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空之探究』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五 常空、我我所空

  『雜阿含經』卷一一(『撫掌喻經』)(大正二•七二下)說:

   「空諸行,常、恆住、不變易法空,無我我所」。

  空諸行s//u^nya-sarvasam!ska^^ra,經約根、境、識、觸、受、想、思說。與此意義相同的 ,是空世間s//u^nya-loka,如說:「云何名為世間空?佛告三彌離提:眼(等)空,常、恆、 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1)。『相應部』也有此經,約根、境、識、 觸、受說世間,只說「我我所空,故名空世間」(2)。空,是以無我我所為主的,『雜阿含經』為 什麼說「常、恆、不變易法空」呢?『雜阿含經』 (與『相應部』)常見這樣的文句,如說:「 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3)。又常見這樣的問答,如說(4)

   「於意云何?……(色)、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耶?答言:無常。 又問:若無常者,是苦耶(樂耶)?答言:是苦。 又問:若無常苦者,是變易法,聖弟子寧於中見(色、受、想、行、)識是我、異我、相 [P104] 在不?答曰:不也」。

  五陰、六處等無我我所,是從無常、苦,變易法而得到定論的。如依文釋義,無常,苦,變 易法,無我我所──空,文字不同,意義當然也有所差別。如依文義相成來說,那無常等都可說 是空了。無常故苦,苦是依無常而成立的,如『雜阿含經』卷一七(大正二•一二一上)說: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無常故,一切諸行變易法故,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一般的說,受有三類: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約三受說,不能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 的。然從深一層說,一切行是無常、變易法,是不可保信的,不安隱的,終於要消失過去的,所 以說「諸所有受悉皆是苦」。一般所執的自我,一定是常(恆、不變易),是樂(自在),而一 切行非常非樂,這那裡可說有我呢!無常是苦義,無常苦(變易法)是無我義;無常、苦、無我 是相成的。這樣的論究,不但我我所是空,常、恆、不變易法也可說是空了。這樣的解說,不只 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這樣說,屬於分別說系Vibhajyava^din的『舍利弗阿毘曇論 』,也說:「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5)。巴利藏『小部』的『無礙解 道』也說:「我、我所、常、堅固、恆、不變易法空」(6)。這可見,依我我所空,進而說常、恆 、不變易法空,是上座部Sthavira系的一致意見。

  印度文化中的我a^tman,曾發展到與宇宙的本體──梵brahman,無二無別,然原本 [P105] 只是眾生的自我。我,一定要有「自在」,「樂」的屬性,如不自在,苦,那就不能說是我了。 如『雜阿含經』卷二(大正二•七中──下)說:

   「若色(受、想、行、識,下例」是我者,不應於色病苦生;亦不應於色欲令如是,不令 如是。以色無我故,於色有病有苦生;亦得於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經說無常故苦,無常苦故無我,是一貫的,相依相成的,為什麼經上只說:無我、我所、常 、恆、不變易法空,而沒有說是苦是空呢!佛教界的論究,傾向於客觀事相的觀察,觀一切法( 不限於眾生自體)都是無我──空的,但不能說器世界是無常故苦,苦故無我,只能說是無常, 無我──空。傾向於客觀的事相觀察(阿毘達磨的特性如此),所以說:「無我、我所,常、恆 、不變易法空」了。

  
註【16-001】『雜阿含經』卷九(大正二•五六中)。
註【16-002】『相應部』(三五)「六處相應」(南傳一五•八七──八八)。
註【16-003】例如『雜阿含經』卷一(大正二•二上)。『相應部』(二二)「蘊相應」(南傳一四•三三──三四)。
註【16-004】『雜阿含經』卷一(大正二•六下)。『相應部』(二二)「蘊相應」(南傳一四•七七──七八)。
註【16-005】『舍利弗阿毘曇論』卷一六(大正二八•六三三上)。
註【16-006】『無礙解道』(南傳四一•一一四)。 [P106]

  

六 三三摩地

  空s/u^^nyata^,無所有,a^kim!canya,無相animitta,是方便不同而究竟一致的;究 竟一致的,就是空。後來演化為三三昧sama^dhi:空,無願apran!ihita,無相;又名三解 脫門vimoks!a-mukha^ni,這已在前一章說明了。在三三昧中,顯然空是更重要的,如『雜阿 含經』說:「若得空已,能起無相、無所有,離慢知見者,斯有是處」(1)。這是說,真正的無所 有(或無願)、無相,要先得空住,才有修得的可能。『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四(大正二 七•五四0中──下)說:

   「空三摩地,是諸內道不共住處。……外道法中,雖無真實無願、無相,而有相似,謂麤 行相等相似無願,靜行相等相似無相。九十六種外道法中,尚無相似空定,況有真實!故 唯說空定是內道不共法」。

  空定(定即三摩地、三昧的義譯)是內道不共法,也就是說:佛法與一般宗教的根本差別所 在,就是空三昧。的確,佛法的最大特色,是(無常苦故)無我──空。

  三三昧──空,無願,無相,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以三緣來建立他的差別。空是約 對治說的:「空三摩地是有身見近對治故」。無願是約期心說的:「諸修行者,期心不願三有法 [P107] 故」;「期心不願三有,聖道依有,故亦不願」。無相是約所緣說的:「此定所緣離十相故,謂 離色、聲、香、味、觸,及女、男、三有為(生、住異、滅)相」。也有依行相差別建立的:說 一切有部,立四諦、十六行相,「空三摩地,有空、非我二行相;無願三摩地,有苦、非常,及 集(諦下四:因、集、緣、生),道(諦下四:道、如、行、出)各四行相;無相三摩地,有滅 (諦下滅、靜、妙、離)四行相」(2)。這是約能為四諦下煩惱對治的無漏智說,如約有漏智所緣 行相說,那空與無我nira^tman二行相,是通於四諦、一切法的。不但有漏的苦與集,是空 的,無我的;無漏有為的聖道,無漏無為的滅,也是空的、無我的(3)。含義雖與大乘不同,而可 以說「一切法空」的。

  空是通於無我無我所的,如經說「世間空」是:「我我所空故,名空世間」(4)。「空諸行」 是:「無我我所」(5)。這可見無我是空,無我所也是空。但說一切有部,以為空就是無我(我所 ),只是說明上有些不同,如『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九(大正二七•四五上──中)說:

   「有說……謂空行相義不決定,以一切法有義故空,約他性故;有義故不空,約自性故 。非我行相無不決定,以約自他俱無我故。由此尊者世友說言:我不定說諸法皆空,定說 一切法皆無我」。

  這是說一切有部的正義。說一切法無我,是確定的,徹底的,因為不論什麼法,即法異法, [P108] 都非是我,所以一切法決定是無我的。說諸法皆空──一切皆空,這是不能依文取義的。這一見 解,是依『中阿含經』『小空經』的(6)。如說鹿子母堂空,是說鹿子母堂中沒有牛、羊、人、物 ,不是說鹿子母堂也沒有。鹿子母堂自性是不空的,空的是鹿子母堂內的人物。這名為「他性空 」,就是約他性說空,約自性說不空。依此來說空、無我,無我是了義說,一切法是無我的。「 諸法皆空」是不了義說,空是無我,我空而法是有──不空的。

  『相應部』多說「無常,苦,無我」(無我所),『雜阿含經』多說「無常,苦,空,無我」 。說一切有部立十六行相,無常、苦、空、無我,是苦諦的四行相。在十六行相中,空與無我, 是二種不同的行相,差別是:「非我行相對治我見,空行相對治我所見」(7)。這是論師的一種解 說,如依經文,空那裡只是無我所呢!

  『舍利弗阿毘曇論』;是印度本土分別說者 Vibhajyava^din的論典。『論』上說:空定 ,「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空,常空,不變易空」。空的內容,與『雜阿含經』的『撫掌喻 經』相合。無相定,「以聖涅槃為境界」。有生、住異、滅三相的,是有為行;涅槃沒有三相 ──不生,不住異,不滅,所以思惟涅槃而得定的,是無相定。無三相,是有部所說無十相中的 三相。無願定有二:一、「以聖有為為境界」,聖有為是無漏道。聖道如渡河的舟筏一樣,渡河 需要舟筏,但到岸就不用了,所以不願聖道。二、觀有漏的諸行,「苦,患,癰,箭,著,味, [P109] 依緣,壞(變異)法,不定,不足,可壞眾苦」。這是以無常,苦行相,觀有漏生死行所成的無 願定(8)。『舍利弗阿毘曇論』所說三三昧的內容,與說一切有部所說的,大體相同。

  『解脫道論』,是屬於赤銅鍱部Ta^mras/a^t!i^ya的。所說的三解脫,如『論』卷一二(大正 三二•四五九中──下)說:

   「問:云何以觀見成於種種道?答;已(以)觀見無常,成無相解脫。以觀見苦,成無作 (即無願)解脫。以觀見無我,成空解脫」。

  三解脫tayo-vimokkha^,約從煩惱得解脫說。觀無常而成無相解脫;觀苦而成無作解脫 ;觀無我而成空解脫,無我是空義。以無常、苦、無我來分別三解脫,實不如以三法印──無常 明無願,無我明空,涅槃明無相來得妥切!『解脫道論』以不同的方便(觀法),成三解脫;如 成就一解脫,也就是三解脫,所以說:「已得三解脫,成於一道」。因為「解脫者唯道智,彼事 為泥洹」(9)。三解脫約無漏道智得解脫說,而所得解脫是沒有差別的。

  
註【17-001】『雜阿含經』卷三(大正二•二0中)。
註【17-002】『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三八上──下)。
註【17-003】『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九(大正二七•四五上──下)。
註【17-004】『相應部』(三五)「六處相應」(南傳一五•八八)。 [P110]
註【17-005】『雜阿含經』卷一一(大正二•七二下)。
註【17-006】『中阿含經』(一九0)『小空經』(大正一•七三七上)。『中部』(一二一)『空小經』(南傳一一下 •一一九以下)。
註【17-007】『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九(大正二七•四五中)。
註【17-008】『舍利弗阿毘曇論』卷一六(大正二八•六三三上──中)。
註【17-009】『解脫道論』卷一二(大正三二•四五九下──四六0上)。

  

七 空之類集

  在佛法中,空s//u^nya, s/u^nyata^的重要性,漸漸的顯著起來。有『小空經』與『大空經』 的集出,編入『中阿含經』(『中部』)中。『小空經』是次第深入的,有的空而有的是不空。 『大空經』是內外次第觀察的,立內空adhya^tma-s/u^nyata^,外空bahirdha^-s/u^nyata^,內外空 adhya^tma-bahirdha^-s/u^nyata^。『雜阿含經』有大空maha^-s/u^nyata^,勝義──第一義空parama$rtha-s/u^nyata^ 。這就共有五種空了。綜合而加以說明的,如『舍利弗阿毘曇論』卷一六(大正二八•六三三上)說:

   「空定(有)六空:內空,外空,內外空,空空,大空,第一義空」。

  『舍利弗阿毘曇論』在說明空定──空三昧的內容時,說到了六空,除上面所說的五種空外 [P111] ,多了一種空空s/u^nyata^-s/u^nyata^。『大毘婆沙論』說:『施設論』立 「三重三摩地」,有空空三 摩地(1)。空空的名詞,可能是從『施設論』來的。六空的空義是:「以何義空?以我空,我所亦 空,常空,不變易空」;或但略說為:「以我空,我所亦空」(2)。『婆沙論』引『施設論』,也 說:「謂有苾芻,思惟有漏有取諸行,皆悉是空。觀此有漏有取諸行,空無常、恆、不變易法、 我及我所」(3)。以無常(無恆無變易)無我無我所為空義,與『舍利弗阿毘曇論』說相同,也與 說一切有部所說:「非常,非恆,非不變易,非我我所,故皆名空」(4),意義一致。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四0上)說:

   「施設論說空有多種,謂內空,外空,內外空,有為空,無為空,無邊際空,本性空,無 所行空,勝義空,空空」。

  『大毘婆沙論』卷八,也說到「十種空」,但無所行空譯為散壞空。對比『舍利弗阿毘曇論 』六空如下:

圖片
    『施設論』十空                   |『舍利弗阿毘曇論』六空
   ─────────────────+───────────
   內空adhya^tma-s/u^nyata^    |    1內空
   外空bahirdha^-s/u^nyata^           |    2 外空
   內外空adhya^tma-bahirdha^-s/u^nyata^|    3 內外空
   有為空sam!skr!ta-s/u^nyata^        |
[P112]   

   無為空asam!skr!ta-s/u^nyata^       |
   無邊際空anavara^gra-s/u^nyata^     |
   本性空prakr!ti-s/u^nyata^          |
   無所行空(散壞空anavaka^ra-s/u^nyata^|
   勝義空parama$rtha-s/u^nyata^       |     6勝義空
   空空s/u^nyata^-s/u^nyata^          |     4空空
                                       |     5大空maha^-s/u^nyata^

  兩論對比起來,『施設論』多了有為空,無為空,無際空,本性空,散壞空──五空,卻少 了大空。『雜阿含經』說大空,在『相應部』中有同樣的經文,卻沒有大空的名稱。所以,『施 設論』綜集為十空而沒有大空,可能那時還沒有大空的名目。經上說:「世間空」,「諸行空」 ,都約有為法說,所以立有為空。無為空是滅諦、涅槃空。無(邊)際空,如『雜阿含經』說: 「眾生無始生死以來,長夜輪轉,不知苦之本際」(5)。生死流轉的開始,是不可記別的(6)。沒有 生死的前際(以後又引申到後際)可得,所以說無際空、本性空,如經說:「眼(等)空,常、 恆、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7)。自性svabha^va與本性,說一切 [P113] 有部是看作異名同實的,如『大毘婆沙論』說:「如說自性,我,物,自體,相,分,本性,應 知亦爾」(8)。約自性說空,有部是限定於我我所空的。散壞空,如佛為羅陀Ra^dha說:「於 色境界當散壞消滅,於受、想、行、識境界當散壞消滅」(9)。在這十種空中,如依前六空的定義 來說,那無為法不生不滅,只能說無我我所空,可不能說是「非常、非恆、非變易法」空了。如 以生死無始為空,五陰散壞為空,都不能以「無我我所」;「非常、非恆、非變易法,非我我所 」的定義,說明他是空了。沒有論文可考,不能作確切的定論,但十空說的內容,顯然已超越了 說一切有部的空義。要知道,『施設論』是說一切有部六分毘曇的一分,但『施設論』是不限於 說一切有部的(10)

  『小部』的『無礙解道』,有「空論」一章。先引『相應部』「六處相應」的「空」經,然 後廣列二十六空,一一的給以說明。二十六種空是(11)

   「空空,行空,壞空,最上空,相空,消除空,定空,斷空,止滅空,出離空,內空,外 空,俱空,同分空,異分空,尋求空,攝受空,獲得空,通達空,一性空,異性空,忍空 ,攝持空,深解空,及正知者流轉永盡一切空性中勝義空」。

  依『無礙解道』的說明,在這二十六種空中,一、內空ajjhattasun~n~a,外空bahiddha^-sun~n~a ,俱空dubhatosun~n~a就是內外空,空空sun~n~asun~n~a:這四種空的意義是:「 [P114] 我、我所、常、堅固、恆、不變易法空」,與說一切有部等所說相同。二、消除空vikkhambha-nasun~n~a ,定(或譯彼分)空tadan%gasun~n~a,斷空samucchedasun~n~a,止滅空pat!ipassaddhisun~n~a ,出離空nissaran!asun~n~a,尋求空esana^sun~n~a,攝受空pariggahasun~n~a ,獲得空pat!ila^bhasun~n~a,通達空pat!ivedhasun~n~a,忍空khantisun~n~a ,攝持 空adhit!t!ha^nasun~`n~a,深解空pariyoga^hanasun~n~a:此十二種空,與『空小經』的方法相 同,也是次第深入,一分一分的空。如消除(或譯伏,伏惑的伏)空是:依出離故貪欲消除空, 依無瞋故瞋消除空,依光明想故惛沈睡眠消除空,依不散亂故掉舉消除空,依法決定故疑消除空 ,依智故無明消除空,依勝喜故不欣喜消除空,依初禪故五蓋消除空,……依阿羅漢道一切煩惱 消除空。從消除空到出離空,都是依這樣的次第說空(12)。尋求空以下,都與出離有關,如出離尋 求,……出離深解。所以,尋求空是:出離尋求故貪欲空,無瞋尋求故瞋恚空,……阿羅漢道尋 求故一切煩惱空。一直到深解空是:出離深解故貪欲空,……阿羅漢道深解故一切煩惱空。這十 二種空,都是一分一分的空,到達一切煩惱空為止;離(一分或全部)煩惱為空,正是『相應部 』中空於貪、瞋、癡的本義。三、從出離貪欲,到阿羅漢道一切煩惱空的次第,還有一性空 ekattasun~n~a,異性空na^nattasun~n~a,及勝義空paramattha-sun~n~a的一分。貪欲、瞋等 是異性,出離、無瞋等離煩惱是一性。思出離等一性而貪欲等異性空,能離煩惱的一性也是空, [P115] 名為一性空、異性空。勝義空,與說一切有部所說的不同。勝義,約涅槃nibba^na說。如依 出離而貪欲的流轉永盡,到依阿羅漢道而一切煩惱的流轉永盡,煩惱永滅而不再生起了,最究竟 的是證得阿羅漢果──有餘涅槃,是勝義空的一分。以上所說的種種空,都是空於煩惱的。四、 勝義空的另一意義是:眼等滅,以後不再生起了。這是「一切空中的勝義空」,可說是最究竟的 空。約依無餘涅槃而般涅槃說,不但煩惱空,業感的異熟身,一切生死流轉也永滅了。五、最上 空aggasun~n~a是:「一切行寂止,一切取定棄,愛盡,離欲,滅,涅槃」,也是依涅槃說( 勝義空約涅槃永不生說,最上空約有為、煩惱等滅盡說涅槃)的。在『雜阿含經』中,作:「一 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涅槃」(13)。空是涅槃義,在勝義空及最上空中,明顯的表示 出來。六、壞空viparin!a^masun~n~a:意義是:色等是自性空的,已滅的色等,已壞是壞空。 五蘊、六處是自性空的,所以已滅的是壞空;壞空與十空中的散壞空相當。七、行空san%kha^rasun~n~a ,相空lakkhan!asun~n~a:行有福行,非福行,不動行;身行,語行,意行;過去行 ,未來行,現在行。相有愚相,賢相;生相,住異相,滅相(約五蘊,六處,十二因緣別說)。 這些行與相,都是約此中無他來說空。如福行中,非福行、不動行空;非福行中,福行、不動行 空;不動行中,福行、非福行空。八、同分空sabha^gasun~n~a,異分空visabha^gasun~n~a: 同分是同類,異分是異類。同分空是自性中自性空,異分空是他性中他性空。在這二十六種空中 [P116] ,七、八──二類、四空,不知依什麼經義而立?

  
註【18-001】『阿毘達磨大毘娑沙論』卷一0五(大正二七•五四三上)。
註【18-002】『舍利弗阿毘曇論』卷一六(大正二八•六三三上──中)。
註【19-003】同上(1)
註【19-004】『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四(大正二七•五三八下)。
註【19-005】『雜阿含經』卷三三(大正二•二四0下)。
註【19-006】如『雜阿含經』卷三四(大正二•二四七下)。
註【19-007】『雜阿含經』卷九(大正二•五六中)。
註【19-008】『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大正二七•四上)。
註【19-009】『雜阿含經』卷六(大正二•四0上)。『相應部』(二三)「羅陀相應」(南傳一四•二九九──三00)。
註【19-010】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一四三──一四四)。
註【19-011】『無礙解道』(南傳四一•一一四)。以下解說,見該書(一一四──一二四)。
註【19-012】唯「定空」末句,作:「依退轉觀合現貪定空」(南傳四一•一一七)。
註【19-013】『雜阿含經』卷一0(大正二•六六中)。 [P117]

  

八 諸行空與涅槃空

  說一切有部的阿毘達磨論師,對於空s//u^nya, s/u^nyata^的意義,著重於經說的:「常空,恆 空,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空是無我,無我所;如雙舉空與無我而辨其差別,那末空是「無 我所」義。「非我行相與空行相,俱能緣一切法」(1),所以可說一切法是空、無我的。不過,這 只是有漏的,如果是無漏的空與無我行相,那就唯緣苦諦,不通於一切法了(2)。關於我我所空, 『雜阿含經』這樣說:「常、恆、不變易法空,我(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爾」(3)。「此 性自爾」,『瑜伽論』解說為:「又此空性,離諸因緣,法性所攝,法爾道理為所依趣」(4)。我 我所空,是法爾如此,本性如此的。『大毘婆沙論』也說:「住本性空,觀法本性空無我故」(5) 。「一切法本性空」,說一切有部的含義,當然與大乘不同,但「一切法本性空」,說一切有部 的論師,確已明白的揭示出來了!

  另一方面,「貪空、瞋空、癡空」──一切煩惱空的經義,顯然的沒有受到說一切有部論師 的注意。『雜阿含經』是以「貪欲永盡,瞋恚永盡,愚癡永盡」來表示涅槃nirva^n!a與無為 asam!skr!ta(6)。「貪空、瞋空、癡空」的空,也與涅槃有關。『雜阿含經』卷一0(大正二 •六六中──下)說: [P118] 「一切諸行空寂,不可得,愛盡,離欲,(滅),涅槃」。

  與此經相當的『相應部』經,作:「一切行寂止,一切依定棄,愛盡,離欲,滅盡,涅槃」 (7)。諸行寂止,與諸行空寂相當。一切有部所誦的『雜阿含經』,的確是空寂,如『瑜伽師地論 』卷八三(大正三0•七六六上)說:

   「所言空者,謂離一切煩惱等故,無所得者,謂離一切所有相故。言愛盡者,謂不希求未 來事故。言離欲者,謂無現在受用樂故。所言滅者,謂餘煩惱斷故。言涅槃者,謂無餘 依故」。

  空,是離一切煩惱的意思。離一切煩惱而畢竟空寂,以空來表示涅槃。實際上,涅槃是不可 表示的;空與不可得等,都是烘雲托月式的表示涅槃。『雜阿含經』說到煩惱空,一切諸行空寂 ,沒有受到論師們的重視,這可以斷定:現在的『雜阿含經』,還是說一切有部內,經師與論師 沒有分派以前的誦本。

  『大毘婆沙論』說:「如是擇滅,亦名涅槃」(8)。有部的論師們,對涅槃的空義,沒有重視 ,而對涅槃的擇滅pratisam!khya^-nirodha,有相當的論究,對「一切法空性」說,是有高度 啟發性的。『俱舍論』說:「此法自性,實有離言,唯諸聖者各別內證,但可方便總相說言:是 善,是常,別有實物,名為擇滅,亦名離繫」(9)。擇滅是「擇所得滅」,以智慧簡擇諦理,有漏 [P119] 法滅,但不只是有漏法的滅無,而是得到了無為的(擇)滅。依『婆沙論』(10)說:有多少有漏法 ,就有多少擇滅。擇滅與有漏法,是相對應的。以智慧簡擇,某法,某一類或一切有漏法滅了, 就得一法、一類或一切的擇滅(得一切擇滅,名為得涅槃)。相對於一切有漏法的擇滅無為,不 生不滅,本來如此。約眾生與眾生所得來說,是同一的,所以「應作是說:諸有情類,普於一一 有漏法中,皆共證得一擇滅體」。一人所得的無數擇滅,擇滅與擇滅,也是無差別的。相對應於 有漏有為的擇滅,不共證得而體性不二,這與(大乘)一切法本有寂滅性(或空性),不是非常 類似的嗎?不過有部但約有漏法說而已。

  涅槃的空義,赤銅鍱部Ta^mras/a^t!i^ya是充分注意了的。如『無礙解道』 所說的最上空, 勝義空,都是約涅槃說的。消除空,定空,斷空,止滅空,出離空等,或淺或深,而最深徹的, 是依阿羅漢道而一切煩惱空。特別是止滅pat!ipassaddhi與出離nissaran!a,就是「依離, 依離欲,依(止)滅,向於捨」的離與滅。這些文字,都表示祛除煩惱而可以名為空的;也可以 表示涅槃(11)。所以四念住的不淨,苦,無常,無我,也被稱為淨空,樂空,常空,我空了(12)。一 切煩惱滅──一切煩惱空,煩惱的完全出離(滅,空),就是「滅(諦),涅槃」,如『無礙解 道』的「離論」所說。

  涅槃,被稱為最上空,如『小部』 『無礙解道』(南傳四一•一一六)說: [P120] 「何為最上空?此句最上,此句最勝,此句殊勝,謂一切行寂止,一切取(或譯「依」) 定棄,渴愛滅盡,離欲,滅,涅槃」。

  最上空的內容,『雜阿含經』也多處說到,如說:「此則寂靜,此則勝妙,所謂捨,離一切 有餘(依),愛盡,無欲,滅盡,涅槃」(13)。除了卷一0(如上所引)說到「一切行空寂」外, 一律都譯作「捨」。涅槃,在『阿含經』中,是以煩惱的滅盡,蘊處(身心)滅而不再生起來表 示的,如火滅一樣。但以否定(遮遣)方式來表示,並不等於沒有。表示超越一切的,不可思議 性,可以有三例。一、如『雜阿含經』卷三四(大正二•二四四)說:

   「甚深,廣大,無量,無數,皆悉寂滅」(14)

  『瑜伽論』解說為:「世尊依此,密意說言:甚深,廣大,無量,無數,是謂寂滅。由於此 中所具功德難了知故,名為甚深;極寬博故,名為廣大;無窮盡故,名為無量;數不能數,無二 說故,名為無數」(15)。這是以大海的難以測度來比喻的;這一喻說,在超越中意味著不可思議的 內容,可能引起不同的解說。二、如『雜阿含經』卷三四(大正二•二四五下)說:

   「滅;寂靜,清涼,真實」(16)

  瑜伽論』解說此經,分別為:「寂滅;寂靜,清涼,宴默」(17)。「真實」,更意味著充實 的內含。三、如『雜阿含經』卷九(大正二•六0上)說: [P121] 「盡,離欲,滅,息,沒已,有亦不應說,無亦不應說,有無亦不應說,非有非無亦不應 說。……離諸虛偽,得般涅槃」。

  末二句,與此相當的『增支部』,作「戲論滅,戲論寂」(18)。『雜阿含經』的虛偽,是戲論 prapan~~ca,papan~ca的異譯。涅槃是不能是有、或是無的;這些相對的語句,都不過是戲論, 戲論是不足以表示涅槃的。『雜阿含經』漸傾向於涅槃的真實性,所以說一切有部以為:「實有 涅槃」;「一切法中,唯有涅槃是善是常」(19)。赤銅鍱部說涅槃空,當然也不會說涅槃是沒有。 著重於涅槃空的說明,於是乎諸行空性,涅槃空性,可說有二種空性了。如『小部』『論事』 (南傳五八•三六五)注說:

   「有二空性,蘊無我相與涅槃。此中無我相一分,或方便說繫屬行蘊;但涅槃則無所繫屬 」。

  從聖典的施設名言來說,有為諸行本性空,所以離有為諸行(煩惱,業,煩惱業所感的報體 )的涅槃,也說為空。直從涅槃說,一切語言都是戲論,空也是不可說的。但從諸行空,空卻諸 行而可名為涅槃,當然雖不可說,而也可說是空(是滅,是出離等)了。依諸行滅而施設涅槃, 諸行空性與涅槃空性,果真是條然不同的二種空性嗎?

  
註【20-001】『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九(大正二七•四五中)。 [P122]
註【20-002】同上。
註【20-003】『雜阿含經』卷九(大正二•五六中)。
註【20-004】『瑜伽師地論』卷九0(大正三0•八一二上)。
註【20-005】『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一0五(大正二七•五四二中)。
註【20-006】『雜阿含經』卷三一(大正二•二二四中)。『相應部』(四三)「無為相應」(南傳一六上•七七)。
註【20-007】『相應部』(二二)「蘊相應」(南傳一四•二0八)。
註【20-008】『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三二(大正二七•一六三上)。
註【20-009】『阿毘達磨俱舍論』卷六(大正二九•三四上)。
註【20-010】『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三一(大正二七•一六一下──一六二下)。
註【20-011】『四諦論』卷三說:「汝問無餘,滅,離,滅,捨,斷,棄,此七義何異者,答:此皆是涅槃別名」 (大正三二•三九0上)。凡涅槃別名,大抵可以稱之為空。
註【20-012】『清淨道論』三(南傳六四•二七0)。
註【20-013】『雜阿含經』卷三一(大正二•二二0上)。又卷三(大正二•一五下)。
註【20-014】『中部』(七二)『婆蹉衢多火(喻)經』說:「甚深,無量,莫知其底,猶如大海」(南傳一0•三一 七──三一九)。
註【20-015】『瑜伽師地論』卷五0(大正三0•五七七中)。 [P123]
註【20-016】『雜阿含經』卷二(大正二•九上)。又卷一一(大正二•七五上)。
註【20-017】『瑜伽師地論』卷八七(大正三0•七八九中)。
註【20-018】『增支部』「四集」(南傳一八•二八四)。
註【20-019】『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三四(大正二七•一七七中)。又卷三一(大正二七•一六二中)。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