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妙雲集下編之九『佛教史地考論』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一四、世親的年代

  世親論師的年代,近人多有研究,但意見始終沒有一致。因為某些傳說,認 為時代不能過早;而另一些事實,又認為非早一點不可。渡邊海旭在『陳那及其 出現的年代』中,以為世親是西元五世紀人,約出生於四二0年,卒於五00年 。宇井伯壽在『印度哲學史』中,以世親為四世紀人,約生於三二0年,卒於四 00年。彼此相差,恰為一世紀。我在『印度之佛教』中,也有過概略的推算, 近於宇井說。近來再為研考,覺得世親的年代,不能過遲過早,特提出西元三六 0至四四0的折衷說。

  世親為無著的兄弟,後來又從無著修學大乘,作無著的弟子。世親與無著, 是同時而先後的。我們考論世親的年代,不能漠視無著的事實與年代。世親為無 著的兄弟,大約相差二十五歲。真諦譯的『婆藪槃豆傳』,說世親「年終八十」 [P330] ;又說「阿僧佉(無著)法師殂沒後,天親方造大乘論」。西藏多氏『印度佛教 史』(二十二章),也說世親在無著死後,廣弘佛法。所以,如無著享年七十, 那末無著應比世親早二十五年出生,早三十五年去世。考無著的一生,大概可以 分為三期:一、修學時期,二、編集弘揚彌勒學時期,三、發表自家思想的時期 。他的修學,先學聲聞空觀,次學大乘(唯識)空觀。他的悟入空義,實經過極 大的艱苦。傳中說他「思惟空義不能得入,欲自殺身。……意猶未安,謂理不應 爾」。多氏史(二十二章)也說:無著在十二年中修學,還沒有什麼成就。所以 假定無著二十歲到三十五歲為修學期;三十五到五十歲為編集傳弘彌勒學的時期 ;五十六歲後,為著作講述自己的學說期。世親的一生,略可分二期:初學聲聞 乘而弘揚聲聞教,著作『俱舍論』等。其後才回心大乘,努力於大乘的弘揚。他 的從小入大,傳中說:阿僧佉法師住在丈夫國,遣使報婆藪槃豆云:「我今疾篤 ,汝可速來」!世親見了無著,才轉學大乘。「疾篤」,雖或許是無著的方便, 但在無著衰老時,透過兄弟間的友情,予世親以深刻的感動,使他從側重理智的 [P331] 聲聞法,歸入情智綜合的大乘,也極為近情。這大約是世親四十歲的事。關於無 著、世親的年表,姑為推定如下:

圖片
      薩母陀羅笈多    二年    西元三三六    無著生
                    二一年        三五五    無著修學
                    二七年        三六一    世親生
                    三六年        三七0    無著悟大傳彌勒學
                    四六年        三八0    世親修學小乘
      旃陀羅笈多二世一六年        四00    世親回小入大
                    二一年        四0五    無著卒
      鳩摩羅笈多    一八年        四四0    世親卒

  姑依據此一推定,再來考察過早過遲的主張,何以需要修正?而此一推定, 何以較為適當而近於實際?或以世親為四二0到五00在世,我不能同意此項假 定,試舉三事來說明: [P332]

  一、彌勒的論典,經無著編錄而流傳於世,這在學界是沒有多大異論的。彌 勒論的傳來中國,在五世紀初:

圖片
      北涼曇無讖譯───(四一四──四二六)
          菩薩地持經      十卷
          菩薩戒本        一卷
      劉宋求那跋摩譯──(四三一)
          菩薩善戒經      十卷
          菩薩善戒經      一卷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四三五──)
          相續解脫經      二卷

  曇無讖與求那跋摩所譯的,即『瑜伽師地論』「本地分」的「菩薩地」。求 那跋陀羅所譯的『相續解脫經』,即『解深密經』的後二品,但並非依據經本轉 譯,是從『瑜伽論』「抉擇分」中摘譯而別行的。『相續解脫經』每品初,都有 [P333] 「如相續解脫經說」一句,這就是『瑜伽論』引述契經的原文。這樣,『瑜伽論 』的「本地分」與「抉擇分」,在五世紀的初三十年,已傳來中國了。我推定無 著的編集『瑜伽』,在三七0到三八五年;離該論的傳來中國,相隔四十年,即 能適合此一事實而沒有違難。如以世親為生於四二0年,那末『瑜伽論』傳來時 ,無著雖為兄長,也不過二、三十歲,即不能符合此項傳譯的史實。

  二、世親的論典,在五0五年頃,由菩提流支,勒那摩提傳來中國,從事翻 譯。菩提流支為世親系的學者,他在傳述的『金剛仙論』(卷十)中,說到師承 授受的次第,如此:

   彌勒──無障礙(無著)──天親──金剛仙──菩提流支

  流支與世親,中間已隔著金剛仙。而且說:從彌勒傳授「以至於今,始二百 年許」。二百年許,雖不必確定為二百多年,但這決非數年間事。流支為世親大 乘學的再傳弟子,已從事傳譯世親的大乘論。流支在五00年頃動身來中國,所 以如以為世親弘揚大乘,即為五世紀的下半世紀,這是無論如何也難以同情的。 [P334]

  三、吉迦夜於四七四年到中國來,與曇曜合作,編譯『付法藏因緣傳』。該 傳卷六,已敘及世親及以後的大德。

  婆修槃陀──摩奴羅……鶴勒那……師子

  婆修槃陀即世親,吉迦夜已知道他去世,所以世親決非四二0到五00年時 代的人。然有些學者,為了確立自己的推論,感到此一事實的矛盾,於是乎以為 :摩奴羅即如意論師以前的婆修槃陀,是古世親;而『西域記』(卷二)中如意 論師的弟子世親,為今世親。印度同名者極多,古世親與今世親,並非不可能, 或許還不止一古一今而已。不過,『付法藏傳』中的婆藪槃陀,我敢肯定他即是 唯識學者世親。因為,『西域記』說如意論師為世親的師長,與外道辨論失敗而 自殺,這不過奘門的傳說如此。真諦譯的『婆藪槃豆傳』,以為:「摩羅他( 即摩奴羅,即如意)法師、婆藪槃豆法師等諸大法師,悉往餘國,不在。摩羅 他,譯為心願。唯有婆藪槃豆師佛陀蜜多羅」,不得已出去應敵,結果失敗受辱 。六四0頃,玄奘傳說:如意為師,世親為弟子。早一些,五五0頃,真諦的傳 [P335] 說:世親與如意為同時的大德。再早些,四八0頃,吉迦夜的傳說,何嘗不可以 世親為師,如意為弟子!如意與世親的或先或後或者同時,這不過傳說紛歧,不 能確定二人的關係而已。焉能偏據『西域記』的傳說,武斷摩奴羅以前的世親為 古世親!證真的『止觀私記』(卷一),曾舉出五項理由,以證明『付法藏因緣 傳』中的婆修槃陀,不是今世親。小野玄妙的『佛教年代考』,認為二、五兩項 ,有歷史左證的充分價值,實則也毫不足取!『私記』說:「二者,論師以如意 論師為師,今云闍夜多」。如意是否世親的師長,在傳說中並沒有確定,焉能以 此為理由而證明彼此不同。玄奘傳以如意為世親師;真諦傳以佛陀蜜多羅為世親 師,吉迦夜傳說闍夜多為世親師,都不過是傳說紛歧。充其量,也不過錯誤而已 ,決不能因此而證明古人而非今人。『私記』又說:「五者,景德傳燈錄第二, 列付法藏中云:婆修槃陀,羅閱祇人也」,似乎與健陀羅的世親不同。然『付法 藏傳』本無此明文;這是從『寶林傳』以來臆造的傳說,又那裡能據此而判為二 人?『付法藏傳』說:婆修槃陀「宣通經藏,以多聞力智慧辨才,如是功德而自 [P336] 莊嚴,善解一切修多羅義」:這不是大論師的姿態嗎?

  根據這些事實,所以推定世親的年代,不能更遲了。

  然而有些傳說,似乎又非遲一點不可,這不能不加以考察。第一、世親在世 的時代,依真諦及玄奘的傳說,與毘訖羅摩阿迭多王同時。如『婆藪槃豆傳』說 :「國王馝柯羅摩阿袟多,譯為正勤日。……時婆藪槃豆法師等諸大法師,悉往 餘國。……正勤日王太子,名婆羅袟底也,婆羅譯為新,袟底也譯為日……留法 師住阿瑜闍國」。『西域記』(卷二)也說:「時室邏伐悉底國,毘迄羅摩阿迭 多(唐言超日)……。興王膺運,表式英賢。世親菩薩欲雪前恥,來白王言」。 世親與超日(正作遍超日,即正勤日)王及其後繼者同時,二傳大體一致,這是 不可忽視的傳說。在毘多梨 (Bhitari)出土的一著名印刻,上面刻有鳩摩羅笈 多二世的王系,中有鳩王二世的祖王父王的名字,作:

   補羅笈多毘訖羅摩阿迭多Puragupta-vikrama^ditya 那羅新哈笈多婆羅阿迭多Narasim%hagupta-baladitya [P337]

  這顯然的合於真諦的傳說。印刻中的補羅笈多──即正勤日王,直承鳩摩羅 笈多的王統。此二王的年代,高桑駒吉在『諸王統年譜』說:補王為四八0到四 九0年,那王為四九0到五三0年在位。赤松佑之在『印度民族史』說:補王為 四八0到四八五年,那王為四八五到五三0年在位。宇井伯壽的『印度哲學史』 說:補王為四七0年頃在位。補王與那王在位的時代,大抵在四八0到五三0年 ;補王可能再早一些。『西域記』(卷九)論到那爛陀寺,曾經六王次第興修, 即:

   鑠迦羅笈多──佛陀多──怛他揭多多……婆羅阿迭多。

  佛陀Buddhagupta鐫有年代的錢幣及銘文,現在還有保存,他必為 四八0到五00年頃在位﹝這樣,不屬於同一王統,時代略後的婆羅阿迭多── 即那羅新哈笈多,推論為四九0到五三0年在位,也極為合理。世親與補王及那 王同時,那時代即不能早;即使四二0到五00在世,或許還太早呢!

  然而,四、五世紀間,世親的論典已傳來中國;菩提流支已是世親的再傳; [P338] 無著編集的論典,傳來已八、九十年了。說世親與此二王同時,是絕對不能的。 考『西域記』,覺得『西域記』雖說世親與毘迄羅摩阿迭多同時;也曾提到幻日 ──或作幼日,即新日,婆羅阿迭多,但沒有說即是世親當時(遍)超日王的兒 子。雖說興王膺運,並未說出名字;所以世親同時的毘迄羅摩阿迭多,可能另有 別人。原來毘迄羅摩阿迭多,印度君王用此尊號的很多;補羅笈多(四八0── 四九0)曾用此稱號;旃陀羅笈多二世Chandragupta Ⅱ(三八五──四一 三)也曾用此名。不屬於笈多王朝的,姑且不談。所以毘迄羅摩阿迭多,不一定 是補羅笈多;最妥當的,應該是旃陀羅笈多二世。以世親為三六0到四四0時人 ,即適合旃王二世及其後繼者鳩摩羅笈多的時代。真諦的傳說,或許因補王同名 (遍)超日而誤傳,把他的兒子新日王也寫上了。

  第二、玄奘遊學印度,參訪當時的名學者,如戒賢、勝軍、密多斯那、都是 世親的後人。從戒賢等上推到世親,傳承的次第,傳說如此: [P339]

圖片
            ┌ 安慧──勝軍
      世親─┤ 陳那──護法──戒賢
            └ 德光──密多斯那

  從玄奘上推到世親,不過三傳或四傳,年代似乎不能過久。此項師資傳承的 傳說,如果不嫌武斷的話,我認為有點不盡不實。佛教中的傳承說,大都如此。 且如玄奘參見密多斯那時,是貞觀九年(六三五)。『慈恩傳』(卷二)說:「 密多斯那年九十,即德光論師弟子」。密多斯那應生於五四六年。假定二十歲時 從德光受學,而德光年已八十,那德光即生於四八七年。世親於五00年去世, 這位弟子──德光不還是十四歲的小沙彌嗎?所以,即使說世親為四二0到五0 0年在世,對於傳說中的師資傳承,還是不免有點脫節!德光、安慧、陳那,為 世親的弟子,勝軍曾從安慧修學聲明及大小乘論的傳說,可能不是及門參學;繼 承此一學系,私淑的或間接的。這種傳承的傳說,不能看作嚴密的譜系。我們如 不能抹殺前面幾項事實的話。 [P340]

  從陳那到玄奘的傳承,可能是確實的。但窺基傳說護法三十二歲去世,不見 於『慈恩傳』及『西域記』。依『西域記』的記載:護法初在憍賞彌破外道,又 在鞞索迦破小乘;後來,到摩竭陀的那爛陀寺來。他的著述,已譯為漢文的,有 『三十唯識釋』(糅合於成唯識論)十卷,『成唯識寶生論』五卷,『觀所緣緣 論釋』一卷,『廣百論釋』十卷。玄奘與義淨,都說他還著有『雜寶聲明論』二 萬五千頌。他的弟子,像戒賢、勝友、智月、親光、最勝子等,都是一代的大論 師。據多氏『印度佛教史』(二十五章)的傳說:護法「住金剛寶座說法三十年 (奘門也傳說他退隱於此)次月稱為那爛陀寺主」。有精深而且不少的著述,有 很多的有名的弟子,說他三十二歲而死,實難以使人相信。『西域記』(卷八) 說:戒賢「至此國那爛陀僧伽藍,遇護法菩薩,聞法信服,請服染衣。……門人 戒賢者,後進之翹楚也。……是時戒賢年甫三十,眾輕其少,恐難獨任。護法乃 解之曰:有貴高明,無云齒歲」。這可見戒賢從護法出家──應是任寺主時。又 可見戒賢年三十歲時,是護法門人中的後進年少;誰會相信護法的年齡,那時也 [P341] 不過三十左右呢?今假定陳那與護法的年齡為八十,推定從世親到玄奘的年表如 下:

圖片
      西元四二一     陳那生;
      西元四四0     世親卒;
      西元四八一     護法生;
      西元五00     陳那卒;
      西元五三一     戒賢生;
      西元五六0     護法卒;
      西元六三六     玄奘見戒賢

  關於世親的年代,過遲,即不能解說三項事實;而太早,又不能解說二種傳 說。所以折中的說:世親年八十,約生於三六0年,卒於四四0年。這該比過遲 過早者要適當些吧! [P343]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