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三0 阿那律相應(1)

 一(2); 一六一0( 五三五)

  (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住松林精舍。時尊者大 目揵連,住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時尊者阿那律,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 念:有一乘道,淨眾生,離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 ,心……,法法觀念處。若於四念處遠離者,於賢聖法遠離;於賢聖法遠離者,於聖道遠離;聖 道遠離者,於甘露法遠離;甘露法遠離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若於四念處信樂者, 於聖法信樂;聖法信樂者,於聖道信樂;聖道信樂者,於甘露法信樂;甘露法信樂者,得脫生老 病死、憂悲惱苦。爾時、尊者大目揵連,知尊者阿那律心之所念,如力士屈申臂頃,以神通力, 於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沒,至舍衛城松林精舍,尊者阿那律前現。語阿那律言 :「汝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令眾生清淨,離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得真如 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若於四念處不樂者, 於賢聖法不樂;聖法不樂者,於聖道不樂;不樂聖道者,於甘露法亦不樂:不樂甘露法者,則不 能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若於四念處信樂者,樂賢聖法;樂賢聖法者,樂於聖道;樂聖道者, [P424] 得甘露法;得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耶」?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揵連言:「如是 ,如是」!尊者大目揵連語尊者阿那律言:「云何名為樂四念處」?「尊者大目揵連!若比丘, 身身觀念處,心緣身,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如是受,心,法念處,正念住,調伏 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尊者大目揵連!是名比丘樂四念處」。時尊者大目揵連,即如其像三昧正 受,從舍衛國松林精舍沒(4),還至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

  

 二(5); 一六一一( 五三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乃至尊者大目揵連問尊者阿那律:『云何名為 四念處修習、多修習」?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揵連言:「若比丘於內身起厭離想,於內身起不 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正念、正知。如內身,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 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作厭離想,不厭離想,厭離不厭離俱捨想,住正念 、正知。如是尊者大目揵連!是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時尊者大目揵連,即﹝入三昧﹞從舍 衛國松林精舍,入三昧神通力,如力士屈申臂頃,還到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住處(6)

  

 三(7); 一六一二( 五三七)

  (8)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大目揵連,尊者阿那律,住舍衛 [P425] 國手成浴池側。尊者舍利弗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尊者舍利弗語尊者 阿那律言:「奇哉阿那律!有大德神力,於何功德修習、多修習而能致(9)此」?尊者阿那律語尊 者舍利弗言:「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何等為四念處?內身身觀念處,精勤方 便,正念、正知,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 心;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念處:精勤方便,正念、正知,如是調伏世間貪憂。尊者舍利弗!是 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尊者舍利弗!我於四念處善修習故,於小千世界,少作 方便,能遍觀察。如明目士夫,於樓觀上,觀下平地種種之物。我少作方便,觀察小千世界,亦 復如是。如是我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四(10); 一六一三( 五三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連,尊者阿難,尊者 阿那律,住舍衛國。爾時、尊者大目揵連,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時 尊者大目揵連問尊者阿那律:「於何功德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 目揵連:「我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何等為四?內身身觀繫心住,精勤方便, 正念、正知,除世間貪憂。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內外心;內法, 外法,內外法觀繫心住:精進方便,(正念、正知),除世間貪憂。是名四念處修習、多修習, [P426] 成此大德神力,於千須彌山,以少方便,悉能觀察。如明目士夫,登高山頂,觀下千多羅樹林。 如是我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以少方便,見千須彌山。如是尊者大目揵連!我 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神力」。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五(11); 一六一四( 五三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揵連,尊者阿難,尊者 阿那律,住舍衛國手成浴池側。爾時、尊者阿難往尊者阿那律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 。尊者阿難問尊者阿那律:「於何功德修習、多修習,成就如是大德大力、大神通」?尊者阿那 律語尊者阿難:「我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大力。何等為四?內身身觀念處,繫心住 ,精勤方便,正念、正知,除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內受,外受,內外受;內心,外心 ,內外心;內法,外法,內外法觀念處:繫心住,精勤方便,除世間貪憂。如是尊者阿難!我於 此四念處修習、多修習,少方便,以淨天眼過天人眼,見諸眾生死時、生時,好色、惡色,上色 、下色,善趣、惡趣,隨業受生,皆如實見。此諸眾生身惡行,口、意惡行,誹謗賢聖,邪見因 緣,身壞命終,生地獄中。如是眾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謗賢聖,正見成就,以是因緣,身 壞命終,得生天上。譬如明目士夫,住四衢道,見諸人民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我亦如是, 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大力、神通,見諸眾生死時、生時,善趣、惡趣。如是眾生身 [P427] 惡行,口、意惡行,誹謗賢聖,邪見因緣,生地獄中。如是眾生身善行,口、意善行,不謗賢聖 ,正見因緣,身壞命終,得生天上。如是尊者阿難!我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成此大德大力神 通」。時二正士共論議已,各從座起而去。

  

 六(12); 一六一五( 五四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身遭 病苦。時有眾多比丘,詣尊者阿那律所,問訊慰勞已,於一面住。語尊者阿那律言:「尊者阿那 律!所患增損,可安忍不?病勢漸損,不轉增耶」?尊者阿那律言:「我病不安,難可安忍,身 諸苦痛,轉增無損。即說三種譬,加上叉(13)摩經說。然我身已遭此苦痛,且當安忍,正念、正知 」。諸比丘問尊者阿那律:「心住何所,而能安忍如是大苦,正念、正知」?尊者阿那律語諸比 丘言:「住四念處。我於所起身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何等為四念處?謂內身身觀念 處,乃至受,心,法觀念處。是名住於四念處,身諸苦痛,能自安忍,正念、正知」。時諸正士 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七; 一六一六( 五四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病差未久 。時有眾多比丘,往詣阿那律所,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尊者阿那律:「安隱樂住不」?阿 [P428] 那律言:「安隱樂住,身諸苦痛,漸已休息」。諸比丘問尊者阿那律:「住何所住,身諸苦痛漸 (14)得安隱」?尊者阿那律言:「住四念處,身諸苦痛,漸得安隱。何等為四?謂內身身觀念處, 乃至法法觀念處,是名四念處。住此四念處故,身諸苦痛漸得休息」。時諸正士共論議已,歡喜 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八(15); 一六一七( 五四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時有眾多 比丘,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尊者阿那律:「若比丘在於學地,上 求安隱涅槃住,聖弟子云何修習、多修習,於此法律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 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尊者阿那律語諸比丘言:「若比丘在 於學地,上求安隱涅槃心住。聖弟子云何修習、多修習,於此法律,得盡諸漏,無漏心解脫,慧 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者,當住四念處。何等為 四?謂內身身觀念處,乃至法法觀念處。如是四念處修習、多修習,於此法律,得盡諸漏,無漏 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時諸比丘 共聞尊者阿那律所說,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九(16); 一六一八( 五四三)

[P429]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住。時有眾 多比丘,詣尊者阿那律所,與尊者阿那律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語尊者阿那律言:「若 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離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亦修四念處耶」?尊者 阿那律語比丘言:「若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離諸有結,正智心善解脫,彼亦修 四念處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證者證,為現法樂住故。所以者何?我亦離諸有漏,得阿羅 漢,所作已作,心善解脫,亦修四念處故,不得者得,不到者到,不證者證,乃至現法安樂住」 。時諸正士共論議已,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一0; 一六一九( 五四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松林精舍。時有眾多 外道出家,詣尊者阿那律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語尊者阿那律:「尊者何故於沙門 瞿曇法中出家」?尊者阿那律言:「為修習故」。復問:「何所修習」?答言:「謂修諸根,修 諸力,修諸覺分,修諸念處,汝欲聞何等修」?復問:「根,力,覺分。我不知其名字,況復問 義!然我欲聞念處」。尊者阿那律言:「諦聽,善思,當為汝說。若比丘內身身觀念處,乃至法 法觀念處」。時眾多外道出家,聞尊者阿那律所說,歡喜隨喜,各從座起而去。

  

 一一(17); 一六二0( 五四五)

[P43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在舍衛國,住松林精舍。 時尊者阿那律語諸比丘:「譬如大樹,生而順下,隨浚隨輸;若伐其根,樹必當倒,隨所而順下 。如是比丘修四念處,長夜順趣、浚輸,向於遠離;順趣浚輸,向於出要;順趣、浚輸,向於涅 槃」。尊者阿那律說此經已,諸比丘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註【35-001】「阿那律相應」,共一一經。與『相應部』(五二)「阿那律相應」相當。
註【35-002】『相應部』(五二)「阿那律相應」二經。
註【35-003】『雜阿含經』卷一九中。
註【35-004】「沒」,原本作「門」,依宋本改。
註【35-005】『相應部』(五二)「阿那律相應」一經。
註【35-006】『雜阿含經』卷一九終。
註【35-007】『相應部』「五二」「阿那律相應」六經。
註【35-008】『雜阿含經』卷二0。
註【35-009】「致」,原本作「至」,依宋本改。
註【35-010】與上經同。
註【35-011】『相應部』(五二)「阿那律相應」二三經。
註【35-012】『相應部』(五二)「阿那律相應」一0經。 [P431]
註【35-013】「叉摩」,即「差摩」。
註【35-014】「漸」,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35-015】『相應部』(五二)「阿那律相應」四經。
註【35-016】『相應部』(五二)「阿那律相應」五•九經。
註【35-017】『相應部』(五二)「阿那律相應」八經。 [P433]

  

三一 大迦旃延相應(1)

 一(2); 一六二一( 五四六)

  (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在跋蘭那聚落烏泥 池測。時有執澡灌杖梵志,詣摩訶迦旃延所,共相問訊,慰勞已,於一面坐。問摩訶迦旃延言: 「何因何緣,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摩訶迦旃延答梵志言;「貪欲 繫著因緣故,王、王共諍,婆羅門、居士,婆羅門、居士共諍」。梵志復問:「何因何緣,出家 、出家而復共諍」?摩訶迦旃延答言:「以見欲繫著故,出家、出家而復共諍」。梵志復問摩訶 迦旃延:「頗有能離貪欲繫著,及離此見欲繫著不」?尊者摩訶迦旃延答言:「梵志!有,我大 師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能離此 貪欲繫著,及見欲繫著」。梵志復問:「佛世尊今在何所」?答言:「佛世尊今在婆羅耆人中, 拘薩羅國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梵志從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向佛所住 處,合掌讚歎:「南無﹝南無﹞佛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能離欲貪諸繫著;悉能遠離貪欲 縛及諸見欲──諍(4)根本」。時持澡灌杖梵志,聞尊者摩訶迦旃延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去。

  

 二(5); 一六二二( 五四七)

[P434]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摩訶迦旃延,在婆羅那烏泥池側,與眾多 比丘,集於食堂,為持衣事。時有執杖梵志,年耆根熟,詣食堂所,於一面柱杖而住。須臾默然 已,語諸比丘:「諸長老!汝等何故見老宿士,不共語、問訊、恭敬命坐」?時尊者摩訶迦旃延 ,亦在眾中坐。時尊者摩訶迦旃延語梵志言:「我法有宿老來,皆共語、問訊、恭敬禮拜,命之 令坐」。梵志言:「我見此眾中,無有老於我者,不恭敬禮拜命坐。汝云何言我法見有宿老,恭 敬禮拜,命其令坐」?摩訶迦旃延言:「梵志!若有耆年,八十、九十,髮白齒落,成就年少法 者,此非宿士。雖復年少,年二十五,色白髮黑,盛壯美滿,而彼成就耆年法者,為宿士數」。 梵志問言:「云何名為八十、九十,髮白齒落,而復成就年少之法?年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 美色,為宿士數」?尊者摩訶迦旃延語梵志言:「有五欲功德,謂眼識色,愛、樂、念;耳識聲 ,鼻識香,舌識味,身識觸,愛、樂、念。於此五欲功德,不離貪,不離欲,不離愛,不離念, 不離渴(6)。梵志!若如是者,雖復八十、九十,髮白齒落,是名成就年少之法。雖年二十五,膚 白髮黑,盛壯美色,於五欲功德,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7)。若如是者,雖復年少,年 二十五,膚白髮黑,盛壯美色,成就老人法,為宿士數」。爾時、梵志語尊者摩訶迦旃延:「如 尊者所說義,我自省察,雖老則少;汝等雖少,成耆年法。世間多事,今便請還」。尊者摩訶迦 旃延言:「梵志!汝自知時」。爾時、梵志聞尊者摩訶迦旃延所說,歡喜隨喜,還其本處。 [P435]

  

 三(8); 一六二三( 五四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尊者摩訶迦旃延,在稠林中住。時摩偷羅國王 ,是西方王子,詣尊者摩訶迦旃延所,禮摩訶迦旃延足,退坐一面。問尊者摩訶迦旃延:「婆羅 門自言:我第一、他人卑劣,我白、餘人黑,婆羅門清淨、非非婆羅門;是婆羅門子,從口生, 婆羅門所化,是婆羅門所有。尊者摩訶迦旃延!此義云何」?尊者摩訶迦旃延語摩偷羅王言:「 大王!此是世間言說耳。世間言說,言婆羅門第一、餘人卑劣,婆羅門白、餘人黑,婆羅門清淨 ,非非婆羅門;是(9)婆羅門,從婆羅門生,生從口生,婆羅門所化,是婆羅門所有。大王!當知 業真實者,是依業者」。王語尊者摩訶迦旃延:「此則略說,我所不解,願重分別」!尊者摩訶 迦旃延言:「今當問汝,隨問答我」。即問言:「大王!汝為婆羅門王,於自國土諸婆羅門、剎 利、居士、長者,此四種人悉皆召來,以財、以力,令其侍衛,先起後臥,及諸使令,悉如意不 」?•答言:「如意」。復問:「大王!剎利為王,居士為王,長者為王,於自國土所有四姓,悉 皆召來,以財、以力,令其侍衛,先起後臥,及諸使令,皆如意不」?答言:「如意」。復問: 「大王!如是四姓悉皆平等,有何差別?當知大王!四種姓者,皆悉平等,無有勝如差別之異」 。摩偷羅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實爾,尊者!四姓皆等,無有種種勝如差別」。「是故大王! 當知四姓,世間言說為差別耳,乃至依業真實,無差別也。復次、大王!此國土中有婆羅門,有 [P436] 偷盜者,當如之何」?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婆羅門中有偷盜者,或鞭、或縛、或驅出國,或 罰其金,或截手、足、耳、鼻,罪重則殺。及其盜者,然婆羅門則名為賊」。復問大王:「若剎 利、居士、長者中,有偷盜者,當復加何」?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亦鞭、亦縛,亦驅出國, 亦罰其金,亦復斷截手、足、耳、鼻、罪重則殺」。「如是大王!豈非四姓悉平等耶?為有種種 差別異不」?王白尊者摩訶迦施延:「如是義者,實無種種勝如差別」。尊者摩訶迦旃延復語王 言:「當知大王!四種姓者,世間言說,言婆羅門第一、餘悉卑劣,婆羅門白、餘人悉黑,婆羅 門清淨、非非婆羅門;當依業,真實業依耶」?復問大王:「婆羅門殺生、偷盜、邪婬、妄言、 惡口、兩舌、綺語、貪、恚、邪見,作十不善業跡已,為生惡趣耶?善趣耶?於阿羅呵所,為何 所聞」?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婆羅門作十不善業跡,當墮惡趣,阿羅呵所,作如是聞」。剎 利、居士、長者,亦如是說。復問大王:「若婆羅門行十善業跡,離殺生乃至正見,當生何所, 為善趣耶?為惡趣耶?於阿羅呵所,為何所聞」?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若婆羅門行十善業跡 者,當生善趣。阿羅呵所,作如是聞」。如是剎利、居士、長者,亦如是說。復問:「云何大王 !如是四姓為平等不?為有種種勝如差別」?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如是義者,則為平等,無 有種種勝如差別」。「是故大王!當知四姓悉平等耳,無有種種勝如差別。世間言說故,有婆羅 門第一、(餘人卑劣),婆羅門白、餘者悉黑,婆羅門清淨、非非婆羅門;婆羅門生,生從口生 [P437] ,婆羅門作,婆羅門化,婆羅門所有。當知業真實業依」。王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實如所說, 皆是世間言說,故有婆羅門勝、餘者卑劣,婆羅門白、餘者悉黑,婆羅門清淨、非非婆羅門;婆 羅門生,生從口生,婆羅門化,婆羅門所有。皆是業真實依於業」。爾時、摩偷羅王聞尊者摩訶 迦旃延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四(10); 一六二四( 五四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住阿槃提國拘羅羅 精舍。尊者摩訶迦旃延,晨朝著衣持缽,入拘羅羅(11),次第乞食,至迦梨迦優婆夷舍。時優婆 夷見尊者摩訶迦旃延,即敷床坐,請令就坐。前禮尊者摩訶迦旃延足,退住一面。白尊者摩訶迦 旃延:「如世尊所說,答僧耆多童女所問,如世尊說僧耆多童女所問偈(12): 實義存於心,寂滅而不亂,降伏諸勇猛,可愛端正色。 一心獨靜思,服食妙禪樂,是則為遠離,世間諸伴黨。 世間諸伴黨,無習近我者。

  尊者摩訶迦旃延!世尊此偈,其義云何」?尊者摩訶迦旃延語優婆夷言:「姊妹!有一沙門、婆 羅門言:地一切入處正受,此則無上,為求此果。姊妹!若沙門、婆羅門於地一切入處正受,清 淨鮮白者,則見其本,見患,見滅,見滅道跡。以見本、見患、見滅、見滅道跡故,得真實義存 [P438] 於心,寂滅而不亂。姊妹!如是水一切入處,火一切入處,風一切入處,青一切入處,黃一切入 處,赤一切入處,白一切入處,空一切入處,識一切入處,為無上者,為求此果。姊妹!若有沙 門、婆羅門,乃至於識處一切入處正受,清淨鮮白者,見本、見患、見滅、見滅道跡。以見本、 見患、見滅、見滅道跡故,是則實義存於心,寂滅而不亂,善見、善入。是故世尊答僧耆多童女 所問偈: 實義存於心,寂滅而不亂,降伏諸勇猛,可愛端正色。 一心獨靜思,服食妙禪樂,是則為遠離,世間之伴黨。 世間諸伴黨,無習近我者。

  如是姊妹!我解世尊以如是義故,說如是偈」。優婆夷言:「善哉!尊者說真實義,唯願尊者受 我請食」。時尊者摩訶迦旃延,默然受請。時迦梨迦優婆夷,知尊者摩訶迦旃延受請已,即辦種 種淨美飲食,恭敬尊重,自手奉食。時優婆夷知尊者摩訶迦旃延食已,洗缽,澡嗽訖,敷一卑坐 ,於尊者摩訶迦旃延前恭敬聽法。尊者摩訶迦旃延,為迦梨迦優婆夷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 教照喜已,從座起而去。

  

 五(13); 一六二五( 五五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 [P439] 園。尊者摩訶迦旃延語諸比丘:「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六(14)法,出苦處昇於勝 處,說一乘道淨諸眾生,離諸惱苦、憂悲悉滅,得真如法。何等為六?謂聖弟子念如來、應、等 正覺所行法,念(15)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 、世尊。聖弟子念如來應所行法故,離貪欲覺,離瞋恚覺,離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 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智,乘於直道,修習念佛 ,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一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 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復次、聖弟子念於正法,念於世尊現法律,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 於現法,緣自覺悟。爾時、聖弟子念此正法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 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習 念法,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二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 ,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復次、聖弟子念於僧法,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 謂向須陀洹,得須陀洹果,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 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尊弟子僧;戒具足,定具足,慧具足,解脫具足,解脫知見具足,供養恭 敬禮拜處,世間無上福田。聖弟子如是念僧時,〔爾時〕、聖弟子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 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 [P440] ,乘於直道,修習念僧,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三出苦處,昇於勝處 ,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復次、聖弟子念於戒德,念不缺戒,不斷戒, 純厚戒,不離戒,非盜取戒,善究竟戒,可讚歎戒,梵行不憎惡戒。若聖弟子念此戒時,自念身 中所成就戒。當於爾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何等為染著心?謂五欲 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戒念,正向涅槃。是名如 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四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惱,滅憂悲,得如 實法。復次、聖弟子自念施法,心自欣慶:我今離慳貪垢,雖(16)在居家,解脫心施,常施,捨施 ,樂施,具足施,平等施。若聖弟子念於自所施法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 著心。於何染著?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 施念,正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五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 ,離苦惱、滅憂悲,得如實法。復次、聖弟子念於天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 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清淨信心,於此命終,生彼諸天;我亦如是信、戒、施、聞、慧,於 此命終,生彼天中。如是聖弟子念天功德時,不起欲覺、瞋恚、害覺,如是聖弟子出染著心。於 何染著?謂五欲功德。於此五欲功德,離貪、恚、癡,安住正念、正知,乘於直道,修天念,正 向涅槃。是名如來、應、等、正覺所知所見,說第六出苦處,昇於勝處,一乘道淨於眾生,離苦 [P441] 惱,滅憂悲,得如實法」。尊者摩訶迦旃延說此經已,諸比丘聞其所說,歡喜奉行。

  

 六(17); 一六二六( 五五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住釋氏訶梨聚落精舍 。時訶梨聚落長者,詣尊者摩訶迦旃延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如世尊 義品答摩揵提所問偈(18): 斷一切諸流,亦塞其流源,聚落相習近,牟尼不稱歎。 虛空於五欲,永以不還滿;世間諍言訟,畢竟不復為。

  尊者摩訶迦旃延!此偈有何義」?尊者摩訶迦旃延答長者言:「眼流者,眼識起貪,依眼界貪欲 流出,故名為流。耳;鼻;舌;身;意流者,謂意識起貪,依意界貪識流出,故名為流」。長者 復問尊者摩訶迦旃延:「云何名為不流」?尊者迦旃延語長者言;「謂眼識,眼識所識色,依生 愛喜,彼若盡、無欲、滅、息、沒,是名不流。耳;鼻;舌:身;意意識,意識所識法,依生貪 欲,彼若盡、無欲、滅、息、沒,是名不流」。復問:「云何(流源)」?尊者摩訶迦旃延答言 :「謂緣眼及色,生眼識,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依此染著流 。耳……。鼻……。舌……。身……。意、意識,意識(所識)法,三事和合生觸,緣觸生受─ ─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依此受生愛喜流,是名流源」。「云何亦塞其流源」?「謂眼界取 [P442] 心法境界繫著、使,彼若盡、無欲、滅、息、沒,是名塞流源;耳,鼻,舌,身,意取心法境界 繫著、使,彼若盡、無欲、滅、息、沒,是名亦塞其流源」。復問:「云何名習近相讚歎」?尊 者摩訶迦旃延答言:「在家、出家共相習近,同喜、同憂,同樂、同苦,凡所為作,悉皆共同, 是名習近相讚歎」。復問:「云何不讚歎」?「在家、出家,不相習近,不同喜,不同憂、不同 苦,不同樂,凡所為作,悉不相悅可,是名不相讚歎」。「云何不空欲」?「謂五欲功德,眼識 色,愛樂念長養,愛欲深染著;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愛樂念長養,愛欲深染著。 於此五欲,不離貪,不離愛,不離念,不離渴,是名不空欲」。「云何名空欲」?「謂於此五欲 功德,離貪,離欲,離愛,離念、離渴,是名空欲。說我繫著使,是名心法還復滿。彼阿羅漢比 丘,諸漏已盡,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於未來世更不復生,云何當復與他諍訟!是故世尊說 義品:答摩揵提所問偈: 若斷一切流,亦塞其流源,聚落相習近,牟尼不稱歎。 虛空於諸欲,永已不還滿;不復與世間,共言語諍訟。

  是名如來所說偈義分別也」。爾時、訶梨聚落長者,聞尊者摩訶迦旃延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 去。

  

 七(19); 一六二七( 五五二)

[P443]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住釋氏訶梨聚落精舍 。時訶梨聚落主長者,詣尊者摩訶迦旃延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尊者摩訶迦旃延:「如世 尊於界隔山天帝釋石窟說言:憍尸迦!若沙門、婆羅門,無上愛盡解脫,心正善解脫,究竟邊際 ,究竟無垢,究竟梵行,究竟清淨。云何於此法律,究竟邊際,究竟無垢,究竟梵行,畢竟清淨 」?尊者摩訶迦旃延語長者言:「謂眼,眼識,眼識所識色,相依生喜,彼若盡、無欲、滅,息 、沒,於此法律究竟邊際,究竟無垢,究竟梵行,畢竟清淨。耳;鼻;舌;身;意;意識,意識 所識法,相依生喜,彼若盡、(無欲)、滅、息、沒,比丘於此法律,(究竟邊際),究竟無垢 ,究竟梵行,畢竟清淨」。時訶梨聚落主長者,聞尊者摩訶迦旃延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八; 一六二八( 五五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在釋氏訶梨聚落。時 (20)聚落主長者,詣尊者靡訶迦旃延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問尊者摩訶迦旃延:「如世尊界隔 山石窟中,為天帝釋說言:憍尸迦!若沙門、婆羅門,無上愛盡解脫,心善解脫,究竟邊際(21), 究竟無垢,究竟梵行,畢竟清淨。云何於此法律,究竟邊際,究竟無垢,究竟梵行,畢竟清淨」 ?尊者迦旃延語長者言:「若比丘,眼界取心法境界繫著、使,彼若盡、無欲、滅(22)、息、沒, 於此法律,究竟邊際,究竟無垢,究竟梵行,畢(23)竟清淨。耳……。鼻……。舌……。身(24)…… [P444] 意界取心法境界繫著、使,若盡、離(欲)、滅、息、沒,於此法律,究竟邊際、究竟無垢, 究竟梵行,畢竟清淨」。時訶梨聚落主長者,聞尊者摩訶迦旃延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九; 一六二九( 五五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住釋氏訶梨聚落。時 訶梨聚落主長者,身遭病苦。尊者摩訶迦旃延,聞訶梨聚落主長者身遭病苦。聞已,晨朝著衣持 缽,入訶梨聚落乞食,次第入訶梨聚落主長者舍。訶梨聚落主長老,遙見尊者摩訶迦旃延,從座 欲起。尊者摩訶迦旃延見長老欲起,即告之言:「長者莫起!幸有餘座,我自可坐於餘座」。語 長者言:「云何長者!病可忍不?身諸苦痛漸差愈不?得無增耶」?長者答言:「尊者!我病難 忍,身諸苦痛轉增無損。即說三種譬,如前叉摩比丘經說」。尊者摩訶迦旃延語長者言:「是故 汝當修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聖戒成就,當如是學」。長者答言:「如佛所說四不壞 淨,我悉成就;我今成就佛不壞淨,法不壞淨,僧不壞淨,聖戒成就」。尊者摩訶迦旃延語長者 言:「汝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長者!當念佛功德,此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 、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念法功德,於世尊正法律,現法,離諸熱惱 ,非時通達,緣自覺悟。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隨順行,謂向須陀洹,得須陀 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羅漢,得阿羅漢,如是四雙八士,是名世 [P445] 尊弟子僧;具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供養恭敬尊重之處,堪為世間無上福田。念戒功 德,自持正戒,不毀、不缺、不斷、不壞、非盜取戒,究竟戒,可讚歎戒,梵行戒,不憎惡戒。 念施功德,自念布施,心自欣慶,捨除慳貪,雖在居家,解脫心施,常施,樂施,具足施,平等 施。念天功德,念四王天,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清淨信、戒、 於此命終,生彼天中。我亦如是清淨信、戒、施、聞、慧,生彼天中。長者!如是﹝覺﹞依四不 壞淨,增六念處」。長者白尊者摩訶迦旃延:「世尊說依四不壞淨,增六念處,我悉成就;我當 修習念佛功德,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尊者摩訶迦旃延語長者言:「善哉長者!能 自記說,得阿那含」。是時長者白尊者摩訶迦旃延:「願於此食」。尊者摩訶迦旃延,默然受請 。訶梨聚落主長者,知尊者摩訶迦旃延受請已,具種種淨美食,自手供養。飯食訖,澡缽洗嗽畢 ,為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

  

 一0; 一六三0( 五五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摩訶迦旃延,於釋氏訶梨聚落住。 時有八城長者,名曰陀施,身遭病苦。尊者摩訶迦旃延,聞陀施長者身遭苦患,晨朝著衣持缽, 入八城乞食,次到陀施長者舍,如訶梨長者經廣說。

  
註【36-001】「大迦旃延相應」,共一0經。 [P446]
註【36-002】『增支部』「二集」四品六經。
註【36-003】『雜阿含經』卷二0中。
註【36-004】「諍根本」,原本作「淨根本」,今改。
註【36-005】『增支部』「二集」四品七經。『增壹阿含經』(一九)「勸請品」九經。
註【36-006】
註【36-007】「渴」,原本作「濁」,今改。
註【36-008】『中部』(八四)『摩偷羅經』。
註【36-009】「是」,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36-010】『增支部』「十集」二六經。
註【36-011】「拘羅羅」下,原本有「精舍」二字,今刪。
註【36-012】經所引偈,見(一八)「魔相應」九經。
註【36-013】『增支部』「六集」二六經。
註【36-014】「六」,原本作「於」,依宋本改。
註【36-015】「念」,原本誤作「淨」,今改。
註【36-016】「雖」,原本作「離」,位元本改。
註【36-017】『相應部』(二二)「蘊相應」三經。
註【36-018】經中引偈,出『小部』『經集』四品九經。 [P447]
註【36-019】『相應部』(二二)「蘊相應」四經。
註【36-020】「時」,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36-021】「究竟邊際」原本作「邊際究竟」,今改正。
註【36-022】「滅」,原本缺,依明本補。
註【36-023】「畢」,原本作「究」,依明本改。
註【36-024】「身」下,原本有「意」字,今刪。 [P449]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