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華雨集第四冊』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二、法海探珍

一 正法的本質及其體系

  佛陀正覺的正法之流,適應人海思潮,展開了自由與謹嚴、自力與他力、平 常與奧秘、渾括與嚴密等多種不同的風度;大、小、空、有,提示了種種不同的 行解。在這萬有不齊的法海潮中,波譎濤駭,也還有它內在的關聯與條理。這吐 納百川,影現萬象的法海,確乎使人驚歎它的偉大、高深,但錯綜複雜,也常使 人茫然、偏執,不理解演化中的關聯與條理,籠統融貫,使佛教的真義晦昧。現 在的佛教教理,需要整理,但整理的工作是艱巨的,不是某一人的智力所能完成 ;這雖是出力不討好的,但總得去做,那末,讓我來一個試探!

  宇宙人生的真相,雖可從不同的觀點出發去理解說明,但這觀點的適中正確 [P72] 與否,卻大可討論。「牽衣一角」或者「摘網一目」,即使能達到把握衣網的全 體,但比之「振領提綱」,到底不同。釋尊在生死大海堙A在最適中最正確的觀 點,就是宇宙的中心──眾生本位的生命據點上,豎起不共世間的法幢,開顯人 生實相,成為人生的指針。這生命中心的世間,佛陀的正覺是「我說緣起」。但 「緣起甚深,難見難覺」,它不離我們的認識,我們卻不認識它。譬如這個:

圖片
               ╭╮
               ╰╯

  這是一個圓圈,一般人總覺得這樣,其實則不盡然。讀者或許發生疑惑,這 是甚麼呢?仔細再看,居然發現兩個,一是內圈,一是外圈。真是越看越糊塗, 非凝心細看不可!再看,再看,不覺豁然大悟,哦!原來是三個:一是圈外,一 是圈內,一是圈。其實孤立著的一,是神的化身,從來不曾存在過;有了獨立的 一,才想到對立著的二,中間兩邊的三。這一而二,二而三,或者看為豎的發展 [P73] ,或者看為橫的組合,這一切是神的,不屬於佛法。佛法呢?佛陀否定了一異為 本的或橫或豎的十四戲論、六十二種邪見,豎起佛教的正法,「我說緣起」。

  諸法的緣起真相。在我們習以成性的根本無知沒有被消融以前,是無法理解 的。釋尊大悲善巧,拿出彩畫虛空的手段,「內心不違實相」,「外順世俗」, 給我們指出一條活路來。它也說一說異,說橫說豎,但不同一般人的用心。凡是 認識上的存在,是必然相待的,相待就是二,就是這個那個(這是緣起的差別,緣起的彼 此)。釋尊所開顯的,是一切法,一切法的中心──眾生;那末,這個就是眾生 現實的苦痛世間,是生死,是無常;那個就是聖者現實的安樂出世間,(勿望文生義 ),是涅槃,是寂滅。「諸行無常」與「涅槃寂靜」,在無可說處說出來。這還 是相對靜止的觀察。動呢?從這生命無常,進入那涅槃寂靜,須粉碎我們的根本 無知,這叫「諸法無我」。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釋尊用這三者,印 定一切佛法,就是緣起正法的基本法則。諸法無我是更適中更主要的,不但佛法 的不共在此,佛法實踐的特色也在此。離了這遍通一切法的無我,無常不是灰斷 [P74] ,就是世間演變的俗見;涅槃更只是形而上的擬想,或神世界的別名。靜止的觀 察是二,動的觀察是三,還有非動非靜一句嗎?自然可以說有,卻要另換一付眼 光來。某人落在海堙A逐浪浮沉,在生存線上掙扎。他忽然發現海岸在東方,離 自己的所在地不遠。(二)於是乎他開始前進,衝破海浪,漸漸的遠離西方,接近 東方的海岸。(三)好了!他一翻身滾上沙灘,躺在那春風拂拂的陽光堨薿均C正 在那個時候,他究竟在東方呢?西方呢?是動還是靜?(一)

  釋尊在那漫無邊際的生死大海,這麼一下,居然有話可說,說一說二說三。 二是靜止的,一是觸著即犯虛位而不用的(經上都稱為不二);想掀翻苦海,創造正覺 的莊嚴淨土,那動的三法印的理解與實踐,是最適中的了。這三法印是緣起的, 不要呆想它是一,是異,是橫,是豎,說得明白一點,那只是緣起正法的三相( 一實相印即是三法印),也不縱,也不橫,如∴三點而不是三角的。佛陀建立起這樣 的體系,啟示學佛者的途徑。 [P75]

圖片
                      geefh   涅槃寂靜印
                      i      j
    諸法無我(空)印  Y 實相 d
                      k      l
                      mofpn   諸行無常印

  釋尊為甚麼要建立這三法印呢?我們要知道:佛法不是甚麼神秘,它只是適 合眾生的機感,給予正確而適當的指導。眾生所要求的是真實(我體)、美滿(樂趣) ,善存(常在);所厭惡的是虛妄(無我)、缺陷(苦)、毀滅(無常) 。但它們所認為真 實的,含有根本上的錯誤。它們的真理,在不斷的否認過程中。宇宙人生的大謎 ,鬧到今天,依舊是黑漆一團。它們心目中的快樂,沒有標準,也缺少永久性, 跟著心情的轉移而變。它們適應的善存,自體與境界的貪戀、追求,結果還不是 歸於毀滅。在釋尊的正覺中,真(我)美(樂)善(常)不是不可能,不過,世間一般 人,因著認識上的根本缺陷,引起行動上的錯誤,卻是再也走不通,這非要別開 生路不可,一般人所認為真美善,先給它個一一勘破,是無我,是苦,是無常。 [P76] 倘能「無常故苦,苦故無我」,一個翻身,才能踏上真美善的境地,這是真美善 ,依印度人的名字,叫它做涅槃。依這樣的見地,沒有通過無我(第一義的),那無 常、苦、無我(對治的)是正確的,一般人心目中的常樂我是顛倒。通過了無我, 那常樂我是正確的,無常苦無我反而是顛倒了。因此,佛法的體系,是這樣:

圖片
    常(正)──────       ─────────常(倒)
                         \  /
                          /|\
                ╭─╮  /  |  \   ╭─╮
                │聖│< 無|我  >│凡│
                ╰─╯  \  |  /   ╰─╯
                          \|/
                         /  \
  無常(倒)──────       ─────────無常(正)

  

二 三期佛教概說

  從凡夫立足處的無常出發,通過空無我的實踐,踏入無生寂滅的聖境,這緣 起三法印,是佛法一貫的坦道。佛法不能離卻三法印,佛教的演變,不外適應眾 [P77] 生的機感,給以某一法印的特深解釋罷了!不同的深刻發揮,不免有側重某一法 印的傾向,這使佛教分流出三個不同體系。這三個體系,雖然徹始徹終都存在, 但特別在印度三期佛教中成為次第代起的三期思潮的主流。就是說,適應思想發 展的程序,從三藏教──小乘的無常中心時代,演進到共大乘教──大乘的性空 中心時代,再演進到不共大乘──一乘的真常中心時代。這三期佛教的發展,雖 難作嚴格的劃分,但從三個不同思想體系的發揚成長而成為教海的主流上看,表 現得非常明白,因此也可以相對的劃分了。從釋尊入滅(周敬王三十四年)到印度佛教 衰歇(汴宋時),有一千六百多年,分為三期,是這樣:

圖片
      (一世紀──五世紀)(六世紀──九世紀)(十世紀──十六世紀)
  佛教┬─小乘盛………………………………………………………無常中心時代
      └───┬─────共大乘盛………………………………性空中心時代
              └───────────────不共大乘盛…真常中心時代

  佛陀的根本佛教,非常雄渾有力、質樸、切實、富有彈性。佛滅第一夏,迦 [P78] 葉等結集經律,這決定了初期佛教小行大隱的發展。二世紀,阿育王統一印度, 因他的熱信,擴大了佛教的教化區,像末闡地到罽賓,摩呬陀到錫蘭,大天到摩 醯沙漫陀羅等。佛教也就因環境及師承等不同,漸分為十八部。四世紀初,阿育 王的王統被篡,建立了薰迦王朝。布修耶米多羅王是婆羅門教的信仰者,因此, 中印度的正統佛教,受到了極大的摧殘。說一切有系──末闡地一派,得天獨厚 ,它在罽賓、犍陀羅,沒有受到摧殘的厄運;承受三百年來弘揚的成果,在四五 六世紀,達到最高潮。

  迦膩色迦王(七世紀初期),成為初二期佛教的分界線。性空中心的大乘教,經 典的傳出,該是非常的早。「行在六度,解在真空」,在『增一經序』中,已明 確揭示出大乘佛教的綱領。『大事』已有十地的教義,脅尊者(六世紀)已見過般 若。這大乘佛教的應時而興,固然順著理論發展自然趨勢,從無常到空,在長期 的辯論中,理會到非空不能成立無常;從生命本位的有情無我,擴展到宇宙論的 一切無我。這一次的復興,傳說有彌勒下生。龍樹(七世紀到八世紀初)、提婆(八世紀) [P79] 都從南印到中印;在他們的傳記堙A都提到外道跋扈與復興的困難。這一系的思 想,是攝南印的大眾系與西北印的說一切有系,讓它在中印分別說系的基礎上發 展起來,這當然是從其大體而言。中印的大乘佛教,經龍樹提婆的唱道,脫離小 乘而獨立,但它始終在外道、小乘的包圍下。提婆以後,又轉向衰運。這一期的 佛教,卻經西印轉到北方,在大月氏、斫句迦等地完成空前的發展,傳到中國來 ,這不能不說是迦膩色迦王信仰佛教的結果。性空中心的經論,雖說以大乘為主 ,但是大小共行的。「通教三乘,但為菩薩」,是時代的特徵。這大小共行的見 解,就是承認小果的究竟;在這點上,龍樹也說不能因『法華』的孤證而說二乘 決定成佛。這大小共行,也貫徹在悟解的法性中,三乘同學般若,三乘同見法空 ,小乘的智斷是菩薩的無生法忍。這與小乘學者的三乘同見無我而證一滅有關, 灼然無疑。

  第二第三期佛教的區分,各方面的意見很不同,我的看法,十世紀起都屬於 後期佛教。這一期非常複雜,但真常無生是時代的主流。真常思想的存在,其來 [P80] 久矣!它與南印的大眾系特別有關。七世紀中,印度教漸漸抬頭,這時代思潮的 演變,至少使它獲得發展的有利條件。九世紀印度教大成,真常論者代替性空大 乘,而成為時代的主流。一方面,它受了性空論者法法皆真、法法本淨思想的啟 發;緣起性空的見地,不能適合時代(印度教復興時代)的根機,於是乎展開了萬有本 真常淨的實在論。佛性、如來藏、圓覺、常住真心、大般涅槃的思想,雄據了法 界的最高峰。它是涅槃寂靜的開顯,真常論的發揚,達到一切眾生成佛──一乘 的結論。此外八、九世紀中,無著師資,唱道以說一切有系的思想為根本的大乘 佛教。妄心生滅、三乘究竟、念佛是方便,這都與中期性空者相同。但它批判一 切無自性,從經部的見地轉上唯心論,有驚人的成就。但好景不常,十世紀以後 ,佛護清辨出世,性空論復活起來,空有的諍論尖銳化。空有的紛諍,兩敗俱傷 ,不過促成了真常論更高度的發展。秘密佛教與真常論締結不解緣,在真常本淨 的理論上發達起來。他的淵源很古,在九世紀時(東晉),密典已在我國出現。十 一世紀起,它就大露頭角,發達到幾乎與印度教渾然一體的地步。念佛(天)三昧 [P81] ,欲為方便,印度群神無不是佛菩薩的化身,第二期時代適應性的佛教,與悟無 生忍以後的方便,在這一期中,成為究竟的大法。它們融攝了一切,龍樹無著他 們,都被指定為秘密教的祖師。不過圓融廣大,並不能拯救印度佛教;十四世紀 時,前彌曼薩派的鳩摩利羅,後彌曼薩派的商羯羅等,鼓吹吠檀多哲學,而佛教 也就一蹶不振,日趨滅亡。

  

三 佛教的發展與判教

  三期佛教的發展,與古德的判教,現出一致的傾向,這是很可注意的。印度 的經論或我國古德的判教,大抵根據經典的先後與理致的淺深;本文卻是依據論 師的弘揚與經典流布人間的先後。判教者,從一切經都是佛陀一代所說的觀念出 發,它的判教,自然會遭遇困難。但經典的次第流布,古人也不否認。後出的經 典,往往提到前出的;就在這一點上,古人據經判教,與史的發展,有了合一的 可能性。三期佛教史的發展,承認三大思想系的始終存在,理解它的錯綜複雜性 [P82] ,在時代思潮的主流上去分判;這與偏執一經一論一句或洞觀大勢的不同。史的 研究,不是為了考證,應有探索佛陀本懷的動機。它的最後目的,在發現演變中 的共通點與發展中的因果遞嬗,去把握佛教的核心,把它的真義開發出來。

  從經典上看:初期佛教的經典,只說到法毘奈耶,或修多羅、毘奈耶、摩得 勒伽,並不自以為小乘。現在稱它為三藏教,可說非常客觀。第二期的經典,流 傳得很早。經中把佛教分為小乘、大乘,這不但在行果上不同,連說法的時間也 有前後,『思益經』與『般若經』的「見第二法輪轉」,是最忠實的敘述。第三 期佛教,是非常複雜的,所以經中也有多種不同的三教說:『解深密經』的三時 教,初說無常令厭,第二時說一切空,第三時要從空卻遍計性去體證因空所顯的 真實(不空),這與三期佛教的見解一致。還有『千缽經』的三時教,『金光明經 』的轉、照、持三教,前二時是同的,第三時是更明顯的真常論與一乘。十世紀 以後,空宗復興,反映在經典上,就有『大乘妙智經』的三時教,它暗示了後期 空宗的復興,是在唯識以後,但不能符合佛教思想開展的全貌。『大乘理趣六波 [P83] 羅蜜多經』,說到三藏、般若波羅蜜多藏、秘密陀羅尼藏。這是密教盛行後的見 解,傳後期佛教的西藏,大都這樣分判。它們之所以不能盡同,不外因後期佛教 有各派錯綜的發達。從全體上看,『深密』三時,不能適合後代空宗與密教盛行 的史實,它是後期中比較初出的。『妙智』三時,不但不能收攝後期大盛的密教 ,也忽略了瑜伽以前的中觀;它只是空有諍論中的一個剪影而已。『理趣經』的 判法,可以攝一切佛教;但忽略了大乘顯教從三乘共大到大乘不共的劃時代的不 同,後期佛教,除復興的空宗([也不純粹])以外,都在唱道不空([妙有])。現在把它綜 合為第三期,同時承認它的複雜性,與各種三教說達到吻合。

  從論典上看,龍樹菩薩,立足在性空中心的見解上,把佛教分為三藏、摩訶 衍。在後期中盛行的經典,當時已有出世的,所以他又把大乘分為三乘共般若與 大乘不共般若二類,或分為顯露與秘密,這與三期的看法相合。在真諦譯的世親 論堙A小乘、大乘、一乘的分判,也並無矛盾。

  從我國古德判教上看,地論師的四宗:因緣、假名從初期開出(其實還不止); [P84] 不真宗指三論等;真宗指地論等,這與三期佛教的次第全同。賢首雖分五教,後 人把它攝為法相、破相、顯性三宗,那不是又相同嗎?嘉祥的三論宗,雖標揭關 河古義,只分小乘大乘,但它也曾在僧叡的「阿含為之作……般若為之照」以下 ,加上「方便為之融」;這三階的次第,等於證實三期佛教的不容否認。天台呢 ?藏通別圓四教本是從龍樹,三教引伸出來;可以說,它在三期佛教以上,加了 中國發揮的新體系。

  最近太虛大師提出三期佛教,從小乘、大乘顯教、大乘密教的盛行上劃為三 期。從它的盛行上看,確乎如此,並且還有教證。但我那時的意見:教理行都要 在三期佛教中統一起來,那一時代有那一時代的理論特徵性、行踐特色;不但要 在佛陀的基本思想中,獲得根據,還要行解一貫。不能唱道這一時代的中心理論 ,又提倡另一時代的中心行踐。這樣,願意提出點愚者之見。我國過去的密宗, 雖然也曾自居『華嚴』之上或『法華』之上,但教理的基本體系,並不能超出台 賢。所以從三期佛教的教理行的統一上看,密宗應與顯教大乘一分的真常論合一 [P85] 。無著師資的瑜伽派,應屬於那一時期呢?這倒是值得研究的。天台宗的別教, 本來與賢家的終教相近;但賢首因奘傳唯識學漸教、三乘、生滅心為染淨依等, 把它放在始空以前,結果與天台的教判再也不能溝通。無著師資的學說,特別是 奘傳的唯識學,富有適合中期佛教的成分。但從無著師資的論典去看,建立因果 緣起,不論是真妄和合或者生滅心,賴耶總是深細不可知的,是不共小乘的見地 。賴耶轉成法身,法身是真常的,『攝論』、『莊嚴』都這樣說,它與如來藏出 纏的見地一致。大乘離執證真的見道,是不共小乘的。這一系的學者,思想或有 出入,但從不離開圓成實非空的見解。「唯心」、「真常」,是後期佛教的特徵 。它是後期佛教的,它絕不比『大涅槃經』、『金光明經』、『勝鬘經』、『如 來藏經』等早出。它是從說一切有系的基礎上,培植起唯心真常的大乘之花。它 是大乘佛教中後起的生力軍,用飛快的速度,從無常論達到真常。 [P86]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