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集上編之七『大乘起信論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本論總攝如來的廣大甚深義──大乘;大乘為本論的重心,有首先確立 的必要。這裡,即是「立義分」。立(大乘)義的義,即總說大乘──如來 的根本義;與『一者法,二者義』的義,含義稍有不同。大乘義,可以從兩 點(法、義)去總說;這是本論說明大乘的方法。如瑜伽以七大來說明,攝 大乘論以十殊勝來說明;本論是「總說」為二義。「二種」是:「一者法, 二者義」。法與義,二者是相待成立的。法(任持自體),是法體,指稱為 大乘的,有著充實內容的全體;義,是意義,指大乘所含有的體性、德相和 [P46] 作用等。法是總括一切的全體性;義是依法而有的不同內容。這裡的法,是 全體,與三大中,待相用的體,含義不同。大乘,應從這法與義的二方面去 了解。
第二節 法──眾生心
所言法者,謂眾生心;是心則攝一切世間法出世間法。
先說大乘法。本論直捷了當的說「法」,即是「眾生心」。隨世俗說, 凡夫是眾生,阿羅漢、菩薩、佛,也可說是眾生。然約有雜染的情識者名眾 生,眾生即不通於佛果;所以經中每以眾生與佛對論。眾生,可作二釋:一 、依蘊、處、界和合說,名為眾生;二、從生生不已的相續說,名為眾生。 這與補特伽羅(數取趣)的意義相似。
眾生心,是本論建立大乘法的根本依。本論以為:成立大乘法義,要使 人確信得有大乘法。直指眾生心為大乘,這樣,人人都覺得大乘法當下即是 [P47] ,不須外求,即能從自心中深信大乘。但唯識家說:眾生心,即是雜染報體 的阿賴耶識;這就覺得本論的解說,與唯識學的立義不合。賢首家說:眾生 心是如來藏心,即指吾人本具的圓滿無差別的真淨心;這又不是唯識者所能 同意的。因此,太虛大師以為:若如唯識家。從凡夫位說,與本論的立義不 順;若如賢首家,從佛位說,也不能恰當。所以,以為本論的眾生心,是依 菩薩位說的。
佛法中有一著名的金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這樣說來,眾生, 應該是約從凡夫到聖者,從聲聞到菩薩最後身的一切有情說。依本論說:有 一毫不覺在,即是眾生。眾生心,即除佛以外,一切六凡三聖的心。眾生, 千差萬別;千差萬別的眾生心中,仍有共通性。這眾生心的共通性,就是本 論所說的眾生心。
眾生心與佛心,也是有著共通性的。說明這生佛的共通性,一、大眾、 分別說系,依心以說明凡聖不二,如心性本淨者,一心相續論者。一心相續 [P48] 論者說:眾生位中是有漏心,(聖者等)佛果位中是無漏心;有漏心與無漏 心,只是相續的一心。約雜染未離說,名有漏心;約離染說,名無漏心── 心體並無差別。心性本淨論者說:一切眾生心中,雖有雜染,然心(覺性) 還是本來清淨的,與三乘聖者一樣。從貫通染淨、聖凡的意義說,心性本淨 論者與一心相續論者,大體一致。心,指能了能知能覺的覺性。有漏的、無 漏的、凡夫的、聖者的,覺了性是一樣的。這覺了的心性,就是生佛染淨所 共通的。二、空相應的大乘經論,與虛妄唯識論者(受有一切有系的深刻影 響;一切有系是不許心性本淨的),約法性清淨說:一切法空性,平等不二 。佛法性與眾生法性,如圓器空與方器空一樣,沒有任何差別可說。心的法 性是本淨的,所以說心性本淨。約法性淨,說生佛平等。不是說:眾生有真 常的淨心,與佛一樣。三、真常大乘經論,不但約心性說,而約法性(法界 )說;但這是不離心性的。如無上依經說:『眾生界、菩薩界、如來界,平 等平等』。界,即是藏。如如來藏、法界藏,勝鬘經即稱之為自性清淨心。 [P49] 這是生佛平等的。在眾生名眾生界,與本論所說的眾生心一致。這不但約能 了的覺性說,也不專約法性的如如說;是直指眾生位(如來位)中,心與法 性的不離的統一說。心性淨即法性淨,法性淨即心性淨,達到心自體與法性 的不二。所以,眾生心,不能看作純是雜染的;眾生心與佛心,有他的平等 處。但這是眾生心,自有眾生與眾生共通的雜染性。本論為眾生修學佛法而 說,所以特揭眾生心為本。眾生心,即心真如而含得無邊的功德性,它又是 生滅的雜染心,充滿著無邊過失。真常大乘者的眾生心,是不能偏重於真淨 ,也不可局限於妄染的!
大乘法,即眾生心為本。眾生心為什麼能安立大乘?因為,「是(眾生 )心」即能含「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可毀壞的,有遷變的,名為世。落 於世中的,名為世間法。超越於世間的,勝出於世間的,名出世法。眾生心 是極深廣的,能統攝染(世間法)淨(出世法)、善惡、漏無漏、為無為等 一切法。攝,有二類:一、他性攝:如一根根的傘骨,從屬於傘的直柄,傘 [P50] 柄即能攝持傘骨;這名為他性攝。世間事物,都不能沒有攝持的。因為,凡 是因緣和合有的,必有中心的集合點。這統攝的集合點,在彼此相關的關係 中,能攝持其他,所以名他性攝。二、自性攝:如以五根(信、進、念、定 、慧)攝法:信根攝四不壞信,進根攝四正斷,念根攝四念處,定根攝四禪 ,慧根攝四諦。如書與書是一類,凡是書,都攝歸書類,這就名為自性攝。 本論所說,是心能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可通二義。約他性攝說:世間法、 出世間法,有種種的現象和作用。而這些現象與作用,都是以心為攝導的。 約自性攝說:世間法與出世間法,雖是各式各樣的,若從法的相狀,推究到 內在的實體,那都不外是自心所顯現的。自心所現的攝歸自心,這就是自性 攝。如法相唯識學說:十八界中,眼界攝眼,耳界攝耳。這樣的自性攝,不 能說明是唯識的。如說:以心為主,以心為導,十八界種,依阿賴耶識而住 ;這能成立他性攝的唯識。若說:『一切法以虛妄分別為自性』,十八界的 種現,都以心識為性,即可成立自性攝的唯識了。本論說:『一切境界,唯 [P51] 心妄起故有;若離於妄動,則一切境界滅,唯一真心無所不遍』。唯心妄起 也好,唯一真心也好,一切法唯是眾生心,眾生心即是一切法體:這即是自 性攝,本論的正意在此。
依於此心顯示摩訶衍義。何以故?是心真如相,即示摩訶衍體故;是心生滅
因緣相,能示摩訶衍自體相用故。
這是著重在大乘,而為『是心則攝世間出世間法』的解說。為什麼大乘 法即眾生心?因為,「依於此心」法,即能「顯示摩訶衍(大乘)義」。顯 示大乘義,也即說明了能攝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大乘是善的、無漏的、出世 間的;但這要從遠離邪惡的、有漏的、世間的而顯出。所以顯示大乘義,與 攝世出世法,並無含義的廣狹。大乘義,是甚深無量的,依此心,即可以顯 示出來。這因為,依此眾生「心」的「真如相」,「即」顯「示」了「摩訶 衍」的「體」性。依此「心」的「生滅因緣相」,「能」顯「示摩訶衍」的 「自體、相、用」。本論依眾生心來顯示大乘義,約二方面說:即心的真如 [P52] 相,與心的生滅因緣相。生滅因緣,約心的事相差別說。真是真實,如是無 差別;真如約心的真實平等說。二相,下文名為二門,意義相同,都是二方 面的意思。心的真如相,並非偏約法性,而約心與法性無二說。真如心,或 名自性清淨心,或名真心,約心的真實平等自體說。唯識者以為:心是依他 起的,不離真實相,而是不即真實相的。現在說:心的真實相為真如心,心 的生滅相為生滅心。心,那裡有二?事、理不能隔別,二者是統一的。不過 為了說明,所以約心的二種側向,說為二相。從心的真實平等邊,顯示大乘 體;從心的差別動變邊,能顯示大乘體與相用。雖二者都名為顯示,而即示 與能示的意義,卻有不同。示,是表示、顯示。心的真如平等相,即是大乘 體,大乘體即是心平等性。當體即是,所以說即示。大乘的自體與相用,從 生滅因緣的種種差別相中,能夠間接地顯示出來。如大乘自體的相,即無邊 稱性功德,這不能用當下即是的直顯法,要從翻對染相中去安立。大乘的用 ,也要從離染成淨,淨能熏染的關係中去顯出,所以說能示。 [P53]
體、相、用,為本論的重要術語,與勝論師的實、德、業相同。用是作 用,指動作與力用。相是德相,不單是形態,而是性質、樣相等。相與用不 同,用約與他有關的動作說;相約與他差別的性質說。自體,有相、有用, 而為相用所依的。如以時鐘來說:的答的答的長短針的活動,使我們知道現 在是什麼時候,這即是用。形態是圓的;刻有一至十二的數目字;有長短針 ;有許多機件配合著:這些都是相。體,指造成此時鐘的物質;或總指這個 具體的物事。凡存在的東西,都有體、相、用可說。論到體相用,阿含經論 及中觀經論,與本論的解說不同。如體即自性,不專指真如平等相說。像時 鐘有時鐘的體,人有人的體,色有色性,心有心性。雖以空性為一切法性, 但這是通性,決不即以此為一切法的實體,而說一切法依此而現起,以此為 質料因或動力因。但佛法在發展的過程中,到達攝境從心,於是乎一切唯識 為體了。攝相從性,於是乎一切以如為體了。體,常被用為真如平等相的專 名,與相用對論。本論所說的:大乘體是真如平等性;大乘相是大乘的稱性 [P54] 功德;大乘用是大乘的種種作用。
第三節 義──大乘
所言義者,則有三種。云何為三?一者體大,謂一切法真如平等不增減故;
二者相大,謂如來藏具足無量性功德故;三者用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善因果
故。
先明大義。眾生心,何以稱為大?這大「義」「有三種」:即體大、相 大、用大。三大都依眾生心而安立,故眾生心有大義。「一」、眾生心的「 體大」:指「一切法」的「真如」性說;這是遍一切的無二無別的;盡十方 ,窮三世,一切的一切,無不以真如為體。眾生的心體,即此真如「平等」 性。真如是大的,心體當然也是大的。「不增減」,是平等的解說。真如法 性,在眾生分中並沒有缺少,成了佛也不會增多。大,有圓滿的意義,不多 也不少。不增不減,無欠無餘的法性,是生佛平等的,迷悟一如的。如有增 [P55] 有減,即不圓滿,不平等,即不能說是大了。「二」、眾生心的「相大」, 即「如來藏」。如來藏,可從二方面說。從眾生位說,雖具如來的一切功德 性,然還沒有顯發出來,故名如來藏。藏即是隱藏、覆藏的意思。約佛果位 說,藏是含藏、聚藏的意思;如來藏,即是如來大功德聚。但如來藏的正義 ,應依眾生位立名為正。所以建立如來藏名,在乎說明:眾生從無始以來即 有如來功德性,為成佛的可能性。若不說明這點,即不能正確了解如來藏義 。大乘經裡,說如來藏的很多。如如來藏經說:在眾生身中有如來藏,即有 如來智慧,及如來三十二相等德相。這從『佛解脫有色』而來。此色是常色 ,所以眾生位中本有。有人評此與外道的神我論相似,因為眾生身中,如來 的色心業勝,已具體而微的存在了。本來,佛法說如來藏,指眾生從無始以 來,即有如來德性說。同時,也確是為了攝引外道。佛說無我,外道聽了, 心裡不自在;覺得佛法說什麼都好,就是不該說無我。佛因此說:我也是說 有我的,我即如來藏。由此,攝引了眾多外道來歸佛。如來藏本有此義,所 [P56] 以如不能善解此意,就使如來藏與梵我合化了。如楞伽經(受有虛妄唯識論 的影響),糾正了如來藏的神我化。以為:依平等真實相,也即是法空相, 立如來藏名。所以唯識者說:如來藏指法空性說。有的說:這不是清淨依他 分,是依他清淨分。然我敢肯定的指出,如來藏,決不但指法性、法空性說 ,主要的,還在說明眾生有成佛可能的功德性。唯識宗名此為無漏種子,如 依大乘經說,無漏種子與如來藏,應該是同一契經的不同解說。如瑜伽師地 論(三十五)說:『菩薩六處殊勝,有如是相,從無始世展轉傳來,法爾所 得,是名本性住種姓』。這裡的六處,異譯即作陰界六入。與大乘經所說的 如來藏義,顯然的源於同一教證,這可以廣引大乘經為證的。佛法中說如來 藏義,略有二型:一、眾生心中雖有貪瞋癡雜染法,而心的本性依舊是清淨 的。二、眾生為蘊處界等所覆藏,而實在無始以來,即內具殊勝的德相。華 嚴經說:『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但以妄想顛倒執著而不證得』。也 就是如來藏義。由此,如來藏是不能但解作空性、平等性,而必須是:平等 [P57] 空性中含有無量性功德相──智慧、色相。性功德,即與真如法性融成一味 的,即功德與平等法性相契入的。這即是眾生心的相大,成為眾生成佛的真 淨功德的性能。所以,說了如來藏,即無須再說無漏種子;說無漏種子,即 無須再說如來藏;因為所依的契經,是同一的。唯識學者,受有一切有系的 深厚影響,不許一切眾生皆可成佛。所以,唯識學的古義,雖也知無漏種為 法界所攝;以含攝得無漏種的法界為本,明菩提心行;但仍以無漏的有無具 缺,是眾生不等的。一分的唯識學者,特重共三乘的瑜伽論,所以對法界與 無漏種的融攝,略而不談。專以如來藏為空性,是無為理性;以無漏種為有 為法,附屬於阿賴耶識中。於是乎建立理性佛性(如來藏),又建立行性佛 性中的本性住種姓──無漏種子。不知如來藏為平等空性與無量淨能的統一 。無論起信論是否究竟,在這些問題上,比唯識宗要正確得多!「三」、眾 生心的「用大」,即「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的「善因果」。眾生心,雖隨 染而現起三界的雜染相;但實有生起世間的善因善果和出世間的善因善果的 [P58] 作用。由於眾生心有無量性功德相,所以有成佛的可能。眾生可由世間的善 因善果到達出世間的善因善果;如菩薩、如佛,更能引發一切眾生的世出世 善;這充分表現了眾生心的用大。眾生心中,有此體、相、用的三大義。所 以眾生心即有大義。
一切諸佛本所乘故,一切菩薩皆乘此法到如來地故。
再說乘義。眾生心,何以又可名為乘?因為,「一切諸佛」所以能從生 死到佛道的,即由於眾生心;眾生心,就是一切諸佛「本」來所「乘」的。 諸佛依此眾生心的平等真體,清淨德相,出到大用,才能從生死此岸到正覺 彼岸。佛依眾生自心法門修行而成佛,修學大乘法的「一切菩薩」,也必定 要「乘此法」──眾生心,才能從生死「到」達圓滿的「如來地」。若不以 此眾生心為乘,不但不能成佛,菩薩行也是無從修行的。如來所乘,眾生心 即是果乘;菩薩所乘,眾生心即是因乘。大乘因果,總之不離一心。又佛本 所乘,即過去現在佛乘;菩薩所乘,即未來佛乘。三世佛都乘此自心而成佛 [P59] 。眾生心,是大又是乘,所以本論直從眾生心,以明大乘的體義。 [P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