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中編之三『唯識學探源』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下編 部派佛教的唯識思想

第一章 部派佛教概說

第一節 部派分裂的概況

  「部派佛教」,指佛滅後異執紛紜的小乘佛教。它的分裂原因與經過,這裡 不想作史實的考證,只把我研究的結論,作一輪廓的說明。

  佛教的分裂,不是偶然的,是佛教本身具有分裂的可能性,因了種種關係而 展開的。釋尊的應機說法,在理論上、實踐上,都有不同的方便,這是部派分裂 的主因。王舍城的五百結集,是苦行厭離急求自證派所主導的結集。它那戒律的 固執小節,厭惡女性與菩薩道的忽略,使未來佛教形成兩大思想集團。多數派, [P40] 雖接受了五百結集,但它們保留了律學上的重視根本戒,與菩薩道的傳說。小小 戒可捨的諍論,內宿等八事可開的諍論,及界外結集與彌勒結集的傳說,都在表 示這思想集團的分化。假使說,當時就有不同的結集,那是不會有的。佛滅百年 ,毘舍離的七百結集,引起佛教內部的爭執。東方毘舍離中心(恆河下游)的跋 耆族比丘,與西方波利邑中心(恆河上游,即『西域記』的波利夜呾羅國)的波 利比丘,開始這兩大集團的顯然分化。傳說當時大家都認為有再集結的必要,為 了意見上的不合,分為兩個集團,各自結集;上座與大眾的分裂,才開始明朗化 。雖然二部的分立,時間還要遲一點,而這就是未來二部對立的前身。這兩大集 團,內部也沒有統一,思想上的小集團,又漸漸的顯著,促成支末的分裂。上座 部又分為分別說與說一切有兩部,與大眾部成為三部的鼎立。這不論在律學的傳 承上,論典的不同上,古人的解說上,都有這三大系。分別說與說一切有的分裂 ,是阿育王時代的事。稍後,說一切有系中分出較通俗的犢子部成立,合成小乘 佛教四大派。這四大派的分裂,與區域文化及師承有關。大天五事的諍論,是阿 [P41] 育王時代的事,也與四大派分裂有關。大眾系發展在東南印,犢子系與分別說系 在中印及西南印,說一切有系在西北印。這是從它的教化中心區說的,並不是可 以絕對的分疆劃界。比較上,分別說系要接近佛教的古義;大眾系富於想像;說 一切有與犢子系,又不免拘泥了些。從根本二部分出十八部,或者還不止,大多 為了見解的不同;大乘佛教的觀感不同,也是一種。這末派的分裂,有著種種而 互相矛盾的傳說,比較的研究起來,分別說系的銅鍱部,與犢子系的正量部,關 於大眾系分派的傳說;大眾部關於上座系分派的傳說,要比較正確、適當。它們 敘述另一系的分派,因為超身事外,所以還能作較客觀的敘述。現在把它列一個 表在下面。至於它比較正確,適當的理由,這裡只能略去不談。

圖片
                  ┌─一說
              ┌─┤                ┌─說假
        大眾部┤  └─雞胤─────┤
              │                    └─多聞
              └────── 說出世
[P42]   

              ┌───說一切有─────說轉
              │                    ┌─正量
              │  ┌─犢子─────┤  法勝
              │  │                │  賢道
              │  │                └─六城
              │  │                ┌─化地
        上座部┴─┴─分別說────┤  飲光
                                    │  法藏
                                    └─紅衣(銅鍱)

  

第二節 部派思想的分化與趨勢

  原始佛教的中心思想,是緣起,是緣起的三法印。諸行無常,在適應印度苦 行的風尚,確乎有濃厚的厭離氣味。但緣起流轉──苦集二諦因果相續的法則, [P43] 也就立足在生滅無常論上。諸法無我,正確的指出從世間生滅,達到涅槃寂靜的 實踐法則;八正道的正見,就在此。涅槃寂靜,原始佛教裡說得非常簡略。是的 ,這是聖者的境地,從名相上去推論,是很容易走上形而上的擬想的。這三法印 ,是正法的三相,也是學佛者的三個過程。後代學派的分裂與演變,與三法印的 側重發揮有關。這在三期佛教的發展,與後期佛教的三家鼎立上,可以完全看出 。說明白些,側重某一法印為理論的根據,為觀察說明的出發點,思想上就自然 的分為三系。這三系,適應思想發展的程序,從三藏教──小乘的無常中心論, 達到共大乘教──大乘的性空中心論,再進到不共大乘教──一乘的真常中心論 。每一期中,都有這三系思想,不過某一思想是時代的主流。拿後期佛教說,有 瑜伽派的無常論,中觀派的性空論,堅慧派的真常論。探這三系思想的淵源,只 是偏據某一法印而展開的三個不同體系。從佛教的發展上看,真常論是時代的驕 子,瑜伽派與初期佛教的無常論有關,中觀派是第二期佛教的繼續。假如推尋這 三大思潮到部派佛教,那末無常論是一般思想的主流;性空論已規模粗具,真常 [P44] 也略有端倪。我們要研究部派佛教思想的發展與大乘佛教的關係,可以從「唯識 」、「性空」、「真常」三個論題去考察。大乘的三大思潮,雖都接觸到三方面 ,但各有偏勝。這三者,就是三法印的具體開展。像唯識學上的本識,種子與習 氣、變現,這都和緣起流轉的無常論,有密切的關係。研究部派佛教關於緣起流 轉思想的發展,它雖不一定要走上唯識論,但很可以見到它是大乘唯識學的先導 。以緣起流轉的無常論作中心的唯識思想,就是本書研究的主題。

  佛教思想的發展與分化,與一個嚴重而急待解決,就是業果相續的輪迴問題 有關。這不是說當時印度學術界,對三世輪迴有否認的趨勢。在印度,除極少數 的邪見外道以外,輪迴已成了學界一致公認的事實。那又有什麼困難而需要解決 呢?一般外道,要說明三世輪迴,必然建立一個常存的自我(靈魂),有了恆常 不變的自我,才有作者與受者可說。從前生到現世,現生到後世,像人從這間屋 子出去,進入那間屋子一樣。天、人、畜生的轉變,和舞台上的演劇員,忽而仙 風道貌,又忽而裝叫化子一樣。 [P45] 釋尊教法的特點,像三法印所說的「諸行無常」,無常所以是苦、是無我。 世間的一切現象,都在一息不停的變化,沒有一些恆存不變的東西。像人類從生 到死的一期生命,雖現出相對的安定,其實就是一剎那──最短促的時間,也在 生滅變化之中。因此,外道所執的即蘊、離蘊的神我,從佛教的見地看來,根本 出於顛倒,要徹底否認它的存在。雖然一切都在演變的過程中,是苦、是無我, 但釋尊並不否認三世輪迴的業果緣起,常常用「燈燄」「流水」作比喻,建立不 同外道的無常生命觀。

  緣起,是甚深難可通達的,佛也曾這樣說。佛弟子在自行、化他的要求上, 覺得這無常的緣起論,有明切解說的必要,於是都進行哲理的論理的思考。諸行 既然剎那生滅,那現在造業的身心,與未來受果的身心有什麼聯繫?造業的早已 滅去,受果的身心卻沒有造業,那「自作自受」的理論,又如何可以成立?輪迴 與解脫間的連繫,也同樣的不易說明。剎那生滅的滅,是什麼意義?是徹底消滅 嗎?假使滅等於沒有,沒有就談不上作用,那又如何生起未來的一切?假使還是 [P46] 存在,那為什麼要說它是滅?拿業力來說,業是不是無常?業是無常,纔生即滅 的,那又怎能說業力經百劫、千劫都不失呢?倘使業依舊存在,那又怎麼可以說 諸行無常?就是存在,存在在那裡?在過去?在現在?在內?在外?從這三世的 相續,業力的任持,作進一步的觀察時,這流動的生命觀,自然會覺到它的深奧 難知,有加以理論說明的必要。又像記憶的問題,也同樣的引起佛弟子的注意。 眼根發識,認識了青黃等色。但這眼根、眼識,都剎那的滅去,後來的根識,早 不是見青見黃的根識,那又怎能記憶從前所見的色呢?就是說:在一期的生存中 ,身心組織在變化中有它相當的安定不變性,所以能夠記憶。但佛法所說的記憶 力,是有記憶前生以及很遠很遠的可能。身心早已徹底的變化,怎麼還會記憶呢 ?這記憶與業力的任持,問題是相同的。這困難而又嚴重的問題,需要理論的說 明,是何等的迫切!

  佛弟子一方面研求佛陀啟示的聖教,一方面從體驗與思辨中,運用自己的理 智,各提出意見來解決。但因思想的不能盡同,所以提出的意見,也就有種種差 [P47] 別。他們的意見,誠然是龐雜的,紛歧的;但把他們的思想歸納起來,依舊現出 一致的傾向:都是以現實的存在作思想的出發點;從間斷的推論到相續的,從顯 現的到潛在的,從粗顯的到微細的,從差別的到統一的,或者從無常的到常住的 ,從無我的到有我的。他們都是在相續的、潛在的、微細的、統一的、或常住的 、有我的理論上,建立前後不即不離,不斷不常而不違反諸行無常的東西,拿來 克服這嚴重的困難。他們提貢的意見,都與唯識學的本識、種子有關。現在要從 唯識先驅思想的見地,分別敘述各派不同的見解。部派佛教的業果相續說,這雖 不能作一派派的具體研究,但至少也可以見到一些眉目。 [P48]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