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三節 經部

 第一項 銅鍱部所傳的五尼柯耶

  傳於錫蘭的,以巴利語Pa^li記錄的,銅鍱部Ta^mras/a^t!i^ya的「經藏」,錫蘭、 [P90] 緬甸、泰,都有寫本;日本也有譯本。共分五尼柯耶(五部): ⅠDi^ghanika^ya(長部) ⅡMajjhima-nika^ya(中部) ⅢSam%yutta nika^ya(相應部) ⅣAn%guttaranika^ya(增支部) ⅤKhuddaka-nika^ya(小部)

  『長部』分三品,三四經。『中部』分三篇,一五二經。『相應部』分五品,五六相應,七 七六二經。『增支部』分一一集,九五五七經。以上四部,與漢譯的「四阿含」相當。「小部」 ,下面別為敘說。

  

 第二項 漢譯的四阿含經

  漢譯的四阿含經,不是一人傳譯的;長、中、增一──三阿含,屬於古譯,句義也有些晦澀 ;而四阿含又不是同一部派的聖典:所以研究起來,沒有巴利語Pa^li本的便利。然而也就因 為如此,對於組織的次第,經文的具缺,文句的出入,在比較研究上,不同部派的聖典,有他獨 到的參考價值。近代學者,忽略漢譯而偏重巴利語本的研究,我覺得這一傾向,是多少值得考慮 [P91] 的!

  A『增壹阿含經』:五一卷,五二品,「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San%ghadeva譯」 ;與巴利本『增支部』相當。『增壹阿含經』的譯者與部派,是有異議的。在經錄中,『出三藏 記集』,隋法經『眾經目錄』,隋仁壽『眾經目錄』,唐靜泰『眾經目錄』(1),都以為『增一阿 含經』,僅曇摩難提Dharmanandi所譯,作三三卷,或開為五0卷、五一卷。隋『歷代三 寶記』卷七(大正四九•七0下),說僧伽提婆再譯:

   「增壹阿含經五十卷[隆安元年正月出,是第二譯,與難提本小異。竺道祖筆受。或四十二,或三十三,無定。見道祖及寶唱錄。]」。

  『大唐內典錄』、『大周刊定眾經目錄』,承襲『歷代三寶記』,以為『增壹阿含經』有二 譯(2)。但當時現存本,仍作曇摩難提譯(3)。直到『開元釋教錄』,在「有譯有本錄中聲聞三藏錄 」中,才將現存的『增壹阿含經』,作為僧伽提婆的譯本(4)

  道安作「增壹阿含經序」,如『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中)說:

   「四阿含義,同中阿含首,以明其旨,不復重序也。……曇摩難提者,兜佉勒國人也。… …誦二阿含,溫故日新。……歲在庚申夏出,至來年春乃訖,為四十一卷。分為上下部: 上部二十六卷,全無遺忘;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也。……此年……全具二阿含,一百卷 。……合上下部,四百七十二經」。 [P92]

  據道安所序,當作『增壹阿含經』序時,已有『中阿含經』序。『中阿含』(五九卷)及『 增壹阿含』四一卷,共一百卷。這是甲申、乙酉(西元三八四、三八五)年間,由曇摩難提所誦 出,竺佛念傳譯,曇嵩筆受的(5)。其後,參與僧伽提婆譯場的道慈,作「中阿含經序」,如『出 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三下──六四上)說:

   「昔釋法師於長安出中阿含、增一、阿毘曇、廣說、僧伽羅叉、阿毘曇心、婆須蜜、三法 度、二眾從解脫緣。此諸經律,凡百餘萬言,並違本失旨,名不當實」! 「冀州道人釋法和,罽賓沙門僧伽提和,招集門徒,俱遊洛邑。四五年中,研講遂精。其 人漸曉漢語,然後乃知先之失也。於是和乃追恨先失,即從提和更出阿毘曇及廣說也。自 是之後,此諸經律,漸皆譯正,惟中阿含、僧伽羅叉、婆須蜜、從解脫緣,未更出耳」。 「會僧伽提和進遊京師,……晉隆安元年,丁酉之歲,十一月一日,於揚州丹陽郡建康縣 界,在其精舍,更出此中阿含。請罽賓沙門僧伽羅叉令講胡本,請僧伽提和轉胡為晉,豫 州沙門道慈筆受,吳國李寶、唐化共書。至來二年戊戌之歲,六月二十五日,草本始訖。 ……分為六十卷」。

  據此當時的原始資料,可見曇摩難提所譯的『中阿含經』,是僧伽提婆在江南再譯的,時為 丁酉、戊戌(西元三九七、三九八)年。而『增壹阿含經』,並無再譯的明文。惟在「洛邑」時 [P93] ,「此諸經律,漸皆譯正」,「經」就是『增壹阿含經』。當僧伽提婆在洛陽時,「四五年中, 研講遂精」,「漸曉漢語」;當時的「譯正」,也只是「改定」而不是重譯(6)。所以,『歷代三 寶記』所說,僧伽提婆於隆安元年(西元三九七)正月,再譯『增壹阿含經』,是值得懷疑的! 依據當時的記錄,僧伽提婆『增壹阿含經』的改正,在洛陽而不是江南。從來只此一部──曇摩 難提所(譯)出,僧伽提婆重治改定。

  近代學者,或以為:『增壹阿含經』現存本,為僧伽提婆所譯;而曇摩難提本,已經佚失。 並進而推論:曇摩難提誦本,為兜佉勒Tukha^ra傳來的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本; 僧伽提婆所譯,為大眾部Maha^sa^m!ghika(7)。曇摩難提原譯本,僧伽提婆改正本,可能 曾同時流行,但只是初譯本與重治本,而決沒有異部別本的差別。如現經僧伽提婆改正本,共四 七二經;而道安序所說,曇摩難提譯本,也是「四百七十二經」。道安說「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 」,今本的「錄偈」,也是參差不全的。所以即使有兩本流行,也只是「小異」而已。梁代所集 的『經律異相』,引有『增壹阿含經』一五則,但不足以證明曇摩難提本,更難以證明為說一切 有部本。曇摩難提誦出以前,我國早有『增壹阿含經』的部分譯本,如『出三藏記集』卷二所說 :「雜經四十四篇二卷」,「安公云出增壹阿含」(8)。「百六十品經一卷」,「舊錄云:增一阿 含百六十章」(9)。凡與現存『增壹阿含經』不同的,都不能推定為曇摩難提譯本,及與僧伽提婆 [P94] 重治本有部派的差別。

  福原亮嚴『有部阿毘達磨論書之發達』,基於曇摩難提本為有部本,僧伽提婆本為大眾部的 假定,進而以為:曇摩難提本為有部本,但沒有譯完;後以大眾部本修補(10)。福原亮嚴的意見, 是著眼於『分別功德論』的。其實,『分別功德論』卷二(大正二五•三四上──中)是這樣說的:

  「此經本有百事。……由是此經失九十事,……時所傳者,盡十一事而已。……雖然薩婆 多家,無序及後十一事;經浪流經久,所遺轉多」。

  福原亮嚴誤讀這一段文字,以為餘部僅存十一篇,唯有部存九十篇;於是而有何以沒有全譯 的推論。不知『增壹阿含經』原有百事而後有遣失,為說一切有部的共同傳說。不同的,餘部存 十一事,說一切有部存十事。『分別功德論』說「無序及後十一事」,是說薩婆多家,經前沒有 序,經後沒有第十一事,僅存十事。這如『順正理論』卷四六(大正二九•六0四中──下)說:

   「傳聞增一阿笈摩中,從一法增乃至百法。……故今增一阿笈摩中,唯從一增至十法在」。

  論文非常明白,不知何以會引起誤解?而且道安經序所說:「下部十五卷,失其錄偈」,「 錄偈」只是「錄十經為一偈」(11),絕不能誤解為經「序」;因而論斷曇摩難提本沒有經前「序」 ,屬於說一切有部。總之,曇摩難提原本,四七二經,經前有序,明十一事,決非說一切有部本 。僧伽提婆,只是加以重治改定而已。現存『增壹阿含經』,舊傳為大眾部本(未必是大眾本部 [P95] ),是確而可信的。

  B『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凡六0卷,分五誦、一八品,二二二經,與巴 利本的『中部』相當。如上所說:『中阿含經』,初由曇摩難提誦出,竺佛念譯語。後在揚州, 由僧伽羅剎Sam!gharaks!a講(誦)出,僧伽提婆譯語。這先後二譯,如道慈「中阿含經序 」──『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上)說:

   「其人(指僧伽提婆)傳譯,准之先(指曇摩難提)出,大有不同。於此二百二十二經中 ,若委靡順從,則懼失聖旨。若從本制名,類多異舊,則忤逆先習,不愜眾情。是以其人 不得自專,時有改本從舊名耳」。

  二本的不同,顯然為名義方面的,並非在組織次第上、經文有無上,有什麼太大的不同。漢 譯的『中阿含經』,屬於說一切有部的誦本,是近代一般學者所能贊同的(12)。『郁伽長者經』( 「中含」三九經)說,向須陀洹應供受施,為大眾部等「第八住中亦得久住」的經證。因此或以 漢譯『中阿含經』為大眾部說;或以為依大眾部本修治(13)。不知『郁伽長者經』、『大毘婆沙論 』、『順正理論』都引用而加以解說。這是諸部通誦的契經,說一切有部與大眾部等,只是解說 不同,怎能據此而推論為與大眾部有關呢!

  C『長阿含經』:二二卷,分四分,三0經,與『長部』相當。依僧肇「長阿含經序」(14)[P96] 這是姚秦弘始十五年(西元四一三),罽賓沙門佛陀耶舍Buddhayas/as誦出,竺佛念譯為 漢語,道含筆受。佛陀耶舍為法藏部Dharmaguptaka律師,為『四分律』的誦出者。『長 阿含經』的內容,『四分律』卷五四(大正二二•九六八中)這樣說:

   「大迦葉即問阿難言:梵動經在何處說?增一在何處說?增十在何處說?世界成敗經在何 處說?僧祇陀經在何處說?大因緣經在何處說?天帝釋問經在何處說?阿難皆答:如長阿 含說」。

  所說的次第,雖與漢譯『長阿含經』不合,而七部經的內容,都見於『長阿含經』。特別是 『世界成敗經』,就是『世記經』。這是巴利『長部』所沒有,其他部派所不曾提到的。法藏部 律說到這部經;譯經者又恰好是法藏部律師,所以漢譯的『長阿含經』,屬於法藏部誦本,最為 可能!至於經中說到「二佛不並出」,也是諸部通誦,而諸部解說不同,不足以論證為說一切有 部的。

  D『雜阿含經』:五0卷,宋元嘉年中(西元四四0頃),求那跋陀羅Gun!abhadra在 祇洹寺譯出;與巴利本『相應部』相當。這部經譯出以來,次第極為紊亂,也有缺文。其中二三 、二五──兩卷,原本已佚,而是以求那跋陀羅的另一譯品──『無憂王經』編入以足數的(15)。 所以現存經本,實只四八卷。依『大正藏經』編目,實共一三六0經。 [P97]

  『歷代三寶記』以為:本經梵本,是法顯(從師子國)攜來的(16)。因而或推論為化地部Mahi^s/a^saka 的誦本(17)。『歷代三寶記』,為經錄中最蕪雜難信的。即使是法顯攜來,也不足 以證明為化地部本。漢譯『雜阿含經』,多數信認為說一切有部的。現在再略舉文證,以確定其 為說一切有部的誦本。如『順正理論』說:

   「讚學根本異門等經,說一切有部中不誦。拊掌喻等眾多契經,於餘部中曾所未誦」(18)。 「(經部破有部說)非入結集,違總頌故。如說制造順別處經,立為異品」(19)。 「如順別處等經,(經部)皆言非聖教攝,是對法者實愛自宗,制造安置阿笈摩內」(20)

  『拊掌喻經』與『順別處經』,是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論者所誦的契經,而為他部所不誦的 。檢尋起來,這二經都見於『雜阿含經』。『拊掌喻經』,如『順正理論』卷一四(大正二九•四一 一下)說:

   「如撫掌喻契經中言:苾芻!諸行如幻、如焰,暫時而住,速還謝滅」。

  『雜阿含經』卷一一,有這樣的經(大正二•七二下)說:

   「比丘!譬如兩手和合相對作聲……諸行如幻、如炎,剎那時頃盡朽,不實來實去」。

  「兩手和合相對」,正是拊掌的比喻。這一經,巴利『相應部』是沒有的。『順別處經』, 『順正理論』曾兩處說到: [P98] 「各別處經:法謂外處,是十一處所不攝法,無見無對」(21)。 「順別處經,如彼經說:苾芻當知!法謂外處,是十一處所不攝法」(22)

  與此文相合的,如『雜阿含經』卷一三(大正二•九一下)說:

   「佛告比丘:法外入處者,十一入所不攝,不可見無對,是名法外入處」。

  『拊掌喻經』與『順別處經』(『相應部』缺),為說一切有部,阿毘達磨論宗所特有的契 經,都見於漢譯『雜阿含經』。漢譯『雜阿含經』,為說一切有部論宗的誦本,是毫無可疑的!

  漢譯有『別譯雜阿含經』,現作一六卷,分二誦;『大正藏』編目,共三六四經。「失譯, 今附秦錄」,為『雜阿含經』的一部分。從譯文看來,比求那跋陀羅所譯為早,所以「別譯」二 字,應該是後人所加,不是原譯本所有的。這部經的部派問題,舊傳為飲光部Ka^s/yapi^ya ,或推論為化地部、法藏部。如從經說的特有教義去推論,化地、法藏、飲光,都是分別說系 Vibhajyava^din,思想相近,難於決定到底是那一派。然從經文的組織來說,與說一切有 部本非常接近。據銅鍱部Ta^mras/a^t!i^ya傳說,飲光部從說一切有部中分出。在三世有無 問題上,分別說系各派,也惟有飲光部接近(承認過去未與果業是有)說一切有部。所以論為化 地部與法藏部,實不如說屬於飲光部的好!

  
註【16-001】『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一0中)。隋法經『眾經目錄』卷三(大正五五•一二七下)。隋仁壽『 [P99] 眾經目錄』卷一(大正五五•一五四上)。唐靜泰『眾經目錄』卷一(大正五五•一八六中)。
註【16-002】『大唐內典錄』卷三(大正五五•二四六中)。『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八(大正五五•四二二上──中)。
註【16-003】『大唐內典錄』卷七(大正五五•二九六下)。『大周刊定眾經目錄』卷一四(大正五五•四六八中)。
註【16-004】『開元釋教錄』卷一三(大正五五•六一0下)。
註【16-005】『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四中)。
註【16-006】『出三藏記集』卷一三(大正五五•九九下)。
註【16-007】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六六九──六七0)。
註【16-008】『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六上)。
註【16-009】『出三藏記集』卷二(大正五五•五下)。
註【16-010】福原亮嚴『有部阿毘達磨論書之發達』(八九、九0)。
註【16-011】『分別功德論』卷一(大正二五•三二中)。
註【16-012】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六四三──六四四)。
註【16-013】福原亮嚴『有部阿毘達磨論書之發達』(九一──九二)。
註【16-014】『出三藏記集』卷九(大正五五•六三下)。
註【16-015】呂澂『雜阿含經刊定記』(『內學』第一輯二二七)。
註【16-016】『歷代三寶紀』卷一0(大正四九、九一上)。 [P100]
註【16-017】福原亮嚴『有部阿毘達磨論書之發達』(九五)。
註【16-018】『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大正二九•三三0上──中)。
註【16-019】『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四(大正二九•三五二下)。
註【16-020】『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一(大正二九•三三二上)。
註【16-021】『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五(大正二九•五四0中)。
註【16-022】『阿毘達磨順正理論』卷三(大正二九•三四四中)。

  

第四節 小部──雜藏

  「小部」,起初是屬於「經藏」的一分,所以合稱「五部」、「五阿含」。但佛教界的一般 趨勢,是別立為「雜藏」的;性質也與「阿含」不同,所以作為別部來說明。銅鍱部Ta^mras/a^ti^ya 所傳,有很完整的「小部」。漢譯的部分不多,所以漢譯部分,就附列在「小部」下 。「小部」的內容,錫蘭所傳的,共一五部。

  A Khuddakapa^t!ha,譯為『小誦』。

  B Dhammapada,譯為『法句』。漢譯的現存四部:1.吳天竺沙門維祇難等所譯的,名『 法句經』,二卷。2.西晉法炬、法立等譯的,名『法句譬喻經』,四卷。3.姚秦僧伽跋澄Sam!ghabhu^ti [P101] 執梵本,竺佛念譯出的,名『出曜經』,三0卷。4.趙宋天息譯出的,名『法集 要頌經』,四卷。後二部,是說一切有部Sarva^stiva^din的誦本。2.與3.──二部,都是附 有譬喻解說的。

  C uda^na,譯為『自說』。

  D Itivuttaka,譯為『如是語』。漢譯有唐玄奘所譯的『本事經』,七卷。

  E Suttanipa^ta,譯為『經集』。內分五品:「蛇品」、「小品」、「大品」、「義品」 、「波羅延」(彼岸道)。漢譯有『佛說義足經』,二卷,是吳支謙譯的。『義足經』附有說偈 的因緣;與銅鍱部所傳,是同一系而是別派的誦本。

  F Vima^navatthu,譯為『天宮事』。

  G Petavatthu,譯為『餓鬼事』。與餓鬼事相當的,漢譯有三部:傳為漢安世高譯的『 佛說鬼問目連經』;晉法顯譯的『佛說雜藏經』;東晉失譯的『餓鬼報應經』。這三部都是長行 ,部派不明。

  H Theraga^tha^,譯為『長老偈』。

  I Theri^ga^tha^^,譯為『長老尼偈』。

  J Ja^taka,譯為『本生』。銅鍱部所傳的『本生』,搜羅極廣,是部類最大的一部。北傳 [P102] 的佛教,『本生』都附在經律中,沒有那麼完備的部類。集錄部分而流傳的,有吳康僧會譯的『 六度集經』,八卷;晉竺法護譯的『生經』,五卷;東晉失譯的『菩薩本行經』,三卷等。

  K Niddesa,譯為『義釋』,有『大義釋』、『小義釋』二部分。

  L Pat!isambhida^magga,譯為『無礙解道』。

  M Apada^na,譯為『譬喻』。『譬喻』分四部分:「佛譬喻」、「辟支佛譬喻」、「長老 譬喻」、「長老尼譬喻」。「長老譬喻」,漢譯有相當的部類,那是西晉竺法護譯的『五百弟子 自說本起經』。『根有律藥事』(1),也有這一部分。

  N Buddhavam!s/a,譯為『佛種姓』。

  O Cariya^pit!aka,譯為『所行藏』。

  
註【17-001】『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藥事』卷一六──一七(大正二四•七八上──九四上)。

  

第五節 其他的參考書

  上面所舉列的「律」、「經」、「雜部」,為研究的資料,也就是主要的參考書。此外,如 : 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 [P103] 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玄奘譯:『瑜伽師地論』

  這三部大論,對「九分教」(十二分教)與「四部阿含」的關係,給以有力的啟發。近人的 著作,有: 呂澂:『雜阿含經刊定記』(『內學』年刊第一輯) 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卷二、卷三) 平川彰:『律藏之研究』 前田惠學:『原始佛教聖典之成立史研究』

  後二書,為日本學界最近的名著。雖然,在原始佛教聖典集成的研究中,不能隨和二書的見 解。但在資料上,可說得到了最多的幫助! [P105]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