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二『寶積經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己四 直心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曲心,所應遠離。何謂為四?於佛法中心生疑悔。於 諸眾生憍慢瞋恨。於他利養起嫉妒心。訶罵菩薩,廣其惡名。迦葉!是為菩薩四 曲心,所應遠離。』

  學者如善法增長,心地就會質直。佛是特重質直心的,所以說:『直心 是道場」。否則,善法損滅,心地就會邪曲起來。因此,接著來說菩薩應離 的四種曲心,與四種直心。佛說:「菩薩有四曲心,所當遠離」,那四種心 呢?

  一、「於佛法中心生疑悔」:於佛法中出家修學,應秉承佛的教授教誡 ,不敢違犯。如違犯了,應立即發露。如對佛法的恭敬信順心不夠,就會為 了面子問題,把罪過隱藏起來。罪過藏在心裡,一定會陷於重重疑悔的憂苦 當中。如把死尸放在家裡,弄到膿血流漓,臭氣充滿一樣。這裡的悔,不是 懺悔,而是嫌惡自己所作的不善,引起內心的不得安定。 [P42]

  二、「於諸眾生憍慢瞋恨」:這可以約一切眾生說,而主要為對於共住 的師友。在大眾中,自以為高勝,憍慢得了不得。有了過失,因為憍慢心而 不肯認罪。如受了僧團的處罰,或驅擯,那就生瞋恨心,以為僧伽不公平, 故意難為他。

  三、「於他利養起嫉妒心」:有大福德大智慧的菩薩,當然會受到一般 人的尊敬,而得廣大的布施。有的不怪自己──不修福,不修慧,而又貪著 財利,這才見到他人得利養而生起了嫉妒心。

  四、「訶罵菩薩,廣其惡名」:菩薩的福慧增勝,能通達甚深的法門, 所以受到廣大的敬施。現在,不但嫉妒菩薩的利養,更進而憎厭他的大乘深 法。因此對大乘學者的菩薩,訶罵他,毀謗他,廣大傳揚他的惡名。

  疑悔、憍慢、瞋恨、嫉妒、不信,這就是菩薩的四曲心。修學菩薩行的 ,這是應該遠離的。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直心之相。何謂為四?所犯眾罪,終不覆藏,向他發 [P43] 露,心無蓋纏。若失國界、身命、財利,如是急事,終不妄語,亦不餘言。一切 惡事:罵詈、毀謗、撾打、繫縛,種種傷害,受是苦時,但自咎責,自依業報, 不瞋恨他。安住信力,若聞甚深難信佛法,自心清淨,能悉受持。迦葉!是為菩 薩有四直心之相。』

  再來說菩薩的「四直心之相」。有了直心,就有直心的事表現出來。行 事能表達內心的正直,所以叫直心之相。四直心是什麼?當然是與上邪行相 反的四種。

  一、「所犯眾罪,終不覆藏,向他發露,心無蓋纏」:菩薩在佛法中, 有深切的信順恭敬心,那對或有違犯的眾罪,或重或輕,怎麼也不會隱覆的 掩藏起來。因為覆藏只是增長罪惡,多生疑悔。如把臭物嚴密的封存起來, 一定是越久越臭。所以佛制比丘,有罪不准覆藏(覆藏的加重治罰),而應 該向他人發露。發露,就是懺悔。隨犯罪的輕重,依律制而作如法的懺悔, 就是對人而將自己的罪過吐露出來。這是什麼罪,應受怎樣的治罰。一切依 [P44] 僧伽的規律而行。過失一經懺悔,或接受了處分,如把瓶中的臭物,倒在太 陽下,又加以洗淨一樣,戒體就回復清淨,不再有疑悔等蓋纏,不再會障礙 聖道的進修了。蓋是五蓋:貪欲、瞋恚、疑、昏沈睡眠、掉舉惡作(惡作就 是悔)。纏是十纏:無慚、無愧、嫉、慳、悔、眠、掉舉、昏沈、忿、覆。

  二、「若失國界、身命、財利,如是急事,終不妄語,亦不餘言」:在 大眾中,如有了違犯,經人舉發,決不說欺誑師友的妄語,老實認罪。也決 不說其他的話,如處分不適當,不公平等。國界等是譬說,假使說了老實話 ,會因此而(國王)失去國土,會喪失身命,會損失財物:這樣的關係重大 ,也還是不說妄語。意思說:犯了罪,無論後果怎樣,那怕是逐出僧團,也 要直心實說。

  三、「一切惡事:罵詈、毀謗、撾打、繫縛,種種傷害。受是苦時,但 自咎責。自依業報,不瞋恨他」:上面第三邪行,是於他利養生嫉妒心。這 雖也因為貪染心,主要還是由於不信業報。他受種種利養,如知道是福業所 [P45] 感,就應該生隨喜心。即使他不如法得來(如沒有福業,不如法去追求,也 是得不到),那是他自造來生的苦果,應該悲憫他,這都不會嫉妒的。與這 相反的正行,從自己遭受的種種惡事來說。如被人辱罵,被人毀謗,被人用 手腳棍棒來毆打,被人捆縛或者監禁起來。名譽、身體、財物、自由,受到 了種種的傷害。一般人有此遭遇,總是怨天尤人,氣憤得不得了。但菩薩是 深信業報的,所以受到這種的苦難,只是自己怪自己,責備自己:為什麼造 了惡業?不與人廣結善緣?由於自己依業報的信仰而安心(中國人稱為安命 ),所以不會瞋恨別人。其實,瞋恨有什麼用呢?

  四、「安住信力,若聞甚深難信佛法,自心清淨,能悉受持」:菩薩如 聽聞甚深難信的佛法,如不思議的佛境界,一切法空性等。能安住於信力中 ,也就是能尊敬佛說而能起仰信。經上說:『信如清水珠,能清濁水』,所 以能安住信力,就能自心清淨,也就能隨順深入,完全受持這甚深的法門。 所以說:『佛法大海,信為能入』。 [P46]

  上面所說的,就是菩薩四種直心之相。

  
己五 善調順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敗壞之相。何謂為四?讀誦經典而生戲論,不隨法行 。不能奉順恭敬師長,令心歡悅。損他供養,自違本誓而受信施。見善菩薩,輕 慢不敬。迦葉!是為菩薩有四敗壞之相。』

  菩薩的善法增長,心地正直,就能善順。本譯以邪行為敗壞,正行為善 順,這是什麼意義呢?善順,是善調柔順的意思。如象馬的野性未馴,難調 難伏;等到訓練成功,能隨人意而被御用,就是善順。又如生牛皮,未經製 煉,堅硬而不合用;一經如法的製煉,就調和柔順,可以用作器具。所以, 菩薩如三學熏修,內心煩惱不起,成就法器,就名為善順。如不如法行,煩 惱熾盛,不成大乘法器,名為敗壞菩薩。這裡,先說「菩薩有四敗壞之相」 ,四種是:

  一、「讀誦經典而生戲論,不隨法行」:菩薩讀誦大乘經典,如專在義 [P47] 理上著力:理論怎樣的明確,怎樣不受外道的難破。這落入了戲論法相,而 不知隨順正法去實行。這樣的聞思經法,每矯現為學者(多聞持法者)的身 分,以掩飾空言無行的毛病。

  二、「不能奉順恭敬師長,令心歡悅」:菩薩從師長受學,如不能奉承 隨順師長的意思,而照著自己去顛倒解說。這樣,與師意相違,當然不能得 到師長的歡心。不能在師門與大眾和合共住,每矯現為阿蘭若者。作為自己 去修行,以掩飾不能見和共住的毛病。

  三、「損他供養,自違本誓而受信施」:出家的依布施而生活,本意為 了如法修行。如違反了自己的本願,無戒無定而受信施,就是浪費施主的供 養。這每矯現為興寺院,辦僧事的身分,以免虛耗信施的譏嫌。

  四、「見善菩薩,輕慢不敬」:菩薩本著自己所學的知見,堅固執著, 所以見到勝善的大菩薩,就輕慢他而不能恭敬。為了自見,每矯現為攝受大 眾者的身分,以群眾來維護自己的尊嚴。 [P48]

  學者,阿蘭若者,興福業者,領眾者,都是菩薩應行的。但如由於著聞 思,起別解,缺戒行,執自見而這樣行,那菩薩就不能調順成就,而要成為 敗壞菩薩了。這就是「菩薩有四敗壞之相」。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善順之相。何謂為四?所未聞經,聞便信受,如所說 行;依止於法,不依言說。隨順師教,能知意旨,易與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 意。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見善菩薩,恭敬愛樂,隨順善人,稟受德行 。迦葉!是為菩薩有四善順之相。』

  與敗壞菩薩相反,「菩薩有四善順之相」,那四種呢?

  一、「所未聞經,聞便信受,如所說行;依止於法,不依言說」:菩薩 對久曾聞思的,當然修學;就是從來所沒有聽過的大乘深法,聽了也就能信 順受持。不專在論理上下工夫,而能照所說的去實行。這就是說:依止於法 的實踐,而不是依著語言文字的論說。

  二、「隨順師教,能知意旨,易與言語,所作皆善,不失師意」:這是 [P49] 能承受師說而無倒的。佛法,從佛而弟子,展轉傳來,無論是義理,修行的 方法,都是有傳承的。這決不能憑自己的小聰明,望文生義,而發揮自己的 見解。現在,菩薩能隨順師長的教授,能知經論的真實意趣、宗旨,自己不 亂創別解,所以師弟間心意相通,說話也容易通達。做起事來都是善的,沒 有違反師長的意思,這才真能傳承師長的法門。

  三、「不退戒定,以調順心而受供養」:菩薩的本願,是受戒習定而度 著出家受施的生活。現在,能貫徹本願,沒有退失戒定。有戒有定,心意調 順,這樣的受供養,檀越的功德可大了!

  四、「見善菩薩,恭敬愛樂,隨順善人,稟受德行」:菩薩不堅執自見 ,遇到勝善的菩薩,弘揚深法,就能生恭敬心,愛慕心。能隨順這樣的善人 ,而稟受他德行的熏陶。

  這四事,一一與敗壞的邪行相反。能這樣行,可知是善順的菩薩,能成 大乘法器,紹隆佛種。 [P50]

  
己六 正道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錯謬。何謂為四?不可信人與之同意,是菩薩謬。非 器眾生說甚深法,是菩薩謬。樂大乘者為讚小乘,是菩薩謬。若行施時,但與持 戒,供養善者,不與惡人,是菩薩謬。迦葉!是為菩薩四謬。』

  菩薩以利益眾生為本,到了心調柔順,成就法器,就更重於教化眾生了 。但可能不契真理,不契根機而發生錯謬,所以接著說菩薩的所行正確,與 所行錯謬。先說「菩薩有四種謬」,四種是:

  一、「不可信人,與之同意,是菩薩謬」:譯文不明。依其他譯本來看 ,不可信人,是對三寶沒有成就信心的人。對這種人,應為他說法,啟發增 進他的信心。如菩薩作與其他淨信的同樣的想法(已信了),而不給他說法 ,以啟發信心,那是菩薩的錯謬。

  二、「非器眾生說甚深法,是菩薩謬」:非器,如小乘根性,不是大乘 法器。雖菩薩要化導一切眾生成佛,但也要適應機宜。如對非大乘器而說大 [P51] 乘深法,對聽者並沒有利益,或者會引起相反的作用。如身體過分虛弱,給 與高度的滋補品,是受不了的,所以說醍醐成毒藥。這樣,為小機說大法, 顯然是錯謬的了。

  三、「樂大乘者,為讚小乘,是菩薩謬」:愛好大乘的根性,如為他讚 揚小乘法,那是非常的錯謬。因為,聽者可能是由小入大的根性,對小乘法 有著深厚熏習,可能因此會退失大心。即使是純大乘的根性,為他說小乘, 也該有個分寸,不應該過分的讚揚。

  四、「若行施時,但與持戒,供養善者,不與惡人,是菩薩謬」:這裡 的行施,通財施與法施二類;供養也通財供養與法供養。如法行施時,應平 等的教化;對過失重的,應特別的憐憫才對。如只供養持戒的善人,而不供 養破戒的惡人,這與菩薩平等普濟的精神不合,所以也是錯謬的。

  菩薩的四種錯謬,問題在不能適應根機,與不能平等而有所偏愛。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正道。何謂為四?於諸眾生,其心平等。普化眾生, [P52] 等以佛慧。於諸眾生,平等說法。普令眾生等住正行。迦葉!是為菩薩有四正道 。』

  上面說的邪行,重在不契機;現在來說「菩薩有四正道」,著重於平等 。四正道到底是什麼呢?

  一、「於諸眾生,其心平等」:菩薩發心,是為了一切眾生,於一切眾 生住平等心。所以對未信的眾生,如有因緣的話,一定要教化他,使他生長 淨信。不會輕忽的,以為可能已信了,而不為他說法。

  二、「普化眾生,等以佛慧」:這如法華經說的:『令一切眾生開示悟 入佛之知見』。佛慧,是佛菩提,也就是佛知見。菩薩以平等心,本著不二 的平等大慧來化導一切;在這一原則下,應機說法。就是說二乘法,也還是 菩薩道,還是引入佛慧的方便。這樣的教化,施設無量方便,才是菩薩教化 眾生成佛的正道。並非不問根機的是否適應,一味的以深法來教化,才算是 普化眾生同成佛道。 [P53]

  三、「於諸眾生,平等說法」:對小機而引令向大,要說大乘法;大乘 行者普學一切法門,也應該開示小乘法。所以,可以說為一切眾生說一切法 ,都是平等的。但在現實的適應上,先後差別,也還是不同的。

  四、「普令眾生等住正行」:菩薩如供養持戒善人,不供養破戒惡人, 生分別心,那善惡眾生,就會明顯的分化,距離越來越遠,惡人會自卑而自 棄於佛法。試問:菩薩這樣的教化,不以財法供養惡人,怎能教化惡人?所 以菩薩的平等布施,才能普化眾生,使同樣的安住於正行中。

  菩薩的發心平等,教化的目標平等,說法平等,使眾生同住正行平等。 菩薩以此四大平等而施教化,就是菩薩的正道了。

  
己七 善知識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何謂為四?求聲聞者,但欲自 利。求緣覺者,喜樂少事。讀外經典路伽耶毘,文辭嚴飾。所親近者,但增世利 ,不益法利。迦葉!是為菩薩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 [P54]

  在菩薩自利利他的學程中,什麼是善知識、善等侶?非善知識、非善等 侶呢?知識,是眾所知識,是眾生仰望而人所親近的。等侶,是伴侶。所以 ,善知識與善等侶,就是良師益友。非善知識、非善等侶,是無益或有損的 師友了。以菩薩道來說,如與菩薩道有損的,那怕是德高望重,也是非善知 識、非善等侶。學菩薩道,不能沒有良師益友,所以特為開示。先說「菩薩 有四非善知識、非善等侶」。是那四種呢?

  一、「求聲聞者,但欲自利」:小乘的聲聞行者,聽佛的聲教而得道, 所以名聲聞。求聲聞乘的,但求己利。己利,不是世俗的名聞利養,也不是 來生福德,多聞持戒習定等功德,是解脫自己的生死,證得涅槃的大利。專 為自己的生死大事而修證,說起來名正言順,可尊可敬!但這種專為自己著 想的作風,對菩薩道來說,如受了他的熏染,可能會退失大乘。所以法華經 說:『勿親近小乘三藏學者』。

  二、「求緣覺者,喜樂少事」:這是小乘的又一類。從觀緣起得悟而立 [P55] 名,也叫獨覺。聲聞人但求自利,總還受佛的教導,過著僧團的生活。經常 遊化人間,顧問僧事。緣覺可不同了,不但專求自利,而且喜樂少事,不喜 歡事情,厭惡煩囂,大迦葉就是這樣的根性。他經常過著獨住苦行的生活, 連乞食也嫌麻煩,為少年比丘說法也不願意,甚至敢於違反釋尊的教導。這 對化度眾生的大乘道來說,是嚴重的障礙,所以儘管他有修有證,也不是菩 薩的良師益友。緣覺者的風格,由於佛涅槃後,大迦葉取得僧團的領導權, 而深刻的影響了聲聞僧團。使流行中的聲聞僧,越來越遠離釋尊的本懷,不 重利益眾生的教化,所以受到菩薩行者的嚴厲訶責,指為欠佛債者!

  三、「讀外經典路伽耶毘,文辭嚴飾」:有的專重世學,讀誦外道經書 ──路伽耶毘。路伽耶毘,就是上文的路伽耶──順世。除了現實的,功利 的而外,還學習文辭嚴飾,那是文法、修辭。以現代話來說,那是文藝。古 代佛教,有很多有名的文藝大師,如馬鳴等。但那本是文藝家,出家以後, 就以文藝來贊助教化,不是出家學菩薩行,而還專心去學習文藝。這種人, [P56] 漂流於佛法門外,親近了有向外退墮的危險。

  四、「所親近者,但增世利,不益法利」:如所親近的師友,不能使你 得到法益──戒定慧解脫等功德,而只是增益些俗利,使你有名聞、有利養 、有地位、有寺院、有徒眾、有護法,盡是些世俗的利益。這雖是一般所親 近仰望的大德,而不一定是大乘道中的良師益友。這使你忘記佛法修證的利 益,謹慎!謹慎!

  總之,或是使你離去以利益眾生為先的精神,或是使你在世俗的知識、 財利中,走入歧途的師友,都是非善知識、非善等侶。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善知識、四善等侶。何謂為四?諸來求者是善知識, 佛道因緣故。能說法者是善知識,生智慧故。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識,增 長善法故。諸佛世尊是善知識,增長一切諸佛法故。迦葉!是為菩薩四善知識、 四善等侶。』

  與上相反的,「菩薩有四善知識、四善等侶」。四類是怎樣的呢? [P57]

  一、「諸來求者,是善知識,佛道因緣故」:自利,不是善知識,那末 凡有來求──求財、求法的,使你實踐利他的行為,就是菩薩的良師益友了 。對於來求的,一般都厭惡他,或勉強的給予,實在不對。這可說是上門來 ,教你積集利他的功德,使你積集成就佛道的因緣。這該怎樣的歡喜呢?

  二、「能說法者,是善知識,生智慧故」:凡是能說法的,肯說法的, 使你生長智慧的,是菩薩的良師。如本經所說,以智慧為先,而後菩提心, 能成就真實菩薩。智慧是大乘道的眼目;熱心弘揚正法,就是菩薩的好模範 。緣覺的確是不對的!他愛好少事,獨住,就是教化眾生,只是現神通,使 人生信心,而從不說法以啟發信者的智慧。在大乘道中,怎樣才是良師益友 ,原是不消多說而可以明白的。

  三、「能教他人令出家者,是善知識,增長善法故」:雖然在家與出家 ,都可以信修佛法,行菩薩道。但在家人為了生活,不免著重世俗功利的知 識。出家人沒有家庭生活的紛擾,可以專心地增長出世的善法。所以如能勸 [P58] 化他人出家的,就是使人遠離世俗知識,而專心佛法的,是真善知識。經上 說到,出家的功德很大,勸人出家的功德也大。

  四、「諸佛世尊是善知識,增長一切諸佛法故」:諸佛世尊是善知識, 是不要多說的。學者從佛修學,如佛的兒女一樣,繼承佛的家業。有的得財 分(來生福報),有的得法分。佛的本意,當然要使你知法、入法,是法分 而不是財分。要人不求果報,而以正法的覺證來自利利他,增長一切諸佛的 功德法。所以從佛而得證入的,總是說自己是:『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 法分,不得財分』。這與令人得世俗利益的惡知識,是怎樣的不同!

  拿這「菩薩四善知識、四善等侶」,與邪行的非善知識相對比,就知道 菩薩應怎樣的親近修學了!

  
己八 真實菩薩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非菩薩而似菩薩。何謂為四?貪求利養,而不求法。 貪求名稱,不求福德。貪求自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樂聚徒眾,不樂遠離。迦 [P59] 葉!是為四非菩薩而似菩薩。』

  菩薩有了直心,調順成就,而後在化他方面,能行四正道;在求法方面 ,有四善知識:那就可以成就真實菩薩了。先從相反的邪行說起:「菩薩有 四非菩薩而似菩薩」,實際是虛偽的。那四種人呢?

  一、「貪求利養,而不求法」:有的多聞持誦,通大乘的法藏,可說是 大乘的大學者。但他是利名學教,為了貪求利養,而不求法的實踐,不能說 是真實的菩薩。

  二、「貪求名稱,不求福德」:有的大乘行者,不能與大眾共住,去阿 蘭若修行。但他是貪求修行的名稱,而不想積集福德。菩薩必要福慧雙修, 現在離眾修行,不求福德,那裡會是真實菩薩!

  三、「貪求自樂,不救眾生以滅苦法」:有的貪求自己的涅槃樂,只作 些興修寺院等福業,而不以滅苦的佛法來救眾生。自得解脫而不使人得解脫 樂,是相似的菩薩。 [P60]

  四、「樂聚徒眾,不樂遠離」:有的統攝大眾,歡喜聚集一些徒眾,如 世俗的兒女興旺一樣。眷屬心深,不重於身心的遠離,似乎廣度眾生,而其 實算不得真實菩薩。

  這四類,瑜伽論解說為:持法者,阿蘭若者,興福業者,御眾者。如沒 有真無我的勝解,著於世俗,都是相似的菩薩。

  
『復次,迦葉!菩薩有四真實菩薩。何謂為四?能信解空,亦信業報。知一切 法無有吾我,而於眾生起大悲心。深樂涅槃,而遊生死。所作行施,皆為眾生, 不求果報。迦葉!是為四種真實菩薩福德。』

  相反的「菩薩有四真實菩薩」,怎樣才是真實的呢?

  一、「能信解空,亦信業報」:一切法性空,是依因緣果報而顯示的。 所以大乘的正義是:由於因果,所以是本性空的;因為本性空,所以因果不 失。龍樹中論說:『雖空亦不斷,雖有亦非常,業果報不失,是為佛所說』 。如菩薩能這樣的信解空,也能信解業果,不偏於空理,那末多聞持法者, [P61] 也就不會為利養而不求正法的實踐了。

  二、「知一切法無有吾我,而於眾生起大悲心」:一切法無吾我──無 我無我所,確是佛法的實義。但如信解偏差,會因無我無人而不問眾生,去 阿蘭若修行。不知勝義無我,世俗的眾生,卻宛然而有。這樣的通達,就會 徹悟無我而不忘眾生,於眾生起大悲心,廣修福德了。

  三、「深樂涅槃,而遊生死」:菩薩深深的愛樂涅槃,又深知涅槃不離 於生死,所以能安住涅槃而遊生死,也就是歷劫在生死中度眾生。不會自趣 涅槃,專興福業,而不以滅苦的正法救眾生了。

  四、「所作行施,皆為眾生,不求果報」:菩薩是攝眾的,是應以財法 來攝受眾生的。但所有的一切施與,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是貪著徒眾,門 庭興盛。因此,所有的功德,不求自己現生與來生的果報而迴向大眾。這樣 的攝導大眾,才是真實菩薩!

  世尊總結的說:「是為四種真實菩薩福德」。特別提到福德,真是語重 [P62] 心長!出家的菩薩,應知菩薩的修證成就,是不能離去福德的。從生長智慧 ,不退菩提心,到這成就真實菩薩,世尊扼要又完滿的開示了菩薩的正行; 這是出家菩薩所應好好修習的正行。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