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六『攝大乘論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六項 何所悟入如何悟入 於此悟入唯識性中,何所悟入?如何悟入?入唯識性,相見二性,及種種性 :若名,若義,自性,差別假,自性差別義,如是六種義皆無故;所取能取性現 前故;一時現似種種相義而生起故。如暗中繩顯現似蛇,譬如繩上蛇非真實,以 無有故。若已了知彼義無者,蛇覺雖滅,繩覺猶在。若以微細品類分析,此又虛 妄,色香味觸為其相故,此覺為依繩覺當滅。如是於彼似文似義六相意言,伏除 [P328] 非實六相義時,唯識性覺猶如繩覺亦當除遣,由圓成實自性覺故。

  猶如繩覺四字,本譯似乎把它比喻依他起性,比較各譯,這是譯錯了的 ,應該譯為伏除猶如繩覺非實六相,或伏除非實六相義時,猶如繩覺。這裡 有兩個問題:一、「何所悟入」,問所悟的境界。二、「如何悟入」,問悟 入的譬喻。在由何云何以後,闡明四尋思四如實智的所悟,還是在悟入唯識 。

  一、何所悟入:悟入唯識,就是悟入前面安立唯識的三相:(一)「入 唯識性」無有實義,(二)「相見二性」的差別,(三)「及種種」的行相 生起。這三種,是所悟入的境界。名有三種:(1)名,(2)名自性,( 3)名差別;義也有三種:(1)義,(2)義自性,(3)義差別,合有 六種。觀察這「名」「義」的「自性差別」,是以識為性而「假」立的,這 「六種義」,都「無」所有,像上面已一再說過。既知這一切皆無有義,便 是悟入初相的唯有識性。若觀察雖都是虛妄分別,都有「所取」相「能取」 [P329] 見的「二性現前」,『如此心生,如此相現』,沒有能取所取的各別實體, 就是悟入第二相的相見二性。在這見相交涉、能所取性現前時,於「一時」 間內,心中「現似種種」所認識的「相義」而「生起」;雖有這種種相義, 實無所有,還是自心所現的,於是悟入第三相的種種性。這三相,其實是同 一唯識觀,雖然次第解說,不但不是前後悟入,並且不是條然不同的三種觀 。

  二、如何悟入:舉一個繩蛇的譬喻,說明這悟入的次第與境界:「如」 在幽「闇中」的一條「繩」,人們見了,意識上「顯現似蛇」的義相,以為 它是蛇。「譬如繩上」的「蛇」相,「非」是「真實」的,因為這裡根本「 無有」蛇在。「若」使「已了知彼」繩上的蛇「義」是「無」,那誤認為「 蛇」的錯「覺」「雖滅」去沒有了,但「繩」的「覺」知還是存「在」的。 這比喻眾生由無明錯覺,遍計所遍計的名言境以為是實有的,若觀察到遍計 的義無實,以唯識的覺慧,遣除遍計所執性,這實有外義的錯覺雖消滅了, [P330] 但唯有識的感覺,還是存在的。上面雖知道蛇是虛妄的,可是「若」再進一 步,「以微細品類」的「分析」這條繩子,便會發現「此」繩也是「虛妄」 的,知道它是用「色香味觸為其」體「相」;以「此」色香味觸的「覺」知 「為依」,那「繩」的知「覺」「當」然就跟著消「滅」。這樣,「於彼似 文似義」所假立的「六相意言」,雖然用唯識無境的正觀,「伏除」了「非 實」有的「六相」的遍計性「義」,「猶如」用繩的見解,遣除了蛇覺。但 這「唯識性覺」,如繩覺一樣,也應「當除遣」,因為名言相在,還不能親 證法界。要怎樣去除遣呢?「由圓成實自性」的「覺」慧,才能除遣它,像 下文所說的──上來重在悟入依他性唯識。

  【附論】圓成實自性覺,還是正覺圓成實性呢?抑是觀圓成實相而覺 其平等一如呢?楞伽經中說到大乘觀行次第是分為三種的:(一)觀察義 禪,就是觀察所取義不可得,唯識所現。(二)緣真如禪,進觀能觀的心 亦不可得,這等於以圓成實自性覺遣除似唯識性一樣。(三)如來禪,那 [P331] 觀能觀心空的空相亦不可得,而契入如來所證的法界。空宗的觀法,直觀 一切皆空,事實上只是一門深入,雖可分為觀一切法皆不可得,再返觀能 觀心亦不可得,更進一層觀空相亦不可得。但這觀門差別,無須分成三種 觀法,怎樣觀境空,也同樣的觀心空與空空。

  
第七項 悟入所知相 如是菩薩悟入意言似義相故悟入遍計所執性,悟入唯識故悟入依他起性,云 何悟入圓成實性?若已滅除意言聞法熏習種類唯識之想,爾時菩薩已遣義想,一 切似義無容得生,故似唯識亦不得生;由是因緣,住一切義無分別名,於法界中 便得現見相應而住。爾時,菩薩平等平等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由此菩薩 名已悟入圓成實性。

  修法觀的「菩薩」,推求觀察「悟入意言似義相」現,沒有實在的義相 ,所以「悟入遍計所執性」;「悟入」這「唯」是意言分別心「識」為性, [P332] 也就「悟入依他起性」。但不知怎樣「悟入圓成實性」?「若已滅除唯識之 想」,就是悟入圓成實性。這意思說:對於「意言」為性的,從「聞法熏習 種類」(生)的似文似義似境似心的觀想也滅除了。「菩薩」因推求悟入名 義自性差別沒有實體,所以「已遣除」了遍計性的「義想。一切似義」既然 「無」有「得生」的可能,那末,「似唯識」的義想也「不得生」。義是所 觀境,識是能觀心,所觀的義境既已遣除,能觀的心識當然也就不能現起了 。但是,為什麼似義的所取相不生,唯識的能取相也就不生呢?如果從遍計 無、依他有的思想去看,那麼,沒有遍計所執性,正不妨唯識得生,為什麼 也就不能存在呢?如果說,這似唯識想,是遍計性的別體能取,這不但與境 是遍計、分別是依他說矛盾,並且別體能所取的遍計性無實,也不妨依他的 唯識所現,為什麼證入法界的根本智,還不能通達唯識所現呢?要知道:有 漏位上的依他心,就是能遍計,它沒有不與顯現為義的所遍計構成密切的聯 繫,有則俱有,無則俱無。起初觀有心無境,悟解心上現起的義相無義;但 [P333] 再加觀察,覺知這唯心所現之想,還是義相,無有實體的。於是乎漸觀漸微 ,達到一切相不顯現,能遍計的心也不生,進入了『一切法不生則般若生』 的聖境。

  在觀心上,達到義不可得,識也就不可得時,這就悟入圓成實性,悟入 「一切義無分別名」的法界。「於法界中」,親證「現見」與法界「相應而 住」。這時候的「菩薩」,那「平等平等」的「所緣能緣無分別智已得生起 」。能緣智是無分別的,所緣的真如境也是無分別的,在這如智的無分別中 ,所取能取的行相,都不可得。能所雙亡,所以叫平等平等。「由此」平等 平等的無分別智現前,「菩薩名已悟入圓成實性」了。這親證法界的聖境, 我們是不能想像的。世人的認識,不能超出能取所取的範圍,而這所悟的是 寂滅的法性,能知的是般若,都非世間所有。雖有時施設法性是所證,般若 是能證,但只是隨世俗說,實際上能所並泯,難思難議。我們只能說這是離 卻一切妄執戲論,直覺萬有的實相。 [P334]

  
此中有頌:法,補特伽羅,法,義,略,廣,性,不淨,淨,究竟,名所行 差別。

  長行中說『住一切義無分別名』,這就是真如法界,是在一切相都不可 得的見解上安立的。雖然真如無名,卻非用一無名之名來表示不可。順便就 在這裡把十種名說明一下:(一)「法」名,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諸法的名 字。(二)「補特伽羅」名,有情,命者,壽者,眾生,預流,一來,不還 等名。(三)「法」名,如一經,一偈,一句的能詮教法。(四)「義」名 ,教法中所詮的義理。(五)「略」名,就是總名,一名而能通於多法的, 如眾生等通名。(六)「廣」名,一一法各別的別名,人有人的別名,法有 法的別名。(七)「性」名,性是能生的根本,阿等字母,是文字的根本, 稱為性名。(八)「不淨」名,六凡的名字。(九)「淨」名,已斷除雜染 法的四聖名字。這是約補特伽羅說的。也可以約法上講,如煩惱等是不淨, 善法是淨。(十)「究竟」名,就是諸法實相,真如法界的無分別名。這十 [P335] 者,都是約「名」字「所行」境界的「差別」而建立的。

  
如是菩薩悟入唯識性故,悟入所知相;悟入此故,入極喜地,善達法界,生 如來家,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得一切菩薩平等心性,得一切佛平等心性,此即 名為菩薩見道。

  「如是菩薩」,先通達遍計無,依他有;更進而通達遍計義無而依他識 也不可得;這樣的「悟入」了「唯識性」。也就是「悟入」了「所知」法的 真「相」。由於「悟入」親證「此」真如法界,就進「入極喜地」。極喜地 ,又譯為歡喜地,即初地。莊嚴論用四義來解說:(一)通達法平等。(二 )通達我平等,觀察一切法與一切有情都平等,無有彼此差別。(三)所作 平等,了知自己所作的一切,與其他菩薩所作的平等。(四)佛體平等,知 道自己所證悟的,與諸佛所悟的無二。他這樣的「善」巧深「達法界」的平 等,是從來所未得到的境界,於是引生從來未有的大歡喜,所以名極喜地。 登地的菩薩,深入諸佛自證的法界,具有佛慧的氣分,所以名「生如來家」 [P336] ,為真佛子。悟入佛的知見,大悲熏心,能繼承諸佛自覺覺他的家業,所以 名生如來家,紹隆佛種。那時,能悟得三事平等,正所謂『心佛及眾生,是 三無差別』。凡聖雖有染淨的不同,但心性(法界性)是平等的(講唯心的 ,即以此為出發點)。在生佛間不增不減,所謂『在聖不增,在凡不減』。 由此,悟「得一切有情平等心性」(眾生界),「一切菩薩平等心性」(菩 薩界),「一切諸佛平等心性」(如來界)。雖有三位差別,而心性是平等 平等的。釋論解說為(一)有情平等,指一切有情的如來藏性平等不二。( 二)菩薩平等,指諸大菩薩所起的意樂,所作的事業平等。(三)諸佛平等 ,指十方三世一切諸佛的法身而說。悟入三事平等,「即名為菩薩見道」。 見道,約最初見到真理的階段;此後,就踏上修習的道路了。這名字大小乘 共有,不過所見的真理有深淺不同。

  
第八項 悟入義利 [P337] 復次,為何義故入唯識性?由緣總法出世止觀智故,由此後得種種相識智故 。為斷及相阿賴耶識諸相種子,為長能觸法身種子,為轉所依,為欲證得一切佛 法,為欲證得一切智智入唯識性。又後得智於一切阿賴耶識所生一切了別相中, 見如幻等性無倒轉,是故菩薩譬如幻師,於所幻事,於諸相中及說因果,常無顛 倒。

  為什麼要修行悟「入唯識性」呢?悟入唯識性有什麼「義」利呢,因為 要成辦五事,簡單說要成佛,所以要修行悟入唯讖。這五事,要由根本後得 二智才能成辦。一、「由緣總法」的根本智,在修加行智的時候,就緣總空 性相,所以一悟一切悟,通達真如遍一切一味,獲得這根本無分別智。此無 分別智是「出世」無漏的,並且是在「止觀」中所發的妙「智」。二、「由 此」根本無分別智以「後」所「得」的後得智。這二智,起初是前後別起的 ,五地以上才慢慢的打成一片。這後得智,稱為「種種相識智」,因為能通 達能分別及所分別的諸相,都以識為自性的。由此二智的修習,就可成辦五 [P338] 事:

  (一)「斷及相阿賴耶識諸相種子」:為要斷除阿賴耶中能生一切染法 的種子性,所以要悟入唯識性。怎樣叫及相呢?無性說:不但要斷除賴耶的 能生種子性,同時還要斷除種子的能熏因。賴耶攝持的種子是果,雜染能熏 法是因,要斷果必先除因,所以說及相,就是及因的意義。但世親說:『此 中及相,是及因義,於阿賴耶識中,諸雜染法種子,名阿賴耶識諸相種子。 復舉相者,為欲顯示即彼種子是所緣相』。這是說:種子一方面是能生因, 同時又為第七識的所緣相。所知依中說『緣相差別』,藏譯但說是『相差別 』,相就是所緣與因的意思。因此,第七識的我執緣相,就是緣賴耶的種相 ,並不是執著賴耶的什麼見分。一般說賴耶緣種子,是約現行賴耶緣種子賴 耶說。其實,現行賴耶就是第七識,種子賴耶就是染末那所緣。解深密經說 賴耶緣種子,就不立第七識了。所以,以攝論的體系來講,是不容許染末那 以外藏識自緣種子的。這雖是一字之微,但所關極大,不可略過。 [P339]

  (二)「為長能觸法身種子」:觸是證得的意思,聞熏習是能證法身的 種子,由下品轉為中品,中品轉為上品,因根本後得二智的修習,於是雜染 法就慢慢消滅,清淨法就漸漸增長。前面的賴耶染種,因聞熏習而漸捨,這 法身種子展轉增勝,與解性賴耶融為一體。

  (三)「為轉所依」:雜染種子捨除一分,清淨種子增長一分,轉賴耶 的染依,得法身的淨依,名為轉所依。或可約捨遍計性而證圓成實性說。

  (四)「為欲證得一切佛法」:生起諸佛的正法功德,如十力,四無所 畏,十八不共法,以及佛果位上的一切功德。

  (五)「為欲證得一切智智」:一切智智,原是包括在一切佛法之內, 本來說前四事就夠了;同時,清淨的無礙妙智,也是無所不攝,所以用為總 結「入唯識性」的目標所在。這轉染成淨的五事功德,都非入唯識性不可, 所以現證無分別,在大乘佛法中成為根本而最重要的了。

  照論文看,成辦五事,通於二智的作用,真諦論也是這樣說。不過照世 [P340] 親釋所說『無分別智斷一切障,證得佛法,此後得智復何所用』看來,很像 前五事單是根本智的作用,後面所說的才是後得智的功能。如依論解論,五 德是智的功用,像斷見所斷惑是根本智的力量,修所斷惑,後得智也有斷除 的力量。這五德,是通於二智的,但後得智還有它不共的作用。出世止觀的 根本無分別智,不能了達諸法的幻相,不能為人說法,所以要起「後得智」 。「於阿賴耶識所生一切了別相中」,釋論說:『謂識為因見相分中,由後 得智見如幻等,及宣說時,皆無顛倒』。這了別相,不單指能了別,能了別 與所了別都是明了顯現的,所以叫了別相。從賴耶種子所明了顯現的能了別 見及所了別相,後得智能正「見」它的「如幻」如化的唯識「性」,「無」 有顛「倒」而「轉」。譬如幻師,幻現象馬等,知道它是虛妄假有的,決不 迷惑顛倒,執為實有。「菩薩」於所取能取的了別相中,「如幻師」於所幻 事一樣,「於」了別的「諸相中」,了知如幻,不起顛倒。為了要利他,又 為諸眾生「說因果」法,能如實巧說,「常無顛倒」。這如幻師的以幻告人 [P341] ,使人知幻是幻一樣。

  
第九項 悟入依止 於此悟入唯識性時,有四種三摩地,是四種順抉擇分依止。云何應知?應知 由四尋思,於下品無義忍中,有明得三摩地,是煖順抉擇分依止。於上品無義忍 中,有明增三摩地,是頂順抉擇分依止。復由四種如實遍智,已入唯識,於無義 中已得決定,有入真義一分三摩地,是諦順忍依止。從此無間伏唯識想,有無間 三摩地,是世第一法依止。應知如是諸三摩地,是現觀邊。

  在這修行「悟入唯識性」的過程中,「有四種三摩地是四種順抉擇分」 的所「依止」。真實的抉擇,要到證悟實相的見道,是根本智。在煖頂忍世 第一的四加行位,以世俗智慧抉擇諸法的性相;這四加行是隨順抉擇的因, 所以稱為順抉擇分。這順抉擇分的慧,是在定的,所以說這四種的三摩地, 為順抉擇分的所依止。 [P342]

  在「由四尋思」推求名義無性的觀心中,可以分為兩級:一、「於下品 無義忍」的階段:忍是印可堪忍的意思,是觀慧的別名。順抉擇位的觀義無 所有的下品忍,尋求名義自性差別皆是意言,理解它唯識無境。這時,「有 明得三摩地」。明是智慧,得是獲得,在能發最初得到無義忍的定心,叫明 得三摩地,這就「是煖順抉擇分」的「依止」。順抉擇分的初位為什麼叫煖 呢?這像鑽木取火,在未得火而將發時,必先有煖氣,煖是火的前相;現在 修習唯識觀,在未得真抉擇智慧之前,最初現起順於抉擇分的智慧前相,所 以稱為煖位。

  二、「於上品無義忍」的階段:由下品無義忍而作進一步的尋思推求名 義自性差別皆無所有,於是觀心漸深,「有明增三摩地」。即智慧的光明增 長,所以稱為明增;這「是頂抉擇分」的「依止」。「頂」也是從譬喻得名 ,山的最高峰叫做山頂,在那兒可以極目四望,萬物瞭然。在上山的過程中 ,到了山頂,就不會徒勞往還,一定能達到目的。修觀也是如此,如達到頂 [P343] 位,對唯識無義之理,更能認識清楚,並且不會再退,所以稱之為頂。平常 說頂墮,是說那將到未到而退墮,若已到頂,是決不會退的。

  三、「復由四種如實遍智」,能如實了知名義等無實;這時,「已」悟 「入唯識」,於無義中,「已得決定,有」能發「入真義一分」的四如實智 所依的「三摩地」。悟入唯識無義,通達了遍計相無自性;但還沒有證圓成 實的勝義無性,所以叫入真義一分。這真義一分三摩地,「是諦順忍」的「 依止」。加行位的第三位,名為諦順忍,就是順乎諸法的諦實性,而忍可於 心的如實智。成唯識論分忍位為下忍、中忍、上忍的三位,下忍印前所取境 空,中忍觀察能取心也不可得,上忍印能所取空。現在並不分別,只說一入 真義一分的諦順忍,著重在印所取空。

  四、「從此無間伏唯識想」,是第四世第一位。從前忍位進到世第一位 ,無間隔的伏除了唯識的能取想,通達了依他起的能分別亦空,此時所依的 定心,「有無間三摩地」,是「世第一法」的「依止」。因為世第一法只有 [P344] 一剎那,從忍位無間的引起,就一剎那無間的證入見道,所以在時間上是無 間的。

  上面的四種「三摩地」「是現觀邊」。無漏的智慧,現證諸法的實相, 名為現觀。四加行慧,是現觀前的方便,鄰近於無漏智,而不是真正的無漏 智,所以名為現觀邊。修行的過程:先觀所取無,次觀能取亦無,剎那引生 真無漏智,現證了不可得的真實相。以此過程,判四加行與見道。但或者覺 得世第一法只一剎那,前三加行既未伏唯識想,現在一剎那間怎樣伏滅呢? 於是把伏唯識想的加行推求行相,放在忍位上,分為三忍。但從本論的觀點 ,觀義是無,是尋思行相,是煖頂位。四如實智,是悟入真義一分。依唯識 的思想,果真在悟入無義以後,再別別的推求能取也不可得嗎?推求也應該 屬於煖頂位;因為若觀能取識不可得,那識也早是所取的義相了。忍是如實 智的印所取義空;義空,唯識想也自然的漸泯漸寂。所以本論的解說,忍位 是悟入唯識義空;義不得生,自然『似唯識想亦不得生』。所以本論的觀心 [P345] 次第是這樣:

圖片
                                             ┌尋思位(煖頂)
           由依唯識故境無體義成──遍計義無─┴悟入位(忍)
           以塵無有體本識即不生──依他識滅──世第一法
           應知識不識由是義平等──圓成實證──見道

  
第十項 云何修道 如是菩薩已入於地,已得見道,已入唯識,於修道中云何修行?於如所說安 立十地,攝一切經皆現前中,由緣總法出世後得止觀智故,經於無量百千俱胝那 庾多劫數修習故,而得轉依。為欲證得三種佛身,精勤修行。

  地上菩薩悟後的修道,是「如所說安立十地」法門的教法,總攝這「一 切經」為地上菩薩的所觀境,在定心中「皆」明了「現前」。能觀的智慧, 就是「緣總法出世後得止觀智」──根本智、後得智。出世是根本止觀智, 後得是不是出世的呢?它雖是清淨,而是世間的,因為它的觀境有相。這要 [P346] 「經於無量百千俱胝那庾多劫」,不斷的二智數「數修習」,才能獲「得轉 依」斷德果──涅槃。並且「為」了「欲證得三種佛身」智德果──菩提, 發起這「精勤」勇猛的「修行」。

  
第十一項 現觀差別 聲聞現觀,菩薩現觀,有何差別?謂菩薩現觀與聲聞異,由十一種差別應知 :一、由所緣差別,以大乘法為所緣故。二、由資持差別,以大福智二種資糧為 資持故。三、由通達差別,以能通達補特伽羅法無我故。四、由涅槃差別,攝受 無住大涅槃故。五、由地差別,依於十地而出離故。六、七、由清淨差別,斷煩 惱習,淨佛土故。八、由於自他得平等心差別,成熟有情加行無休息故。九、由 生差別,生如來家故。十、由受生差別,常於諸佛大集會中攝受生故。十一、由 果差別,十力,無畏,不共佛法無量功德果成滿故。

  本譯的十一種差別,魏譯與隋譯合併了六七二種,都只有十種。 [P347]

  「菩薩」的「現觀與聲聞」的現觀,自然有著他的別「異」,這裡就「 由」二者的「十一種差別」來說明,也就是顯明大乘現觀的所以大。(一) 「所緣差別」:聲聞以小乘教法為所緣,菩薩卻「以大乘法為所緣」。(二 )「資持差別」:修福慧的資糧,能生任持的力量,能引發現觀入證的功德 ,叫資持。小乘沒有大福大智資糧,不過多少積點厭離世間的善根,作為一 種解脫的因緣罷了。菩薩則不然,他是「以大福」德大「智」慧「二種資糧 為資持」,才能引發出世現觀。(三)「通達差別」:菩薩現觀,不但同小 乘一樣的「能通達補特伽羅」無我,還能通達「法無我」。(四)「涅槃差 別」:小乘攝受無餘涅槃為最終目的,菩薩以「攝受無住大涅槃」為標的, 永遠的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利益眾生,這約安住無差別理而說。(五)「地 差別」:「依於十地」的修行「而出離」。(六)(七)「清淨差別」:菩 薩不但「斷煩惱」,而且連「習」氣都拔除,因之心得清淨。小乘只能斷煩 惱而不除習氣的。同時,菩薩「淨佛」國「土」,得到土淨,這更不是聲聞 [P348] 現觀所能做到的。(八) 「自他得平等心差別」:菩薩待他人等於待自己, 自己想得解脫,就得「成熟有情」,於是勤修「加行」,「無休息」地去化 導有情,使自他同得自在。小乘不能通達自他平等一體,只自顧個人的解脫 。(九)「生差別」:小乘雖說也是佛子,但不能算是佛的嫡子,經上稱他 為『婢子』。菩薩「生如來家」中,紹隆佛種,才是如來的真子。(十)「 受生差別」:小乘人見佛的變化身,都於母胎中受血肉不淨的所依身;菩薩 則「常於諸佛大集會中」,即受用土中,「攝受」蓮花化「生」。(十一) 「由果差別」:菩薩由於因中修六度萬行,果上「成滿」「十力」,四「無 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以及「無量」的殊勝「功德」,小乘只能得三 明六通而已。所以法華經比小乘聖者為挑糞的工人,大乘佛果是個大富尊豪 的長者。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