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空之探究』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九 三三昧•三觸•三法印

  『雜阿含經』所說的空三昧s/u^^nyata^-sama^dhi,無所有三昧a^kin~canya-sama^dhi,無相三昧 animitta-s/u^nyata^集為一聚而被稱為「聖法印」。後來,依此而演化出意義相關的三組:(一)、空 三昧,無願三昧apran!ihita-sama^dhi,無相三昧──三三昧,也名三解脫門tri^n!ivim!ks!a-mukh-a^ni 。(二)、不動觸anin~jya-spars/a,無相觸animitta-spars/a無所有觸a^kin~canya-spars/a── 三觸。(三)、諸行無常anitya-sarva-sam!ska^ra^h!,諸法無我nira^tman-sarva-dharma^h!, 涅槃寂靜santa-nirva^n!a──三法印。

  在空、無相、無所有──三三昧中,除去無所有,加入無願,這樣的三三昧組成一聚,是佛 教界所一致的。然對比漢譯與巴利藏所傳,非常的不一致。如『中阿含經』的『大拘絺羅經』 說:「空,無願,無相,此三法異義異文」(1),這就是名稱不同,意義也不同。與之相當的『中 部』『有明大經』,沒有這一段文。『相應部』「無為相應」,有空等三三昧(2),『雜阿含經』 與之相當的(『大正藏』八九0經)卻沒有。『長部』的『等誦經』,『長阿含經』的『眾集經 [P61] 』,在所說的三法中,有空等三三昧(3),而此經的論──『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卻沒有。以 上,是彼此的有無不定。次第方面,如『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大毘婆沙論』,『瑜伽 論』,都是以空,無願,無相為次第(4);而南傳的『相應部』,『長部』,『增支部』,都以空 、無相、無願為次第(5)。這樣的次第先後不定,彼此的有無不定,可以推定為:這雖是佛教界所 共傳的,而成立稍遲、受到了部派的影響。但到底為了什麼,三三昧中,略去無所有而增入無願 呢?這可能,無所有已成為無所有處,與空相通的意義,漸漸的被忽略了。同時,佛法的要義, 是如實知無常,苦,無我我所──空;厭,離欲,滅而得解脫。對於世間的有為諸行──苦,厭 離而不願後有,是修解脫道者應有的心境。這所以無願取代無所有的地位吧!還有,空,無所有 ,無相──三三昧,究竟是重於空離一切煩惱的,有為法的正觀。但在佛法開展中,對超越一切 的涅槃,也增加了注意。如『中阿含經』(二一一)『大拘絺羅經』(大正一•七九二中)說:

   「有二因二緣,住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相;二者,念無想界。是謂二因二 緣住無想定」。

  『中部』與此經相當的,是『有明大經』(6),無想定是無相心定的異譯。所說的無相,有二 方面:一是不作意一切相的無相,一是超越一切相的無相界──涅槃。修無相三昧的,要不作意 一切相,又要作意於無相。如佛『化詵陀迦旃延經』,本來只是不依一切相──無一切相,而依 [P62] 此經演化所成的,無想以外,又要有想。有想的是:「此寂靜,此殊妙,謂一切行寂止,一切依 定棄,愛盡,離貪,滅盡,涅槃」;「有滅涅槃」(7)。這樣,空是重於無常、無我的世間;無相 是離相以外,更表示出世的涅槃;無願是厭離世間,向於寂滅的涅槃:空,無願,無相──三三 昧,三解脫門,就這樣的成立了。

  三觸,也是與空,無所有(或無願),無相有關的。『中部』的『有明小經』說:「從想受 滅san~n~avedayita-nirodha起比丘,觸三觸tayo-phassa^:空觸,無相觸,無願觸」(8)。 『中阿含經』與之相當的;這樣說:「從滅盡定起時,觸三觸。云何為三?一者、不移動觸;二 者、無所有觸;三者、無相觸」(9)。『大毘婆沙論』與『瑜伽論』,也是這樣說的(10)。三三昧與 三觸,當然意義不同,但名目相通,是顯然可見的。試列表對比如下:

圖片
    三三昧                  三觸
 ┌─┴──┐            ┌─┴──┐
古說      新說      『中阿含』  『中部』
空        空          不動        空
無所有    無願        無所有      無相
無相      無相        無相        無願

  空,從觀慧得名的;不動,不為苦樂等所動,是從定得名的。不動與無所有、無相為一聚, [P63] 使我們想到了『中部』的『善星經』,『不動利益經』──漢譯名『淨不動道經』(11)。這兩部經 所說不動a^n!an~ja;不動以後,是無所有處a^kin~can~n~a^yatana,非想非非想處 nevasan~n~a^na^san~n~a^yatana──漢譯無想處(即無相心處)。這與不動、無所有、無相──三觸的次第,是完 全符合的。在『淨不動道經』中,不動,無所有,無相,都是依慧而立定名的。淨不動道的,如 不能依慧得解脫,就生在「不動」。不動是在欲、色以上的。依『大空經』說:得四增上心(四 禪),修內空、外空、內外空,不動,以「不移動」為目標(12)。所以,不動是依第四禪而向解脫 的空三昧;不得解脫而生於不動,就是一般所說的第四禪。三觸是與此有關的,論師有多種解說 ,其中,「有說:空是不動觸,無願是無所有觸,無相是無相觸」(13)。這是約觀慧所作合理的解 說。不動與第四禪有關,更引『中阿含經』(二一一)『大拘絺羅經』說(大正一•七九二上──中) 為證:

   「四因四緣生不移動定,云何為四?若比丘離欲離惡不善之法,(乃)至得第四禪成就遊 。……三因三緣生無所有定,云何為三?若比丘度一切色想,(乃)至得無所有處成就遊 。……二因二緣生無想定,云何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無想界」。

  從初禪到四禪的修習(四)因緣,得不(移)動定。從度一切色想(空無邊處),到無所有 的修習(三)因緣,得無所有處定。依二因緣得無想定──無相心定;不得解脫的,成非想非非 [P64] 想處定。如約定境說三觸,那就是第四禪,無所有處定,及無想定。

  再說三法印。『雜阿含經』卷一0(大正二•七一上、六六下)說:

   「無常想者,能建立無我想。聖弟子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

  『雜阿含經』雖集成三句,但沒有稱之為法印。集為一聚而名為三法印的,出於『根本說一 切有部毘奈耶』(14)。上文所說,稱為聖法印的空,無所有,無相──三三昧,重於道的實踐,表 示了出世聖慧的特相,是約觀慧方面說的。能導向解脫涅槃的觀慧,是正知見,如實的通達諦理 ,而與諦理相契合的。這樣,從所觀、所證方面說,足以表示佛法諦理的,也不妨名為法印了。 佛說法,有知與行(也可說知是行的一分)。如實知「無常故苦,無常苦故無我我所」;或說: 「無常,苦,空,無我」。即知而行的,如『雜阿含經』說:「正觀(觀,應作見)者則生厭離 ,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 不樂故得解脫」;「於色(等)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正解脫」;「是名如實知。輸 屢那!如是於色、受、想、行、識生厭,離欲,解脫」(15)。在聖道的修行中,一再說:「依遠離 ,依無欲,依滅,向於捨」(16)。『大毘婆沙論』引經而解說:「依厭離染,依離染解脫,依解脫 涅槃」(17)。從經論的一再宣說,可見知而後能行;修行的重要層次,主要為:厭離nibbida^[P65] 離欲vira^ga,滅nirodha,解脫vimutti。無常,苦,無我(空),當然也可說是法印 ,但從知而行而證的佛法全體來說,無常等是偏於現實世間的正觀,而沒有說到理想──解脫涅 槃的實現。這樣,諸行無常與厭離,諸法無我與離欲染,涅槃寂靜與滅盡、解脫,固然是相互對 應的,而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是現實的諦理,涅槃寂靜是理想的證得。這樣的三法印,表徵著 全部佛法的特色。

  空等三三昧,與無常等三法印的關係,如下:

圖片
空        空        諸法無我
無所有    無願      諸行無常
無相      無相      涅槃寂靜

  從空,無所有,無相,著重於正觀的三三昧,演化為空,無願,無相的三三昧,只是著重於 出世道的出發於厭離,終於不願後有生死的相續而解脫。在聖道中,依無常(苦)而引發的厭離 (無願),是有重要意義的。施護異譯的『佛說法印經』,對離慢知見清淨部分,解說為:「識 蘊既空,無所造作,是名無作(無願的異譯)解脫門。……如是名為聖法印,即是三解脫門」(18) 。三法印與三解脫門合一,雖是晚期所譯,文義有了變化,但重視無常、無願,不失原始佛教的 本意。 [P66]
註【10-001】『中阿含經』(二一一)『大拘絺羅經』(大正一•七九二上)。
註【10-002】『相應部』(四三)「無為相應」(南傳一六上•七九)。
註【10-003】『長部』(三三)『等誦經』(南傳八•二九八)。『長阿含經』(九)『眾集經』(大正一•五○中)。
註【10-004】『中阿含經』(二一一)『大拘絺羅經』(大正一•七九二上)。『長阿含經』(九)『眾集經』(大正一 •五0中)。『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三八上)。『瑜伽師地論』卷一二(大正 三0•三三七上──下)。
註【10-005】『長部』(三三)『等誦經』(南傳八•二九八)。『相應部』(四三)「無為相應」(南傳一六上,七九 )。『增支部』「三集」(南傳一七•四九五)。
註【10-006】『中部』(四三)『有明大經』(南傳一0•一九)。
註【10-007】『增支部』「十一集」(南傳二二下•二九一)。又「十集」(南傳二二上•二0九──二一0)。
註【10-008】『中部』(四四)『有明小經』(南傳一0•二七)。
註【10-009】『中阿含經』(二一一)『大拘絺羅經』(大正一•七九二上)。然依『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三 ,是『法樂比丘尼經』,與『中部』說相合(大正二七•七八一中)。
註【10-010】『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一中)。『瑜伽師地論』卷一二(大正三0•三四一上) 。
註【10-011】『中部』(一0五)『善星經』(南傳一一上•三三一──三三二)。『中部』(一0六)『不動利益經』 [P67] (南傳一一上•三四一──三四三)。『中阿含經』(七五)『淨不動道經』(大正一•五四二中──五四三上) 。
註【10-012】『中阿含經』(一九一)『大空經』(大正一•七三八中──七三九上)。
註【10-01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五三(大正二七•七八一中)。
註【10-014】『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卷九(大正二三•六七0下)。
註【10-015】『雜阿含經』卷一(大正二•一上、二上、六上、六中)。
註【10-016】如『雜阿含經』卷二七(大正二•一九五中──下)。
註【10-01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二八(大正二七•一四五下)。
註【10-018】『佛說法印經』(大正二•五00下)。

  

一0 勝解觀與真實觀

  四禪、八定、九次第定等一切定法,原本只是四禪catta^ri-jha^^^na^ni,其餘是由觀想而成 立的。四禪在佛法中的重要性,上文已引經說明。從經文所說的四禪異名,也可以了解四禪的特 勝,如『瑜伽師地論』卷一一 (大正三0•三三一上)說:

   「是諸靜慮名差別者,或名增上心,謂由心清淨增上力正審慮故。或名樂住,謂於此中受 [P68] 極樂故,所以者何?依諸靜慮,領受喜樂、安樂、捨樂、身心樂故。又得定者,於諸靜慮 ,數數入出,領受現法安樂住故。……或復名為彼分涅槃,亦得說名差別涅槃。由諸煩惱 一分斷故,非決定故,名彼分涅槃;非究竟涅槃故,名差別涅槃」。

  比丘們依四禪得漏盡,解脫,是經中所常見的。如經說五安穩住pan~ca-pha^suriha^ra^,也 就是四禪及漏盡(1)。上面說到,『善星經』與『不動利益經』 (漢譯名『淨不動道經』),都以 不動a^n!an~ja,無所有a^kin~can~n~a,無相animitta為次第。第四禪名不動,在不動與無 所有中間,為什麼沒有空無邊處a^ka^sa^nan~ca^yatana、識無邊處vin~n~a^n!an~ca^yatana呢?原 來,不動,無所有,無相,是如實觀的三昧,而空無邊處與識無邊處,是世俗假想觀的三昧。 這二類觀想的分別,如『大毘婆沙論』說:「有三種作意,謂自相作意,共相作意,勝解作意。 ……勝解作意者,如不淨觀,持息念,(四)無量,(八)解脫,(八)勝處,(十)遍處等」 (2)。『瑜伽師地論』說:「勝解作意者,謂修靜慮者,隨其所欲,於諸事相增益作意。真實作意 者,謂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諸法作意」(3)。依此可以知道:自相作意,svalaks!an!a-manasika^ra ,共相作意,sa^ma^nya-laks!an!a-manaska^ra,真如作意tathata^-manasika^ra, 是一切法真實事理的作意;勝解作意adhimoks!a-manaska^ra是假想觀,於事是有所增益的。 如不淨觀asubha-bha^vana^,想青瘀或膿爛等,觀自身及到處的尸身,青瘀或膿爛,這是與事 [P69] 實不符的。是誇張的想像所成的定境,所以說是「增益」。佛法中的八解脫as!t!au-vimoks!a^h! ,八勝處as!t!a^v-abhibhv-a^yatana^ni,十遍處das/a-kr!tsna$yatana^ni,都是勝解作意。彼此 的相互關係,對列如下:

圖片
          八勝處          |十遍處        | 八解脫
      ──────────|───────|───────
      內有色想觀外色少\  |              |
      內有色想觀外色多/─|───────|內有色想觀外色
      內無色想觀外色少\  |              |
      內無色想觀外色多/─|───────|內無色想觀外色
                          |地遍處        |
                          |水遍處        |
                          |火遍處        |
                          |風遍處        |
      內無色想觀外色青──|青遍處\      |
      內無色想觀外色黃──|黃遍處 |     |
      內無色想觀外色赤──|赤遍處 |── |淨解脫身作證
[P70]   
                        |     |
      內無色想觀外色白──|白遍處/      |
                          |空遍處────|空無邊處
                          |識遍處────|識無邊處
                          |              |無所有處
                          |              |非想非非想處
                          |              |想受滅身作證

  解脫,遍處(不淨念在內),勝處,這三類定法,相通而又有所不同;都出發於色的觀想, 在不同的宏傳中,發展成三類不同的定法。古人將這三類,總集起來,解說為淺深的次第(4)。勝 處的前四勝處,與解脫的前二解脫相當,是不淨觀。勝處的後四勝處,與第三解脫的「淨解脫身 作證」相當,是淨觀subha-bha^vana^;遍處的前八遍處,也是淨觀。青、黃、赤、白,是所 造色;所造色依於能造的四大──地、水、火、風,所以有前四遍處。前三解脫,前八遍處,八 勝處,都是依色界禪定,緣欲界色為境的,都是勝解的假想觀。十遍處中,在地、水、火、風( 及依四大而有的青、黃、赤、白)遍處以上,有(虛)空遍處a^ka^sa-kasin!a,識遍處 vin~n~a^n!akasin!a,這不是地、水、火、風、虛空、識──六界chadha^tuya嗎?六界是說明眾生 自體所有的特質,構成眾生自體的因素。四大是色法,血肉等身體;虛空是鼻孔、咽喉、毛孔等 [P71] 空隙,可見可觸,是有局限性的;識是自身的心理作用。眾生自體,只是這六界的綜和;如沒有 識界,那就是外在的器世界了。古代的修行者,觀色法的不淨(對治貪欲),進而觀色法的清淨 ,就是前三解脫,前八遍處,八勝處。或超越色相,觀虛空相,勝解為遍一切處,如不能依之發 慧得解脫,生在虛空無邊處。或進一步的觀識相,假想為遍一切處(後代所說的「心包太虛」, 「心遍十方」,都由此定境而來),不能解脫的,生在識無邊處。無色界aru^pa-dha^tu的前二 天(及定),依此修得的定境而來。

  四禪名為不動a^nen~ja,a^nejja,a^n!an~ja。『中阿含經』的『大空經』中,內空adhya^tma-s/u^nyata^ ,外空bahirdha^-s/u^nyata^,內外空adhya^tma-bahirdha^-s/u^nyata^,與不動並列。內空、外空 、內外空,是從根、境、識的相關中,空於五欲;不動是觀五陰無常、無我,內離我慢。不動修 習成就,就是空住sun~n~ata^-viha^ra的成就。如著空而不得解脫,就稱四禪為不動。『善星經 』,『不動利益經』等說:不動,無所有,無相為次第,是諦理的如實觀。如有著而不得解脫的 ,生在(四禪),無所有處,無想處──非想非非想處(更進而立滅受想定)。在四禪與無所有 處間,本沒有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的。由於十遍處的修得,依六界的次第進修,而在四禪與無所 有處間,結合空無邊處,識無邊處,而成四禪、四無色定──八等至;更加滅受想定,成九次第 等至(定)。總列如下: [P72]

圖片
種種想|  四禪   | 十遍處         | 八勝處      | 八解脫           |九次第定
───────────────────────────────────────
欲    |         |                |             |                  |
      |         |                |             |                  |
      |         |             ┌─內有色想觀┐ |                  |
      |         |             │ |外色少    │ |            ┌──|初禪
    ┌─初禪─┐|             │ |          ├-|內有色想觀─┤    |
    │|       │|             │ |內有色想觀┘ |外有解脫    │    |
    │|       │|             │ |外色多       |            │    |
    │|       ├───────┤ |內無色想觀┐ |            │    |
    │|       │|             │ |外色少    │ |            │    |
    │| 二禪─┘|             │ |          ├-|內無色想觀─┤    |
    │|         |             └─內無色想觀┘ |外色解脫    └──|二禪
色─┤|         |                |外色多       |                  |
    │| 三禪───────────────────────────|三禪
    │|       ┌|地水火風遍處    |             |                  |
    └┐      │|                |內無色想觀   |                  |
不動─┴四禪─┴|青黃赤白遍處    |青黃等(四)-|淨解脫──────|四禪
      |                          |                                |
      |          空遍處          |───────空無邊處解脫───|空無邊處定
      |                          |                                |
      |          識遍處          |───────識無邊處解脫───|識無邊處定
      |                                                           |
無所有|──────────────────── 無所有處解脫───|無所有處定
      |                                                           |
無相─|─────────────┬────── 非想非非想處解脫─|非想非非想處定
      |                          │                               |
      |                          └────── 滅受想解脫────|滅受想定

[P73]

  佛法的解脫道,是依止四禪,發真實慧,離欲而得解脫的。真實慧依於如實觀:「無常故苦 ,無常苦故無我」;「無我無我所」──空,是一貫的不二的正觀。能離一切煩惱,離一切相, 契入超越的寂滅。依於觀慧的加行不同,名為空,名為無所有,名為無相。如止觀相應而實慧成 就,依觀慧立名,名為空(性)心三昧sun~n~ata^-cetosama^dhi,無所有心三昧a^kin~can~n~a^ceto-sama^dhi ,無相心三昧animitta-cetosama^dhi。心三昧,或名心解脫cetovimutti。雖因 加行不同而立此三名,而空於一切煩惱,是一致的。其實,加行也有共通處,如『空大經』說: 「不作意一切相,內空成就住」(5)。『不動利益經』說:「空於我及我所,是第二無所有處道」 (6)。空與無相,無所有與空,不是明顯的相通嗎!所以能得解脫的真實慧,雖有不同名稱,到底 都不過是空慧的異名。

  勝解的假想觀,是不能得究竟解脫的,但也有對治煩惱,斷除(部分)煩惱,增強心力的作 用,所以釋尊應用某些方便來教導弟子。假想觀中,主要是不淨觀,如青瘀想,膿爛想,骨想等 。障礙出家弟子的猛利煩惱,是淫欲愛,為了對治貪淫,佛開示不淨觀法門。不淨,與無常、苦 、無我相聯合,成為四念處carra^ro sati-pat!t!ha^na^。四念處中,觀身不淨是應該先修習的。假 想不淨觀,引起了副作用,由於厭患情緒的深切,有些比丘自殺,或自願為人所殺,這是經、律 一致記載的(7)。改善不淨觀的修習,一方面,佛又開示入出息念法門;一方面,由不淨觀而轉出 [P74] 淨觀。如八解脫的第三解脫,八勝處的後四勝處,十遍處的前八遍處,都是淨觀。不淨觀與淨觀 ,都是緣色法的,假想的勝解所成。

  與不淨觀、淨觀有關的,可以提到幾則經文。一、『雜阿含經』卷一七(大正二•一一六下)說:

   「世尊告諸比丘:有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 非想入處界,有滅界」。 「彼光界者,緣闇故可知。淨界,緣不淨故可知」(8)

  經中立七種界dha^tu,在虛空無邊處以前,有光界a^bha^-dha^tu、淨界subha-dha^tu 。光界與淨界,與第二禪名光天:第三禪名淨天的次第相合。禪天的名稱,是與此有關的。依 修觀成就來說,光是觀心中的光明相現前,如勝解而能見白骨流光,就能由不淨而轉淨觀,觀地 、水、火、風、青、黃、赤、白等、光與淨,都依勝解觀而成就。淨觀的內容,如地等清淨,是 清淨的國土相;青等清淨,通於器界或眾生的淨色相。勝解淨相,在定中現見清淨身、土,漸漸 引發了理想中的清淨土、清淨身說。

  二、『中阿含經』(七三)『天經』(大正一•五四0中──下)說:

   「我為智見極明淨故,便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即得光明,便見形色; 及與彼天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 ;亦知彼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亦知彼天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亦知彼天作 [P75] 如是如是業已,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屬)彼彼天中;亦知彼天上,我曾生(其)中,未 曾生(其)中也」。

  此經,巴利藏編入『增支部』「八集」(成立可能遲一些),下接勝處與解脫(9)。得殊勝知 見,是修定四大目的之一。本經的精勤修行,共分八個層次。先勝解光明相,如光相成就,能於 光明中現見色相,色相是(清淨的)天色相。光明相現前,現見清淨天色相,與解脫、勝處的淨觀 成就相當。進一步,與諸天集會,互相問答。這樣的定境,使我們想起了,『般舟三昧經』的阿 彌陀佛Amita^bhabuddha現前,佛與修行者問答(不但見色相,還聽見聲音)。無著Asan%ga 修彌勒Maitreya法,上升兜率天Tus!ita,見彌勒菩薩,受『瑜伽師地論』。密宗的修習 成就,本尊現前,也能有所開示。原則是一樣的,只是修行者信仰對象不同而已(10)。依『般舟三 昧經』說:所見的不是真實佛,是自己的定心所現(11)。『攝大乘論本』說:「諸瑜伽師於一物, 種種勝解各不同,種種所見皆得成,故知所取唯有識」(12)。勝解的假想觀,多釆多姿,在佛教的 演進中,急劇的神教化,也助成了唯心思想的高揚。

  三、『中阿含經』的『有勝天經』,『中部』作『阿那律經』(13)。『有勝天經』說:「有三 種天:光天,淨光天,遍淨光天」(14)。這三天,「因人心勝如(如是不如,勝如即優劣)故,修 [P76] 便有精麤;因修有精麤故,得(至天)人則有勝如」。不但有差別,每一天的天人,也有勝妙與 不如的。所以有差別,是由於因中的修行,有精麤不同。以光天來說,因中「意解作光明想成就 遊(成就遊,異譯作具足住),心作光明想極盛」。然由於勝解的光明想,有大有小,所以「光天 集在一處,雖身有異而光不異」。如各「各散去時,其身既異,光明亦異」。淨光天的差別,是 因中「意解淨光天遍滿成就遊」,如不再修習,生在淨光天中,就「不得極寂靜,亦不得盡壽訖 」,如「數修數習」,生天時就能「得極寂靜,亦得盡壽」。遍淨光天生在一處,也是有差別的 ,那是雖同樣的「意解遍淨光天遍滿成就遊」,如「不極止睡眠,不善息調(調,是掉舉的舊譯 )悔」,那就「彼生(天)已,光不極淨」,如「極止睡眠,善息調悔」,「彼生(天)已,光極 明淨」,『有勝天經』的三天,『阿那律經』作四天:少光天Paritta^bha-deva,無量光天 Appama^n!a^bha-deva,雜染光天San%kilit!t!ha^bha^-deva,清淨光天Parisuddhabha^-deva 。少光天與無量光天,與『有勝天經』光天的二類相當。雜染光天與清淨光天,與『有勝天經』 中,清淨光天的「光不極淨」,「光極明淨」二類相當。三天或四天,不外乎光與淨,與七界的 光界、淨界相當。其實,清淨(色相)是不能離光明的(15)

  成就四禪而不得解脫的,感得四禪天的果報。四禪諸天的名字,也是漸次成立的。經中常見 的「天、魔、梵」:魔ma^ra以下有種種天,如超出魔界,就名為梵天Brahma^,這是適 [P77] 合於印度教的。佛教中,欲界以魔天(他化自在天)為最高,如出魔界,也就是離欲界的禪天, 所以初禪天就名為梵天。佛弟子修勝解觀,依光明相而現起,所以緣色法而修勝解的,不外乎光 明相與清淨色相。修此而感報的,也就是光天與淨天,作為二禪天、三禪天的名字。由於光明相 等有優劣,所以又分每一禪天為三天(或二天)。但在初期聖典中,四禪天的名字,是梵天,或 梵眾天Brahmakayika;光音天A^bha^sva^ra;遍淨天Subhakin!ha^;廣果天Vehapphala 。第四禪只是廣果天,這一名稱,可能初期以此為最高處,定或依慧得解脫,第四禪是廣大果 吧!佛教假想觀及如實觀的發達,對於上二界諸天的安立,是有直接關係的。

  
註【11-001】『增支部』「五集」(南傳一九•一六五)。
註【11-00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一(大正二七•五三上)。
註【11-003】『瑜伽師地論』卷一一(大正三0•三三二下)。
註【11-004】『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八五(大正二七•四四二中)。
註【11-005】『中部』(一二二)『空大經』(南傳一一下•一二九)。『中阿含經』(一九一)『大空經』作:「 度一切色想,行於外空」(大正一•七三八中)。
註【11-006】『中部』(一0六)『不動利益經』(南傳一一上•三四三)。『中阿含經』(七五)『淨不動道經』(大 正一•五四二下)。 [P78]
註【11-007】『雜阿含經』卷二九(大正二•二0七中──二0八上)。『相應部』(五四)「入出息相應」(南傳一六下 •一九三──一九六)。各部廣律四波羅夷的殺戒,都載有此一因緣。
註【11-008】『相應部』(一四)「界相應」(南傳一三•二二二──二二三)。
註【11-009】『增支部』「八集」(南傳二一•二四一──二四九)。
註【11-010】參閱拙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八四七──八四八)。
註【11-011】『般舟三昧經』卷上(大正一三•九0五下──九0六上)。
註【11-012】『攝大乘論本」卷上(大正三一•一三七中)。
註【11-013】『中阿含經』(七九)『有勝天經』(大正一•五四九中──五五0下)。『中部』(一二七)『阿那律經 』(南傳一一下•一七九──一九0)。
註【11-014】三天說,又見『中阿含經』(七八)『梵天請佛經』(大正一•五四八上)。
註【11-015】光明想的修習,應用極廣,如睡時作光明想,或解說光明為「法光明」。 [P79]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