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四三(7); 一三六六( 五九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拘薩羅國 有諸商人,五百乘車共行治生,至曠野中。曠野有五百群賊,在後隨逐,伺便欲作劫盜。時曠野 中有一天神,止住路側。時彼天神作是念:當往詣彼拘薩羅國諸商人所,問其義理。若彼商人喜 我所問,時解說者,我當方便令其安隱,得脫賊難。若不喜我所問者,當放捨之,如餘天神。時 彼天神作是念已,即放身光,遍照商人車營,而說偈言: 誰於覺睡眠?誰復睡眠覺?誰有解此義?誰能為我說? 爾時、商人中有一優婆塞,信佛、信法、信比丘僧,一心向佛、法、僧,歸依佛、法、僧。於佛 離疑,於法、僧離疑;於苦、集、滅、道離疑,見四聖諦,得第一無間等果。在商人中,與諸商 人共為行侶。彼優婆塞於後夜時,端坐思惟,繫念在前,於十二因緣逆順觀察:所謂是事有故是 事有,是事起故是事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 [P255] ,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死、憂悲惱苦,如是純大苦聚集。如是無明滅則行 滅,行滅則識滅,識滅則名色滅,名色滅則六入處滅,六入處滅則觸滅;觸滅則受滅,受滅則愛 滅,愛滅則取滅,取滅則有滅,有滅則生滅,生滅則老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時彼優婆塞如是思惟已,而說偈言: 我於覺睡眠,我於睡眠覺,我解知此義,能為人記說。 時彼天神問優婆塞,云何覺睡眠?云何睡眠覺?云何能解知?云何能記說?時優婆塞說偈答言: 貪欲及瞋恚,愚癡得離欲,漏盡阿羅漢,正智心解脫, 彼則為覺悟,我於彼睡眠。不知因生苦,及苦因緣集, 於此一切苦,得無餘滅盡,又不知正道,等趣息苦處, 斯等為常眠,我於彼則覺。如是覺睡眠,如是睡眠覺, 如是善知義,如是能記說。 時彼天神復說偈言: 善哉覺睡眠,善哉眠中覺,善哉解知義,善哉能記說! 久遠乃今見,諸兄弟而來,緣汝恩力故,令諸商人眾, 得免於劫賊,隨道安樂去。 [P256] 如是諸比丘!彼拘薩羅澤中諸商人眾,皆得安隱,從曠野出」。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四四(8); 一三六七( 五九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過去世時,海洲上優 婆塞,至他優婆塞舍會坐。極毀呰欲,言此欲者虛妄不實,欺誑之法,猶如幻化,誑於嬰兒。還 自己舍,恣於五欲。是優婆塞舍,有天神止住。時彼天神作是念:是優婆塞不勝、不類,於餘優 婆塞舍會坐眾中,極毀呰欲,言如是欲者,虛偽不實、欺誑之法,如誑嬰兒;還己舍已,自恣五 欲。我今寧可發令覺悟,而說偈言: 於大聚會中,毀呰欲無常,自沒於愛欲,如牛溺深泥。 我觀彼會中,諸優婆塞等,多聞明解法,奉持於淨戒。 汝見彼樂法,而說欲無常,如何自恣欲,不斷於貪愛? 何故樂世間,畜妻子眷屬? 時彼天神如是、如是開覺彼優婆塞已,如是、如是彼優婆塞覺悟已,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 非家,出家學道,精勤修習,盡諸有漏,得阿羅漢」。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P257]

  

 四五(9); 一三六八( 五九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寒林中丘塚間。時給孤獨長者,有小因緣,至王舍城,止宿長 者舍。夜見長者告其妻子、僕使、作人言:「汝等皆起,破樵燃火,炊飯作,調和眾味,莊嚴 堂舍」。給孤獨長者見已,作是念:今此長者何所為作?為嫁女、娶婦耶?為請賓客、國王、大 臣耶?念已,即問長者:「汝何所作?為嫁女、娶婦?為請賓客、國王、大臣耶」?時彼長者答 給孤獨長者言:「我不嫁女、娶婦,亦不請呼國王、大臣,唯欲請佛及比丘僧,設供養耳」。時 給孤獨長者聞未曾聞佛名字已,心大歡喜,身諸毛孔,皆悉怡悅。問彼長者言:「何名為佛」? 長者答言:「有沙門瞿曇,是釋種子,於釋種中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為佛」。給孤獨長者言:「云何名僧」?彼長者言:「若婆羅門種, 剃除鬚髮,著袈裟衣,信家非家而隨佛出家,或剎利種,毘舍種,首陀羅種善男子等,剃除鬚髮 ,著袈裟衣,正信非家,彼佛出家而隨出家,是名為僧。今日請佛及現前僧,設諸供養」。給孤 獨長者問彼長者言:「我今可得往見世尊不」?彼長者答言:「汝且住此,我請世尊來至我舍, 於此得見」。

  時給孤獨長者,即於其夜,至心念佛,因得睡眠。天猶未明,忽見明相,謂天已曉,欲出其 舍,行向城門。至城門下,夜始二更,城門末開。王家常法,待遠使命來往,至初夜盡,城門乃 [P258] 閉;中夜已盡,輒復開門,欲令行人早得往來。爾時、給孤獨長者見城門開,而作是念:定是夜 過,天曉、門開、乘明相出於城門。出城門已,明相即滅,輒還闇冥。給孤獨長者心即恐怖,身 毛為豎,得無為人及非人,或姦狡(10)人恐怖我耶?即便欲還。爾時、城門側有天神住,時彼天神 即放身光,從其城門至寒林丘塚間,光明普照。告給孤獨長者言:「汝且前進,可得勝利,慎勿 退還」!時彼天神即說偈言: 「善良馬百匹,黃金滿百斤,騾車及馬車,各各有百乘, 種種諸珍奇,重寶載其上,宿命種善根,得如此福報。 若人宗重心,向佛行一步,十六分之一,過前福之上。

  是故長者!汝當前進,慎勿退還」!即復說偈: 「雪山大龍象,純金為莊飾,巨身長大牙,以此象施人, 不及向佛福,十六分之一。

  是故長者!當速前進,得其大利,非退還也」。復說偈言: 「金菩闍國女,其數有百人,種種眾妙寶,瓔珞具莊嚴, 以是持施與,不及行向佛,一步之功德,十六分之一。

  是故長者!當速前進,得其勝利,非退還也」。時給孤獨長者問天神言:「賢者!汝是何人」? [P259] 天神答言:「我是摩頭息揵大摩那婆,先是長者善知識。於尊者舍利弗、大目揵連所起信敬心, 緣斯功德,今得生天,典此城門。是故告長者:但當進前,慎莫退還,前進得利,非退還也」。 時給孤獨長者作是念:佛興於世,非為小事。得聞正法:亦非小事。是故天神勸我令進,往見世 尊。時給孤獨長者尋其光明,逕至寒林丘塚間。爾時、世尊出房,露地經行。給孤獨長者遙見佛 已,即至其前,以俗人禮法,恭敬問訊:「云何世尊,安隱臥不」?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婆羅門涅槃,是則常安樂,愛欲所不染,解脫永無餘。 斷一切希望,調伏心熾燃,心得寂止息,止息安隱眠」。

  (11)爾時、世尊將給孤獨長者往入房中,就座而坐,端身繫念。爾時、世尊為其說法,示教、 照喜已。世尊說諸法無常,宜布施福事,持戒福事,生天福事。欲味,欲患,欲出遠離之福。給 孤獨長者聞法(已),見法,得法,入法,解法,度諸疑、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入正法律 ,心得無畏。即從座起,正衣服,為佛作禮,右膝著地,合掌白佛言:「已度,世尊!已度,善 逝!我從今日,盡其壽命,歸佛、歸法、歸比丘僧,為優婆塞,證知我」!爾時、世尊問給孤獨 長者:「汝名何等」?長者白佛:「名須達多。以常給孤貧辛苦故,時人名我為給孤獨」。世尊 復問;「汝居何處」?長者白佛言:「世尊!在拘薩羅人間,城名舍衛,唯願世尊來舍衛國,我 當盡壽供養──衣被、飲食、房舍、床臥、隨病湯藥」。佛問長者:「舍衛國有精舍不」?長者 [P260] 白佛:「無也,世尊」!佛告長者:「汝可於彼建立精舍,令諸比丘往來宿止」。長者白佛:「 但使世尊來舍衛國,我當造作精舍、僧房,令諸比丘往來止住」。爾時、世尊默然受請。時長者 知佛世尊默然受請已,從座起,稽首佛足而去。

  

 四六(12); 一三六九( 五九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給孤獨長者疾病命終,生兜率天,為兜率天 子。作是念:我不應久住於此,當往見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申臂頃,於兜率天沒,現於佛 前,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給孤獨天子身放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給孤獨天子而說偈言 「於此祇桓林,仙人僧住止,諸王亦住此,增我歡喜心。 深信淨戒業,智慧為勝壽,以此淨眾生,非族姓、財物。 大智舍利弗,正念常寂默,閑居修遠離,初建業良友」。

  說此偈已,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其夜過已,入於僧中,敷尼師壇,於眾前坐。告諸比丘:「今此夜中,有一天子 ,容色絕妙,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於此祇桓林,仙人僧住止,諸王亦住此,增我歡喜心。 [P261] 深信淨戒業,智慧為勝壽,以此淨眾生,非族姓、財物。 大智舍利弗,正念常寂默,閑居修遠離,初建業良友」。

  爾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世尊所說,給孤獨長者生彼天上,來見世尊。然彼 給孤獨長者,於尊者舍利弗極相敬重」。佛告阿難:「如是,如是。阿難!給孤獨長者生彼天上 ,來見於我」。爾時、世尊以尊者舍利弗故,而說偈言: 「一切世間智,唯除於如來,比舍利弗智,十六不及一。 如舍利弗智,天人悉同等,比於如來智,十六不及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四七(13); 一三七0( 五九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曠野精舍。時有曠野長者疾病命終,生無熱天。生彼天已,即作是念 :我今不應久於此住,不見世尊。作是念已,如力士屈申臂頃,從無熱天沒,現於佛前。時彼天 子天身委地,不能自立,猶如酥油委地,不能自立。如是彼天子天身細軟,不自持立。爾時、世 尊告彼天子:「汝當變化作此麤身而立於地」。時彼天子即自化形,作此麤身而立於地。於是天 子前禮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手天子:「汝手天子,本於此間為人身時,所受經法,今 故憶念不悉忘耶」?手天子白佛言:「世尊!本所受持,今悉不忘。本人間時有所聞法,不盡得 [P262] 者,今亦憶念。如世尊善說,世尊說言:若人安樂處,能憶持法,非為苦處,此說真實。如世尊 在閻浮提,種種雜類,四眾圍遶而為說法,彼諸四眾聞佛所說,皆悉奉行,我亦如是,於無熱天 上,為諸天人大會說法,彼諸天眾悉受修學」。佛告手天子:「汝於此人間時,於幾法無厭足故 ,而得生彼無熱天中」?手天子白佛:「世尊!我於三法無厭足故,身壞命終,生無熱天。何等 三法?我於見佛無厭足(14)故,身壞命終,生無熱天,我於聞(15)法無厭足故,生無熱天;供養眾僧 無厭足故,身壞命終,生無熱天」。時手天子即說偈言: 「見佛無厭足,聞法亦無厭,供養於眾僧,亦未曾知足。 受持賢聖法,調伏慳著垢,三法不知足,故生無熱天」。

  時手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四八(16); 一三七一( 五九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無煩天子,容色絕妙,來詣佛所,稽首佛 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生彼無煩天,解脫七比丘,貧、瞋恚已盡,超世度恩愛。 誰度於諸流,難度死魔軍?誰斷死魔縻,永超煩惱軛」?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P263] 「尊者優波迦,及波羅揵荼,弗迦羅娑梨,跋提、揵陀疊, 亦婆休難提,及波毘瘦,如是等一切,悉皆度諸流。 斷絕死魔縻,度彼難度者,斷諸死魔縻,超越諸天軛。 說甚深妙法,覺悟難知者,巧便問深義,汝今為是誰」?

  時彼天子說偈白佛: 「我是阿那含,生彼無煩天,故能知斯等,解脫七比丘, 盡貪欲、瞋恚,永超世恩愛」。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眼、耳、鼻、舌、身,第六意入處,若彼名及色,得無餘滅盡。 能知此諸法,解脫七比丘,貪有悉已盡,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鞞跋楞伽村,我於彼中住,名難提婆羅,造作諸瓦器, 迦葉佛弟子,持優婆塞法,供養於父母,離欲修梵行, 世世為我友,我亦彼知識。如是等大士,宿命共和合, 善修於身心,持此後邊身」。 [P264]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如是汝賢士,如汝之所說,鞞跋楞伽村,名難提婆羅, 迦葉佛弟子,受優婆塞法,供養於父母,離欲修梵行, 昔是汝知識,汝亦彼良友。如是諸正士,宿命共和合, 善修其身心,持此後邊身」。

  佛說此經已,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四九(17); 一三七二( 五九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此世多恐怖,眾生常惱亂,已起者亦苦,未起亦當苦, 頗有離恐處,唯願慧眼說」!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無有異苦行,無異伏諸根,無異一切捨,而得見解脫」。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P265]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0(18); 一三七三( 五九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云何諸眾生,受身得妙色?云何修方便,而得乘出道? 眾生住何法?為何所修習?為何等眾生,諸天所供養」?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持戒明智慧,自修習正受,正直心繫念,熾燃憂悉滅, 得平等智慧,其心善解脫。斯等因緣故,受身得妙色, 成就乘出道,心住於中學,如是德備者,為諸天供養」。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常驚恐、顏色,羅吒國估客,輸波羅、須達,須達多生天, 首長者生天,又有無煩天)(19)[P266]
註【21-001】「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二一經。『別譯』一七0經。
註【21-002】『相應部』(一)「諸天相應」四六經。『別譯』一七一經。
註【21-003】『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二九經。『別譯』一七二經。
註【21-004】「輪」,原本作「轉」,依宋本改。
註【21-005】「淤」,原本作「烏」,依元本改。
註【21-006】『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二八經。『別譯』一八三經。
註【21-007】『別譯』一八四經。
註【21-008】『別譯』一八五經。
註【21-009】『相應部』(一0)「夜叉相應」八經。『別譯』一八六經。
註【21-010】「狡」,原本作「姣」,依聖本改。
註【21-011】以下『相應部』缺。
註【21-012】『相應部』(二)「天子相應」二0經。『別譯』一八七經後文。『中部』(一四三)『教給孤獨經』 後分。『增壹阿含經』(五一)「非常品」八經後分。
註【21-013】『增支部』「三集」一二五經。『別譯』一八八經。
註【21-014】「足」,原本缺,依元本補。
註【21-015】「聞」,原本作「佛」,依元本改。 [P267]
註【21-016】『相應部」(二)「天子相應」二四經。『別譯』一八九經。
註【21-017】『相應部』(一)「天子相應」一七經。『別譯』一八一經。
註【21-018】『別譯』一八二經。
註【21-019】攝頌見『別譯』卷九(大正二•四四三上)。次第小異。

  

 五一(1); 一三七四( 五九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沉沒於睡眠,欠呿、不欣樂,飽食、心憒鬧,懈怠、不精勤, 斯十(2)覆眾生,聖道不顯現」。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心沒於睡眠,欠呿、不欣樂,飽食、心憒鬧、懈怠、不精勤; 精勤修習者,能開發聖道」。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P268]

  

 五二(3); 一三七五( 五九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外纏結非纏,內纏纏眾生,今問於瞿曇,誰於纏離纏」?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智者建立戒,內心修智慧,比丘勤修習,於纏能解纏」。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u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三(4); 一三七六( 六0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難度難可忍,沙門無知故,多起諸艱難,重鈍溺沉沒, 心隨覺自在,數數溺沉沒。沙門云何行,善攝護其心」?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P269] 「如龜善方便,以殼自藏六,比丘習禪思,善攝諸覺想。 其心無所依,他莫能恐怖,是則自隱密,無能誹謗者」。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四(5); 一三七七( 六0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薩羅小流注,當於何反流?生死之徑路,於何而不轉? 世間諸苦樂,何由滅無餘」?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眼、耳、鼻、舌、身,及彼意入處,名色滅無餘,薩羅小還流, 生死道不轉,苦樂滅無餘」。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P270]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五(6); 一三七八( 六0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伊尼耶鹿[足專],仙人中之尊,少食不嗜味,禪思樂山林。 我今敬稽首,而問於瞿曇:云何出離苦?云何苦解脫? 我今問解脫,於何而滅盡」?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世間五欲德,心法說第六,於彼欲無欲,解脫一切苦。 如是於苦出,如是苦解脫,汝所問解脫,於彼而滅盡」。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六; 一三七九( 六0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P271]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云何度諸流?云何度大海?云何能捨苦?云何得清淨」?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信能度諸流,不放逸度海,精進能除苦,智慧得清淨」。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7)

  

 五七(8); 一三八0(一二六七)

  (9)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 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白佛言:「世尊!比丘,比 丘度駛流耶」?佛言:「如是,天子」!天子復問:「無所攀緣,亦無所住,度駛流耶」?佛言 :「如是,天子」!天子復問:「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度駛流,其義云何」?佛言:「天子! 我如是如是抱,如是如是直進,則不為水之所。如是如是不抱,如是如是不直進,則為水所 。如是天子!名為無所攀緣,亦無所住而度駛流」。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P272]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八(10); 一三八一(一二六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白佛言:「比丘!知一切眾生所 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耶」?佛告天子:「我悉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 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天子白佛:「比丘云何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 ,極廣解脫」?佛告天子:「愛喜滅盡,我心解脫。心解脫已,故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 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五九(11); 一三八二(一二六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誰度於諸流,晝夜勤精進,不攀亦不住,何染而不著」?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P273] 「一切戒具足,智慧善正受,內思惟繫念,度難度諸流。 不樂於欲想,超越於色結,不繫亦不住,於染亦不著」。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牟鋑及天女,四轉輪、髻髮,睡厭、極難盡,伊尼延、駛流, 無縛著、解脫、而能得濟度)(12)

  
註【22-001】『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一六經。『別譯』一七五經。
註【22-002】「十」,疑「七」。
註【22-003】『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二三經。『別譯』一七三經。
註【22-004】『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一七經。『別譯』一七四經。
註【22-005】『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二七經。『別譯』一七六經。
註【22-006】『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三0經。『別譯』一七七經。
註【22-007】『雜阿含經』卷四七(舊誤編為卷二二)終。
註【22-008】『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一經。『別譯』一八0經。 [P274]
註【22-009】『雜阿含經』卷四八。
註【22-010】『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二經。『別譯』一七九經。
註【22-011】『相應部』(二)「天子相應」一五經。『別譯』一七八經,
註【22-012】攝頌見『別譯』卷九(大正二•四三九上)。「牟鋑及天女四轉輪」三經,與前三九──四一經相當,次 第有異。依『別譯』,前一攝頌,應在此頌後。

  

 六0(1); 一三八三(一二七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時有拘迦尼,是光明天女,容色絕妙,於後夜時, 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山谷。時拘迦尼天女而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時拘迦那娑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於僧中,敷尼師壇,於大眾前坐。告諸比丘:「昨日後夜(2),有拘迦 [P275] 那天女,容色絕妙,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我即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說是語時,拘迦尼天女聞我所說,歡喜隨喜,稽首我足,即沒不現」。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 所說,歡喜奉行。

  

 六一(3); 一三八四(一二七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爾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四句法經,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何等為四句法經」?爾時、尊者阿難即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諸比丘!是名四句法經」。爾時、有一異婆羅門,去尊者阿難不遠,為諸年少婆羅門受誦經。時 彼婆羅門作是念:若沙門阿難所說偈,於我所說經,便是非人所說。時彼婆羅門,即往詣佛所, [P276] 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沙門!阿難所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如是等所說,則是非人語,非為人語」。佛告婆羅門:「如是,如是,婆羅門!是非人語,非為 人語也。時有拘迦尼天女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驟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我時答言:如是,如是!如天女所言: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是故婆羅門當知!此所說偈,是非人所說、非是人所說也」。佛說此經已,彼婆羅門聞佛所說, 歡喜隨喜,禮佛足而去。

  

 六二; 一三八五(一二七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時有拘迦那娑天女,是光明天女,起大電光熾然, 歸佛、歸法、歸比丘僧,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於佛前而說 [P277] 偈言: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爾時、世尊告天女言:「如是,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醮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爾時、拘迦那娑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僧中,敷尼師壇,於大眾前坐。告諸比丘:「於昨後夜,拘迦那娑 天女,光明之天女,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我時答言: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拘迦那天女,電光炎熾然, 敬禮佛、法、僧,說偈義饒益」。 [P278]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二(4); 一三八六(一二七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山谷精舍。時有拘迦那娑天女,光明之天女,放電光明,炎照 熾然。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普照山谷。即於佛前而說偈言: 「我能廣分別,如來正法律,今且但略說,足以表其心。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天女!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時拘迦那娑天女,聞佛所說,歡喜稽首,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於僧前,於大眾中,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後夜時,拘迦那娑 天女來詣我所,恭敬作禮,退坐一面,而說偈言: 我能廣分別,如來正法律,今且但略說,足已表我心。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P279]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我時答言:如是,天女!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偽,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時彼天女聞我所說,歡喜隨喜,稽首我足,即沒不現」。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 喜奉行。

  

 六四(5); 一三八七(一二七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毘舍離獼猴池側重閣講堂。時有拘迦那娑天女,朱盧陀天女,容色絕 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一切獼猴池側。時朱盧陀天女 說偈白佛: 「大師等正覺,住毘舍離國,拘迦那、朱盧,稽首恭敬禮。 我昔未曾聞,牟尼正法律,今乃得親見,現前說正法。 若於聖法律,惡慧生厭惡,必當墮惡道,長夜受諸苦。 若於聖法律,正念律儀備,彼則生天上,長夜受安樂」。

  拘迦那(6)娑天女復說偈言: [P280]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偽,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佛告天女:「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偽,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時彼天女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入僧中,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後夜時,有二天女,容色絕妙, 來詣我所,為我作禮,退坐一面。朱盧陀天女而說偈言: 大師等正覺,住毘舍離國,我拘迦那娑,及以朱盧陀, 如是二天女,稽首禮佛足。我昔未曾聞,牟尼正法律, 今乃見正覺,演說微妙法。若於正法律,厭惡住惡慧, 必墮於惡道,長夜受大苦。若於正法律,正念律儀備, 生善趣天上,長夜受安樂。

  拘迦那娑(7)天女復說偈言: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偽,正智、正繫念, [P281]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我時答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說。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偽,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五(8); 一三八八(一二七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無觸不報觸,觸則以觸報,以觸報觸故,不瞋不招瞋」。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有(9)於不瞋人,而加之以瞋,清淨之正士,離諸煩惱結。 於彼起惡心,惡心還自中,如逆風揚塵,還自坌其身」。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P282]

  

 六六(10); 一三八九(一二七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來詣佛所,稽首佛足 。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愚癡人所行,不合於黠慧,自所行惡行,為自惡知識, 所造眾惡行,終獲苦果報」。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既作不善業,終則受諸惱,造業雖歡喜,啼泣受其報。 造諸善業者,終則不熱惱,歡喜而造業,安樂受其報」。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六七(11); 一三九0(一二七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而說偈言: 「不可常言說,亦不一向聽,而得於道跡,堅固正超度, [P283] 思惟善寂滅,解脫諸魔縛。能行說之可,不行不應說, 不行而說者;智者則知非,不行己所應,不作而言作, 是則同賊非」。

  爾時、世尊告天子言:「汝今有所嫌責耶」?天子白佛:「悔過,世尊!悔過,善逝」!爾 時、世尊熙怡微笑。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我今悔其過,世尊不納受,內懷於惡心,抱怨而不捨」。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言說悔過辭,內不息其心,云何得息怨,何名為修善」?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誰不有其過?何人無有罪?誰復無愚癡?孰能常堅固」?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六八(12); 一三九一(一二七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瞿迦梨比丘,是提婆達多伴黨,來詣佛所, [P284]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爾時、世尊告瞿迦梨比丘:「瞿迦梨!汝何故於舍利弗、目揵連清淨梵行 所起不清淨心,長夜當得不饒益苦」。瞿迦梨比丘白佛言:「世尊!我今信世尊語,所說無異, 但舍利弗、大目揵連心有惡欲」。如是第二,第三說。瞿迦梨比丘提婆達多伴黨,於世尊所,再 三說中,違反不受,從座起去。去已,其身周遍生諸瘡,皆如粟,漸漸增長皆如桃李。時瞿迦 梨比丘患苦痛,口說是言:「極燒!極燒」!膿血流出、身壞命終,生大缽曇摩地獄。時有三天 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時一天子白佛言:「瞿迦梨比丘, 提婆達多伴黨,今已命終」。時第二天子作是言:「諸尊當知!瞿迦梨比丘命終,墮地獄中」。 第三天子即說偈言: 「士夫生世間,斧在口中生,還自斬其身,斯由其惡言。 應毀便稱譽,應譽而便毀,其罪生於口,死墮惡道中。 博弈亡失財,是非為大咎,毀佛及聲聞,是則為大過」。

  彼三天子說是偈已,即沒不現。

  爾時、世尊夜過晨朝,來入僧中,於大眾前,敷座而坐。告諸比丘:「昨後夜時,有三天子 來詣我所,稽首我足,退坐一面。第一天子語我言:世尊!瞿迦梨比丘、提婆達多伴黨,今已命 終。第二天子語餘天子言:瞿迦梨比丘命終,隨地獄中。第三天子即說偈言: [P285] 士夫生世間,斧在口中生,還自斬其身,斯由其惡言。 應毀便稱譽,應譽而便毀,其罪口中生,死則墮惡道。 說是偈已,即沒不現。諸比丘!汝等欲聞生阿浮陀地獄眾生,其壽齊限不」?諸比丘白佛:「今 正是時,唯願世尊為諸大眾,說阿浮陀地獄眾生壽命齊限。諸比丘聞已,當受奉行」。佛告比丘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譬如拘薩羅國四斗為一阿羅,四阿羅為一獨籠那,十六獨籠那為一 闍摩那,十六闍摩那為一摩尼,二十摩尼為一佉梨,二十佉梨為一倉,滿中芥子。若使有人百年 、百年取一芥子,如是乃至滿倉芥子都盡,阿浮陀地獄眾生壽命猶故不盡。如是二十阿浮陀地獄 眾生壽,等一尼羅浮陀地獄眾生壽。二十尼羅浮陀地獄眾生壽,等一阿吒吒地獄眾生壽。二十阿 吒吒地獄眾生壽,等一阿波波地獄眾生壽。二十阿波波地獄眾生壽,等一阿休休地獄眾生壽。二 十阿休休地獄眾生壽,等一優缽羅地獄眾生壽。二十優缽羅地獄眾生壽,等一缽曇摩地獄眾生壽 。二十缽曇摩地獄眾生壽,等一摩訶缽曇摩地獄眾生壽。比丘!彼瞿迦梨比丘命終,隨摩訶缽曇 摩地獄中,以彼於尊者舍利弗、大目揵連比丘,生惡心誹謗故。是故諸比丘!當作是學:於彼燒 燋炷(13)所,尚不欲毀壞,況毀壞有識眾生」!佛告諸比丘:「當如是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 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九(14); 一三九二(一二七九)

[P286]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退落墮負處,云何而得知?唯願世尊說,云何負處門」?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勝處易得知,負處知亦易,樂法為勝處,毀法為負處。 愛樂惡知識,不愛善知識,善友生怨結,是名墮負門。 愛樂不善人,善人反憎惡,欲惡不欲善,是名負處門。 斗秤以欺人,是名墮負門。博弈耽嗜酒,遊輕著女色, 費喪於財物,是名墮負門。女人不自守,捨主隨他行; 男子心放蕩,捨妻隨外色,如是為家者,斯皆墮負門。 老婦得少夫,心常懷嫉妒(15),懷嫉臥不安,是則墮負門。 老夫得少婦,墮負處亦然。常樂著睡眠,知識同遊戲, 怠惰好瞋恨,斯皆墮負門。多財結朋友,酒食奢不節, 多費喪財物,斯皆墮負門。小財多貪愛,生於剎利心, 常求為王者,是則墮負門。求珠璫瓔珞,革屣、履、傘蓋, [P287] 莊嚴自慳惜,是則墮負門。受他豐美食,自慳惜其財, 食他不反報,是則墮負門。沙門、婆羅門,屈請入其舍, 慳惜不時施,是則墮負門。沙門、婆羅門,次第行乞食, 呵責不欲施,是則墮負門。若父母年老,不及時奉養, 有財而不施,是則墮負門。於父母、兄弟,槌打而罵辱, 無有尊卑序,是則墮負門。佛及弟子眾,在家與出家, 毀呰不恭敬,是則墮負門。實非阿羅漢,羅漢過自稱, 是則世間賊,墮於負處門。此世間負處,我知見故說, 猶如嶮怖道,慧者當遠避」。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16)

  
註【23-001】『別譯』二六九經。
註【23-002】「後夜」,原本作「夜後」,今改。
註【23-003】『別譯』二七0經。 [P288]
註【23-004】『相應部』(一)「諸天相應」四0經與此經前分相當。『別譯』二七一經。
註【23-005】『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三九經與此經前分相當。『別譯』二七二經。
註【23-006】「那」,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23-007】「娑」,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23-008】『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二二經。『別譯』二七三經。
註【23-009】「有」,宋本作「不」。
註【23-010】『相應部』(二)「天子相應」二二經前文。『別譯』二七四經。
註【23-011】『相應部』(一)「諸天相應」三五經。『別譯』二七五經。
註【23-012】『相應部』(六)「梵天相應」一0經。『別譯』二七六經。『增支部』「十集」八九經。『小部』『 經集』三品一0經。『增壹阿含經』(二一)「三寶品」五經。
註【23-013】「炷」,宋本作「柱」。
註【23-014】『小部』『經集』一品六經。『別譯』二七七經。
註【23-015】「妒」,原本作「姤」,依宋本改。
註【23-016】『別譯』缺攝頌。

  

 七0(1); 一三九三(一二八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P289] ,稽首佛足,退坐一面。其身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誰屈下而屈下?誰高舉而隨舉?云何童子戲,如童塊相擲」?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愛下則隨下,愛舉則隨舉,愛戲於愚夫,如童塊相擲」。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過,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