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如來藏之研究』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四節 寶性論義的分別

  以『寶性論』為主的如來藏tatha^gata-garbha說,曾受到瑜伽Yoga學派的影響,但 不是屬於瑜伽學的。論中所表達的義理,這裡略說重要的幾點。 [P167]

  一、如來藏:如來藏,是這一學系的主題。『寶性論』說:「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 「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說」,是值得注意的字樣!西元三世紀以來,佛教界不斷的傳 出了如來藏說的經典。由於如來藏說,與印度外道的神我說類似,在(初期)大乘佛教界,多少 會發生疑問:到底依佛法的什麼意義,而說眾生有如來藏呢?『寶性論』的佛界──如來藏章, 可說就是為了解答這一問題,如『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二八上──中)說:

   「法身遍、無差,皆實有佛性,是故說眾生,常有如來藏」。 「一切眾生界,不離諸佛智;以彼淨無垢,性體不二故;依一切諸佛,平等法性身:知一 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上引二偈,依梵文本,「一切眾生界」偈在前,是『本論』偈;「法身遍無差」在後,是注 釋偈,也就是解說『本論』偈的。『論』長行解說(大正三一•八二八中)為:

   「有三種義,是故如來說一切時、一切眾生有如來藏。何等為三?一者,如來法身遍在一 切諸眾生身(或本作「眾生心識」),偈言法身遍故。二者,真如之體,一切眾生無差別 ,偈言無差故。三者,一切眾生皆悉實有真如佛性,偈言皆實有佛性故。此三句義,自下 論依如來藏修多羅,我後時說應知」!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是約三種意義說的,三種是:一、法身dharma-ka^ya,是遍在 [P168] 一切眾生身(心)中的。二、真如tathata^,是一切無差別的。三、佛性──佛種性 buddha-gotra,是眾生確實有的。依據這三種意義,所以可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這三種意 義,是依『如來藏經』的,所以說:「依如來藏修多羅,我後時說應知」。在論到如來藏的九種 譬喻時,『論』卷四(大正三一•八三八中)說:

   「法身及真如,如來性實體,三種及一種,五種喻示現」。

  「法身」、「真如」、「如來性」tatha^gata-gotra,用九種譬喻來表示。譬喻法身的 有三喻:佛;蜂蜜;(內的)堅實。譬喻真如的有一喻,(糞內的)真金。譬喻佛種性的有五 喻:地(中寶)藏;(果)樹(芽);(弊衣內的)金像;(貧女懷妊)輪王;(泥模內的)寶 像。依據『如來藏經』的九種譬喻,解說為法身遍滿,真如無別,佛性實有。依這三種意義,說 「一切眾生有如來藏」,這是『寶性論』的如來藏說。

  1.法身遍滿義:法身是究竟圓滿的佛果。大乘經中,主要是『華嚴經』,充分表達了佛身的 遍滿,沒有一處沒有法身的。法身無所不在,那末眾生的身心中,也不能說沒有佛身。『本論』 頌說:「一切眾生界,不離諸佛智」,所以法身遍眾生,就是佛智遍眾生,如『論』卷四(大正三 一•八三八下)說:

   「於眾生界中,無有一眾生離如來法身,在法身外;離於如來智,在如來智外。如種種色 [P169] 像,不離虛空中,足故偈言:譬如諸色像,不離於虛空,如是眾生身,不離諸佛智。以如 是義故,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

  這一意義,是從如來法身(或佛智)的遍滿,無處不至,而說眾生身心中有佛智的。『華嚴 經』『如來出現品』所說:「如來智慧,無處不至。……如來智慧、無相智慧、無礙智慧,具足 在於眾生身中。……如來智慧在其身內,與佛無異」(1),正是這個意義。眾生身中有如來法身( 智慧),與佛無異,所以可說眾生有如來藏了!從佛而說到眾生,在說明上,有佛的智慧,(從 外而)入於眾生身中的意義,如『楞伽經』說:「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 身中」(2)。『觀無量壽經』說:「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眾生心想中」(3)。如『華嚴經』『 如來出現品』,梵文也有「隨入」anupravis!t!a的意義。這與修持觀想中,觀佛從外而入於自 己身心中,進而觀自己身中有佛,自身是佛,也有一定的關係。

  2.真如無差別義:『論本』偈說:「以彼淨無垢,性體不二故」。本性或譯自性prakr!ti ,清淨,不二,『釋論』解說為約無差別的真如說。在九種譬喻處,以真金來比喻,如『論』卷 四(大正三一•八三八下)說:

   「以性不改變,體本來清淨,如真金不變,故說真如喻」。 「一切諸眾生,平等如來藏。真如清淨法,名為如來體。依如是義故,說一切眾生,皆有 [P170] 如來藏」。

  清淨不二,就是清淨而沒有改變,本性是沒有垢穢與清淨的改變,而只是如此如此的清淨, 所以用金性的不變作比喻。後一偈,華譯有點重複、不明顯。這一偈的梵文,是與『大乘莊嚴經 論』所說:「一切無別故,得如清淨故,故說諸眾生,名為如來藏」(4),完全相同。本性無差別 ,指心的本性清淨說。本性清淨,為什麼可稱為如來藏?tatha^gata(如來)的gataa^gata, 有來去(行)、到達、入的意義,如來是(真)如的契入、體得者,也就是真如離雜染而達最清 淨(法界)階段。如來之所以為如來的清淨真如,是一切無差別的,與眾生如沒有任何差別,只 是眾生(如)為煩惱所覆障而已。這樣,眾生本性清淨而為煩惱所覆,當然可以稱為如來藏了。

  3.佛種性義:種性gotra是如來藏三義中重要的一義。『論本』偈說:「彼一切諸佛,平 等法性身」,依梵本,是「佛種性」。種性是印度的階級名詞,如婆羅門種性,剎帝利種性。生 在某一種性中,在社會上,就屬於這一種性。所以種性有血統的意味,如血統不同,就不屬於這 一種性了。應用在佛法中,佛是最高上的,眾生可以成佛,那眾生應有佛性;佛種性是對佛果而 說的。在如來藏九種譬喻中,後五喻是比喻佛種性的。先說:「佛(種)性有二種:一者如地藏 ,二者如果樹」,這是通說。然後約金像,輪王,鏡像──三喻,分別的說明,如依種性而生起 佛的三身。「以依自體性如來之性(界)諸眾生藏,是故說言一切眾生有如來藏」。這意思是: [P171] 依如來界,說一切眾生之(如來)藏。所以『論』上說:「以是義故,說如來性(界)因。此明 何義?此中明性義以為因義」(5)。如來性──如來界tatha^gata-dha^tu的界,是「因」的意義 。依如來界為因而有如來果,所以種性約因說,依如來界說。『論』中並引『阿毘達磨大乘經』 ,「無始時來性」(界),以說明種性;引『勝鬘經說』:「依如來藏故證涅槃;世尊!若無如 來藏者,不得厭苦樂求涅槃」。這都是為了說明:「如來藏:究竟如來法身,不差別真如體相, 畢竟定佛(種)性體,於一切時、一切眾生身中皆無餘盡」(6)。這樣,雖說三義,其實只是一事 。「如來法身」,「不差別真如」,「畢竟定佛(種)性」,不就是如來藏的三義嗎?所以三義 只是一事,不過說明不同:從佛說到遍眾生中,是法身遍滿義;從眾生說到有佛性,是佛種性義 ;約眾生與佛平等說,是真如無差別義。雖有三義,都是為了說明「一切眾生有如來藏」。

  『寶性論』是以三義來說明如來藏的,如說明如來藏「自體」,『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二八 中)說:

   「自性常不染,如寶、空、淨水」。

  三種譬喻,華譯本所說缺略。依梵本及藏文本,顯然也是約三義說的。如來法身的威神力, 能成就眾生,如摩尼寶珠,能隨眾生的意樂而成就。真如不變異,如虛空一樣。如來種性對眾生 而起慈悲柔和心,與淨水的潤澤一樣。雖有三種譬喻,同樣的比喻了「自性常不染」,本性清淨 [P172] ,這就是如來藏自體(7)。不同的說明,其實是相通的。如四大章中,說明如來藏的,是「界」。 如來藏的九種譬喻,漢譯本說:「諸佛者,喻如來藏」;一直到「摸像喻者,如來藏相似」,梵 文本都是如來界。又如「真如有雜垢,及遠離諸垢」,就是佛界buddha-dha^tu與佛菩提 buddha-bodhi二章,那末佛界與如來藏,都就是有垢真如samala^-tathata^了。總之,依『 寶性論』所說,法身(遍入眾生),真如(清淨不二),(眾生有)如來界──種性,是一體三 義,如來藏是依此而立名的。如來藏本性清淨prakr!ti-paris/uddha,在煩惱所藏kles/a-kos/a 中,還是本淨的。本性淨而還在煩惱藏中,所以說「一切眾生有如來藏」,約眾生位說。點出 眾生位中的本清淨性,最重要的是:如來藏是成佛的因性。

  二、自性清淨心:與如來藏有關的大乘經,說到了自性清淨心prakr!ti-paris/uddha-citta 。如來藏說的特徵,是在眾生煩惱覆藏中,有本性清淨的如來。本性清淨而為煩惱所覆,與『增 壹阿含』「心本清淨,為客塵所染」說,有共同意義,所以如來藏說的經典,也就說到了自性清 淨心。自性清淨心是如來藏的別名,但與如來藏不同,在佛教的法義中,有著悠久的淵源。『勝 鬘經』在說如來藏時,這樣說:「(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染,亦難了知」(8)。 所說的自性清淨心,就是「自性清淨如來藏」。『不增不減經』說:「我依此清淨真如法界,為 眾生故,說為不可思議法自性清淨心」(9)。所說的清淨真如法界,就是法身,眾生,如來藏,自 [P173] 性清淨心的別名。『寶性論』中,在說如來界時,自性清淨心是如來藏別名;在說如來菩提時, 也就是佛的自體,如『論』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中)說:

   「向說佛法身,自性清淨體」。 「清淨者,略有二種,何等為二?一者、自性清淨;二者、離垢清淨。自性清淨者,謂( 自)性解脫,無所捨離,以彼自性清淨心體,不捨一切客塵煩惱,以彼本來不相應故。離 垢清淨者,謂得解脫。又彼解脫不離一切法,如水不離諸塵垢等而言清淨;以自性清淨心 遠離客塵諸煩惱垢,更無餘故」。

  自性清淨,是如來藏──眾生位;離垢清淨,是佛位。其實,佛也還是自性清淨,因為心從 來不與煩惱相應。離煩惱,得解脫,也只是本來清淨。所以自性清淨心,在眾生位沒有減少,成 佛也沒有增多,如說:「不減一法者,不減煩惱;不增一法者,真如性中不增一法,以不捨離清 淨體故」(10)

  自性清淨心,是心、自性、清淨的結合詞。心citta是心意識的心。自性prakr!ti, 也譯為本性,如『般若經』中的本性空prakr!ti-s/u^nyata^,或簡稱「性空」,就是prakr!tiprakr!ti有事物本原的意思,如數論Sa^m!khya所立二十五諦,與我a^tman相對的自性 ,就是prakr!ti,是展開萬化的本原。佛法中別有svabha^va,意義為自有自成的,一般也譯為自 [P174] 性。般若法門所說的一切法無自性,就是沒有svabha^va。『般若經』所立的自性空 svabha^va-s/u^nyata^無性自性空abha^va-svabha^va-s/u^nyata^,鳩摩羅什Kuma^raji^va譯為有法空與 無法有法空;自性與有法,也就是svabha^va。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析假見實,依相立 法,而說一切法有「自性」svabha^va。『大毘婆沙論』說:「如說自性,我、物、自體、相 、分、本性,應知亦爾」(11)。依說一切有部,自性svabha^va與本性prakr!ti,是看作同一 意義的。『般若經』與龍樹Na^ga^rjuna論,依本性空而說無自性空,是有對治「自性」意義 的。受說一切有部影響的大乘有宗,無論是經與論,都應用自性svabha^va一詞,也偶爾說 svabha^va-s/uddha──自性清淨。prakr!tisvabha^va,雖被認為有共通的意義,而說心本性清 淨,大都是用prakr!ti的。自(本)性清淨心的清淨,梵文主要是prabha^svara,光明清淨的 意思,如『阿含經』(巴利本作pabhassara與『般若經』所說的心清淨。『寶性論』中,與煩 惱相對的本性清淨心,也應用這一術語。如對不清淨而說清淨,或說一切法清淨,常用s/uddhavis/uddha;『般若經』說一切法清淨,也是用vis/uddha的。還有paris/uddha,是純淨、極淨 的意思,大都用於體見清淨,證得清淨,離煩惱所顯的清淨。

  本性清淨心,心本性清淨,是淵源於『增壹阿含經』的,為大眾部Maha^sa^m!ghika、分 別論者Vibhajyava^din所宗。說如來常住不變的如來藏說,融合了心性本淨說,而說「自( [P175] 本)性清淨心」。從『阿含經』以來,心性清淨,就與客塵煩惱a^gantuka-kles//a對說,含有 主體──本性prakr!ti與客性a^gantukatva的關係。煩惱是附屬的,雖現起染污相,卻不 能改變心本性的清淨。煩惱怎麼不能影響心,而能保持心的清淨本性呢?『寶性論』卷二,引『 勝鬘經』(大正三一•八二四下)說:

   「世尊!剎尼迦善心,非煩惱所染;剎尼迦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 煩惱,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 可了知」!

  客塵煩惱與本性清淨的關係,依『勝鬘經』所說,多少可以了解一些。在常識上,我們的心 ,或與煩惱相應,似乎心也成為染污的。大眾部說:一切法唯有善性與不善性,沒有第三性── 無記性。『寶性論』也說:「法界中,善心不善心俱,更無第三心」(12)。依世俗諦說:心是剎那 ──剎尼迦不住的。生滅不住的善心,與煩惱不相應,當然不能使心成為染污的。剎那不善心, 也不是煩惱所能染污的,因為心不能觸煩惱,煩惱也不能觸心。為什麼不能觸(合)?心與煩惱 同時,即生即滅,不可能使同時俱起的有生有滅,成染成淨。『增壹阿含經』說:「法法自生, 法法自滅,法法相動,法法自息(定)」(13),就是「法法不相到,法法不相知」的道理。這是在 剎那生滅不住中,體會出當下不動,法法各住於自性,這怎麼能染污心呢!然而,世俗諦中,有 [P176] 煩惱,有煩惱染心而成為不善(有部稱為「相應不善」);稱為不善心,而心卻還是本性清淨的 ,這實在難以了解!上座部Sthavira立無記心,所以無所謂善惡的(本性)心,與不善相 應而成為不善心。大眾部不立無記心,所以雖有染污心的現象,而心不失清淨的本性。從不立無 記,本性與客性去理解,才能正確理解如來藏說中的本性清淨心。早期的如來藏說,本性清淨心 還不是所傳的第八淨識,或第九識,只是六識──平常心識的本性,不過習慣的稱迷妄的為六識 而已。『勝鬘經』以剎那心來表示本性清淨心。如來藏禪tatha^gatagarbha-dhya^na傳來中 國,成為禪宗,如六祖『壇經』說:「但能離相,性體清淨」。「為人本性念念不住,……念念 時中,於一切法上無住。一念若住,念念即住,名繫縛;於一切法上念念不住,即無縛也,以無 住為本」(14):也是念念不住中見本性。在妄心外別立真心,怕不是如來藏學的正義!

  三、不空與種性:『勝鬘經』立空如來藏as/u^nya-tatha^gata-garbha、不空如來藏 as/u^nya-tatha^gata-garbha,如『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引經(大正三一•八四0上)說:

   「勝鬘經言:世尊!有二種如來藏空智。世尊!空如來藏,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 。世尊!不空如來藏,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異不思議佛法」。

  『寶性論』繼承『勝鬘經』說。依如來藏說,『般若』等大乘經說「空」,是正確的,但還 是不了義的。如來藏是本性清淨心,著重於客塵煩惱空。對本性清淨心來說,煩惱是客性──外 [P177] 鑠的,附屬的,與心性清淨,是本來別異而相離的。生死中的眾生,有煩腦、有業與苦陰,也就 是有為法sam!skr!ta-dharma。『大法鼓經』說:「空彼一切有為自性」(15)。『央掘魔羅經 』說:「離一切煩惱,及諸天人陰,是故說名空」(16)。『大般涅槃經』說:「空者,謂無二十五 有,及諸煩惱,一切苦,一切相,一切有為行」(17)。這都是說有為諸行是空。『不增不減經』與 『勝鬘經』,以如來藏為自性清淨心,所以只說煩惱空,煩惱是造業受苦的根源。依空如來藏說 ,如來藏,自性清淨心,真如,法界,也可以說是空,而其實是說離煩惱諸行,煩惱諸行空而已 ;諸行空,而如來藏、自性清淨心體是不空的。如來藏有無量數的不思議佛(功德)法,與如來 藏相應,不異而不可分離的。如『論』說:「不空如來藏,謂無上佛法,不相捨離相」(18)。不相 離的無上佛法,就是稱性功德,這不但是有的,而且是有作用的,如『論』說:「若無佛性(界 )者,不得厭諸苦,不求涅槃樂,亦不欲不願」。「見苦果樂果,依此(種)性而有;若無佛性 者,不起如是心」(19)。見世間苦而想離苦,見涅槃樂而想得涅槃,厭苦求樂而發的希願欲求心,y 是眾生離苦得樂,捨凡成聖成佛的根本動力。這種向光明喜樂自在的傾向,就是如來藏稱性功德 的業用。如來藏三義中的種性gotra義,是如來藏的要義,指如來藏相應的無數不思議佛功 德法,也就依此說「一切眾生有佛性」。然如來藏在眾生身中,不一定能發菩提心,求成佛道, 問題在雖有厭苦求樂的動機,但沒有遇到、親近善知識,不曾修習大乘信心,所以或學二乘法, [P178] 或但求世間樂,不過總是要依如來藏而成佛的。『寶性論』引『華嚴經』,「乃至邪見聚等眾生 身中,皆有如來日輪光照」,就是說明這一意義(20)。這樣,世間、出世間、出世間上上善法的根 源,都是如來藏不思議功德的業用。是成佛的種性,所以名為如來界tatha^gata-dha^tu,界就 是「因義」。

  如來藏可以說是空,但空是與煩惱等不相應,而如來藏自體,與如來藏相應的不思議功德法 ,是決定不空的。如來藏有空、不空二義,正是虛妄法空,真實法不空的立場。或者從緣起有與 性空,妙有與真空去解說,顯然是不符合經論的本意。如來藏有空與不空義,而『勝鬘經』又說 :二種如來藏空智」(21)。空與不空,都稱為空智s/u^^nyata^-jn~a^na,『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 解說(大正三一•八四0上)為:

   「如是以何等煩惱,以何等處無,如是如實見知,名為空智。又何等諸佛法,何處具足有 ,如是如實見知,名不空智。如是明離有無二邊,如實知空相。……以離第一義空智門, 無分別境界,不可得證,不可得見,是故聖者勝鬘經言:世尊!如來藏智名為空智」。

  空的知道是空的,離增益的有邊;不空的知道是不空的,離損減的無邊。也可以說:「客塵 虛妄染,本來自性空」,知道是本來空的,所以「不減一法」。「不空如來藏,謂無上佛法,不 相捨離相」,本來具足,所以「真如性中,不增一法」。這樣,空與不空的見知,不增不減,能 [P179] 遠離有無二邊。離二邊的中道,能如實知空相s/u^^nyata^,如來藏智也就名為空(性)智,空 性是無分別智境。以空為無,因空而顯的如來藏自體清淨,名為空性,與瑜伽者所說的相同。依 無分別智證第一義空性parama$rtha-s/u^nyata^,所以引『摩訶般若經』,『金剛般若經』義(22) 。根本智證第一義空性,名為空性智,會通了初期大乘的空相應經。

  『大般涅槃經』一再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真我名 曰佛性」;「我性及佛性,無二無差別」(23)。我a^tman,佛性buddha-dha^tu,buddha-garbha ,如來藏tatha^gata-garbha,是同一內容。『涅槃經』 「初分」所說的我,除佛果常樂 我淨的我以外,著重在眾生位中的真我。『央掘魔羅經』也一再說「如來藏我」。這二部經,與 『如來藏經』所說的如來藏、佛性,富有神我的色采。『勝鬘經』以如來藏為本性清淨心,所以 說佛果的常樂我淨,不再說眾生位的(如來藏)我。『寶性論』也是這樣,只說果位的常樂我淨 。『釋論』引偈說:「如清淨真空,得第一無我,諸佛得淨體,是名得大身」;解說大身 maha^ka^ya「是諸佛如來實我」(24)。這一偈,與『大乘莊嚴經論』偈相同,也約佛果說(25)。雖然眾 生位中,仍有可以說我的意義,但在文字表面上,經中如來藏的自我色采,大大的淡化了!這是 『寶性論』主與瑜伽學者的共同傾向。

  四、轉依:從眾生生死到如來涅槃,當時的佛教界,提出了轉依a^s/raya-para^vr!tti一詞。 [P180] 在漢譯『寶性論』中,轉依是被譯為「轉身」,「轉」或「轉得」的。生死是雜染的,涅槃是清 淨的,如兩不相干,那不能說某人成佛得涅槃了。本來,從前生到後生,從生死到解脫,前後間 有什麼關聯,部派間早已考慮到,有的提出不可說我anabhila^pya-pudgala,勝義我 parama^rtha-pudgala的說明。『大般涅槃經』說:「何者是我?若法是實、是真、是常、是主、是依, 性不變易,是名為我」(26)。外道立我的意義,也大致是這樣。在『寶性論』等論中,提出了轉依 說。依a^s/raya是依止,是生死與涅槃的所依體;依此,從生死而轉化為涅槃,就是轉依。『 大寶積經』卷一一九『勝鬘夫人會』(大正一一•六七七下)說:

   「生死者,依如來藏;以如來藏故,說前際不可了知。世尊!有如來藏故得有生死,是名 善說。……如來藏者,常恆不壞。是故世尊!如來藏者,與不離解脫智藏,是依、是持、 是為建立;亦與外離不解脫智諸有為法,依、持、建立」。

  依如來藏,才能善說眾生有生死涅槃,如來藏是生死與涅槃的依止。從生死而轉為涅槃,就 是如來藏轉依──轉生死依為涅槃依。『不增不減經』說:如來藏「是一切諸法根本」;「住持 一切法,攝一切法」(27),也就是為依止的意思。

  生死依如來藏,如『寶性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三二下)說:

   「地依於水住,水復依於風,風依於虛空,空不依地等。……陰入界如地,煩惱業如水, [P181] 不正念如風,淨心界如空。依性(界)起邪念,念起煩惱業,依因煩惱業,能起陰入界。 依止於五陰,界入等諸法,有諸根生滅,如世界成壞。淨心如虛空,無因復無緣,及無和 合義,亦無生住滅。如虛空淨心,常明無轉變,為虛妄分別,客塵煩惱染」。

  生死,是諸根的生起與敗壞。淨心,是如來藏異名。邪念、不正念、不善思惟,都是不如理 作意ayonis/o-manasika^ra的異譯。推求生死的根源,到達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是依於淨 心的。這就是生死依如來藏而有,但如來藏淨心,卻是虛空那樣的無所依止,也不受生死虛妄的 影響。『維摩詰所說經』說:身以欲貪為本,欲貪以虛妄為本,虛妄分別以顛倒想為本,顛倒想 以無住為本;「無住則無本」,「從無住本立一切法」(28),與依如來藏而有生死的意思相近。一 切不離於真如tathata^,一切不出法界dharma-dha^tu,正如一切色不離虛空那樣。但在 如來藏學中,如來藏不生不滅,常住不變,本來清淨,與無邊佛法不相離,更具有充實的內容。 「為虛妄分別,客塵煩惱染」,所以有生死,如遠離虛妄分別,出煩惱藏,如虛空回復本來的明 淨,那就是菩提與涅槃──轉依了。『論』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上)說:

   「無垢如者,……於無漏(法)界中,遠離一切種種諸垢,轉(雜穢身,得淨妙)身」。 「如來藏不離煩惱藏所纏,以遠離諸煩惱,轉身得清淨,是名為(轉依的)實體」。

  『寶性論』所說「離垢真如」部分,名『菩提品』,漢譯作『轉身清淨成菩提品』。全論分 [P182] 八義,與『大乘莊嚴經論』『菩提品』的「諸佛法界清淨」六義,是一致的。轉依清淨的實體( 自性svabha^va),就是離垢清淨的如來藏,如『論』說:「佛功德無垢,常恆及不變」。「佛身 不捨離,清淨真妙法,如虛空日月,智離染不二。過恆沙佛法,明淨諸功德,非作法相應,不離 彼實體」(29)。轉依的實體,是不離一切明淨功德,常恆不變,非作法的。說到「轉身實體清淨」 ,有二清淨,其中「離垢清淨者,謂得解脫。又彼解脫不離一切法,如水不離諸塵垢等而言清淨 ,以自性清淨心,遠離客塵諸煩惱垢,更無餘故」(30)。離垢清淨,只是本來那樣的清淨。約智能 證得說,說二種無分別智為「因」;約離煩惱而得說,說遠離二障為「果」。其實,只是「智離 染不二」的實體。『寶性論』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中──下)說:

   「依彼果離垢清淨故說……無垢功德具,顯現即彼體。蜂王美味蜜,堅實、淨真金,寶 藏、大果樹,無垢真金像,轉輪聖王身,妙寶如來像:如是等諸法,即是如來身」。

  轉依所得的如來身,舉『如來藏經』的九種譬喻,這正說明了,具一切功德的如來藏,出煩 惱藏,就是如來法身dharma-ka^ya。『寶性論』所說的轉依,菩提,一切功德是本具的,與 瑜伽學者,顯然採取了不同的觀點。

  
註【21-001】『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五(大正九•六二三下──六二四上)。
註【21-002】『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卷二(大正一六•四八九上)。 [P183]
註【21-003】『觀無量壽佛經』(大正一二•三四三上)。
註【21-004】『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正三一•六0四下)。
註【21-005】引文均見『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三一•八三九上)。
註【21-006】『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三一•八三九中)。
註【21-007】中村瑞隆『梵漢對照究竟一乘寶性論研究』(五一──五二)。『藏和對譯究竟一乘寶性論研究』(七三 ──七四)。
註【21-008】『大寶積經』卷一一九『勝鬘夫人會』(大正一一•六七八上)。『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 正一二•二二二下)。
註【21-009】『不增不減經』(大正一六•四六七中)。
註【21-010】『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三一•八四0上)。
註【21-01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七六(大正二七•三九三下)。
註【21-012】『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二(大正三一•八二四下)。
註【21-013】『增壹阿含經』卷六(大正二•五七五下)。
註【21-014】『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大正四八•三三八下)。
註【21-015】『大法鼓經』卷上(大正九•二九一中)。
註【21-016】『央掘魔羅經』卷二(大正二•五二七下)。 [P184]
註【21-017】『大般涅槃經』卷五(大正一二•三九五中)。
註【21-018】『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三一•八四0上)。
註【21-019】『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三一上)。
註【21-020】『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三一中)。
註【21-021】『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大正一二•二二一下)。
註【21-022】『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二(大正三一•八二四中)。又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二中)。
註【21-023】『大般涅槃經』卷七(大正一二•四0七中)。又卷八(大正一二•四一二下、四0九下)。
註【21-024】『究竟一乘寶性論』卷三(大正三一•八二九下)。
註【21-025】『大乘莊嚴經論』卷三(大正三一•六0三下)。
註【21-026】『大般涅槃經』卷二(大正一二•六一八下)。
註【21-027】『不增不減經』(大正一六•四六七下)。
註【21-028】『維摩詰所說經』卷中(大正一四•五四七下)。
註【21-029】『究竟一乘寶性論』卷四(大正三一•八四一中)。
註【21-030】同上。 [P185]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