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二節 菩薩道的形成

 第一項 菩薩的意義

  菩薩道的成立,無疑為依據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出於「本生」ja^taka等傳說。但到底 在什麼情況下,成立「菩薩」bodhisattva一名?菩薩的名稱,又成立於什麼時代?這都是 值得論究的。

  在過去,菩薩是聲聞三藏所有的名詞,所以想定是釋尊所說。然經近代的研究,「菩薩」這 [P126] 個名詞,顯然是後起的。銅鍱部Ta^mras/a^t!i^ya的『相應部』,在說到過去七佛,觀緣起而 成佛時,都這麼說:「世尊應正等覺,未成正覺菩薩時」(1),說到了菩薩。與此相當的『雜阿含 經』,但作「佛未成正覺時」,缺少「菩薩」字樣(2)。又如『中阿含經』的『長壽王本起經』, 『天經』,『念經』,『羅摩經』,都只說「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或作「盡」)道(或作 「覺」)時」(3),而『中部』等卻都加入「菩薩」一詞(4)。漢譯『長阿含經』的『大本經』,說 到毘婆尸Vipas/yin成佛以前,稱為菩薩(5),與『長部』相合。漢譯『長阿含經』,是法藏部 Dharmaguptaka的誦本,法藏部與銅鍱部,是同出於分別說部Vibhajyava^din的 。漢譯的『雜阿含經』與『中阿含經』,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誦本。可見『阿含』 原文,本來是沒有「菩薩」的;說一切有部本還保存原型,而分別說部各派的誦本,(還有屬於 大眾部末派的『增壹阿含經』),都以當時傳說的「菩薩」,加入『阿含經』了。未成佛以前, 如釋尊的誕生、出家……,一般佛傳都稱之為「菩薩誕生」,「菩薩出家」。然今發見Bha^rhut 佛塔,欄楯上所有的雕刻中,有釋尊從兜率天Tus!ita下降,入母胎;及離家以後,自己割去 髮髻,為三十三天Tra^^yastrim!s/a所接去供養的圖像。銘文作「世尊入胎」、「世尊的髻祭」 。Bha^rhut 塔的這部分雕刻,為西元前二世紀作品;在西元前二世紀,對於成佛以前的釋尊, 沒有稱之為菩薩,正與『雜阿含經』等所說相合(6)[P127]

  在傳說中,有彌勒Maitreya及釋迦S/a^kya授記作佛的事,一般都稱之為菩薩。在經 、律中,彌勒成佛的事,約與過去佛的思想同時。『中阿含經』的『說本經』,首先說到阿那律 陀Aniruddha的本起。次說:未來人壽八萬歲時,這個世界,「極大富樂,多有人民,村邑 相近」。那時,有名為螺S/an%kha的作轉輪王;彌勒佛出世,廣度眾生。當時,尊者阿夷哆 Ajita發願作轉輪王,尊者彌勒發願成佛(7)。南傳的『中部』,沒有與『說本經』相當的。但 在『長部』的『轉輪聖王師子吼經』,說到未來人壽八萬歲時,有儴伽(螺)作轉輪王,彌勒成 佛(8),主體部分,與『說本經』相同。『長阿含經』的『轉輪聖王修行經』(9),與『長部』說一 致。彌勒成佛,是「譬喻」(本末),本只說明未來有佛出世,與一般的授記作佛,文體不同。 『說本經』增入了阿夷哆與彌勒發願,及佛的許可,使其近於授記作佛的體例,但也不完全相同 。彌勒成佛,被編入『阿含經』,是相當古老的「譬喻」,但沒有說到菩薩一詞。釋尊授記作佛 ,傳說為然燈佛Di^pam!kara時。當時,釋尊是一位婆羅門青年,名字因傳說而不同:或名彌 卻(雲•雲雷──Megha(10),或名善慧Sumati(11),或名無垢光(12)。青年以「五華獻佛」, 「布髮掩泥」,求成佛道,得到然燈佛給予未來世中成佛的記別。這一傳說,有蒙佛授記,決定 成佛的特殊意義,所以為多種大乘經所引用。這是各部派公認的傳說,但沒有編入『阿含經』; 也只有法藏部的『四分律』,才編入律部(13)。『四分律』說到彌卻菩薩,也說到定光(未成佛前 [P128] )菩薩、彌勒菩薩。但這是後起的「本生」,不能證明「菩薩」因此事而得名。

  上座部Sthavira系所傳的論典,都說到了菩薩,如說一切有部(論師系)的根本論──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一八(大正二六•一0一八上)說:

   「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得何名菩薩?答:得相異熟業」。

  『舍利弗阿毘曇論』卷八(大正二八•五八五上──中)說:

   「云何菩薩人?若人三十二相成就;不從他聞,不受他教,不請他說,不聽他法,自思、 自覺、自觀,於一切法知見無礙;當得自力自在、豪尊勝貴自在,當得知見無上正覺,當 成就如來十力、四無所畏,成就大慈,轉於法輪:是名菩薩人」。

  『舍利弗阿毘曇論』,屬於印度本土的分別說部,「菩薩人」,出於該論的『人品』。南傳 (錫蘭的分別說部)的『論事』,也說到菩薩(14)。屬於上座部系的論書,都有菩薩,而對「菩薩 」的地位,同樣的說到成就(三十二大人)相。依說一切有部,那是三大阿僧劫修行圓滿,百劫 修相好的階段。上座部系的菩薩,地位是相當高的。依論典所見,菩薩名稱的成立,不可能遲於 西元前二世紀的。

  佛法進入部派時代,在發展中呈現的事象,有值得注意的:一、佛法,著重於初轉法輪的四 諦說。四諦是佛法綱宗:苦與集,是生死苦迫的因果事實;滅是苦集的息滅;道是滅苦集的道。 [P129] 在四諦中,佛法只是解脫生死苦而歸於涅槃的寂滅。佛弟子在佛法中修行,以解脫生死,證入涅 槃為最高理想。或說聲聞乘修四諦法(15),也只是這一普遍事實的敘述。二、在佛陀遺體、遺物、 遺跡的崇奉中,佛的崇高偉大,被強力的宣揚起來。佛與弟子間的差別,也被深深的發覺出來。 發現『阿含經』中,佛以求成「無上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anuttara-samyak-sam!bodhi 為目的;與聲聞弟子們以涅槃為理想,似乎有些不同。本來,聲聞弟子證果時,經上也 說:「得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三菩提」(「正覺」)(16)。決定趣向三菩提,不正是聲 聞弟子的目標嗎?如佛於波羅奈Va^ra^n!asi^轉法輪:法輪是佛心中的菩提,在弟子心中顯現出 來,從此至彼,所以比喻為轉法輪。佛與聲聞弟子所證的正法,是沒有差別的。然在佛教界,一 般以「前蘊滅,後蘊不復生」,證入涅槃為目的;菩提,似乎只是達成理想的工具一樣。在這普 遍的情形下,形成了這樣的差別:佛以成無上菩提為目的,聲聞弟子以證入涅槃為目的。三、部 派分化過程中,釋尊過去生中的事,或「本生」,或「譬喻」,更多更廣的傳布開來,為當時佛 教界所公認。佛在過去生中的修行,與聲聞弟子不一樣。釋尊在過去生中,流轉於無量無數的生 死中,稱之為聲聞s/ra^vaka、辟支佛pratyeka-buddha,都不適當。這麼多的廣大修行 ,多生累劫,總不能沒有名稱。佛是以求成無上菩提為理想的,所以稱為菩薩bodhisattva ,就是勇於求成(無上)菩提的人。這一名稱,迅速為當時佛教界所公認。這一名稱,約成立於 [P130] 西元前二00年前後。由於解說不一,引起上座部論師們的反應,作出以「成就相異熟業」為菩 薩的論定。上座部各派的意見相同,所以其時間不會太遲。至於Bha^rhut塔上的銘刻,仍作「 世尊入胎」、「世尊髻之祭」,而不用菩薩名稱,只是沿用『阿含經』以來的語法,不足以證明 當時佛教界,還沒有菩薩一詞。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與薩埵的綴合語。菩提與薩埵綴合所成的菩薩,他的意義是 什麼?在佛教的發展中,由於菩薩思想的演變,所以為菩薩所下的定義,也有不同的解說。菩提 bodhi,譯義為「覺」,但這裡應該是「無上菩提」。如常說的「發菩提心」,就是「發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菩提是佛菩提、無上菩提的簡稱,否則泛言覺悟,與聲聞菩提就沒有分 別了。菩(提)薩(埵)的意義,『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引述Har Dayal所著書所說── 菩薩的七種意義;及西藏所傳,菩薩為勇於求菩提的人(17)。今依佛教所傳來說:薩埵sattva 是佛教的熟悉用語,譯義為「有情」──有情識或有情愛的生命。菩薩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 ,這是多數學者所同意的。依古代「本生」與「譬喻」所傳的菩薩,也只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 然求菩提的薩埵,薩埵內含的意義,恰好表示了有情對於(無上)菩提的態度。初期大乘經的『 小品般若經』,解說「摩訶(大)薩埵」為「大有情眾最為上首」,薩埵還是有情的意義 。『大 品般若經』,更以「堅固金剛喻心定不退壞」,「勝心大心」,「決定不傾動心」,「真利樂心 [P131] 」,「愛法、樂法、欣法、熹法」──五義,解說於「大有情眾當為上首」的意義(18)。所舉的五 義,不是別的,正是有情的特性。生死流轉中的有情,表現生命力的情意,是堅強的,旺盛的。 是情,所以對生命是愛、樂、欣、熹的。釋尊在成佛不久,由於感到有情的「愛阿賴耶,樂阿賴 耶,欣阿賴耶,阿賴耶」,不容易解脫,而有想入涅槃的傳說(19)。但這種情意:如改變方向, 對人,就是「真利樂心」;對正法──無上菩提,就是「愛法、樂法、欣法、法」心。菩薩, 只是將有情固有的那種堅定、愛著的情意特性,用於無上菩提,因而菩薩在生死流轉中,為了無 上菩提,是那樣的堅強,那樣的愛好,那樣的精進!H氏七義中,第六,薩埵是「附著」義;第 七,是「力義」;西藏傳說為「勇心」義,都與『般若經』所說相合。所以,菩薩是愛樂無上菩 提,精進欲求的有情。如泛說菩提為覺,薩埵為有情(名詞),就失去菩薩所有的,無數生死中 勤求菩提的特性。

  
註【20-001】『相應部』「緣起相應」(南傳一三•六──一五)。
註【20-002】『雜阿含經』卷一五(大正二•一0一上──中)。
註【20-003】『中阿含經』卷一七『長壽王本起經』(大正一•五三六下)。卷一八『天經』(大正一•五三九中)。卷 二五『念經』(大正一•五八九上)。卷五六『羅摩經』(大正一•七七六上)。
註【20-004】『中部』(一二八)『隨煩惱經』(南傳一一下•二00)。『增支部』「八集」(南傳二一•二四一)。 [P132] 『中部』(一九)『雙考經』(南傳九•二0六)。『中部』(二六)『聖求經』(南傳九•二九四)。
註【20-005】『長阿含經』卷一『大本經』(大正一•三下)。
註【20-006】干潟龍祥『本生經類思想史之研究』(六六──六七)。
註【20-007】『中阿含經』卷一三『說本經』(大正一•五0九下──五一0下)。
註【20-008】『長部』(二六)『轉輪聖王師子吼經』(南傳八•九二──九四) 。
註【20-009】『長阿含經』卷六『轉輪聖王修行經』(大正一•四一下──四二中)。
註【20-010】『四分律』卷三一(大正二二•七八四上──七八五下)。『增壹阿含經』卷一一(大正二•五九七中──五 九九下)。『佛本行集經』卷三(大正三•六六五上──六六六中) 。
註【20-011】『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大正三•六二0下)。
註【20-012】『修行本起經』(大正三•四六一下)。
註【20-013】『四分律』卷三一(大正二二•七七九中──七八六下)。
註【20-014】『論事』(南傳五七•三六三──三七一)。
註【20-015】『妙法蓮華經』卷一(大正九•三下)。
註【20-016】『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五下)。『相應部』「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二四五)。
註【20-017】 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八一──一八二)。
註【20-018】『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四一一(大正七•六0上──六一上)。 [P133]
註【20-019】『成唯識論』卷三引經(大正三一•一五上)。此經語本出律部,編入『增壹阿含』。

  

 第二項 菩薩修行的階位

  成佛以前,為了求得無上菩提,久修大行的,名為菩薩。菩薩過去生中的久遠修行,功德展 轉增上,這是當然的事。對無量本生(1)所傳說的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古人漸漸的分別前後,而 菩薩的修行階位,也就逐漸的顯示出來,這是大乘菩薩行位說的淵源。

  屬於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佛本行集經』,說菩薩有「四種微妙性行」。屬於說 出世部Lokottarava^din的『大事』,也說到「四行」。法藏部出於分別說部 Vibhajyava^din ,說出世部出於大眾部Maha^sa^m!ghika,部派的系統不同,而所說卻相近。可能 是:說出世部的教區,在梵衍那Ba^miya^n(2),即今Ghorband河與Indu河上流,梵衍那 谿谷山地(3);法藏部盛行於罽賓,化區相近,所以有共同的傳說。「四行」是(4)

圖片
『佛本行集經』    『大事』
自性行           自性行prakr!ti-carya^
願性行           願行pran!idha^na-carya^
順性行           順行anuloma-carya^
[P134]   

轉性行           不退行anivartana-c.

  依『佛本行集經』,一、「自性行」:在沒有發願成佛以前,「本性已來,賢良質直,順父 母教,信敬沙門及婆羅門,善知家內尊卑親疏,知已恭敬承事無失。具足十善,復更廣行其餘善 業」,這是菩薩種姓。雖沒有發心,也不一定見佛,卻已成就了重道德,重宗教,又能多作慈善 事業的性格。這是生成了的菩薩種姓,也可能是從積集善根,成就這樣的菩薩法器。二、「願性 行」:是發願希求無上菩提。三、「順性行」:是隨順本願,修六波羅蜜多成就的階段。四、「 轉性行」:依『大事』是「不退轉行」,就是供養然燈佛Di^pam!kara,蒙佛授記階段。『佛 本行集經』說:「如我供養然燈世尊,依彼因緣,讀誦則知」。這是說,供養然燈佛,蒙佛授記 的事,讀誦然燈佛授記「因緣」,就可以明白。然燈佛授記,正是不退轉位。所以『佛本行集經 』與『大事』,所說的意義相同;『佛本行集經』的「轉性行」,應該是「不退轉性」的訛脫。 四性行,明確的分別出菩薩的行位──種性位,發心位,隨順修行位,不退轉位。後三位,與『 小品般若經』說相合。

  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或依修行的時劫,逢見的如來,分別菩薩道的進修階位。不過各部派 的意見,是異說紛紜的。一、法藏部的『佛本行集經』,從「身值三十億佛,皆同一號,號釋迦 如來」起,到「善思如來」止(5),應該是「自性行」位。從「示誨幢如來,……初發道心」(6)[P135] 是「願性行」位。「我念往昔無量無邊阿僧祇劫」,有帝釋幢如來;這樣的佛佛相承,到勝上如 來,「我身悉皆供養承事」(7),是「順性行」位。見然燈佛授記;再「過於阿僧祇劫,當得作佛 」(8),是「不退轉性」位。然燈佛以來,從一切勝佛到迦葉佛,共十四佛(9)。二、說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說,發心以來,是經三大阿僧祇劫,又百大劫成佛的,如『阿毘達磨大毘婆 沙論』卷一七七──一七八(大正二七•八九一中──八九二下)說:

   「過去久遠,人壽百歲時,有佛名釋迦牟尼,出現於世。……時有陶師,名曰廣熾,…… 願我未來當得作佛。……發是願後,乃至逢事寶髻如來,是名初劫阿僧企耶滿。從此以後 ,乃至逢事然燈如來,是名第二劫阿僧企耶滿。復從此後,乃至逢事勝觀(即毘婆尸)如 來,是名第三劫阿僧企耶滿。此後復經九十一劫,修妙相業,至逢事迦葉波佛時,方得圓 滿」。 「初劫阿僧企耶,逢事七萬五千佛,最初名釋迦牟尼,最後名寶髻。第二劫阿僧企耶,逢 事七萬六千佛,最初即寶髻,最後名然燈。第三劫阿僧企耶,逢事七萬七千佛,最初即然 燈,最後名勝觀。於修相異熟業九十一劫中,逢事六佛,最初即勝觀,最後名迦葉波。當 知此依釋迦菩薩說」。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傳說的三阿僧企耶中劫逢事諸佛,與論師說有些不同。『 [P136] 藥事』的長行與偈頌,也小有出入,如長行的寶髻佛(與論師同),偈頌作帝釋幢佛(10)。這可見 對於菩薩行的傳說,意見是多麼紛紜!說一切有部所傳,然燈佛以後,又過一阿僧祇劫,與『佛 本行集經』說相合。三、銅鍱部Ta^mras/a^t!i^ya所傳,如『佛種姓經』說:從然燈佛授記, 到迦葉佛,經歷了「四阿僧祇又十萬劫」。授記以前,沒有留下傳說。從然燈佛起,逢事二十四 佛,才圓滿成佛(11)。四、說出世部的『大事』說:自性行時期,釋尊過去逢Apara^jitadhvaja佛。 願行時期,逢過去的釋迦牟尼S/a^kyamuni佛而發心,與說一切有部說相合。順行時期,逢 Samita^vin佛。不退行時期,見然燈佛而得授記(12)。依上來四說,可見部派間對釋尊過去生中, 所經時劫,所逢見的佛,傳說是不完全一致的。修行三大阿僧祇劫成佛,是說一切有部的傳說( 可能與大眾部相同),為後代北方的論師所通用,其實並不一定。所以『大智度論』這樣說:「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13)。無量阿 僧祇劫,『佛本行集經』也有此說(14),不一定是大乘者的創說。又梁譯『攝大乘論釋』說:「有 五種人,於三阿僧 衹劫修行圓滿;或七阿僧祇劫;或三十三阿僧祇劫」(15)。後二說,是梁譯所獨 有的。『論』說七阿僧衹劫,是「餘部別執」,「別部執」(16),也應該是部派的異說。

  菩薩修行的階位,大乘立有種種行位。部派佛教中,也有「十地」說。如『修行本起經』說 :「積德無限,累劫勤苦,通十地行,在一生補處」(17)。『太子瑞應本起經』(可能屬化地部﹞ [P137] 說:「修道德,學佛意,通十地行,在一生補處」(18)。『過去現在因果經』說:「功行滿足,位 登十地,在一生補處」(19)。這些不明部派的佛傳,都說到了十地。『佛本行集經』,在所說「一 百八法明門」中,也說:「從一地至一地智」(20)。十地說似乎為各部派所採用,雖然內容不一定 相同。現存說出世部的『大事』,有明確的十地說,十地是(21): 初「難登地」dura^roha^ 二「結合地」baddhama^na^ 三「華莊嚴地」pus!paman!d!ita 四「明輝地」rucira^ 五「應心地」cittaviatara^ 六「妙相具足地」ru^pavati^ 七「難勝地」durjaya^ 八「生誕因緣地」janmanides/a 九「王子位地」yauvara^jyta^ 十「灌頂地」abhis!eka

  『大事』的十地說:初地是凡夫而自覺發心的階位。第七地是不退轉地。第八生誕因緣,第 [P138] 九王子,第十灌頂,這是以世間正法化世的輪王,比擬以出世法化世的佛。輪王誕生,經王子, 也就是太子位,然後灌頂。灌頂,是印度國王登位的儀式,灌了頂就成為(國)輪王。十地的生 誕因緣,是成佛的因緣圓滿,決定要誕生了。王子位,是從兜率天下降,出胎,直到菩提樹下坐 。灌頂位,就是成佛。這一十地說,與大乘「發心」等「十住(地)」說,及「歡喜」等「十地 」說,都有類似的地方,特別是十住說。第七不退住,第八童真住,第九法王子住,第十灌頂住 ──這四住,與『大事』的(七──十)後四地,無論是名稱,意義,都非常相近。初發心住, 也與初難登地相當。『大事』十地與大乘的十住說,有著非常親密的關係。歡喜等十地,雖名稱 不同,然第五難勝地sudurjaya^,與『大事』的第七難勝地durjaya^相近;第十法雲地 ,經說十方諸佛放光,為菩薩灌頂(22),也保存最後灌頂的古義。部派的十地說,彼此不一定相合 ,但依『大事』的十地說,也足以看出與大乘菩薩行位的關係。

  
註【21-001】『七萬七千本生諸經』,見『付法藏因緣傳』卷二(大正五0•三0四下)。
註【21-002】『大唐西域記』卷一(大正五一•八七三中)。
註【21-003】『望月佛教大辭典』(四六七四)。
註【21-004】『佛本行集經』卷一(大正三•六五六下)。『大事』Maha^vastuV01.I.PP.1.46-63.
註【21-005】『佛本行集經』卷一(大正三•六五五下──六五六中)。 [P139]
註【21-006】『佛本行集經』卷一(大正三•六五六中)。
註【21-007】『佛本行集經』卷一──二(大正三•六五七上──六五九中)。
註【21-008】『佛本行集經』卷四(大正三•六六八中)。
註【21-009】『佛本行集經』卷四(大正三•六六九上──六七二上)。
註【21-010】『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一五(大正二四•七三中、七四上──七五上)。
註【21-011】『佛種姓經』(南傳四一•二一九以下)。
註【21-012】『大事』Maha^vastuVo1.I.pp.1.46-63.
註【21-013】『大智度論』卷四(大正二五•九二中)。
註【21-014】『佛本行集經』卷一(大正三•六五七上)。
註【21-015】『攝大乘論釋』卷一一(大正三一•二二九中)。
註【21-016】『攝大乘論釋』卷一一(大正三一•二三0上──下)。
註【21-017】『修行本起經』卷上(大正三•四六三上)。
註【21-018】『太子瑞應本起經』卷上(大正三•四七三中)。
註【21-019】『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大正三•六二三上)。
註【21-020】『佛本行集經』卷六(大正三•六八二中)。
註【21-021】 Mah^avastu(大事)vol.I.p.76. [P140]
註【21-022】『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七(大正九•五七二中)。

  

 第三項 菩薩行──波羅蜜多

  釋尊過去生中的修行,雖各部派的分類不一致,而都是稱之為波羅蜜多(或簡譯為「波羅蜜 」)的。波羅蜜多pa^ramita^,譯義為「度」,「到彼岸」。『大智度論』說:「於事成辦, 亦名到彼岸」。附注說:「天竺俗法,凡造事成辦,皆言到彼岸」(1)。在一般習用語言中,波羅 蜜多有「究竟」、「完成」的意義。如『中部』『不斷經』,稱讚舍利弗S/a^riputra,於戒、 定、慧、解脫,能得自在,得究竟(2);得究竟就是pa^rami^patta的義譯。所以,波羅蜜多是可 用於果位的。這是修行所成就的,從此到彼的實踐道,也就名為波羅蜜多,是「因得果名」。這 是能到達究竟的,成為菩薩行的通稱。

  菩薩的波羅蜜多行,在分類方面,也是各部的意見不一,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七 八(大正二七•八九二上──中)說:

   「如說菩薩經三劫阿僧企耶,修四波羅蜜多而得圓滿,謂施波羅蜜多,戒波羅蜜多,精進 波羅蜜多,般若波羅蜜多。……外國師說:有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四,加忍、靜慮。迦溼 彌羅國諸論師言:後二波羅蜜多,即前四所攝。……復有別說六波羅蜜多,謂於前四,加 [P141] 聞及忍」。

  迦溼彌羅Kas/mi^ra論師,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毘婆沙師Vibha^s!a^,立 四波羅蜜多──施、戒、精進、般若。「外國師」,在名稱上看來,是迦溼彌羅以外的外國師。 然依『大毘婆沙論』所見,在思想上,外國師與「西方師」,「犍陀羅Gandha^ra師」,大 致相近(3)。所以外國師是泛稱古代罽賓區的佛教。外國師立六波羅蜜多──施、戒、忍、精進、 靜慮、般若。在部派中,流行於罽賓的法藏部Dharmaguptaka的『佛本行集經』,梵衍那 Ba^miya^n說出世部Lokottarava^din『大事』的『多佛品』,不明部派的『修行本起經』 ,都說到六波羅蜜多(4)。『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說:「修行滿六波羅蜜」(5),是根本說 一切有部的律師說。『增壹阿含經』『序品』說:「人尊說六度無極」(6),傳說為大眾部 Maha^s^am!ghika說。六波羅蜜多,是多數部派所通用的,所以大乘佛法興起,也立六波羅蜜多。 另一派的六波羅蜜多說,是:施、戒、聞、忍、精進、般若。菩薩波羅蜜多行,不立禪(靜慮) 波羅蜜多,與迦溼彌羅論師相同,這是值得注意的。

  銅鍱部Ta^mras/a^t!i^ya所傳:覺音Buddhaghos!a引『佛種姓』 頌,立十波羅蜜多: 施、戒、出離、智慧、精進、忍、真諦、決定、慈、捨(7)。然『小部』的『譬喻』中,『佛譬喻 』與之相當的,為六九──七二頌,似乎沒有說到智慧。文中的「無上之悟」,是波羅蜜多圓滿 [P142] 的果證,不屬於因行。頌中說:「行真諦加持,真諦波羅蜜滿足」(8)。加持adhit!t!ha^na,即 「真諦決定」──「決定」的異譯。依此文,加持(決定)是否可以離真諦而別立呢!『所行藏 』分三段──施、戒、出離等,在出離段中,說到了出離、決定、真實、慈悲、捨──七波羅蜜 。但在攝頌中,又說到忍波羅蜜,與十波羅蜜不相符合(9)。銅鍱部古義,到底立幾波羅蜜多,似 乎並沒有明確的定論。因此想到,『佛譬喻』初頌說:「三十波羅蜜多滿」(10)。「三十」,不知 是什麼意義!也許是初說三波羅蜜多,其後又成立十波羅蜜多。後人綜合的說「三十波羅蜜多」 ,安在『佛譬喻』的最初吧!銅鍱部所傳波羅蜜多,有「真諦加持」,這是與「諦語」有關的。 或有智,或沒有智,同樣的都沒有禪定,與迦溼彌羅論師相合。

  釋尊過去生中事──「本生」與「譬喻」的內容,加以選擇分類,被稱為波羅蜜多的,或四 、或六、或八、或十。波羅蜜多的名數,雖有不同,而都是出於傳說中的「本生」或「譬喻」。 依釋尊所行的而一般化,成為一切菩薩所共行的波羅蜜多。銅鍱部所傳(八波羅蜜),本沒有般 若波羅蜜多,這是很有意義的。因為般若是證悟的,如菩薩而有智慧,那就要證入實際了。所以 無上菩提是果證,而不是波羅蜜多行。但在罽賓區的佛教,一般都公認般若為波羅蜜多。在釋尊 過去所行事,那些是般若波羅蜜多呢?『大毘婆沙論』說:「菩薩名瞿頻陀,精求菩提,聰慧第 一,論難無敵,世共稱仰」(11)。瞿頻陀Govinda是『長阿含經』的大典尊(12)。而『根有律藥 [P143] 事』又別說:「皆由口業真實語,昔名藥物大臣時,牛出梵志共論義,當滿般若波羅蜜」(13)。『 根有律』所說,是大藥的故事(14)。這二事,都只是世俗的聰敏,與體悟的般若不同。除六波羅蜜 多一系外,佛教界多數不立禪波羅蜜多。康僧會所譯的『六度集經』,舉「禪度無極」九章。「 得禪法」、「比丘得禪」、「菩薩得禪」──三章,都是說明的,沒有本生或譬喻。「太子得禪 」三章,佛得禪,都是釋尊最後生事。「常悲菩薩本生」,是引用『般若經』的,解說為釋尊本 生,也與經說不合。這樣,「禪度無極」九章,只有「那賴梵志本生」,可說是過去生中所行。 在釋尊的「本生」與「譬喻」中,當然有修禪的,但禪定帶有獨善的隱遁風格,不能表現菩薩求 無上道的精神。所以部派佛教所傳說的菩薩,是不重禪定的。在聲聞學者看來,菩薩是「不修禪 定,不斷煩惱」的(15)。『小品般若經』也說:菩薩不入深定(16),因為入深定,有退轉聲聞果的可 能。部派佛教所傳的(原始的)菩薩,或不重般若,或不重禪定。天台宗稱之為「事六度菩薩」 ,是很適當的名稱!那時代傳說的菩薩,的確是從事實的實踐中去修菩薩行的!

  波羅蜜多,最通遍流傳的,是六波羅蜜多。在大乘佛法興起時,有『六波羅蜜經』(17),大約 與『六度集經』為同性質的教典。從釋尊的「本生」與「譬喻」中,選擇多少事,約六波羅蜜而 編為六類,作為大乘行者,實行六波羅蜜多──菩薩道的模範,為最早的大乘經之一。

  
註【22-001】『大智度論』卷一二(大正二五•一四五中)。 [P144]
註【22-002】『中部』(一一一)『不斷經』(南傳一一下•七)。
註【22-003】拙著『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三0五──三0七)。
註【22-004】『佛本行集經』卷一(大正三•六五六下)。Maha^vastu(大事)Ⅲ. P, 26.。『修行本起經』卷上(大正 三•四六三上)。
註【22-005】『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一五(大正二四•七五下)。
註【22-006】『增壹阿含經』卷一(大正二•五五0上)。
註【22-007】『本生』『因緣物語』(南傳二八•三五──五0、九五──九七)。
註【22-008】『譬喻』『佛譬喻』(南傳二六•一0)。
註【22-009】『所行藏』(南傳四一•三六三以下)。
註【22-010】『譬喻』『佛譬喻』(南傳二六•一)。
註【22-01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七八(大正二七•八九二中)。
註【22-012】『長阿含經』卷五『典尊經』(大正一•三一中──三四上)。『長部』(七)『大典尊經』,同。
註【22-013】『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一五(大正二四•七五下)。
註【22-014】『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七•二八所說。
註【22-015】『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陀天經』(大正一四•四一八下)。
註【22-016】『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七(大正八•五六八下)。 [P145]
註【22-017】『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下(大正一二•三0九下)。『遺曰摩尼寶經』(大正一二 •一八九下)。

  

 第四項 菩薩的身分

  過去生中,釋尊還在生死流轉中。經久遠的時間,一生又一生的修行,到底那時以什麼身分 來修菩薩道呢?在北方,釋尊的「本生」與「譬喻」,沒有留下完整的編集。南傳的銅鍱部 Ta^mras/a^t!i^ya,集成了釋尊的『本生』五四七則。依『本生』而分別每一本生的主人──釋尊 前生的身分,就可以明白,修菩薩道者的不同身分。『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附有本生菩薩不 同身分的調查表,今簡略的引錄如下(1)

   「天神」:大梵天[四則]•帝釋[二0]•樹神[二一]•傷枯樹住神[一]•Nim!ba樹住神[一]•瘤樹住神[一] .管狀草住神[一]•海神[三]•空住神[一]•天王[三]•天子[六]•天神[六]•Kinnara[一] 「宗教師」:苦行者[六0]•遊行者[四]•邪命者[一]•出家人[二]•教團師[一三]•教師[一八]•弟子[二] •婆羅門教師[二]•婆羅門[一七]•司祭[一五]•賢者[二六] 「王臣」:王[五七]•Narinda[一]•王子[一八]•王甥[一]•塞迦授王[一]•大臣[二七]•司法官[一] 「平民」:長者[二三]•資產者[二],家產者[二]•地主[一]•商人[四]•隊商[七]•穀物商[二]•識馬者[一] [P146] •理髮師[一]•大工[一]•陶工[一]•鍛冶工[一]•農夫[二]•石工[一]•醫師[一]•象師[一]•役者之子[一]• 歌手[一]•鼓手[一]•吹貝者[一]•番人[一]•估價者[一]•旃陀羅[五]•盜[二]•詐欺師[一]•隊商女所生子 [一]•婆羅門與夜叉所生子[一]•弟子[一] 「旁生」:猿王[八]•猿[二]•鹿[九]•獅子[一0]•Kuran%gamr!ga[二]•象主[三]•象[一]•豺[二]•龍象[七] •象[一]•馬[二]•駿馬[二]•牛[四]•水牛[一]•犬[一]•兔[一]•豚[一]•Mu^sika[二] 鳥[六]•白鵝[六]•Suka[六]•鳩[六]•Vat!t!aka[四]•La^pa[一]•Gijjha[四]•孔雀[三]•赤鵝[二]•Tittira[二] •Ka^ka[二]•Suva[二]•金翅鳥[二]•金鵝[二]•白鳥[一]•角鳥[一]•水鳥[一]•Rukkhakot!t!hasakun!a [一]•Kun!a^la[一] Godha[三]•青蛙[一]•魚[三]

  從上表所見的本生的主人翁,可了解當時印度文明的特性。宗教師占三分之一弱,苦行者共 六0人,這是印度宗教界的反映。婆羅門不多。人類以外,天神(樹神等是鬼趣)在民間信仰中 ,與人類有密切關係。旁生──鳥獸等故事,還生動的保有古代的傳說。如依文字形式的敘述而 論,修菩薩道的,可以是人,可以是鬼神,也可以是禽獸。人們(出家眾在內)由於對釋尊的無 限崇敬,探發釋尊過去生中的大行,而產生這些(人、天神、鳥獸)「本生」與「譬喻」,成為 普及一般的通俗佛教。傳統的僧伽佛教,傳承了古型的經、律,及深究的阿毘達磨。如貫徹「諸 [P147] 傳所說,或然不然」(2)的方針,從本生的寓意,去闡明菩薩大行,相信大乘佛法的開展,會更平 實些。但在一般佛教的傳說下,通俗弘化的「譬喻師」們,也引用「本生」故事,來作為教化的 題材。僧團失去指導解說的力量,受一般通俗化的影響,反而作為事實去接受這些傳說(鳥獸等 )。對於未來興起的大乘菩薩,有著深切的影響。如『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見的善知識,就 有: 菩薩[六] 大天[一]•地神[一]•夜天[八]•圓滿天[一] 比丘[五]•比丘尼[一]•仙人[一]•外道[一]•婆羅門[二]•王[二]•醫師[一]•船師[一]•長者[一一]•優婆夷 [四]•童子[四]•童女[三]•女[二]

  天(神)菩薩占有重大成分。沒有旁生菩薩,到底是時代進步了。

  「本生」、「譬喻」中的菩薩,每出在沒有佛法的時代,所以不一定有信佛的形式。外道、 仙人,也可以是菩薩,這是本生所明白顯示的。菩薩是難得的,偉大的,經常是個人,所以菩薩 的風格,多少帶有個人的、自由的傾向,沒有傳統佛教過著集體生活的特性。這些,對於大乘佛 法,都會給以一定程度的影響。

  
註【23-001】山田龍城『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一五九──一六0)。 [P148]
註【23-00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八三(大正二七•九一六中)。

  

 第五項 平實的與理想的菩薩

  崇仰釋尊的偉大,引發了釋尊過去生大行的思想,以「本生」、「譬喻」、「因緣」的形式 ,在佛教界流傳出來。這雖是一般(在家與出家)佛教的傳說,但很快的受到部派間的普遍承認 。展轉傳說,雖不知在那裡說,為誰說,而都承認為佛說。這些釋尊過去生中的大行,為各部派 所容認,就不能只是傳說了。論法者dharmakathika、阿毘達磨者abhidharmika,當 然要加以論究,納入自宗的法義體系。於是確定菩薩的修行項目──波羅蜜多有幾種;從發願到 成佛,經過多少時間,多少階位。而最重要的,菩薩是異生pr!thagjana──凡夫,還是也有 聖者。在部派中,有兩派的見解不同,如『異部宗輪論』(大正四九•一六上──下)說:

   「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應言菩薩猶是異生。諸結未斷,若未已入正性離生,於異生 地未名超越」。 「其雪山部本宗同義:謂諸菩薩猶是異生」。

  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雪山部Haimavata,還有銅鍱部Ta^mras/a^t!i^ya, 以為一直到菩提樹下坐的菩薩,還是異生。為什麼是異生?在菩薩的「本生」中,或是樹神等鬼 [P149] 趣,或是鳥獸等旁生趣,聖者是不會生在這惡趣中的。而且,現實的釋迦菩薩,曾娶妃、生子。 出家後,去從外道修學,修了六年的長期苦行。在菩提樹下,還起貪、恚、癡──三不善尋,可 見沒有斷煩惱,不是聖者模樣。所以菩薩一定是異生,直到一念頓證無上菩提,才成為大聖佛陀 。這是上座部Sthavira系的菩薩觀。

  大眾部Maha^sa^m!ghika方面,如『論事』所傳安達羅派Andhraka的見解(1)說:

   「菩薩於迦葉佛之教語入決定」。 「菩薩因自在欲行,行墮處,入母胎,從異師修他難行苦行」。

  安達羅派,是王山Ra^jagiriya、義成Siddhattha、東山住Pu^rvas/aila、西山住 Aparas/aila──四部的總稱,是大眾部在南印度分出的部派。這四派,都以為:釋尊過去聽 迦葉佛Ka^s/yapa的教說而入「決定」nya^ma。『論事』評破菩薩聽迦葉佛說法而證入的 見解;入決定就是證入「離生」,如那時入決定,釋尊那時就應該是聖者了!案達羅派以為菩薩 是有聖者的,所以說:「菩薩因自在欲行……難行苦行」。行墮處,是在惡趣的鬼神、旁生中。 從異師修難行苦行,就是釋迦菩薩所行的。菩薩的入惡趣,入母胎,從外道修行,不是煩惱或惡 業所使,而是聖者的「自在欲行」──隨自己的願欲而行的。這與『異部宗輪論』的大眾部等說 相合,如『論』(大正四九•一五下)說: [P150] 「一切菩薩入母胎中,皆不執受羯剌藍、頞部曇、閉尸、鍵南為自體。一切菩薩入母胎時 ,作白象形。一切菩薩出母胎時,皆從右生。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薩為 欲饒益有情,……隨意能往」。

  前四事,是最後身菩薩。一切末後身菩薩,雖然入母胎,但不以父母精血等為自體。從右 生,說明菩薩身的清淨。菩薩不會起三惡想。從外道去修學,修苦行,都不是無知邪見,而是自 願這麼行。菩薩的生在鬼神或旁生趣,那是隨願力──「自在欲行」而生,不是為業力所牽引的 。上來兩種不同的菩薩觀,上座部系是以現實的釋迦菩薩為本,而論及傳說中的本行菩薩。大眾 部系,是以「本生」、「譬喻」中的鬼神(天)及旁生菩薩為主,推論為隨願力生,充滿了神秘 的理想的特性。

  大德法救Bhadanta-Dharmatra^ta,是說一切有部的「持經譬喻者」。『出曜經』序, 稱之為「法救菩薩」(2)。繼承法救學風的,為『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的作者──婆須蜜Vasumitra 菩薩。法救比『發智論』主要遲一些,約在西元前一、二世紀間(3)。法救是持經譬喻者 ,為說一切有部四大師之一,對菩薩的觀念,卻與大眾部系的見解相近,如『尊婆須蜜菩薩所集 論』卷八(大正二八•七七九下)說:

   「尊曇摩多羅(法救)作是說:(菩薩墮惡道者),此誹謗語。菩薩方便,不墮惡趣。菩 [P151] 薩發意以來,求坐道場,從此以來,不入泥犁,不入畜生、餓鬼,下生貧窮處裸跣中。何 以故?修行智慧,不可沮壞。復次,菩薩發意,逮三不退轉法:勇猛、好施、智慧,遂增 益順從,是故菩薩當知不墮惡法」。

  法救的意見,菩薩從發心以來,就不會墮入三惡趣,所以如說菩薩墮三惡趣,那是對於菩薩 的誹謗。為什麼能不墮惡趣?這是由於菩薩的「智慧(般若)不可沮壞」。正如『雜阿含經』所 說:「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4)。「本生」中,或說菩薩是鬼神 ,或說是鳥獸,這不是墮入,而是「菩薩方便」,菩薩入聖位以後的方便示現。這與安達羅派, 舉「六牙白象本生」,說是菩薩「自在欲行」,是同一意義。『大智度論』也舉「六牙白象本生 」(及「鳥、猴、象本生」)說:「當知此象非畜生行報,阿羅漢法中都無此心,當知此為法身 菩薩」(5)。法身菩薩的方便示現,生於惡趣,是淵源於大眾部系,及北方的「持經譬喻師」的。 法救非常重視般若的力用,如說:菩薩「欲廣修般羅若故,於滅盡定心不樂入。……此說菩薩未 入聖位」(6)。菩薩在凡夫位,重般若而不重深定(等到功德成就,定慧均等──第七地,就進入 不退轉的聖位),為菩薩修行六波羅蜜多,而以般若為攝導者的明證。這才能三大阿僧祇劫,或 無量無數劫,長在生死流轉中,修佛道,度眾生。如依上座部論師們的見地,重視業力而不重般 若與願力的超勝,時常憂慮墮落,那誰能歷劫修習菩薩道呢! [P152]
註【24-001】『論事』(南傳五七•三六六──三七一、又五八•四三五──四三七)。
註【24-002】『出曜經』卷一(大正四•六0九中)。
註【24-003】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二六五──二六八)。
註【24-004】『雜阿含經』卷二八(大正二•二0四下)。
註【24-005】『大智度論』卷一二(大正二五•一四六下)。
註【24-006】『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0上)。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