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九章 大乘經之序曲

第一節 部派佛教所傳

 第一項 本生•甚希有法•譬喻•因緣•方廣

  從佛法到大乘佛法,從聲聞三藏到大乘藏,在演進過程中,有些中介性質的聖典。這些聖典 ,有的屬於部派佛教,卻流露出大乘的特徵;有的屬於原始大乘。這些聖典,可說是大乘佛教的 序曲。

  部派佛教的聖典,「九分教」或「十二分教」中,如「本生」ja^taka,「甚希有法」 adbhuta-dharma,「譬喻」apada^na,「因緣」nida^na,「方廣」vaipulya, 其中一部分,就是大乘的胎藏、萌芽。「本生」:經中舉印度民族的先賢德業,而說「即是我也 」。律中從當前的事緣,說到過去生中早已如此,再歸結說:過去的某某,就是現在的某人。律 中所說的「本生」,通於佛及弟子,是或善或惡的(1)。早期的「本生」,已編入原始的經律。部 [P534] 派分化以後,「本生」不斷的發展,著重於釋尊的前生,傳出了更多的菩薩因行。敘述的形式, 採取律家的三段式(當前事緣,過去情形,歸結到現在)。如銅鍱部Ta^mras/a^t!i^ya所傳,『 小部』(一0)『本生』,共五四七則;吳康僧會譯出的『六度集經』;西晉竺法護所譯的『生 經』;傳為支謙所譯,僧伽斯那Sam!ghasena所集的『菩薩本緣經』等。這些「本生」,多 數是部派時代所傳出的。「甚希有法」:編入『阿含經』的,是讚說三寶的希有勝德。在部派的 發展中,重於如來的希有功德。如『大智度論』說:「如佛現種種神力,眾生怪未曾有」(2)。『 大般涅槃經』舉如來初生,自行七步;獼猴奉蜜等(3)。『長阿含經』的『遊行經』等,已著重表 揚佛的神力希有。釋尊誕生的奇蹟,是各部派所大同的,出於佛傳,約與涅槃時的神力希有等同 時。「譬喻」:梵語阿波陀那,本為光輝的偉大行業。如銅鍱部所傳的『小部』(一三)『譬喻 』,全部分『佛譬喻』,『辟支佛譬喻』,『長老譬喻』,『長老尼譬喻』,都是聖者光輝的行 為。『佛譬喻』中說:「三十波羅蜜滿」(4)。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有「菩薩阿波陀那」 ,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一二到一五,共四卷,佛說往昔生中,求無上正覺的廣大 因行。文有二大段:先是長行,從頂生王Ma^ndha^tr!起,到陶輪師止。次是偈頌,與『小部 』的『佛譬喻』相當(5)。在佛法通俗化中,引阿波陀那為例來證明,所以「譬喻」成為「與世間 相似柔軟淺語」(6),而帶有舉例的比喻意味。「因緣」:是制戒的因緣,說法的因緣,本來也是 [P535] 不限於佛的。但制戒與說法,釋尊是根本,所以在部派佛教中,從釋尊的成佛、說法、制戒,向 前敘述到佛的誕生、出家、修行,或更前的敘述佛的發心、修行、授記,成為「因緣」中最重要 的部分。「本生」、「甚希有法」、「譬喻」、「因緣」,都是事跡的傳說。起初都不限於佛, 而在部派佛教時代,都著重於佛。在流傳中,這四部的事跡,是可以相通的。如佛的傳記是「因 緣」,也稱為「譬喻」──「本起」(7):如後漢竺大力共康孟詳譯出的『修行本起經』;支謙所 譯的『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西晉聶道真所譯的『異出菩薩本起經』。其中的希奇事,就是「 甚希有法」。如追敘過去,歸結到現在,就成為「本生」。關於釋尊這部分事跡,是悠久、廣大 而希有的。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所傳出來的,無疑是啟發大乘,孕育大乘佛法的重要因素。

  「方廣」:「九分教」之一的「方廣」,從「記說」vya^karan!a的發展而來。「記說」 的體裁,是問答、分別;內容是「所證、所生」,深秘而不顯了的事理。佛法是解脫的宗教,在 解脫宗教中,有太多的深秘而不顯了的事理,要有明顯決了的說明。「記說」就是「對於深秘隱 密的事理,所作明顯決了(無疑)的說明」。如佛與弟子證得的「記說」,甚深法義(主要是緣 起、寂滅)的「記說」,三世業報的「記說」,未來與過去佛的「記說」。這不是「世論」,不 是學問、辯論,而是肯定的表達深秘的事理,使聽者當下斷疑,轉迷啟悟的。充滿宗教感化力的 「記說」,在信眾心目中,富有神秘感,如適應一般宗教的「諸天記說」,或說了而「一千世界 [P536] 震動」(8)。在文體上,「記說」的問答與分別,還很簡略,等到文段長起來,成為廣問答與廣分 別,就別立為「方廣」,而「記說」漸被用於「眾生九道中受記,所謂三乘道、六趣道」(9),更 進而專重於菩薩的授記作佛了。廣問答與廣分別,體裁與風格略有不同,所以部派佛教中,傳出 了「毘陀羅」vedalla,譯為「有明」)與「毘佛略」vaipulya,譯為「方廣」)──二類 。廣問答的「毘陀羅」,是法義的問答集,性質是說明的、了解的,學風與阿毘達磨(abhidharma) 相近。「毘佛略」是廣分別體,闡述種種甚深的法義,破斥、超越世間的種種妄執,歸結 於甚深寂滅的智證。然廣問答體,在漢譯經中,也歸結於寂滅,如『法樂比丘尼經』說:「君欲 問無窮事,然君問事,不能得窮我邊也。涅槃者,無對也」(10)。『雜阿含經』也說:「摩訶拘絺 羅!汝何為逐!汝終不能究竟諸論,得其邊際。若聖弟子斷除無明而生明,何須更求」(11)!廣問 答也是廣分別那樣的,從分別到無分別,引向深廣無際,超越絕對的證境。(所以一般但立「方 廣」一分)。這是充滿宗教意味,富有感化力的,以智證寂滅為究極的聖典(12)。這樣的聖典,初 期的多被編入『長阿含經』與『中阿含經』。部派佛教所傳出的,如法藏部Dharmaguptaka 的『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說:

   「如是生經,本經,善因緣經,方等經,未曾有經,譬喻經,優婆提舍經,句義經,法句 經,波羅延經,雜難經,聖偈經:如是集為雜藏」。 [P537]

  「雜藏」,是「經藏」以外的。法藏部說「雜藏」中有「方等經」,也就是說,在「四阿含 經」以外,別有「方等(即「方廣」)經」的存在。『毘尼母經』說:「從修妒路乃至優婆提舍 ,如是諸經與雜藏相應者,總為雜藏」(13)。『毘尼母經』所說,與『四分律』相近,「雜藏」中 也是別有「方廣」部類的。四阿含經以外的「方廣」,雖不能確切的知道是什麼,但性質與「九 分教」中的「方廣」相同,是可以確定的。『四分律』說:「有比丘誦六十種經,如梵動經」(14) 。說一切有部與之相當的,『十誦律』舉「多識多知諸大經』十八種(15);『根有律』舉『幻網』 等「大經」(16)。這些都是被稱為「方廣」的,所以『四分律』所說「六十種經」,可能有些是沒 有編入「阿含經」的「方廣」。又『增壹阿含經』卷一「序」(大正二•五五0上──下)說:

  「菩薩發意趣大乘,如來說此種種別,人尊說六度無極。……諸法甚深論空理,難明難了 不可觀。……彼有牢信不狐疑,集此諸法為一分。……方等大乘義玄邃,及諸契經為雜藏 」。

  『增壹阿含經』「序」,在說明了結集三藏,經藏分為四部分以後,又作了如上的說明。「 集此諸法為一分」──「雜藏」,就是菩薩發心,六度,甚深空義等;「方等大乘」就在這「雜 藏」中。經序所說,與『四分律』、『毘尼母經』所說相同。總之,部派佛教中的某些部派,「 雜藏」中是有「方等經」的。『論事』一七•一八•二三章中,提到說大空宗Maha^sun~n~ata^va^din [P538] 的方廣部Vetulyaka,應該是屬於大眾部系的。稱為「方廣」、「大空」,正與龍樹 Na^ga^rjuna論所說:「佛法中方廣道人言:一切法不生不滅,空無所有,譬如兔角龜毛常無 」(17)相合。部派佛教中,有(阿含以外的)稱為「方廣」的聖典,有以「方廣」為名的部派。大 乘經興起,多數稱為「方廣」(或譯「方等」)、「大方廣」(或譯「大方等」),與部派佛教 的「方廣經」、「方廣部」,有不容懷疑的密切關係。大乘方廣經的傳布,主要是繼承這「決了 深秘事理」的「方廣」而來。

  
註【66-001】參閱拙作『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五五九──五六一)。
註【66-002】『大智度論』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八上)。
註【66-003】『大般涅槃經』卷一五(大正一二•四五二上)。
註【66-004】『小部』『譬喻』(南傳二六•一)。
註【66-005】參閱拙作『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六0四──六0五)。
註【66-006】『大智度論』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七中)。
註【66-007】『長阿含經』(一)『大本經』,經文自說為「大因緣」。「本起」與「因緣」相通,隨各部派的取意 而別。
註【66-008】參閱拙作『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五二四──五三三)。 [P539]
註【66-009】『大智度論』卷三三(大正二五•三0六下──三0七上)。
註【66-010】『中阿含經』卷五八『法樂比丘尼經』(大正一•七九0上)。
註【66-011】『雜阿含經』卷一四(大正二•九五中)。此經又編為『中阿含經』的『大拘絺羅經』,『中部』的『正 見經』。
註【66-012】參閱拙作『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五七三──五八四)。
註【66-013】『毘尼母經』卷四(大正二四•八一八上)。
註【66-014】『四分律』卷三七(大正二二•八三三中)。
註【66-015】『十誦律』卷二四(大正二三•一七四中)。
註【66-016】『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七(大正二三•六六二上)。
註【66-017】『大智度論』卷一(大正二五•六一上──中)。

  

 第二項 三藏以外的部派聖典

  經二大結集所集成的部類,是佛教界公認的。此後一再分化,成立種種部派。凡經一次分化 ,都各自對聖典作一番審定與改編。經、律的彼此差別,代表了部派間的實質對立。部派分立後 ,聖典還在不斷的傳誦、集出,但沒有編入固有的經、律中去,因為經、律已凝定而被(自部所 )公認了。沒有編入「經」、「律」、(「論」)──三藏的,就屬於「雜藏」或「小部」。這 [P540] 類聖典,現在依據可以考見的,說到一部分。如『入大乘論』卷上(大正三二•三六下)說:

   「舍頭羅經、胎經、諫王、本生、辟支佛因緣,如是八萬四千法藏,尊者阿難從佛受持者 ,如是一切皆有非佛語過」!

  『入大乘論』說到的這幾部,是聲聞學者(某些部派)所承認是佛說的,卻不屬於三藏。其 中,1.『舍頭(諫)羅經』:在漢譯大藏(『大正藏』「密教部」四)中,有吳支謙與竺律炎共 譯的『摩登伽經』三卷;西晉竺法護譯的『舍頭諫太子二十八宿經』(或名『虎耳意經』)一卷 ,是同一部類的別誦本。摩登伽女Ma^tan%ga^以咒術惑亂阿難A^nanda的故事,『大毘婆 沙論』也曾經說到(1)。現有安世高譯的『佛說摩鄧女經』一卷,東晉失譯的『佛說摩登女解形中 六事經』一卷」『大正藏』「經集部」一),就是摩登伽女惑亂阿難的因緣。『舍頭羅經』S/ardu^lakarn!a$vada^na ,是在摩登伽女惑亂阿難的事緣上,說過去生事,闡述種族平等外,編入咒 語、二十八宿、占卜星宿、時分長短等。據『十誦律』說:「阿蘭若比丘……應善知道徑,善知 日數,善知夜,善知夜分,善知星宿;讀誦星宿經」。近聚落住比丘,也要知道這些(2)。『星宿 經』是世俗的星宿曆數,比丘們為了實用而學習,終於集成『舍頭羅經』。這可能是說一切有部 Sarva^stiva^din誦本;或是同在北方的,法藏部Dharmaguptaka「咒藏」的一部。2. 『胎經』:在大藏經中,有二部:『佛為阿難說處胎經』,唐菩提流志Bodhiruci譯,編入 [P541] 『大寶積經』第十三會。唐義淨所譯的『佛為難陀說出家入胎經』,二卷,編入『大寶積經』第 十四會。這二部的主體相同,說明胎兒的生長過程,並「四種入胎」的差別。義淨所譯的,與難 陀Nanda「貪欲譬喻」相結合,並說難陀過去生中的因緣,與『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 』(卷一一──一二)所說相同。3.『諫王』:大藏經有劉宋沮渠京聲所譯的『佛說諫王經』, 一卷。異譯本有唐玄奘譯的『如來示教勝軍王經』;趙宋施護譯的『佛說勝軍王所問經』(『大 正藏』編入「經集部」一)。4.『本生』:即各部派所傳的『本生』談。5.『辟支佛因緣』:傳 說的辟支佛因緣,出三藏以外而是佛所說的,藏經中(『大正藏』「本緣部」下)有傳說為支謙 所譯的:『撰集百緣經』(第三卷)「授辟支佛品第三」;所說的辟支佛因緣,共十事。又有秦 失譯的『辟支佛因緣論』二卷,都是「昔從先師相傳聞」(3),展轉傳說而來的。

  說一切有部的論書中,發現有『集法經』、『筏第遮經』、『正法滅經』。『集法經』如『 阿毘達磨顯宗論』卷一﹙大正二九•七七八中──下)說:

   「又見集法契經中言:於我法中,當有異說。……諸如是等差別諍論,各述所執,數越多 千。師弟相承,度百千眾,為諸道俗解說稱揚。我佛法中,於未來世,當有如是諍論不同 。為利為名,惡說惡受,不證法實,顛倒顯示」。

  這是部派紛爭極盛的時代,作為佛的預記而編入『集法經』中。這是說一切有部的『集法經 [P542] 』;現存『結集三藏及雜藏傳』,『迦葉結經』(編入『大正藏』「史傳部」一);『大智度論 』所說的『集法經』(4),都屬於這一類,依原始五百結集的傳說,而更為增廣的編集。『筏第遮 經』:是天神授與的(5)。『正法滅經』,『大正藏』「史傳部」,有失譯的『迦丁比丘說當來變 經』──長行;西晉失譯的『佛使比丘迦旃延說法沒盡偈百二十章』──偈頌。這兩部是同本異 譯,敘述末世比丘的衰亂,導致拘睒彌的法滅,策勵比丘們精進修行。這是佛使迦旃延ka^tya^yani^putra 說的,「如佛所說」(6)。說一切有部的『正法滅經』,可能就是這一部。藏經中還有失譯 的『法滅盡經』一卷;竺法護所譯的『當來變經』一卷(『大正藏』編入「涅槃部」),也是同 性質的經典,但這兩部已是大乘部類。『法滅盡經』更說到:「首楞嚴(三昧)經、般舟三昧, 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7)。這些,都由於末世(西元前後)的政治混亂,僧伽衰敝,憂 慮法滅,而用來策勵比丘們精進的。「末法」思想,由此而增強起來。

  『瑜伽師地論』中,抉擇聲聞的伽陀,有「勝義伽陀」、「意趣義伽陀」、「體義伽陀」三 類(8)。「意趣義伽陀」五一頌,是大梵天王請問而佛說的(9)。這部伽陀集,不知道名稱,也沒有 相同的譯本。「勝義伽陀」中,「染汙意恆時,諸惑俱生滅,若解脫諸惑,非先亦非後」頌(10), 依『成唯識論』說,出於『解脫經』(11)。這部『解脫經』,是不在三藏以內的。『瑜伽師地論』 所引聲聞伽陀,是說一切有部,或持經者所誦的。 [P543]

  南傳銅鍱部Ta^mras/a^t!i^ya所傳的巴利語Pa^li聖典,一般看作原始佛教聖典,其實有 些部類的集成,也是很遲的。如『小部』的『譬喻』,分四部,『佛譬喻』共七七偈。首先問譬 喻多少,三十波羅蜜,歸依(一──二頌)。次敘述「諸佛國」土的莊嚴清淨(三──一七)。 佛與辟支佛、諸弟子,在佛國中受用法樂(一八──三0)。再舉佛土的莊嚴──花香、池蓮、 鳥音、燈光、舞伎(三一──四二);諸天來問生天的善業,修種種的天供養;傾聽法音,得到 果證(四三──六八)。十波羅蜜滿足,得無上的覺悟(六九──七二)。末了舉「諸佛教」, 而歸結於三寶的不可思議(七三──七七頌)。從初問「佛譬喻有幾」,「三十波羅蜜滿」,及 末後舉十波羅蜜來說,『佛譬喻』的初形,是以佛的往昔修行為主的,但現存的『佛譬喻』,卻 成為清淨佛土的莊嚴。『小部』的『佛種姓』,是釋迦佛往昔的史傳。序分名『寶珠經行處品』 :佛以寶珠化作空中的經行處,諸天雲集,五百比丘也來了。寶珠經行處的化現,為了說明釋尊 的廣大功德──「四阿僧祇」以來,決意志求佛道,修行十波羅蜜的場所。這與『佛譬喻』的佛 土莊嚴,意趣相同。『佛譬喻』的「諸佛土」,如『華嚴經』的佛土莊嚴;『佛種姓』的化作空 中經行處,如『大集經』的空中化作「寶坊」一樣。依覺音Buddhaghos!a的『長部注』 Suman%galavila^sini^說:長部師Di^ghabha^n!aka所傳的『小部』,是沒有『譬喻』與『佛種 姓』的(12)。可見這二部是後起的,與大乘思想相呼應的作品。 [P544]

  此外,如『舍利弗問經』,是大眾部Maha^sa^m!ghika的,說到了文殊師利Man~jus/ri^ (13)。『入大乘論』說:「僧祇中說:青眼如來等,為化菩薩故,在光音天,與諸聲聞眾,無量 百千億那由他劫住」(14)。這又是大眾部的另一聖典。元魏瞿曇般若流支Prajn~a^ruci所譯的『 正法念處經』,七0卷,是說一切有部與正量部Sam!mati^ya所推重的。經中的天鳥,都說 法警覺天眾;「鵝王菩薩」、「鵝王善時菩薩」為諸天說法(15),更類似大乘經說。『法住經』, 『入大乘論』曾提到他的內容:「尊者賓頭盧,尊者羅羅,如是等十六人諸大聲聞」(16),住世 而護持佛法。唐玄奘譯的『大阿羅漢難提密多羅所說法住記』,是依據『法住經』的。依所說的 內容,與錫蘭佛教,容認大乘的部派有關(17)

  依上來(二項)所說,可見部派佛教中,出三藏以外的部類,而集出又遲一些的,著實不少 。這些,或是大乘(佛菩薩)思想的孕育者,或是與大乘思潮相契應的,或已有了大乘的特徵。 那些保持聲聞聖典形式的,也是融攝了當時的世俗學術,如天文曆數(如『舍頭羅經』),胎兒 生育過程(如『處胎經』),國王治道(如『諫王經』),與部分大乘經的通俗、普及的傾向相 合。現在依據的資料,雖是不完整的,但傾向於大乘的機運,已隱約的顯露出來。這不是某一部 派,而是佛教界的共同傾向,所以說:大乘佛法的興起,代表了那個時代佛教界的共同心聲。

  
註【67-00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八(大正二七•九0中)。 [P545]
註【67-002】『十誦律』卷五七(大正二三•四一九下──四二0上)。
註【67-003】『辟支佛因緣論』卷上(大正三二•四七三中)。
註【67-004】『大智度論』卷二(大正二五•六七上)。
註【67-005】『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五(大正二九•四一六中)。
註【67-006】『迦丁比丘說當來變經』(大正四八•七上)。
註【67-007】『法滅盡經』(大正一二•一一一九中)。
註【67-008】『瑜伽師地論』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三上)。
註【67-009】『瑜伽師地論』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五下──三六七上)。
註【67-010】『瑜伽師地論』卷一六(大正三0•三六四上)。
註【67-011】『成唯識論』卷五(大正三一•二四下)。
註【67-012】Suman%galavila^sini^(I. P. 15)。
註【67-013】『舍利弗問經』(大正二四•九0二下)。
註【67-014】『入大乘論』卷下(大正三二•四六上)。
註【67-015】『正法念處經』卷四六(大正一七•二七一上)。又卷五二(大正一七•三0六中)。
註【67-016】『入大乘論』卷上(大正三二•三九中)。
註【67-017】本項,依拙作『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不斷傳出的部派佛教聖典」,略為補充而成。 [P546]

 第三項 聲聞藏•辟支佛藏•菩薩藏

  「聲聞」s/ra^vaka,是「多聞聖弟子」,從佛聽聞聲教而修證的,所以稱為聲聞,與「 弟子」的意義相近。佛與聲聞,是師與弟子的關係。佛在成佛以前,經長期的修行,稱為「菩薩 」bodhisattva,菩薩是立志求菩提的眾生。在聲聞與菩薩間,有稱為「獨覺」的聖者。這 三類行人,合稱為「三乘」,這是部派佛教所公認的。Pratyeka-buddha,音譯為辟支迦佛、辟 支佛,譯義為「獨覺」(或譯作「各佛」),是各自獨悟的意思。或梵音小異,讀為Prati^tyaka-buddha ,譯義為「緣覺」。佛教有「獨覺」一類,與大迦葉Maha^ka^s/yapa是不無關係的 ,如『雜阿含經』卷四一(大正二•三0一下)說:

   「世尊告摩訶迦葉言:汝今已老,年耆根熟。糞掃衣重,我衣輕好。汝今可住僧中,著居 士壞色輕衣!迦葉白佛言:世尊!我已長夜習阿練若,讚歎阿練若;(長夜習糞掃衣、乞 食,讚歎)糞掃衣、乞食」(1)

  迦葉年紀老大了,釋尊覺得不用著粗重的糞掃衣,住阿蘭若。勸他回到僧伽中來,著輕好一 些的居士施衣。但大迦葉拒絕了佛的好意,因為「長夜」以來,這樣的生活方式,已經習慣了, 「云何可捨」!此經,在『增壹阿含經』卷五(大正二•五七0中)這樣說: [P547] 「世尊告曰:迦葉!汝今年高長大,志衰朽弊,汝今可捨乞食乃至諸頭陀行,亦可受諸長 者請,并受衣裳。迦葉對曰:我今不從如來教,所以然者,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 則成辟支佛。然彼辟支佛,盡行阿練若,……行頭陀。如今不敢捨本所習,更學餘行」。

  依經說,住阿蘭若等頭陀行,是辟支佛所行的。上面曾說到,釋尊出家修行,以及初期的佛 弟子,都是住阿蘭若,著糞掃衣,常乞食的。這是當時一般沙門的生活方式。釋尊「依法攝僧」 ,重視僧伽的集體生活;採取不苦不樂的中道行,使更多的人能依法修證。所以釋尊勸大迦葉住 到僧伽中來,不妨著居士施衣,正是釋尊建立僧伽的精意所在。大迦葉習慣了當時一般的沙門生 活,獨住阿蘭若處,不願意住在僧中,暗示了大迦葉與釋尊在精神上的差距。大迦葉是相當自豪 的,特別是發起主持了結集大會,成為(佛涅槃後的)佛教權威,所以有佛請迦葉坐,分迦葉半 座,受佛糞掃衣,是世尊法子,成就六神通(有佛那樣的廣大勝妙功德)(2);在佛弟子中,迦葉 是不同於一般弟子的。『增壹阿含經』稱大迦葉所行的,是「辟支佛所行」。除生活方式外,辟 支佛的特性,大迦葉的確是具備的。一、無師自悟:「若如來不成無上正真道者,我則成辟支佛 」。因為釋尊出世成佛,所以才現弟子身,而其實是自己能覺證的。二、不說法教化:佛勸大迦 葉為大眾說法,迦葉不願意說:「今諸比丘難可為說法;若說法者,當有比丘不忍不喜」(3)。三 、現神通:如『分別功德論』說:「夫辟支佛法,不說法教化,專以神足感動,三昧變現。大迦 [P548] 葉雖復羅漢取證,本識猶存」(4)。大迦葉的風格,就是辟支佛的風格,這是『雜阿含經』所暗示 ,『增壹阿含經』與『分別功德論』所明說的。『雜阿含經』的「記說」部分,一般分為「如來 記說」與「弟子記說」,或「佛品」與「聲聞品」。而『瑜伽師地論』『聲聞地』,分為「聲聞 乘相應語」、「獨覺乘相應語」、「如來乘相應語」(5)。這是將「如來記說」中,有關摩訶迦葉 的十一經,別立為獨覺乘的相應教(6)。大迦葉與辟支佛──獨覺有關,在北方是被公認了的。

  辟支佛」的名稱,在佛教中是不太遲的。『中部』(一一六) 『仙吞經』,與『增壹阿含 經』「力品」第七經相當,說到:王舍城Ra^jagr!ha五山中,惟有Isigili ──仙人山,名稱 是從來不變的。山中常有五百辟支佛住;並說辟支佛的名字(7)。『增壹阿含經』卷三二(大正二• 七二三中)說偈:

   「諸佛未出時,此處賢聖居;自悟辟支佛,恆居此山中。此名仙人山,辟支佛所居;仙人 及羅漢,終無空缺時」。

  仙人山,與波羅奈Va^ra^n!asi^的仙人墮處R!s!ipatana一樣,在釋尊成佛以前,就是隱 遁仙人們的住處。傳說的古代仙人,也就是印度舊有的沙門。古佛、古勝者、古仙人,是印度一 般所公認的,所以耆那教Jaina立二十三勝者,佛教有七佛(南傳二十四佛,與耆那教更相 近);十大仙人、五百仙人,也為佛教所傳說。傳說中的古仙人,就是住仙人山或仙人墮處(或 [P549] 譯「仙人住處」)的。仙人的生活方式,與釋尊弟子們的初期生活,沒有太多的差別。釋尊重視 律制的集體生活,僧伽中心的佛教發展起來,成為聲聞(出家)弟子的行儀。僧伽中心的聲聞行 ,與大迦葉所代表的阿蘭若頭陀行,顯然的不同。大迦葉的風格,與無師自悟的古仙人相近,漸 被認為辟支佛一流。

  聲聞、辟支佛、佛(菩薩)──三乘聖者,都有傳說的事跡。佛的事跡,如誕生以來,及末 後的『涅槃譬喻』;過去生中修行的事跡,就是「本生」與「譬喻」。聲聞弟子的宿世因緣,如 西晉竺法護所譯的『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大正藏』「本緣部」下)。佛弟子自說本起, 共二九人。這一譬喻集,與『根有律藥事』所說:佛與五百弟子,在阿耨達池Anavatapta 自說本起因緣相當;弟子自說的,共三十五人。『僧祇律』也說到『阿耨達池經』(8)。這是早期 的『長老譬喻』;現存『小部』『譬喻』中的『長老譬喻』,共五四七人,是後來大大的補寫了 。由於佛世不可能有辟支佛,辟支根性的大迦葉,也成為佛的聲聞弟子,所以佛世沒有辟支佛因 緣。但過去世中辟支佛的因緣,傳出的也不少,如傳說為支謙所譯的『撰集百緣經』,第三『授 記辟支佛品』。『增壹阿含經』也有愛念辟支佛、善目辟支佛等事緣(9)。大眾部所傳,『雜藏』 中有「辟支佛、阿羅漢自說本行因緣」(10)。既有三乘聖者的事緣,也應有三乘法門。聲聞弟子是 聞佛聲教而修證的,所傳的教法,如『阿含經』,內容非常豐富。辟支佛呢?『僧祇律』說到『 [P550] 緣覺經』(11)。銅鍱部Ta^mras/a^t!i^ya所傳,『小部』『譬喻』中,有『辟支佛譬喻』,共五八 偈,是佛為阿難A^nanda說的。然依體裁,這是不能稱為譬喻的。自九偈到四九偈──四一 偈,實與『經集』『蛇品』的『犀角經』大體相合,每偈都以「應如犀角獨遊行」為結。說一切 有部所傳,名為『麟(角喻)頌』(12)。說出世部Lokottarava^din的「大事」,也有類似的 一二偈(13)。這裡雖有共傳的古偈在內,但起初是可通於佛及聲聞弟子的。如一一•一二偈,與『 中阿含經』『長壽王本起經』,『中部』(一二八)『隨煩惱經』,『四分律』 『拘睒彌犍度』 偈相同(14),只是犀角與象的不同而已。在三乘的傳說中,取古傳的『犀角經』,附以說明辟支佛 的偈頌,編為『辟支佛譬喻』。總之,辟支佛也有『緣覺經』與辟支佛偈了。如來往昔修菩薩行 ,也應該有菩薩法門,這就是「菩薩藏」。『四分律』立『雜藏』,『雜藏』中有本『生經』、 『方等經』(15)。依真諦Parama$rtha所傳,法藏(護)部Dharmaguptaka立五藏:「四、 咒藏;五、菩薩本因即名菩薩藏」(16)。這是將有關菩薩的『本生』等,從『雜藏』中分離出來, 獨立為菩薩藏。菩薩本生等,大眾部Maha^sa^m!ghika也是編入『雜藏』的。依『分別功德 論』,也別立為「菩薩藏」了(17)。但這是釋迦菩薩歷劫修行的事緣,以此為(後人可以修學的) 菩薩法門,當然是不能滿足的。到底過去佛為菩薩說些什麼?有什麼菩薩法門流傳下來?於是銅 鍱部立『佛譬喻』,有清淨「諸佛國」說(18);說出世部「大事」,有「十地」說(19);法藏部等, [P551] 有「百八法明門」說(20)。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也傳說:「佛一時與慈氏菩薩論世俗諦 ,舍利子等諸大聲聞,莫能解了」(21)。聲聞弟子可以不知不解,但不能說沒有。於是聲聞藏、辟 支佛藏以外的菩薩藏,大大流傳起來。這不是少數人的事,是佛教界普遍的希求。所以大乘經出 現,雖有人反對,而不斷的傳出,數量竟是那麼龐大!這正是適應時機需要的最好說明。菩薩藏 ──大乘經的出現,對當時的佛教界來說,真是勢所必至,理所當然!

  
註【68-001】『相應部』「迦葉相應」(南傳一三•二九七)。
註【68-002】『雜阿含經』卷四一(大正二•三0二中──三0三下)。『相應部』「迦葉相應」,缺佛請迦葉坐與分半 座事(南傳一三•三一七──三二四)。
註【68-003】『雜阿含經』卷四一(大正二•三00下──三0一上)。『相應部』「迦葉相應」(南傳一三•二九九── 三0八) 。
註【68-004】『分別功德論』卷上(大正二五•三0下)。
註【68-005】『瑜伽師地論』卷二五(大正三0•四一八中)。
註【68-006】『大正藏』編號一一三六──一一四四;九0五•九0六經。『相應部』「迦葉相應」。
註【68-007】『中部』(一一六)『仙吞經』(南傳一一下•六六──七二)。『增壹阿含經』卷三二(大正二•七二三上 ──下)。
註【68-008】『佛五百弟子自說本起經』(大正四•一九0上──二0二上)。『摩訶僧祇律』卷一三(大正二二•三三七 [P552] 上)。
註【68-009】『增壹阿含經』卷三二(大正二•七二七上──中、七二四上)。
註【68-010】『摩訶僧祇律』卷三二(大正二二•四九一下)。
註【68-011】『摩訶僧祇律』卷一三(大正二二•三三七上)。
註【68-01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二六(大正二七•六六0上)。
註【68-013】水野弘元『經集』『犀角經』注(南傳二四•二五)。
註【68-014】『中部』(一二八)『隨煩惱經』(南傳一一下•一九五)。『銅鍱律』『大品』(南傳三•九0七)。『 四分律』卷四三(大正二二•八八二下)。 『中阿含經』卷一七『長壽王本起經』(大正一•五二五下)。
註【68-015】『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
註【68-016】『三論玄義檢幽集』卷六(大正七0•四六五中)。
註【68-017】『分別功德論』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中)。
註【68-018】『小部』『譬喻』(南傳二六•一──一0)。
註【68-019】『大事」十地,如山田龍城『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所引(二六八)。
註【68-020】『佛本行集經』卷六(大正三•六八0下──六八二中)。『方廣大莊嚴經』卷一(大正三•五四四中──五 四五上)。『普曜經』卷一,誤作「八百」(大正三•四八七上──下)。
註【68-02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一(大正二七•七七二上)。 [P553]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