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六『攝大乘論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三項 引經證
甲 阿毘達磨大乘無義教 復有多頌成立如是無分別智:鬼、傍生、人、天,各隨其所應,等事心異故 ,許義非真實。

  這六頌,論中雖未明言是引經,但它的內容與前引阿毘達磨大乘經的四 智相同。藏譯的攝論,在成就四相悟入諸義無義下,引此六頌,梁隋二譯也 說此中有頌,如增上慧說。從這各方面看來,可斷定這裡是引的阿毘達磨大 乘經頌。前文引經的長行,在證明諸義無實,這裡在成立無分別智。要知道 [P457] 無分別智,必須因一切法本來無分別,就是遍計執性的義相無實,因境無分 別,通達無分別的無分別智才是真智。頌文的意義已在前面說過,這裡把文 讀通就可以了:(一)相違識相智:「餓鬼、傍生、人、天」的四類有情, 於相「等」的一件「事」物上,「各隨其所應」見的「心」有別「異」的認 識;因認識上的彼此相違,應該認「許」所遍計「義」是「非真實」的。

  
於過去事等,夢像,二影中,雖所緣非實,而境相成就。

  (二)無所緣得智:如「於過去」未來「事」中,「夢」所見的「像」 中,境中所顯的與定心所現的「二」種「影」像「中」,這種種「所緣」的 境界,雖「非實」有,「而」在自心的認識上,「成」為所取的「境相」。 境相非實有,而可以成為識的對象,所以那山河大地等,雖是我們現實感覺 到的東西,也不一定就是真實。

  
若義義性成,無無分別智;此若無,佛果證得不應理。

  (三)自應無倒智:「若」諸境「義」實「義」的自「性成」立,那就 [P458] 應「無」有「無分別智」,或者無分別智不是通達無義的真相,而反是顛倒 。「此」無分別智「若無」,無上「佛果」的「證得」便「不應理」,因佛 果是從無分別智的證真斷惑而圓滿的。既有佛可成,就有無分別智可得;有 無分別智,可見實有義是不能成立了。前安立無義中,說所緣的義如果是真 實的,那眾生可以不由功用就獲得解脫,這是從緣義的妄識是不真實方面說 ,在成立義相是無。這裡說無分別智無,佛果不能證得,是從無分別智是真 實的方面說,在成立無分別智是有。各依一方面說,意義並不相違。

  
得自在菩薩,由勝解力故,如欲地等成,得定者亦爾。成就簡擇者,有智得 定者,思惟一切法,如義皆顯現。無分別智行,諸義皆不現,當知無有義,由此 亦無識。

  (四)隨轉妙智:這又有三種:一、「得」心「自在」的「菩薩」,「 由」殊「勝」的觀「解力」,能「如」它自己的心念所「欲」,想叫「地等 」變為水火等,都得「成」就。就是聲聞中「得定」的行「者」,也能做到 [P459] 這步工夫。二、修毘缽舍那而「成就簡擇者」的菩薩──「有智」,他是已 「得定者」──止觀圓修的菩薩,「思惟一切法」,能「如義皆顯現」。如 念佛,即有佛義顯現;思念唯識性空等,即有唯識性空的義相顯現。三、菩 薩「無分別智」現「行」,那時,唯與一味離戲論的無相法界相應而住,「 諸義皆不現」,故「知無有義」。所取的義既然沒有,「由此」也「無」能 取的「識」。

  所知相中,以無義來成立唯識,這裡又引無義來成立無分別智。說唯識 目的在說明無分別智,就是阿毘達磨,阿毘達磨就是離分別而現證法界的無 分別智。唯識學不唯在理論上作嚴密的建立,起初本注重定慧的實踐。

  
乙 引般若波羅蜜多非處教 般若波羅蜜多與無分別智,無有差別,如說:菩薩安住般若波羅蜜多非處相 應,能於所餘波羅蜜多修習圓滿。云何名為非處相應修習圓滿?謂由遠離五種處 故:一、遠離外道我執處故,二、遠離未見真如菩薩分別處故,三、遠離生死涅 [P460] 槃二邊處故,四、遠離唯斷煩惱障生喜足處故,五、遠離不顧有情利益安樂住無 餘依涅槃界處故。

  前以法性無分別成立無分別智,此以智離戲論處而說明「般若」,般若 「與無分別智無有差別」,是一法的異名。般若經中如來無問自說道:『若 欲證得一切相智,應學般若波羅蜜多』。舍利弗請問,佛說:『菩薩安住( 住即深入)般若波羅蜜多非處相應,能於所餘波羅蜜多修習圓滿』。

  【附論】般若經中的安住般若,依龍樹菩薩說,是實相般若。實相是 如如境,般若是如如智,智如冥一,即智是如,即如是智,正指這融然一 味的聖境,叫安住實相般若。安住這樣的般若波羅蜜多中,修習其餘的波 羅蜜多,不唯布施持戒等五,連般若波羅蜜多(指智慧)都能修學圓滿。 非處相應,就是無住或不住,奘譯大般若經作『應無所住為方便而修般若 』。非住即是離戲論住,實即非住而住,無住就是無所得,表示不著。現 在說非五種處而於般若相應,安住般若中,也就是無所住而住的意思。 [P461]

  本論以「遠離五種處」解說非處相應,成立般若:「一、遠離外道我執 處」:外道修慧,總有我我所執,如說:我能住彼境,彼境為我所住。菩薩 的安住般若,遠離我及我所;離這非處,才與般若相應。「二、遠離未見真 如菩薩分別處」:沒有見到真實的勝解行菩薩,對真如境有分別想,這就不 是真般若;登地菩薩的無分別智,必須遠離這樣的分別。前外道就我執說, 這未見真如菩薩就法執說。「三、遠離生死涅槃二邊處」:這下面三處,都 是小乘學者的著處。小乘學者,把生死涅槃打成兩截,厭逆生死,欣樂涅槃 。所以在加行觀心中,觀四諦理,苦集非滅,另住離生死的涅槃中。菩薩的 般若,離二邊非處,住中道中,通達生死涅槃無差別,所以不住生死不住涅 槃。「四、遠離唯斷煩惱障生喜足處」:小乘目的在斷煩惱障,所以一旦達 到,便生喜足,不再進斷所知障。菩薩的般若是離所知障而顯的,所以煩惱 障斷時,不生喜足。「五、遠離不顧有情利益安樂住無餘依涅槃界處」:小 乘為自利,安住無餘依涅槃,不顧有情的利益,他的智慧是離悲心的。菩薩 [P462] 般若與大悲相應,利他心切,縱然安住無餘依涅槃界,也為了一切有情的利 益安樂,仍來生死海中化導眾生。總之,菩薩遠離五種非處,簡除外道的離 生智,小乘的偏真智,勝解行地菩薩的加行智,才是菩薩不共的摩訶般若-- --無分別智。所以般若經說:『般若是菩薩事』。

  
第四項 顯殊勝 聲聞等智與菩薩智有何差別?由五種相應知差別:一、由無分別差別,謂於 五蘊等法無分別故。二、由非少分差別,謂於通達真如,入一切種所知境界,普 為度脫一切有情,非少分故。三、由無住差別,謂無住涅槃為所住故。四、由畢 竟差別,謂無餘依涅槃界中無斷盡故。五、由無上差別,謂於此上無有餘乘勝過 此故。

  這裡以五種相簡別聲聞智與菩薩智的不同,也就是顯示大乘慧學的所以 殊勝。大乘的無分別智──實相般若,有何殊勝?「一、由無分別差別」: [P463] 菩薩智是於「蘊」處界「等」一切「法」離戲論名言的「無分別」,小乘只 是離四顛倒分別的無分別,於蘊等法還是有取有得。「二、非少分差別」: 這又有三義:一、菩薩是「通達」我法二空性的「真如」全分,小乘唯通達 我空真如的少分。二、菩薩遍學一切,遍「入一切種所知境」,極其廣大; 小乘緣境有限,不在一切境界上轉,所以像阿賴耶識等深細境界,非小智所 知。三、菩薩發願「普為度脫一切有情」,是多分的;小乘有時雖也現通說 法度眾生,但畢竟是很少的。這三者,菩薩都是「非少分」的,與小乘的少 分不同。「三、無住差別」:小乘所住的是無餘涅槃,偏空真理,大乘不住 生死,不住涅槃,以「無住涅槃為所住」。「四、畢竟差別」:「無餘依涅 槃界中」,菩薩的法身盡未來際,「無斷」無「盡」度眾生,所以金剛經說 :『若卵生若胎生……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小乘人住無 餘依涅槃界中,如薪盡火滅,究竟的歸結與大乘智不同。「五、無上差別」 :聲聞乘上有緣覺,緣覺乘上有菩薩,故此二乘是有上乘,二乘的智皆是有 [P464] 上智。菩薩乘即是佛乘,「無有餘乘勝過此」上。這五種差別,就是大小智 慧的差別。

  
此中有頌:諸大悲為體,由五相勝智,世出世滿中,說此最高遠。

  這以偈頌稱讚無分別智的殊勝。菩薩由「五相勝智」,以「大悲為體」 ,所以在「世」間得到人天的圓「滿」果「中」,在「出世」所得到三乘聖 果的圓滿中,可以「說此」菩薩的妙果,「最高」最「遠」。圓滿究竟的佛 果,非凡小可及。

  
第四節 釋疑難 若諸菩薩成就如是增上尸羅,增上質多,增上般若功德圓滿,於諸財位得大 自在,何故現見有諸有情匱乏財位?見彼有情於諸財位有重業障故;見彼有情若 施財位障上善法故;見彼有情若乏財位厭離現前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為積集 不善法因故;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即便作餘無量有情損惱因故:是故現見有諸有情 [P465] 匱乏財位。

  上面說到菩薩成就三增上學,一切「功德圓滿」具足,他「於諸財位得 大自在」,不是不能;又有拔濟有情的大悲心,不是不肯;那為什麼「現見 有諸有情」,還是困苦流離「匱乏財位」呢?這種疑問,是一般人容易生起 的。本論用五個理由來解釋:(一)菩薩有自在力,也有大悲心,可使眾生 於資財爵位得不匱乏。但「見彼有情」,自「於」一切「財位有重業障」, 雖想救濟,仍是愛莫能助。如大目連尊者,見他的母親墮落在餓鬼道中,持 缽盛飯去供母,不料因他母親的業障太深重,見飯便化為膿血,不能得食。 又如江河的淨水,餓鬼見了便成為猛燄,這都是由於它惡業障蔽所致。眾生 的匱乏財位也是自己障礙自己,不能與不願接受菩薩的救濟,不應懷疑菩薩 的自在力與大悲心。(二)有時菩薩「見彼有情」雖沒有重障,可以接受救 [P466] 濟,但「若施」與「財位」,反而因之障礙他世間「善法」的「生」起,所 以寧可使他暫時匱乏,生起善法,好讓他在未來獲得利樂。不然,暫時的救 濟,反而使他本來多而勝的利益消失。(三)有時菩薩「見彼有情」,「若 」匱「乏財位」,能因此而有「厭」棄生死追求出「離」的心「現前」;若 給予救濟,一得安樂富貴,反而驕奢淫逸貪戀三界。菩薩有鑒於此,所以不 願施捨他。(四)有時菩薩「見彼有情,若施財位」,勢必成「為積集不善 法因」,他要因財位的獲得而造惡,所以不施給他。(五)有時「見彼有情 」在沒有財位時,還能自悲悲人,不惱害有情。「若施財位」,就將「作」 為「餘無量有情」的「損惱因」。這世間,多少人依仗權勢欺壓平民,多少 富翁在剝削貧民,貪口腹殘殺一切禽獸,這些都是受財位之累。所以菩薩寧 可使這有情受苦,不願多數有情遭殃。因有這種種因緣,所以「現見諸有情 匱乏財位」。總之,菩薩是知眾生的根性,明見未來,所以或苦或樂,都是 在救濟利樂;大悲大智的菩薩,決不是婆婆媽媽式的溺愛可比!

  
此中有頌:見業、障、現前、積集、損惱故,現有諸有情,不感菩薩施。

  這是重頌長行的意義:菩薩的功德雖然圓滿,財位雖得自在,悲心雖然 [P467] 充足,但是「見」諸有情:1有重「業」力,2財位能「障」他生起善法,3 受了苦能使他厭離「現前」,4財位能使他「積集」不善因,5能成為「損惱 」「餘眾生的因緣」。由有這五種關係,「現有諸有情」,終於「不」能「 感」得「菩薩」的布「施」。 [P468]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