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中編之六『太虛大師年譜』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戊寅──己卯),大師五十一歲。 一月

  ,大師作「佛教的護國與護世」 (文)。

  九日(「十一月二十日」前一日),大師偕李了空回縉雲山,以將有滇黔之 行;一宿還渝(詩存外集;從巴利語系說到今菩薩行)。

  十四日,常惺卒於上海,年四十三(常惺法師塔銘并序)。

  二十五日,大師乘中航機飛貴陽,塵空隨行。駐錫黔明寺(海十九、十二「 佛教新聞」;海二十、一──二「佛教新聞」)。

  二十七日(「臘月初八」),貴州省佛會借民眾教育館歡迎。大師講「成佛 救世與革命救國」,塵空記(文;海二十、二「佛教新聞」)。 [P436]

  三十一日,李烈鈞假黔明寺,歡宴大師。席次,張鐵君與大師略談哲學(海 二十、二「佛教要聞」;張鐵君「訪太虛大師記」)。張以「唯生論的方法 論」相贈;大師讀竟,書「唯生論的方法論書後」(文)。 二月三日,黔紳徐露園、周伯庸、和紹孔、劉智融等,歡宴大師,為略談「學 佛與佛學」(文)。

  四日,定於民教館講心經。值敵機肆虐,狂炸筑城,講務因以停止。大師移 住東山寺(幾點佛法的要義;王永良函;海二十、二「佛教新聞」)。 六日,大師度五十初度於東山寺,李協和、周伯庸、拓魯生等均來祝嘏(海 二十、三──六「佛教新聞」)。是年五十壽誕,各方發起擴大慶祝,重慶 、上海、漢口、西安、香港、仰光、暹羅等處,均有慶祝儀式,賀電紛至( 海二十、二「佛教新聞」)。大師五十初度詩云(獅吼龍嘯集): 『身世今盈四十九,勞勞役役何為生?願得無上遍正覺,願度無邊苦有情 !我今修學菩薩行,我今應正菩薩名。願人稱我以菩薩,不是比丘佛未成 [P437] 』。

  十四日,大師挈塵空抵昆明;駐錫翠湖省佛教會;其後,往來翠湖碧雞山間 (海二十、三──六「佛教新聞」)。

  十五日,省佛會開會歡迎,到定安、王九齡(竹)、周明齋等。大師講「 幾點佛法的要義」,塵空記(海二十、三──六「佛教新聞」)。

  十九日(「己卯元旦」),大師於碧雞山試筆為六言詩: 『從來第一義諦,心言都所不及。豈唯觀無所觀,亦復說無可說』!

  自後,大師倘佯滇海金碧間,觸境抒發為詩,均為六言(顛海心韻自序)。 己卯前詩,李了空集為潮音草舍詩存。

  是日,大師始寫「己卯日記」(文)。 三月二日(「十二」),追念常惺(常惺年來任中國佛教會祕書,與圓合作 ,而大師則始終愛其才識),成一絕(己卯日記): 『識面今廿三載,知心亦十八年。方喜責可君貸,那堪逝占我先』! [P438]

  按:「顛海心韻」,以此詩為二十五日作。

  四日,應龍主席志舟(雲)約,大師赴省府晤談(己卯日記;海二十、三-- --六「佛教要聞」)。

  七日(「十七」),大師於西山雲棲寺。開講心經,十一日圓滿;塵空記, 成「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釋義」 (己卯日記;海二十、三──六「佛教新聞」 )。

  其間,轉逢、蘇慧純,先於舊年底一度以嫌疑被拘。九日又被拘,事態嚴重 ,大師多方為之營救。後四月二日始得釋(己卯日記)。

  十九日,大師移居雲棲寺大悲閣。鄭太朴偕周自新來訪。是日,大師始寫自 傳(自傳序;己卯日記)。 按:己卯日記以初寫自傳為二十三(「初三」)事。

  二十五日(「五日」),大師應軍醫學校周明齋約,往講「萬有皆因緣所生 」,月滄與大慧記(己卯日記)。 [P439]

  二十六日(「六日」),大師出席常惺法師追悼會。眾請開示,因拈中論空 假中偈,及所作『因緣所生法,一切依識有,所執自性空,即顯圓成實』偈 ,為眾論空有大義──「菩薩行與大乘勝解」,大慧記(己卯日記)。 四月二日(「十三」),陳古逸、李華德來訪(己卯日記)。

  三日(「十四」),復亦幻書,為論革新僧制與復興佛教,足以見大師與亦 幻等之根本差別何在。書云: 『自稱意見是很淺薄的,誠然是很淺薄的!然「馬」說固不無片面理由, ……豈非在在可以證明佛教也是生產關係的一種嗎?惟核之「萬有因緣生 」的佛法,則與黑格爾之說,都不過一方面的增上緣,為執偏以概全之謬 見!余往講「緣成史觀」,曾對破之。即所謂「人類獲得新的生產力的時 候」,此新的生產力是什麼?又怎樣獲得?豈應不再加思索,遽據以推斷 一切!你向來頗好文藝,而於佛法勝義未加研究深入,對一般哲學與各種 社會學亦鮮探涉。偶及馬說,故亦同一般淺薄少年的驟然傾向。其實,近 [P440] 人的文化社會學,亦遠勝馬氏之說,況於佛法之所明耶!為佛教徒而不信 奉佛法為根本的、至極的、唯一的思想標準,則所謂破見,較之毀戒尤甚 !直可捨佛而去,何用更自居佛徒而以改教制為言耶!?余光宣以來,即好 泛覽各種經濟政治學說,及各種社會主義書籍,對中印希歐各家哲學亦好 探究抉擇之,無有逮於佛法之圓徹者!雖所著「真現實論」尚未完成,而 關於社會學,則「自由史觀」已可見其綱領。要言之,佛法明因緣生法, 尤其是因緣生法則的業報法則,實為佛教最根本的亦最究竟的所在。此而 不信,即無所謂佛教,更何所用其為住持佛教的僧寺而謀適應改更!明治 維新後的日本佛教,曾與日本整個生產的和文化的各種社會組織,發生縝 密的有力的聯繫。但過於遷就,苟求生存發達,而漸失佛教的真實性。余 民四前,揆度我國將成一歐美式的民主國,故作「整理僧伽制度論」,為 適應之建設。然以國內軍閥割據,政變迭生,及歐戰後俄國革命成,形勢 異前;迨民十六,遂適應改為「僧制今論」。民二十後,外感世界經濟大 [P441] 恐慌,內覺中國佛教會,無由有全國之健全組織,另為「建僧大綱」之擬 議。今更縮為先建一「菩薩學處」。皆因中國經濟政治尚無一確定之趨向 ,不能如近代日本佛教與整個經濟政治文化,成就聯繫的功效。然其屢變 ,皆與整個中國相呼應而起,且皆從佛教根本信念流出。惜乎你等都不能 深切注意研究及此,輕易看過,致新進後生亦漫不經心而妄生訾議。要之 ,佛教必須從根本信念上立起。從有根本信念的廣大信眾上,增進成立住 持佛教的僧眾,則縱為適應生存環境,變更僧制,甚而退出僧眾,亦必仍 為佛教之信眾。否則,但為個人或一群人生活求出路,別無超俗向上之意 義,存佛教之名而無佛教之實,又烏用是佛教僧寺為哉!願你與諸友生同 體究之』!

  二十日(「初一」),時以大師被聘為「國民精神總動員會」設計委員,而 社會部商擴大組織中國佛教會,大師乃與定安、王竹、張若愚、李獻亭、 金仲陶等,集商改組雲南省佛教會(己卯日記)。 [P442]

  二十一日(「初二」),張仲仁來訪(前以訛傳遇難,大師曾為文悼之)。 張氏後以詩持贈,有『太炎學說太虛偈,並世曾傳二妙詞』之句(己卯日記 ;人物誌憶二)。 五月

  五日(「十六」)夜,偕定安、轉逢、黃二南、李獻庭、蘇慧純等放舟滇 海。大師紀其心境為詩: 『山盡碧欲天連,月出紅日如落。扁舟劃破空明,何處一聲孤鶴』!

  黃二南舌畫詩境為滇池泛舟圖(己卯日記)。

  六日(「十七」),士老卒於滬。噩耗來滇,大師為作普佛追薦(己卯日記 )。

  連日重慶大空襲。海潮音無法出版;三期起,移昆明,由塵空編輯(己卯日 記)。

  二十六日,佛誕,曾養甫來訪。極望大師整興雞足山,情高語摯,頗為所感 動。曾以為人地計,擬請虛雲負名,大師負其實責。大師雖知合作不易,念 [P443] 及大醒、芝峰、會覺之滯留陷區,如得以集內地而教學相長,亦計之得,因 亦有意於此(己卯日記;與陳靜濤書)。

  按:大師其後以弘法精舍事,佛教訪問團事,一再約芝峰而不復肯來。辜 負大師為教悲心,要皆思想異趨而生活在頹廢之中。 是日,大師於佛教會開講普門品,凡三日;王茂如、王竹、徐昭武、張若 愚等來聽(己卯日記;海二十、三──六「佛教新聞」)。

  二十八日(「初十」),雲南省佛教會開第四屆改選會,大師當選為理事; 後被舉為理事長(己卯日記;海二十、七──八「佛教新聞」)。

  三十日(「十二」),大師應雲南大學哲學研究會約,往講「唯物唯心唯生 哲學與佛學」,塵空與李思齊記(己卯日記)。「法性無生與唯物」,「法 相緣生與唯心」,「法界妙生與唯生」之配當,頗有深意。蓋「法界圓覺宗 」之妙生,即大師所謂之中國佛學,與中國學術關涉頗深,宜其與「唯生」 為近。 [P444]

  大師之法相唯識學(談玄編),時由商務印書館印行問世(己卯日記)。 六月十一日(「二十四日」),於佛教會開佛學研究社第一次研究會,大師為 導師。後每星期日舉行,參加者有周明齋、王兆熊、陳履吉、李思齊、胡一 貫等(己卯日記)塵空記。

  十八日(「初二」),大師應祿介卿司令約晤,會談雞足山佛教之整理事宜 (己卯日記)。 七月

  四日(「十八」),鄭太朴偕潘懷素來訪(己卯日記)。

  七日,大師出席雲南各界七七二週年大會。大師講「七七紀念的兩個特點」 (己卯日記;海二十、七──八「佛教新聞」)。

  二十四日(「初八」),大師小病,住大悲閣養(己卯日記)。

  三十一日(「十五」),國際反侵略大會中國分會,推大師為名譽主席,函 紙索題,大師為題(己卯日記): 『古所謂攻非攻,即侵略反侵略。墨耶兼愛為宗,佛孔爰其先覺』。 [P445] 八月

  二日(「十七」),大師以被推為歡迎尼赫魯大會顧問,病中勉撰「歡迎 印度民族領袖尼赫魯先生」 (己卯日記)。

  十四日(「廿九」),病體康復,移住省垣。時外間對大師主辦會務,頗有 非議,大師亦感幹事乏人,僅成將就敷衍之局(己卯日記)。

  十六日(「初二」),省佛會開理監事聯席會議,公推大師為整理雞足山導 師。該縣縣府及縣佛教會,均派人來省歡迎(海二十、十──十一「佛教新 聞」)。

  二十四日,雲南省僧眾救護隊成立,大師以「服務國家宣揚佛教」為訓,大 慧記(海二十、十──十一「佛教史料」)。

  二十六日(「十二」),莫斯科真理報記者朱煌來訪,大師與談佛教之因果 法則(己卯日記)。

  二十八日(「十四」),佛教會修建護國息災法會,大師開講仁王護國般若 經三日(已卯日記;海二十、九「佛教新聞」)。 [P446] 九月

  一日(「十八日」),大師組織之「佛教訪問團」,大體決定。林主席題 來「巨海南針」;龍主席題來「大法西還」。翌日,蔣總裁題來「悲憫為懷 」 (己卯日記)。訪問團之組織,初以今春王禮錫發表「論國民外交方針」 於大公報,主從速組佛教、回教訪問團。大師時作「佔海南島之威脅與對佛 教國之誘略」,喚起全國上下及佛徒之注意。謝健等提案於參議會;海刊本 年二期,亦有「應從速組織佛教訪問團」之時論。由於西南國際路線之日形 重要,終得朝野重視贊助,由政府函聘為佛教訪問團團長,撥予費用,以佛 教徒自動組織名義而成立。

  八日(廿五」),大師派妙乘、諦聞去雞足山(己卯日記)。

  十五日(「初三」),陳定謨來昆謁大師。陳以曾養甫發心促成雞足山學院 ,囑為籌備,因辭去勷勤大學事來昆(致陳靜濤書)。

  十七日(「初五」),省佛會召開雲棲慈幼院發起人會(己卯日記)。 是月,海潮音移北碚縉雲寺,由法舫編輯(己卯日記)。 [P447] 十月十三日(「初一」),大師以訪問團事,應中宣部約,決定返渝一行(己 卯日記)。是日,圓於上海為日本憲兵所捕,拘送南京,以傳說圓有募 款協助政府軍費事。迨十一月九日(「廿八日」),始以查無其事開釋(葉 性禮「圓法師事略」)。

  按:圓被捕原委:上海二十日路透電:『據傳:彼曾在滬募集十萬元, 獻於中國政府,供抗敵費用』。申報則謂:『日人在事前,曾要挾圓出 任中日佛教協會會長,圓拒絕,致遭逮捕』。圓滯留觀望於上海,未 能奉中佛會隨國府西移,致陷囹圄之災。「明哲保身」,此老應愧未能也 !

  十五日(「初三」),大師以訪問團事飛渝。中宣部董副部長(顯光)等來 迎,駐錫長安寺(己卯日記;海二十、十二「佛教新聞」)。 大師在渝,出席中央國際宣傳委員會,商決訪問團事宜。二十五日,晉謁蔣 委員長。先後晤見孔院長、張岳軍祕書長、陳教育部長、潘公展、曾虛白等 [P448] 。與社會部談及健全佛教會組織及佛會遷渝問題。於國際反侵略協會中國分 會(邵力子、陳真如等主持)歡送會中,大師據佛教立場,提出「武力防禦 與文化進攻」之說(己卯日記;訪記;略史) 。

  二十七日(「十五」),大師偕葦舫飛返昆明(己卯日記;訪記)。 十一月十日晚,大師以訪問團事,招待昆明新聞界(訪記)。時昆渝各地報章 ,紛登訪問團消息,備致勉勵而寄以熱望。

  十三日,于斌來訪(訪記)。

  十四日,大師(雲南佛教會已移交)偕團員葦舫,譯人(緬甸段)陳定謨, 侍者王永良,開始佛教訪問團之遠行。李協和、王占祺等來送行。大師有留 別昆明諸友詩。訪問團出國意趣,有皓電: 『太虛等頃因國中文化界之啟發,佛學人士之贊助,及各地佛徒之籲請,爰 組織成立本團。將赴緬甸、錫蘭、印度、暹羅等處,朝拜佛教諸勝地,訪問 各地佛教領袖,藉以聯絡同教之感情,闡揚我佛之法化。并宣示中國民族為 [P449] 獨立生存與公平正義之奮鬥,佛教徒亦同在團結一致中而努力。因此,佛教 愈得全國上下人士之信崇,隨新中國之建成,必將有新佛教之興立,堪以奉 慰吾全世界真誠信仰佛教之大眾,洎崇拜贊揚東方道德文化者之喁望!玆者 ,本團……取道滇緬公路,出發在即,敬布衷誠,佇聞明教!佛教訪問團導 師兼團長太虛率全體團員皓』叩。

  十七日,大師應大理各界之歡迎於省立中學。下午,過洱海,於海邊晤張君 勱,時創民族文化學校於是(訪記)。

  十八日,大師抵雞足山,宿大士閣。翌日,上山至祝聖寺,寺主懷空率眾來 迎。連日瞻禮雞山名剎(訪記)。

  二十一日,雞山佛教會開會,議決:成立雞足學院籌備處,以石鐘寺為院址 ;推大師為籌備主任,以陳定謨、義周副之。並定陳定謨緬甸歸來,著手籌 備(惟以人事未妥,致其事未成) (訪記)。

  二十六日,大師等一行抵保山,參觀白夷廟及武侯祠(訪記)。 [P450]

  三十日,車過畹町,入緬甸界,抵臘戍(訪記)。 十二月一日,赴臘戍各界歡迎會。大師與主席宇炳那沙美晤談,涉及中緬佛教 互相傳弘學習事(訪記)。

  四日,芒市土司方裕之來訪。大師建議發起滇西特區佛教會,教育夷僧,轉 化夷人,提高其文化水準,增進其內向之心。甚得方土司贊同。晚應方之歡 宴(訪記)。

  六日,大師抵緬京(瓦城),受二千餘緬僧、萬餘中緬印人士之歡迎。歡迎 之盛況,大師記之以詩: 『下山車似龍歸海,迎塔僧如岫出雲。金地傳承阿育化,瓦城猶見佛儀存 』!

  駐錫雲南會館。午後,大師往訪僧王達道那,與大師互致慰問(訪記)。 七日,瞻禮朴鴉己(大佛寺)、恩多堊(大光塔)、小彌山。下午,赴中印 緬聯合歡迎會(訪記)。 [P451]

  八日,大師應緬甸僧尼中心區石階山之歡迎,由何若稽陪往。大師於歡迎會 中致詞,以中緬佛教聯合,以圖佛化世界為言(訪記)。

  九日晨,大師偕團員及歡迎代表鄺金保、朱拙亞、許百富、陳洪富、陳步墀 等,專車發仰光。所經各站,均有緬僧華僑來獻花、獻旗、奏樂,作熱烈之 歡迎(訪記)。

  十日晨,車抵仰光。以政府從中發動,故歡迎行列之盛,為大師平生所未經 ,曾外次長鎔甫,榮總領事寶澧、及緬印華僑各領袖五十七人,登車歡迎。 大師下車,乘花車遊行,參加遊行群眾三萬餘人。遊行所經,萬人空巷,緬 人多就地朝拜。大師於大金塔禮佛已,駐錫協德園。下午,出席中緬佛教研 究會(協德園)之茶會,到曾外次長、榮總領事,緬甸首相宇勃、森林部長 宇素、市長宇容溫、緬商會主席魯溫、中緬佛教研究會主席杜[口名]盛等四百餘 人,入晚,清靜之協德園,燈火輝煌。小販林立,一變為熱鬧區矣(訪記) 。 [P452]

  十一日,訪問團舉行茶會,歡送緬甸赴華親聘團宇巴倫、杜[口名]盛等。次赴市 政廳,參加印度美術展覽會開幕禮(訪記)。

  十二日,前緬教會部長崙英來訪,大師與談由中立國聯電日本軍閥,以資感 化(訪記) 。

  十三日,大金塔東門崙汗大僧院主持東部宮僧長,西門崙汗溫僧院主持宇連 令沓等相偕來訪。是日起,大師定下午於舍利塔前,接受信眾之瞻禮請益( 訪記)。

  十四日,大師偕團員訪緬甸第一上座(八十八歲)阿蘭陀耶。下午,赴仰光 佛學會與佛學青年會之聯合講演會,大師講「中國佛教與青年」(訪記)。

  是日,大師編集年來之六言詩為「顛海心韻」,由仰光佛學會刊布,以誌紀 念(顛海心韻自敘)。

  十五日,緬前內閣總理答茂等來訪。大師等訪晤胡庶華敬供之大德──宇釋 迦巴拉。下午,於華僑中學,講「三增上與三育」 (訪記)。 [P453]

  十六日,歡迎會籌備主任邱貽厥,陪大師等去目漢區,瞻禮雅達基(大佛) 、及興明達樣之大臥佛(訪記)。

  十七日,大師等去勃生堂良光寺,弔緬甸獨立運動者宇屋達馬之塔,為之獻 花誦經。晚,赴印度沙巴歡迎會,緬相宇勃等均來會(訪記)。

  十八日,邱貽厥陪往參禮勃固王耑茂都大塔、勃臥坡瑞達隆佛塔。下午,應 福建公司約,講「佛教之正常生活」(訪記)。

  十九日,參禮摩直塘塔、九文臺高塔、白塔。下午,講「建立國本」於廣東 公司,講「緬甸青年之學佛方針」於仰光大學(訪記)。

  二十日,邱貽厥、李文珍,陪同大師等瞻禮大金塔,上議員宇頂導觀說明。 午後,赴國民黨緬甸總支部之歡迎茶會。是日,宇釋迦巴拉來訪,大師約以 協助中緬學會(訪記)。

  二十一日,中緬佛學會開會,大師出席。商舉辦佛學講演,編行中緬文雜誌 ,創設巴利文學院。邱貽厥深以華方來緬人才為詢。四時,大師應緬甸佛教 [P454] 會、崇聖會、佛學青年會請,於市政廳講演「佛教的國際運動」(訪記)。

  二十二日,大師應華僑聯合會之歡迎會,大師書一絕以贈(訪記): 『如果發願成佛,先須立志做人。三皈四維淑世,五常十善嚴身』 。

  二十三日,印度聖法會開會,大師應邀出席。日僧丸山大三郎特由加爾各答 來會,和平中頓呈緊張氣息(訪記)。

  二十四日,訪問團員慈航、惟幻,自香港來集(訪記)。

  二十七日,邱貽厥陪大師等去毛淡棉。晚抵吉未水邊,瞻禮佛髮塔(訪記) 。

  二十八日,大師等參禮海濱佛塔、臥佛塔、金塔。晚應華緬人士之歡迎,講 演於培華學校(訪記)。

  二十九日,抵吉桃。晚乘象上山。翌晨,禮靈石塔,大師於塔上為眾開示。 午,乘牛車去漸東(訪記)。

  三十一日,大師還抵仰光。赴通神學社講演。午,訪問團舉行恭送舍利銀塔 [P455] 入大金塔之莊嚴典禮,各僑團均集合護送(訪記)。舍利自雪竇山來(在仰 光與宇對薛寶珍談話)。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