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下編之九『佛教史地考論』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六、龍樹龍宮取經考

  龍樹入龍宮取經的傳說,在印度是極為普遍的。最初傳來中國的,是鳩摩羅 什的『龍樹菩薩傳』,如說:「龍樹獨在靜室水精房中。大龍菩薩見其如是,惜 而愍之,即接之入海。於宮殿中,開七寶藏,發七寶華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 量妙法授之。龍樹受讀,九十日中通解甚多。……龍樹既得諸經一箱(或作「一 相」),深入無生,二忍具足。龍還送出」。『付法藏因緣傳』也採取此說,但 末作:「龍樹既得諸經,豁然通達,善解一相,深入無生」。在龍樹所得讀的諸 經中,傳說以『華嚴經』為主。如魏菩提流支說;「龍樹從海中持出(華嚴)」 (見「淨名經玄論」卷二)。陳真諦說:「大海龍王見而愍之,接入大海。…… 即授下本華嚴經一箱」(見「法華經傳記」卷一)。唐波羅頗伽羅蜜多羅也有此 說(見「華嚴經傳記」卷一)。 [P212]

  龍樹入龍宮取經的傳說,有的解說為:這是表示深入自心,本著自證而集出 大乘經的。有的解說為:龍王,是印度民族中龍族的國王。『華嚴』等大乘經, 從此族的王庭得來。有的解說為:南天竺鐵塔或龍宮取經,正如敦煌石室的發見 古代經典一樣,不過傳說得神奇而已。有的解說為:龍宮、夜叉宮與天宮,一向 傳說為有大乘經。龍樹的龍宮得經,也只是這種傳說的一則。這些解說,都可以 有一分意義,但第三說是更為可能的。

  先從另一傳說說起:『法苑珠林』(卷五一)引『西域志』說:「波斯匿王 都城東百里,大海邊有大塔。塔中有一小塔,高一丈二尺,裝眾寶飾之。夜中每 有光耀,如大火聚。云:佛般泥洹五百歲後,龍樹菩薩入海化龍王,龍王以此寶 塔奉獻龍樹。龍樹受已,將施此國王,便起大塔以覆其上。自昔以來,有人求願 者,叩頭燒香獻華蓋。其華蓋從地自起,徘徊漸上,當塔直上,乃止空中」。這 一龍樹入龍宮得塔的傳說,顯然的與入龍宮得經相類似。玄奘『大唐西域記』( 卷一0)中,有一非常類似的記載說:烏荼「國西南境大山中,有補澀波耆釐僧 [P213] 伽藍。其石窣堵波,極多靈異。或至齋日,時放光明,故諸淨信遠近咸會。持妙 華蓋,競修供養。承露盤下,覆缽勢上,以花蓋笴,置之便住,若磁石之吸針也 。此西北僧伽藍中,有窣堵波,所異同前。此二窣堵波者,鬼神所建,靈奇若此 」!玄奘所敘烏荼Ud!ra,Od!ra的靈塔,與『西域志』所傳的龍樹塔,顯然是同 一事實的不同傳說。如一、『西域志』說在大海邊,烏荼的確是濱臨大海的。二 、靈塔都有放光的敘載。三、『西域志』說:供塔的華蓋,在塔上空中,不會落 下來。『西域記』說:將華蓋放在露盤下,覆缽勢上,華蓋會止住而不落。從這 比較中,可發見『西域志』的某些錯誤。『西域志』說大塔在波斯匿王Prasenajit 都城東百里大海邊,波斯匿王都為舍衛城S/ra^vasti^,離大海極遠。這是 烏荼的靈塔,所以可斷為憍薩羅Kos/ala^王都的誤傳。波斯匿王國名憍薩羅, 但這是北憍薩羅,南方還有南憍薩羅。誤以南憍薩羅為北憍薩羅,才記為波斯匿 王了。從西元前三世紀末到西元三世紀初,以安達羅Andhra族興起而盛大的 安達羅王朝,幅員極廣。如『西域記』中的南憍薩羅,馱那羯磔迦Dha^nya-kat!aka [P214] 、羯Kalin%ga、恭御陀Kon%goda、烏荼等,都是屬於安達羅王 朝的。『大唐西域記』(卷一0),護持龍樹的(安達羅王朝的)娑多婆訶王 S/a^tava^hana,也稱為憍薩羅國王。據多氏『印度佛教史』(一五•三)說:護 持龍樹的南方國王,名優陀延王Udayana,也許是從烏荼得名的。

  龍樹從龍宮得靈塔,或入龍宮得經,為同一傳說的不同傳說,尤其是靈塔的 所在地──補澀波耆釐Pus!pagiri,與龍王有關。補澀波耆釐,意義為華山 ,這是有名的神山。在「吠陀」Veda、「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往 世書」Pura^n!a中,都說到婆樓那Varun!a常往來此山(見高桑駒吉「大唐 西域記所記東南印度諸國之研究」)。在婆羅門教中,婆樓那本為天界的大神。 由於主管降雨流水,所以「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與「摩訶婆羅多」 ,說他是水神(「印度哲學宗史」一•二)。這在佛教中,就是有名的婆樓那龍 王。龍是主管降雨流水的,所以密典中稱之為水天。如『大集經』「須彌藏分」 ,婆羅那為五類龍王中的一切魚龍王。婆樓那是龍王,往來的補澀波山,恰好就 [P215] 是傳說龍樹入龍宮,得塔而建塔的地方,這是值得重視的。補澀波山的所在地, 『西域記』說在國都西南大山中;『西域志』說在大海邊。玄奘時代的烏荼國都 ,學者推論不一。Beal 氏推定為Cuttack洲的Ja^japur市,最好。在此處Assia 山脈中的優陀延山Udayagiri,即山脈的極東處,離大海不遠,現在還有佛教 的遺跡。優陀延,為日出或出光的意思。『翻梵語』說:「優陀延,日出處山也 」。這應該就是補澀波山,也就是龍樹大塔處,傳說的龍樹入龍宮處。烏荼的梵 語,也有作優特伽羅Uttkala的。梵語的Udaka,慧琳『音義』說:「東天 竺呼水名也」。烏荼面臨大海,被稱為烏荼,可能與水有關。而優陀山,與烏荼 也似乎同一語音所分出。這樣,這裡是大海邊,是日出處,是水國,是婆樓那龍 王往來的地方。龍樹的入龍宮、見龍王、得塔、得經,都與此地有關。

  這可以說龍樹從龍宮所得的經典了。龍樹從龍宮所得的經典,主要為『華嚴 經』。現存的大部『華嚴經』,七處九會,是「隨類收經」而編集所成的。主要 而傳出最早的,在龍樹的引述與解說中,有『十地經』與『不可思議解脫經』─ [P216] ─「入法界品」,也名「普賢行願品」。「入法界品」的主題,是善財Sudhana 童子的發心,向南方參學。依「入法界品」說:文殊師利Man~jus/ri^到 南方來弘化,首先「至福城東,住莊嚴幢娑羅樹林中,往昔諸佛曾所止住教化眾 生大塔廟處」 (唐譯「華嚴經」卷六二)。文殊在此處說經,善財也就從福城 中來,發心修學。福城,是『華嚴經』 「入法界品」 的出發處。福城,梵語為 Dhanya^karanagara,晉譯作「覺城」,四十『華嚴』作「福生城」。考 『孔雀 王經』中,有跋陀國 ,Bhadrapa^la義淨譯作「賢善城」,是「幸福城」的 意思。巴利律「大品」(六)作Bhaddiya-nagara,也是幸福城的意思。『根本 說一切有部律』,譯為「婆提」,梵語為Bhadram!kara。善財住處的Dhanya^kara ,不但與福城相合;譯作「覺城」,更與巴利語的Bhaddiya相近。律(及經) 中的跋提,與『華嚴』「入法界品」的福城,是一致的。這個幸福之城,據巴利 語學者說,在央伽An%ga境內(這是佛世摩竭陀以東的通稱)。漢譯以為在修 摩Suhma。據Br!hatsam%hita^書(卷一六),修摩在An%ga(即央伽﹞與 [P217]伽間。在今Orissa(奧里薩,即烏荼)的Ja^japur市東北,約二十里處,有 名為Bhadraka 的,與福城的語音及方位,無不恰合。這是更近大海處,與傳 說烏荼的龍樹大塔處,相離不遠。所以,Bhadraka就是福城;而Ja^japur的優 陀延山的有佛教古跡處,就是補澀波耆梨的大塔處,也就是「入法界品」──「 福城東」的「莊嚴幢娑羅林中」的「大塔廟處」。龍樹傳說在這裡得到『華嚴經 』,是有深切意義的。

  「入法界品」的「福城」,為善財發心參學的出發處,推定為現在的Bhadraka 。從善財南參的路程來看,也可以確信無疑。一、善財先(西南向)到勝樂 國Ra^ma$vara$nta妙峰山,應即今Maha^nadi River南岸的Ra^mpur。二、再(東 南向)到海門國Sa^garamukha,雖不能確指,依經中「觀海」及此下行程, 應在今Chilika湖以南的海邊。三、到(西南向)楞伽道頭Lan%ka^patha, 這是向錫蘭去的海口。Fergusson氏推定羯伽的都城,為今Kalin%ganagara, 這與楞伽道頭的原語一致,僅略去首音而已。四、(向西南)到達里鼻荼國 [P218] Dramid!apat!t!ana的自在城Vajrapura。達里鼻荼即『西域記』的達羅毘荼 國即沿Palar河兩岸地方。五、向(西)南到住林聚落Vanava^sin。這是 有名的婆那婆私,阿育王曾派傳教師去傳教。婆那婆私的所在地,學者議論不一 。依「入法界品」來看,在達里鼻荼之南,應在今Mysore南部。六、到了閻 浮提畔Jambudvi^pas/i^rs!a的摩利伽羅國Milasphran!a,這是到了印度南端 ,『西域記』所說的摩羅矩吒。依這一旅行的歷程來看,大致近於玄奘南下的行 程。善財出發處的福城,推定為Bhadraka,是決無不合的。文殊說法處,在福 城東,推定為傳說龍樹於龍官得塔處,得『華嚴經』處。此處與塔及龍王有關, 而『華嚴經』說,這是福城東的「大塔廟處」。文殊說法時:「於大海中,有無 量百千億諸龍而來其所」。在這裡特別說到教化龍族,是不應該看作偶然的。

  依「入法界品」的內容,可解說為:在南方大乘佛教興起的時代,『不可思 議解脫經』──「入法界品」,在福城以東的大塔廟處,集出流通,所以經中以 文殊的教化福城,為善財發心修學的出發處。古來有許多傳說,可以說明這點, [P219] 如多氏『印度佛教史』(一二•四)說:「烏提毘舍國Od!ivis/a(,就是烏荼)旃 陀羅羅叉Candraraks!a王時,文殊現比丘身來其家中。大乘法類之經典,開始 出現」。這一傳說,與龍樹在這裡得『華嚴經』及其他大乘經的傳說,極為適合 。這裡──烏荼,不但是「入法界品」等的出現處,一直到後代,也還是如此。 『大唐西域記』說:「僧徒萬餘人,並皆習學大乘法教」。唐德宗貞元十一年( 七九五),烏荼國王手寫『華嚴經』 「入法界品」 呈獻中國。後來譯出,就是 四十華嚴──「 入法界品」。可見「入法界品」,與烏荼國的特殊關係了。據日 照三藏(「華嚴經傳記」)說:「南天竺國,近占波城Campa^(,佛世央伽的首 都),有一僧伽藍,名毘瑟奴(可能為補澀波的別傳)。……有一大乘法師,持 華嚴經一帙,來至其寺。……華嚴一經,盛於此國」。又說:「南天竺掘遮伽 藍,寺僧並受持華嚴經』。這可見,『華嚴經』「入法界品」,在西元七、八世 紀,還是烏荼一帶盛行的經典。

  『華嚴經』「入法界品」集出的地方,推定為烏荼的福城以東,補澀波耆釐 [P220] 。『華嚴經』「入法界品」在此地開始流行,龍樹得大乘經、『華嚴經』的傳說 ,是有事實在內的。此地依山向海,『西域記』(卷一0)說:烏荼海口的折利 呾羅城Charitrapura,夜中遠望海南的楞伽,常見佛牙的光明。這一環境, 實為宗教意識易於滋長的地方(如中國的山東半島)。所以,婆那樓(龍王)的 信仰,從來就極為普遍;大乘經也在這裡大大流行起來。『華嚴經』說:這裡有 古聖的大塔廟處,可以想見的,在大乘初行時,這裡本來是有塔廟的,也許本來 是婆那樓的塔廟。塔,在佛教中,如阿育王所造的,本來都是不太大的(所以能 造得非常多),供奉佛或聖者的舍利(沒有舍利,稱為支提,原為印度舊有的神 祠)。這等於後代所供的佛像,在佛像(雕塑的)沒有普遍流行以前,舍利塔是 作為佛像供養的。龍樹在這裡得到舊塔(一丈二尺),國王又加以重建,在小塔 外加一層大塔,古代大抵如此,這是可以信賴的。在這與婆樓那龍王的塔廟中, 得到大乘經(「華嚴經」)與塔,傳說為龍樹所發見。但在傳說中(此處有大乘 經出現,最好的傳說,就是從龍宮得來),龍樹被龍王接入大海中,從龍宮取經 [P221] 得塔了。總之,這一傳說,是有事實依據的,不過經過傳說的神化而已。 [P223]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