見。雖是宗 [P544] 派的分別我見、法見,然以觀門觀破此種自我的自性見,也就能破一切眾生 所共的自性見了。如來破見時,說這不是,說那也不是,顯示這一切是世間 戲論,也就是顯示法空。佛為適應當時的時代,破這種種邪見;現時代下的 各種不同的邪見,假使知道他的病根所在,也同樣可以緣起無我觀破斥的。

  邪見有通有別:凡是不正見,都可叫做邪見,這約通說。邪見是戲論的 別名;根本的,分別的我見、法見,蒙蔽障礙真知灼見,不能見到諸法實相 ,不論是外道、凡夫,就是佛弟子,有了這種見,就是邪見。經說二乘人是 眇目,即說他所見的不正。所以涅槃經說:『若以聲聞心言布施不可得,是 名邪見』。平常說:身見、邊見、邪見、見取、戒禁取,此五見中的邪見, 是特殊的,也就是約別義說的。這邪見,指不信三寶、四諦,否認因果罪福 ,否認輪迴及解脫等,是外道所起的不正見。本品說的邪見,主要的是我見 、邊見,就是以自我見為根本,引發或斷或常的邊執見。破除以自我為中心 的我見,即明我空。破除了執實有所起的斷、常見,就是法空。我法的邪見 [P545] 遠離了,就是涅槃。涅槃品中說:『諸法不可得,滅一切戲論,無人亦無處 』;本論開端說:『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就是觀八不的因緣,離常 斷一異……的戲論,體現空性,正見諸法無我,便得入於寂靜涅槃。這在大 小乘都是一樣的,所以把此二品,局判為小乘,實在不對!

  
丁二 遠離戲論
戊一 敘見 我於過去世 為有為是無 世間常等見 皆依過去世 我於未來世 為作為無作 有邊等諸見 皆依未來世

  十四不可記中,如來滅後有無四句,已在涅槃品說過。本品但敘述外人 的八種邪見,加以破斥。從現在的自我出發,依於過去世,有常無常等的四 見;依於未來世,有邊無邊等的四見。以現在「我」,觀待「於過去世」中 ,是「有」呢?還「是無」?這有無的詰問,是疑不是見。疑是猶豫不決; 見是堅固執著,有不可動搖的力量。必先經過猶豫的疑,才到達堅固的見。 [P546] 一個人不考慮到自身是什麼,不會發生什麼間題;一考慮到,是有、是無、 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問題都來了。一經決定,就堅固執著,說有決定是有 ,有的不是無;說無決定是無,無的不是有……。他們說無,不是無我,還 是我見。以現在的我見,觀待過去世,產生是無的見解。對「世間」,立刻 也就發生是「常」、是無常「等」的邊「見」了。世間,不定指山河大地, 是指有情所依的五蘊、六處、六界,即對我存在的一切。起常、起斷的見, 都是考慮現在的我,在過去怎麼樣,推到五蘊的關係所下的決定。所以說: 「皆依過去世」。有了有無的邪見,就不能見緣起法。理解緣起,知道世間 是非斷非常的中道,我見邊見自然遠離了。

  以現在的「我」,觀待「於未來世」,是「作」呢?是「無作」?作, 是說現在的我,造作生死,起生死法,到後世去。不作,是說現在的我,不 作生死,不起生死法,不到後世去。這作與不作,還是有與無。不過,有與 無,約體說;作與不作,約用說。這樣的推求,所以對未來世間,就生起「 [P547] 有邊」無邊「等」的諸「見」。未來生死,即現在的繼續,是無邊;現生解 決了,不再流下去,是有邊。這是由於考慮現在與未來世相續不相續所起的 見解,所以說:「皆依未來世」。

  
戊二 破斥
己一 廣破
庚一 破有無作不作見顯我空
辛一 破過去有我等四句
壬一 破我於過去有
癸一 別破
子一 約前我今我不一破 過去世有我 是事不可得 過去世中我 不作今日我 若謂我即是 而身有異相 若當離於身 何處別有我 離身無有我 是事為已成 [P548]

  以現在的我出發,考慮現在的我,在過去時是否存在。如現在的我,在 過去就有,那過去的我,就是現在的我;今我昔我成為一個了。現在以不一 ,破斥他的今我即前我。

  假定說:「過去世」中「有」現在的「我」,這「事」情不但是「不可 得」,實也不可能,也無從證實。假定過去有我,這「過去世中」的我,是 「不」能造「作今日」的「我」的。為什麼?過去的我在天上,現在的我在 人間;過去的我有智慧,現在的我是愚癡;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過去我不 起現在我,也就不能說過去世中有我。如以為我體是一,過去的我就是現在 的我;所以有天人智愚的差別,這是身體的改變。這是不可以的!這等於說 有一個自我,在跑來跑去,時而生天上,時而到人間。「若」「我」還「是 」這一個,「而身有」了「異相」,那所說的自我,不是離身而有了嗎?可 是,離身是沒有我的。「若當」真「離於身」體,又那裡「別有我」體的存 在呢?「離」了五蘊「身」,沒「有」自「我」的存在,「是事」在上面, [P549] 「已」多次的「成」立過了。身,狹義說是身根;廣義說是四大集合的有色 身;再擴大點說,是整個生命的心色,與平常說五蘊身的內容相同。本頌是 約後義說的。

  
子二 約即身離身無我破 若謂身即我 若都無有我 但身不為我 身相生滅故 云何當以受 而作於受者 若離身有我 是事則不然 無受而有我 而實不可得

  這就是非蘊離蘊破。前一頌半,破即身我;後一頌,是破離身我。假定 如上面所說,五蘊「身」就是「我」,那麼,第一、身體是我,這等於說離 了身體,就根本「都」沒「有我」。第二、依身體有我,「身」實在「不」 就是「我」,因為「身相」是有「生滅」的;而所說的我,是常住不變的, 是輪迴的主體。怎麼五蘊的「受」法,當「作」「受者」的我呢?五蘊法與 受者我,不即不離,怎麼能把那不是我的認為我?假定見即身是我不成,又 [P550] 說「離身有我」,這「事」也是「不」對的。因為「無」有五蘊的「受」法 ,「而」說「有」受者「我」,這受者我「實」在是空虛的幻想,沒有他的 自體「可得」。

  
癸二 結顯 今我不離受 亦不但是受 非無受非無 此即決定義

  外人以我為實有自體的,所以討論到過去有沒有,就困頓不通。不知道 我是不離五蘊身而存在的,離了五蘊身就不可得,所以說:「今我不離」五 蘊身的「受」。我不離受,然而受蘊並不就是我,所以說:「亦不但是受」 。這就是說五蘊和合而有的我,是有緣起的假我;在世俗諦上,確是可以有 的;不過勝義觀察自性,才不可得的。一切有部等,聽說依緣五蘊計我,以 為我是主觀的行相顛倒,所緣的是五蘊而不是我。他並不了解緣起義,不了 解有緣起假我,所以以為只有五蘊。本頌說亦不但是受,即是破除他的錯見 。同樣的,五蘊等緣起的假有,說他空,不是沒有;所以受不離我,也不但 [P551] 是我。我與受,相互依存,不即不離,是緣起的,是假有的。所以說:「非 」是「無」有「受」,也「非」是「無」有我,不過是求他的實體不可得吧 了。如花瓶,是物質的泥土,經過了人工造作而有的。離了泥土,沒有花瓶 ;但花瓶也並不就是泥土。泥土是瓶因,也是不離瓶而有泥土,但並不就是 瓶。依因而有的,不就是因,但求他的實體是不可得的。這緣起的基本義, 也就是性空者所確見的因果「決定義」,緣起是這樣的。不理解,所以戲論 紛紜。如唯心論者說:一切法的存在,是依心不離心的存在,他就剝奪了物 質不即是心的特性;以一切法為自心的開展,離心就無有一物。唯物論者說 :一切法依物而存在。當然,精神是不離物質而存在的。然而,忽略了不即 物質的精神特性,於是乎把一切法,建築在物質上,以為離物就無有一物。 兩大思想的矛盾,不過是不能尊重事實,不知依因者不即是因的緣起相對性 。又如有人說:離開全體無有部分,部分是在全體中的;離統一的全體,就 沒有部分。有的說:全體是部分的綜合,離部分就沒有全體。這或者重差別 [P552] ,或者重統一。一分佛學者,主張五蘊是差別事,我是和合假有的;把統一 的我,成立在差別五蘊中,就以為只有五蘊沒有我。有的外道,把差別的色 心,成立在統一的我中,就以為自我是一切的一切,一切從自我中發現。這 種都是走到偏激的一邊,實在是不對的。不知緣起的一切因果法,都是假名 ,不就是因,也不離因;不就是果,也不離果。因果的存在,儘管沒有自性 ,但各有他的假相、假用,不失他的特色。所以,因果、人法,統一、差別 ,全體、部分,一切的一切,都是緣起相待而成的。在緣起相待的原則下, 而一而異,而我而人,而因而果,……假名相的一切,都宛然存在。這是性 空緣起的世俗真義,不如一般惡取空者,以為空是什麼都沒有了的。

  
壬二 破我於過去無 過去我不作 是事則不然 過去世中我 異今亦不然 若謂有異者 離彼應有今 我住過去世 而今我自生 如是則斷滅 失於業果報 彼作而此受 有如是等過 [P553] 先無而今有 此中亦有過 我則是作法 亦為是無因

  上面破外人過去世的我,不作今日我,說明昔我今我的不一。於是外人 又轉計說:那麼,現在我不是過去我,過去我也不是現在我;現在的我,於 過去世中無有。現在是現在的我,過去是過去的我,這又犯隔別的過失了。 如「過去我不作」現在我,現在我不是過去我,「是事」是「不」對的。說 「過去世中」的「我」,「異」於現「今」的我,也是「不」對的。為什麼 呢?假定說是「有異」的,那就應該「離彼」過去的我而「有」現「今」的 我了。過去的「我」,應該「住」在「過去世」;現「今」的「我」,在過 去我以外,「自」己「生」成,這才可說是有異。然而,今我昔我各各差異 ,就墮於「斷滅」,「失」去自作「業」自受「果報」的意義了。現在沒有 作業的我受果報,過去作業的我反而不受果報,這是「彼作而此受」,實「 有」破壞業果「等過」失。再說,現在的我,過去世中原「先」是「無」的 ,到現「今」才「有」。這樣的理論「中」,也是「有過」的。因為,現在 [P554] 的「我」既「是」先無今有的所「作法」,所作法就不能說他是我,因為是 無常的。又現在的我,既然過去世中是沒有的,那就「是無因」而有了。有 此種種過失,怎麼可說我於過去中無呢?

  
壬三 破我於過去俱非 如過去世中 有我無我見 若共若不共 是事皆不然

  像上面說的「過去世中」「有我」見,或過去世中「無我見」,都不得 成立。那再進一步的說亦有亦無我的「共」俱,非有非無我的「不共」,「 是事皆不然」,是不須再為廣破的了。

  
辛二 破未來作不作等四句 我於未來世 為作為不作 如是之見者 皆同過去世

  以現在我觀待過去世,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以現在的「我」觀待「未 來世」,因現在造「作」而有未來的我嗎?「不作」而別有未來的我嗎?亦 作亦不作,非作非不作?這些邪「見」,「皆同過去世」中有我無我是一樣 [P555] 的不得成。從現在看過去,有呢、無呢?如從過去看現在,即是過去我作今 我呢,不作今我呢?這種從前望後,如推論到現在與未來,即是現在我作不 作未來。過去是前,現在是後;現在是前,未來是後。前後的關係相同,過 失也相同,所以不再一一的指破。

  
庚二 破常無常邊無邊見顯法空
辛一 破常無常見
壬一 破常見 若天即是人 則墮於常邊 天則為無生 常法不生故

  常無常見,是依我在過去的有無而起的;邊無邊見,是依我對未來作不 作而起的。現在先觀破常無常見。根本的自性見,是我及世間常,我及世間 無常,我及世間有邊,我及世間無邊;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亦有邊亦 無邊,非有邊非無邊,是從根本見上開展出來的。

  天身、人身,是緣起的假和合。依我而明法,所以說天身人身等。此中 [P556] 說天說人,不約我說,是指果報法說。所以,除此等見,即是法空。假定「 天」的五蘊身,就「是人」的五蘊身,這就「墮於常邊」。因為拿現在的人 身,回觀過去的天身,前後五蘊是完全一致的;一就墮於常邊。如真是常的 ,那過去的「天」身,就應該是「無生」的。因為無常是生滅的,「常法」 才是「不生」的。依天例人,人也是無生的,因為天即是人;常住不變,必 是不生的。這裡不說人,單說天,是約過去所起見說。

  
壬二 破無常見 若天異於人 是即為無常 若天異人者 是則無相續

  假定說天人身完全不同,「天」身是「異於人」身的,那又「是」落於 「無常」的一邊了。因為天身在過去,人身在現在,過去的不到現在來,現 在的不是過去的延續,這不是無常斷滅是什麼?所以說:假定前蘊的「天」 身「異」於後蘊的「人」身,也就「是」「無」有前後「相續」的意義了。 相續,是要彼此有聯絡,如二者截然不同,毫無共同性,這怎麼能夠相續呢 [P557]

  
壬三 破亦常亦無見 若半天半人 則墮於二邊 常及於無常 是事則不然

  外人見常無常不得成立,就又生起這樣的觀念:在一個五蘊身中,具有 天身,也可以有人身。就是天的業果成熟了,天身這一部分現起,人身的一 部分就隱;人的業果成熟了,人身一部分現起,天身一部分又隱起來了。不 是說在同一時候,一半天身,一半人身。這樣,就可以解決困難了。現在的 人身,不是過去的天身,所以沒有常住的過失。現在的人身,在過去的天身 中具有,所以又沒有無常的過失。然而,這還是有過失的。假使真的「半天 半人」,這是「墮於二邊」的。天的果報身顯,人的五蘊身隱,這是無常見 ;人的五蘊身在天的果報中具有,這是常見。自性見,是一一各有自體的, 這樣就是這樣,不是相依相待成的。所以不墮常見,就墮無常見。說亦「常 」亦「無常」,「是事」是「不然」的。 [P558]

  
壬四 破非常非無常見 若常及無常 是二俱成者 如是則應成 非常非無常 法若定有來 及定有去者 生死則無始 而實無此事 今若無有常 云何有無常 亦常亦無常 非常非無常

  主張雙非的,不是黑漆一團的不可說,就還是常無常見,不過說得漂亮 些。非常就是無常,非無常就是常。好像不加肯定,而心目中還是老套。這 非常非無常,是對亦常亦無常立的。假使「常及無常」「二」者,是可以「 成」立的,那麼也許「應」當「成」立「非常非無常」;亦常亦無常既不得 成,非常非無常又怎麼能夠成呢?以現在觀過去,由過去到現在,過去是去 ,現在是來。來去,約緣起假名說,是可以的。如定說「法」決「定有來」 ,決「定有去」,有來去的實性,那就是「生死無有始」了。但事實上,「 實無此事」。來去決定有,為什麼生死就無始呢?來有所來,去有所去。一 直向前追究他的來處,找不到他的起初,就落於無始。來去是有時間相的, [P559] 時間相怎麼可以說無始?佛不也是說生死無有始嗎?論主說:有始無始都是 邪見。有始犯無因過,無始犯無窮過。可是,眾生都歡喜找個起頭、原始, 找不到了,就妄立一法,如神我、心、物等為元始。如來為對治這種戲論, 所以就說無始。這無始是對有始說的,意思說無有始。有始不可得,無始也 就無有。說有實性的無始,這才有無窮過。在中道正觀中,始性不可得,不 妨說無始的。最後,又綜合的批評說:現「今」沒「有常」,怎麼會「有無 常」?沒有無常,怎麼會有「亦常亦無常」?又怎麼會有「非常非無常」呢 ?

  
辛二 破邊無邊見
壬一 破有邊無邊見 若世間有邊 云何有後世 若世間無邊 云何有後世 五陰常相續 猶如燈火燄 以是故世間 不應邊無邊 若先五陰壞 不因是五陰 更生後五陰 世間則有邊 [P560] 若先陰不壞 亦不因是陰 而生後五陰 世間則無邊

  世間是有情的身心,身心在三相時劫的遷流中,所以叫世間。有情世間 的五陰身,到某一時候結束,與後陰截然不同,這是有邊。又從此生死已盡 ,也是有邊。此中破前者。前一五陰身完了,後一五陰身又繼續下去,這是 無邊。前一五陰延續下去,這也是無邊。今破後者。生死盡的有邊,相續的 無邊,假名中有。前後截然不同,或前陰無限的延續,是外道妄見,假名中 也是沒有的。假定「世間」是「有邊」的,怎麼能夠「有後世」?假定「世 間」是「無邊」的,又怎麼能夠有後世?有邊所以沒有後世,因現在五陰完 了,與後陰無關,失去相續的意義。無邊所以沒有後世,因現有的世間,無 限發展下去;後後世間,就是前前世間,所以後世也建立不起的。如分別前 後,這其間必有他的不同。

  「五陰」世間的「常相續」的,不是即前為後,也不是前後各別的完全 脫離關係。「如燈燄」,一直維持下去,是他所依的油炷,不息的放射。看 [P561] 起來,好像是前後一體,沒有兩樣,其實前一燈燄,不是後一燈燄;後一燈 燄,不是前一燈燄。流動的燈燄,沒有一念住而又能相續。離前一燈燄,就 沒有後一燈燄;所以又不能說前後燄是別體無關的。這相似相續的燈燄喻, 各學派都採用,以成立非有邊亦非無邊的不一不異的相續。不過,不以緣起 假名說,說有實在的法,念念生滅,必然發生困難,無法成立。諸法緣起假 名,猶如燈燄,相依相續;前燄非後燄,而後燄又是不離前燄的。所以在假 名緣起中,前後都有,又都是無自性的。這樣,前燄後燄各各成立。前後的 燈燄間,有邊不可得,無邊不可得,所以說:「以是故世間,不應邊無邊」 。本頌直依佛法緣起假名的相續義,以顯出外道說的錯誤。

  後五陰的生起,因先五陰?不因先五陰?又先五陰壞了才生?還是不壞 而生?假定是「先五陰」的自體「壞」了,壞了就沒有,「不」能「因」壞 了的先「五陰」,「更生」起「後」來的「五陰」。這樣,「世間」即不能 相續,成為「有邊」了。如「先」五「陰不壞」,即先者存在不失,這當然 [P562] 也「不因」這不壞的先五「陰」,「生」起另一「後」有的「五陰」;一人 那裡有二五陰呢?後五陰,不能是先來無限制的延續,所以說:「世間則無 邊」。此二頌,可見執有自性的世間,說壞說不壞,都墮在邊見中。

  
壬二 破亦有邊亦無邊見 若世半有邊 世間半無邊 是則亦有邊 亦無邊不然 彼受五陰者 云何一分破 一分而不破 是事則不然 受亦復如是 云何一分破 一分而不破 是事亦不然

  亦有邊亦無邊見,是說世間一半是存在,一半是不存在。存在的繼續不 斷的存在下去,這是無邊;不存在的到某階段結束了,這是有邊。假定「世 」間真的一「半」是「有邊」,一「半」是「無邊」,那世間就成為「亦有 邊亦無邊」的了。可是事實上,並沒有這回事,所以說:「不然」。有邊無 邊,是約前後生命發展上講的。若就五蘊和合上講,叫做受者;就五蘊的差 [P563] 別上講,叫做受。「受」「者」,說他「一分破」,「一分不破」,這「是 」「不」可以的。「受」法也是這樣。性空者說:受者是假名,受法也是假 名,他不息的演變,但不能決定說一半破,一半不破的。如我是隨所依的五 蘊變化而變化的。在這演變中,五陰息息的變,我也息息的變。前我後我不 是常住一體,而他的某種主要因緣未變動以前,他就現出安定統一的形態。 看來如此如此,他離卻因緣不存在,所以實際是依因緣的變動而變動。他是 緣起的,所以有相待性;似乎有變、不變,而他實是念念統一的,前前非後 後的,也不能說半變半不變。此意別當廣說。

  
壬三 破非有無邊見 若亦有無邊 是二得成者 非有非無邊 是則亦應成

  非有邊非無邊見,依上亦有邊亦無邊而建立的。如「亦有」邊亦「無邊 」「二」者,是可以「成」立的,「非有非無邊」也「應」當可以「成」立 。如上所說,亦有亦無邊是不成的,所以非有邊非無邊也不得成。

  
己二 結呵 [P564] 一切法空故 世間常等見 何處於何時 誰起是諸見

  上說的諸見,是從自性見而生起;不合緣起假名,也是因為不合無自性 義。本頌,直接的揭示法性空義,總遮一切。在「一切法」的畢竟性「空」 中,「世間」是「常」,是無常,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等」的諸「見 」,都是錯誤的。如悟人法空,或了解依法性空而假名建立的世間,知道一 切緣起是無自性的。無自性的緣起世間,有什麼常、無常可說!也自然不會 有此等邪見。依假名緣起,通達緣起法性空,性空不壞緣起。空間上,無論 是在「何處」;時間上,無論是在「何時」;也不論是什麼人,決不會起這 些執見。所以說:「誰起是諸見」!也可以說:一切法性空寂中,更有何處 、何時、何人可說,而能生此等邪見呢!

  
甲三 歸宗 瞿曇大聖主 憐愍說是法 悉斷一切見 我今稽首禮

  八不緣起兩頌,是標宗。中間二十七品的偈頌,是顯義。這四句頌,是 [P565] 歸宗。標宗是標舉正宗,顯義是開顯正宗,歸宗是結歸正宗。「瞿曇大聖主 」,是佛。瞿曇,是釋迦佛的姓。大聖主,是說佛是聖中之聖。佛說最深法 ,是八不緣起;緣起是八不法,一方面是假名有,一方面是畢竟空。性空假 名,在八不緣起中,開示真實。愚癡的眾生,不理解因果、罪福、四諦事相 ,所以就撥無一切;不理解緣起性空,所以就主張有極微色,剎那心,起我 見、法見。執自我為我,執諸法為法,造種種業,受輪迴苦。佛為「憐愍」 這些有情,所以為他們「說」八不的緣起「法」。使他們從緣起法中,悟解 諸法空性,「悉斷一切」有無、常斷、一異、有邊無邊等的諸「見」,證入 寂滅。龍樹菩薩,見到緣起性空的殊勝,是佛法的關要,特據佛說,加以發 揮闡述,使眾生更能把握緣起性空的心髓。可是,這甚深的緣起法,唯佛力 能開顯。佛太偉大崇高、太慈悲了!所以向如來致敬,說:「我今稽首禮」 。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