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下編之九『佛教史地考論』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一0、大乘經所見的中國

  中國與印度的文化交通,我們相信是極早的。在中國,『山海經』已說到「 身毒之國」。如印度的火神阿耆尼,即中國傳說的仙人安期生;日與烏,月與兔 ,中國的古代傳說,也與印度吻合。所以,到周秦時代,中國對於印度文化,早 有過了接觸。印度方面,也不難想像為早已知道中國的。中國梵語為cina,音譯 為支那、至那、脂那、震旦、振旦、真丹等;義譯為漢、秦、晉、隋、唐等,這 是印度人對於我們的稱呼。在印度現存的二大詩篇中,已提到支那,不過該詩篇 為次第增編所成,還不能推定為中國見於梵文的最早記錄。

  佛教傳來中國(早於漢明帝時代),無疑地加深了中印的文化聯繫。等到中 國求法的僧侶西遊,關係更密切起來。佛教發展於中國,在傳來中國的佛典,特 別是盛行北方的大乘經,每每提到中國。這對佛、菩薩、祖師們對於中國的關心 [P252] ,是多少可以體會出來的,因為這是大乘佛教的重鎮。雖然,支那一詞所指的區 域,學者間所說不完全一致。但在大乘經中,無疑是我們中國。從漢代以來,西 域(新疆省)已成為中國的一部,所以以現有的中國地區為範圍,而敘述大乘經 中有關中國的記載。偶然想起,檢錄一番,想來遺漏一定還多!

  

一 中國的地誌

  首先,經中所說的支那,有支那與外支那,換言之,有中國本部與中國屬地 的不同。元魏瞿曇般若流支所譯的『正法念處經』(卷六八)這樣說:「次第十 五名曰漢國,其土縱廣一千由旬,官屬都合一千由旬。真漢唯有二百由旬」。此 漢與真漢,比對梵文的『羅摩耶那史頌』,即Ci^naAparaci^na,意思是支那 與外支那。藏譯的『正法念處經』,直譯為:「第十五國名廣黑(即支那),與 其周圍一千由旬。第十六國名別廣黑國,廣二百由旬」。此二類不同,趙宋天息 災譯的『大方廣菩薩藏文殊師利儀軌經』,即說為「小支那Ci^na-des/a大支那 [P253] 國」Maha^-ci^na。早在東晉帛尸梨密多羅所譯出的『灌頂經』(卷六),已說出 此二分別,如說:「震旦國中又有小國,不識真正,無有禮法。……震旦邊國諸 小王輩所領人民,不知有法,不識真正」。所以,支那或大支那(漢),有一千 由旬;而外支那(真漢)或小支那,只有二百由旬。小支那本指中國的邊地屬國 ;元魏起於朔北,所以譯者顛倒過來,說此二百由旬為真漢。大乘經中所說的支 那,指中國本部可言,是可以決斷無疑的。

  中國本部與西域一帶的地理誌,如『大寶積經』第二會的『金剛力士會』, 是東晉竺法護所譯的,卷初說到:「釋種(指塞種)、安息、月支、大秦、劍浮 、擾動,(此下為蔥嶺以東)丘慈、于填、沙勒、鄯善,烏耆,前後諸國,匈奴 、鮮卑、吳、蜀、秦地、諸蠻夷狄」。符秦曇摩難提所譯的『阿育王息壞目因緣 經』,雖屬於譬喻集,而譯出的時間與內容,都是相近的。如說:「新頭(印度 )河表,至娑伽國(塞迦)、乾陀越、烏持聚落、劍浮、安息、康居、烏孫、龜 茲、于填,至于秦土」。 [P254]

  『力士會』與『壞目因緣經』,都是越過印度河,經阿富汗,俄屬中亞細亞 ,由伊犁河而進入我國的新疆。這與漢代以來,從北道而去印度的路線相當。但 在東晉末年,從中國去印度,經過有名的陀歷道,並不只是法顯一人。這一路線 的地理誌,在高齊那連提梨耶舍所譯的『大方等月藏經』,有兩處說到。現在對 列而略加考證於下,這對於地理上,有重要的價值。如法顯所經歷的竭叉,決不 是足立喜六等所說的佉沙(沙勒),因為沙勒以外是別有竭叉的。

圖片
      〔卷九〕護持諸國    〔卷十〕諸佛出現    〔考同〕
      罽賓                罽賓那              西域記的迦溼彌羅
      優羅奢              憂羅賒              西域記的烏刺尸
      佉羅婆羅            佉羅婆羅            根有律載迦旃延經迦羅城,
                                              次到濫波,乃漸到步迦拏。
                                              今佉羅婆羅,與迦羅補羅(
                                              城)相當
[P255]   

      阿疏拘迦            阿疏居迦            未詳
      達羅陀              陀羅陀              法顯記的陀歷
                          波盧那              唐書的勃律
      弗梨沙              弗離沙              未詳
      伽賒                迦沙                法顯記的竭叉
      遮居迦              遮拘迦              西域記的斫句迦
      簁提                簁提                疑是漢書的西夜
      沙勒                沙勒                西域記的佉沙
      于闐                于填                西域記的瞿薩旦那
      龜茲                龜玆                西域記的屈支
      婆樓迦              婆樓迦              西域記的跋祿迦
      兮周迦              奚周迦              未詳
                          億尼                疑是漢書的扜泥
[P256]   

      鄯善                鄯善                漢書的鄯善
      緊那羅              緊那羅              不詳
      震旦漢國            震旦                指北朝
                          羅羅                不詳
                          吳地                指南朝

  

二 中國的護法神

  在大乘經中,特別重視夜叉們的護法。中國既為大乘佛教的重鎮,當然也有 護法神;而且論理是佛早為我們安排妥當,矚咐某些鬼神來護持我們。中國佛教 界所熟悉的韋馱天將──韋琨將軍,發達於唐道宣律師的時代;關帝與天臺智者 有關,這都是中國祖師自己所發現的護法神。然據大乘經的記載,卻另有護法神 群的。

  唐不空譯的『轉法輪菩薩摧魔怨經』,附記有:「此大唐護國土者,所謂毘 [P257] 首羯磨藥叉、劫比羅藥叉、法護藥叉、肩目藥叉、廣目藥叉、護軍藥又、珠賢藥 叉、滿賢藥叉、持明藥叉、阿吒俱藥叉(已上十大藥叉)。蘇枳龍王、蘇摩 那龍王、補沙毘摩龍王(已上三大龍王)。訶利帝大天后、翳羅蹉大天后、雙 目大天后(已上三大天后)。各有五千神將以為眷屬」 。

  不空的傳說,與『大集經』的『月藏分』(卷九),大體相同。但『月藏經 』以毘首羯磨為天子,另加入般支迦夜叉。據不空譯的『佛母大孔雀明王經』( 卷中)說:「半支迦藥叉,羯溼彌羅國。其足五百子,有大軍大力,長者名堅目 ,住在支那國」。義淨譯本也同。那末,般支迦為堅目的母親,以不在十大藥叉 之內為妥。然據僧伽婆羅的譯本:「般之夜叉,住[人劫]賓國,有五百子,有大軍 大力。其最大者名般止,任止那地。娑干社夜叉(即堅目)住修多羅地」,這 又似乎有般止夜叉(與母親同名的長子);梵本也如此。所以我想,『月藏經 』說是更好的。

  現今新疆一帶的佛教區域,佛在『月藏經』(卷九)中,也安排有眾多的護 [P258] 法神,條列如下:

  伽 賒 國──持華乾闥婆,摩羅伽乾闥婆,金枳持夜叉,毘持夜叉,光 掌龍王,勝奪龍王,阿樓尼天女,華日天女。

  遮居迦國──劍婆羅龍王,極惡鳩槃茶,那米波毘舍遮,星月羅剎女,天 鎧餓鬼,歇惡夜叉。

  簁 提 國──具足龍王,善道龍王,堅目鳩槃茶,毘那夜迦天女,道神天 女,尸利天女,珂貝天女,安住天女。

  沙 勒 國──髮色天子,護國乾闥婆,佛護夜叉,助雹夜叉,孔雀項龍王 ,山目龍女,訖利波賒鳩槃茶,持德天女,龍護天女。

  于 填 國──難勝天子,散脂夜叉,羖羊腳夜叉,金華鬘夜叉,熱舍龍王 ,阿那緊首天女,他難闍梨天女,毘沙門王。

  龜 茲 國──牟鎧天子,黃頭夜叉,厭財羅剎女,侯護夜叉,尸利遮吒羅 剎,鹿齒羅剎,疏齒鳩槃茶。 [P259]

  婆樓迦國──騫茶夜叉,阿婆迦利鳩槃茶,垂乳羅剎。

  奚周迦國──王活乾闥婆,奚卑羅龍。

  億 尼 國──勇健執蠡夜叉,象耳龍王,吉迦知羅剎女,雪池羅剎女。

  鄯 善 國──阿羅知天子,阿沙迦夜叉,無著羅剎女。

  緊那羅國──赤目夜叉,不動鳩槃茶。

  這種護法神的分派工作,似乎並不固定。如法護夜叉是支那的護持者,又是 伽賒的護法者。『大集經』『虛空目分』(卷一)說:「龜茲國有一龍王,名曰 海德。……于填國有一龍王,名樂寶藏。……真丹國有一龍王,名日三角」。此 三角龍王名,不見於支那的三大龍王內。反之,在『大集經』的『曰藏分』(卷 一一)說:「以閻浮提中震旦漢國,那羅耶那弗羅婆沙牟尼聖人住處,付囑海德 龍王。復以閻浮提內,于闐國中水河岸上,近河岸側,瞿摩沙羅香大聖人支提住 處,付囑吃(祇)利呵婆達多龍王」。護法工作的分派不確定,不知與護法的熱 情與責任,有關係否? [P260]

  此外,『月藏分』(卷一0)更有以一切國家,付囑二十八宿,要他們「攝 護養育」眾生。吳地與于闐,付囑昴宿。沙勒、億尼,付囑畢宿。震旦付囑參宿 。龜茲付囑女宿。婆樓迦付囑危宿。而奚周迦付囑了房、參兩宿;佉沙付囑了角 、虛兩宿;簁提付囑了畢、女、虛三宿。雖不專為護法,也與護持我們有關。

  

三 中國的聖王

  佛教的開展,要取得政治當局的護持。如阿育王,迦膩色迦王等,起來護持 佛法,佛教才獲得非常的開展。所以佛教在中國,異常興盛,應該也有賢王來護 持。關於這點,佛經早就有了預言。我想,預言即使不應驗,也是啟示我們的絕 好方便。這主要是關於月光菩薩的預記。可斷為苻秦或姚秦時失譯的『申日經』 (傳為竺法護譯,但法護別有佛說月光童子經)說;「我般涅槃千歲之後,經法 且欲斷絕,月光童子當出於秦國作聖君,受我經法,興隆道化。秦土及諸邊國─ ─鄯善、烏長、龜茲、疏勒、大宛、于填,及諸羌虜夷狄,皆各奉佛尊法」。這 [P261] 確是苻堅與姚興時代的佛教情況。稍後,劉宋失譯的『佛說法滅盡經』,也有「 月光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的預言。到隋代,那連提黎耶舍異譯 的『德護長者經』,更明說:「此童子我涅槃後,……於閻浮提脂那(或作大隋 )國內作國王,名曰大行。……大行王以大信心,大威德力,供養我缽」。大行 與煬帝的年號「大業」相合;行與業,在梵語中,不但意義相近,而且字根也是 一樣的。然而煬帝不配作佛教的賢王,還是文帝吧!

  到唐代,菩提流志三譯的『佛說寶雨經』說到:「東方有一天子,名日月光 。……佛告天曰:我涅槃後,最後時分,第四、五百年中法欲滅時,汝於此瞻部 洲,摩訶支那國,位居阿鞞跋致,實是菩薩,故現女身為自在王,經於多歲,正 法治化」,這正是武則天臨朝的時代。在『寶雨經』的初譯中,並無此段,這是 菩提流志糅合『大雲經』女王與月光童子的傳說,以迎合時王的心理。大乘經中 所預記的中國聖王,大抵如此。 [P262]

  

四 中國佛教的聖地

  中國的四大名山,為四大菩薩的道場,這是起於中國的傳說。大乘經所說, 也許是五臺山吧!唐譯『華嚴經』(卷四五)「菩薩住處品」中,有二處:一、 「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現有菩薩文殊師利」。二、「震旦有一住處,名那 羅延窟」。關於那羅延窟,『日藏經』(卷一一)也有說到:「震旦漢國,那羅 耶那弗羅婆沙牟尼聖人住處」。依『華嚴經』,清涼山並不明說為中國,而且與 那羅延窟為別處。然以五臺山為清涼山,早是中國佛教界的共同信念;而那羅延 窟也被解說為在五臺山。『華嚴經』的二處,實際上在中國是合而為一了。這一 信念,極為普遍,到唐菩提流志譯出『文殊師利寶藏陀羅尼經』,更證明了這點 ──清涼山即五臺。如說:「我滅度後,於此瞻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其 國中間,有山名為五頂,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其後 ,就有在中國親見文殊的記載了,如趙宋施護譯的『佛說最上意陀羅尼經』說到 [P263] :「有一比丘,名曰傳教。於九月黑月十五日,北方遊行,去支那國不遠,及四 由旬。忽於路次見一神人…….審諦觀察,此非他人,乃真實是妙吉祥童子」。

  

五 中國的聖者

  中國佛教這樣的發達,修證成聖的當然很多,現在專依經典,佛菩薩到中國 來教化而說。

  文殊菩薩在五臺山,這已不消再說。此外,東晉帛尸梨密多羅的『灌頂經』 (卷六)說:「閻浮提界內,有震旦國,我遣三聖在中化導」。屬於疑偽部的『 清淨法行經』也說:「月光菩薩,彼稱顏回;淨光菩薩,彼稱仲尼;迦葉菩薩, 彼稱老子」。然『法行經』不可信,而『灌頂經』為纂集性質,所以三聖來化的 教說,是否可信,還需要研究。

  『大集經』『月藏分』(卷一一)所說中國地區的化佛示現,非常眾多,如 說:「爾時,世尊熙怡微笑,從其面門放種種光,照耀諸方,即時於此四天下中 [P264] ,而有無量百千諸佛出現。……迦沙國二十八佛現,遮居迦國二十佛現,簁提國 四十五佛現,沙勒國九十八佛現,于填國百八十佛現,龜茲國九十九佛現,婆樓 迦國二十四佛現,奚周迦國十八佛現,億尼國八十佛現,鄯善國二十九佛現,緊 那羅國八十佛現,震旦國二百五十五佛現,羅羅國二十四佛現,吳地國五十佛現 ,新陀跋持國二十五佛現。佛言:諸仁者!如是等佛,於此四天下國土城邑村落 山林處處而現,我今神力之所加故,還起如是等數塔寺」。中國地區的化佛之多 ,超過了印度本土。有這麼多的(著名的)塔寺,因為有這麼多的化佛,是如來 威力所加持。這等於說,名山大剎的建立,無非諸佛示現的威力所成。

  

六 于闐

  關於大乘經中所記的于闐,有特別一談的必要。于闐百八十佛現,是次於中 國本土的大乘教區。王城西南的牛頭山寺,更是有名的聖地。如『大集經』『日 藏分』(卷一0)說:「以閻浮提內,于闐國中,水河岸上,牛頭山邊,近河岸 [P265] 側,瞿摩娑羅香大聖人支提住處,付囑訖利呵婆達多龍王,守護供養。……佛告 龍王:我今不久往瞿摩娑羅牟尼住處,結跏七日,受解脫樂」。『西域記』及西 藏傳說,也有此事。但八十『華嚴經』(卷四五)作:「疏勒國有一住處,名牛 頭山」。雖然在晉譯『華嚴』中,疏勒作「邊夷國」,然八十華嚴的譯主實叉難 陀,是于闐人,他為什麼反而說作疏勒呢?這是極難理解的。此山,依『日藏經 』說:或作牛角山,或作牛頭山。寺名為瞿摩娑羅香,或作瞿摩娑羅乾陀,所以 應名為牛頭香寺。

  佛曾敘述于闐過去的情況說:「迦葉佛時,彼于闐國名迦羅沙摩(外國傳作 迦羅奢末)。……彼土眾生,多行放逸,貪著五欲,謗毀聖人,為作惡名,以灰 塵土坌彼聖人。時諸行者受斯辱已,各離彼國,散向他方。……彼國中水天火天 皆生瞋恚,所有諸水河池泉井,一切枯竭。時彼眾生,無水火故,饑渴皆死,是 時國土自然丘荒」(日藏經卷一0)。于闐過去一度荒廢,『西域記』說為沙土 淹沒曷勞落迦的故事,但勞落迦實在印度。西藏又傳說為類似迦溼彌羅大湖的故 [P266] 事。沙摩,為塞種;迦羅奢摩,或許是本為塞種居留時的地名。

  于闐的從荒廢而再建,是由於外來的移民。『日藏分』又說:「然彼國土城 邑村落,悉皆空曠,所有人民,悉從他方餘國土來。……于闐國於我滅後一百年 ,是時彼國還再興立」。『西域記』及西藏的傳說,于闐再建,是阿育王時代; 阿育王是佛滅後百年出世,所以與經說相合。這些,都可作歷史研究的參考。

  于闐佛教的傳入,『月藏經』有:「今有二萬大福德人,見於四諦,從沙勒 國而往彼住。以彼二萬福德眾生有大力故,於此瞿摩娑羅香山大支提處,日夜常 來一切供養」。這一節,可解說為于闐佛教的傳入與發達,與疏勒來的僧眾有關 。我想,牛頭山寺可能本為疏勒的聖地,由於疏勒的弘法者到于闐,于闐也就有 牛頭山寺(佛教中這種情形,極普遍)。于闐的大乘佛教,勝過了疏勒,牛頭山 寺也就成為于闐所專有了。

  『月藏經』的付囑護持中,于闐國有毘沙門天王,這與玄奘所傳的極為相合 。 [P267]

  

七 中國的政教情形

  經中暗示中國的,也許很多,這裡是取其明顯可見的。竺法護譯的『佛說分 別經』說:「吾般泥洹後千歲,魔道當興。……真丹之土,當有千比丘,共在大 國,墮魔邦界。其中黠者,若一若兩為佛弟子。……吾般泥洹後,當有五逆惡世 。當斯之時,真丹土域,魔事當盛,閉塞正道。雖有經法,少有學者;設有學者 ,少有行者。世有比丘,少能自守清淨,多有污濁習俗之行。高望遊步,世人無 異,求世衣服,學世辯詞,追世禮費,群黨相隨以快心意」。如把這作為竺法護 現見的中國佛教情況,豈不恰合!

  晉帛尸梨密多羅集出的『灌頂經』(卷六)說:「震旦國中,又有小國,不 識真正,無有禮法;但知殺害,無有慈心。……欲滅三寶,使法言不行,破塔滅 僧」。不知所指的是什麼。

  失譯的『當來變經』說:「北方晉土,有一天子,名曰犍秋。佛法將滅,此 [P268] 三天子將出晉,破壞國土」。然三國王出世,破壞佛法,本指安息、塞迦、臾那 (希臘)人。『當來變經』是『迦丁比丘說法滅盡經』的異譯,譯者把他解說為 中國;對於佛教徒的非法,大大的批評。兩晉佛教的實情,從這與竺法護的『分 別經』,可以多少見到真相。

  

八 雜事

  有關中國的瑣屑事,再略說幾條。

  佛缽的傳來沙勒與中國,如『德護長者經』說:「(脂那)大行王以大信心 ,大威德力,供養我缽。於爾數年,我缽當至沙勒國,從爾次第至脂那國」。舊 有『缽記經』,已失去。『法苑珠林』(卷三0)略引說:「佛泥洹後,此缽隨 緣往福眾生,最後遺化,興於漢境」。這與法顯傳所說的:「若干百千年當至于 闐國;住若干百千年當至屈次國;若干百千年當復來漢地」,大抵相合。不過, 除了沙勒國,傳說羅什曾頂戴佛缽而外,一切都是不曾實現的。 [P269]

  佛也會說中國話,如『大毘婆沙論』(卷七九)說:「若支那人來在會坐, 謂佛說支那音義」。原來,佛也曾學過中國文字,如『方廣大莊嚴經』的「示書 品」,明顯的說到「支那書」;『佛本行經』與『普曜經』也都如此說。

  中國是修行容易成就的地方,如『大方等菩薩藏文殊師利儀軌經』說。

  向來說輪王出於印度,然從事實來看,洋洋大國的大支那,怎能說是粟散小 王?所以『毘婆沙論』(卷二五)說:「轉輪王業者,……. 至那天子等」。

  中國的名產,有絲絹衣寶劍。如『大毘婆沙論』(卷一三六)說:「支那國 有百鍊鋼刀」。『根本說一切有部律雜事』 (卷二四),也說到「支那寶劍」。 的確,干鏘、鏌耶,在東周時代,早就是出色的名劍了。關於衣絹,也如『婆沙 論』(卷一二)說:「至那國,雖奴僕等皆衣繒絹,餘方貴勝所不能得」。這更 是聞名西方的中國特產。

  中國到北印度,路程太遠了。『婆沙論』(卷一0一)說:「如今世人,往 至那國,還者極少」。形容兩地的遠距離,又說(卷七0):「父在迦溼彌羅, [P270] 子在至那。或有母在迦溼彌羅,父在至那」。 [P271]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