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集上編之七『大乘起信論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此下,論主假設問答,以明造論因緣。「問」:「有何因緣而造此(起 信)論」?「答」:造此論的「因緣,有八種」。八種是:「一者、因緣總 [P34] 相」。即是總明造論及本論的一般目的。總相因緣,是因緣中最主要最根本 的。就是:「為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非求世間名利恭敬」。上兩句 說正因緣,下一句遮除顛倒的因緣。佛法對世間有種種義利,所以有顯示與 宣說的必要。佛的出家、成道、轉法輪,以及菩薩造論,唯一的目的,無非 為了令眾生離苦得樂。眾生的苦痛,總說有無量苦;分類而說,有三苦、八 苦等。八種苦,我曾經攝為;身心的、社會的、自然的三類。有的經中,說 地獄苦、畜生苦、餓鬼苦等種種。樂,有現法樂、未來生天樂、究竟解脫樂 等。佛法雖有世間的與出世間的,但佛法的重心,是出世間法。佛法,不但 是為了現法樂,後生樂。這些,世間善法,就可以相當的令人滿足了。佛法 的重心,是令眾生離一切苦,得究竟的菩提涅槃樂。所以雜苦,即離一切生 死苦;得樂,要得究竟樂:這是佛法最大的目的。如忽略這個目的,那就無 所謂佛法了。佛法是救濟世間眾生的方便;論主造論的目的,也就是為了這 個。不是為了要得世間的名利恭敬,而寫這篇論文。若為了名譽、財利、恭 [P35] 敬而造論,那是從自私的立場出發;這種動機,根本不合於佛法。應該去掉 名利恭敬心,完全從弘揚佛法、利益眾生去著想,這才是造論、宏法等正確 目的。大乘佛教理,能做到這樣的極多。如許多大乘的要典,沒有留下作者 的名字;這因為古德能推功歸佛,不看成自己私有的,而願意融化自己於佛 教三寶中。
以下七種,是別相因緣,是約本論的某部分的意義而說的。其中,「二 者、為欲解釋如來根本」的法「義」。在如來的無量法門中,出世的三乘法 為根本;三乘法中,大乘法又為根本中的根本。法華經說:『唯此一事實, 餘二則非真』。大乘法,為如來說法的本懷所在,為佛法的根本道理。本論 所要解釋的,就是這如來根本法的大乘義。又,根本即有力有能,為因為種 義。如來是依著大乘法門去修習、去證悟,才成為如來的。這種法門,是可 能成佛的根本因;本論就是解說這成佛的根本的。這第二因緣,即指本論第 二立義分,及第三解釋分的顯示正義與對治邪執。顯示正義,所以能生起「 [P36] 眾生」的「正解」;對治邪執,所以能使眾生「不」陷於「謬」誤。約對機 說,引起眾生的大乘正解,通於本論所被的一切機宜。不但眾生不能正解的 ,要使他正解;解而未能行的,及能真實修行的,也還是要不離正解,要深 刻而圓滿的去正解。
第「三」、第「四」因緣,可合起來說。一是「善根成熟眾生」,一是 「善根微少眾生」。已成熟的眾生,使他證信;善根微少的眾生,使他修習 而漸生大乘正信。這兩類眾生,也可概括本論所被的機宜。熟,是譬喻。如 果物熟了,可以受用;金鐵鍊熟了,可以作器。如眾生的善根成熟了,可以 得解脫,可以得大乘的不退信心。善根,指大乘的善根,即信心(聞大乘法 而發心)為主的,攝得福德智慧資糧。如善根成熟,那麼使他「於摩訶衍法 ,堪任不退信」。堪任,即對於大乘法,有力量,能夠擔當得起;能做到信 心成就而不退轉。不退信,是大乘信心成就,即發菩提心成就;從此向無上 菩提大道前進,不再退轉了。對善根未熟的眾生,還不能使他成就信心,僅 [P37] 能使他「修習信心」。沒有發起的使他發起;發起而未堅固的,使他修習漸 得堅固。第三因緣,正指解釋分中第三大段分別發趣道相。第四緣,指修行 信心分前段的起四種信,修四種行。其實,這也是可以通指修行信心分全分 的。
「五者、為示方便消惡業障」。這是前生已久修善根,而不幸又有重惡 業的。於現生中,有種種障,如生在邪見家,遇惡知識,或過於貧苦,過於 富有,長年久病等;成為障道因緣,懈怠放逸,不能順利的修習信心。所以 本論特為開示方便,使惡業消滅,不為學佛的障礙。方便,指禮佛、讚佛、 供養、懺悔等。如業障消滅,即是「善護其心」,使心「遠離癡慢」等煩惱 ,「出」於「邪網」。癡是愚癡,於諸法正理,無知而不明了。慢是高慢, 恃己凌人。像印度的婆羅門族,自以為種族高貴,而起高慢。邪網,指邪見 說。邪見有種種,佛典中總名之為見趣。有了邪見,就如在網中一樣,不得 解脫。長阿含有梵網經,就是專說各種邪見的。總之,有人過去雖曾修習善 [P38] 根,但現在生中為惡業所障,無法擺脫,不能專修佛法,成就善根。本論為 這種人,特示消滅惡業的方便。此正指修行信心分中,修行精進下的一段文 。
「六者、為示修習止觀」。止是止息分別,觀是觀察。修習止觀,可以 「對治」眾生的過失。過失有二:一、「凡夫」心,過失在戀著世間,沒有 超出世間心等。二、「二乘心」,「過」失在厭棄世間,獨善其身,不能起 大悲心,修廣大行。修習大乘佛法,要不貪著世間,也不能厭棄世間。要使 修學大乘法的,能遠離這二種心,所以說止觀門。這正指修習止觀一段文。 修習止觀,實為修習信心,以及實行實證的必要法門。這不過約止觀能對治 二過說,並非止觀專為這樣的眾生說。
「七者、為示專念方便」。這類眾生,指『初學是法』的人,善根非常 微薄,這一生是沒有多大希望的──不能成就信心。想到佛法的深廣,生死 的苦切,即心生怖畏;生怕無常一到,從此牛胎馬腹去。對於這種怯弱眾生 [P39] ,特為開示專門念佛的方便。依此專心念佛的法門,命終以後;「生於佛前 」;於彼土,「必定」成就大乘「不退信」的。這是指修行信心分中,眾生 初學是法以下的一段文。
在修行信心分中,明四種信心,及修習五門(六波羅蜜)行,這本是為 善根未成熟眾生而開示的法門。然在善根未成熟的眾生中,又為了兩種特殊 人,而開示二種特殊的法門:即消惡業障,專念方便。如肥大的竹筍,有巨 石壓在上面,筍即不能自由的生長。這如眾生雖久習善根,然因現生中業障 太重,不能進修。所以論主為示消滅惡業障的方便;如將巨石移去,筍即能 迅速的長成。如一粒不健全的種子,生長力異常薄弱,雖已生芽抽葉,然經 不起風吹雨打。這可用竹木來扶持它、覆蓋它。種子雖劣,但經過細心的培 植,也可以逐漸的茁壯起來。這如一類眾生,惡業雖不厚,還能心向佛道。 然因初學,善根太微薄,也不易成就。所以,特為開示專念方便。論中說此 類眾生為『初學』,初學的根機極劣,而大乘的法門極妙,所以心情確易於 [P40] 怯弱。今教他念佛,藉佛的功德來扶持他。這二種方便,一為有惡業而曾習 善根,可用消惡業障的方法治;一為無惡業障而善根微薄,應以念佛法門治 。如惡業既多,善根又少,那就怕不易起信了。要知這二種機,都是從『善 根微少眾生』中分別出來的。古代的解說者,有以念佛為上根利智的事,這 與本論是恰好相反的。
「八者、為示」法門的「利益,勸修行故」。此為本論第五勸修利益分 而作因緣;即為了流通未來。總此八種因緣,一總七別,為本論造論的目的 。全部論文,即是為了這個。
第二節 辨造論之必要
問曰;修多羅中具有此法,何須重說?答曰;修多羅中雖有此法,以眾生根
行不等,受解緣別。所謂如來在世,眾生利根,能說之人色心業勝,圓音一演,
異類等解,則不須論。若如來滅後,或有眾生能以自力廣聞而取解者;或有眾生
[P41]
亦以自力少聞而多解者;或有眾生無自智力,因於廣論而得解者;亦有眾生復以
廣論文多為煩,心樂總持少文而攝多義能取解者。如是此論為欲總攝如來廣大深
法無邊義故,應說此論。
「修多羅」──經「中」,是「有此法」門的,「何須重說」一番?論 主「答」:「修多羅中雖有此法」門,然今也有造論的需要;這因為「眾生 」的「根行不等,受解緣別」。根即根機,有利有鈍;行是心行,有癡有恚 有貪,有好廣有好略的不同。因為根行的不一致,所以有人從他聞法而得了 解,有人由閱讀經文而得了解;有依經而得解,有依論而得解。受解的因緣 各別,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以上是總相答,以下再為詳細解答。
先說佛世不必造論:「如來在世」的時候,「眾生利根」居多。同時「 能說」「人」──佛的「色心業勝」。如歸敬頌中所說:『最勝業偏知,色 無礙自在』。佛有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等-- --心色功德。能說者與受教者,都這樣的殊勝,所以聽佛說法,沒有不得正 [P42] 解的。這樣,佛在世的時候,即『不須論』說了。「圓音一演,異類等解」 ,與維摩經的『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相同。圓音,即一音。 一音,是說他的平等;圓音,是說他的圓滿。佛的圓滿音聲,稱性流出,眾 生根行雖不等,但都能有所了解。這即是說,佛稱心而說法,眾生稱機而得 益。佛的圓音,古人有二解:一、鳩摩羅什說:佛的一音即平等音,並無差 別。佛的音聲,雖平等無差別,然因眾生的根行有大小利鈍,煩惱有輕重厚 薄的不同,所以於眾生的心解中,現起不一樣的教相;但都能適合其宜而得 正解。二、菩提流支說:佛的音聲,具足一切音聲;雖具足一切音聲,但音 聲還是一味平等的。因佛的一音是圓滿而包含一切音聲的,所以眾生隨各自 所需要的什麼,即聞到什麼,了解什麼。本論應用菩提流支的解說。這如花 有紅、黃、藍、白色的不同,這些不同的顏色,真正說來,都是因太陽光照 而顯出的。太陽,看來是白色的,而實含有一切釆色,不過混融而現為一色 吧了。花草都有不同的受色素,經太陽的照射,這才成為紅黃等不同的顏色 [P43] 。這如佛的音聲,雖一味平等,然一音實具有一切音聲,如日光的具種種色 。眾生隨根機不同,而所了解的也不同;即如花草因受色素的性能不同,而 顯出各別的顏色來。
次說佛後應造論典:佛在世的時候,眾生的根機利,佛的三業勝,所以 不需要造論。現在佛已滅度,眾生的根機又鈍,說法者的色心業又不殊勝, 聽者可能誤解倒解,這就該造論了。「如來滅後」的「眾生」,本論說有四 種:可攝為自他與廣略二類:有依自力得解,有不依自力得解的。有眾生能 從廣博中去求得了解,有眾生一見廣博的經論就害怕,要從簡略的經論中去 求了解。二種二類相合論,即有四等人:一、有「能以自(智)力」,從一 切經的「廣聞」中,「取」得正「解」,這是無須造論的。二、有人也「以 自力」閱讀,能於略「少聞」思中「而」得「多解」的。多解,比類上下文 ,不應解說為少聞而解多義;無非是得解、取解的意思。少聞而能得正解不 謬的,當然也無須為他造論了。三、有「無自智力」,不能從經中得正解, [P44] 要「因於廣論」的闡發,才能「得」正「解」。這是需要菩薩為他造論的; 而且是應造廣論的。四、又「有眾生」也是沒有自力,要依論得解,但他「 以廣論」的「文多為煩」,見了就怕;他是「心樂總持」「文」字「少」而 含「義」「多」的論典,依此少文而攝多義的論典才能得解。中國人,就多 數是這樣的;喜歡文簡義深的論著。這種根機,需要造論,需要文少義多的 論。「如是此論」下,即論主說明,為這第四種人,有造此「總攝如來廣大 深法、無邊義」趣為略論的必要。後代的學者,每因自己對於一部論或一法 門的契好,就勸一切人都來學這部論或這一法門。古德就不是這樣,用心決 不偏讚強調。如看經能得解了,即無須再讀此論;能看廣論而得解了,也無 須看此論。唯有看經不能懂,看廣論又怕煩的,這部論才最適宜而契機了。 我想,起信論所以在中國暢行,大概就是因為它太適合中國人的那種好簡的 根機吧! [P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