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華雨集第一冊』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B 觀佛功德莊嚴 云何觀佛功德莊嚴成就?觀佛功德莊嚴成就者,有八種應知。何等八種?一者、 座莊嚴,二者、身莊嚴,三者、口莊嚴,四者、心莊嚴,五者、眾莊嚴,六者、 上首莊嚴,七者、主莊嚴,八者、不虛作住持莊嚴。

  先列舉觀佛八種功德莊嚴,以下別釋。

  
何者座莊嚴?偈言:「無量大寶王,微妙淨華臺」故。

  今觀佛,先從座觀起。小乘佛座,只是吉祥草,佛作老比丘相。大乘不若 是。其座七寶莊嚴,種種不同,因眾生境界各異之故。今觀佛座,為無量大寶 所成之微妙清淨蓮華臺。此臺為十地菩薩成佛所坐。座何以為蓮花?一者、蓮 出污泥而不染,二者、蓮有實。花為因,實為果。以清淨修行因(花)結成佛 果。此華座,他經謂係一大紅寶蓮華王,象徵人心,佛因修心而成。此心雖為 虛妄心,而修行仍不離此妄心,離妄心即顯真心,現成佛道,故『般舟三昧經 [P386] 』說:是心作佛,是心即佛。

  
何者身莊嚴?偈言:「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故。

  相者、身上特徵之顯而易見者,如眉間白毫相等。好者、相之細微者,所 謂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乃化身佛之相好。若真身佛(如『華嚴經』說),則 有無量相、無量好。今舉根本三十二相中之一相,名為常光相,因此相常在, 非若神通時,或說法時之特別放光。一尋者、八尺,實即一丈。佛光普照十方 界,何以稱僅一尋?喻如燭火,光源一點,而光被全室,其義如是。色像者、 有形有色之身像也。色像微妙,出一切眾生之上。

  
何者口莊嚴?偈言:「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故。

  如來音聲微妙,藏經中專有一經讚嘆如來三密微妙者,謂聞者不分遠近, 其聲皆歷歷分明,如在耳際。其秘密不可思議!又能隨人聽法,隨機各異。或 聽說空,或聽說有,非僅音聲柔軟可聽也。

  
何者心莊嚴?偈言:「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故。無分別者,無分別 [P387] 心故。

  佛心如地,無分淨穢輕重,一體承擔,如水、火、風、虛空,等無分別。 眾生起心即分別,佛則無論毀譽,均不分別。但如是了解,仍只是在事相上了 解如來。其實佛心豈無了別,何能與地、水、火、風、虛空相比?故以鏡喻, 則佛心易明。來則了了分明,去則不留微痕;亦無欲照之心,只是無時不照, 無物不照,非若木石之為無分別也。今佛何以臻此?原來無分別心有二種:一 者、定心,一者、慧心。凡夫不知定境。得定者,因精神集中,妄念停歇,初 時尚偶有妄念來襲,及後粗分別止,細分別尚存,再修則細分別亦無,遂自以 為已得無分別,其實非是。佛之無分別,係從定中修觀,通達一切法無自性, 得無分別智而來。如是無分別而無所不知,經中有喻之為天鼓自鳴者,即是。

  
何者眾莊嚴?偈言:「天、人、不動眾,清淨智海生」故。

  不動眾為一種高級天,係由不動業感生。不動業即定業,修四禪、八定者 得之。初生此天,亦有散心,臨終亦然。但中間一段,常處定中,非若六欲天 [P388] ,此之謂不動眾。凡修行眾生,未成佛前,總在天人之間來往,故雖生極樂, 仍具人天相,但係由清淨智海所生。此在眷屬功德成就一節中已說過。若一般 凡夫,自是正覺華(佛之清淨智海)化生,而大菩薩輩,則已得清淨智,自是 由其本身清淨智海轉生。

  
何者上首莊嚴?偈言:「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故。

  上首者、有學有德之人,無論行住坐臥均居首席地位者,謂之上首。弟子 中之大弟子,如釋迦佛之上首為舍利弗、目犍連。毘盧遮那佛之上首為文殊、 普賢。極樂世界為觀世音、大勢至。上首者、猶如助教,助佛教化者。此上首 如妙高山,勝妙無比。以山喻者,一則高大,二則不動。

  
何者主莊嚴?偈言:「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故。

  丈夫眾、極樂無女人也。繞者、繞佛,或乙匝,或三匝,為印度禮節,示 恭敬也。

  
何者不虛作住持莊嚴?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 [P389] 寶海」故。

  說法不能動眾,即虛作住持。佛本願力,最為要緊。無是願力,雖眾生有 願,亦不得往生。因佛願眾生往生彼國,即得不退轉故。非虛作住持,因究竟 成佛故。佛本願為成立一最清淨最莊嚴之世界,以利樂眾生。其實上求佛道, 下化眾生,為一切菩薩本願。其菩提心,佛佛道同。其所不同,在於細節。如 阿彌陀佛之四十八願,與藥師佛者,即有所不同。此四十八願,簡言之有兩重 點:一者、到極樂世界者,人人皆當如是如是,一者、其欲來時,只須念佛; 即得佛於臨終往迎,甚至十念亦生,故能不分眾生淨穢,皆可攝受,否則眾生 心濁,何得仗自念佛之力,得生淨土?但仗佛力始得如是,故不虛作住持也。 眾生見化身佛,有空過者。如釋迦之世,隨佛出家,甚至有墮地獄者。但如見 實報莊嚴佛,如阿彌陀,則決無空過,必得成就。

  
即見彼佛,未證淨心菩薩,畢竟得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無異;淨心菩薩與上地 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 [P390]

  初地菩薩得無漏淨心。地前十住、十行、十迴向菩薩,均未得淨心。得平 等法身者、通達一切諸法究竟真理,般若現前,與真理相應之謂。今言法身, 人人有分,固是。但未到證悟,即為未得,如父母產業,諸子人人有分,但未 承嗣,究未得到。今言未證淨心(開悟)菩薩,見佛得平等法身,與淨心菩薩 無異者,喻如他人財產,雖非己有,如荷主人邀請,則享用與主人無異。佛力 無邊,即釋迦佛經中亦多有此種事蹟。佛力加被,則凡夫可得天眼。今生淨土 者,雖未淨心,到彼即同淨心菩薩。而初地之淨心菩薩,亦與其他上地──二 ……十地菩薩平等,以畢竟同得寂滅故。

  
略說八句,示現如來自利利他、功德莊嚴、次第成就應知。

  此略結。前七句為自利,後一句為利他。

  
C 觀菩薩功德莊嚴 云何觀菩薩功德莊嚴?觀菩薩功德莊嚴者,觀彼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應 知。 [P391]

  此處所謂菩薩,係指已有修為之大菩薩,非指初心菩薩而言。

  
何等為四?一者、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 事。偈言:「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開諸眾 生淤泥華故。

  諸大菩薩不離佛土而得應化十方,可以太陽為喻。太陽不動,而光被大千 ,各地眾生,普見日在。菩薩從利他以自利,故須如實修行。常轉清淨法輪, 教化眾生,即是佛事。眾生如淤泥中之蓮華,今得化為佛身之菩薩日朗照,乃 得開放。

  
二者、彼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 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偈言:「無垢莊嚴光,一念及 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故。

  此段言菩薩化佛身應世,非有先後,乃同時遍臨十方,普放光明。故不動 者為菩薩真身,其在外宏化者為應化身。今言佛身有三:法、報、化身,化身 [P392] 即應化身,但亦有稱法身、應身、化身者。應身即同報身,今以前者為主。又 有一種分類:一者、真身,一者、應化身。真身者、除有限壽命之化身外,有 一無量壽之真身。但若要講得清楚,則應如唯識宗,分為法身、自受用身、他 受用身、及化身四者。除人人具有之法身外,佛更有一清淨圓滿、智慧功德所 莊嚴之自受用身,亦稱圓滿報身。此即佛之真身,為凡夫所不能見。又有為大 菩薩等所見之佛之他受用身,無量相好,亦為凡夫、二乘、及初心菩薩所不能 見。未證悟菩薩及凡夫所見者,則不過化身而已。化身或大如須彌山王,或壽 八萬四千歲,仍是化身。他受用身已是遍一切處,遑論真身?但此諸身,均不 離法身,故亦有稱一切身為法身者。今言菩薩:一切眾生均有法身,但未莊嚴 ,稱素法身。菩薩一旦登地,般若現前,可見佛之他受用身,本人亦分證法身 ,慈悲般若亦有少分,故亦已有實報莊嚴之法身,能起應化身。一心一念放大 光明者,一念心中放大光明也。凡夫在一念心中,成就一事,作種種事,蓋絕 不可能。須多念,長時乃能少分成就。而菩薩則能於起心動念之際,即放大光 [P393] 明,遍至十方何所作為?教化眾生,以種種方便,除一切眾生苦厄也。但菩薩 救苦,不限教化,有以神力使地獄轉清涼者,猶如世間人王,可有權力使牢獄 囚犯,暫令蘇息者然。

  
三者、彼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會大眾無餘,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嘆諸佛 如來。偈言:「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讚佛諸功德,無有分別心」故 。

  此化身菩薩於一切世界無有遺漏(無餘),以光普照佛會大眾無遺,以廣 大無量供養、恭敬、讚嘆一切世界諸佛。

  
四者、彼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 實修行。偈言:「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皆願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四種菩薩功德,一乃如實修行,助佛說法,二乃放光滅眾生苦,三乃供養 十方諸佛,此第四乃至無佛法處建立三寶。菩薩應化,於無佛法處,作佛,說 法,度僧。住持三寶功德如大海,令眾生得以修行。又不只一處,何等世界無 [P394] 佛法,菩薩即乘願往化也。

  
D 功德莊嚴攝歸清淨 又向說佛國土功德莊嚴成就,佛功德莊嚴成就,菩薩功德莊嚴成就,此三種成就 願心莊嚴,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 法身故。

  向說──以上所說三種成就,即是阿彌陀佛願心莊嚴,如無此願,則不得 成。但徒有願,如無行,亦究不得成。此願即四十八願,或一大菩提願。此願 心莊嚴三種成就,以一法句綜括言之,可謂即清淨二字。而所謂清淨,即真實 智慧無為法身,亦即出世無漏般若,以別於世間之有為有漏妄識。三種莊嚴, 一切清淨,並此無為法身所顯現也。論有為無為法之區別:中國人說有為無為 ,多受道、儒影響。佛法中之有為無為,甚為簡單。為者、造作義,凡有生、 有滅、有作、有為、有果、有因,種種因緣和合而生者,皆是有為法。準此, 即佛菩薩一切說法、度世等等,無非有為。而無為法者,則一切法空性也。即 [P395] 佛之四智菩提為種子所生者,仍是有為。無漏法中亦仍有有為法。另一界說: 有為為煩惱業所為,換言之,生死雜染,皆是有為。如是解說,則無漏業果, 應是無為。此二種界說,在『阿含經』中即有。但約前一種界說,則有為範圍 廣,即佛無漏戒定慧果,亦為有為法。今依後一說,與真實相應之無漏智慧, 皆無為法身所攝也。

  
此清淨有二種應知,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器世 間清淨者,向說十七種佛國土功德莊嚴成就,是名器世間清淨。眾生世間清淨者 ,如向說八種佛功德莊嚴成就,四種菩薩功德莊嚴成就,是名眾生世間清淨。如 是一法句,攝二種清淨應知。

  一切無非清淨,清淨不外乎器世間清淨──佛國土功德莊嚴;有情世間清 淨──佛與菩薩功德莊嚴。故清淨一句,總攝智慧觀察彼土之一切功德也。

  
3 廣明迴向 如是菩薩奢摩他、毘婆舍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如實知廣略諸法,如是成就 [P396] 方便迴向。

  柔軟心者,心性調柔,禪定功深,故能心得自在。若心不調柔,不得定, 即不能如實觀察了知廣略諸法。故必先修奢摩他──止,心乃得柔軟;修毘婆 舍那──觀,乃能如實知諸法。何謂止?何謂觀?止者,攝心一境,安住不動 之謂。依本論,則念念發願而得定。如心於境,起推求分別觀察,即謂之觀。 修止觀所生影像──現於心中之相,有二種:一者、有分別影像;二者、無分 別影像。前者為一般止觀,如數息、白骨觀等,皆有分別。如修空,則為無分 別影像。所謂廣略修行者,略即止修,廣即觀修。知廣略諸法者,廣指以上所 述,觀佛座功德,佛土清淨功德等;略則最後一句,清淨二字,即總觀一切清 淨。如是修行,乃能成就巧方便迴向。離煩惱、業、苦,即為清淨。龍樹在『 大智度論』中說:清淨即空義。因空性清淨,遍一切法,畢竟寂滅故。如是修 行,心得調柔,如實觀察而得悟入(或雖未悟入,已能如實知廣略諸法,達於 相似證境)。依止能成觀,依觀慧乃能成就巧方便迴向,蓋方便要依般若而起 [P397] 也。迴向有巧方便及無方便二類(詳見『大般若經』)。巧方便迴向者,無我 法執之迴向也。不著有能迴向之人,了解一切法平等空寂,我法兩執均破,與 空相應,如是回向,謂之巧方便。大乘『般若經』說:各種功德,如不能與無 所得空相應,即不能到達佛功德海,不能為成佛資糧,回向亦如是,故『般若 經』曰,以無所得故,乃能動能出,出三界到一切智海。

  
何者菩薩巧方便迴向?菩薩巧方便迴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 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 國,是名菩薩巧方便迴向成就。

  功德善根,即同一物,因由功得德,稱為功德。此一功德,即發為善果之 根。如稻為耕耘功德,明春可賴之發新稻,即為善根。所謂功德善根,即前所 修禮拜門、讚嘆門等五念門功德。以此功德,不為自身利益,但為眾生:拔一 切眾生苦,發願攝取一切眾生,同生極樂。迴自行功德以向利樂眾生,故謂之 為迴向也。 [P398]

  
菩薩如是善知迴向成就,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何等三種?一者、依智慧門, 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 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 種菩提門相違法故。

  至此,五念法門圓滿,以下乃總攝其要,以明必能隨願往生也。菩薩能如 是巧方便迴向,即可遠離三種與菩提(大乘覺)相違之法。一者、智慧:我心 貪著自身,梵名薩迦耶見,即是我我所執。有分別所生之粗執,及無始以來之 細執。欲破此見,惟賴智慧,因此見以情執為本,與生俱來,故必依智慧門, 乃能不求自樂。因佛法般若,即以通達一切法無我為目的也。二者、慈悲:無 安眾生心者,無欲令眾生得安樂之心也。能遠離此心,即慈悲心也。凡夫之愛 ,只限於一家一姓,不能普愛眾生,拔一切眾生之苦。三者、方便:以一切方 便利益眾生。若念念欲拔眾生苦,則不起供養恭敬自身之心。能如是,即遠離 與菩提門相違之心。所作所為與菩提門相違,即不得成佛。故僅知禮拜、讚嘆 [P399] ,而無智慧、慈悲、方便、迴向者,即與菩提門相違,成佛仍非易事也。

  
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何等三種?一者 、無染清淨心,以不為自身求諸樂故。二者、安清淨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三 者、樂清淨心,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是名三種隨 順菩提門法滿足應知。

  與上相反,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三者是:因無我執故其心清淨,不為自 身染著諸樂。安清淨心者,能拔眾生苦,能安一切眾生之清淨心也。樂清淨心 者,令眾生得大菩提樂,得生淨土樂之心也。

  
向說智慧、慈悲、方便三種門,攝取般若,般若攝取方便應知。

  上所說智慧、慈悲、方便三門,總攝為般若、方便──二智。般若要義在 無我,照一切法性空。不破我我所執,終非智慧。方便中以巧方便迴向為最上 方便。方便即善巧妙用,從般若來,經稱先得般若,後得方便。如鍊沙得金, 喻般若;以金製成莊嚴具,即喻方便。今總攝為般若、方便兩門,其慈悲一門 [P400] ,即為方便所攝。因慈悲由般若生,與方便同也。

  
向說遠離我心不貪著自身,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此三種法遠 離障菩提心應知。

  依智慧、方便而論三門,依遠離邊,即為離(三種)障菩提心。無障之菩 提心,即二智離障之菩提心也。

  
向說無染清淨心,安清淨心,樂清淨心,此三種心略一處,成就妙樂勝真心應知 。

  依無染障而顯之清淨邊,即三種清淨心。此三種心略一處者,綜合一處也 。綜此三清淨心則成就妙樂勝真心。勝者、殊勝,超越一切世俗之義,通達空 無我真如法性之義,如言勝義諦、真如等。故勝、真,即無染、不虛妄、一切 法本相。妙樂者、無染清淨之樂,即離繫樂。

  
如是菩薩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能生清淨佛國土應知。

  無障心者、無障菩提心也。菩薩具此四心,故能生於阿彌陀佛之清淨佛土 [P401]

  
是名菩薩摩訶薩隨順五種法門,所作隨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說,身業,口業,意 業,智業,方便智業,隨順法門。

  總結上來五念門。作願門為意業,觀察門為智業,方便迴向門為方便智業 。是五種隨順法門,如能具足,修行圓滿,則生西如操左券。

  至此,有一問題發生,即綜觀以上佛國,固是莊嚴,但生西亦非容易。眾 生心識,本有矛盾,又想佛國至極圓滿,又望生西容易,不可得兼,乃有研究 極樂究為何種世界者。有謂乃阿彌陀佛報身所居之報土。眾生如不能修五念門 圓滿,即不能隨意往生,故有念佛往生係別時意趣之說。但另有一說,則認為 係化佛之化土,如大小阿彌陀經所言。該國有時、有地、有二乘,應為化身土 。但如為化土,則極樂似非最極理想之地。今世親菩薩所見較為圓通。認為是 報土,因其中無二乘、根缺、及女人,故須具足五門,方得往生,不是易事。 但約一切學眾說,世親菩薩別有漸次成就之法門,如下文所說。 [P402]

  
4 漸次成就 復有五種門,漸次成就五種功德應知。何者五門?一者、近門,二者、大會眾門 ,三者、宅門,四者、屋門,五者、園林遊戲地門。此五種門,初四種門成就入 功德;第五門成就出功德。

  今此五門,仍不離禮拜、讚歎等五門。但此所說,修一門有一門之成就, 或淺或深,均得往生極樂國也。亦是次第深入:近門者,至安樂國境。大會眾 門者,得預大法會。宅門者,如登堂。屋門者,如入室。園林遊戲地門者,隨 意度化眾生也。到極樂國,目的在成佛道,化導眾生,豈入室安居而已,故須 外出園林也。今依此論,不依專念定位次上下,而以發心修行,漸入漸深為次 第。

  
入第一門者,以禮拜阿彌陀佛,為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是名入第一門。

  何故禮拜阿彌陀佛?唯為願生彼佛國土。如信敬懇切,六時禮拜虔誠,必 得生於安樂國土。 [P403]

  
入第二門者,以讚歎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依如來光明想修行故,得入 大會眾數,是名入第二門。

  隨順名義稱如來名者,稱名須知此名所有之意義,故稱佛名即是讚佛功德 。口稱阿彌陀佛名號,心想無礙光如來,身光、智光,十方無礙。如此持名念 佛,必得至佛土大會眾處,預聞法大眾之數。

  
入第三門者,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 是名入第三門。

  定中唯有意識,餘識一概不起,故眼不見色,耳不聞聲,乃至身不覺觸。 意識一念等流相續,安住,寂靜。定心必有輕安,起定則有身心精進也。今以 一心專念作願生彼為方便,是念念發願往生,修成念佛三昧。得入蓮華藏世界 ,則能見阿彌陀佛住處,極樂世界之真相矣。前二為散心,此為定心。依此門 ,可見前二門所見,乃應化之身土耳。

  
入第四門者,以專念觀察彼妙莊嚴,修毘婆舍那故,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 [P404] ,是名入第四門。

  定中起觀察慧,專念觀察佛國土、佛、菩薩一切功德莊嚴。觀慧成就,證 入淨心地,能受用大乘法味之樂。此則是他受用土(報土),菩薩已分證法身 矣。見阿彌陀佛之崇高目的,於是達成。上三門以信願為主,此門為般若慧。 故論初云:「云何觀?云何生信心」?依此而安立五門也。

  
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 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迴向故,是名出第五門。

  菩薩已證法身,即應以大悲心,憫念苦眾生,起應化身──佛身、菩薩身 、種種眾生身,迴入生死園煩惱林中。菩薩應化身,與眾生同事,現有生死煩 惱之相。遊戲神通,起種種佛事,度脫眾生。遊戲,自在之義。遊戲神通,即 神通自在也。前四是自利,向上進修故是入;此為利他,迴入生死,故名出。

  
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應知。菩薩出第五門,利益他迴向行成就。菩薩如是 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P405]

  上來總結。自利利他是菩薩行,修菩薩行,能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等覺,即是成佛。速得成就者,以依阿彌陀佛本願力而修行,如稚子 依長者扶持而行,無迷途傾跌之虞,必能有所至。此念佛法門之所以名為速得 成就也。

  上來出入五門,試舉喻以明之。北平舊稱北京,乃歷代帝都。欲至北京覲 見皇帝者,如來至外城,即是北京城,如第一近門也。進至內城,見街衢寬長 ,人眾往來,如第二大會眾門也。更進抵紫禁城,遙見宮廟之富,如第三宅門 也。進入殿宇宮院,見富麗堂皇,莫可名狀;帝與大臣等論事其間,如第四屋 門也。既覲見皇帝,然後自在遊觀,一切城內園苑名勝,貧戶陋宅,如第五園 林遊戲地門也。此五門,約多人說,隨修行功德不同,淺深有異。雖曰不同, 而同是極樂國,如同是北京城也。約一人說,則初由禮拜,漸修漸深,終於圓 成佛道。最初身業禮拜,即生極樂,必得成佛,可謂易行矣!

  此論總攝一切『阿彌陀經』義,弘揚大淨土法門。真正三根普被,能淺能 [P406] 深,聞此論者,不可等閑視之也!(顧法嚴記)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