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六『攝大乘論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三節 增上慧學
第一項 安立相
甲 標 如是已說增上心殊勝,增上慧殊勝云何可見?謂無分別智,若自性,若所依 ,若因緣,若所緣,若行相,若任持,若助伴,若異熟,若等流,若出離,若至 究竟,若加行、無分別、後得勝利,若差別,若無分別、後得譬喻,若無功用作 事,若甚深。應知無分別智,名增上慧殊勝。

  菩薩的三增上學,已依次說了戒心二學,未說明「增上慧」學的「殊勝 」。增上慧就是無分別智,現在以「自性所依」等十六相來成立。這是總標 [P437] ,到下面一一別釋(陳隋二譯在「行相」後有建立與釋難二相,奘譯沒有。 釋難就是行相中所提出的問題,不是直接顯示無分別智,故攝在行相中,比 較更適當)。

  
乙 釋
一 略釋自性 此中無分別智,離五種相以為自性:一、離無作意故,二、離過有尋有伺地 故,三、離想受滅寂靜故,四、離色自性故,五、離於真義異計度故。離此五相 ,應知是名無分別智。

  「無分別智」是聖智,它的自性,非親證不能自覺的,所以從正面去說 明非常困難,最好用烘雲托月法,從反面──遮遣的方法去顯示。這就是說 :要「離五種相」,才是無分別智的「自性」。

  (一)「離無作意」:作意即思惟,無分別智要遠離思惟的。但也有離 作意而不是無分別智的,如酒醉,悶絕,熟睡等,所以必須要離開這樣的無 [P438] 作意,才是真正的無分別智。(二)「離過有尋有伺地」:無分別智是超尋 伺境的,然無尋伺──如二禪以上的無尋無伺地,仍不是無分別智,所以還 要離去這樣的無尋伺,才是真實無分別智。(三)「離想受滅寂靜」:無分 別智是無受想心行的,但受想心行俱滅的滅盡定,雖是聖者所得的,還不是 無分別智,所以還要離去這樣的想受滅的寂靜,才是般若無分別智。(四) 「離色自性」:無分別智離去妄心的有分別性,但智的無分別與色性的無分 別不同,不然,得此無分別智的聖者,不將要與木石一樣塊然無知了嗎?所 以無分別智是要離去色自性的。(五)「離於真義異計度」:離前四相直取 真義的如相,但如果計度擬議這真如,或心上有不分別的空相現前,這既然 含有種種計度的成分,自然不是無分別智。無分別智是要離去於真義計度的 。總之,它是無分別的,但決不是世間無作意等的五種無分別。離了這五相 ,才是真實的無分別智。

  
二 別釋諸門 [P439]
1 自性 於如所說無分別智成立相中,復說多頌:諸菩薩自性,遠離五種相,是無分 別智,不異計於真。

  「無分別智」能「成立」的十六「相」,現在一一的解說。第一是自性 相;頌中的「諸菩薩自性」,與第三句「是無分別智」,文勢隔裂,或許是 照梵文直譯的。若讀作『是諸菩薩無分別智自性,遠離五種相,不異計於真 』,比較要明顯得多。下文都可以這樣讀。「遠離」的「五種相」,已在上 說過。前四相雖都要離,但還沒有接近真義;第五相的「異計於真」,最易 使人誤認為無分別智,所以又特別點出。

  
2 所依 諸菩薩所依,非心而是心,是無分別智,非思義種類。

  心心所法生起,都要有其所依;智是無漏心所,自然也有所依。有漏心 所是依於心的,「菩薩」「無分別智」的「所依」是不是心呢?心有思量分 [P440] 別,無分別智是不能以思量分別為所依的,所以說它「非心」。雖非平常的 分別心,但無分別智終究是一種絕對精神的直覺,那它的所依,還可以說「 是心」。「非思義種類」,是非心而是心的理由。無分別智的所依,不是思 量分別境義的,所以非心。它是思慮有分別心為加行所引起的,是心的種類 ,那也不妨說是心。

  【附論】大乘說通達一切法無分別的,叫它真心、正覺、智慧等。實 際上它與平常的心、智不同,所以龍樹說,般若叫智慧,這是很勉強而不 相稱的,般若是甚深,智慧是淺薄,怎麼可以符合呢?不過世間本沒有與 它相同的名字,從它的因心觀察等所起,勉強的以心、覺、智慧來代表。

  
3 因緣 諸菩薩因緣,有言聞熏習,是無分別智,及如理作意。

  無分別智的生起,有兩種「因緣」,就是從聽「有」名「言」的教法而 成的「聞熏習」,「及」從聞熏習所起的「如理作意」。因如理作意而聞熏 [P441] 習展轉增勝,使賴耶中的雜染分漸減,無分別智才得現前。

  
4 所緣 諸菩薩所緣,不可言法性,是無分別智,無我性真如。

  心法有它的所緣,「菩薩」的「無分別智」雖然能所一如,但同樣可以 安立它的「所緣」。「不可言」說的諸「法」真實「性」,於依他起諸法上 把名義相應遍計所執性離去,遣離假說自性,才是諸法的離言實性。這就是 「無」補特伽羅及法「我性」所顯的真常一味的「真如」。這無我真如,是 無分別智的所緣。

  
5 行相
A 正釋 諸菩薩行相,復於所緣中,是無分別智,彼所知無相。

  所緣是心的對象,「行相」是心行於境發生關係的相貌。有無分別智, 也有無分別境,但它的行相卻不可說。無分別智於「所緣中」親證「彼所知 [P442] 」境,是「無」有名言「相」貌的,離言說的真實法性不能說有行相,若世 俗智以行相取,就不能親證真如,不是正覺法性了。

  
B 通疑難 相應自性義,所分別非餘,字展轉相應,是謂相應義。非離彼能詮,智於所 詮轉,非詮不同故,一切不可言。

  為什麼體證法性沒有行相呢?這先要知道我們平常所知所取的行相是什 麼?我們平常所認識到的是義,名「字」的「展轉相應」,彼此間發生聯繫 ,成為名義「相應」的義相。在聲音方面,一個字與一個字連起來便成名, 一個個的名連起來便成句,名句是因緣和合假有的。一切法不離名言相,能 表詮的是名字,心上顯了的表象概念等,也仍然是名字。這名字相應為「自 性」的「義」,是遍計所執性。吾人一般心識行於境相的「所分別」,並「 非」離此而別有其「餘」什麼東西。事實上,除了這相應的義,吾人是不能 理解什麼。 [P443]

  平常所行的義相是『名前覺無』的,不是法的真相。怎知它『名前覺無 』呢?在認識時,「非」是「離彼能詮」的名言,有「智於所詮」的義相上 「轉」,所取的義相不能離去能詮而有它的體性,所以不是法的真相。要起 能詮才知道所詮,故所詮不能離開能詮。然而吾人總覺得有所詮的東西存在 ,再有能詮去詮表它,這也不對,一名能詮種種義,一義能立種種名,名言 並「非」能「詮」表一定的所詮。『多名不決定』,能所詮「不同」,所以 「一切」法的真實性「不可言」說。

  前說五相,以無分別智自性為主體,談到它的所依,(增上緣)所緣, 因緣,和智證所緣的行相。

  
6 任持 諸菩薩任持,是無分別智,後所得諸行,為進趣增長。

  「任持」就是攝持,「無分別智」有力量能使五度等萬行成就,達到目 的,所以經上說:『五度如盲,般若如導」。般若能為其餘波羅蜜多的領導 [P444] ,使「後所得」的種種「諸」菩薩「行」,因智的導引而得「進趣」一切智 海,漸漸的「增長」到成熟圓滿。

  
7 助伴 諸菩薩助伴,說為二種道,是無分別智,五到彼岸性。

  無分別智的證得無上正覺,要有其餘的助伴扶助,才能成滿。「菩薩」 的「助伴」是什麼呢?就是其餘的「五到彼岸」。此五波羅蜜多「說為二種 道」,布施到精進是資糧道;禪定為般若所依止,是依止道。由此二道,助 成無分別智到究竟圓滿。六波羅蜜多雖是各有殊勝,不過般若可說起著領導 的作用。任持與助伴二相,互為俱有、相應因與士用果。單依無分別智說, 五度為助伴,般若是士用果。

  
8 異熟 諸菩薩異熟,於佛二會中,是無分別智,由加行證得。

  『因是善惡果唯無記』的異熟果,是唯屬有漏業感的。無分別智是出世 [P445] 法,怎麼能說感異熟呢?地上菩薩的殊勝身,由地前所積集的十王大業所成 ,不過藉大悲般若等助發。勝鬘經說:『無明住地為緣,無漏業為因,感得 三種變易生死』的異熟果。這雖名為無分別智的異熟果,其實是增上果。這 「菩薩」「無分別智」的「異熟」,是「於佛」的受用及變化身的「二會中 」受生。這二會中受生的異熟差別,「由加行證得」的二無分別智來顯示。 修行加行無分別智,能在變化身的大會中感受異熟;若已證得無分別智,那 就在受用身的大會中感受異熟。

  
9 等流 諸菩薩等流,於後後生中,是無分別智,自體轉增勝。

  由同類因所生起的,叫「等流」果。無分別智的等流果,就是說前前生 中的「無分別智」,在「後後生中」,智「體」更為「增勝」。如初地的無 分別智,引生二地的無分別智,二地智是初地智的等流果,勝於初地智。

  
10 出離 [P446] 諸菩薩出離,得成辦相應,是無分別智,應知於十地。

  出離就是出離煩惱所知二障,得到涅槃,是離繫果。「菩薩」「無分別 智」「於十地」中,初地見道最初離繫,得此智的時候,叫做「得」「相應 」。以後諸地的離障妙智,叫做「成辦」相應。初得叫得,以後叫成。

  
11 至究竟 諸菩薩究竟,得清淨三身,是無分別智,得最上自在。

  「菩薩」的「無分別智」,到達最極「究竟」時,便「得清淨三身」, 三身就是圓滿清淨的「無分別智」,獲「得最上」的十「自在」,這清淨的 三身,如果約分得說,初地以上就有,如初地的無分別智現前,契證清淨法 界,是法身;他的意成身,是受用身;分身百世界作佛化眾生,是應化身。 初地以上都證得此一分,到最後佛地,才圓滿清淨。這是無分別智的增上果 。從助伴到此的五相,就是五種果。

  
12 加行無分別後得勝利 [P447] 如虛空無染,是無分別智,種種極重惡,由唯信勝解。

  加行、無分別、後得三智,主要的是根本無分別智。加行智作相似的無 分別觀,能引發根本智,從所引發的得名,也就無分別。後得智是根本智所 生的,帶相觀如,也就隨根本的無分別智名為無分別。若從它的差別上說, 加行是加行智,後得是後得智,無分別確指根本智。所以前面說的所緣、行 相等,都是在根本智上講。現在約勝利功德說三智的無染。

  「虛空」是明淨的,不受任何染污法所染,雖有時為雲霧所蔽,然它的 本質仍是清淨「無染」的。加行「無分別智」能轉三惡趣的「種種極重惡」 業為輕,能不為這染污的惡業所染,所以譬喻虛空。此智還沒有證無分別, 「唯」是對無分別的真理起「信勝解」,信唯識無義的無分別理,由這信解 力,對治極重惡業,不為所染。

  
如虛空無染,是無分別智,解脫一切障,得成辦相應。

  煩惱所知的二種惑障,叫一切障。根本「無分別智」能「解脫」此「一 [P448] 切障」,不為惑障所染而體悟法界,所以譬喻「如虛空無染」。此解脫在初 地名為「得相應」,初地以上名「成辦相應」。

  
如虛空無染,是無分別智,常行於世間,非世法所染。

  世間的依正二報是生障,得後得「無分別智」的菩薩,為要救度眾生, 「常」示生世間;他雖「於世間」受生,卻「非」為「世」間依報正報等「 法所染」,如虛空一般,水不能漂,火不能燒。真諦以三障配三智所解脫而 無染的對象,倒也說得很好,不過不必太拘泥了。

  
13 差別 如求受義,如正受義,如非受義,三智譬如是。

  說明三智的差別,舉出四個譬喻來顯示。「如」子追「求」所「受」 用的境「義」,在沒有求得時,不知道它是甚麼,也說不出它的情形,這與 加行無分別智的觀察無分別法界相同。「如」子「正」在「受」用境「義 」,心中明白,卻說不出,俗語說『啞叭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這像根本 [P449] 智的契證諸法真如實性,雖親切印證,但離於言說戲論。「如非」子在「 受」用境「義」,對所受的好惡能明白認識,又能以言說告人;這與後得無 分別智的帶相緣如,通達唯識如幻,能說法度眾生一樣。所以總結說「三智 譬如是」。

  
如愚求受義,如愚正受義,如非愚受義,三智譬如是。

  在非的人,也可以譬喻三智。不能識別說明境界叫愚,「如愚」人的 「求受」境界,「正受」境界,及「非愚」的智人「受」用境界,如其次第 也可以作為「三智」的「譬」喻。這都如前的譬喻配釋可知。

  
如五求受義,如五正受義,如末那受義,三智譬如是。

  在非愚人的六識中,也可譬喻三智。五是前五識,「如五」識「求受」 境界,它是無分別的,也不能言說;加行智求無分別真如也是這樣。在「五 」識「正受」境界時,它明見現境,是有漏現量,離名種分別,這與無漏現 量的根本智契證真如相類。「如末那受義」的末那,指意識,不是染意,它 [P450] 有推度的作用,能安立名相,引發語言,所以它可以作後得智的比喻。

  
如未解於論,求論,受法,義,次第譬三智,應知加行等。

  單從明了的意識也可譬喻三智。「如」有「未解於論」的文義,而「求 論」的理解,在沒有獲得理解的意識,加行智未證於真而求證得的時候也是 這樣。若人聽講,諷誦,但能「受法」而不明它的意義,自然不能有什麼分 別或講說,根本無分別智也是這樣。如人因受論而進到了知領受其「義」的 階段,能有所分別,也能轉教別人,後得智也是這樣。上面舉的四種譬喻, 皆如它的「次第譬」喻「三智」,就是「加行」、根本、後得「等」三智。

  
14 無分別後得譬喻 如人正閉目,是無分別智;即彼復開目,後得智亦爾。應知如虛空,是無分 別智;於中現色像,後得智亦爾。

  現在撇開加行智不談,單就根本後得二智舉喻來說明。先以取不取種種 境界來說明二智的差別:「如人正」當「閉目」的時候,一切色相都不看見 [P451] ;根本「無分別智」的『復於所緣中,彼所知無相』,『於一切法都無所見 』,就如閉目。若人「即」時「開目」,明暗色空無不了了分明;那「後得 」無分別「智」的通達唯識如幻,於一切境界能取能緣,猶如開目。

  再約色空來譬喻,「如虛空」明淨,遍一切處,無能所的差別;根本「 無分別智」也是這樣,遍一切一味空性,諸法所不能染。虛空雖是明淨遍一 切處,但無一色相不依虛空顯現,「於」虛空「中現」起一切「色像」,這 如從根本智後所起的「後得智」一樣。這譬喻最好,後得智所了達的一切, 是不離空性,並且是因證而後起的。虛空的孕含萬象,是後得智的境界,不 是未入空以前的擬度。

  
15 無功用作事 如末尼,天樂,無思成自事,種種佛事成,常離思亦爾。

  吾人做事,必先考慮計劃;無分別智既無作意,怎樣能做利益眾生的偉 大事業呢?這有「如末尼」寶珠和「天」上的音「樂」,末尼寶珠雖隨眾生 [P452] 心的希求,落下種種寶物,但它是無分別的。天樂不待擊奏,自然發出微妙 可耳的音聲來,但它也是無分別的。這二物雖皆「無思」慮,而能「成」辦 「自」所應作的利益有情「事」。有漏業感的力量尚且如此,何況諸佛菩薩 的無分別智?雖是恆「常」遠「離思」量分別,但能無功用行適應有情的機 感要求,「種種」利樂眾生的「佛事」,無不「成」辦。所作的佛事約有二 種:一是現身,一是說法;前者以末尼譬喻,後者以天樂譬喻。

  
16 甚深 非於此、非餘,非智、而是智,與境無有異,智成無分別。

  非智而是智,餘譯本作『非智非非智』,世親釋論中具有二釋。

  無分別智從它的所緣來說:並「非」就是「於此」依他起性的名言相上 轉,因為它是無分別的;但也「非」離開依他性以其「餘」的境界為所緣。 法性是諸法的普遍實性,就是以這依他分別法的真如法性為所緣。非於此表 示與依他的非一,非餘表示非異。這就是說無分別智所證境界,不離依他起 [P453] ,是於依他起上知它的寂滅相。從它的能證智說:無分別智「非」是平常的 尋伺相應「智」,世間共許的智的定義,並不適合它。但也不是非智,「而 是智」的種類,從能通達諸法實性上說,最適當的名詞仍然是智,除了智以 外,實在沒有更能表達它的名字。從它的智境關係上說:它「與境無有異」 。所緣的法性境界是無分別的,能緣的「智」也「成無分別」,智境無異, 所以皆成無分別。不然,或者有能所的別異,或者取有分別的境相,無分別 智也就不成其為無分別了。這樣的非依他境,非非依他境,非智,非非智, 說它有境智又沒有能所差別,這是甚深的自覺聖境,教相的安立,也只姑為 擬議罷了。

  
應知一切法,本性無分別,所分別無故,無分別智無。

  「一切法」從「本」以來,法「性」法爾是「無分別」的。它本來如此 ,並非因能證的智去通達它才成為無分別。法性無分別,就是說眾生一般有 分別識所取的「所分別」義,本來就是「無」,但這卻引起一個問題:一切 [P454] 法既然本來就是無分別,一切眾生為何不本來就成佛呢?這因眾生無始時來 名言熏習,顛倒計著,妄現有分別相,「無」有「無分別智」去通達諸法的 無分別法性,所以受虛妄的分別所支配,不能成佛。也就因此,雖然法性無 分別,是迷悟不二,而眾生還是眾生,要成佛還得努力!無分別智無,魏譯 作「彼智無分別』,意義不同。

  
第二項 辨差別 此中加行無分別智有三種,謂因緣、引發、數習生差別故。根本無分別智亦 有三種,謂喜足、無顛倒、無戲論無分別差別故。後得無分別智有五種,謂通達 、隨念、安立、和合、如意思擇差別故。

  無分別智有三種,每一智中又有多種差別。於「中加行無分別智有三種 」:(一)「因緣」,無性釋為本有種性,這與本論的體系不合。應該這樣 說:過去生中熏成聞熏習,因聞熏習的強盛勢力,在這一生中,能不需要甚 [P455] 麼現緣,自然顯現(一般頓機的相似悟,就是這一類)。(二)「引發」, 雖過去也曾熏習過,但要由某種加行才能生起加行智。(三)「數習」,這 是過去熏習薄弱得很,或者竟是沒有,因現在生中的數數修習,需要極大的 加行,如聽聞思惟修習,才能生起加行無分別智。這三種,是從它「生」起 的「差別」而建立的。「根本無分別智亦有三種」差別:(一)「喜足」, 凡夫外道由思惟修習,生無想天,或非想非非想天,沒有作意,心生喜足, 以為自己的境界已達頂點。(二)「無顛倒」,小乘聖者,修苦空無常無我 的四正觀,摧破常樂我淨的四顛倒,不再分別常等,名無顛倒的無分別智。 (三)「無戲論」,菩薩的無分別智,離去一切名言戲論分別,證無分別的 法性。這三種無分別,是從「無分別」的「差別」而建立的。後後勝於前前 ;外道小乘菩薩的無分別智,在它的自體上,都截然不同。

  「後得無分別智有五種」:(一)「通達」,後得無分別智,帶相緣如 ,通達真如的體相。(二)「隨念」,從根本無分別智,或帶相緣如的後得 [P456] 智後,隨即追念無分別智所契證的。(三)「安立」,將自己所證見的境界 ,用名相來為人宣說。(四)「和合」,將一切法作總合的觀察。(五)「 如意」,隨自己的欲求,能變地為水,變水為火,如意而轉。這五種是從後 得智所「思擇」的「差別」而建立的。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