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雜阿含經論會編(上)』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二二二(1); 四00( 二七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不律儀、律儀。諦 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不律儀?眼根不律儀所攝護,眼識著色,緣著故以生苦受,苦受故不 一其心,不一心故不得如實知見,不得如實知見故不離疑惑,不離疑惑故由他所誤而常苦住。耳 、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不律儀。云何律儀?眼根律儀所攝護,眼識識色,心不染著 ,心不染著已常樂更(2)住,心樂住已常一其心,一其心已如實知見,如實知見已離諸疑惑,離諸 疑惑已不由他誤,常安樂住。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是名律儀」。佛說此經已,諸比 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苦住」:

  復次、有諸苾芻不守根住,於諸境界心多愛染,心多散亂,由此因緣受二種苦: [P368] 一者、麤重所作苦,二者,於諸法中疑惑所作苦。所以者何?由彼方便,應勤修身,勤修身已, 應勤修戒、奢摩他支;以不修身,亦不修戒、奢摩他支為因緣故,身不輕安,心不輕安,是故彼 受麤重所作苦。輕安闕故,不能觸證勝三摩地,由是因緣,應如實知不如實知,多生疑惑,是故 彼受於諸法中疑惑所作苦。由此二種苦惱住故,名不守根,增上緣力所得眾苦不安隱住,如是名 為現法中不守根者所有過患。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守護根者所有功德。

  
註【143-001】『相應部』(三五)「六處相應」九七.九八經。
註【143-002】「更」,元本作「受」。

  

 二二三(1); 四0一( 二七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退,不退法,六勝 (2)入處。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退法?謂眼識色,生欲覺,彼比丘歡喜、讚歎、執取、繫 著,隨順彼法迴轉,當知是比丘退諸善法。世尊所說,是名退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 是。云何名不退法?眼識色緣,不生欲覺結,彼比丘不喜、不讚歎、不執取、不繫著,於彼法不 隨順迴轉,當知是比丘不退轉諸善法。世尊說是不退法。耳、鼻、舌、身、意,亦復如是。云何 六勝入處?眼識色緣,不生欲覺結染著,當知是比丘勝彼入處;勝彼入處,是世尊所說。耳、鼻 、舌、身、意,亦復如是。若彼比丘於六勝入處勝已,貪欲結斷,瞋恚、愚癡結斷。譬如王者, [P369] 摧敵勝怨,名曰勝王;斷除眾結,名勝婆羅門」。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觀察」:

  復次、有諸苾芻,為離欲貪勤修方便,由正修習加行道故,伏諸煩惱。作是思惟 :我於諸欲,為有欲貪而不覺了,為無有耶?乃以淨相作意思惟,於斷、未斷,方得決定。觀察 作意為依止故,尋求貪欲生起處所,如實了知;憶念分別,是諸煩惱勝安足處。由彼煩惱未永斷 故,若為煩惱漂漾心時,了知能趣下劣分故,便即制伏。若不制伏,於先所得少三摩地,尚還退 失,況能進趣勝品功德!由整攝故,能不退失,亦能進趣勝品功德。若不觀察,復還發起增上慢 故,亦有退失。由觀察故,能證決定。若心漂漾,能正了知,還復整攝,是故不退。如修方便為 離欲貪,於餘上位,隨其所應當知亦爾。若猛利見審觀察時而不生起,彼便獲得決定勝解,我於 諸處已能勝伏。謂此所緣,應生煩惱,我於是處已勝伏故,令不生起,超過學地。猶如大王,能 隨己心自在而轉,降伏一切摩羅聚落,證得究竟盡、無生智,梵行圓滿。

  
註【144-001】『相應部』(三五)「六處相應」九六經。
註【144-002】「六勝入處」,原本作「六觸入處」,今依下文及『相應部』改。

  

 二二四(1); 四0二( 二七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此六根、不調伏, 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於未來世必受苦報。何等為六根?眼根不調伏,不關閉,不 [P370] 守護,不修習,不執持,於未來世必受苦報。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愚癡無聞凡夫 ,眼根見色,執受相,執受隨形好,任彼眼根趣向,不律儀執受住,世間貪憂(2)惡不善法以漏其 心,此等不能執持律儀,防護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亦復如是。如是於六根不調伏,不 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於未來世必受苦報。云何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執 持,善修習,於未來世必受樂報?多聞聖弟子,眼見色,不取色相,不取隨形好,任其眼根之所 趣向,常住律儀,世間貪憂惡不善法不漏其心,能生律儀,善護眼根;耳、鼻、舌、身、意根, 亦復如是,如是(於)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執持,善修習,於未來世必受樂報」。 即說偈言:

  「於六觸入處,住於不律儀,是等諸比丘,長夜受大苦。 斯等於律儀,常當勤修習,正信心不二,諸漏不漏心。 眼見於彼色,可意、不可意,可意不生欲,不可不憎惡。 耳聞彼諸聲,亦有念不念,於念不樂著,不念不起惡。 鼻根之所嗅,若香若臭物,等心於香臭,無欲亦無違。 所食於眾味,彼亦有美惡,美味不起貪,惡味亦不擇。 樂觸以觸身,不生於放逸,為苦觸所觸,不生過惡想, [P371] 平等捨苦樂,不滅者令滅。心意所觀察,彼種彼種相, 虛偽而分別,欲貪轉增廣,覺悟彼諸惡,安住離欲心。 善攝此六根,六境觸不動,摧伏眾魔怨,度生死彼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引發」:

  復次、於其六根,如前所說五寂靜相,不寂靜故,當知攝受三種苦果:謂現法中 依根增上雜染而住,由諸不善現行為因,或於他所成其退劣,或被譏呵,或被殺害,受如是等現 法眾苦;又受當來生老、病、死種種諸苦;又受當來由先數習所引等流,不護諸根諸雜染故,亦 名為苦。與此相違,於其六根,由有五種寂靜相故,當知攝受三苦滅果。

  
註【145-001】『相應部』(三五)「六處相應」九四經。
註【145-002】「憂」,原作「愛」,依宋本改。

  

 二二五(1); 四0三( 二八0)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在拘薩羅國人間遊行,到頻頭城北,申恕林中。爾時、頻頭城中婆羅 門、長者,皆聞世尊於拘薩羅國人間遊行,住頻頭城申恕林中。聞已,悉共出城,至申恕林,詣 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頻頭城婆羅門、長者:「若人問汝言:何等像類沙 門、婆羅門,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汝當答言:若沙門、婆羅門,眼見色,未離貪,未離欲 [P372] ,未離愛,未離渴,未離念,內心不寂靜,所行非法,所行疏澀行。耳……,鼻……,舌……, 身……,意、法,亦復如是。如是像類比丘,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作是說已,當復問言: 何故如此像類沙門、婆羅門,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汝應答言:我等眼見色,不離欲,不離 愛,不離渴,不離念,內心不寂靜。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彼 沙門、婆羅門,眼見色,亦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念,內心不寂靜,行非法行 、疏澀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我於斯等求其差別,不見差 別之行,是故我於斯等像類沙門、婆羅門,不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若復問言:何等像類沙門 、婆羅門所,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汝應答言:若彼眼見色,離貪,離欲,離愛,離渴,離念 ,內心寂靜,不行非法行,行等行,不疏澀行。耳……,鼻……,舌……,身……,意、法,亦 復如是。如是像類沙門、婆羅門所,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若復問言:何故於此像類沙門、婆 羅門,恭敬尊重、禮事供養?汝應答言:我等眼見色,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渴,不離 念,內心不寂靜,行非法行,行疏澀行。耳……,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 。斯等像類沙門、婆羅門,離貪,離欲,離渴,離念,內心寂靜,行如法行,不行疏澀行。耳… …,鼻……,舌……,身……,意、法,亦復如是。我等於彼求其差別,見差別故,於彼像類沙 門、婆羅門所,應恭敬尊重,禮事供養。如是說已,若復問言:彼沙門、婆羅門有何行,有何形 [P373] 貌,有何相,汝等知是沙門、婆羅門,離貪向、調伏貪,離恚向、調伏恚,離癡向、調伏癡?汝 應答言:我見彼沙門、婆羅門,有如是像類:在空閑處,林中、樹下,卑床、草蓐,修行遠離, 離諸女人,近樂獨人同禪思者。若於彼處,無眼見色可生樂著,無耳、聲,鼻、香,舌、味,身 、觸可生樂著。若彼沙門、婆羅門,有如是行,如是形貌,如是相,令我等知是沙門、婆羅門, 離貪向、調伏貪,離恚向、調伏恚,離癡向、調伏癡」。時諸沙門、婆羅門長者,白佛言:「奇 哉世尊!不自譽,不毀他,正說其義。各各自於諸入處,分別染汙、清淨,廣說緣起,如如來、 應、等正覺說。譬如士夫,溺者能救,閉者能開,迷者示路,闇處然燈,世尊亦復如是,不自譽 ,不毀他,正說其義,乃至如如來、應、等正覺說」。爾時、頻頭城婆羅門、長者,聞佛所說, 歡喜作禮而去。

  

 「不應供」:

  復次、略有二種世俗梵志,實非福田,懷增上慢,自謂福田,自稱我是真實福 田,當知成就非實福田性及相故,不應供養。一者、從他所得利養恭敬,現前猛利耽著,諸根饕 餮,為性躁擾,詐示現前離欲之行。二者、攝受家產親屬,雜居鄙穢,專自修身。凡所行行,既 非自利,亦非利他,遠離尸羅正法正行,遠離能住善趣善行,遠離能住涅槃妙行,當知彼與一切 愚夫異生之類,無有差別。住正法者,與此相違,當知是名勝義梵志。

  
註【146-001】『中部』(一五0)『頻頭城經』。 [P374]

 二二六; 四0四( 二八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縈髮目揵連出家,來詣佛所,共相問訊。問 訊已,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縈髮目揵連:「汝從何來」?縈髮目揵連白佛言:「我從彼眾多 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遮羅迦出家集會未曾講堂聽法,從彼林來」。佛告縈髮目揵連:「汝 為何等福力故,從彼眾多種種異道,沙門、婆羅門、遮羅迦出家所聽其說法」?縈髮目揵連言: 「我試聽其競勝論義福利,聽其相違反論議福利故」。佛告目揵連:「長夜久遠,種種異道,沙 門、婆羅門、遮羅迦出家,競勝論議,相違反論議福利,迭相破壞」。縈髮目揵連白佛言:「瞿 曇!為諸弟子說何等法福利,令彼轉為人說,不謗如來,不增不減,誠說法說,法次法說,無有 餘人能來比挍、難詰、訶責」?佛告目揵(1)連:「明、解脫果報福利,為人轉說者,不謗如來, 不乖其理,法次法說,無有能來比挍、難詰、嫌責」。縈髮目揵連白佛言:「瞿曇!諸弟子有法 修習、多修習,令明、解脫福利滿足者不」?佛告縈髮目揵連:「有七覺分,修習、多修習,明 、解脫福利滿足」。縈髮目揵連白佛言:「有法修習,能令七覺分滿足不」?佛告縈髮目揵連: 「有四念處,修習、多修習,能令七覺分滿足」。縈髮目揵連白佛:「復有法修習、多修習,令 四念處滿足不」?佛告縈髮目揵連:「有三妙行,修習、多修習,能令四念處滿足」。縈髮目揵 連白佛言:「復有法修習、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不」?佛告目揵連:「有六觸入處律儀,修習 [P375] 、多修習,令三妙行滿足」。縈髮目揵連白佛言:「云何六觸入處律儀,修習、多修習,令三妙 行滿足」?佛告目揵連:「若眼見適意、可愛念、能長養欲樂、令人緣著之色,彼比丘見已,不 喜、不讚歎、不緣、不著、不住。若眼見不適意、不可愛念、順於苦覺之色,諸比丘見已,不畏 、不惡、不嫌、不恚。於彼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著;不好色起,眼見已,永不緣著。內心安 住不動,善修解脫,心不懈倦。耳……,鼻……,舌……,身……,意識法,亦復如是。如是於 六觸入修習、多修習,滿足三妙行。云何修三妙行,滿足四念處?多聞聖弟子,於空閑處,林中 、樹下,作如是學,如是思惟:此身惡行,現世、後世必得惡報。我若行身惡行者,心當自生厭 悔,他亦嫌薄,大師亦責,諸梵行者亦復以法而嫌我,惡名流布遍於諸方;身壞命終,當墮地獄 。於身惡行,見現世、後世如是果報,是故除身惡行,修身妙行。口、意惡行,亦復如是。是名 修習三妙行已,得四念處清淨滿足。云何修四念處得七覺分滿足?目揵連!比丘如是順身身觀住 ,彼順身身觀住時,攝念安住不忘,爾時方便修習念覺分;方便修習念覺分已,得念覺分滿足。 於彼心念選擇於法,覺想思量,爾時方便修習擇法覺分;方便修習擇法覺分已,逮得擇法覺分滿 足。選擇彼法,覺想思量,方便修習精進覺分;方便修習精進覺分已,逮得精進覺分滿足。勤精 進已,生歡喜心,爾時修習方便歡喜覺分;修習歡喜覺分已,逮得歡喜覺分滿足。心歡喜已,身 心止息,爾時修習猗息覺分;修習猗息覺分已,逮得猗息覺分滿足。身心息已,得三摩提,爾時 [P376] 修習定覺分;修習定覺分已,定覺分滿足。謂一其心,貪憂滅息,內心行捨,方便修習捨覺分; 方便修習捨覺分已,逮得捨覺分清淨滿足。受、心、法念處,亦如是說。如是修習四念處,七覺 分滿足。云何修習七覺分,明、解脫滿足?目揵連!若比丘修念覺分,依遠離、依離欲、依滅, 捨於進趣;修念覺分,逮得明、解脫清淨滿足。乃至修習捨覺分,亦如是說。是名修習七覺分已 ,明、解脫清淨滿足。如是目揵連!法法相依(2),從此岸而到彼岸」。說是法時,縈髮目揵連遠 塵、離垢,得法眼淨。時縈髮目揵連,見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諸疑、惑,不由於他,於諸 法律得無所畏。從座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我今寧得於正法律出家,得具足比 丘分不」?佛告目揵連:「汝今已得於正法律出家,具足得比丘分」。得出家已,專精思惟,不 放逸住,乃至成阿羅漢。

  

 「明解脫」:

  復次、此正法外,有諸沙門、婆羅門等,為諸弟子宣說法時,多分為求詰責勝 利,及求免脫他難勝利。當知如是宣說法者,就第一義,無義、無利,非自利益,非利益他。諸 佛如來為諸弟子宣說正法,唯為證得明及解脫二果勝利。當知如是說正法者,大果、大利,自利 、利他,無不圓滿。行於三世無忘失住最勝義故,三種所緣境差別故,說名三明。若心解脫,若 慧解脫,皆名解脫,是愛、無明根本雜染勝對治故。為得未得明與解脫,當知略有四種修道:謂 修根故,能正修身;修身所引善行修故,能正修戒;修戒所引念住、覺支無倒修故。能修心、慧 [P377] 。此中修根,復有三種:一、世間修,二、有學修,三、無學修。若思擇力為所依止(3),雖取可 愛、不可愛境不如理相,而不發起煩惱諸纏;設令暫起,尋復除遣,是世間修。若於聖諦已得現 觀,由失念故,或生適意,或不適意,或兼二意,而心不為纏縛堅住,速於雜染能得解脫,是有 學修。若即此心堅固安住,如前於內無有隘迮,善脫善修,都無一切下至失念,於諸可意、不可 意等,發心親近計彼有德而趣向之,是名無學善淨修根。當知修戒,修心,修慧,三種亦爾。此 中最初,是初修根所引;第二是第二所引;第三是第三所引。修戒、修心、修慧,相望各有三種 所引,當知亦爾。此中可意、不可意境界差別故,有恩、有怨有情差別故,功德、過失相應有情 差別故,所愛、非所愛有情差別故,當知一向適意,一向不適意,適意不適意相雜差別。可意、 不可意境界差別故者,自有境界一向可意,自有境界一向不可意,自有境界其類相雜,少分可意 ,少分不可意。如是有情,或一向有恩,或一向有怨,或恩怨相雜。或一向有德(4),或一向有失 ,或德失俱備。若於有情愛復生愛,當知一向是其所愛;若於有情恚復生恚,當知一向非其所愛 ;若於有情愛已生恚,或於有情恚已生愛,當知是名所愛、非所愛。由如是等差別因緣,適意等 三有其差別。又於惡行,隨觀現法所有過患,隨觀當來所有過患,是故遠離修習妙行。若於六處 ,由一切門皆被誹毀,是名現法所有過患。由是因緣,墮於惡趣,是名當來所有遇患。此中為他 所誹毀者,謂為外道及餘世間有聰敏者,聞其鄙惡名稱聲頌,咸共誹毀。當知其餘,即如所說。 [P378] 又此中言修念住者,謂念覺分,創始發起在異生地;數修習者,在有學地;修圓滿者,在無學地 。修習覺分,未得斷界,於其斷界正希求時,名依遠離;未得無欲界,於無欲界正希求時,名依 離欲;未得滅界,於其滅界正希求時,名依於滅;棄捨下劣修覺分故,迴向勝妙修覺分故,名棄 捨迴向。又諸苾芻,守護諸根,有慚有愧,由是因緣恥於惡行,修習妙行;修妙行故,無有變悔 ;無變悔故,發生歡喜;此為先故,心得正定;心正定故,能見如實;見如實故,明及解脫皆悉 圓滿,當知是名修行次第。

  
註【147-001】原本缺「揵」,依宋本補。
註【147-002】「依」,原本作「律」,依元本改。
註【147-003】「止」,原本作「上」,依宋本改。
註【147-004】「德」,原本作「得」,今改。

  

 二二七(1); 四0五( 二八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迦徵(2)伽羅牟真鄰陀林中。時有年少,名多羅,是波羅奢那弟子, 來詣佛所,恭敬問訊已,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多羅:「汝師波羅奢那,為汝等說修諸根不 」?多羅言:「說已,瞿曇」!佛告多羅:「汝師波羅奢那,云何說修諸根」?多羅白佛 言:「我師波羅奢那說: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是名修根」。佛告多羅:「若如汝波羅奢那說 [P379] ,盲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如唯盲者眼不見色」。爾時、尊者阿難在世尊後,執扇扇佛。尊者 阿難語多羅(3)言:「如波羅奢那所說,聾者是修根不?所以者何?唯聾者耳不聞聲」。

  爾時、世尊告尊者阿難:「異於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阿難白佛言:「唯願世尊為諸比丘 說賢聖法律無上修根!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阿難:「諦聽善思,當為汝說。緣眼、色 ,生眼識,見可意色,欲修如來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欲(4)修如來不 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可意、不可意,欲修如來厭離、不厭離,正念、正智。 眼、色緣,生眼識,不可意、可意,欲修如來不厭離、厭離,正念、正智。眼、色緣,生眼識, 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欲修如來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如是阿難!若有於此 五句,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耳……,鼻…… ,舌……,身……,意、法,亦如是說。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根」。尊者阿難白佛言:「 世尊!云何賢聖法律,為賢聖修根」?佛告阿難:「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 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如是如實知:我眼、色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 意。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謂俱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彈指(5)頃。如是眼、色 緣,生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俄爾盡滅,得離厭不厭捨。如是耳、聲緣生 耳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聖弟子如是如實知:我耳識聞聲,生可意,生不可 [P380] 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勝妙,所謂為捨;得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大力士夫,彈指 發聲即滅。如是耳、聲緣,生耳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是則為捨 ;得彼捨已,離厭、不厭。鼻、香緣,生鼻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聖弟子如 是如實知:鼻、香緣,生鼻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此則寂滅,此則勝妙,所 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蓮華(6),水所不染。如是鼻、香緣,生鼻識,生可意,生 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舌、味緣,生舌識, 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如是如實知:舌、味緣,生舌識,生可意,生不 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寂滅、勝妙,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 舌端唾沫,盡唾令滅。如是舌、味緣,生舌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 ,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身、觸緣,生身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 ,生已盡滅。聖弟子如是如實知:身、觸緣,生身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 已盡滅,寂滅、勝妙,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鐵丸燒令極熱,小渧水灑,尋即 消滅。如是身、觸緣,生身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 彼捨已,離厭,不厭。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速滅。聖 弟子如是如實知: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是則寂 [P381] 滅,是則勝妙,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譬如力士斷多羅樹頭。如是意、法緣,生意 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生已盡滅,所謂為捨;得彼捨已,離厭、不厭。阿難 !是為賢聖法律,為聖弟子修諸根」。「云何為聖法律學(7)見跡」?佛告阿難:「眼、色緣,生 眼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耳……。鼻……。舌……。 身……。意、法緣,生意識,生可意,生不可意,生可意、不可意,彼聖弟子慚恥、厭惡。阿難 !是名賢聖法律學見跡。阿難是名賢聖法律無上修諸根。已說賢聖修諸根,已說學見跡。阿難! 我為諸聲聞所作,所作已作,汝等當作所作,廣說如篋毒蛇經」。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 說,歡喜奉行(8)

  

 「修」:

  復次、有一沙門若婆羅門,自既不能善修諸根,而不如理為他施設善修根法,見唯 棄背所有境界,名護諸根。然其自於諸弟子眾,深生染著,一分起愛,一分生憎,謂於其教順逆 因緣,適不適意,常現行故。於此微細自己雜染,不能以慧如實悟入,而謂自能善修諸根,起增 上慢。諸有隨順如是見者,彼雖令根離諸境界,獨處空閑,而緣彼境發起種種尋思雜染,然無智 慧而自悟入,是亦不名善修諸根。又亦不為善修根故勤修正行,但信他言起邪勝解,及以邪慢。 諸佛如來,為諸弟子如理施設煩惱斷故名善修根,非唯一向背諸境界。又諸如來,於其三種不共 念住善住其心,故不染著諸弟子眾。於正行眾悅意現行,於邪行眾行不悅意,由此所生貪欲雜染 [P382] 、瞋恚雜染都無所有,由是因緣,雖與弟子等煩惱斷,而名無上善修諸根。又此修根,依五品眾 有差別故,當知亦有五轉差別。謂佛世尊,或有弟子一向正行而亦畢竟;或有弟子一向放逸而亦 畢竟;或有弟子修行正行而不畢竟;或有弟子行於邪行而不畢竟;或有弟子多種品類,一行正行 ,一行放逸,一行一分,或時放逸或不放逸,如是名為第五品眾。此中如來稱可意者,謂諸弟子 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為修諸根得圓滿故,修行正行。復有一類不可意者,謂行邪行,或不修行。 是故如來觀第一眾,生起悅意;觀第二眾,生不悅意;觀第三眾,生起悅意,生不悅意;觀第四 眾,生不悅意,生起悅意;觀第五眾生起悅意,生不悅意,亦復生起悅、不悅意。如來雖復於此 五眾,發起如是五轉差別悅不悅意,然諸如來終不為彼愛、恚行相之所染污,由諸煩惱并其習氣 永離繫故,善修根故;是故如來一切煩惱并習永斷為所依止,能善住念,於弟子眾無諸雜染,說 名五轉無上修根。又於如是一切五轉,隨其所應,當正思惟三種對治:一、無常想,二者、慈心 ,三、無想定,如是三種,隨其所應,當知其相。又佛世尊所作已辦,無學弟子名已修根。由彼 長夜樂涅槃故,雖遇如前諸有情數境相現前,或純可愛,或純非愛,或多雜類通愛非愛,由貪、 瞋、癡永遠離故,由心解脫及慧解脫增上力故,即由無相令心於彼速疾棄捨;由意樂故,於諸境 界起厭逆想。又於涅槃見寂靜德,如是速能安住於捨。由此因緣,一剎那頃失念所作雜染污心, 亦不得起。當知齊此善根習故,名善修根。若諸有學,未能速疾安住於捨,有餘煩惱熏彼相續成 [P383] 雜穢故。又於一切三轉境中,憎惡所起諸煩惱故,現行煩惱所逼迫時,則能方便住厭逆想,及過 患想,如是修行,能令修根速得圓滿,是故說彼名正行者。如是當知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大師美 妙諸弟子眾,得所得義,能修正行。

  
註【148-001】『中部』(一五二)『根修習經』。
註【148-002】「徵」,原本誤作「微」,依宋本改。
註【148-003】原本缺「羅」,依宋本補。
註【148-004】「欲」,原本作「故」,依上下文例改。
註【148-005】「彈指」,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148-006】「華」,原本作「荷」,依宋本改。
註【148-007】「學」,原本作「覺」,依『中部』及『論』義改,下例。
註【148-008】『雜阿含經』卷一一終。

  

 二二八(1); 四0六( 三0四)

  (2)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 、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諦聽,善思,有六六法。何等為六六法?謂六 內入處,六外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何等為六內入處?謂眼入處,耳入處, [P384] 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何等為六外入處?色入處,聲入處,香入處,味入處,觸入 處、法入處。云何六識身?謂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云何六觸身 ?謂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云何六受身?謂眼觸生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 舌觸生受,身觸生受,意觸生受。云何六愛身?謂眼觸生愛,耳觸生愛,鼻觸生愛,舌觸生愛, 身觸生愛,意觸生愛。若有說言眼是我,是則不然。所以者何?眼生滅故。若眼是我者,我應受 生死,是故說眼是我者,是則不然。如是若色,若眼識,眼觸,眼觸生受若是我者,是則不然。 所以者何?眼觸生受是生滅法,若眼觸生受是我者,我復應受生死,是故說眼觸生受是我者,是 則不然,是故眼觸生受非我。如是耳……。鼻……。舌……。身……。意觸生受非我,所以者何 ?意觸生受是生滅法,若是我者,我復應受生死,是故意觸生受是我者,是則不然,是故意觸生 受非我。如是比丘!當如實知眼所作,智所作,寂滅所作,開發神通,正向涅槃。云何如實知見 眼所作,乃至正向涅槃?如是比丘!眼非我,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 若樂、不苦不樂,彼亦觀察非我。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是名如實知見眼所作,乃至 正向涅槃。是名六六法經」。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無我論」:

  復次、無我論師,略有三種正所作事。何等為三?謂於苦、集諦所攝行,自相 、共相,應正顯了安立無我。當知此中,顯各各別眾多性故,顯了自相,開示生滅相似性故,顯 [P385] 了共相,是名第一正所作事。復於無我唯有因行,如其所有雜染、清淨如實顯了。當知此中,於 三種受,緣生三種煩惱,隨眠未能永斷;於其見道,我見、隨眠未能除遣;於其修道,我慢、隨 眠未能除遣;於見、慢品能起無明亦未永斷。未能生起彼對治明,是故不能作苦邊際,如是名為 顯示雜染;與此相違,當知即是顯示清淨,是名第二正所作事。復於諸行,斷增益我薩迦耶見, 依能取實無我正見,如清淨相應實顯了。此無我見,在異生位,能正攝受聖諦現觀,又能證得諸 聖慧眼;在有學位,能得上位盡、無生智;在無學位,能令一切學與無學,見、修所斷所有煩惱 無餘永斷。是故當知此無我見,能令清淨故應顯了,是名第三正所作事。

  
註【149-001】『中部』(一四八)『六六經』。
註【149-002】『雜阿含經』卷一二(舊誤編為卷一三)。 二二九(1); 四0七( 三0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 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六分別六入處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六分別六入處經?謂於眼入處,不如實知見者,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 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如實知見;不如實知見故,於眼染著,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 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皆生染著。如是耳……。鼻……。舌……。身……。意,若 [P386] 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如實知見,不如實知見故生染 著。如是染著,相應、愚闇、顧念、結縛其心,長養五受陰,及當來有愛(2)、貪喜(、彼彼樂著 )悉皆增長。身心疲惡,身心(3)燒然,身心熾然,身心狂亂,身生苦覺;彼身生苦覺故,於未來 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悉皆增長,是名純一大苦陰聚集。諸比丘!若於眼如實知見,若色、眼識 、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如實知見。見已,於眼不染著,若色、眼 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染著。如是耳……。鼻……。舌…… 。身……。意、法如實知見,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於意不染著,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 不苦不樂不染(著)。不染著故,不相雜,不愚闇,不顧念,不繫縛,損減五受陰,當來有愛、 貪喜、彼彼樂(4)著悉皆消滅。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燒,心不燒,身不熾然,心不熾然,身 覺樂,心覺樂;身心覺樂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悉皆消滅,如是純大苦聚陰滅。作如 是知、如是見者,名為正見修習滿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說正語,正業,正命清淨 修習滿足,是名修習八聖道清淨滿足。八聖道修習滿足已,四念處修習滿足;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覺分修習滿足。若法應知、應了者,悉知、悉了;若法應知、應斷者,悉知、 悉斷;若法應知、應作證者,悉皆作證;若法應知、應修習者,悉已修習。何等法應知、應了, [P387] 悉知悉了?所謂名、色。何等法應知、應斷?所謂無明及有愛。何等法應知、應證?所謂明(5)、 解脫。何等法應知、應修?所謂止(6)、觀。若比丘於此法應知、應了(者),悉知悉了;若法應 知、應斷者,悉知、悉斷;若法應知、應作證者,悉知、悉證;若法應知、應修者,悉知、悉修 ,是名比丘斷愛、結縛,正無間等,究竟苦邊。諸比丘!是名六分別六入處經」。佛說此經已,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定法」:

  復次、於其成就世間正見多聞,不定住正法者,即成就此世間正見多聞;得定住 正法者,當知略有五種殊勝正加行果稱讚利益。何等為五?謂彼第一住正法者,先由其心未得定 故,奢摩他支、戒未清淨,亦未鮮白;即此第二住正法者,心得定故,清淨鮮白,當知是名第一 殊勝正加行果稱讚利益。又彼第一心未得定補特伽羅,於一切受,并其所依,并其所緣,并其助 伴,并其隨轉,不如實知;由不知故,便為三種無智為因過患所觸。何等為三?一、受雜染所作 過患,二、世雜染所作過患,三、現法、後法雜染所作過患。當知此中,受雜染所作過患者,謂 愚癡者,於其樂受并彼隨轉并所隨染,有貪愛縛;於苦受等有瞋恚縛;於其不苦不樂受等,有愚 愛(7)縛及隨眠縛,由有愚癡所隨眠故。世雜染所作過患者,謂愚癡者,於現在世有貪染縛,於過 去世有顧戀縛,於未來世有繫心縛。現法、後法雜染所作過患者,謂彼如是雜染心者,於世於受 有雜染故,便能生長感後有業,由此增益後有諸蘊令當得生。又能增長所有貪愛,謂後有愛及資 [P388] 財愛,後有愛故能生當來所有自體,資財愛故於追求時極生疲怠。若得境界,便生染惱;若不獲 得,所欲不遂,便自燒然;若得已失,便為愁惱之所損害,如是名為現法過患。若即由彼作及增 長能感後有諸業,煩惱增上力故,起於當來生老死等眾苦差別,如是名為後法過患。第二心定補 特伽羅,應知一切與上相違,當知是名第二殊勝,餘如前說。又彼第一補特伽羅,心未定故,於 其無智所作過患,若自、若他不如實知。第二心定補特伽羅,於彼皆能如實了知,當知是名第三 殊勝,餘如前說。又彼第二心已得定補特伽羅,於諸過患如實了知,已入修地,即前所得無我相 應所有正見,由此修故,於二時中依其斷界及無欲界,與彼一切菩提分法皆共圓滿。初未得定補 特伽羅,心未定故,於彼一切皆未圓滿,當知是名第四殊勝,餘如前說。又彼第二心已得定補特 伽羅,所有多聞毘舍那助伴支分,彼能攝受勝三摩地,能淨修治毘舍那,由是因緣,止、觀 二種平等雙轉。心未得定補特伽羅,應知多聞與彼俱闕,如是於成世間正見多聞、不定住於正法 補特伽羅,即此成就世間正見多聞、得定住於正法補特伽羅,當知有此第五殊勝正加行果稱讚利 益。如是即彼由已獲得勝奢摩他,毘舍那,依於斷界,應遍知者能正遍知,應永斷者能正永斷 ,應作證者能正作證,應修習者能正修習。依無欲界,於彼一切已知、已斷、已證、已修。於所 依色及能依名,正知、已知;於所依無明及能依有愛,正斷、已斷;於所依明淨智及能依解脫煩 惱斷,正證、已證;於所依奢摩他及能依毘舍那,正修、已修。 [P389]
註【150-001】『中部』(一四九)『大六處經』。
註【150-002】「愛」,原本誤作「受」,依元本改。
註【150-003】「心」下,原本有「壞」宇,依元本刪。
註【150-004】「樂」,原本誤作「染」,今改。
註【150-005】「明」,原本誤作「眼」,依宋本改。
註【150-006】「止」,原本誤作「正」,今依『論』改。
註【150-007】「愛」,疑是「癡」。

  

 二三0; 四0八( 三0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作是念: 比丘云何知、云何見而得見法?作是思惟已,從禪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見而得見法」?爾時、世尊告彼 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有二法,何等為二?眼、色為二,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 。所以者何?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 名為人。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那羅,摩闍,摩那婆,士夫(1),福伽羅,耆婆,禪頭。又 如是說:我眼見色,我耳聞聲,我鼻嗅香,我舌嘗味,我身覺觸,我意識法。彼施設又如是言說 [P390] :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 比丘!是則為想,是則為誌,是則言說。此諸法皆悉無常、有為、思願緣生,若無常、有為、思 願緣生者,彼則是苦。又復彼苦,生亦苦,住亦苦,滅亦苦,數數出生,一切皆苦。若復彼苦無 餘斷:吐、盡、離欲、滅、息、沒,餘苦更不相續、不出、(不)生,是則寂滅,是則勝妙,所 謂捨一切有餘,一切愛盡,無欲、滅盡、涅槃。耳……。鼻……。舌……。身、觸緣,生身識, 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是無色陰,身根是色陰,此名為人。如上說,乃至滅盡、 涅槃。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 法名為人。如上廣說,乃至滅盡、涅槃。若有於此諸法,心隨入住,解脫不退轉,於彼所起繫著 無有我。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則為見法」。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