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上編之六『攝大乘論講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九章 彼果智
第一節 出體性 如是已說彼果斷殊勝,彼果智殊勝云何可見?謂由三種佛身,應知彼果智殊 勝:一、由自性身,二、由受用身,三、由變化身。此中自性身者,謂諸如來法 身,一切法自在轉所依止故。受用身者,謂依法身,種種諸佛眾會所顯清淨佛土 ,大乘法樂為所受故。變化身者,亦依法身,從史多天宮現沒、受生、受欲、 踰城出家、往外道所修諸苦行、證大菩提、轉大法輪、入大涅槃故。

  只是一個出障圓明的正法身,從它的離垢寂滅邊說叫果斷,無住涅槃-- --解脫德;從它的智圓德滿邊說叫果智,無上菩提──般若德。這兩者的總 合就是法身德。本論總攝三德為二果,特別注重在圓滿的無分別智,所以就 在這智果中,開顯法身。 [P481]

  【附論】本論講的佛果三身,與成唯識論、大乘莊嚴經論都有不同, 所以先講些三身的問題,然後依文解釋。佛果,超越不思議,本來無所謂 三身、四身,不過從佛的自證化他,能證所證方面,方便建立二身或三身 四身的差別。概括的說:就佛的自證說有兩義:一是能證智,一是所證如 。就佛的化他說也有二義:一是菩薩所見的,一是凡夫小乘所見的。有這 四種意義而攝為三身:自證的如是法身或自性身,化他中凡小所見的是變 化身,這是沒有多大諍論的。但能證智,有說攝在法性身中,有說攝在受 用身中;菩薩所見身,有的說攝在受用身中,有的說攝在應化身中,這就 成為異說的焦點。拿本論來說:菩薩所見的屬於受用身,也沒有問題。佛 智的屬於法性身或受用身,就大有研考的必要。 [P482]

圖片
             ┌ 凡小所見─────變化身
         化他┤
             └ 菩薩所見─────受用身
                      •‥‥‥‥‥─┘
             ┌ 智‥‥•(諍論點)
         自證┤       ‥‥‥‥‥‥─┐
             └ 如────────法性身

  智,或者把它攝於受用身,但攝於自受用身呢?還是他受用身呢?這 又是問題。無著世親都談這法身或自性身,受用,變化三身。大乘莊嚴經 論從『依』『心』『業』三方面說明三身:業是利他的,屬變化身;心是 自利的,屬受用身,這受用身,就有自受用的意味;依是自利利他二種功 德所依的,屬自性身。拿四智來說:大圓鏡智配屬自性身,妙觀察智配屬 受用身,成所作智配屬變化身。但平等性智呢?頌文不明白,世親解說為 屬於自性身。自性身的特點是『依』,在凡夫位賴耶為轉識所依,轉依後 鏡智為餘三智所依;受用身重於自受用方面,變化身則通為菩薩凡小所見 。 [P483]

圖片
          依─所依─自性身┬───大圓鏡智
                          :
                      (?)•‥‥‥平等性智
          心─自利─受用身┴───妙觀察智
          業─利他─變化身────成所作智

  本論的三身說,據無性的意見:三身皆是彼果智,所以三身都有智。 自性身是根本智,餘二身是後得智。世親把受用變化二身,專攝在隨機所 見的利他;在自證方面,智與如都攝在自性身中,這與本論的見解吻合。 本論的體系:自性身就是法身,佛陀親證所覺的,佛佛互見的,常住不變 ;受用變化二身,隨機所見差別而有變化。這是從隨機所見而推論到佛陀 的本身,從他所見的而立三身。但還有一點,法身自性身攝盡佛陀圓覺的 一切,自證不必說,就是利他也是依法身所起,不離法身的大用,法身總 攝一切,可說唯一法身。所以法身由轉本識與轉識成四智而自在圓滿。若 從隨機所見說,自性身法身攝自證,是轉賴耶所得的,受用身攝利他,是 [P484] 轉諸轉識所得的。

圖片
                    ┌變化身…………………………凡夫小乘所見┐
                    │                                      ├變化無常
        隨見差別──┤受用身……(轉轉識得)──大地菩薩所見┘
                    └┐
                    ┌自性(法)身(轉賴耶得)──唯 佛 所  見┐
        隨佛自覺──┤                                      ├自性常住
                    └法身………(轉八識得)……………………┘

  現在就要依這三身說解釋本文:(一)「自性身」:自性即自體的意義 ,就是「如來」自覺的「法身」。為什麼叫法身呢?「一切法自在轉所依止 故」。這有兩種解釋:(1)一切法自在轉的所依:轉捨一切染法,轉得一 切淨法,如佛果位上的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等。諸法自在轉的所依,指離 染法性如,一切法自在轉是智;這離垢所顯的法界如如,是如來佛果位上一 切功德智所依止。這樣,諸法的所依,名為法身,身就是依止的意思,這是 偏於理性方面講。(2)一切法自在轉就是所依止,佛果的如如如如智,為 受用變化二身所依止。在這二義中,應側重後一義,因為依初義,佛果一切 [P485] 智德,在三身中就無處可攝,非別立自受用身不可。

  【附論】雜染以賴耶為所依,現起一切,所以一切唯識現。最初因聽 聞熏習,漸漸地捨染轉淨,本識的本淨性──法界,與淨習融然一味,現 起一切,所以一切唯是最清淨法界的顯現,一切依法界。莊嚴論的菩提品 與本論相當,都是以法界為菩提的所依,依法界而顯現菩提。這淨法界從 智邊說,是大圓鏡智;在如邊說,稱離垢真如。『如如如如智合名法身』 ,不但要理解它融然一味,萬德周圓,還要從所依的見地去把握它的總持 義。如但作名相分別,把它的如智分開配合,這是沒有多大意義的。

  (二)「受用身」:它是「依」於「法身」而有。法身無一切相,雖然 體用圓滿,但非眾生所能見,因此利益眾生的佛事,從地上菩薩的所見上, 建立受用身。它依法身而現,從「種種諸佛眾會所顯」。就是說:所以知道 有受用身,是因菩薩所見的諸佛大集會,在這大集會中的佛是受用身。它在 「清淨佛土」弘闡大法,令大菩薩「受」用「大乘法樂」。這受用可作兩種 [P486] 解說:(1)諸大菩薩在諸佛的清淨佛土中,以大乘法喜為食,受用重重法 味。(2)諸大菩薩在諸佛的清淨佛國土中,受用清淨佛土樂,如西方極樂 世界的種種妙樂。一方面,聽佛說法,受用大乘法樂。因有這二義,所以能 化的佛名受用身。他依法身而不為他依,故不說所依。

  (三)「變化身」:這也是「依」於「法身」而現起的,像釋尊在印度 的八相成道就是變化身。(1)「從史多天宮」示「現」死「沒」相;( 2)示現來人間「受生」;(3)示現享「受」世間的五「欲」;(4)「 踰城出家」去修行;(5)「往外道」的處「所」去「修」學「諸苦行」; (6)「證大菩提」成佛;(7)在鹿野苑等「轉大法輪」;(8)在拘尸 那「入大涅槃」。有的經中說八相成道沒有受欲相,有降魔相。關於降魔相 的有無,有的說小乘是有,大乘沒有。其實,這不是大小乘的問題,是學派 傳說的歧異。 [P487]

  
第二節 十門分別
第一項 頌標 此中說一嗢柁楠頌:相、證得、自在、依止、及攝持、差別、德、甚深、念 、業:明諸佛。

  雖說有三身,而受用變化是利他示現的,在攝末歸本的唯一法身中,這 都是法身的大用,所以下面側重在法身上談,但同時也就說明了三身。本頌 總標十義:(一)「相」,(二)「證得」,(三)「自在」,(四)「依 止」,(五)「攝持」,(六)「差別」,(七)功「德」,(八)「甚深 」,(九)「念」,(十)「業」。以這十義「明諸佛」的法身。

  
第二項 廣釋 [P488]

  
甲 相
一 轉依相 諸佛法身以何為相?應知法身略有五相:一、轉依為相,謂轉滅一切障雜染 分依他起性故,轉得解脫一切障於法自在轉現前清淨分依他起性故。

  相是體相。「諸佛法身以何為」體「相」呢?「有五相」可以顯示法身 的體相。先說「轉依為相」:依,是一切依他起法,或是依他起的根本賴耶 。轉,就是「轉滅一切障雜染分」的「依他起」,「轉得解脫一切障」「清 淨分」的「依他起」。清淨分依他起,就是離染所顯的最清淨法界。從無義 邊的法性說,就是圓成本性清淨的離染;從唯識邊說,賴耶的雜染分,由聞 熏的力量,漸漸減少,淨習漸漸增多,引發清淨智。智如不二的清淨圓成實 性,是轉得的淨依,所以能「於法自在轉現前」。

  
二 白法所成相

  二、白法所成為相,謂六波羅蜜多圓滿得十自在故。此中壽自在,心自在, [P489] 眾具自在,由施波羅蜜多圓滿故。業自在,生自在,由戒波羅蜜多圓滿故。勝解 自在,由忍波羅蜜多圓滿故。願自在,由精進波羅蜜多圓滿故。神力自在五通所 攝,由靜慮波羅蜜多圓滿故。智自在,法自在,由般若波羅蜜多圓滿故。

  第二是「白法所成為相」:白法就是清淨的無漏法。因中修出世的「六 波羅蜜多圓滿」,果上就「得十自在」圓滿。法身不僅是理性的,是具足十 自在而體用無礙的,所以說是白法所成。這十自在,雖到佛果才圓滿,但大 地菩薩也可獲得一分。一、「壽自在」,要捨壽就捨壽,要留壽就留壽,住 世的壽命能自在無礙。二、「心自在」,佛心不為世間的塵染所染,不為境 界所轉。三、「眾具自在」,衣服、飲食、臥具、醫藥等資生物質豐富優美 ,不會感到缺乏。這三自在,「由」修布「施波羅蜜多圓滿」得來。因施有 法、財、無畏三種,法施圓滿就得壽命自在,無畏施圓滿就得心自在,財施 圓滿就得眾具自在。四、「業自在」,身口意三業能隨意自在,不受阻礙。 五、「生自在」,要在那一趣受生就在那一趣受生,再不受有漏業力的支配 [P490] 。這二自在是「由」修持「戒波羅蜜多圓滿」得來。戒有防非止惡的最勝功 能,能在現生實行清淨的三業,未來生善趣,所以果上能得業、生二自在。 六、「勝解自在」,依自心觀想的勝解力,能自在的變大地作黃金,水變為 火,一切境界隨自己的勝解而轉。這是「由」修「忍」辱「波羅蜜多圓滿」 得來。在因中修忍辱時,能隨眾生的心所樂轉,所以果中能得此自在。七、 「願自在」,做什麼事業都能滿足自己的所願,達到目的,這是「由」修「 精進波羅蜜多圓滿」得來。願力必須精進來充實它,因中勤修精進,對利益 眾生的事業,沒有懈怠,所以果上能隨願自在。八、「神力自在」,六神通 中除漏盡通,其餘天眼天耳等「五通所攝」的凌空往來,知他心等事,能得 自在。這是「由」修「靜慮波羅蜜多圓滿」得來,這因為禪定可以引發神通 。九、「智自在」,於一切境界中,獲得正智,遍一切法無不知。十、「法 自在」,後得智能安立種種教法,隨機宣說,都能契合正理。這二自在,是 「由」修「般若波羅蜜多圓滿」得來。 [P491]

  
三 無二相 三、無二為相,謂有無無二為相,由一切法無所有故,空所顯相是實有故。 有為無為無二為相,由業煩惱非所為故,自在示現有為相故。異性一性無二為相 ,由一切佛所依無差別故,無量相續現等覺故。

  空所顯相,其他的譯本都直譯做空相。

  第三「無二為相」:法身的無二相可有種種的解說,本論且說三種:( 1)「有無無二為相」:遍計性的「一切法」是「無所有」的,所以說法身 不是有;但二「空所顯」的圓成實「相,是實有」,所以又不能說法身是無 。這非有非無的無二相,就是法身。反過來說:就是亦有亦無,空所顯的圓 成實是亦有,遍計性的諸法是亦無。(2)「有為無為無二為相」:有為的 定義,是「由業煩惱」的造作(為)生起的;法身「非」由業煩惱「所為」 的,是大智大悲萬德所顯的,所以不能說是有為。無為呢,是非造作法,沒 有起滅變易的。法身由大悲願力,能「自在示現」種種佛土身相,隨機說法 [P492] 等起滅來去的「有為相」,所以也非無為。這有為是示現的有為,隨機所見 方面,不妨說生滅無常,從法身自體上說,依然是如如不動。(3)「異性 一性無二為相」:法身不能說有別異相,因十方三世「一切」諸「佛」都以 平等法界為「所依」,在契入一真法界上說,佛佛道同,「無」有「差別」 的。但此佛與彼佛的法身也不能看成一相,因有「無量相續」(有情)各各 「現等覺」成佛;在能現等覺上說,法身不一。如大海的水,不論是從江湖 河漢那一方面流進去的,皆是同一海水,無有差別;可是從所流的水源來講 ,也不能說它沒有差別可說。總之,法身於一切上都無二,但無二並不就是 一。

  
此中有二頌:我執不有故,於中無別依;隨前能證別,故施設有異。種姓異 、非虛、圓滿、無初故,無垢依無別,故非一、非多。

  無漏法界中一切平等,沒有差別性。眾生所以不能見到諸法平等,與諸 佛相攝相入而有種種的差別,是因賴耶中無始我執熏習在作祟。諸佛轉染污 [P493] 末那「我執不有」,得無差別的平等性智,所以「於」法界「中」更「無」 差「別」的所「依」身,那麼,法身自然不能說有自他差別了。可是「隨前 能證」的身有「別」,隨順世間假名言說,這是釋迦牟尼佛,那是阿彌陀佛 ,過去毘婆尸佛,未來彌勒佛等名號差別,也可以「施設有異」。這一頌, 重頌長行法身異性一性無二相。

  第二頌,出大乘莊嚴經論。無垢依無別故非一非多二句,依其他的譯本 看來,應該是非一,無別故非多,無垢依。這一頌又別舉理由頌說法身的非 一非異。非一有四個理由(莊嚴論釋作五):(1)「種姓異」:因聞熏習 不同,菩薩有利根鈍根等種種差別,成佛也有前後,所以諸佛非一。(2) 「非虛」,由種姓不同,成佛的加行也彼此有異,而菩提資糧圓滿也就有差 別了。假使說,只有一佛,那末,他人的加行所集的資糧,就應該虛勞無果 了,所以不能說無別。(3)「圓滿」,究竟成佛後,度生事業,都以三乘 法化他出離。若唯一佛,那化他法中就不圓滿,不能有成佛的法門了。諸佛 [P494] 都說成佛的法門,可見不能說諸佛同一。(4)「無初」,若說唯有一佛, 不消說,這一佛就是第一位。然而每一佛成,必從他佛聞法發心,修菩薩行 ,前佛為自己的因緣,自己又為餘佛的因緣,前前無始,後後無終,無有初 佛可說,由此決定非唯一佛。所以總結的說「非一」。

  又用一個理由,頌說法身非多。非一無別故一句,莊嚴論與隋譯都直譯 作『無別故不一』,因此,莊嚴論釋把無別兩字,解說為法身非一的第五個 理由。但從攝論各譯與釋論看來,「無別」是指「無垢依」說的,無漏的清 淨法界,是一切法自在轉的所依,諸佛的所依;這無垢依沒有差別,所以說 「非多」。世親無性二釋,在最後又總結說『不一異』,因此,玄奘把它譯 成這樣的文句,不但不能理解作者的原有次第,也無法溝通莊嚴的異釋。

  
四 常住相 四、常住為相,謂真如清淨相故,本願所引故,所應作事無竟期故。

  第四「常住為相」:這又從三方面說:(1)「真如清淨相」,無漏清 [P495] 淨法界,是佛的真體,出纏的如來藏性,真實不異的清淨相,當然是常住的 。(2)「本願所引」,諸佛如來從初發心,發弘誓願,欲度一切眾生。願 從法界起,法界無盡,眾生無盡,願力也無盡,願力所引生的,正法所成的 法身也自然是常住的。(3)「所應作事無竟期」,如來成佛,唯一大事在 度眾生,眾生無盡,所以應作的事業也就沒有盡期。由這三種道理,可知佛 的法身是以常住為相。這三者就是約依、約心、約業來說,如果別配三身, 隨見差別說,那心與業就是相續常與不斷常。但現在攝末歸本,直從佛陀的 無礙法身說,這一切皆是真實常住。

  
五 不可思議相 五、不可思議為相,謂真如清淨自內證故,無有世間喻能喻故,非諸尋 思所行處故。

  第五「不可思議為相」:法身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語議,所以不可思議 。(1)佛的自覺證智,於「真如清淨」的法界,「自內」圓「證」,這唯 [P496] 佛與佛乃能洞達,不是有情所能知的。(2)真如法身於一切法中最究竟, 沒有一法足以與它相齊等,所以「無有世間喻能喻」的。平常拿虛空等比喻 ,也只能做到意會而已,實在不能親切的表達。(3)法身無相,遍一切處 ,這「非諸」世間的「尋思所行處」,無分別法當然不能以有分別的尋伺去 推度。由此,法身以不可思議為相。

  
乙 證得 復次,云何如是法身最初證得?謂緣總相大乘法境無分別智及後得智,五相 善修,於一切地善集資糧,金剛喻定破滅微細難破障故,此定無間離一切障故得 轉依。

  在初地通達法界的時候證法空相,本來也可以說最初證得法身。現在不 說分得,約究竟證得說,所以不談初地。法身是每個眾生都有的,但被障習 所蔽,不得開顯,故須修智除障去證得它。怎樣修習證得呢?「緣總相大乘 法境」的「無分別智及後得智」,要依前彼修差別中說的「五相」──集總 [P497] 修,無相修,無功用修,熾盛修,無喜足修,去「善修」奢摩他毘缽舍那。 還要「於一切地」中「善集」福德智慧「資糧」。到了「金剛喻定」現前, 「破滅微細難破」最微細一分的煩惱所知二「障」,就從「此」金剛喻「定 無間」一剎那中,「離一切障」,「轉依」證得法身。金剛喻定在十地後心 的一剎那,即等覺位。這定最為堅固,能破最微細的二障,一切所知境相的 微細著,微細礙,所以喻如金剛。離障轉得的法身,具一切功德。

  
丙 自在 復次,法身由幾自在而得自在?略由五種:一、由佛土、自身、相好、無邊 音聲、無見頂相自在,由轉色蘊依故。二、由無罪無量廣大樂住自在,由轉受蘊 依故。三、由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自在,由轉想蘊依故。四、由現化、變易、 引攝大眾、引攝白法自在,由轉行蘊依故。五、由圓鏡、平等、觀察、成所作智 自在,由轉識蘊依故。

  「自在」,是佛果上的無方大用,不受什麼拘礙束縛。佛的「法身」「 [P498] 略由五種」而獲得自在。眾生認五蘊為我,被蘊所縛,不得自在;佛證法身 ,轉捨不自在的五蘊,得自在的五蘊。所以經上說:『捨無常蘊,獲得常蘊 』。因此,轉依不一定說轉八識成四智,如本論約五蘊說轉依,也可約十二 處十八界說轉依,根塵世界及眾生的貪瞋癡雜染,見識相識,都可以一一的 說轉依。

  (一)佛所安住受用的,或使他人安住受用的「佛」國「土」都得自在 。所依的國土既自在,能依的佛「自身」也獲得自在。具體的身既得自在, 那身上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當然也都得自在。在相好中,且舉 兩種自在為例:(1)「無邊音聲」自在,佛的音聲不論遠近,只要有緣就 能聽到。從前目連尊者想試察佛音聲的廣遠,他一直過了他方無量世界,聽 見佛的音聲依然如故。(2)「無見頂相」的「自在」,佛的頂相,凡小及 菩薩,縱升梵天也不能見。經說:東方應持菩薩想見佛的頂相,以神力上升 諸天,終於見不到。這佛土、佛身、佛相好,都是色法的種類,所以這些自 [P499] 在,是「由轉色蘊」的「依」而得的。

  (二)眾生位上有漏感受,有苦樂捨的三種差別,都是不淨而帶有罪過 的。如來得到純淨無漏的「無罪」,而且唯是樂受,沒有苦捨。這樂受非吾 人一般的染受,是離三界繫縛的絕對樂。這無罪妙樂,是「無量廣大」的現 法「樂住自在」無礙,這是「由轉受蘊」的「依」而得的。

  (三)佛陀「辯說一切名身句身文身」,都得「自在」。文是一個個的 字母,名是由幾個字母合成的名詞,句是由幾個名詞拼合而成的文句。身是 多數的意思,名句文皆有多數,所以叫做名身、句身、文身。辯說這名句文 獲得自在,這是「由轉想蘊」的「依」而成的。有漏想蘊的作用在安立名言 相,就是在所緣的種種境上取種種分齊相,起名言相而發言說,所以說『想 為先故說』。佛果上轉去有漏的想蘊,得到無漏的想蘊,故能於一切名句文 身辯說得大自在。

  (四)行蘊原包括很多法,然主要的是作業的思心所。從佛的三業上看 [P500] ,能隨心所欲「現化」種種佛身等;「變易」諸法的本性,如轉地成金等。 在說法時,能「引攝大眾」,並且能「引攝」一切無漏「白法」生起。這種 種都得「自在」,是由「轉行蘊」的「依」而獲得的。

  (五)轉賴耶識得大「圓鏡」智,轉染末那得「平等」性智,轉第六意 識得妙「觀察」智,轉前五識得「成所作智自在」。這四智的自在,是由「 轉識蘊」的「依」止而得的。平常所謂轉有漏的八識,成無漏的四智,即此 。唯識以識為主,所以說到轉依,大都只說轉識成智,就可以總攝五蘊的轉 依。

  【附論】圓鏡智的作用有二:一攝持:鏡智是轉賴耶得的,賴耶是有 漏的所依,攝持一切有漏種子,到了無漏位轉智的時候,也就攝持一切無 漏聞熏習。二顯現:凡夫位上的賴耶,顯現七轉識(見識)和根塵器界( 相識);佛位上的鏡智,也就現起無漏五根、清淨佛土(相﹞及其餘的三 智(見)。所以莊嚴論說圓鏡智為諸智的所依。在緣境上說:是總緣一切 [P501] 相,不作分別緣。圓鏡智由聞熏力現起一切,任運緣一切法,所以能攝持 不忘。這像大圓鏡的明淨鑒徹,影現萬象一樣。平等智,是轉染末那得的 。這有一問題:唯識家雖都說有染末那,但轉依成淨,卻有人主張沒有淨 末那。沒有淨末那,那平等智建立就成問題。其實,第七識是從本識分出 的取性,雖從本識分出,與攝持能生的種識仍不妨並存。取性的染末那, 執我我所,到轉依時就自他平等,約這意義建立平等性智。它從『諸智因 』的鏡智而起,在初地就轉為『極淨無分別智』,通達一切眾生平等平等 。『若修習此智最極清淨,即得無上菩提』。莊嚴論說:它與大慈大悲相 應,不住涅槃,隨機現身。妙觀察智轉意識而得,意識的作用在分別,所 以轉識成智,也重在分別的後得智。『於所識一切境界恆無障礙』,在大 眾中觀察機宜,隨機說法,都是此智的作用。一切三摩地門陀羅尼門,都 與觀察智相應。成所作智是轉前五識得,它的作用在作種種變化利益眾生 的事業,像在十方世界八相成道等都是。 [P502]

  佛智,無漏聖境,本來融通不思議。這佛果四智,如從它的特殊上說 :圓鏡智重在攝持,平等智重在現身,觀察智重在說法,成事智重在起變 化三業。如從智上去看,鏡智與平等智重在無分別智,觀察智與成事智重 在後得智。如從有漏本識起見(識)相(識)的見地說,轉染成淨,那無 漏的圓鏡智為中心為依止,與淨習不二。從這圓鏡智,一方面現清淨佛國 土,起遍取互取諸境自在的五根;一方面起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 智,作種種利生的事業。四智轉依的時間,平常說:『六七因中轉,五八 果上圓』;但約義建立也不一定,如莊嚴論說十地中的後三地,七轉識轉 ,得四自在(無分別、剎土、智、業)。它說:『意、受、分別轉,四種 自在得,次第無分別,剎土、智、業故』。意是末那,轉末那識得無分別 自在。受是五識,轉五識得剎土自在,這是依五識取五塵說的,所以又說 :『如是義(塵)受(五識)轉,變化得增上,淨土如所欲,受用皆現前 』。分別是第六意識,轉意識,得智自在,所以辯說無礙;得業自在,通 [P503] 力化業無礙,所以又說:『如是分別轉,變化得增上,諸智、所作業,恆 時無礙行』。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