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常唯心論」,乃真常心與真常空之糅合,自真常心來,非即真常心也。 佛闢外道之常、我,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說緣起。然剎那滅與無自性,或 有本常、我之舊見,而見其難以成立緣起者;尤以在家佛弟子,信業果輪迴而罕 聞無常、無我之解脫道者為甚。佛教普及大眾而大乘興,在家佛學者輩出而常、 我論起,亦自然之勢也。
常、我論之根據,內本所見而外依佛說。佛說阿羅漢離欲,不復有變悔熱惱 之情,或者化之為「無煩無熱,常住不變」,則有類凡心變異而聖心常住清涼矣 。佛說心、意、識「須臾轉變,異生異滅」,而長夜為施、戒所熏,則生善處。 或者先明色身之「是滅盡之法,離欲之法」,次說「彼心意識常,為信所熏,因 [P268] 此緣此,自然昇上」,則有似色身無常而心常矣。「是心長夜為貪瞋癡所污」, 或即本之以立「心性本淨,客塵所染」,則心淨本然而塵染外鑠矣。其解說之尤 離奇者,如經以心之異生異滅,緣此緣彼,如獼猴之取一枝,捨一枝,乃曰:「 獼猴!獼猴!勿謂如故」!此訓以無常也。或者釋為「勿謂如故,以即故也」。 央掘摩追佛不及,呼曰「住!住」!佛答以「我住汝不住」,「我常住大悲」; 『央掘摩羅經』即演此「我常住」為「真我常住」,而痛斥無常為外道。
真常心之淵源極早,而是否吻合佛意,實有可研究者。真常心之初意,即於 六識之心心相續中,想見其內在之不變常淨。後分為七心,或以意界為常而六識 生滅;或立根本識而六識從之生,則真常淨心,自應為意界及根本識矣。此真常 心,即輪迴之主體,縛脫之連繫,乃漸與真我論合。佛說「本生」,輒說「彼時 某某者,即我身是」。「自作自受」,佛亦曾說之。犢子系乃起而說不可說我; 說轉部立勝義我。此依五蘊設施,彼真心唯依心立,然於「真常唯心論」中,不 復有分別焉! [P269] 現在實有,無為實有(或五法藏)中,真常心(我)僅其一類。雖以之為縛 脫主體,初非總持、一體而說唯也。大眾、分別說者以緣起為無為,亦僅緣生法 之必然理則,非即此理則以成事。說出世部之出世法真實;說假部之道不可壞, 佛壽無邊。充其量,僅為出世之真常論,而非「真常唯心論」。
真常心而進為「真常唯心論」,實有賴性空大乘之啟發。性空者之一切皆空 ,不自無為常住來。佛說緣起,常識見其為實在,以理智而觀察之,探其究竟之 真實(勝義),則知非三世實有,非現在實有,非無為實有,非出世道實有。一 切如幻,唯是因緣和合之存在,觀待之假名。一切無實性,乃曰「勝義諦中,一 切皆空」。此無自性空,不如自性之誑惑,曰諸法實相。自性本來無,非觀之使 無,故曰常。不如自性有之染相,以或者怖畏空教,乃曰一切清淨(龍樹說)。 一切空即一切真實、常、淨,然即一切如幻假名,非「真常論」者所見「非幻不 滅」之真常也。真常者見「性空論」之「非」、「不」、「無」,容或想像為同 於梵我論之「曰非、曰非」,視為萬有實體之真常,然非性空者之意也。以一切 [P270] 空之啟發,真常心乃一變。真常淨者,一切一味相,於一法通達即一切通達;以 是而諸法實相之常淨,與心性之真常淨合。常淨之心,一躍而為萬有之實體矣。 了了明覺之心性,昔之為客塵所染者,業集所熏者,成生死而與淨心別體;今則 客塵業集之熏染淨心,幻現虛妄生死,而淨心則為一切之實體(不一不異)。至 此,真常心乃可以說「唯心」。
「真常唯心論」之興,與笈多王朝之梵文學復興有關。質言之,梵我論本立 梵與無明(幻力)二者,視為無始之存在。釋尊破梵我之實性,取緣生之無明業 感說。自緣生無常而達性空無我,離欲入涅槃,即為生生不已存在者之解脫;所 謂「滅者即是不可量,破壞因緣及名相」也。如以此寂滅不生為真常妙樂之存在 ,使與無明業感說合,則與梵我論之區別,亦有所難矣。法顯見華氏城之佛教, 賴婆羅門學者而住;玄奘西遊,從長壽婆羅門、某婆羅門、勝軍學。處梵我論大 成之世,而大乘學漸入於婆羅門學者之手,求其不佛梵綜合,詎可得乎!
以真常心建立唯心論,莫急於雜染、清淨之因。為客塵所染之客塵,大眾、 [P271] 分別說者,初以「隨眠」釋之。大乘學興,煩惱氣分為彼羅漢所不斷之「習氣」 ,演化為大乘不共斷之所知障。此所知障名曰「無明住地」(即習地),為隱覆 淨心之客塵,與經量者之熏習說合流。心性本淨,即清淨之因。常住真心中本具 之淨能,無始來不離生死之蘊、界、處而流,特未嘗顯發而已。此與非即離蘊之 我,性空者之性空糅合,成如來性,如『最勝天王般若經』云:「如來法性,在 有情類蘊、界、處中,從無始來展轉相續,煩惱不染,本性清淨。……說名無相 ,非所作法,無生無滅」。此「如來法性」,即「如來藏」、「圓覺」、「常住 真心」、「佛性」,以及「菩提心」、「大涅槃」、「法身」、「空性」,真常 論者並視為一事,為一切有情所本具,諸佛如來所圓顯者也。
或有本真常論了義之見,以為馬鳴著『起信論』,廣讚佛德,開「真常唯心 論」,遙與佛陀之本懷相合。龍樹、無著出,各就一門而分別空、有。此以不知 真常心與「真常唯心論」之別;不知真常心之所以「唯」,有待於性空之「一切 」,乃有此說。今明二義,以證其不可。一、凡性空大乘經,但開二教,以空為 [P272] 了義。「真常唯心論」之經論則判三教,以空為不了,以此真常心為我見者(外 )、因緣者(小)、空見者(指空宗)所不解。二、如來藏、佛性之說,性空大 乘經所不明。不特『楞伽』等後出,即『般若經』等混入之藏心見,亦屬後起。 無著等以破十種分別釋『般若經』,有「實有菩薩,不見有菩薩」文。實有菩薩 ,以圓成實為菩薩體解之,此即大我之說。檢什譯『般若』及龍樹所依本,舊譯 諸經,並無之。如上所引之『最勝天王經』文,舊譯『勝天王』中無,似異而實 同之『寶雨』、『寶雲經』,亦無此文。華嚴「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 不見於『十地』。『無上依經』異譯極多,而真諦譯獨廣談如來界。『大般涅槃 經』,即『大毘婆沙論』文,亦連篇糅集其中。「真常唯心論」詎可視為先於性 空大乘經,先於龍樹論乎!
「真常唯心論」之經典頗多,『如來藏』、『法鼓』(即『法華』之真常化 [P273] )、『大涅槃』、『勝鬘』、『不增不減』、『無上依』、『楞伽』、『密嚴』 、『楞嚴』、『圓覺』等,其顯而易見者。雜入一分者尤多;後期之密典,十九 皆屬之(有直談真常者,每與性空經混)。
以部類之雜多,立義亦間異。「真常唯心論」,以真常淨為一切之本體,而 立相對之二元:一、清淨真心,二、雜染妄習。真常淨乃一切之實體,一切依之 而成立。本來常淨,究何事而為雜染所染乎?為雜染所染而實不變其淨性,似有 二元矣。此雜染與清淨,「不相攝,相離」;自有情迷亂而生死邊,多立此無始 來相對之二元。然達本情空,知妄即常,實無所捨而一切常淨,則無不歸結於絕 對之一實。『圓覺經』為之躊躇,此非論理之可明也,豈特難解而已!一元之實 在論,無不於此失據。真常大乘者說:此唯「成就甚深法智,或有隨順法智」者 所信解,餘則唯可「仰推如來」而信仰之。以是,「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 為煩惱染,亦難了知」。汝纔舉心,塵勞先起,如之何能知之?「此非因明者之 境界」也。真常者以此「妙有」為雜染、清淨之依止者,蓋以剎那無常為斷滅, [P274] 無性從緣為不可能也。如瓶破不作瓶事,又如焦種不能生芽。『若蘊、界、處性 ,已、現、當滅,應知此則無相續生,以無因故」,此以無常為斷滅也。「若本 無有識,三緣合生,龜應生毛,沙應出油」!「究其根源,咸有體性,何況一切 心而無自體」?此以空為都無也。彼七識為「念念不住」者,故「不流轉,不受 苦樂,非涅槃因」。必真實、不空、常住不變者,乃足以為生死、涅槃因,故曰 :「如來之藏,是善不善因,能遍興造一切趣生」。「如來藏者,無有前際,無 生無滅法;受諸苦(輪迴之主體),彼為厭苦,願求涅槃」。真常者之見,與大 眾、分別說、犢子系之立常心、真我,其動機如出一轍。如不於上來二義,明見 其與「虛妄唯識論」及「性空唯名論」之不同,則終無以理解其真義。讚揚為了 義,貶抑為不了,皆無當也。
於「真常唯心」中,『楞伽經』頗有特色。舉內外、大小、行果、真妄、種 現、見相等,而為宏偉之結構,曾不見有真心論而能過此者,惜闕佚未盡來華耳 。今姑據此以談,類及其餘。『楞伽』略八識為三識:真常不變、清淨周遍之心 [P275] 體,曰「真識」。無始來有遍計所熏之戲論習氣,總即一切雜染熏習,別即身、 語、行業所熏。此二者交繫而為不思議之熏變:真性本淨而為雜染所熏染,熏染 而性本淨,性淨而變為似染之「現識」。此即「如來藏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 為藏識」。如來藏、藏識,即真識、現識之別名也。如來藏亦曰如來之藏,指真 覺在纏,為蘊、界、處,貪、瞋、癡所覆而自性常淨;亦可解為如來之因(即佛 性)。藏識即「藏真相(之)識」,則真覺在纏而似不淨。此二者,「我說如來 藏,以為阿賴耶,愚夫不能知,藏即賴耶識」;蓋就賴耶之自體相言,二者固無 別。藏識言其覆真,現識明乎妄現,其實一也。「真常唯心論」之阿賴耶,異於 妄心者所見矣。此現識雖自體不變,而已現似虛妄生滅,就迷論迷,已不復常住 寂滅如澄水,而有類微風汩汩之波,所謂「瀑流」與「微細妄想流注」也。業習 熏真而構成現識,即如明鏡之現色相,頓變似「受用」(即六塵)、「根」、「 建立」三者(或解建立為器世間,或解為空間)。所現之色、空,與能現之現識 ,如水之與波,華之與香,不可說是一是異,此現識之現所分別也。以現識中無 [P276] 始熏習為所依,以現識所現之六塵為所緣,而意、意識等轉識生,此現識之現分 別也。「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此識浪之與藏 識,業相邊同而真相異。依現識所起之轉識,即意及意識等七識。意之作用有二 :「如蛇有兩頭」,即內取現識以為我,外取色根而不壞。『密嚴經』如此說, 『圓覺經』亦謂「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此亦虛妄唯識者之共 義,末那執藏識為自我;又名身者識,為根身所依也。此七轉識,或頓起,或漸 起,以取境而了別之,名「分別事識」。轉識緣境,計著自相、共相,多所計度 。「眾生心二性,內(分別)外(所分別)一切分,所取能取纏,見種種差別」 ,蓋謂此也。了別事識與前現識、真識,凡三識,攝「如來藏藏識心、意、眼識 乃至意識」。以此言唯識,可有三節:真識在纏而為現識,是唯真識變。現識之 現根、塵、空界,依之而起轉識,是唯種識變。分別事識之施設名相而取六塵, 則分別識變。些三識之變現,成雜染流轉。若論其體相,則唯三:真識為「真相 」(實體界);無始來之虛妄熏習,「心能積集業」,曰「業相」(種子界); [P277] 染熏真而展起一切,曰「轉相」(現行界)。明三識,三相,於『楞伽』之流轉 門,思過半矣!
圖片 ┌──┐ ┌──┐ │轉相│ || │真相│ └──┘ || └──┘ ┌意......... || 分別事識┤ .....\→ 空─┐ ↑ ↑└六識..: \ || │ 真識 │ └────┤ ↘|| │ ===│===========塵=======根 └┐ │ └┐ \\ │ ┌┴─┐ └──┐ \\└┐ │業相│ └─┐ \\│ ↙ └──┘ └─現識 \\ \\
「真常唯心論」,初為心性本淨之六識論;次發展為本淨之根識(意界)及 虛妄生滅之六識。『勝鬘經』演化為本淨心,及念念生滅之七識。『楞伽』、『 密嚴』,進立「八九種種識」,即真識隨染及七妄之八識,或可別立在纏真心之 如來藏心,真心在纏妄現之藏識心,及七妄為九。以是,言生滅,或但言七識念 [P278] 念滅;或可於相續次第生之七識「相續生滅」外,別有微細流注之「相生住滅」 。「相」者,遍計義相所熏染,猶『攝論』之以藏識為「義識」也。言分別執, 或以七識為分別所遍計之「分別事識」,或可立「自心現妄想八種分別」。此與 「虛妄唯識論」之自心性無記來不同,宜其彼此相接而終於相拒也。
別有一要義也,佛說六塵、六根、六識為十八界。有力能生者為根,即有引 發六識之功能體。細意識之意根與眼等五根,所關綦切:「五根所行境界,意各 能受」;而意根「又為彼(五根之所)依」。其但言六識及意之分別心者,則大 抵以五根為「不可見,有對」礙之細色;即身體中之生機,能生動而有因感發識 之官能。此細色,由細心之意執取、攝持之。若於分別心之內在立種子心,則身 中發識功能之五根,或者即視為能生識之種子。世親之『二十唯識論』,陳那之 『觀所緣緣論』,均有此新意。『楞伽』「偈頌品」有之,即分別事識之以無始 妄熏習為所依(根),六塵為所緣;「虛妄分別種種熏滅,則諸根亦滅」,皆此 義也。若於種子內在而立淨心,則或者又視根為在纏真心之映現(不全真亦不全 [P279] 妄);依真心妄熏而立妄識,亦即依根發識也。自識言,於恆行意而見種識,更 進而見其為淨心,不離於虛妄之恆行意。自根言,於五根、意根之依持中,見其 為種習,又見其為淨能,亦不離常識之六根也。後世之唯識論者,尚不解何故以 種為根,自更難知淨心在纏之發為六根。有欲於唯識外立唯根,則亦未知其所以 異也。
如來藏為生死雜染依,亦為清淨涅槃依。如來藏與非剎那之無漏習氣相應, 故「與不離解脫智藏,是依,是持,是為建立」也。以一切有情有性淨藏性(一 切有佛性),具無量稱性之淨德,故雖迷惑生死,莫之能覺,而能發厭苦求樂之 思。如外遇知識,聞思熏修,則得破煩惱!6輥而顯本淨之法身藏。斷德之涅槃本淨 ;不思議之智德,覺性圓明,不生不滅,亦不從外來也。真心者以淨心為本,與 非剎那之習氣融然一體,為清淨依;其無始妄染,則有漏剎那,與淨心相離、不 相攝,依附而已。此與妄心者適得其反,彼以妄識為本,與無始虛妄熏習,和合 一味,為雜染依;生滅之無漏聞熏,寄存賴耶中,而非賴耶自性攝。二大唯心論 [P280] 之判然可別,不如指諸掌乎!此藏心,真心者解為法空所顯性,然非空也。如來 藏不與雜染相應,故說為如來藏空;而實「具過恆沙佛脫智不思議法」,名不空 如來藏。此不以性空為了義,而以體用常恆之妙有為真實,所謂真常論者此也。 其返染還淨之行,『楞伽』有四禪(止觀相應):一、以無常、苦、無我、不淨 為門,觀法有我無者,曰「愚夫所行禪」。證我空者,相續識(分別事識)滅, 小乘者以為涅槃,然藏識中無始染業猶在,不轉去如來藏中藏識之名,不得究竟 解脫也。二、觀三界唯心,身、受用、建立,唯自心現;所現義相,如幻化無實 。此唯內心、無外義之觀,即法無我觀,名「觀察義禪」。三、依法有以遣人無 ,依心有以遣境無,此二無我,猶是妄想分別,故於見外法非實,隨了諸識不生 ,直觀如實法不生不滅。離生滅見,得無生法忍,住第八地,曰「攀緣如禪」。 四、得無生法忍已,起寂滅想,諸佛加持,菩薩乃即寂而起如幻三昧,廣作佛事 ,名「如來禪」。前七地名有心地,八地名無心地,八地以上名佛地,即現證如 來禪者所入也。『楞伽經』以不生法為依,而建立生滅。然返染之方,與虛妄唯 [P281] 識者同,即觀外義無實,境空心寂以證實,可謂能融攝妄心者矣!其後出者,頗 有異同,不特以不生而立生滅,還滅亦頓觀真常,自定力制心不起入。
「真常唯心論」,經多論少;國人輒以『大乘起信論』為主,視為馬鳴所說 ,近人於此多疑之。「虛妄唯識論」者,以所見不同而撥之,是未知『起信』也 。考證者,以馬鳴時不應有此思想,且非真諦所譯而非之。『起信論』立一心二 門:真如門有空、不空二義;生滅門有覺、不覺二義,真妄和合名阿賴耶。立義 大本,吻合於「真常唯心論」,此不可非也。然『起信論』之辨心、意、意識, 凡七識,術語並出魏譯『楞伽』,而立義全非。『楞伽』明三相(魏譯並作識) ,則真常界、妄習界、現行界;明三識,則真淨心、似真妄現心、妄心。二者立 義既別,更不得隨意增減之。『起信』作者,以魏譯為依,昧於三相、三識,乃 糅合而附益之,成七種識。名同『楞伽』而義異,古人多知之,即此以疑『起信 [P282] 』可也。論之非馬鳴作,固不勞辨矣!(或者據『起信』以明真心之早於性空, 尤不可)。
圖片 楞伽之三相三識 │ 起信之心意識 ─────────────────┼────────────────── ┌─真識 │ •‥‥ 阿梨耶識──心 │ │ : 真相(魏譯智相識)┤‥‥‥‥‥‥┼:•‥ 業識──┐ │ │ :: ─ │ │┌現識‥‥‥┼:: 轉識──┤ ├┤(此二無別)│ :: │ │└阿賴耶識‥┼‥•: 現識──┼─意 │ │ : │ 業相(魏譯業相識)┘‥‥‥‥‥‥┼‥‥• 智識──┤ │ │ ┌分別事識‥┼ •‥ 相續識─┘ ┌┤(此二無別)│ : │└相續識‥‥┼‥‥• 分別事識──意識 轉相(魏譯轉相識)┘‥‥‥‥‥‥┼
「真常唯心論」,源出大眾、分別說系,罕以論典著名。與說一切有系有關 者,如龍樹、無著等,即以論著。「真常唯心者」之多經,「虛妄唯識者」之多 論(唯見『深密』一經),一也。然大眾、分別說之大乘學者,常為思想之開導 者。漢譯之『法界無差別論』、『寶性論』,堅慧作,與真心論之思想合。其論 典曾受『莊嚴大乘』、『攝大乘』之影響,約為無著同時之後進。此二流,古人 以仰尊論師,或並以歸之無著學。實則一起於東,一起於西,後乃相接而率相拒 ,不可混也。印度之後期佛教,外若特重論師,非論師所說者不談;其實大眾、 分別說之大乘學者,別有其學風,仍為新新不斷之創作。今之西藏,承後期之風 ,故唯許龍樹中觀、無著唯識二大乘。雖唯識之派別繁多,抉擇正見,偏重『瑜 伽』,故於真常心為依之學,卒未能明。內地之佛教,臺、賢等並重經,以論義 為參考;故別立真常法界或法性宗之妙有論,而以「性空唯名」、「虛妄唯識」 為不了義。以學風不同,內地與藏衛乃異。平心論之,「經富論貧」固不必,專 宏論典而不知經,亦無當也。 [P284]
一切名言思惟所不及,而體為常、樂、我、淨之妙有。以此為依,流轉門立 相待之二本,還滅門歸於絕待之一實。此與吠陀以來之梵我論,其差別究何在耶 ?差別誠不易,然亦有可說者。『楞伽經』以外道之真常不思議,但由推論比觀 得之,即觀生滅無常而推論想像有真常超越之本體,為大梵,為小我。佛教之真 常妙覺,則以聖智現證得之。『涅槃經』以外道常、樂、我、淨之大我,係遠聞 古佛真常大我而誤解者,彼實未嘗見我。然就印度思潮觀之,則佛梵綜合之形勢 已成。在佛教,將不但融攝三明之哲理,且將融攝阿闥婆吠陀之秘咒;吠檀多之 學者,亦將融佛於梵,以釋迦為神之化身矣! [P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