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六『攝大乘論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戊 世間清淨非賴耶不成 云何世間清淨不成?謂未離欲纏貪未得色纏心者,即以欲纏善心為離欲纏貪 故勤修加行。此欲纏加行心,與色纏心不俱生滅故,非彼所熏,為彼種子不應道 理。又色纏心過去多生餘心間隔,不應為今定心種子,唯無有故。是故成就色纏 [P131] 定心一切種子異熟果識,展轉傳來為今因緣;加行善心為增上緣。如是一切離欲 地中,如應當知。如是世間清淨,若離一切種子異熟識,理不得成。

  三雜染的非賴耶不成,已如上說了;二清淨的非賴耶不成,茲當解釋。 於中先說世間的清淨不成。世間清淨,是說以世間的有漏道,離下八地修所 斷惑而上生。有尚「未離欲」界所繫(纏)的「貪」愛,「未得色」界所繫 的定「心」者,他因為要想出「離欲纏貪」,希望上生色界,就「以欲纏善 心」,「勤修」厭下欣上的「加行」。這「欲纏」的「加行心」,「與色纏 」的定「心」,界地既不同,定散也有差別,「不」能與它「俱生滅」。這 欲纏加行心,既「非彼」色纏定心「所熏」習,不能熏習成種,說它能「為 彼種子」,自然是「不應道理」的了。如果說,色纏定心的生起,不以欲纏 的善心為緣,而是以過去的色纏定心為種子,但這還是不成。「色纏心過去 」,或過去「多生」了,過去的色纏心,在這長時的過程中,為「餘心」所 「間隔」,既已間斷,就「不應為今定心種子」。因間斷了的過去心,現在 [P132] 決定「無有」自體,無有,怎麼可以說它是種子?因此,可以「成就」這樣 的理論:「色纏定心」的現起,因「一切種子異熟果識」持著色纏心的種子 ,「展轉傳來,為今」色纏定心生起的親「因緣」。至於勤修欲纏所繫的「 加行善心」,只是引發色纏定心的有力的「增上緣」罷了。

  離欲界貪欲而引生色界定心,是「如是」;依色界心起離色界貪欲的加 行善心,求生無色界定心,也是這樣,都是以異熟識所執持的種子為親因緣 ,而以欣上厭下的加行善心為增上緣。所以說:「一切離欲(欲是欲貪)地 中如應當知」。這上面,就是成立世間清淨要以賴耶為所依。

  
己 出世清淨非賴耶不成
一 約出世心辨
1 聞熏習非賴耶不成 云何出世清淨不成?謂世尊說依他言音及內各別如理作意,由此為因正見得 生。此他言音,如理作意,為熏耳識?為熏意識?為兩俱熏?若於彼法如理思惟 [P133] ,爾時耳識且不得起;意識亦為種種散亂餘識所間。若與如理作意相應生時,此 聞所熏意識與彼熏習久已過去,定無有體,云何復為種子能生後時如理作意相應 之心?又此如理作意相應是世間心,彼正見相應是出世心,曾未有時俱生俱滅, 是故此心非彼所熏。既不被熏,為彼種子,不應道理。是故出世清淨,若離一切 種子異熟果識,亦不得成。此中聞熏習攝受彼種子不相應故。

  先引聖教說明出世清淨的因緣,再說明出世清淨離本識為因也不得成立 。所引的聖教,是大小共許的。生起出世清淨的正見,須有兩個因緣:一、 「依他言音」,就是多聞正法;二、依所聞教法而作自心「內各別如理作意 」,就是如理思惟。「由此」聽聞教法與自心的一一如理觀察「為因」緣, 通達諸法實相的出世的「正見」──無分別智,才「得生」起。

  因「他言音」而引起的「如理作意」,就是由聞所成的聞慧。這如理作 意的熏習,若有阿賴耶識,可熏於阿賴耶識中;若不承認賴耶的存在,那「 為熏耳識,為熏意識,為兩俱熏」呢?不能說熏於能聞的耳識,它聽法以後 [P134] ,「若於彼法」而作「如理思惟」,那時的「耳識」尚「且不得起」,不能 與作意俱生俱滅,怎樣能受熏成種呢?也不能說熏於意識,「意識」不能堅 住,它「為種種散動」的「餘(五)識所間」隔,怎麼可以受熏?各別熏習 耳意二識尚且不可,兩俱受熏的不成,更顯然可知。縱然當時的意識,曾受 聞熏習,但在後來「與如理作意相應」的意識「生時」,曾受「聞所熏」的 「意識,與彼」熏習所成的「熏習」,「久」已「謝滅過去」,現在決「定 無有」意識及彼熏習的自「體」,沒有,怎末可以「復為種子,能生後時」 與彼「如理作意相應之心」呢?

  縱然聞熏習有體,能生後時的如理作意心──思修慧,但這「如理作意 相應」的意識,「是世間心」,那出世「正見相應」的意識是「出世心」, 世與出世,有漏與無漏,性質上是相違的;它們從來不「曾」「有時俱生俱 滅」,所以世間「心非彼」出世心「所熏」習。世間「既」然從來「不被」 出世的正見心所「熏」習,說它「為彼」正見心生起的「種子」,也還是「 [P135] 不應道理」的。所以「若離一切種子異熟果識」,那「出世清淨」的正見, 「亦不得成」。不成的主要理由,是「此」世間的有漏意識「中」,對於依 他言音的正「聞熏習」,沒有適合「攝受(持)彼」出世清淨正見「種子」 的條件;能攝能生性為自體,持令不失,這才與熏習的定義相應。意識不能 攝受能生性為自體,亦不能保持它不失,故「不相應」。

  
2 辨聞熏
A 因

  復次,云何一切種子異熟果識為雜染因,復為出世能對治彼淨心種子?又出 世心昔未曾習,故彼熏習決定應無,既無熏習從何種生?是故應答:從最清淨法 界等流正聞熏習種子所生。

  賴耶是雜染的,雜染法為清淨法的因緣,這是很可討論的。這「一切種 子異熟果識」,既然「為雜染因」,又怎麼「復為出世能對治彼」雜染的「 淨心種子」?這是染為淨因難。論主批評有漏的如理作意,說它沒有受過無 [P136] 漏的熏習,所以不成正見之因。這理由,可以同樣批評賴耶受熏的,無漏的 「出世心」,由「昔」至今,也「未曾」熏「習」過,何來它的熏習?所以 說「故彼熏習,決定應無」。「既無熏習」,這出世的無漏心,「從何種生 」呢?這是未熏無種難。論主的見解,應這樣說:「從最清淨法界等流正聞 熏習種子所生」。這是解答未熏無種難的。至於染為淨因難,則置之不答, 因為論主根本不承認異熟識為清淨心的種子。

  談到出世心的因緣,先要說到清淨種子的來源。清淨種子,就是正聞熏 習;正聞熏習的來由,是因為聽聞最清淨法界的等流正法。三乘聖法從此生 的法界,是本性清淨而離染顯現的,所以叫清淨法界。世尊遠離二障,親證 這離言說相,不像小乘的但離煩惱障,所以最為清淨。因大悲心的激發,憐 愍救度一切苦惱有情,就從內自所證的清淨法界,用善巧的方法,宣說出來 。這雖不就是法界,卻是從法界流出,是法界的流類,並且也還平等、相似 。眾生聽此清淨法界等流正法的影像教,也就熏成了出世的清淨心種。譬如 [P137] 某一名勝地,我們從未去過,也不曾知道;去過的人,要使大眾前往遊覽起 見,就用攝影機把它映下來,公示大眾,並說明經過的山川道路。我們所看 到的,當然只是這名勝的影像,並非本質,並非親歷其境,但因此我們心中 就留下這名勝的影子,甚至發心前往遊歷。正聞熏習也是這樣,清淨法界究 竟是怎樣,眾生沒有親證到,但由佛陀大悲顯示出來,眾生聞此清淨法界等 流的正法,也就熏習成清淨的種子了!

  【附論】聞熏習,以清淨法界為因,無分別智為果,因果皆屬於真實 性,所以聞熏習也是真實性的。就是佛陀的等流正法,是真實性的等流, 也屬於真實性。正法,與聞熏習,為什麼不屬遍計性及依他性?因為依他 性是虛妄雜染,遍計執性是顛倒之因,正法是真實性的等流,聞熏習又是 正法的熏習,所以雖是世間的,卻能引發真實性的無分別智,復能悟入諸 法的真實性。這與平常的有漏無漏的觀念,略有點不同。現在是說:一個 向生死流轉的遍計依他性路走,一個向出世真實性的路走,就是在向生死 [P138] 流的心中,發生一個向清淨真實性反流的動力,漸漸把它拉轉來。本論但 建立新熏,不說本有。這不是有漏唯生有漏,無漏唯生無漏的見解所能理 解的。能得出世心,由清淨法界的等流正聞熏習;因此,法界雖沒有內外 彼此的差別,卻也不是內心在纏的法界──如來藏,是諸佛證悟的法界。 這與本有無漏的妄心派或真心派,都有其不同。

  
B 所依 此聞熏習,為是阿賴耶識自性?為非阿賴耶識自性?若是阿賴耶識自性,云 何是彼對治種子?若非阿賴耶識自性,此聞熏習種子所依云何可見?乃至證得諸 佛菩提,此聞熏習隨在一種所依轉處,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 ;然非阿賴耶識,是彼對治種子性故。

  聽聞正法所熏成的出世清淨心種,依於阿賴耶識,這聞熏習與阿賴耶的 關係,還大可研究:這「聞熏習,為是阿賴耶識自性」呢?「非阿賴耶識自 性」呢?「若」說「是阿賴耶識自性」,那它就是雜染法,雜染法只是增長 [P139] 雜染法,決不能自己對治自己,那怎麼「是彼」阿賴耶的能「對治」者的「 種子」?若說「非阿賴耶識自性」,那「聞熏習種子」,以賴耶為「所依」 的道理,又「云何可見」呢?

  聞熏習種子,確是依於賴耶,但卻不可說它以賴耶為自性,能依與所依 是不一定同性的。從眾生發心,「至證得諸佛菩提」,這「聞熏習」,「隨 在一種所依轉處」,它總是「寄在異熟識中,與彼和合俱轉,猶如水乳」。 這就是說:曾聞正法的人,隨他在那一界那一趣,所依異熟的現起之處,聞 熏習就寄在那一趣的相續的異熟識中,以賴耶為所依,但並不是賴耶自性。 譬如水之與乳,可以融合一味,但乳不是水,水不是乳,二者自性是各別不 同的。聞熏習在異熟識中也是這樣,雖融合無間,然聞熏習「非阿賴耶識」 自性,反而「是彼」賴耶的能「對治」道的「種子性」。

  【附論】淨種的所依,本論說是寄在異熟識中。賴耶是生命(蘊處界 )的中心,它執持有色諸根,而遍於根身中轉,所以有處說清淨種是六處 [P140] 中的殊勝功能(有人以為這六處,是說第六意處,並不正確),大乘經中 又都說蘊處界中有這勝能。

  聞熏習不是賴耶,卻與它和合,這頗不易於理解,也是學者諍論的所 在。妄心派以妄識為中心的,這又以妄識的細心賴耶為主體,賴耶與妄染 的種子無異無雜(也有不一義),而清淨種子卻寄於其中,不就是賴耶, 也不離賴耶,說它是非一非異。真心派是以清淨的心性(如來藏)為中心 ,這現起虛妄的在纏真心,也可以叫做阿賴耶。它與清淨的稱性功德(淨 種)無異無雜(也有不一義),而說一切虛妄熏習,不離於如來藏藏識, 然也並非即是真心,結果又是個非一非異。真心派說虛妄熏習是客,真常 的如來藏藏識是主體;妄心派說正聞熏習是客,虛妄的異熟藏識才是主體 。我們可以看出真妄二派,所說明的事實是一樣的,不過各依其一據點說 明罷了。以妄心為主體的,有漏法的產生,很容易說明,而清淨寄於其中 ,從虛妄而轉成清淨(轉依),就比較困難了。以真心為主體的,無漏法 [P141] 的生起,很容易明白,而雜染覆淨而不染,及依真起妄,又似乎困難了些 。我們要研究不同的思想,要知道它們不同的所依。不然,只是滾成一團 而已。

  
C 品類 此中依下品熏習成中品熏習,依中品熏習成上品熏習,依聞思修多分修作得 相應故。

  這是說明聞熏習有三品的不同,或可就三慧的熏習分為三品,也可就一 一慧的熏習各分三品。「依下品熏習成中品熏習,依中品熏習成上品熏習」 ,有二種解釋,有的說:下品熏習轉滅,轉成中品熏習,由中品熏習又轉成 上品熏習,始終只是一類熏習的演進。有的說:由下品熏習產生新的中品熏 習,那舊有的下品也就隨著而轉成中品;再由中品熏習,產生新的上品熏習 ,中下二品也就隨著轉成上品。約一品展轉增勝說,似乎是合於本論的思想 。如今天聞法如理思惟,明天又如理思惟,凡前後意義相同的,後後融攝前 [P142] 前,融合成更深刻嚴密的思惟熏習,並不是彼此間隔別不融。這三品是「依 聞思修多」多的「修作」,才獲「得」從下成中,從中成上的「相應」。相 應,是依此有彼的意義。

  
D 體性與作用 又此正聞熏習種子下中上品,應知亦是法身種子,與阿賴耶識相違,非阿賴 耶識所攝,是出世間最清淨法界等流性故,雖是世間而是出世心種子性。又出世 心雖未生時,已能對治諸煩惱纏,已能對治諸險惡趣,已作一切所有惡業朽壞對 治,又能隨順逢事一切諸佛菩薩。雖是世間,應知初修業菩薩所得亦法身攝。聲 聞獨覺所得,唯解脫身攝。

  聞熏習,不是賴耶自性,那它的自性是什麼呢?「正聞熏習種子」的「 下中上品」,它是「法身」的「種子」。法身的意義有廣狹不同:有時,單 指有情本具的如來藏性;有時,指賴耶轉染還淨,因無量清淨熏習而顯現的 大圓鏡智。有時,總指佛果位上的一切。這裡的法身,約果智的法身說。這 [P143] 是法身的種子,所以是法身所攝。聞熏習種子,「與阿賴耶識相違」,是能 對治賴耶的,所以「非阿賴耶識所攝」。它是「出世間最清淨法界等流性」 ,是因淨法界而有的,所以在它聞熏的時候,「雖是世間」,沒有生起無漏 心,卻能成為「出世心種子性」。平常的世間雜染法,是向生死方面走的, 所以不但是惡,就是善心,也不能成為出世心的種子性。現在的聞熏習,雖 是世間,而能成為出世的種子性,是因為它有掉過頭來趣向涅槃的關係。

  在地前未得出世無漏智的菩薩,「出世心雖」還「未生」現行,但它的 聞熏習,已有對治惑業生三雜染和生善的作用:(一)「能對治諸煩惱纏」 ,纏是煩惱的現行,無漏種有殊勝力,能伏令不起。(二)「能對治諸險惡 趣」,受聞熏的菩薩,既對治了粗惡的現行煩惱,就不會再新造十惡業,也 就不會墮入險惡的三趣了。縱然有時還要墮三惡道,也能很快的脫離,受苦 也很輕微。(三)「已作一切所有惡業朽壞對治」,過去所造的惡業,除極 重的定業以外,大都能滅壞或者減輕。(四)「隨順逢事一切諸佛菩薩」, [P144] 他既離三雜染的惡的一分,就能生人間天上,見佛聞法,修集種種的功德善 根。由此,我們可以知道,種子也有偉大的作用,它就是不起現行,也有某 種力量,內在活動著。聽聞正法的熏習力,把眾生從生死裡拔出來,但這不 唯是聽聞而已,是由聞法而熏發悲心,生起堅固的大菩提心(小乘是出離心 )。持戒、修定、廣學教理,都不一定能解脫生死,非有有力的厭離心或菩 提心不可;有厭離心或菩提心,才會在內心發生一種反流作用,才能從生死 趣向解脫。如上所說的正聞熏習,「雖是世間」,但它的勝性,確是出世間 的。因此,不但出世心生起以後,就是「初修業菩薩所得」的聞熏習,也「 是法身」所「攝」;換句話說,也是以法身為自性,而不是以賴耶為自性的 。「聲聞獨覺」行者「所得」的聞熏習呢?也不是阿賴耶識自性所攝,但不 是法身攝,「唯解脫身攝」。解脫身,是離煩惱障而顯現的人無我性;法身 是離煩惱所知二障而圓滿顯現的真實性。小乘只能斷煩惱障得解脫身,所以 小乘的聞熏習,就以解脫身為自性。 [P145]

  【附論】初業菩薩的聞熏是世間法,卻不是有漏種(賴耶)現(轉識 )所攝,是法身所攝。依真諦譯去理解,是這樣:法身具常樂我淨四德( 本有的無為功德),四德的道是無漏有為,能開顯本具的四德,所以聞熏 習是四德的道的種子。聞熏習,外面直接聞法界等流正法而熏習,間接的 引發本具四德的內熏,在賴耶中,出現一種非出世的而鄰近出世的功能, 是世間的出世影像。外愈熏,內也愈動,也就更逼近真實性。這聞熏習, 在法界未開顯以前,說它依賴耶。一到轉依,它就與解性賴耶(具性德的 法界)融合,為一切淨法的所依。

  
又此熏習非阿賴耶識,是法身解脫身攝。如如熏習,下中上品次第漸增,如 是如是異熟果識次第漸減,即轉所依。既一切種所依轉已,即異熟果識及一切種 子無種子而轉,一切種永斷。

  上面依出世心未起以前的聞熏習,說它的作用與體性;這裡是出世心生 後的聞熏的作用與體性。「又此熏習,非阿賴耶識,是法身解脫身攝」,這 [P146] 是把聞熏的體性總結的提一下,作為轉染成淨的所依止。聞熏習經「如」是 「如」是展轉的「熏習」,它由「下」品而「中」品,由中品而「上品」的 「次第漸增」。那時雜染品法所依的「異熟果識」,也就「如是如是」的「 次第漸減」。這樣的染習漸減,淨習漸增,到最後,雜染品類的種子徹底滅 盡,妄染的阿賴耶,「即轉」為純粹清淨的法身,不再是雜染依,而是清淨 的「所依」法身(解性賴耶出纏)了。「既一切種」識,就是雜染法的「所 依轉」變了,那「異熟果識」(果相)「及一切種子」(因相)的賴耶自性 ,因「無」有雜染「種子而轉」,不復存在。因一切雜染種的永斷,「一切 種」類的染法,也徹底的「永斷」,得究竟涅槃。

  
復次,云何猶如水乳?非阿賴耶識與阿賴耶識同處俱轉,而阿賴耶識一切種 盡,非阿賴耶識一切種增?譬如於水鵝所飲乳。又如世間得離欲時,非等引地熏 習漸減,其等引地熏習漸增而得轉依。

  前說『聞熏習與阿賴耶識和合俱轉,猶如水乳』,很有融合而不能分離 [P147] 的樣子,但從轉依上看,卻又可以分離,所以引起這一段問答。既然「猶如 水乳」般的融成一味,「非賴耶識」自性的聞熏,「與阿賴耶識同處俱轉」 ,為什麼二者不共存亡,「阿賴耶識」的「一切」雜染「種盡」,「非阿賴 耶識」自性的「一切」清淨「種增」呢?兩者和合,但不是一體,所以還是 可以分離的。「譬如」水乳雖然融合一味,而鵝「於水」中飲乳的時候,「 鵝所飲」的只是「乳」並不飲水,乳飲完了,水還是存在。水如清淨種,乳 如雜染種,修道者斷雜染種,不斷清淨種,也就是這樣的。「又如」欲界的 有情,想修發上界的禪定,他在「世間得離欲」的「時」候,阿賴耶識中的 欲界「非等引地」的「熏習」,如是如是的「漸減」,上界「等引地」的熏 習,也就同時如是如是的「漸增」,於是,「轉」去下界的劣「依」而得上 界的勝依。離欲界的熏習而轉增上界的熏習如此,現在所說的轉捨染種而轉 得淨種所依,亦復如是。

  【附論】無漏最初的一念,從何而生?這在薩婆多的三世實有思想中 [P148] ,是不成問題的。清淨無漏法,未來早存在,不過假藉現在的有漏加行善 ,把它引生起來就是。所以他們最初一念的無漏,沒有同類因,因為從不 曾有過無漏;但有俱有、相應因等,所以還是從因緣生。在否認未來實有 而主張現在有的,這最初一念無漏心產生的因緣,確乎很成問題。小乘學 者,有幾個不同的解說:(一)經部本計:他說聖道無漏種子,現在就存 在的,不過有為無漏法還沒有生。他從薩婆多出來,卻主張現在有,他的 『聖道現在』,不過把有部的未來有拉到現在來而已。化地末計也有這個 意見。(二)經部譬喻師:他不承認凡夫現有無漏為性的無漏種,無漏法 的產生,是由有漏法轉成的,也可以叫做無漏種。(三)大眾與分別說者 ,主張心性本淨就是無漏的根據。綜上小乘諸說,一說有本有無漏因,二 說有漏將來可以轉成無漏,三說有漏無漏間有一共通的心性。

  唯識家主張唯有現在,不承認未來實有,它怎樣解答這問題呢?在瑜 伽本地分莊嚴論等,主張有本有的無漏種子,叫做本性住種,這是採取經 [P149] 部本計與化地末計的,也就是有部未來法的現在化。本論的見解,本有無 漏種不能成立。本論的定義:『內種必由熏習而有』;沒有熏習是不成種 子的;無漏種是什麼時候熏成的呢?論主不贊同本性住種的主張,所以採 取了經部的思想,另闢路徑,建立聞熏習的新熏說。但這思想是否圓滿呢 ?種子從熏習而有,熏習的定義,是『俱生俱滅,帶彼能生因性』。有漏 世間心熏成的聞熏習,能否成為出世清淨心因呢?本論的見解,是可能的 ;但自有人覺得有待補充。那末,除採用經部的新熏說以外,只有兩條路 可走:(一)在新熏(生)以上,加上本地分的本有種,像護法成唯識論 所說。他的解說是:因本有種的深隱,攝論所以不說;其實,這聞熏習只 是引生無漏心的增上緣,親生的因緣,還是本有無漏種。他雖然很巧妙的 會通了,但與本論『內種必由熏習而有』的定義,是否吻合呢?(二)在 新熏種以外,承認有本有種,但不同於瑜伽莊嚴的有為無漏本性住種,而 是諸法法性本具的一切無為功德(接近心性本淨說):世親的佛性論,說 [P150] 二種佛性,在行性佛性外,還有理性佛性。這本有的佛性,是一切眾生所 共有的如來藏性,沒有離纏的有情,雖不能顯現,但是本來具足的。實際 上,本地分的無始傳來的六處殊勝的本性住種,和世親說的理性佛性,蘊 界處中的勝相──如來藏,原是一個。只要把瑜伽的六處殊勝,與楞伽、 密嚴、無上依、最勝天王般若等的如來(界)藏,比較一看,就可知道。 不讀大乘經的唯識學者,理性佛性上再加瑜伽的本性住性習所成性,真是 頭上安頭。但承認這個思想,就得承認唯是一乘,不能說有究竟三乘。這 麼一來,又與瑜伽不合了。

  新熏的思想,說雜染依賴耶建立,但其中又插入清淨的成分。這清淨 的成分,一方依於雜染的賴耶,一方又屬於法身所攝,所以似乎難知!真 諦說解性賴耶是清淨法界,是每個眾生的如來藏性,故聞熏習,初為世間 ,雖依賴耶,實際就內與法界相應的。其聞熏習與解性和合,或轉依的時 候,雜染熏習依於賴耶,清淨法界是以無漏界為依的。這樣說,或者還可 [P151] 以通得過去。

  依本論的新熏說,建立三乘的差別,以二障可對治不可對治來分別: 眾生本沒有大小乘的差別,由於聞法的關係,有熏成大乘的種性,有熏成 小乘的種性,有熏成大小乘兩種種性。熏成小乘種性的人,現在證阿羅漢 果,入無餘涅槃,到此就算究竟,成為定性的聲聞。有人疑問:他既可以 熏成大乘,為什麼會有定性聲聞?這是不成問題的,他熏得了小乘的種性 ,很快的就入無餘涅槃,他心中存著先入為主的小乘見,不受大乘的熏習 ,所以他的所知障,沒有辦法對治。假使有了小乘種性,在沒有進入不可 轉變的階段,那還是可以熏成大乘,迴小向大的。但永不成佛的無性有情 ,似乎不易建立。或可以說:約未熏以前,叫他做無性;受熏以後,沒有 不成佛或證二乘果的。

  
二 約滅定識辨
1 正辦滅定識非賴耶不成 [P152] 又入滅定識不離身,聖所說故。此中異熟識應成不離身,非為治此滅定生故 。

  小乘三果的聖者與不退菩薩以上,方能修入滅盡定。「入滅定」,也叫 入滅受想定,它雖沒有受想,但「識不離身」,也是「聖」者佛陀在契經中 「所說」的。這「應」該「成」立「異熟識」就是「不離身」的識,不能說 是其他轉識。因為修入此定,目的在對治粗動的轉識,所以轉識一定不起。 但並「非為」厭離異熟識,對「治此」識而修習引「生」「滅定」,所以滅 盡定中,不妨有異熟識。這是大乘學者標揭自己的主張。

  小乘論師講到滅定要有細意識,都出發於種子的所依與根身的執受之要 求。因為滅盡定是無漏清淨的,所以雖不是建立清淨依,也附帶在此一談。

  
又非出定此識復生,由異熟識既間斷已,離結相續無重生故。

  這破有部的主張。有部說:雖在滅盡定中,不起識的作用,但出定後, 必然復生意識。如隔日瘧一樣,它雖然不在發作,但瘧病並沒有離身。所以 [P153] 滅定雖沒有識,也可以叫做識不離身。論主破它說:決「非出定」後「此識 復生」,可以名為不離身。不離身識是異熟識,它不同轉識的斷已復生,「 異熟識」不斷則已,「既間斷已」,就捨離此身,捨身以後,「離」了「結 」生「相續」,更攝持開展另一新生命之外,決「無」「重生」之理。有部 的生命存亡,由於命根,意識不妨斷而復續,並不是什麼異熟識;唯識家認 為總異熟果是建立在果報識上的,所以不許異熟識可斷。兩家的定義不同。

  
又若有執以意識故滅定有心,此心不成:定不應成故,所緣行相不可得故, 應有善根相應過故,不善無記不應理故,應有想受現行過故,觸可得故,於三摩 地有功能故,應有唯滅想過失故,應有其思信等善根現行過故,拔彼能依令離所 依不應理故,有譬喻故,如非遍行此不有故。

  再破經部譬喻師,它是主張滅定有細意識的。此定叫無心定,也叫滅受 想定,受想與意識能不能脫離關係?有意識有沒有受想心所?這都是問題。 經部師上座主張沒有受想等心所,但有不離識而假立的觸;上座的弟子大德 [P154] 邏摩,主張觸也沒有。在論主看來,若說「以意識故」,佛說「滅定有心」 ,這有種種的過失。

  「定不應成故」,約定體難。此定叫無心定,定中既有了意識心,無心 定體怎麼建立?若說沒有五識所以叫無心定,那麼,一切定都應該叫無心定 ,因為一切定都是沒有前五識的。事實上,其餘的一切定,有意識存在,雖 沒有五識,不叫無心定,可見滅定既稱為無心定,不能說它有意識存在。「 所緣行相不可得故」,約所緣行相難。緣境的時候,心上現起一種了境的相 貌,名為行相。一般意識的所緣境及其行相,皆明白可知,但滅定識的所緣 境及行相,不像一般意識的明了可知,所以不可說滅定中識是意識。

  「應有善根相應過故,不善無記不應理故」,約三性難。滅定是善的, 就應該有無貪等善根心所與它相應,因為心識的本性是無記的,必須與善心 所相應,心識才能成相應善。如果有善心所,那就有下面所說有心所的過失 了。假如說它沒有善心所,那它怎麼是善呢?決不能說它是不善無記的,因 [P155] 為它確是善性的,而且是無漏性的,是聖人所入的。

  以下,是從若有善根心所,應有心所作難,難它不成滅受想定。「應有 想受現行過故」,受想是遍行法,它是與心不相離的。現在既有非遍行的善 根心所,那受想也就該存在現行了;假如受想現行,那與滅受想定的名稱, 自語相違。再進一步說:若有意識,有受想,也該有「觸可得」了,因為觸 是成立在根境識三和合上的。根境識三和生觸,由觸,受想思等諸心所才能 生起呀!入滅盡定,它還有可意觸或中容觸,不然,出定不應該有這感覺。 因為「於三摩地」中「有」觸的「功能」,所以知道有觸可得。既然有觸, 就應該有從觸引起的覺受。假定有了覺受,那就「有唯滅想」的「過失」, 可以名為滅想定,不可名滅受想定了。並且,於三摩地中,若有觸受心所的 功能,那定中也就「應有其思」,受想尚能現起,為什麼沒有思呢?就是「 信等善根」也應當「現行」了。這還成什麼滅受想定呢?所以不應說不離身 識是第六意識。 [P156]

  上面是據有心所的見地作難,但經部不承認,以為心心所可以分離。修 此定的聖者,但厭離心所,並不厭離心,所以定中有意識,沒有從意識生起 的心所。論主不許它有心無所,所以說心是所依,心所是能依,「拔彼能依 」的心所,「令離所依」,而留下所依的心王,這是「不應」道「理」的! 因為心王與心所,無始時來,就互不相離,存則俱存,滅則俱滅。並且,還 「有譬喻」,像無想定也是離了能依心所,所依的心就隨之而滅。但經部還 是不同情,它也有譬喻,如出入息是身行,四禪以上的有情,出入息的呼吸 (身行)滅了,而身仍然存在。這樣,受想是心行,也不妨受想滅而細意識 存,何必要責令心與受想的心行俱有俱無呢?論主的見解,不能用身行作比 喻,不然,語行的尋伺滅了,語也應當不滅,所以其中大有差別。身口意三 行,對於身口意,有遍有不遍,遍行的滅了,法必定隨滅;不是遍行的滅了 ,法可以仍然存在。出入息不是遍行的,所以出入息滅了,身體還存在。尋 伺於語是遍行,所以尋伺滅了,語也就隨滅。受想於心也是遍行的,所以受 [P157] 想滅時,心定隨滅。「如」身行「非遍行」的意義,「此」受想的意行中是 「不有」的,所以不能用身行作比喻。

  
又此定中由意識故執有心者,此心是善不善無記皆不得成,故不應理。

  魏譯有這一段,沒有前一段;陳譯隋譯有前一段,又沒有這一段。釋論 說:『今當略顯第二誦義』,可知這本是兩種不同的誦本,本譯是把它糅合 了。滅盡定中,「由意識故執有心」,此細心,無論說它「是善是不善是無 記」,「皆不得成」,故應許不離身識是異熟識。賴耶不也是無記嗎?怎麼 得成呢?假如它許可意識是異熟無記,那也就是賴耶的別名,也可以成立了 。但它不許是異熟無記,所以說它無記不成,是約威儀工巧等無記心說的。

  
2 附論色心無間生為種不成 若復有執色心無間生是諸法種子,此不得成,如前已說。又從無色、無想天 沒,滅定等出,不應道理。又阿羅漢後心不成。唯可容有等無間緣。

  熏習為種說,小乘有好幾派,有主張色心受熏為種的,有主張心心所法 [P158] 受熏為種的。色心為種子的,有以為剎那剎那前色引後色,前心引後心。但 主張無色界無色,無心定無心的學者,覺得這有通不過的地方,如無色界沒 有色,無心定沒有心,這色心的種子是什麼呢?因此,經部中的先軌範師, 主張色心互持種子。無色界沒有色,但是有心,就以這心持色法的種子;無 心定雖沒有心,但還有色,就以這色持心法的種子。這裡所破的「有執色心 無間生是諸法種子」,是約前後自類引生說的。論主認為這「不得成」立, 「如前」破二念不俱有等,「已說」它無熏習的可能了。論主又從無色界無 色,無心定無心(六識)的見地,破斥他:「又從無色」界沒,生欲色界的 時候,色法久已斷滅,現在色法的生起,以什麼為種呢?又有從「無想天沒 」,或從「滅定等出」,心法在無想天及二無心定中,也久已斷滅,現在心 法的生起,又以什麼為因呢?若許有阿賴耶識,攝持色心的種子,就沒有這 樣的過失。「又阿羅漢」的最「後心」,剎那滅了以後,不再生色心,他灰 身泯智,入無餘依涅槃了。若以前剎那的色心為後剎那色心的種子,那麼, [P159] 羅漢的最後心,不再生色心,也「不成」立,如是,永遠不能入無餘涅槃了 。唯把種子建立在賴耶中,才能因對治道起時,染分的種子分分除去,獲得 轉依。他把色心作為能生的種子──因緣,是錯誤的,前念的色心望於後念 的色心,只「可容有等無間緣」而已。經部學者,不但承認心有等無間緣, 色法也有等無間緣的。所以本論採取經部的思想,承認它有等無間緣,不過 不許它也有親因緣。本論承認它有等無間緣,有說,這是論主縱許的。

  
庚 結成賴耶 如是若離一切種子異熟果識,雜染清淨皆不得成,是故成就如前所說相阿賴 耶識,決定是有。

  總結上面的所說,可知安立三「相」的「阿賴耶識,決定是有」。

  
辛 別釋轉依非賴耶不成 此中三頌:菩薩於淨心,遠離於五識,無餘,心轉依云何汝當作?若對治轉 依,非斷故不成,果因無差別,於永斷成過。無種或無體,若許為轉依,無彼二 [P160] 無故,轉依不應理。

  再從轉捨雜染依的見地,證實非有賴耶不可。「菩薩於淨心」的淨心, 指出世的清淨無漏心。在出世淨無漏心現前的時候,是一定「遠離於」眼等 「識」的,其餘有漏善或無記的意識,也不會生起,所以說「無餘」。這時 候,唯無漏的意識現前。如果沒有阿賴耶識持雜染種,這染「心」的「轉依 」,怎樣安立呢?這先簡去五識與有漏的意識,使他理解轉依,沒有其他染 心可以轉依,非接受賴耶不可。或轉去依他性中的雜染分,轉顯清淨分,這 是在現行上說。又一切雜染分的熏習離去,淨分漸增到最清淨法界全體現前 ,具足一切功德,這也叫做轉依,是就種子方面說。雖下文說到六識轉依, 或約三性說轉依,但主要的是所知依染習的轉依。這轉依,本是說轉去雜染 依的有漏界,使它徹底的不存在,轉得最清淨依的無漏法界,所以這轉依的 寂滅,不但說捨染,還是說因捨雜染而顯現的清淨──大般涅槃。

  「若」說「對治」就是「轉依」,這不能成立,因為出世淨心最初現前 [P161] 的時候,但是無漏對治道,並「非(永)斷」雜染的種子,所以以對治為轉 依,是「不成」的。若承認對治就是轉依,那就「因果無差別」了。如小乘 的究竟果是阿羅漢,前三果雖也是果,但還在因地修行對治道;如大乘的極 果是佛位,十地菩薩也還在因中修行,都不是轉依的涅槃。若說對治就是轉 依,小乘初果,大乘初地以上──因,就與轉依的究竟果,不是沒有差別了 嗎?所以這種主張,「於永斷」染種的轉依正義,「成」為很大的「過」失 。

  【附論】有人說:本論的見解,要到最後金剛道才是斷,初地以來的 無漏心,只是對治罷了:它的根據就是這一頌。這完全錯誤了!這是破他 不立賴耶,對治道生起時,不能安立因果的差別。如果建立阿賴耶,在初 地無漏現起時,未嘗不斷雜染的種現,不過不是永斷而已。本文的斷,是 永斷,是彼果斷的大般涅槃。在彼果斷的究竟轉依上講,所以說淨心現前 不就是轉依,因為尚未永斷,不然,就有因果無差別的過失了。有了阿賴 [P162] 耶的染種在,對治道雖斷其一分,它還沒有究竟轉依,所以能建立因果的 差別。

  假使不立賴耶,那還是說「無種」為轉依呢?還是說「無體」叫轉依呢 ?(無體,世親說無識體,無性說無有種體。)「若許」這二者「為轉依」 ,不能成立!如不立賴耶,那末在一念淨心現前時,根本就沒有雜染種子與 識體,可為對治的所治,可使它轉有成無。既「無」有「彼二」者滅「無」 的意義,說為「轉依」,是決定「不應理」的!若建立阿賴耶識,轉依則成 。因為一切種子在阿賴耶識中,可為能對治道所對治的對象,轉捨一切雜染 分,轉依而得清淨的法身。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