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六節 普賢行願

  「普賢行」,「普賢願」,「普賢行願」,是『華嚴經』處處所說到的,而『入法界品』也 稱為『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所住的)地」,是「普賢行願」所成就的。普賢Samantabhadra 菩薩自說過去的行願,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八0(大正一0•四四一中──下)說:

   「善男子!我於過去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微塵數劫,行菩薩行,求一切智」。 「善男子!我於爾所劫海中,自憶未曾於一念間不順佛教,於一念間生瞋害心,我我所心 ,自他差別心,遠離菩提心,於生死中起疲厭心,懶惰心,障礙心,迷惑心,唯住無上不 可沮壞集一切智助道之法大菩提心」。 「善男子!我莊嚴佛土;以大悲心救護眾生,教化成就(眾生);供養諸佛;事善知識; 為求正法,弘宣護持,一切內外悉皆能捨。……我所求法,皆為救護一切眾生。一心思惟 :願諸眾生得聞是法,願以智光普照世間(世間智),願為開示出世間智,願令眾生悉得 安樂,願普稱讚一切諸佛所有功德」。 [P1133]

  『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如經文所說,是在不可說不可說劫中,所修集的菩薩無邊行願 ──這是「華嚴法門」原本的「普賢行願」。

  「四十卷本」的第四十卷,是「晉譯本」與「唐譯本」所沒有的。這一卷的別行本,一般稱 之為『普賢行願品』。經文是普賢菩薩為菩薩眾說的,先長行,次偈頌。長行中,揭示了菩薩的 十大行願,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0(大正一0•八四四中、八四六中)說:

   「若欲成就此功德門,應修十種廣大行願。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 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 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 「若諸菩薩於此大願隨順趣入,……則能成滿普賢菩薩諸行願海」。

  十種廣大行願,在佛教思想史上,是『舍利弗悔過經』──「懺悔法門」,及往生極樂世界 的「淨土法門」,在流行發展中,與「華嚴法門」相結合,而成「華嚴法門」的初門,也就稱為 「普賢行願」。先從「懺悔法門」來說:『舍利弗悔過經』,說悔過,助其歡喜[隨喜],勸請──請 轉法輪、請佛住世──三聚(或譯「三品」、「三支」)(1)。這部經,是以懺悔為主的,在十方 一切佛前,自說過去與現在的一切過失;以懺悔功德,「持與」[迴向]眾生同成佛道。原始本是懺 悔迴向,是一般的、重信願的法門。「下品般若」立隨喜迴向,隨喜一切佛功德,及二乘人天的 [P1134] 一切功德,以隨喜功德來迴向佛道,是重智證的法門(2)。「隨喜功德」被「懺悔法門」採取了, 後來又加上勸請,而成為三類福德的迴向佛道,如『舍利弗悔過經』所說的。『悔過經』的成立 ,相當的早,『法鏡經』與『離垢施女經』,已說到日夜六時誦習「三品法門」了(3)。三品法門 ,在印度非常的流行,如『賢劫經』說:「念佛法,勤悔過,樂助[隨喜]功德,施眾生[迴向]因,勸請 佛轉法輪」(4)。『思益梵天所問經』說:四法能善知方便:順眾生意,隨喜功德,悔過,勸請諸 佛(5)。這都是「三品法門」的修法。龍樹Na^ga^rjuna是以「般若法門」為宗本的;『般若經 』是隨喜迴向相次第的,所以龍樹所說,都以懺悔、勸請、隨喜、迴向為次第,如『十住毘婆沙 論』,『菩提資糧論』,『寶行王正論』(6)。『大智度論』說:「菩薩禮佛有三品:一者悔過品 ,二者隨喜迴向品,三者勸請諸佛品」(7)。雖是四支(如分請轉法輪與請佛住世為二,就含有五 支),仍隨順古說,合為三品。

  這一法門與「華嚴法門」相關聯,可以考見的,是晉竺法護所譯的『文殊悔過經』,聶道真 所譯的『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三曼陀跋陀羅,是普賢梵語的音譯。『文殊悔過經』,是文殊 師利Man~jus/ri^說的;『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是普賢為文殊說的。文殊與普賢,與「懺 悔法門」相關聯,暗示了與「華嚴法門」的關係。『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的內容,是:悔過, 禮,願樂助其歡喜,請勸諸佛──轉法輪與住世,施與[迴向]。末後總結的說:「是善男子、善女人 [P1135] ,晝夜各三勸樂法行:所當悔者悔之,所當忍者忍之,所當禮者禮之,所當願樂者願樂之,所當 請勸者請勸之,所當施與者施與之」(8)。悔是自說罪過的意義,忍是容忍、懺摩的意義,合起來 就是懺悔。經文多一些大乘術語,然比起「三品法門」的內容,只多了「禮」,禮是禮佛、菩薩 、二乘,及一切功德(9)。「懺悔法門」,初傳是為舍利弗S/a^riputra說的。聲聞中的舍利弗, 菩薩中的文殊師利,有智慧特勝的共同性。加上阿闍世王Aja^tas/atru Vaidehi^putra的逆罪 ,因文殊師利而得到懺悔,在初期大乘中,流傳極廣,所以為文殊說,或文殊說「懺悔法門」, 是可以充分理解的。『文殊悔過經』的內容,是:五體投地(禮佛),悔過,勸助眾德,勸轉法 輪,諸佛住世,供養諸佛,(迴向)我及眾生成佛道。本經重視五體投地的禮佛(10)。在悔過中, 不但是事相的懺悔,而且說:「一切無所行者,乃能得入於斯本際,……名曰菩薩大士自首悔過 」──理懺(11)。迴向佛道部分,與「華嚴法門」相通(12)。比起「三品法門」,多了禮佛與供養諸 佛。這兩部經,與「華嚴法門」有關。如『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是「佛在摩竭提國清淨法處 ,自然金剛座,光影甚明」(13),與後漢所譯『兜沙經』相同。經中說到「般若波羅蜜,兜沙陀比 羅經」(14)。『兜沙陀比羅經』,是「如來藏[篋]經』;『兜沙經』為「華嚴法門」最初集成時的名 稱。『文殊悔過經』說:「或問上界悔過之處,十地、十忍、十分別事、十瑞、十持、十印、十 三昧」(15)。這兩部經集成時,「華嚴法門」的原始部分,都已經成立了。 [P1136]

  「四十卷本」末卷的偈頌部分,共六十二頌。唐不空Amoghavajra所譯的『普賢菩薩 行願讚』,是偈頌部分的異譯,也是六十二偈。這二部,都是西元八世紀末所譯的。東晉元熙二 年(西元四二0),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譯出的『文殊師利發願經』,四十四偈,比 對起來,就是『普賢行願讚』的古本。長行所說的菩薩十大行願,比對三種偈頌本,只是八事而 已,如(16)

圖片
   十大行願    │  『文殊發願經』  │ 唐譯二本
   ──────┼─────────┼──────
   禮敬諸佛    │  一──三頌      │ 一──三頌
   稱讚如來    │  四頌            │ 四頌
   廣修供養    │  五──六頌      │ 五──七頌
   懺悔業障    │  七頌            │ 八頌
   隨喜功德    │  八頌            │ 九頌
   請轉法輪    │  九頌            │ 一0頌
   請佛住世    │  一0頌          │ 一一頌
   常隨佛學    │                  │
   恆順眾生    │                  │
[P1137]   

   普皆迴向    │  一一頌以下      │ 一二頌以下

  從禮佛到迴向,三本是一致的,僅唐譯的二本,增加一頌而已。在十大行願的次第中,三本 都沒有「常隨佛學」與「恆順眾生」,可以斷定的,這一偈頌本,起初只是八支。如『文殊師利 發願經』(大正一0•八七九上──下)說:

   「我所集功德,迴向施眾生,究竟菩薩行,逮無上菩提」[(一一偈)]。 「我善根迴向,願悉與彼同」[(三八偈)]。 「如文殊師利,普賢菩薩行,我所有善根,迴向亦如是。三世諸如來,所歎迴向道,我迴 向善根,成滿普賢行」[(四0、四一偈)]。

  上引的偈頌,是唐譯二本所同有的,所以從十一偈以下,都是迴向。迴向的主要意義,如十 一偈所說:將禮佛……勸請所集的一切功德,迴向眾生,使眾生與自己,都能進修圓滿菩薩行, 成無上菩提。進修菩薩行中的大願、大行,所得的種種功德,如『華嚴經』,也是『入法界品』 所說的。這是以禮佛……勸請等法門,為入普賢行願的方便。「懺悔法門」組入「華嚴法門」, 如『文殊發願經』那樣,可能西元三世紀已經成立了。如「四十卷本」,以長行及偈頌,編為『 華嚴經』末後的一卷,在西元六九五到六九九年譯出的「唐譯本」,還沒有這一卷,可見末後一 卷的集成,總是西元七、八世紀間的事。在『文殊發願經』的八支中,加上「常隨佛學」,「恆 [P1138] 順眾生」,不過為了適合『華嚴經』「十」法門的體裁。長行的十大願,所說「窮虛空」、「遍 法界」、「盡未來」等,是模仿『十地品』中,初地所發起的十大願。由於長行改為「十大行願 」,「四十卷本」的偈頌,也插入「我隨一切如來學」,「我願普隨三世學」,「我常隨順諸眾 生」等文句,但次第與長行不順。

  唐譯二本偈頌的增多,主要是加入了信受持誦功德。如「四十卷本」的末後十偈;『普賢行 願讚』的四七──五四偈,及末後二偈(17)。信受持誦的情形,如『普賢行願讚』說:「若人於此 勝願王,一聞能生勝解心。…… 彼誦普賢行願時,速疾銷滅得無餘。……若有持此普賢願,讀誦 受持及演說。……若人誦持普賢願」(18)。誦持部分,是『文殊發願經』所沒有的。『文殊發願經 』沒有說到持誦,但『文殊發願經』頌,確是供人持誦的,如『出三藏記集』卷九『文殊師利發 願經記』(大正五五•六七下)說:

   「晉元熙二年,歲在庚申,於楊州鬥場寺,禪師新出。云:外國四部眾禮佛時,多誦此經 以發願求佛道」。

  『文殊發願經』在印度,是禮佛時誦持的,所以後來『普賢行願讚』,就加入誦持功德(十 偈)了。懺悔、隨喜、勸請、迴向,或加上禮佛、供養,主要是「懺悔法門」。如『文殊悔過經 』,稱為『悔過品』(19)。『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說:修持這一法門,「一切諸罪蓋、諸垢蓋、 [P1139] 諸法蓋(即業惑苦三障)悉除也」(20)。這是廣義的「懺悔法門」,是一切修學大乘所可以通用的 ,如『思惟要略法』說:「若宿罪因緣,(念佛而)不見諸佛者,當一日一夜六時:懺悔、隨喜 、勸請,漸自得見」(21)。『舍利弗悔過經』說:「持悔過經,晝夜各三過讀」(22)。晝夜六時的修持 ,是晝夜各讀『悔過經』三遍。『舍利弗悔過經』這樣說,異譯本與『文殊悔過經』,也都說到 受持讀誦(23)。大概經文長了些,所以編為簡要的偈頌,在禮佛時讀誦,作為修持的範本。如『三 十五佛名禮懺文』為了懺罪,誦三十五佛名。末了說偈:「一切罪懺悔,諸福皆隨喜,及勸請諸 佛,願證無上智!過去及未來,現在人中尊,無量功德海,我今稽首禮」(24)。『寶行王正論』, 真諦Parama$rtha譯,沒有作者名字。比對西藏所傳,與『寶鬘論』相合,是龍樹造的。『 寶行王正論』說:「為此因及果,現前佛支提,日夜各三遍,願誦二十偈。諸佛法及僧,一切諸 菩薩,我頂禮歸依,餘可尊亦敬。我離一切惡,攝持一切善。眾生諸善行,隨喜及順行。頭面禮 諸佛,合掌勸請住。願為轉法輪,窮生死後際。從此行我德,已作及未作,因此願眾生,皆發菩 提心」(25)。為了菩薩的因德,如來的果德,在現在佛前,或在支提(塔)前,晝夜都誦三遍,每 遍誦二十偈。二十偈的內容,也是禮敬,除惡[懺悔]行善。隨喜,勸請諸佛住世,轉法輪,迴向。 在佛或塔前,日夜三次誦二十偈,顯然是「懺悔法門」的發展,而為『文殊發願經』的前聲。

  求生極樂世界的「淨土法門」,也與「華嚴法門」相結合,如『文殊師利發願經』(大正一0 [P1140] •八七九下)說:

   「願我命終時,滅除諸障礙,面見阿彌陀,往生安樂國!生彼佛國已,成滿諸大願,阿彌 陀如來,現前授我記」。

  唐譯二本,普賢行願而歸於往生極樂,所說完全相同(26)。「華嚴法門」與「淨土法門」的結 合,是經由「懺悔法門」而來的,如『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大正一四•六六八上)說:

   「持是功德,令一切(眾生)與某[我]……生有佛處,有菩薩處,皆今生須呵摩提阿彌陀佛 剎」!

  行「懺悔法門」的人,將懺悔、隨喜等功德,迴向眾生,與自己都生在有佛菩薩的國土,生 在極樂世界。須呵摩提Sukha^vati^,是極樂(或安樂)的音譯。『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 傳為聶道真所譯,是西元三世紀後半所譯出的,可見「華嚴法門」與「淨土法門」的結合,不會 遲於西元三世紀初的。「懺悔法門」中,如禮佛,請佛──住世轉法輪,是以佛為宗仰的。懺悔 ,是向一切佛自首悔過的;隨喜,雖通於二乘及世間善,也是以佛──從發心、修行,到成佛、 說法、入涅槃等功德為重的。所以「懺悔法門」,以深信如來功德為前提,迴向佛道為目的。求 生極樂的「淨土法門」,「華嚴法門」,都是以深信如來功德為先要的,這就是與「懺悔法門」 結合的根本原因。 [P1141]

  「懺悔法門」,是對佛的,在「現前佛(及)支提」前進行的(27)。從傳譯的聖典來看,凡稱 揚如來名號及功德的,都與懺罪有關。如竺法護所譯的『賢劫經』,列舉千佛名字,說:「聞諸 佛名,除一切罪,無復眾患」(28)。傳為鳩摩羅什Kuma^raji^va所譯的『千佛因緣經』說:「聞 千佛名,歡喜敬禮,以是因緣,超越九億那由他恆河沙劫生死之罪」(29)。支謙所譯『八吉祥神咒 經』說:「若有持是經,八佛國土名,……億劫阿僧祇,行惡悉消除」(30)。『稱揚諸佛功德經』 ,處處說「卻多少劫生死之罪」(31)。東晉帛尸蜜多羅S/ri^mitra所譯『(灌頂)拔除過罪生 死得度經』說:「聞我說是藥師琉璃光佛名字之者,一切罪過自然消滅」(32)。宋施護譯『大乘寶 月童子問法經』,舉十方十佛說:「聞已,恭敬受持、書寫、讀誦、廣為人說,所有五逆等一切 罪業,悉皆消除」(33)。如『五千五百佛名神咒除障滅罪經』等,都表示了滅罪的功德:「懺悔法 門」與佛,有這樣的深切關係!初期的『阿彌陀經』,著重極樂世界的莊嚴,阿彌陀佛Amita^bha 的悲願威力,勸人念佛往生,沒有說到懺罪。但在念佛懺罪的一般信仰生活中,往生淨土的信 仰者,也提到滅罪了。如『觀無量壽佛經』,「亦名淨除業障生諸佛前」法門(34);往生淨土的神 咒,也稱為『拔一切業障根本得生淨土神咒』了。

  「佛涅槃後,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是「大乘佛法」興起的主要線索。佛涅槃了,再不 見如來金色身,對佛弟子來說,真是無可彌補的憾事。雖有「念佛法門」,也只能念佛的功德。 [P1142] 自從現在十方世界有佛的信仰流行,念佛見佛的法門,也就流行起來。「般若法門」與「文殊法 門」,是重於智證的,所以說到見佛,重於見佛的法身。西元一世紀以來,佛像流行,這對於念 佛色身相好的見佛法門,有重大的啟發性。大體是繼承彌陀「淨土法門」而來的『般舟三昧經』 說,「作佛形像,若作畫,用是三昧故」(35)。為了修習般舟三昧,要有(塑或雕或鑄的)「佛形 像」,及「畫」的佛像,或安在塔中,或放在眼目前,先審諦觀察相好,然後繫念修習。修習成 就了,能見一切(色身相好的)佛在前。進一步,知道所見的佛,唯心所現,了無所有(空)(36) ,開展了唯心說,也會通『般若經』的「空」義。般舟三昧見一切佛在前,「華嚴法門」也見佛 色身相好,更見一切佛從發心、修行、成佛、說法、涅槃等一切佛事,及佛土的莊嚴,說得更廣 大、更精微、更無礙。「華嚴法門」以佛為前提,開示求成佛道的大行──十住、十行、十迴向 、十地等,『入法界品』諸善知識所開示的菩薩行;重於菩薩的大願大行,精進不已,盡未來際 的利樂眾生。綜貫佛果與菩薩行,比之但求往生的淨土行,要充實得多!

  依「華嚴法門」來說,一般初行的「懺悔法門」,也偶爾說到的。如『十迴向品』的「無盡 功德藏迴向」,以懺悔、禮佛、勸請、隨喜功德,迴向莊嚴一切諸佛國土(37)。臨終往生的「淨土 法門」,如『賢首品』說:「又放光明名見佛,此光覺悟將歿者,令隨憶念見如來,命終得生其 淨國」(38)。佛與淨土非常多,並不局限於往生極樂世界。然念佛見佛,「華嚴法門」是非常重視 [P1143] 的,如『入法界品』中,善財Sudhana參訪善知識,第一位是德雲Meghas/ri^比丘,開示 「憶念一切諸佛境界智慧光明普見法門」,「常見一切十方諸佛」(39)。解脫Mukta長者開示 的「如來無礙莊嚴解脫門」,「見十方各微塵數如來」,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三(大正一0 •三三九下──三四0上)說:

   「彼諸如來不來至此,我不往彼。我若欲見安樂世界阿彌陀如來,隨意即見。……然彼如 來不來至此,我身亦不往詣於彼。知一切佛及與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 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響。我如是 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見一切佛而知自心所現,與『般舟三昧經』所說,是完全一致的(40)。念佛見佛,在其他善知 識的啟示中,也非常重要。「華嚴法門」的念佛見佛,是通於一切佛的,並不限於阿彌陀佛。依 『般舟三昧經』說,念西方阿彌陀佛,成就時能見十方一切佛在前立,所以見一切佛,要從念一 佛起。這樣,在念阿彌陀佛盛行聲中,「華嚴法門」也就在『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文殊師 利發願經』,經「懺悔法門」的中介,而發願往生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了!「淨土法門」方 面,『阿彌陀經』的改編本──四十八願本,也增補了「皆遵普賢大士之德,具諸菩薩無量行願 」;「得佛華嚴三昧」;「現前修習普賢之德」(41)。「華嚴法門」與「淨土法門」,就這樣的深 [P1144] 深結合起來。『文殊師利發願經』,本是通俗的,以「懺悔」、「願生淨土」為方便,日常持誦 的偈頌集。流傳到西元七、八世紀間,被編入大部『華嚴經』,重於大行大願,精進不已的華嚴 精神,也許要被沖淡了!

  文殊與普賢二大士,在「華嚴法門」中,有崇高的重要地位,現在從佛教思想史的立場來說 。本來是『文殊師利發願經』,為什麼被改稱為『普賢菩薩行願讚』?這是值得深思的!文殊師 利菩薩,在初期大乘中,是多數經典所稱頌的。發揚「但說法界」的向上智證,菩薩方便的下化 眾生,如「文殊法門」所說的。代表「華嚴法門」的早期聖典──『兜沙經』,『菩薩本業經』 ,說佛與法,在家出家菩薩的大願,也是以文殊菩薩為主體的。以後的『華嚴』部類,由別的菩 薩,再由普賢菩薩來主持法會。『入法界品』,雖為文殊所啟導,而終極是「普賢地」的普賢菩 薩。稱為『不可思議解脫經』的,有二部:一是『入法界品』:在人善知識與菩薩善知識──三 十三位中,文殊是末後的第二位,最後是普賢。另一部是『維摩詰所說經』:維摩詰Vimalaki^rti 菩薩是一經主體;在「入不二法門」的三十三菩薩中,維摩詰最後,文殊也是末後第二位 ,這暗示了「文殊法門」時代的推移。在初期大乘經中,普賢是佛教界所不大熟悉的。極少數幾 部經,有普賢菩薩在場,沒有說法,也沒有參與問答。以普賢菩薩為主的經典,是『三曼陀跋陀 羅菩薩經』,及『妙法蓮華經』的『普賢菩薩勸發品』,依『法華經』而說的『觀普賢菩薩行法 GE 1145> 經』。『普賢菩薩勸發品』說:普賢護持持『法華經』的,能除人的衰患,不受鬼神的惱亂(42)。 『觀普賢菩薩行法經』,說「六根清淨懺悔之法」(43)。普賢與「懺悔法門」,關係是非常密切的 !普賢與懺悔、降伏鬼神有關,而出現於「華嚴法門」的,卻是鄰近佛地的大菩薩。騎六牙白象 的普賢,與釋尊的天上弟子──釋提桓因S/akro deva^na^m indra有關,是釋提桓因的菩薩 化,在上面已有詳細的論證。釋提桓因是三十三天主,統率八部龍天,為多神王國的大王。普賢 菩薩出現於華嚴法會,『華嚴經』的『世主妙嚴品』,列眾四十類,除菩薩類外,都是天、龍、 夜叉、主山神、主夜神等。『入法界品』向南遊行人間,而中間也加入了不明方向的主地神、主 夜神、主林神,及三十三天眾。多神王國的大神──釋提桓因是最高的菩薩,所統率的夜叉等, 也就都是菩薩了。『入法界品』中,師子嚬申Simhavijr!mbhita^比丘尼,為不同的聽法者所 圍繞:信樂大乘眾生,初發心菩薩,二地菩薩,……十地菩薩,執金剛神(44)。十地菩薩以上的執 金剛神Vajradhara,正與普賢地的普賢相當。執金剛是釋提桓因,執金剛是普賢菩薩,是 大乘佛教徒所周知的。未來的「秘密大乘佛教」,以執金剛為普賢菩薩,而宏傳神秘化的佛教, 是繼承「華嚴法門」的潛流而明朗化的。「文殊法門」也多為天眾說法,但這些天菩薩,屬於梵 天、兜率天及三十三天。等到「普賢法門」的時代到來,龍,特別是夜叉菩薩興起。本來與懺悔 、消災障有關的「普賢法門」,揭開了神佛一體,「秘密大乘佛教」的序幕。 [P1146]
註【114-001】『舍利弗悔過經』(大正二四•一0九0上──一0九一上)。
註【114-002】『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三(大正八•五四七下──五四九下)。
註【114-003】『法鏡經』(大正一二•一八下)。『離垢施女經』(大正一二•九五下)。
註【114-004】『賢劫經』卷一(大正一四•二中)。
註【114-005】『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一(大正一五•三五下)。
註【114-006】『十住毘婆沙論』卷五(大正二六•四五上──四七上)。『菩提資糧論』卷四(大正三二•五三0下──五 三一上)。『寶行王正論』(大正三二•五0四中)。
註【114-007】『大智度論』卷六一(大正二五•四九五中)。
註【114-008】『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大正一四•六六八下)。
註【114-009】『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大正一四•六六七中──下)。
註【114-010】『文殊悔過經』(大正一四•四四二上)。
註【114-011】『文殊悔過經』(大正一四•四四三中)。
註【114-012】『文殊悔過經』(大正一四•四四六上──四四七下)。
註【114-013】『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大正一四•六六六下)。『兜沙經』(大正一0•四四五上)。
註【114-014】『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大正一四•六六六下)。
註【114-015】『文殊悔過經』(大正一四•四四一下)。 [P1147]
註【114-016】『文殊師利發願經』(大正一0•八七八下──八七九下)。『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一0•八八0上── 八八一中)。『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0(大正一0•八四七上──八四八中)。
註【114-01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0(大正一0•八四八上──中)。『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一0•八八一上── 中)。
註【114-018】『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一0•八八一上──中)。
註【114-019】『文殊悔過經』(大正一四•四四七下)。
註【114-020】『三曼陀跋陀羅菩薩經』(大正一四•六六六下)。
註【114-021】『思惟要略法』(大正一五•二九九下)。
註【114-022】『舍利弗悔過經』(大正二四•一0九一中)。
註【114-023】『菩薩藏經』(大正二四•一0八九中)。『大乘三聚懺悔經』(大正二四•一0九四下)。『文殊悔過經』 (大正一四•四四八上)。
註【114-024】『三十五佛名禮懺文』(大正一二•四二下──四三上)。此文出『決定毘尼經』(大正一二•三九上)。『 禮懺文』末附記:「五天竺國修行大乘人,常於六時禮懺不闕」。
註【114-025】『寶行王正論』(大正三二•五0四中)。
註【114-026】『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0(大正一0•八四八上──中)。『普賢菩薩行願讚』(大正一0•八八一上── 中)。 [P1148]
註【114-027】『寶行王正論』(大正三二•五0四中)。
註【114-028】『賢劫經』卷六(大正一四•五0上)。
註【114-029】『千佛因緣經』(大正一四•六八中)。
註【114-030】『八吉祥神咒經』(大正一四•七二下)。
註【114-031】『稱揚諸佛功德經』。依經後記,是麟嘉六年(西元三九四)。曇摩跋檀譯的(大正一四•一0四上)。
註【114-032】『灌頂經』卷一二(大正二一•五三四中)。
註【114-033】『大乘寶月童子問法經』(大正一四•一0九中)。
註【114-034】『觀無量壽佛經』(大正一二•三四六中)。
註【114-035】『般舟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三•九0六上)。
註【114-036】『般舟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下──九0六上)。
註【114-037】『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一(大正一0•一六五中)。又卷二五(大正一0•一三三上)。又卷五七(大正一 0•三00中)。
註【114-038】『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一五(大正一0•七六中)。
註【114-039】『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二(大正一0•三三四中)。
註【114-040】『般舟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下──九0六上)。
註【114-041】『無量壽佛經』卷上『大正一二•二六五下、二六六中、二六八中)。 [P1149]
註【114-042】『妙法蓮華經』卷七(大正九•六一上)。
註【114-043】『觀普賢菩薩行法經』(大正九•三八九下以下)。
註【114-044】『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六七(大正一0•三六四上──中)。 [P1151]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