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二節 大乘佛教所傳

 第一項 原始大乘與最古大乘

  在大乘經出現中,那些大乘經最先出現?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提出了「最古的 大乘經」。以原始『般若經』與『阿佛國經』,及『般舟三昧經』與『大阿彌陀經』為二系, 即般若法門與東方阿淨土,西方阿彌陀淨土與念佛的般舟三昧。次從古譯大乘經中,所見的大 乘經,推定為「先行大乘」。如『大阿彌陀經』所說的『道智大經』、『六波羅蜜經』;『遺曰 摩尼寶經」所說的『六波羅蜜經』、『菩薩藏經』、『佛諸品』;其他古譯經所說的『三品經』 、『菩薩藏經』、『六波羅蜜經』。所以,『道智大經』、『六波羅蜜經』、『菩薩藏經』、『 三品經』、『諸佛品』,是比較早出的大乘經(1)。博士的意見,著重於譯出的先後。所說的二系 及先行大乘,大體上是這樣說的。

  靜谷正雄所著『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分「原始大乘」與「初期大乘」。舉『大阿彌 陀經』,『阿佛國經』,『舍利弗悔過經』,『阿難四事經』,『月明菩薩經』,『龍施女經 』,『七女經』,『老女人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梵志女首意經』,『佛說心明經』 [P554] ,『太子和(私?)休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十三部為「原始大乘經」。他以為:「 本書分小品(般若)以前的原始大乘,小品(般若)以後的初期大乘」(2);也就是:「初期大乘 佛教,(有)未受般若思想影響的原始大乘,般若以後的初期大乘二階段」(3)。這二階段的時代 ,推定為(4)

圖片
           │  原始大乘              │ 初期大乘
   ────┼────────────┼────────────
   萌芽期  │  紀元前一00──一    │ 紀元後五0──一00
   發達期  │  紀元後一──一00    │ 紀元後一00──二五0

  「原始大乘」是未受般若思想影響的,所以「原始大乘」的教義,是(5)

  「原始大乘的教義,詳細分別來說,以成佛為理想,四無量心,實踐六波羅蜜。重誓願, 阿彌陀佛等他方佛的信仰。重佛塔供養,說若干三昧,安立菩薩階位,禮佛懺悔法等」。

  重視塔寺與信願的大乘,是一般的通俗的信行大乘;以此為原始,以法行的智證大乘為後起 ,是我們所不敢苟同的。在「初期大乘」中,列有『如來興顯經』,『大哀經』,似乎也沒有考 慮到「初期大乘」與「後期大乘」的區別。

  關於大乘經出現的先後,有幾點是應該注意的。一、「法」是在先的;無論是信仰,行儀, 修行方法,深義的證悟;傳說的、傳布的、傳授的,都是先有「法」的存在,孕育成熟而集出來 [P555] 的。一種信仰,儀制,修行的教授,不是憑個人編寫而有,總是比經典的集出為早的。二、『華 嚴』、『般若』、『涅槃』、『大集』、『法華』等大經,固然有先集出的,續集的,補充的, 或重新組合等過程,不能以一概全而說古說今。就是不太長的經典,也可能有過變化、補充的; 這大體可依經文的體裁,或前後關聯而論證出來。三、大乘佛經的出現,是多方面的。以人來說 ,重信的,重智的,重悲的;重理想的,不忘現實的;住阿蘭若的,住寺院的;闡揚深義的,通 俗教化的;出家的,在家的;重法的,重律的:因各人所重不同,領受佛法也就差別。在大乘佛 教孕育成熟而湧現時,這也是「百川競注」,從不同的立場而傾向於大乘,化合於大乘,成為大 乘佛教的一個側面。而這又相互影響,相互對立,相互融攝,而形成大乘佛教的全體。如忽略這 些,任何考據、推論,都不可能表達「初期大乘佛教」成立的全貌。

  在佛教的發展中,是從部派佛教,演進到大乘佛教,但在大乘興起後,部派佛教所有的教典 或傳說,也可能受影響,染上大乘色彩,或改化為大乘的經典。如『四分律比丘戒本』說:「我 今說戒經,所說諸功德,施一切眾生,皆共成佛道」(6)。『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也說:「我已 說戒經,眾僧長淨[布薩]竟,福利諸有情,皆共成佛道」(7)。發願迴向,眾生同成佛道,是大乘的 立場。聲聞部派的『戒本』,怎麼會迴向佛道呢?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舊律──『 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說:「慚愧得具足,能得無為道,已說戒經竟,僧一心布薩」(8)。『 [P556] 十誦律』本,是願大眾得無為(涅槃)道的;其他部派的戒本,也是這樣。可見『四分律』與『 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是受到大乘的影響而有所修改了!又如尸利掘多S/ri^gupta,或音譯「 申日」,義譯為「德護」等)請佛應供,設火坑毒飯來害佛的故事,『十誦律』,『根本說一切 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增壹阿含經』,南傳的『法句義釋』,都說到這件事(9),這是部派佛教 固有的傳說。現存漢譯經中,如晉竺法護所譯『月光菩薩經』,傳為竺法護譯的『申日經』,宋 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所譯『申日兒本經』(10),敘事雖大致相同,卻多了「申日」子月光 Candraprabha^,月光勸父──申日,切不可害佛。經說月光「慈悲愍世,……欲度眾生」; 「先世宿命,……志在大乘」;「過(去)世宿命學佛道」(11),是菩薩模樣,但經義還是部派的 舊傳說。到了隋那連提耶舍Narendrayas/as所譯『德護長者經』(12),讚月光童子菩薩的種種 功德,已成為大乘經。月光童子菩薩末世護法的傳說,對中國佛教的影響很大。傳為支謙所譯的 『月明菩薩經』,說到「申日有子,字栴羅法(漢言月明),有清潔之行」(13)。不說申日害佛事,專 為月光童子說菩薩行,也是大乘經,與高齊那連提耶舍所譯的『月燈三昧經』有關(14),但『月燈 三昧經』連篇偈頌,文字極為繁衍。申日及月光童子的傳說,是在大乘開展中,部派舊傳說的大 乘化。受大乘影響而演化的例子,不在少數,如竺法護所譯的『心明經』,梵志婦飯汁施佛,佛 為梵志說尼拘陀樹子的譬喻,故事見『根有律藥事』(15)。『律』說:佛為梵志婦受辟支佛記,梵 [P557] 志聞佛說四諦而悟入。『心明經』說:「解深妙法,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影、響、野馬,卻 三十劫當得作佛」;梵志也因佛說四諦而得悟(16),這是部派所傳故事而大乘化的一例。如支謙所 譯的『老女人經』(異譯有宋失譯的『老母經』,求那跋陀羅所譯『老母女六英經』):佛為老 母說深法──來無所從,去無所至。這位老女人,是佛過去生中的生母;為授記──往生阿彌陀 佛國,將來成佛(17)。老女人是佛過去的生母,也出於『根有律藥事』,但老母是聞四諦法,得預 流果(18)。又如支謙所譯的『七女經』:佛因婆羅門的七位女兒,說到過去迦葉Ka^s/yapa佛時 ,機惟尼王的七女事,為七女授記作佛(19)。七女事,與南傳『本生』、『長老尼譬喻』所說相關 (20)。七女是Kiki(梵語Kr!kin)王女,Kiki王是迦葉佛的護持供養者。部派所傳,七女是今七大 比丘尼(阿羅漢)的夙世事,而『七女經』的七女,轉化為發菩提心,將來成佛了。這類篇幅不 太長的經典,是在大乘開展中,部派所傳故事的大乘化,不是大乘佛教的先聲。本書所要注意的 ,是部派佛教內容的大乘傾向,引發大乘,大乘佛法開展的歷程。

  
註【69-001】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九八──一三三)。
註【69-002】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二九六)。
註【69-003】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二九三)。
註【69-004】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二七四)。 [P558]
註【69-005】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八)。
註【69-006】『四分律比丘戒本』(大正二二•一0二三上)。
註【69-007】『根本說一切有部戒經』(大正二四•五0八上)。
註【69-008】『十誦比丘波羅提木叉戒本』(大正二三•四七九上)。
註【69-009】『十誦律』卷六一(大正二三•四六四中──下)。『根本說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卷七•八(大正二四 •四四三中──四四五中)。『增壹阿含經』卷四一(大正二•七七三下──七七五中)。『法句釋』,見『 印度佛教固有名詞辭典』(六二一)。
註【69-010】『月光童子經』(大正一四•八一五上以下)。『申日經』(大正一四•八一七下以下)。『申日兒本經』( 大正一四•八一九下以下)。
註【69-011】『月光童子經』(大正一四•八一六上)。『申日經』(大正一四•八一八中)。 『申日兒本經』(大正一四 •八一九下)。
註【69-012】『德護長者經』(大正一四•八四0中以下)。
註【69-013】『月光菩薩經』(大正三•四一一上)。注說「漢言」,本經可能不是支謙譯的。『申日經』也說:「申 日有子,名栴羅法(漢言月光)」(大正一四•八一八中),可能與『月明菩薩經』,出於同一人所譯。
註【69-014】『月燈三昧經』卷八(大正一五•五九九下──六00下)。
註【69-015】『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八(大正二四•三六上──三七上)。 [P559]
註【69-016】『心明經』(大正一四•九四二下)。
註【69-017】『老女人經』(大正一四•九一一下──九一二中) 。
註【69-018】『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一0(大正二四•四四中)。
註【69-019】『七女經』(大正一四•九0七下──九0九中)。
註【69-020】『小部』『本生』(南傳三九•二六五)。『小部』『長老尼譬喻』(南傳二七•四0五──四四六)。

  

 第二項 六度集──重慈悲

  初期大乘經中所見的,被稱為「先行大乘」的,試為分別的檢討。

  『大阿彌陀經』,『平等覺經』,說到『六波羅蜜經』。『遺曰摩尼寶經』及異譯本,在「 樂求經法」中,都有『六波羅蜜」。『佛說太子和(私?)休經』,與異譯『佛說太子刷護經』 ,也說到『六波羅蜜經』。『月燈三昧經』說到「六波羅蜜」,梵本作S!at!pa^ramita^-sam!gi^tisam!gi^ti,一般譯作「結集」或「集」,所以是『六波羅蜜集』。這確是古代流行,早於大乘 經,而被看作大乘經的聖典。在漢譯的經典中,吳康僧會(西元二五一年)譯出的『六度集』, 或名『六度集經』,與大乘經所見的『六波羅蜜經』、『六波羅蜜集』相合。這部經,共八卷, 以六度分類:布施度無極二十六事,持戒度無極十五事,忍辱度無極十三事,精進度無極十九事 [P560] ,禪度無極九事,明度無極九事,合共九十一事。然禪度初說(七四),「禪度無極者云何」一 事,是禪度的解說(1);如除去這一事,全集實為九十事。所說的菩薩六度大行,都出於「本生」 ,惟有禪度所說,體例有些不合。如(七五──七六)「昔者比丘」下,是比丘們修禪的一般情 形,卻以「菩薩禪度無極一心如是」作結(2)。(七七──七九)三事,是釋尊成佛以前的入禪故 事。(八0)事,出於『長阿含經』的『遊行經』(3),也是釋尊的現生事。(八一)是『般若經 』常悲(常啼Sada^prarudita)菩薩事;但說「眾祐自說為菩薩時,名曰常悲」(4),作為釋尊的 「本生」,與『般若經』不合。(八二)事是釋尊的「本生」。禪度的體例,與其他五度不同, 又加入『般若經』常啼菩薩的求法故事。『六度集經』以外,『出三藏記集』「新集續撰失譯雜 經錄」中,有當時有本可據的『本行六波羅蜜經』一卷(5);又『六波羅蜜經』一卷,『六度六十 行經』一卷(6),極可能是『六度集經』同性質的聖典。『六度六十行經』,應該是六十事的譯本 。六度,本從「本生」的內容分類而來。選擇部分的「本生」談,隨類編集,稱為『六度集』。 或作『應六波羅蜜經』(7),應是相應sam!yukta,正是隨類纂集的意思。這雖是部派佛教所傳 的,但是菩薩修行的模範,受到佛教界的尊重(古代每用為通俗教化的材料)。大乘菩薩道,依 此而開展出來(在流傳中,受到大乘佛教的影響)。

  六度,是從釋尊菩薩時代的大行而類集所成的,所以充滿人間的現實意味。禪度而屬於「本 [P561] 生」的,僅有(八二)一事,可見菩薩道是不重禪定的。依『六度集經』對六度的解說,可見菩 薩道是重於悲行的,如『六度集經』(8)說:

   「布施度無極者,厥則云何?慈育人物,悲愍群邪,喜賢成度,護濟眾生。………布施眾生 ,饑者食之,渴者飲之,寒衣、熱涼,疾濟以藥。車馬舟輿,眾寶名珍,妻子、國土,索 即惠之」。 「忍辱度無極者,厥則云何?……眾生所以有亡國、破家、危身、滅族,生有斯患,死有 三(惡)道之辜,皆由不能懷忍行慈,使其然矣。菩薩覺之,即自誓曰:吾寧就湯火之酷 ,菹醢之患,終不恚毒加於眾生。……自覺之後,世世行慈」。 「精進度無極者,厥則云何?精存道奧,進之無怠。……若夫濟眾生之路,前有湯火之難 ,刃毒之害,投躬危命,喜濟眾艱」。

  布施,忍辱,精進,充滿了對眾生的悲心悲行。布施度利濟眾生(並不重供養三寶),共二 十六事,佔全經百分之二十九,可見悲濟眾生的重要!大乘經說:「菩薩但從大悲生,不從餘善 生」,說明了悲濟在菩薩道中的地位。最足以表現大乘慈悲精神的,是釋尊。釋尊「本生」的重 於悲濟,如『六度集經』所說。釋尊立願在穢土成佛,所以從淨土來聽法的,都讚歎釋尊的慈悲 ,在穢土修行的功德。如『持世經』說:「我常長夜莊嚴如是願,如是精進忍辱行:為苦惱眾生 [P562] 無救護者,無依止者,多墮惡道者,我於爾時(在五濁惡世)當成佛道,利益無量阿僧祇眾生」 (9)。在穢土修行,在穢土成佛度眾生,如釋尊那樣,正是悲增上菩薩的楷模!

  
註【70-001】『六度集經』卷七(大正三•三九上──中)。
註【70-002】『六度集經』卷七(大正三•三九下──四一上)。
註【70-003】『長阿含經』卷三『遊行經』(大正一•一九上──下)。
註【70-004】『六度集經』卷七(大正三•四三上)。
註【70-005】『出三藏記集』卷四(大正五五•二九下)。
註【70-006】『出三藏記集』卷四(大正五五•三六中)。
註【70-007】『大寶積經』卷七七『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四一中)。
註【70-008】『六度集經』卷一(大正三•一上)。又卷五(大正三•二四上──中)。又卷六(大正三•三二上)。
註【70-009】『持世經』卷一(大正一四•六四四下)。

  

 第三項 道智大經──重智慧

  阿彌陀Amita^bha佛在西方淨土中,為大眾宣講『六波羅蜜經』、『道智大經』,是『阿彌 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簡稱『大阿彌陀經』),『無量清淨平等覺經』所說的。這 二部經的譯者,學者間雖有異說,但總是與支婁迦讖Lokaraks!a及支謙有關的。在『大阿彌 [P563] 陀經』中,有『道智大經』的名字,可見『道智大經』的傳出,是比『大阿彌陀經』更早的。但 在漢譯的藏經中,沒有『道智大經』,所以『道智大經』的部類與性質,不容易論定。『初期大 乘佛教之研究』,以為「道智」的原語,明顯的是「悟的智慧」(1),這大概是不會錯的。這是「 先行大乘」,屬於智慧的古典,有探究的必要。經的名稱──『道智大經』,富有傳統的古典意 味。在『中部』中,有『毘陀羅大經』、『毘陀羅小經』;『空大經』、『空小經』(漢譯為『 大空經』、『小空經』);『苦蘊大經』、『苦蘊小經』;『牛角娑羅林大經』、『牛角娑羅林 小經』等。如有兩部經,是同一地區,或所說的內容相近,就分別為「大經」與「小經」。依古 代的習慣用法,從『道智大經』的名稱,可以推見還有『道智小經』的存在。

  道智的「道」,依古代譯語,或是ma^rga,這是道路(方法)的道。或是bodhi──「菩 提」的意譯。譯菩提為道,所以譯菩提心為「道意」,譯得菩提為「得道」等。然古譯的「道」 ,至少還有另一原語,如支讖所譯『道行般若波羅蜜經』、『道行品』的「道」。『道行品』的 各種譯本的譯語如下:

圖片
『道行品』────『道行般若波羅蜜經』
『行品』─────『大明度經』
『道行品』────『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
[P564]   

『初品』─────『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妙行品』────『大般若經第四分』
『了知行相品』──『佛說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行品』─────『佛說佛母寶德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道行品』,『小品般若經』作『初品』,可說沒有將品名譯出。其他的各本,分為二類: 一、『行品』。二、『道行品』、『妙行品』、『了知行相品』為一類;在「行」上,還有「道 」、「妙」、「了知」一詞。『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與『大般若經』第四分,及 梵本『八千頌般若』──As!t!asa^hasrika^prajn~a^pa^ramita^相當。『八千頌般若』第一品,作 sarva^karajn~a^ta carya^ parivarta,應譯為『一切相智(性)行品』。這可見『了知行相品』的「 了知」,是「一切(相)智」的對譯。「一切智」sarvajn~a^,是部派佛教固有的術語(2),孳 生流演而分為四名:「一切智」,「一切相智」sarva^ka^rajn~ata^,「一切種智」sarvatha^jn~a^na ,「一切智智」sarvajn~a^na,這四名可說是同一內容。這是聖者的究竟智;『大毘婆 沙論』的正義,是佛智(3)。『大般若經』後分,雖以一切智為聲聞、辟支佛智(4),但在『道行般 若經』──「小品」中,菩薩修學般若,是以「薩婆若」(一切智)、「薩婆若智」(一切智智 )為理想的。「一切(相)智」與無上菩提的內容相同,所以支讖所譯『道行般若經』,就譯『 [P565] 一切(相)智行品』為『道行品』了。支讖,正是說到『道智大經』的『大阿彌陀經』的譯者(5)

  進一步說,原始『般若經』的名稱,可能是:「一切(相)智」是全經的總名;行(或「相 」)是對其他而立的品名。因為「一切智」與「行」,是有區別而可以分離的。如『般若經』的 釋論──『現觀莊嚴論』,是印度晚期的作品。傳說該論依古本八千頌本,分全論(也就是全經 )為八章),第一章名sarva^ka^rajn~ata^「一切相智性」),包括了『道行品』全部在內,沒有 說「行」。現存二萬五千頌梵本Pan~cavim!s/atisa^ha^srika^prajn~a^pa^ramita^,與『大般若經』 第二分相當,分二十四品,初品名Sarva^ka^rajn~ata^dhika^rah! Subhu^ti Parivartah!,雖只包括一 小部分,還是先標「一切「相)智」。所以「一切(相)智」是全經的名稱,「行」是對後而立 的品名。如上列『道行般若經』系的各本,有的但說『行品』。而「大品」(『大般若經』前三 分)系的各本,也有『行品』,如唐譯初分(一0)『般若行相品』;二分(九)『行相品』; 『放光般若經』(九)『行品』;『光讚經』(九)『行品』;『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一0) 『相行品』;「行」都指其中的一部分。『道行般若經』從『道行品』得名;『道行品』實為『 一切相智行品』的古譯。「道」是「一切(相)智」,與「行」是有區別的。支讖譯「一切(相 )智」為「道」,那末在他所譯的『大阿彌陀經』中,說到『道智大經』,推斷為「一切(相) [P566] 智經』,是原始『般若經』──『道行品』部分,是極有可能了。

  『道行品』是『道行般若經』的原始部分,古代是先出而流傳的,名為『道行經』。『出三 藏記集』載:『道行經一卷。右一部,凡一卷,漢桓帝時天竺沙門竺朔佛齎胡本至中夏,到靈帝 時,於洛陽譯出」(6)。這一卷本的『道行經』,就是『道行般若經』的『道行品』。道「安公為 之注」,現附在『大明度經』卷一。芳光運博士,對『般若經』各種異本,作詳密的對比檢討 ,論斷為:『道行般若經』──「小品般若」先出;『道行經』中『道行品』(一部分),是原 始的『般若經』(7)。『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沒有注意在『大阿彌陀經』成立以前,已有 重智的『道智大經』;也不重視近代學者的研究成果──『道行般若經』的先後集出,『道行品 』最先出的事實。竟以『小品般若經』為初期大乘,不是原始大乘,也就是遲於『大阿彌陀經』 。該書所說原始大乘與初期大乘的區別(8),有些是我們所不能同意的。現在且依該書所舉的理由 ,來檢討『道行品』(古『道行經』)是否屬於後起的。

  1.原始般若──『道行(品)經』,沒有佛塔信仰,沒有批評佛塔信仰,也沒有說「經卷供 養」。這是般若法門,在深智悟入的原始階段,還沒有開展為攝化大眾的法門。 2.『道行品』說到了「摩訶衍」──大乘maha^ya^na,但這是後起的,增補的(如下一章 說),不能因此而論證『道行經』為遲於『大阿彌陀經』的。 [P567] 3.「空」s//u^nya、「無生法忍」anutpattika-dharma-ks!a^nti,是『小品般若經』 所說的。但在『道行品』中,說「不可得」、「如虛空」a^ka^s/a,而沒有說「空」。說一切 法「無所生」、「無生」,沒有說「無生法忍」。 4.「僧那僧涅」──「弘誓莊嚴」sanna^ha-sannaddha,早見於部派佛教『大事』所說 ;『道行品』說到「僧那僧涅」,不能證明為遲出。 5.「迴向」parin!a^ma,『道行品』沒有說。 6.「法師」dharma-bha^n!aka,『道行品』沒有說,那是重在深修,而還沒有用作普化 人間的方便,與沒有說「經卷供養」一樣。 7.「聲聞」s/ra^vaka,是『小品般若經』所說的,但『道行品』也說「阿羅漢法」,與 『大阿彌陀經』一致。 8.「六波羅蜜」是部派佛教所成立的。在六波羅蜜中,菩薩特重於般若波羅蜜prajn~a^pa^ramita^ ,說一切有部的大德法救Dharmatra^ta,已經這樣說了(9)。一般通俗的教化,泛說六 度;利根深智的,闡揚般若。這那裡能用六度與般若度,來分別經典成立的先後? 9.『道行(品)經』,沒有說「發菩提心」,而說「心不當念是菩薩」(10)。其他的譯本,如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作「不念是菩薩心」(11);『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作「其心不當自念我是 [P568] 菩薩(12);『大般若經』第五分作「不執著是菩薩心」(13);『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 作「不應生心我如是學」(14)。這都是「不自念是菩薩」,「不自念是菩薩心」的意思。說「菩薩 心」而沒有說「菩提心」,與『大阿彌陀經』一致,『大明度經』作「不當念是我知道意」(15); 『大般若經』第四分作「菩提心」(16),那是受到了『般若經』後來的影響。『道行品』的原本, 顯然是「菩薩心」。

  依上來的分辨,可見『般若經』的原始部分──『道行(品)經』,雖重在智證,與重信的 不同,多了「僧那僧涅」、「如虛空喻」,但在術語上,至少與『大阿彌陀經』同樣的早出。何 況『道行(品)經』還可能就是『道智大經』呢?所以,『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泛說『 小品般若經』為初期大乘,不是原始大乘,論斷是不免輕率了的!初期大乘的西方淨土說,不一 定如某些祖師、學者所說的。阿彌陀佛成就莊嚴的淨土,用為攝化的方便;環境優異,來生者容 易成就──不退菩提。然要得解脫,成就佛道,如說但憑信願,不用深慧,那是非佛法的!豈不 見阿彌陀佛在淨土中,宣說『道智大經』?小本『阿彌陀經』,也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 八聖道分」──法音宣流嗎?

  
註【71-001】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二一)。
註【71-002】『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九(大正二八•七九五下──七九六上)。『阿毘達磨大毘娑沙論』卷一五(大 [P569] 正二七•七四上) 。
註【71-00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五(大正二七•七四上)。
註【71-004】『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一(大正八•三七五中)。
註【71-005】一般作此說,然我以為支讖所譯的,是稱為『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的那本『大阿彌陀 經』。
註【71-006】『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中)。
註【71-007】芳光運『原始般若經之研究』(五五九──六五六)。
註【71-008】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四七──四九、六0──六四)。
註【71-009】『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0上)。
註【71-010】『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四二五下)。
註【71-011】『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一(大正八•五三七中)。
註【71-012】『摩訶般若波羅蜜鈔經』卷一(大正八•五0八下)。
註【71-013】『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五六(大正七•八六六上)。
註【71-014】『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一(大正八•五八七中)。
註【71-015】『大明度經』卷一(大正八•四七八下)。
註【71-016】『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三八(大正七•七六三下)。 [P570]

 第四項 三品經──重仰信

  佛法根源於釋尊的正覺,所以佛法是以覺悟為核心、根本的。從「佛法」而發展到「大乘佛 法」,代表法性深悟的,最先出現的是『道智大經』──「原始般若」。依「佛涅槃後對佛的永 恆懷念」為原動力,引發佛與菩薩聖德的崇敬。釋尊的菩薩大行,依「本生」而集成的,是『六 度集經』,顯示了菩薩的悲行。對於佛的信敬嚮往,開展出現在十方有佛、有國土的信仰,這是 重信的。這個世界有佛出世,而我們卻沒有生在佛世;十方佛現在,而我們(不能生在淨土)又 見不到佛。「生不見佛」,在嚮往仰信中,直覺得自己的罪業深重,所以「十方佛現在」的信仰 ,與懺悔罪業說有關。『大正藏』「經集部」一,『千佛因緣經』以下,近三十部經,說「佛名 」而都說到滅罪。念佛禮佛而懺除業障的,首先出現於佛教界的,是『三品經』,代表原始重信 的法門。

  漢安玄所譯的『法鏡經』說:「晝三夜亦三,以誦三品經事;一切前世所施行惡,以自首悔 ,改往修來」(1)。『法鏡經』的異譯,竺法護所譯『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也說『三品經』(2) 。『大寶積經』(一九)『郁伽長者會』,作「修行三分,誦三分法」(3)。西藏譯的『郁伽長者 會』,作『三蘊法門』(4)。此外,竺法護所譯的『離垢施女經』,作誦習「三品諸佛經典」;「 [P571] 晝夜奉行三品法」(5)。異譯本,瞿曇般若流支Prajn~a^ruci譯的『得無垢女經』,作「三聚法 門」(6)。『大寶積經』(三三)『無垢施菩薩應辯會』,作「三陰經」(7)。依藏譯,可見『三品 經』的原名,是『三蘊法門』tri-skandhaka-dharmaparya^ya,『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 推定為「先行大乘」經(8)。『三品經』的內容,是「懺悔」、「隨喜」、「勸請」。與『三品經 』內容相當的,現存有:

圖片
『舍利弗悔過經』     一卷    漢安世高譯?
『菩薩藏經』         一卷    梁僧伽婆羅譯
『大乘三聚懺悔經』   一卷    隋闍那崛多共笈多等譯
『聖大乘滅業障經』           西藏智友等譯

  漢譯的三部經,『大正藏』編入「律部」三。『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對此有詳細的 論述。大意說:『舍利弗悔過經』,是三品法門的初型,分「懺悔」、「隨喜」、「勸請」── 三聚,沒有說「理懺」,論斷為成立於『小品般若經』以前。其他三部,分「懺悔」及「三聚」 ──「隨喜功德聚」、「勸請功德聚」,「回向功德聚」;「懺悔」中說罪業隨心,空不可得的 「理懺」:是受到了『小品般若經』的影響(9)。現存的『舍利弗悔過經』,是以懺悔業障為主的 ,而不限於「懺悔」。後三部,分作二部分:「具足當淨一切諸法諸障礙業,當得值遇一切善法 [P572] 成就具足」(10);也就是分為滅除業障──止惡,成就善法──生善。在分類的意義上,當然是後 出的更為完善。

  『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引竺法護所譯的『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說:「我悔一切過 ,勸助(隨喜的舊譯)眾道德,歸命禮諸佛,令得無上慧」;及異譯『大寶積經』(四二)『彌 勒菩薩所問會』,也沒有說到「勸請」,所以推論為:在三品行以前,有「懺悔」、「隨喜」二 品行的可能(11)。這一推論,是非常正確的!其實,在二品行以前,還有原始的「懺悔行」階段。

  『舍利弗悔過經』發端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意欲求佛道,若前世為惡,當何用悔之 乎」(12)?求成佛道,但為罪業所障礙,不容易成就,所以請說懺悔業障法門。這一說經的主要因 緣,其他三部經是完全相同的。『舍利弗悔過經』末後說:「其供養天下阿羅漢、辟支佛千歲, 不如持悔過經,晝夜各三過讀一日,其得福勝供養天下阿羅漢、辟支佛,百倍千倍萬倍億倍」(13) 。現存的『舍利弗悔過經』,雖已編入「隨喜」、「勸請」,而末了的校量功德,還只說『悔過 經』,與最初起問相呼應。如將「隨喜」、「勸請」部分略去,不是始終一貫的悔過法門嗎?『 菩薩藏經』說:「此經名滅業障礙,汝當受持!亦名菩薩藏,汝當受持!亦名斷一切疑,如是受 持」(14)!雖說了三個經名,但「滅業障礙」(與「悔過」相同)是主名;其他的「菩薩藏」、「 斷一切眾生疑」,是一部分大乘經的通稱,如『富樓那經』、『華手經』等(15)。西藏所譯的,直 [P573] 稱為『大乘滅業障經』,所以,「懺悔業障」,是這部經的原始根本部分。

  這部經──「懺悔業障」成立的前提,是十方諸佛現在的信仰;業障極其深重而可以懺悔的 信仰。佛法中,「有罪當懺悔,懺悔則安樂」,在僧伽中,只是懺悔現在所違犯的,以免障礙聖 道的修行。懺悔是心生悔意,承認錯誤,接受僧伽的處分(一般稱為「作法懺」)。如說:「沙 門釋子有滅罪法。……若人造重罪,修善以滅除;彼能照世間,如月出雲翳」(16),這是通於在家 眾的滅罪法。「修善以滅除」,就是善業力大了,善業成熟感果而惡業不受報了。所以懺悔無始 以來的業障(後來演變為懺悔無始以來的「三障」──煩惱障、業障、報障)法門,是原始佛法 所沒有的。而大乘的懺悔法,卻是懺悔無始以來的一切惡業。業──罪業,經律師(論師)的論 究,業力是愈來愈重了!現有『犯戒罪報輕重經』說:「犯眾學戒,如四天王天壽五百歲墮泥犁 中,於人間數九百千歲」(17)。一念悔心就可以悔除的「眾學戒」,竟然罪惡重到這樣!罪業深重 ,可以使人反省悔改;但業力過重,也會使人失望,失去向上修道的勇氣。一般說,業有「定業 」與「不定業」。但說一切有部的譬喻師說:「一切業皆可轉故,乃至無間業亦可令轉」(18);大 乘懺悔法,五無間等定業,是可以悔除的,與譬喻師的思想相通。

  出家眾的懺悔,一向在僧伽中推行。在家弟子應怎樣懺悔呢?在家弟子受八關齋戒的,依『 增壹阿含經』,是在四部眾中,由教授師教他懺悔。懺悔的詞句,如十惡業,依貪瞋癡造,或由 [P574] 豪族、惡知識而造。不識佛、不識法,造破僧等逆罪(19),與『舍利弗悔過經』的前部分相合。在 出家眾為首的四部眾中,還是部派佛教傳統。『法鏡經』(大正一二•一八下)說:

   「居家修道者,……時世無佛,無見經者,不與聖眾相遭遇,是以當稽首十方諸佛。……… 誦三品經事,一切前世所施行惡,以自首悔,改往修來」。

  懺悔,是要向佛及(聖)僧前舉行的。但釋尊已涅槃了,塔寺的舍利或像設,只是象徵而已 。佛入涅槃,是究竟寂滅,是不再顧問什麼的。『法鏡經』所說的「時世無佛」、「不與聖眾( 僧)相遭遇」,正說明了懺悔的缺乏佛與聖僧的證明。在一般「四部眾」中舉行,對某些人是不 能滿足的(特別是不滿僧制的)。在業力極重,可以懺悔而需要懺悔的要求下,十方諸佛現在的 信仰,使懺悔開展出新的方式。『舍利弗悔過經』說:「所以從十方諸佛求哀者何?佛能洞視徹 聽,不敢於佛前欺;某等有過惡,不敢覆藏」(20)。現在十方諸佛,雖是沒有看見的,但在信心中 ,與神教信仰的神,同樣是存在的。比之涅槃了的佛。僅有舍利、形像,要具體得多。於是向塔 寺、僧眾(四部眾)求懺悔的,轉向十方諸佛禮拜懺悔了。

  向十方佛禮拜「懺悔」,是原始部分。加上「隨喜」,就成為二品行了。在佛法中,「隨喜 」是通於善惡的,如說:「手自殺生,教人令殺,讚歎殺生,見人殺生心隨歡喜。……如鐵槍投 水,身壞命終,下生惡趣泥犁中」。反之,「不殺生,教人不殺,口常讚歎不殺功德,見不殺者 [P575] 心隨歡喜。……如鐵鉾鑽空,身壞命終,上生天上」(21)。「隨喜」,是對別人所作的而起同情心 ;是從身口的行為而推究到內心。『舍利弗悔過經』在說明隨喜後,接著說:「某等諸所得福, 皆布施天下十方人民、父母;蜎飛蠕動之類,兩足之類,四足之類,多足之類,皆令得佛福德」 (22)。以自己的福德,布施一切眾生,「皆令得佛」。依經下文所說:「所得福德,皆集聚合會, 以持好心施與天下十方」(23);「布施」就是「持好心施與」,為迴向parin!a^ma的古譯。『舍 利弗悔過經』,隨喜與迴向相連,是以隨喜福德迴向一切眾生同成佛道的。隨喜與迴向相關聯, 與『小品般若經』相同。所以懺悔、隨喜(迴向)二品行的成立,約與『小品般若經』「佐助品 」、「迴向品」成立的時代相近。雖然『舍利弗悔過經』是通俗的事相的行法,『小品般若經』 是深智的「無相隨迴」,然隨喜與迥向相關聯,正是那個時代的意見。這一行法,與深智的般若 法門相聯合,也與重信的懺罪法門相聯合。『彌勒菩薩所問經』,雖傳出遲一些,卻保存了二品 行的古義。

  勸請──請佛住世,請佛轉法輪,從梵天王請轉法輪,阿難不請佛住世而佛入涅槃的傳說而 來。勸請而成為大乘行者的行法,可能是由於:西元前後,北方的政局混亂,佛法也不免受到些 破壞。於是末法思想,法滅的思想興起了。佛弟子對此土佛法失去了信心,信仰與護法的熱誠, 轉而寄望於他方世界的現在諸佛,希望他方的佛法興盛,普利眾生(自己也願意到他方去)。勸 [P576] 請十方諸佛,佛法長存,與懺悔、隨喜相合而成為三品修行。到這時,「滅業障法門」,被稱為 「三聚法門」了。這三品修行,都是禮拜十方諸佛的,日三時、夜三時──六時修行的。滅除業 障,本來是為了求佛道。但那時,大乘初興,是三乘共學的,所以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欲求阿羅漢道者,欲求辟支佛道者,欲求佛道者,欲知去來之事者,常……叉手禮拜十方,自在 所向,當悔過言……」(24)。懺悔是三乘共學的,而隨喜、迴向,或隨喜、勸請然後說迴向,只是 為了佛道。迴向都是在末後的,所以形成了懺悔、隨喜、勸請、迴向──四法行。在安玄(西元 一六八──一八八)所譯的『法鏡經』中,已說到『三品經』,可見西元二世紀初,『三品經』 ──「三聚法門」已經成立了。這是大乘法中,最通俗最一般的行法,許多大乘經都說到這樣的 行法。但說到原始的、先行的大乘,那是禮拜十方諸佛的「懺悔(滅業障)法門」。這一部分, 比『阿彌陀佛經』等都要早些,約與『道智大經』的時代相近。

  
註【72-001】『法鏡經』(大正一二•一八下)。
註【72-002】『郁迦羅越問菩薩行經』(大正一二•二六下)。
註【72-003】『大寶積經』(一九)『郁伽長者會』(大正一一•四七五下)。
註【72-004】『影印北京版西藏大藏經』卷二三(二六五)。
註【72-005】『離垢施女經』(大正一二•九五下)。 [P577]
註【72-006】『得無垢施女經』(大正一二•一0五上)。
註【72-007】『大寶積經』(三三)『無垢施菩薩應辯會』(大正一一•五六二中)。
註【72-008】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一二四──一二七)。但以『私呵昧經』所說的『三篋經』為『三品經 』,似乎不確!
註【72-009】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一一八──一三二)。
註【72-010】『大乘三聚懺悔經』(大正二四•一0九五中)。
註【72-011】靜谷正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一三七──一三八)。
註【72-012】『舍利弗悔過經』(大正二四•一0九0上)。
註【72-013】『舍利弗悔過經』(大正二四•一0九一中)。
註【72-014】『菩薩藏經』(大正二四•一0八九下)。
註【72-015】『大寶積經』(一七)『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五0上)。『華手經』卷一0(大正一六•二0八下)。
註【72-016】『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九九(大正二七•五一一上)。
註【72-017】『犯戒罪報輕重經』(大正二四•九一0中)。又『目連問戒律中五百輕重事』(大正二四•九七二中)。
註【72-018】『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一四(大正二七•五九三中)。
註【72-019】『增壹阿含經』卷一六(大正二•六二五中)。
註【72-020】『舍利弗悔過經』(大正二四•一0九0中)。 [P578]
註【72-021】『雜阿含經』卷三七(大正二•二七五下)。『增支部』「十集」(南傳二二下•二七0──二七一)。
註【72-022】『舍利弗悔過經』(大正二四•一0九0下──一0九一上)。
註【72-023】『舍利弗悔過經』(大正二四•一0九一上)。
註【72-024】『舍利弗悔過經』(大正二四•一0九0上)。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