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華雨集第二冊』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二章 方便道之施設

第一節 四不壞淨(四證淨)

  中道──八支聖道的修行,是以正見samyag-dr!s!t!i為先導的。從眾生身心 自體去觀察,通達緣起prati^tya-samutpa^da:「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而苦 蘊集;「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而苦蘊滅。苦蘊集是生死流轉,苦蘊滅是解 脫涅槃。如實知緣起的集、滅而修行,達到悟入真諦,就成為聖者。聖者的悟入 ,是「遠離塵垢,法眼生,謂所有集法皆是滅法」(1)。或說:「於四諦如實 知」;「知見四諦得漏盡」;「於四諦如實現等覺」(2)。總之,於緣起、四 諦catva^ry-a^rya-satya^ni的體悟,是初果的預入聖流,到阿羅漢究竟解脫,如來 現正等正覺的不二法門。 [P41]

  中道正行的修證,對一般根性來說,到底是難了一些。因為眾生無始以來, 一直繫縛在「樂阿賴耶,欣阿賴耶,阿賴耶」中,成為眾生──人的特性。核 心是自我,表現為(情感的)「我我所愛」;在知識開展中,成為「我我所見」 ;而更根深柢固的,是(意志的)「我我所慢」。要徹悟緣起無我,離見dr!s!t!i 、愛tr!s!n!a^、慢ma^na而究竟解脫,不能不說是「甚深」了。釋尊大慈悲心, 不捨眾生,所以有方便道的施設。契入甚深法的初果,名為須陀洹srota^^panna──預流 ,意思是預入聖道之流,成為聖者。佛弟子中,確有「言下頓悟」的 ,但約一般根性來說,總是次第漸入的。入預流位,有必備的條件,名為 四預流支catva^ro-srota-a^panna$n%ga^ni。經中有兩類四預流支,有屬於如實道的,正見為 先的預流支,如『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三一四)說:

   「諸比丘!有四預流支,何等為四?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 隨法行」 (3)

  預流支是證入預流果的支分。先要親近善士:佛及聖弟子是善士;佛弟子而 [P42] 有正見、正行的,也是善士。從善士──佛及弟子聽聞正法,不外乎四諦(一切 法門可統攝於四諦中)。這是古代情形,等到有了書寫(印刷)的聖典,也可以 從經典中了知佛法,與聽聞一樣,所以龍樹Na^ga^rjuna說:「佛法從三處聞: 從佛聞,從弟子聞,從經典聞」。無倒的聽聞正法,能成就「聞慧」。如所聞的 正法而審正思惟,如理作意能成就「思慧」。如法隨順法義而精勤修習,法隨法 行能成就「修慧」。聞、思、修──三慧的進修,能見諦而得預流果。這是般若prajn~a^ ──慧為先導的,為上一章「中道正法」的修行階梯。

  經中說到另一預流支,就是四證淨catva^ro-vetya-prasa^da,如『相應部』 (五五)「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二五三──二五四)說:

   「諸比丘!汝等當勸彼等(親族、朋友)修習安住四預流支。何等為四? 謂於佛證淨勸導修習安住……,於法(證淨)……,於僧(證淨)……,聖者 所樂……能發三摩地之戒勸導修習安住」。

  證淨avetya-prasa^da,在『雜阿含經』中,譯為不壞淨abhedya-prasa^da [P43] ,這是脅(Pa^rs/va)尊者所傳,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三(大正二七•五三四 下)說:

   「脅尊者曰:此應名不壞淨。言不壞者,不為不信及諸惡戒所破壞故。淨 謂清淨,信是心之清淨相故,戒是大種清淨相故」。

  佛buddha,法dharma,僧伽sam!gha──三寶,是佛法開展中形成的全 體佛法。信s/raddha^是以「心淨為性」的(4);對三寶的證淨,是對三寶堅定 不變的信心。聖者所愛樂戒s/i^la,是佛弟子必不可缺的,如法的正常戒行。有 信與戒為基礎,能深入佛法。本來這是對三寶的淨信,及「聖(所愛)戒成就」 ,以後才合名證淨。名為四證淨,那是證智相應的信與戒;不壞淨可通於深淺 ──聖者的證淨(即證預流果);還沒有證入者的淨信。這是以信為主,能由淺 易而深入的法門。

  預入聖流,一定是有慧有信,缺一不可。經說以信為先或以慧為先,只是適 應根性的方便不同,所以佛法所說的兩類預流支,都可以依之而成為聖者。經上 [P44] 說:佛弟子的根性,利鈍不同,有隨法行dharma$nusa^rin與隨信行s/raddha$nusa^rin 二類,如『雜阿含經』卷三三(大正二•二四0上──中)說:

   「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於五法增上智慧,審諦 堪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法行」。

  「聖弟子信於佛言說清淨,信法、信僧言說清淨,乃至五法少慧,審諦堪 忍,謂信、精進、念、定、慧,是名聖弟子不墮惡趣,乃至隨信行」(5)

  隨法行人,於信等五法中,智慧增上,是慧力特強,以慧為主而信等為助的 。隨信行人,於五法中是「少慧」,慧力差一些,是以信為主而慧等為助的。信 等五根,因根性而可能有所偏重,而其實五根都是具足的。甚深法是智慧所覺證 的,以聞思修而入的預流支,是利根隨法行人。在佛法的開展中,方便適應,又 成立證淨(重信)的預流支,那是鈍根隨信行人所修學了。

  「法」,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界」的。釋尊在菩提樹下,徹悟 [P45] 正法而被尊稱為「佛」。釋尊說法教化,出家與在家的,很多人從佛修行。佛為 弟子們制立戒法;出家者依戒律而成立僧伽。在家與出家弟子中,有預流、一來 、不還、阿羅漢──四果、四向的聖者,稱出家聖者為聖僧。佛法流布人間,佛 、法、僧──三寶,就出現於世間(6)。佛法與一般神教,有本質上的差異, 但三寶住世,就有類似一般神教的情形。佛,如一般宗教的(最高神或)教主。 法,如一般宗教的教義與教規。僧,如一般宗教的教會、教團。佛弟子歸依時說 :「歸依佛,兩足尊」;佛是人類(兩足的)中最偉大、最可尊的聖者。「歸依 法,離欲尊」;在離煩惱、離罪惡的教義中,佛的法是最徹底、最可尊的。「歸 依僧,眾中尊」;佛弟子的僧伽,在一切教團中,是最可尊敬的。「歸依三寶」 ,表示出對三寶的無限信敬。這種(不離智慧的)信,清淨的、純潔的信心,類 似一般宗教的信仰。在佛教中開展起來,成為一般通俗易行的法門。對三寶的崇 敬,是信;真正有信心的,一定有戒。戒,不是外道的種種邪戒,是人類的德行 ,構成人與人間和諧安樂的行為與生活,這是聖者所愛樂(離此是不能成為聖者 [P46] 的)戒。四不壞淨,就是依此(不離慧的)深信,及完善的戒行,而能契入聖法 流的。這是「佛法」時期,適應隨信行人的方便,近於一般宗教,所以是通俗的 易行道,為出家的鈍根初學說,更多的為一般在家的信眾說。如『雜阿含經』說 :四不壞淨成就,「於此命終,生於天上」(7)。「若墮地獄、畜生、餓鬼者 ,無有是處」(8)。如是「福德潤澤,(善潤澤),為安樂食」(9)。「四種 福德潤澤,善法潤澤,攝受稱量功德不可稱量」(10)。是四種「諸天天道,未 淨眾生令淨,已淨者重令淨」(11)。修四不壞淨而深入的,能得預流果;但 重視福德,善法,不墮惡趣而生於天上,表示了趣向解脫,而又通於沒有成聖的 善道(12)

  
註【5-001】『相應部』(五六)「諦相應」(南傳一六下•三四二)。
註【5-002】『相應部』(五六)「諦相應」(南傳一六下•三二九);『雜阿含經』卷一六(大 正二•一一二上)。又「諦相應」(南傳一六下•三六0);『雜阿含經』卷一五(大正二• 一0四下)。又「諦相應」(南傳一六下•三五八──三五九);『雜阿含經』卷一五(大正 二•一0七下)。 [P47]
註【5-003】『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五中);又卷四一(大正二•二九八下)。
註【5-004】心淨與信,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三(大正二七•五三四下)。
註【5-005】參閱『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二六九)。
註【5-006】三寶的次第成立,大乘經也有說到的,如『維摩詰所說經』卷上(大正一四• 五三七下)說:「始在佛樹力降魔,得甘露滅覺道成。已無心意無受行,而悉 摧伏諸外道,三轉法輪於大千,其輪本來常清淨。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 於是現世間」。
註【5-007】『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四上)。參閱『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 」(南傳一六下•二九0)。
註【5-008】『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四中)。『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 傳一六下•二五三──二五四)。
註【5-009】『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四下)。
註【5-010】『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五上)。『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 傳一六下•三0五──三0九)。
註【5-011】『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六中)。『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 傳一六下•二九五)。
註【5-012】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第五章(三0七──三0八)。二類四預流支 [P48] ,參閱舟橋一哉『原始佛教思想之研究』(一九四──一九五)。

  

第二節 六念法門

  釋尊安立的方便道,是四預流支catva^ro-srota-a^panna$n%ga^ni:佛不壞淨,法 不壞淨,僧不壞淨,聖所愛戒成就。然經中還有二說:一、佛證淨,法證淨,僧 證淨,施捨(1)。二、佛證淨,法證淨,僧證淨,智慧(2)。這二類都名為四 預流支,可見(方便道的)四預流支,是以佛、法、僧──三寶的淨信為本的; 在三寶的淨信外,加入施捨,或者戒,或者智慧,而後來以加入「聖所愛戒成就 」為定論的。以信為基本的修行系列,是在佛法開展中次第形成的。或重在憶念 不忘,有「六(隨)念」s!ad!-anusmr!taya。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 ,念(施)捨,念天。法門的次第增多是:初修與四不壞淨相關的四念:念佛, 念法,念僧,念戒(3)。其次念五事: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捨(4) 。末後再加入念天,就是六念了(5)。如綜合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 為淨信而修行,那就有信,戒,施,慧──四法(6);信,戒,聞,施,慧 ──五法的施設 (7)。四法與五法,是為在家弟子說的,可說是三類(方便道 )預流支的綜合。

  六(隨)念法門,也是以信為先導的方便。說到念smr!ti,是憶念,明記 不忘,是修行、特別是修習定慧所必要的。依「念」的專心憶念,能趣入定境, 所以說「念為定依」(依定才能發慧)。六念的修習:繫念三寶而信心清淨,如 昏夜的明燈,荒漠中發見甘泉一樣,內心清淨,充滿了幸福、平安的充實感。憶 念(重自利的)所持的戒行清淨,憶念(重利他的)如法施捨的功德。有信心, 有善行,無論是成為預流(聖者),或還是凡夫,都會上升天國,享受福樂。所 以能「於諸世間,若怖若安,不起瞋恚,我當受持純一滿淨諸天天道」(8)。 在『增一阿含』中,六念以外,增列念身,念休息(寂止),念安般,念死,共 為十念(9)。但後四念的性質,與六念是不同的。

  六念的內容,如『雜阿含經』卷二0(大正二•一四五中)說: [P50] 「當念佛功德:此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 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念法功德:於世尊正法律,現法,離諸熱惱,非時,通達,緣自覺悟」 。 「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得須陀 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 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供 養、恭敬、尊重之處,堪為世間無上福田」。 「念戒功德:自持正戒,不毀、不缺、不斷、不壞,非盜取戒,究竟戒, 可讚歎戒,梵行戒,不憎惡戒」。 「念施功德:自念布施,心自欣慶捨除慳貪,雖在居家解脫心施,常施, 樂施,具足施,平等施」。 「念天功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 [P51] 在天。清淨信戒(聞施慧),於此命終,生彼天中,我亦如是清淨信、戒 、施、聞、慧,生彼天中」(10)

  六念的前三念,是三寶功德的憶念。如不了解三寶的內容,佛、法、僧所以 值得尊敬的所在,那就徒有三寶的憶念,並不能增長正信的。依經上說:念佛是 憶念佛的十號。這些名號,從多方面表示了佛的功德。如「如來」,是真理的體 現者,如實的宣說者。「應」(阿羅訶)是離一切煩惱,值得尊敬供養者。「等 正覺」是正確而普遍的覺悟者。這樣的顧名思義,從佛的名號而憶念佛的功德。 念法是憶念八聖道(甚深法,依八聖道而如實知見與證得)。如「現法」,佛說 的正法,依聖道而可以現見的。「離諸熱惱」,是離一切煩惱的。「非時」或作 「不待時節」,是說依法修行,隨時都可以成就的。「通達」,是說依聖道而引 導而契入的。念僧是憶念聖僧──從預流(須陀洹)向到阿羅漢果,四向、四果 的功德。這些聖者,「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或譯為:「妙行 ,質直行,如理行,法隨法行,和敬行,隨法行」。表示聖者的持行,有戒、定 [P52] 、慧等功德,所以是應受恭敬供養的無上福田(施僧得大果)。念戒是憶念自己 的戒行清淨,沒有缺失(如有所違犯,依法懺悔,就回復清淨),是聖者所稱譽 愛樂的。念施是憶念自己的施捨。「雖在居家,解脫心施」,是在家弟子,不求 世間福樂果報的清淨施(如出家,行不求名聞利養的法施)。念天是念六欲天。 有信、有施、戒功德的能生天;得預流果的,死後也上生欲界天。

  「六念」,「四不壞淨」,「念佛法僧」,「念佛」,這一類的行法,是適 應隨信行人,特別是在家弟子的方便道。有一般宗教的共通性,有安定內心,除 憂怖的作用。一、病而到死亡邊緣,身體大多數是「苦痛逼切」,而眷屬、物欲 、自我的愛戀,會引起內心的焦急、憂傷、恐怖,比身苦更嚴重得多。對在家弟 子,勸他不要戀念眷屬、戀念物欲(11) ,應該修六念(12),四不壞淨(13) 。如平常念佛、念法、念僧的,不論什麼情況下去世,決定上升而不會墮落,所 以不用為此擔憂(14)。二、離別,即使與釋迦佛別離,也不用憂悲;修六念, 就等於與佛及聖弟子同在了(15)。三、修六念的,「處兇嶮眾生中無諸罣礙」 [P53] (16)。四、賈客遠行,「於曠野中有諸恐怖,心驚毛豎」的,應念佛、念法、 念僧(17);「比丘住於空閑、樹下、空舍,有時恐怖心驚毛豎」的,應當念佛 ,並舉一譬喻,如『雜阿含經』卷三五(大正二•二五五中)說:

   「帝釋語諸三十三天言:諸仁者!諸天與阿修羅共鬥戰時,若生恐怖,心 驚毛豎者,汝當念我伏敵之幢!念彼幢時,恐怖即除」。 「如是比丘!若於空閑、樹下、空舍,而生恐怖心驚毛豎者,當念如來: 如來、應、等正覺、乃至佛、世尊!彼當念時,恐怖即除」(18)

  這一譬喻,似乎是神話,而其實是的確有此情形的。「伏敵之幢」,是軍旗 。在古代,如帥旗屹立,軍隊望見了奮勇作戰。如帥旗倒下,那不是主帥被殺、 被俘,就是逃走。部隊不見了帥旗,當下會士氣喪失而潰敗的。如戰鬥中的軍士 ,想到了主將的才能,武器精良,那部隊會士氣高昂,不會驚怖而奮戰的。依外 在事物而增強自身的心力,是確實存在的(「怕鬼唱山歌」,也是這種作用,雖 然聽到外來的聲音,其實是出於自己的)。「六念」……「念佛」,不外乎應用 [P54] 這一意義(如能導入預流,那就性質不同)。原則的說,這是一般神教所共有的 。六念等有安定內心,除憂怖的作用,經文,大抵屬於(九分教中)「記說」部 。

  
註【6-001】『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三0一、三0八)。
註【6-002】『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三0九)。
註【6-003】『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六中──下)。參閱『相應部』(五五)「預流 相應」(南傳一六下•二九六)。
註【6-004】『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八中)。
註【6-005】『雜阿含經』卷二0(大正二•一四三中──一四四上)。又卷三0(大正二•二一八中──二 一九上)。『增支部』「六集」(南傳二0•四六──五二)等。
註【6-006】『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二九九)。『雜阿含經』卷四(大 正二•二三中──下)。
註【6-007】『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傳一六下•二五九──二六0)。『雜阿含經』卷 三三(大正二•二三六中下、二三七下)。
註【6-008】『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六下)。『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 傳一六下•二九六)。 [P55]
註【6-009】『增一阿含經』(二)「十念品」(大正二•五五二──下五五三下)。『增支部』「 一集」(南傳一七•四四、六二──六三)。
註【6-010】參閱『增支部』「六集」(南傳二0•四六──五二)。
註【6-011】『雜阿含經』卷四一(大正二•二九八上)。『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南 傳一六下•三二一──三二三)。
註【6-012】『雜阿含經』卷二0(大正二•一四五中──下)。
註【6-013】『雜阿含經』卷三七(大正二•二六九中──下)。『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 」 (南傳一六下•二八二──二八五)。
註【6-014】『雜阿含經』卷三三(大正二•二三七中──下)。『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 」 (南傳一六下•二五八──二六0)。
註【6-015】『雜阿含經』卷三0(大正二•二一八上──下)。『相應部』(五五)「預流相應 」 (南傳一六下•二二九──二三四)。『雜阿含經』卷三三(大正二•二三八中──下)。『增 支部』「一一集」(南傳二二下•三0三──三一0)。
註【6-016】『雜阿含經』卷三三(大正二•二三八中)。『增支部』「六集」(南傳二0•一0──一 四)。
註【6-017】『雜阿含經』卷三五(大正二•二五四下──二五五上)。
註【6-018】『相應部』(一一)「帝釋相應」(南傳一二•三八二──三八六)。 [P56]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