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經』的『小空經』與『大空經』,與『中部』的『空小經』、『空大經』相當,是 以空為主題而集出的經典。這兩部「空經」,都淵源於『雜阿含經』中的空住sun~n~ata^-viha^ra (1),經不同的傳宏,而分別集出來的。都是依空觀sun~n~ata^-vipassana^的進修而達究竟解脫 的。在修行的方便上,兩部經是不同的,但都深深影響了發展中的佛教。
先說『小空經』(2)。以佛曾經為阿難A^nanda說 ,「我多行空」(住)為緣起;以三世 如來,都「行此真實空,不顛倒,謂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作結(3)。這是一切佛所多住的, 所以成佛之道的大乘法,特別舉揚空性的修證,是可以從此而得到線索的。依『小空經』說: 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空其所空,有其所有的。如說「鹿子母堂空」,這是說鹿子母堂miga^rama^tu-pa^sa^da 中,空無牛、羊、人、物,而鹿子母堂是有──不空asun~n~ata^的。依 於這一解說,後來瑜伽Yoga^ca^ra大乘說:「謂由於此,彼無所有,即由彼故正觀為空。復由 於此,餘實是有,即由餘故如實知有:如是名為悟入空性,如實無倒」。所以,「若觀諸法所有 自性畢竟皆空,是名於空顛倒趣入」(4),成為大乘有宗的根本義。『小空經』所說的空(性), 是依名釋義的;提出不空,作空與不空的對立說明,實是一項新的解說。 [P48]
『小空經』所說的空住,是適應於住阿蘭若aran~n~a者而展開的修法,所以從阿蘭若── 無事處說起。修行者專心憶念(即「作意」)無事想aran~n~a-san~n~a^,不起村落想,人想,因 村落想及人想而引起的疲勞,是沒有了(5)。這樣,村落想空,人想空,而無事想不空,「是謂行 真實空(性)不顛倒」。進一步,不憶念人想與無事想,專一憶念地想,觀地平如掌;人想空, 無事想空,(因人想、無事想而引起的疲勞沒有了),而地想不空,「是謂行真實空(性)不顛 倒」。這樣的次第進修,專念空無邊處想而地等想空。專念識無邊處想而空無邊處等想空。專念 無所有處想,不念識無邊處等想,識無邊處等想空,而無所有處想不空,「是謂行真實空(性) 不顛倒」。以上依世間道修空;這樣的「行真實空性」,是有漏的,有淺深層次的。以下,依聖 道修空,『小空經』這樣(大正一•七三七下)說:
「若欲多行空者,彼比丘莫念無量識處想,莫念無所有處想,當數念一無想心定。彼如是 知:空無量識處想,空無所有處想,然有不空,唯一無想心定」。 「彼作是念:我本無想心定,本所行,本所思,若本所行、本所思者,我不樂彼,不求彼 ,不應住彼。如是知,如是見,欲漏心解脫,有漏(心解脫),無明漏心解脫。……彼如 是知: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然有不空,唯此我身六處命存。……若彼中無者,以 此故彼見是空;若彼有餘者,彼見真實有。阿難!是謂行真實空(性)不顛倒也,謂漏盡, [P49] 無漏,無為心解脫」。
無想心定,依『空小經』,知道是無相心三昧animitta-cetosama^dhi的異譯。經說「然有 不空,唯一無想心定」,與上文「然有不空,唯一無所有處想」等不同,不再說不空的「想」, 因為無所有處等是有想定,無相心定是無想定。但無想心定,還是有為法,還是「有疲勞」── 惱患的,所以如樂著無想心定,就是非想非非想處。如觀無想心定,是本行所作的有為法,不樂 、不求、不住,那就以慧得解脫──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得究竟解脫,也就是無相心解 脫中最上的不動心解脫akuppa^-cetovimutti。無想心定有疲勞及不樂住二類,沒有別立非想 非非想處,與『淨不動道經』是相同的。『瑜伽論』分為世間道修與聖道修二類說:「以世間道 修習空性,當知為趣乃至上極無所有處,漸次離欲。自斯已後,修聖道行,漸次除去無常行等, 能趣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6)。非想非非想處畢竟離欲,與『小空經』的無想心定相合。『 空小經』在無所有處以上,別立非想非非想處。然後說無相心三昧,空於非想非非想處;再依無 相心三昧,觀有為是無常滅法,得漏盡。這對於依無相心三昧,而分立非想非非想處的古義,已 隱覆而不再見了。
『小空經』的悟入空性,是次第悟入的,通於有漏定的。空的是什麼?是想,是依想而引起 的疲勞,所以無想心三昧為最上。無想心三昧,空於一切煩惱,畢竟離欲,而我們的身心──六 [P50] (內)處cha$yatana^ni,在命終以前是不空的,但不再為煩惱所動亂,心解脫自在。並知道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空住與無相心三昧,初修的方便,雖有些差 別,而究竟終歸是一致的。所以『大毘婆沙論』說:智果智功德的無相心三摩地,是空三摩地的 異名(7)。
再說『大空經』(8)。『大空經』與『小空經』,都是如來與弟子共同修證的法門。『小空經 』是由下而上的,豎的層層超越,順著禪定的次第,最後以無相心三昧,不取著而漏盡解脫。『 大空經』卻是由外而內,橫舉四類空作意──四種空觀,修習成就而得究竟。四類空作意是:外 空作意bahiddha^-sun~n~ata^-manasika^ra,內空作意ajjhatta-sun~n~ata^-manasika^ra,俱空(『中阿含 經』作內外空)作意dubhatosun~n~ata^-ma.,不動作意a^n!an~ja-manasikaroti。四類作意 的修習,『大空經』與『空大經』,說明上略有差別。依『大空經』說:修學者先要「持內心住 止令一定」,也就是修得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得四增上心carra^ro adhicitta,然後依 定起觀。念(即「作意」)內空,如「其心移動不趣向近,不得清澄,不住,不解於內空」(9), 那就念外空。如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內外空。又不住,不解,那就念不(移)動。總之, 要修習多修習,達到心不移動趣向於近,得清淨,住,解於內空……不(移)動。『瑜伽論』也 這樣說。『空大經』別別的說明四類作意,沒有展轉次第的意義。四類作意的定義,經文沒有確 [P51] 切的說明,『瑜伽論』解說為(10):
圖片 ┌外 空──超過一切五種色想(離欲貪) 所證空─┤ └內 空──於內諸行斷增上慢(離我慢) ┌內外空──修無我見 所修空─┤ └不 動──修無常見
依經文的四類作意,而分別為所證空與所修空,先證而後修,不過是論師的一項解說吧!然 從『瑜伽論』的解說,也可發見經義的線索,如『中阿含經』『大空經』(大正一•七三九中)說:
「有五欲功德,可樂,(可)意,所(可字的訛寫)念,(可)愛,色欲相應(11)。眼知色 ,耳知聲,鼻知香,舌知味,身知觸。若比丘心至到(?),觀此五欲功德,……觀無常 ……,如是比丘觀時則知者,此五欲功德,有欲有染,彼已斷也,是謂正知」。 「有五盛(盛是取的古譯)陰:色盛陰,覺(受的古譯)、想、行、識盛陰。謂比丘如是 觀興衰,……若有比丘如是觀時,則知五陰中我慢已滅,是謂正知」。
依經文所說,觀五欲功德,是外離欲貪chanda-ra^ga,觀五取陰,是內離我慢asmima^na 。五取陰和合,是個人自體;觀五陰生滅無常,(無常故苦,無常苦故無我),所以可說是證 內空而離我(見、我愛、我)慢。五欲功德,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於色、聲、香、 [P52] 味、觸境,起可樂、可意、可念、可愛,與欲貪相應;觀五欲無常,可說是證外空而離欲貪。這 四類作意的次第,『瑜伽論』先外空而後內空;『空大經』與『大空經』,卻是先內空而後外空 。不過,『大空經』標舉如來所住時說:「我此異(異是殊勝的意思)住處,正覺盡覺,謂度一 切色想,行於外空」。先舉度一切色想的外空,與『瑜伽論』的先說外空相合。但『空大經』作 :「如來住勝等覺,即不作意一切諸相,內空成就住」。『空大經』廣說內空作意與不動作意, 外空與俱空作意,只簡略的提到名目。所以這一修空的教授,起初可能只有二類:一、(空於五 欲的)五欲空;二、(空我我所的)五蘊空。由於五欲是內根、外境相關涉而引起的,所以觀五 欲,可以分別的觀外境的無常,內根的無常,內外緣生欲貪的無常。在傳授中,分為內空,外空 ,內外空。空於五欲的分別觀察,其實是內外關聯著的,先觀外空或先觀內空,都是可以的。空 於五欲的空觀,分為外空、內空、內外空,於是對外空五欲而本有內空意義的,觀五取陰而空於 我慢的,名之為不動了。
『大空經』的空(住)行,本於『雜阿含經』所說,被稱歎為上座禪住的空住。入上座禪住 的,在入城乞食時,道路上,見色等如有愛念染著的,應該為斷而修精勤;如了知沒有愛染,就 這樣的喜樂善法,精勤修習。名為「清淨乞食」,也略說行、住、坐、臥(12)。與此相當的『中部 』『乞食清淨經』,所說要廣得多。內容為:入城乞食往來,六根於色……法,應離欲貪等煩惱 [P53] (與『雜阿含經』大同)。然後說五妙欲斷,五蓋斷,五取蘊遍知,修四念住……八支道、止觀 ,證明解脫(13)。空住,當然是禪觀;但要應用於日常生活中。『中部』的『乞食清淨經』,與『 空大經』是非常接近的。
『大空經』近於『乞食清淨經』,然以四類作意為核心,重於日常生活的應用,內容更廣。 一、比丘如喜樂多眾聚會,是不能得「出離樂,遠離樂,寂靜樂,等覺樂」的,也不能得阿羅漢 的究竟解脫。這是策勉比丘們,「常樂獨住遠離處」,住於適合修行空住的地方。二、佛舉自身 的證得:「我不見有一色令我(生)欲樂」,所以一切色法的變異,不會引起憂苦懊惱。佛自住 勝等覺,即度一切色想(『空大經』作「一切諸相」),空住成就。成就了空住,所以比丘們來 會,心住遠離寂靜喜樂;為大眾說法,也是絕對沒有煩惱的。這是佛以自證作證明,表示空住者 心境的喜樂自在。三、正說空住,依四禪而修內空作意,外空作意,內外空作意,不動作意,修 習成就。四、住於空住的,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正知而不會引起貪憂惡不善 法。如為眾說法,不說非聖無義的種種世俗論,而說戒、定、慧等正論。尋思時,正知而不起三 不善尋,起三善尋,都不起貪憂惡不善法。外對五欲境時,觀無常而不起欲染;內觀五取蘊時, 觀無常而斷我慢。這是一向善的,無漏出世間的,不落惡魔之手的(究竟解脫)。五、師、弟子 、梵行的煩苦。簡單說:如住在阿蘭若處,得四增上心,因人眾往來,引起惡不善法而退轉的, [P54] 就是煩苦。這表示了禪定是可退的,修出離行,應以修空住成就為要務。六、「尊師為弟子說法 ,憐念愍傷,求義及饒益」,出於利他的慈悲心。弟子們應該「受持正法,不違師教」。
進一步來論究空與空性。在舊譯中,都是一律譯為空的。自玄奘譯出瑜伽系的論典,才嚴格 的分別空與空性;以為空是遮遣妄執的,空性是空所顯性,是離妄執而顯的法性,所以是如實有 的。初期佛典中,空與空性有什麼分別呢?如「空諸欲」,「空世間」,「貪空、瞋空、癡空」 ,「空欲漏、空有漏、空無明漏」,「我我所空」,「無常、苦、空、無我」,在巴利文中,都 是空──sun~n~a。如「空心解脫」,「空解脫」,「空三昧」,「空等至」,「空住」,「內空 、外空、俱空」(以上三種空,在『無礙道論』中,也是空),『空小經』,『空大經』:凡是 作為觀名、定名或經名的,都是空性──sun~n~ata^。我以為,「空」不只是否定詞,離妄執煩惱 是空,也表示無累的清淨、寂靜。空性,是空的名詞化。初期聖典中的空性,並無空所顯性的意 義;只有「出世空性」,是甚深的涅槃。
『小空經』所說的「行真實空,不顛倒」,『空小經』作:「如實性,不顛倒,清淨空類」 (14)。空類sun~n~ata^vakka,空是有淺深不同的(系列)。空在初期聖典中,是與離煩惱有關 的。『小空經』所說,不起人想、村落想,而想阿蘭若處;阿蘭若處想成就,沒有人想、村落的 煩囂,就名為空。進一步,不起人想、阿蘭若想,而觀想大地,想大地平坦,一望無涯,自有空 [P55] 曠無寄的境地,也就名為空。這種以一想而除其他的想,正如以一淨念而除種種雜念一樣。這樣 的以不空而去空的,是『小空經』的特色。『大乘入楞伽經』,稱這種空為彼彼空itaretara- s/u^nyata^ ,評論為:「此彼彼空,(七種)空中最麤,汝應遠離」(15)。以不空而說空,被評為 最麤的,應該遠離的。總之,大、小「空經」的集出,在四種心解脫中,不是無量,無所有,無 相──三者可及的;在佛法中,「空」是越來越受到重視了!
註【7-001】『雜阿含經』卷九(大正二•五七中)。
註【7-002】『中阿含經』(一九0)『小空經』(大正一•七三七上──下)。『中部』(一二一)『空小經』(南傳
一一下•一一九──一二七)。
註【7-003】「漏盡、無漏、無為心解脫」,『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五,引經作:「能速盡諸漏,證得無漏
,無加行解脫」(大正二七•五四三上)。
註【7-004】『瑜伽師地論』卷三六(大正三0•四八八下──四八九上)。又卷九0(大正三0•八一二下)。
註【7-005】 「疲勞」,『中部』(一二一)『空小經』作「患惱」daratha。『瑜伽師地論』卷九0,解說
為:「麤重,不寂靜住,及熾然等」(大正三0•八一二下)。
註【7-006】『瑜伽師地論』卷九0(大正三0•八一二下──八一三上)。
註【7-00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四一中)。
[P56]
註【7-008】『中阿含經』(一九一)『大空經』(大正一•七三八上──七四0下)。『中部』(一二二)『空大經
』(南傳一一下•一二七──一三九)
註【7-009】『中部』(一二二)『空大經』作:「心不勇躍,不欣喜,不定住,不解脫」(南傳一一下•一三0)。
註【7-010】『瑜伽師地論』卷九0(大正三0•八一三上──中)。
註【7-011】參照『雜阿含經』卷一三,作:「眼見可愛,可樂,可念,可意,長養欲之色」(大正二•八九中)。
註【8-012】同注(1)。
註【8-013】『中部』(一五一)『乞食清淨經』(南傳一一下•四二六──四三二)。
註【8-014】『中阿含經』(一九0)『小空經』(大正一•七三七上──下)。『中部』(一二一)『空小經』(南傳
一一下•一二0以下)。
註【8-015】『大乘入楞伽經』卷二(大正一六•五九九上)。
『雜阿含經』中,質多羅Citra長者,對當時類集為一組的四種心三昧citta-sama^dhi ,也名心解脫cetovimutti,一一的論究他的同異,而歸結於「貪空、瞋空、癡空」的究竟一 致。其中四無量appama^n!a,是遍緣十方世界眾生的,被教界論定為麤淺的三昧,被忽視了 [P57] 。這樣,解脫生死的要道,主要就是三三昧──空sun~n~ata^,無相animitta,無所有 a^kin~can~n~a了。空,無相,無所有,雖有究竟的共同意義,而在修習的方法上,到底是有所 不同的。如上文的分別論究,可見這三者在佛教界分別傳授修習的情形。眾生生死流轉的原因, 一切眾生是相同的,解脫生死的法門,當然也是一致的。那末傳授修習中的三種三昧──空,無 相,無所有,到底是怎樣的關係呢?
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雜阿含經』(西元五世紀譯),有經名為「聖法印知見清 淨」的,正是對上一問題提出了說明(1)。異譯本,有西晉元康四年(西元二九四),竺法護 Dharmaraks!a在酒泉譯出的『佛說聖法印經』(2)y是最早的譯本,文字晦澀些、內容與『雜阿 含經』相同。趙宋施護所譯的『佛說法印經』(3),譯出的時代極遲,內容有了很大的出入。依『 雜阿含經』所說,全經可分為三段,內容為:
「若於空未得者,而言我得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無有是處。……若得空已,能起 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 「善觀色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如是觀察受、想、行、識無常磨滅離欲之法,……心樂清淨 解脫,是名為空;如是觀者,亦不能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色相斷,聲、香 、味、觸、法相斷,是名無相;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貪 [P58] 相斷,瞋恚、癡相斷,是名無所有;如是觀者,猶未離慢知見清淨」。 「復有正思惟三昧,觀察,……我我所,從若見、若聞、若嗅、若嘗、若觸、若識而生。 復作是觀察:……若因、若緣而生識者,彼因彼緣皆悉無常。復次,彼因彼緣皆悉無常, 彼所生識云何有常!無常者是有為,行,從緣起,是患法,滅法,離欲法,斷知法,是名 聖法印知見清淨」。
一、能修得空三昧的,才能進而得無相、無所有三昧;如沒有修得空三昧的,那無相、無所 有是不能修得的。這樣,在空,無相,無所有──三種三昧中,空三昧是有基礎的先導的地位。 這不是說空是更高深的,而是說:如沒有空無我我所的正見,不可能有無相、無所有的正三昧; 即使有類似的修驗,也是不能究竟解脫的。
二、不能離慢清淨的三種三昧,是有漏的三昧。空三昧觀五陰是無常磨滅法。『瑜伽論』解 說為:「依觀諸行無常性忍,由世間智,於無我性發生勝解」(4),心向於清淨解脫。無相三昧觀 色、聲等六境相斷。「斷」是什麼意義?『大毘婆沙論』引「法印經說:若觀色、聲、香、味、 觸相而捨諸相,名無相定,彼觀境界相而捨有情相」。『瑜伽論』說:「於眼所識色,乃至意所 識法,等隨觀察,我我所相不現行故,說名為斷」(5)。依論師的意見,是捨斷有情相的。然依無 相三昧的通義,境相不外乎色等六境;六境相斷,就是「於一切相不作意」的無相三昧。無所有 [P59] 三昧觀貪、瞋、癡相斷,觀察而不起現行,說名為斷。這樣的三三昧,都還沒有離慢,知見也沒 有清淨。慢ma^na,論師解說為「增上慢」,「麤我慢」,就是修行者自以為能修能證,覺 得自己勝過別人的慢心。
三、離慢知見清淨的三昧,依經所說,是從因緣生滅而反觀自心的。前段所說:觀五陰無常 、無我,觀色等相斷,觀貪等相斷,都是觀所觀法的空、無相、無所有。然解脫道的三昧,以無 我我所為本。我我所是怎樣生起的?從見、聞、覺、知而生識,世俗的識,是有漏、有取的,有 識就不離我我所。所以離慢而知見清淨的三昧,要反觀自己的心識,從因緣生。從無常因緣所生 的識,當然是無常的。觀無常(的識)法,是有為(業煩惱所為的),行(思願所造作的),緣 所生(的)法。緣所生法是可滅的,終歸於滅的,所以是離欲法,斷知法。這樣的觀察,從根源 上通達空無我性,才能離我慢而得清淨知見──無漏智。這與『大空經』的先外空五欲,次觀五 取陰而內空我慢,有同樣的意義。這是一切聖者修證的必由之道,成為佛法所以為佛法的特質, 所以名為聖法印ariya-dhamma-mudda。
註【9-001】『雜阿含經』卷三(大正二•二0上──中)。
註【9-002】『佛說聖法印經』(大正二•五00上──中)。
註【9-003】『佛說法印經』(大正二•五00中──下)。
[P60]
註【9-004】『瑜伽師地論』卷八七(大正三0•七九二上)。
註【9-005】『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四一下)。『瑜伽師地論』卷八七(大正三0•七九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