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中編之五『成佛之道(增註本)』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己二
庚一: 苦集相鈎纏,死生從緣起,佛說十二支,如城如果樹。

  四諦的苦諦與集諦,已約略說明了。現在要說緣起法門,緣起就是集苦相 生的豎的說明。要知道,不只是由集而生苦,苦也是能起集的。如眾生在感到 [P165] 了生的苦報後,依此業感的身心苦果,又有煩惱與業的活動。所以,「苦」與 「集」是互「相鈎」引,互相「纏」縛,也就是展轉為因果的。明白了這,對 「死生」的「從緣」而「起」,已有了扼要的了解。要知緣起說的主要意義, 是說:一切的存在,都是從因緣而起的。那因緣,也還是從因緣而生的。所以 每一存在的事物,從過去看,都是從因緣而有的,這就是果了。從這而看到未 來,又都有影響未來的力量,所以這也就是因了(且約前後因果說)。在這樣 的見解下,神教的創造說,成為不可能。因為一切由神而生起,而神卻是不從 因有的。這種為因而不從因有的創造者(神,作者),是非現實的,僅是幻想 的產物。所以,佛說生死無始。拿苦與集來說:苦從集生,而集又依苦而起, 一向是這樣的展轉相續。如從一點鐘而到十二點,又從十二點而到一點鐘,不 能說最初從何而起一樣。生死的無始相續,就是從緣起的正見中發現出來。

  「佛說」緣起,因隨機不同,所以有不同的開示。「十二支」說,只是說 得更完備些,成為佛教緣起說的典型而已。如說集與苦,也是緣起。或說三支 [P166] :煩惱,業,苦。從煩惱起業,由業感苦果,又依苦果而生起煩惱。或說五支 ,這是《阿含經》中常見的,就是:愛,取,有,生,老病死。或者說十支, 是: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或說十二支,就是 :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有緣生,生緣老病死。十 二支,就是十二分。在眾生生死延續的過程中,觀察前後相生的因果系列,而 分為十二。古人稱此為『分位緣起』,是很有道理的。也惟有如此觀察,才能 充分明了生死延續的過程。但緣起的原則是一,而說明是可以多少不同的。研 究起來,這十二支,應該是不同說明的總合,所以也不一定專依古人的分位緣 起說。佛說十二支緣起,有種種譬喻。或說「如城」:眾生在十二緣起的因果 系中,像在四周圍繞的城中,不得其門而出。可以出來的地方──城門,又有 守衛巡邏的,所以過門也不能出去。眾生在生死中,雖有可以由此而解脫的地 方,但為煩惱所困惑,一直沒有衝破這緣起的連鎖,而得到解脫。又說「如果 樹」:如從種子發芽,生枝葉,開花,結果;果實又成為種子,又會發芽生葉 [P167] 。雖然在前的不就是後來的,卻有因果的密切關係。種果相生,一直延續下來 ,拿這作為生死緣起相續的比喻,是最親切不過的。

  
庚二
辛一: 無明之所覆,愛結之所繫,有識身相續,相續而不已。

  緣起支的敘述,很多是從識支開始的,所以經說:『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12)。可是,在識支以前,有的又加上無明與行二支,成為十二支。在《阿含 經》中,一再說:『無明覆,愛結繫,得此識身』(13)。無明,愛(行),識三 者,可以看作完整的,獨立的緣起說。等到與識支以下相綜合,才成為十二支 的。現在,先從這三支自成統系的意義來說。

  「無明」「所覆」,「愛結」「所繫」,在上面的譬喻中說過。生死流轉 ,如陷身在棘藤深草叢中,眼目又被蒙住,不能脫離一樣。無明,是知的迷謬 錯亂,所以像布物的蒙蔽了眼目。經上說:『真義心當生,常能為障礙,俱行 一切分,謂不共無明』(14)。無明確是對於通達真實義的智慧,起著蒙蔽障礙作 用的。愛有染著的作用,使人繫縛在生死中,所以譬喻為結。從煩惱來說:無 [P168] 明是屬於知的,是認識上的錯亂;愛是屬於情意的,是行為上的染著。有了這 兩大因緣,眾生就感到了「有識身」──眾生自體,而「相續」的流轉生死。 這也就是無明為父,貪愛為母,和合而生生死眾生的意思。與經說的:『諸業 愛無明,因積他世陰』(15),也大體一致。這三事,說盡了生死流轉的主要項目 。得有識身,是有取識的結生相續,為一新生命的開始。這樣的無明,愛,識 身,無始以來,從過去到現在,現在到未來,一直是這樣的,不斷的「相續」 「不已」。

  在一般的十二支緣起中,第二支是行,行是業的別名。行業,不是別的, 只是與愛相應的,思心所所發動的行為。所以三事說的無明,愛,識,與十二 支中的無明,行,識,是可以相通的。如從十二支的立場來說:識是現在這一 生的開始。拿人來說,就是當父精母血結合時,有識的剎那現起,因而結成有 心識作用的新生命。這樣的有識結生的新生命,從何而來呢?這是從前生的業 種所引發的;業就是行支。當前一生的最後死亡時,雖然身心崩潰了,但過去 [P169] 所造作的業能,並未消失;等到因緣和合,就隨著業力善惡的不同,而得或苦 或樂的果報體,成為一新的個體,新的生命。行業的感果,是離不了煩惱的發 業與潤生的,無明就是煩惱,是以我我所見為攝導的煩惱的總名。這樣,由於 過去世的煩惱──無明,有過去世的業──行;從過去世的煩惱與行業,才有 現生的生命開始──識。從無明而行而識,說明了從過去到現在的生死歷程。

  
辛二: 緣識有名色,從是有六處,根境相涉觸,從觸生於受,緣受起於愛,愛增則名取 ,因是集後有,生老死相隨。

  十二支中的識,是一期生命的開始。有些經典,從識支說起。這因為,推 求現實的身心活動,到達識的結生相續階段,已到了生死業報識的核心。後代 唯識學者,以異熟的阿賴耶識為中心,來說明生死雜染的一切,可說是吻合佛 意的。「緣」此結生的「識」,就「有名色」支的生起。名是心理的,色是生 理(物理)的。由於識的結生,身心就開始發展。照經上說:不但因識而有名 色,也因名色而有識。這意思是說:我們的一切身心活動,是要依於有取識( [P170] 唯識學中叫作阿陀那識)的攝取而存在。反之,也因為身心的活動,有取識才 能存在。正像沒有領袖,就不可能有群眾的組織活動;如沒有群眾,領袖也就 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但在十二緣起支中,著重在識緣名色。應解說為:名色是 精血和合以後,還是肉團的階段。

  「從」此名色而進一步的開展,就生起眼,耳,鼻,舌,加上身,意,「 有」了「六處」的差別,這己到了形成人體形態的階段。

  胎中雖有眼耳等根,還不能見色聞聲等。一到出了胎,從此六「根」開始 了與六塵「境」界「相」關「涉」的活動,根境相觸而起一般的認識,叫做「 觸」。根境識三者,因觸而和合,也可說因三者的和合而有觸。認識開始,就 到了重要的關頭。在觸對境界時,首先發生了合意的,或不合意的,或非合意 不合意的反應,這叫可意觸,不可意觸,俱非觸。不幸得很,眾生的認識,是 不離無明蒙蔽的──『無明相應觸』。所以觸對境界後,就會依自我中心的執 取,起種種的複雜心理,造種種的善惡行為;生死輪迴,是不能避免的了。佛 [P171] 所以教誡弟子,要『守護根門』。在根境相觸時,如有智慧的觀照,就稱為『 明相應觸』,那就能從此透出,裂破十二緣起的連鎖。

  「從觸」的可意或不可意,當下就能「生於受」。可意的,起喜受樂受; 不可意的,起苦受憂受;非可意不可意的,就起捨受。如有智慧而正念現前的 ,就不起味著,不為情感的苦樂所惑亂;否則就危險了。

  沒有正念正知的,都是依「緣」此或苦或樂的「受」味,生「起」深深的 「愛」著:愛著自我,愛著境界。這時候,已以主動的姿態,對生命與塵世, 傾向愛戀而作不得主。此後,只有愈陷愈深,無法自拔。上面從識的結生,說 明了身心的開展過程,以及對境而引起內心的活動情況。觸是認識的,受是情 感的,愛以下是意志的活動了。

  內心有了「愛」染,愛心的「增」強,就進展到「名」為「取」。取有四 :執取自我,叫我語取。一般的追求五欲,叫欲取。而宗教與哲學家們,不是 執取種種錯誤的見解──見取;就是執取種種無意義的戒條,苦行──戒禁取 [P172] 。這是從愛染生命與塵世,進而作思想的或行為的取著,造成世間一切苦難的 結局。

  愛與取,正是依著煩惱而有的一切活動。「因」此煩惱的活動,就起「集 」成「後有」的業種。這在十二支中,叫有支。有,是三有:欲有,色有,無 色有,就是三界的生命自體。但這裡所說的,不是現實生命的存在(有),而 是能起後世生命的業力,也可說是未來生命的潛在。有了這,那末現生死了以 後,未來識又會結「生」。生了,就不能不「老」不「死」。生老死的「相隨 」而來,便是未來生死相續的簡說。

  十二支,可以分為三世,有兩重因果:過去因(無明與行)生現在果(識 ,名色,六處,觸,受),現在因(愛,取,及有)生未來果(生,死老)。 同時,前生以前有前生,後世以後(如不了脫生死)有後世,三世因果相續說 明,就是無限生死相續的歷程全貌。

  
戊二
己一: 滅應滅於惑,惑滅則苦滅,解脫於癡愛,現證寂滅樂。 [P173]

  現在來說滅諦。滅有兩個意義:一、是滅除;二、是寂滅。滅除了苦痛的 根源,才能解脫生死苦,實現涅槃的寂滅。從滅除來說:眾生在生死輪迴中, 從苦生苦,苦個不了,這是要滅除的對象。然解除眾生的生死苦迫,佛法並不 著重到外界去改善。因為外物的改善,是不能徹底解決問題的。也不從這個色 身去努力,如外道的修精練氣,求長生不老那樣。因為有生必有滅,長生與永 生,不過是眾生的顛倒妄想。雖然苦報是業力所感的,但問題卻是煩惱。有了 煩惱,就會發業,潤生;如斷了煩惱,就使有無量業種,也就乾枯而不再起用 。所以佛肯定地指出:要「滅」除生死大苦,「應」該「滅於惑」──煩惱。 如「惑滅」了,那就不再造業了,過去所有的業也就乾枯無用了。這樣,生死 「苦」果,就會徹底的「滅」除。

  說到煩惱的滅除,當然也要從根本的煩惱去著手。如伐大樹一樣,專門斫 枝摘葉,是不能達成目的的。如斷了樹根,那就使是暫時發葉,也終究是會死 去的。說到煩惱的根本,當然是愚癡無明了。無明,主要是迷於無我的無明, [P174] 還有染著於境界的貪愛。一是障於智的,一是障於行的。從修學佛法來說,應 該先通達無我,得到無我真智的契證。然後從日常行中,不斷的銷除染愛。但 到圓滿時,這都是解除了的。經中時常說:『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 慧解脫』(16)。所以現在說:「解脫於癡愛」。無論是知見,無論是行為,都不 再受煩惱的繫縛,而且是把煩惱徹底的去除了。這樣,就能「現證」到涅槃的 「寂滅樂」。現證,是親切的,當前的證會,是無漏的直觀體驗。體驗到的, 就是寂滅,得到解脫自在的安樂。涅槃寂滅,是現實所證驗的,並非推託到死 了以後,這是佛法的特色。內心的煩惱銷融了,直覺到無障無礙,平等不動, 自在的聖境,叫做寂滅。這好像從火宅中逃出來,領略到安全與清涼;也像從 煩囂鬥爭中出來,享受到和諧而平靜的境地一樣。經論中每以寂,靜,妙,離 ,來形容這滅──涅槃。所說的樂,也不是衝動性的樂感,而是捨去煩惱重擔 而得來的自在──『離繫之樂』。

  
己二: 能滅苦集者,唯有一乘道。三學八正道,能入於涅槃。 [P175]

  苦痛的原因(集)消除了,生死大苦也就從此結束,得到了涅槃的大解脫 。但無始以來,苦與集是不斷的延續,如不修對治道,是不會自動結束的。所 以要說到道諦,道才是佛弟子修學的心要,如生病而請醫生,主要是為了服藥 一樣。

  「能滅苦集」的道,是些什麼呢?雖然眾生的根性不同,有利有鈍;有聲 聞,緣覺,菩薩,佛也應機而說有多少不同的法門。但真正能出離生死的,是 「唯有一乘道」,也可說只有一乘,一道。乘是車乘,能運載人物,從此到彼 。佛所說的法門,能使眾生從生死中出來,到達究竟解脫的境地,所以稱法門 為乘。同樣的,道是道路,是從此到彼,通往目的地所必經的;所以修持的方 法,也稱為道。我們知道,眾生是同樣的生死;生死的根源,是同樣的迷執。 苦與集的體性是一樣的,那出離生死苦的法門,那裡會有不同呢?所以佛在《 阿含經》中,曾明確地宣說一乘法(17),也就是『一道出生死』,『同登解脫床 』。 [P176]

  出離生死的一乘法──不二法,從證悟真理來說,是無二無別的(『同入 一法性』);從修行的方法來說,是同樣的。適應眾生的不同根性,佛是說有 種種方法的。但除了方便引導的以外,論到出離生死的道體,並無差別,總不 出於「三學」(學是學習,不是學問)。三學,應稱為『三增上學』,就是增 上戒學,增上心(定)學,增上慧學。增上,是有力的,能為他所因依的意思 。因為三學有相依相因的關係,是求解脫者必不可缺的學程。決沒有不修戒而 能成就定,不修定而能成就慧,不修慧而能得解脫的道理。然佛在說明道諦時 ,最常用的內容分類,還是「八正道」。八正道,應稱為『八聖道分』,或『 八聖道支』。這是成聖的正道,有不可缺的八種成分。這就是:正見,正思惟 ,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八正道就是三學,如正見,正思 惟是慧學;正語,正業,正命是戒學;正念,正定是定學;正精進是遍通三學 的。此八支聖道,是三學,也就是一乘。佛為須跋陀羅說:外道們沒有八正道 ,所以沒有聖果,沒有解脫。我(佛)法中有八正道,所以有聖果,有解脫(18) [P177] 。這可見八正道是「能入於涅槃」的唯一法門了。這在大乘的《楞伽經》中, 也還是這樣說:『唯有一大乘,清涼八支道』(19)

圖片
                                            正  見─┐
            ┌─戒學┐                      正思惟─┤
            │      └─────────┬─正  語  │
      一乘─┼─定學────────┐  ├─正  業  │
            │                      │  ├─正  命  │
            └─慧學───────┐│  └─正精進─┤
                                  │├────┘    │
                                  │├───正  念  │
                                  │└───正  定  │
                                  └────────┘


甲二
乙一
丙一
丁一
戊一
己一
庚一: 初增上尸羅,心地淨增上,護心令不犯,別別得解脫。

  在道諦的說明中,八正道的體系最完整。但現在依三學來說,說到慧學時 ,再敘述八正道,以明佛說道品的一貫性。 [P178]

  「初」說「增上尸羅」:尸羅是梵語,意譯為戒,有平治,清涼等意思。 一般聽到戒,就想到戒條,其實這是成文的規制,是因時因地因機而不同的; 重要的是戒的實質。戒的力用,是惡止善行。依佛的本意,決非專從法制規章 去約束,而要從內心的淨治得來。煩動惱亂的內心,為非作惡,那就是熱惱憂 悔。如心淨持戒,就能不悔,不悔就能得安樂,所以戒是清涼義。又煩惱如滿 地荊棘,一定嘉穀不生。心地清淨的戒,如治地去草一樣,這就可以生長功德 苗了。然心地怎能得清淨呢?這就是信,就是歸依。從『深忍』(深刻的了解 ),『樂欲』(懇切的誓願)中,信三寶,信四諦。真能信心現前,就得心地 清淨。所以說信是:『心淨為性,……如水清珠,能清濁水』(20)。從此淨信中 ,發生止惡行善的力量,就是一般所說的『戒體』。所以說到得戒,無論是在 家的優婆塞、優婆夷戒(八戒,是在家而仰修出家戒的一分);沙彌、沙彌尼 戒(式叉摩那戒,是沙彌尼而仰修比丘尼戒的一分);比丘、比丘尼戒,起初 都是以三歸依得戒的。自願歸依,自稱我是優婆塞等,就名為得戒。後來為了 [P179] 鄭重其事,比丘、比丘尼戒,才改訂為白四羯磨得戒。如沒有淨信,白四羯磨 也還是不得戒的。所以戒是從深信而來的「心地」清「淨」,從心淨而起誓願 ,引發「增上」力,有「護持」自「心」,使心「不犯」過失的功能。

  戒,也稱為律儀。梵語三跋羅,如直譯應作等護;義譯為律儀,從防護過 惡的功能而得名。律儀有三類:一、如真智現前,以慧而離煩惱,就得道共律 儀。二、如定心現前,以定而離煩惱,就得定共律儀。三、如淨信(信三寶四 諦)現前,願於佛法中修學,作在家弟子,或出家弟子,就得別解脫律儀。從 淨治清涼來說,這都是戒•這都是先於戒條,而為法制戒規的本質。從歸信而 得的別解脫律儀,屬於人類。這或是男人,或是女人;或是在家,或是出家; 或是成年,或是童年。由於社會關係,生活方式,體力強弱等不同,佛就制訂 不同的戒條,如五戒、十戒等,使學者對於身語行為的止惡行善,有所遵循。 因此,稱為波羅提木叉,意義為別解脫戒。這是逐條逐條的受持,就能「別別 」的「得」到「解脫」過失。一般重戒律的,大抵重視規制,每忽略佛說能淨 [P180] 內心的戒的本質。古代禪師,每說『性戒』,是重視內心清淨,德性內涵的。 但偏重證悟的清淨,也不是一般所能得的。其實,佛法是『信為能入』,『信 為道源』;真切的淨信,誓願修學,才是戒學的根本。

  
庚二
辛一: 在家五八戒,如前之所說。

  受持的戒律中,「在家」弟子,有近事律儀,這就是優婆塞、優婆夷的「 五」戒。還有近住律儀,就是在家而仰修出家法的「八戒」,作一日夜或短期 的修持。這都「如前」五乘共法中「所說」的。五戒與八戒,本是聲聞的在家 弟子戒。以出離心來修學,為了脫生死而受持,就是出世的戒法。不過,如以 增上生心,為了求得現生與後世的安樂而受持,就成為人天乘法。有以為五戒 只是人天乘法,這是不對的。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