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雲集上編之六『攝大乘論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阿毘達磨大乘經中,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菩薩,為顯大乘體大故說。謂 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一者、所知依殊勝殊勝語;二者、所知相 殊勝殊勝語;三者、入所知相殊勝殊勝語;四者、彼入因果殊勝殊勝語;五者、 彼因果修差別殊勝殊勝語;六者、即於如是修差別中增上戒殊勝殊勝語;七者、 即於此中增上心殊勝殊勝語;八者、即於此中增上慧殊勝殊勝語;九者、彼果斷 [P14]
殊勝殊勝語;十者、彼果智殊勝殊勝語。由此所說諸佛世尊契經諸句,顯於大乘
真是佛語。
大乘的乘體,即十種殊勝;這是根源於阿毘達磨大乘經的攝大乘品,所 以論主先舉出「阿毘達磨大乘經中」,以說明本論的淵源於聖教。世親說: 『若離舉阿毘達磨大乘經言,則不了知論是聖教』,即是這個意思。阿毘達 磨,無著師資們,解說為對法,數法,伏法,通法;這因為阿毘達磨法門, 含有對向涅槃,辨析法數,折伏他論,通釋契經的四種性質。其中對法一義 ,特別重要。對法即現觀現證法,以無漏智為體。在聲聞學中,解說為對觀 四諦,對向涅槃;在這大乘法中,阿毘達磨即無分別智;對觀所應知性,『 對向無住涅槃』。大乘經論中的現觀與現證,大都是阿毘的對譯。阿毘達磨 ,是通於大小乘的論藏;而現在說阿毘達磨大乘經,這名稱是值得研究的。 所以世親說:『言大乘素怛纜者,為欲顯示異聲聞乘;為欲顯示菩薩藏攝, 復舉其阿毘達磨』。這是說:稱為大乘經,即可以簡除二乘。但大乘中,有 [P15] 是菩薩說的,有是佛說的;阿毘達磨大乘經,都是菩薩說的,所以又稱之為 阿毘達磨。世親的解說,意義本來明白,但真諦譯本,脫落了前二句,只是 說:『初說阿毘達磨名者,顯是菩薩藏攝』。阿毘達磨本是大小論藏的通名 ,怎麼能表示大乘的菩薩藏呢?這突如其來的錯簡,便成為不易理解的文句 了。阿毘達磨大乘經,與華嚴經等一樣,都是菩薩說的,所以標明法門的說 者,是「薄伽梵前已能善入大乘」的「菩薩」。薄伽梵,是印度話,譯義有 下面的幾點:一、能破:能把煩惱與習氣徹底的破除,無所餘剩。二、巧分 別:以無所得智,善巧分別一切法的性相。三、有德:佛陀有智德,斷德, 恩德;有一切不共的功德。四、有名聲:天上天下無如佛,佛的德號,普聞 一切世界。因此,唯佛獨稱薄伽梵(見大智度論)。在如來大法會前的菩薩 ,說此阿毘達磨大乘經。契經不一定是佛陀親說的,佛加被菩薩,或印證菩 薩所說的,都與佛親說同其價值。是否地前菩薩說的?不!是已能善入大乘 的菩薩說的。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略稱;菩提譯為覺,薩埵譯為有情,合云 [P16] 覺有情,所以菩薩就是有智慧的眾生。薩埵還可以譯為心,這心不是說吾人 能知能覺的心,乃指一種堅強不拔的意志,以堅強的意志,求無上正等正覺 者,就是菩薩。地上菩薩對於大乘法門,已能善巧地隨順深入,才能蒙佛加 被演說這阿毘達磨大乘法門。依下文『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來看,這本是 世尊的教說,不過由菩薩代為宣揚吧了!
為什麼要說這個法門?「為顯大乘體大故說」。為了要顯示大乘實有離 小乘的大體,所以說此法門。體大二字,應作大體解。小乘學者,說除了小 乘法以外,是沒有大乘法體的。如果問他:沒有大乘法,佛的無上正等正覺 是怎樣成的?他們的解答是:依著聲聞法去實踐,就可以達到成佛的目的。 其實這全是錯誤的!成佛的先決條件是要發菩提心,大悲心,修廣大行。小 乘經中,只說四諦十二因緣等,根本不談這些,全是教人趨向寂滅的。修這 種法門的人,絕對沒有發大悲心菩提心的可能;譬如擠牛乳,一定要在牛的 乳房上擠,如果到牛角上去擠,無論如何也擠不出乳來。所以離開小乘法外 [P17] ,必定還有大乘法體的存在。現在這些善入大乘的菩薩,在佛前說這阿毘達 磨大乘法門,為的就是這個,所以說為顯大乘體大故說。
那末,究竟說些什麼?「謂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這 十相殊勝的阿毘達磨教,是依大乘法說的,所以說依大乘。殊勝就是大,凡 有二義:一、差別義,大乘法與小乘法不同,故名殊勝。二、超勝義,大乘 法超過小乘法,故名殊勝。這十種不共小乘的特殊法門,就是顯示大乘別有 自體。什麼叫殊勝殊勝語?第一殊勝是所顯示的法,第二殊勝是能顯的教; 因為所顯示的法門殊勝,所以能顯示的語教也殊勝。這殊勝殊勝語,共有十 種,如論文所列,到下文自有解釋。「由此」十種殊勝殊勝語的「諸句」, 能表「顯」「大乘」法門的「真是佛語」。一、是大乘,二、是佛說,這都 可以從十殊勝中顯出。
復次,云何能顯?由此所說十處,於聲聞乘曾不見說,唯大乘中處處見說,
謂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三種自性:一、依他起自性,二、遍計所執自性,
三、圓成實自性,說名所知相體。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六波羅蜜多,說名
彼入因果體。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
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
體。無住涅槃,說名彼果斷體。三種佛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
身,說名彼果智體。由此所說十處,顯於大乘異聲聞乘;又顯最勝,世尊但為菩
薩宣說。是故應知但依大乘,諸佛世尊有十相殊勝殊勝語。
第二項 顯大乘殊勝
[P18]
前面說大乘就是殊勝乘,但何以見得它的殊勝呢?「由」這如來「所說 」的「十處」(十殊勝),就能夠顯示大乘的殊勝。因為這十處,在小乘「 聲聞」法中,從來「不」看「見」佛陀「說」過,「唯大乘中」,才「處處 」「說」到;這就是大乘異於小乘,所以稱殊勝的地方。
一、「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一切所應知法的依處,就是阿賴耶識 [P19] ,一切都依此而成立。世親說所知是統指雜染清淨的一切法,就是三性;無 性說所知但指一切雜染的有為法(玄奘傳護法的思想,近於無性,真諦傳的 思想,近於世親)。本論對於三性,有兩種的見解:一遍計執與依他起是雜 染,圓成實是清淨。二遍計執是雜染,圓成實是清淨,依他起則通於雜染清 淨二分。賴耶在三性的樞紐依他起中,佔著極重要的地位。因為一切依他起 法,皆以賴耶為攝藏處。所以根據所知依即阿賴耶的道理來觀察上面的兩種 見解,照第一義說:賴耶唯是虛妄不實,雜染不淨的。照第二義說:賴耶不 但是虛妄,而且也是真實的;不但是雜染,而且也是清淨的,不過顯與不顯 ,轉與不轉的不同罷了。無性偏取第一種見解。世親卻同時也談到第二種見 解。無著的思想,確乎重在第一種,因他在說明賴耶緣起時,是側重雜染因 果這一方面的。但講到轉依與從染還淨,卻又取第二見解了。真諦法師的思 想,特別的發揮第二見解,所以說賴耶本身,有雜染的取性與清淨的解性。 賴耶通二性的思想,不但用於還淨方面,而且還用於安立生死雜染邊;與起 [P20] 信的真妄和合說合流。玄奘門下的唯識學者,大多只就雜染一方面談。我們 從另外的兩部論──佛性論、一乘究竟寶性論釋(西藏說是世親造的)去研 究,覺得他與真諦的思想有很多的共同點。
二、「三種自性說名所知相體」:所知就是相,名所知相。即將一切的 所應知法,分為三相來說明。「依他起自性」,是仗因托緣而生起的;可染 可淨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切法。「遍計所執自性」,他譯作分別性或妄想分 別性,即妄分別的意思。這不是指妄分別心,是指亂識所取的一切法,它毫 無實體,不過是分別心所顯現的意境。二空所顯的諸法真實性,叫「圓成實 性」。
三、「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由修唯識觀而悟入唯識性,就是悟入 所知的實性。修唯識觀有兩個階段:一、以唯識觀,觀一切法皆不可得,虛 妄分別識為一切法的自性,這是第一階段所觀的唯識觀,也叫方便唯識觀。 二、進一步的觀察,不但境不可得,就是這虛妄分別識也不可得,如是心境 [P21] 俱泯,悟入平等法性,或法性心,或圓成實性;到此地步,才是真正悟入唯 識性,也叫真實唯識觀。這裡所修的唯識觀,雖通於地上,但重在從加行分 別智到根本無分別智,從凡入聖的唯識觀。
四、「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彼入就是入彼。要悟入彼唯識實 性,必須修習六波羅蜜多。地前未悟唯識性時所修施等,是世間波羅蜜多, 因修此六波羅蜜多,能入唯識性,所以名為因。證入唯識性以後,修習施等 ,都成為清淨無漏的,是出世六波羅蜜多,所以名為入的果。
五、「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入地以後的菩薩,於十地中, 仍是修習六波羅蜜多,初地這樣修,十地還是這樣修,不過在地地修習增上 這一點上,說有十地的差別罷了。若論波羅蜜多修習圓滿,要到佛果。
六「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即諸地中菩薩所修的戒學。律儀就 是戒;簡別不是聲聞乘的波羅提木叉,故又說菩薩律儀。
七、「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即諸地菩薩所 [P22] 修的定學。定以心為體,所謂『一心為止』。首楞伽摩譯作健行,就是平常 說的首楞嚴大定,這定的境界很高,是十住菩薩所修的。虛空藏也是一種定 名,在如虛空的法性中,能含攝能出生一切功德,所以叫虛空藏。
八、「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即諸菩薩所修的慧學。無分別智 ,含有加行、根本、後得三者。因為菩薩遠離一切法執分別,故所有的智, 皆稱無分別智。修此三學的時候,或漸次的修上去,或展轉增上的修上去, 所以叫增上,增上就是依。無分別智的詳細抉擇,是其他論典所沒有的,可 說是本論的特色所在。
九、「無住涅槃說名彼果斷體」:彼果,就是修彼三增上學所得的果。 彼果就是斷,所以叫彼果斷。佛所得的果,即智、斷二果。學佛者所要求的 ,也就是這智斷二果。無住涅槃,是不住生死涅槃二邊。於無住大涅槃中現 起一切法,而一切都趣向於寂滅,所以稱為涅槃;勿以為他是與小乘的灰斷 涅槃一樣。無住涅槃,本論說是轉依離雜染所顯的真實性。斷煩惱所知二障 [P23] 所顯的法性,確是不生不滅的;但大乘的法性或心性,是具有無為功德── 稱性功德的。如來藏,佛性,以及那不離法性而即法性的無為功德(常樂我 淨),都是依此而建立的。世親釋論所說的『最勝種類自體』,就是這個。
十、「三種佛身」「說名彼果智體」:彼果就是智,名彼果智。約斷障 的寂滅邊說,是無住大般涅槃;約顯現的智慧邊說,就是圓滿的無分別智, 就是三種佛身。第八識轉成的大圓鏡智,第七識轉成的平等性智,是「自性 身」,它的本體是常住的。第六識轉成的妙觀察智,是「受用身」;前五識 轉成的成所作智,是「變化身」,這二身可說是無常的。自性身即以解性阿 賴耶識離障為自性。由自性身而現起的一切中,受用身為地上菩薩現身說法 ,受用一切法樂;變化身為聲聞現身說法。
「以此所說」十種殊勝,「顯於大乘異聲聞乘」,因為聲聞乘中是絕對 說不到這十種殊勝的。異於聲聞,這是殊勝的第一義(差別義)。「又顯最 勝」,是說大乘在整個佛法中,是最殊勝的,不但與小乘不同而已。因為這 [P24] 十義,「世尊但為菩薩宣說」,不對小乘說,這是殊勝的第二義(超勝義) 。這十相如此殊勝,絕非小乘所有,因此可知,「但依大乘」,才有這樣殊 勝的法門。
復次,云何由此十相殊勝殊勝如來語故,顯於大乘真是佛語,遮聲聞乘是大
乘性?由此十處於聲聞乘曾不見說,惟大乘中處處見說。謂此十處,是最能引大
菩提性;是善成立;隨順無違;為能證得一切智智。
第三項 顯大乘是佛說
上面以種種的義理,顯示了大乘異於小乘,勝於小乘,但「此十相殊勝 」的「如來語」,怎能「顯於大乘真是佛語」,而「遮」止「聲聞乘」的自 以為「是大乘性」呢?小乘學者以為聲聞乘法就是成佛的方法,這是必須加 以否認的;否定了聲聞乘的是大乘,才能顯出十殊勝法的是大乘,是佛說。 成佛的法門,不能說沒有,不能說沒有說過。佛說的聲聞乘,大乘莊嚴經論 [P25] 曾指出它五相異於大乘,即發心不同,教授不同,方便不同,住持不同,時 節不同。聲聞法決非成佛的法門,那就必有聲聞法以外的大乘,為佛所說過 的了。這就是上文所說的十種殊勝。因為「此十處」是不共聲聞法的。在「 聲聞乘」的教典「中」,從來「不」曾「見說」過,「唯大乘」經「中」。 才「處處見說」。它異於小乘經,所以敢決定它就是佛說的大乘。否則,佛 說的成佛法門何在?你能說佛沒有說過嗎?再從內容去看,「此十處」全是 成佛的法門。這「是最能引大菩提性」的:大菩提性以智斷二種殊勝為自體 。引是引發,謂十種殊勝,是最能引發大菩提的因性(發心)。這又「是善 」能「成立」的:這十處,由聖教正理諸量獲得堅固的勝解,不是凡外小乘 等所能摧壞動轉的(正解)。這又是「隨順無違」的:說十殊勝法,能隨順 大菩提,趣向大菩提,而不相違背(修行)。依此十種殊勝,啟發了菩提因 性,得堅固勝解,隨順這菩提因性去精勤修習,就可「證得一切智智」的佛 果。從這教典、義理兩方面,很可明白成立大乘是佛說了。 [P26]
第四項 重頌
此中二頌:所知依及所知相,彼入因果,彼修異,三學,彼果斷及智,最上
乘攝是殊勝。此說此餘見不見,由此最勝菩提因,故許大乘真佛語,由說十處故
殊勝。
初頌的前三句舉列十相,後一句顯十相殊勝。次一頌的第一句,因譯筆 的關係,看來不容易懂,若把它讀為「此說此見餘不見」,就很明白了;這 意思說,此所說的十相,在這大乘教中見說,餘小乘教中是絕對看不見的。 其餘三句,如文可知。
復次,云何如是次第說此十處?謂諸菩薩於諸法因要先善已,方於緣起應得
善巧。次後於緣所生諸法,應善其相,善能遠離增益損減二邊過故。次後如是善
[P27]
修菩薩應正通達,善所取相,令從諸障心得解脫。次後通達所知相已,先加行位
六波羅蜜多,由證得故應更成滿,增上意樂得清淨故。次後清淨意樂所攝六波羅
密多,於十地中分分差別,應勤修習;謂要經三無數大劫。次後於三菩薩所學,
應令圓滿。既圓滿已,彼果涅槃及與無上正等菩提,應現等證。故說十處如是次
第。又此中說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第二節 攝大乘
這十義次第,依文義看來,在說明總攝一切大乘佛法。為什麼只說這十 義而不增不減呢?因為從第一說明所知依,到最後說明圓滿的果智,在理論 上就已夠遍攝一切大乘佛法,究竟無餘了,故文末說:「又此說中,一切大 乘皆得究竟」。真諦譯沒有又此說的又字,文義更順。
所知依在最初說:因為修學佛法的第一步,對「諸法」的「因」相「要 先」得「善」巧,然後才能「於緣起應得善巧」。緣起法是佛法的中心,所 以修學佛法的人,對緣起法,不能不先有個認識。緣起與緣生不同,因緣和 合所生的叫緣生,這在果的方面講。為緣能起叫緣起,這在因的方面說。若 [P28] 能真正理解緣起,則對無因論邪因論種種的邪見,都可以消滅無餘;對正因 正果可以獲得正確的見解。要獲得緣起正見,首先要善知因相。因是什麼? 就是阿賴耶識,因為一切法都是從阿賴耶識種子中所現起的。賴耶中的緣起 ,有分別自性緣起和分別愛非愛緣起兩種,本論主要的在分別自性緣起;至 於平常說的愛非愛緣起(十二緣起),也可以含攝在內。整個的佛法,建立 在緣起上;要明白緣起,就先要認識佛法的正因。這正因就是所知法的所依 ,也就是阿賴耶識,所以最初說所知依。
所知相說在第二:對緣起因相得了正見之「後」,進一步「於緣所生諸 法」「相」,要求有正確的認識,就是對真妄有空要得個真確的知見。阿賴 耶識為諸法的自性緣起,從賴耶所顯現的一切緣生諸法,應該善巧了知緣生 法的真相,這才「善能遠離增益損減二邊」的「過失」。這邊字含有不正與 偏邪的意義。世親釋論說:凡情妄執的遍計執性是沒有實體的,若執以為有 ,就是增益執;聖智悟入的圓成實性是有實體的,若反執為無,就是損減執 [P29] 。至於依他性的增益損減完全沒有談到。無性釋論說:在偏計所執性上唯有 增益執,不會有損減執,因為損減執要在有體法上才可以生起,遍計所執性 既無自體,當然沒有損減執。在圓成實性上唯有損減執,不會有增益執,因 為增益執要在無體法上才可以生起,圓成實既有自體,自然不會生起增益執 。依他性既不是實有的,便不落損減;又不是實無的,所以不墮增益。二師 的解釋,同樣的主張不可執遍計性為實有,執成實性為都無,才能正見緣生 法相的中道。一般法相家的分辨二邊與中道雖也如此,以為緣生法無妄執性 有二空性,但重心在依他起的有無。依辨中邊論說:依他起性是『非實有全 無』。這句話的意思說:依他既不是實有,說實有是增益執;也不是全無, 說全無是損減執。在抉擇有空的意義上,承認它是世俗有,並且非有不可。 這正與瑜伽、成唯識論一樣,他們注重緣起法的非無,問題不在空性的非無 ,在和中觀學者諍論從緣所生法(依他起)的有無自相。他們以為若說緣起 法沒有自性,就是損減執。至於說遍計所執有是增益執,說圓成實無是損減 [P30] 執,雖也有著不同的見解,但還不是諍論的重心。
入所知相排列在第三:於緣生法相有了正確的認識以「後」,更須「善 修」「正」確的知見,「通達」這從心所現為心所取的諸相,以求悟入彼「 所取相」的非有,「令從」煩惱、所知「諸障心得解脫」。解脫就是離障, 心得解脫就是心與諸障不相應。心得解脫了就可證入初地。眾生在生死海中 ,為無明覆染,所以不得解脫,心不能與諸障脫離關係。現在登地菩薩脫離 了諸障,根本無分別智現前,悟入唯識實性,就解脫三界的生死了。
彼入因果列在第四:因為善巧「通達」彼「所知」法的實「相」,不過 是修習世間「加行位」的「六波羅蜜多」,初證增上意樂清淨的六度;但不 能以此為止境,應該更進一步去「成」就圓「滿」出世間果位的「清淨」「 增上意樂」的六波羅蜜多。清淨增上意樂,原是整個的名詞,不過加一「得 」字,讀起來就好像成了兩件事。意樂以欲勝解為體,增上是強有力義,這 是對於佛法的一種強有力的信解和希求。這種意樂,只要對佛法有正信正行 [P31] 的人,都會有的,不過在加行位上有分別心相應,不能叫清淨;入地以後, 與無分別心相應,才叫做清淨。
彼因果修差別在第五說:雖修得出世果位的「清淨意樂所攝六波羅蜜多 」,但「十地中」菩薩所修的六波羅蜜多「分分差別」,所以須要在十地中 「經三無數大劫」去「勤」勇「修習」,以求獲得波羅蜜多的究竟圓滿。
三增上學次第在六、七、八說:諸菩薩在彼因果差別修中,對於增上戒 學、心學、慧學這「三菩薩所學」,也「應」勤勇修習「令」其「圓滿」, 所以排列在這裡。
斷智二果次第說在九、十:因中勤勇修習六波羅蜜多及三增上學,修到 究竟「圓滿」的時候,永斷一切諸障,便得到斷「果」的無住「涅槃」;三 種佛身顯現,便證「無上正等菩提」的智果。這是最究竟圓滿的果位了,所 以在最後說。
以上次第所說的十種殊勝,看起來雖很簡單,但「一切大乘皆得究竟」 [P32] 攝盡無餘。因為從初發心到究竟佛果所需要的,在這十大義中已統括無餘了 。縱使別的經論中還說一些別的,但那都不過是這十大主幹中的支分,或者 是這十義的資糧,方便,附帶條件。一切大乘佛法都包括在這裡面,所以也 就不增不減整整的說這十義,稱之為攝大乘。 [P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