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四七 外道出家相應(1)

 一(2); 一三三0六( 九六五)

  (3)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外道出家,名曰低迦,來詣佛所,與世 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云何瞿曇!世有邊耶」?佛告低迦:「此 是無記」。低迦白佛:「云何瞿曇!世無邊耶?有邊無邊耶?非有邊非無邊耶」?佛告低迦 :「此是無記」。低迦白佛:「云何瞿曇?世有邊耶,答言無記;世無邊耶,世有邊無邊耶, 世非有邊非無邊耶,答言無記?瞿曇於何等法而可記說」?佛告低迦:「知者、智者,我為諸 弟子而記說道,令正盡苦,究竟苦邊」。低迦白佛:「云何瞿曇!為諸弟子說道,令正盡苦, 究竟苦邊?為一切世間從此道出,為少分耶」?爾時、世尊默然不答。第二、第三問,佛亦第二 、第三默然不答。爾時、尊者阿難住於佛後,執扇扇佛。尊者阿難語低迦外道出家:「汝初已 問此義,今復以異說而問,是故世尊不為記說。低迦!今當為汝說譬,夫智者因譬得解。譬如 國王,有邊境城,四周堅固,巷陌平正,唯有一門。立守門者,聰明黠慧,善能籌量,外有人來 ,應入者聽入,不應入者不聽。周匝遶城,求第二門都不可得,都無貓狸出入之處,況第二門! 彼守門者,都不覺悟入者、出者,然彼士夫知一切人,唯從此門若出、若入,更無餘處。如是世 [P664] 尊雖不用心覺悟,眾生一切世間從此道出及以少分,然知眾生正盡苦、究竟苦邊者,一切皆悉從 此道出」。時低迦外道出家,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二(4); 一三三0七( 九六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尊者富鄰尼,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時有眾 多外道出家,詣尊者富鄰尼,共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問尊者富鄰尼:「我聞沙門瞿曇作 斷滅破壞有教授耶?今問尊者富鄰尼,竟為爾不」?富鄰尼語諸外道出家:「我不如是知。世尊 教語眾生,斷滅壞有令無所有者,無有是處。我作如是解:世尊所說,有諸眾生,計言有我、我 慢、邪慢,世尊為說,令其斷滅」。時諸外道出家,聞富鄰尼所說,心不喜悅,呵責而去。

  爾時、尊者富鄰尼諸外道去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向諸外道出家所說,具 白世尊。「世尊!我向答諸外道說,得無謗毀世尊耶?為是法說,如佛所說,如法說,隨順法說 ?得不為諸論議者所見嫌責耶」?佛告富鄰尼:「如汝所說,不謗如來,不失次第,如我記說。 如法法說,隨順法說,不為諸論者之所嫌責。所以者何?富鄰尼!先諸眾生,我慢,邪慢,邪慢 所迫,邪慢集,邪慢不無間等,亂如狗腸,如鐵鉤,亦如亂草,往反驅馳,此世、他世,他世 、此世,驅馳往反,不能遠離。富鄰尼!一切眾生於諸邪慢無餘永滅者,彼一切眾生長夜安隱快 樂」。佛說此經已,富鄰尼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665]

  

 三(5); 一三三0八( 九六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阿難陀,於後夜時,向補河邊。脫 衣置岸邊,入水洗手足,還上岸,著一衣,摩拭身體。時俱迦那外道出家,亦至水邊。尊者阿難 聞其行聲,聞聲已,即便謦咳作聲。俱迦那外道出家聞有人聲,而問言:「為何等人」?尊者阿 難答言:「沙門」。俱迦那外道言:「何等沙門」?尊者阿難答言:「釋種子」。俱迦那外道言 :「欲有所問,寧有閑暇見答以不」?尊者阿難答言:「隨意所問,知者當答」。俱迦那言:「 云何(6)如來死後有耶」?阿難答言:「世尊所說,此是無記」。復問:「如來死後無耶?死後有 無耶?非有非無耶」?阿難言:「世尊所說,此是無記」。俱迦那外道言:「云何(7)如來死後有 ,答言無記;死後無,死後有無,死後非有非無,答言無記?云何(8)為不知、不見耶」?阿難答 言:「非不知,非不見,悉知、悉見」。復問阿難:「云何知、云何見」?阿難答言:「見可見 處,見所起處,見纏斷處,此則為知,此則為見。我如是知,如是見,云何說言不知不見」?俱 迦那外道復問:「尊者何名」?阿難陀答言:「我名阿難陀」。俱迦那外道言:「奇哉!大師弟 子而共論議。我若知是尊者阿難陀者,不敢發問」。說是語已,即捨而去。

  

 四(9); 一三三0九( 九六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給孤獨長者,日日出見世尊,禮事供養。給 [P666] 孤獨長者作是念:我今出太早,世尊及諸比丘禪思未起,我寧可過諸外道住處。即入外道精舍, 與諸外道共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時彼外道問言長者:「汝見沙門瞿曇,云何見?何所見 」?長者答言:「我亦不知云何見世尊,世尊何所見」。諸外道言:「汝言見眾僧,云何見眾僧 ?眾僧何所見」?長者答言:「我亦不知云何見僧,僧何所見」。外道復問長者:「汝今云何自 見?自何所見」?長者答言:「汝等各各自說所見,然後我說所見亦不難」。時有一外道作如是 言:「長者!我見一切世間常,是則真實,餘者虛妄」。復有說言:「長者!我見一切世間無常 ,此是真實,餘則虛妄」。復有說言:「長者!世間常無常,此是真實,餘則虛妄」。復有說言 :「世間非常非無常,此是真實,餘則虛妄」。復有說言:「世有邊,此是真實,餘則虛妄」。 復有說言:「世無邊,此是真實,餘則虛妄」。復有說言:「世有邊無邊」。復有說言:「世非 有邊非無邊」。復有說言:「命即是身」。復有說言:「命異身異」。復有說言:「如來死後有 」。復有說言:「如來死後無」。復有說言:「如來死後有無」。復有說言:「如來死後非有非 無,此是真實,餘則虛妄」。諸外道語長者言:「我等各各已說所見,汝復應說汝所見」!長者 答言:「我之所見,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若復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者,彼則無常,無常者是苦,如 是知已,於一切見都無所得。如汝所見:世間常,此是真實,餘則虛妄者,此見真實有為思量緣 起,若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者,是則無常,無常者是苦。是故汝等習近於苦,唯得於苦,堅住於苦 [P667] ,深入於苦。如是汝言世間無常,此是真實,餘則虛妄,有如是咎。世間常無常,非常非無常; 世有邊,世無邊,世有邊無邊,世非有邊非無邊;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 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此是真實,餘則虛妄,皆如上說」。有一外道語給孤獨 長者言:「如汝所說,若有見,彼則真實有為思量緣起者,是無常法,若無常者是苦,是故長者 所見,亦習近苦,得苦,住苦,深入於苦」。長者答言:「我先不言所見者,是真實有為思量緣 起法,悉皆無常,無常者是苦。知苦已,我於所見無所得耶」?彼外道言:「如是,長者」!

  爾時、給孤獨長者於外道精舍,伏彼異論,建立正論。於異學眾中作師子吼已,往詣佛所, 稽首禮足,退坐一面。以向與諸外道共論事,向佛廣說。佛告給孤獨長者:「善哉!善哉!宜應 時時摧伏愚癡外道,建立正論」。佛說是語已,給孤獨長者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五(10); 一三三一0( 九六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長爪外道出家,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 ,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我一切見不忍」。佛告火種:「汝言一切見不忍者,此 見亦不忍耶」?長爪外道言:「向言一切見不忍者,此見亦不忍」。佛告火種:「如是知、如是 見,此見則已斷、已捨、已離,餘見更不相續,不起、不生。火種!多人與汝所見同,多人作如 是見、如是說,汝亦與彼相似。火種!若諸沙門、婆羅門,捨此等見,餘見不起,是等沙門、婆 [P668] 羅門,世間亦少少耳。火種!依三種見。何等為三?有一如是見、如是說:我一切忍。復次、有 一如是見、如是說:我一切不忍。復次、有一如是見、如是說:我於一忍一不忍。火種!若言一 切忍者,此見與貪俱生非不貪,與恚俱生非不恚,與癡俱生非不癡,繫不離繫,煩惱非清淨,樂 、取、染著生。若如是見,我一切不忍,此見非貪俱,非恚俱,非癡俱,清淨非煩惱,離繫非繫 ,不樂、不取、不著生。火種!若如是見,我一忍一不忍,彼若忍者,則有貪乃至染著生;若如 是見不忍者,則離貪乃至不染著生。彼多聞聖弟子所學言:我若作如是見、如是說,我一切忍, 則為二者所責、所詰。何等二種?謂一切不忍,及一忍一不忍。則為此等所責,責故詰,詰故害 。彼見責、見詰、見害故,則捨所見,餘見則不復生。如是斷見,捨見,離見,餘見不復相續, 不起,不生。彼多聞聖弟子作如是學:我若如是見、如是說,我一切不忍者,則有二責(11)、二詰 。何等為二?謂我一切忍,及一忍一不忍。如是二責、二詰,乃至不相續,不起,不生。彼多聞 聖弟子作如是學:我若作如是見、如是說,一忍一不忍,則有二責、二詰。何等二?謂如是見、 如是說,我一切忍,及一切不忍。如是二責,乃至不相續,不起,不生。復次、火種!如是身色 麤四大,聖弟子當觀無常,觀生滅,觀離欲,觀滅盡,觀捨。若聖弟子觀無常,觀滅,觀離欲, 觀滅盡,觀捨住者,於彼身身欲、身念、身愛、身染、身著永滅不住。火種!有三種受,謂苦受 ,樂受,不苦不樂受。此三種受,何因?何集?何生?何轉?謂此三受,觸因,觸集,觸生,觸 [P669] 轉。彼彼觸集則受集,彼彼觸滅則受滅,寂靜,清涼,永盡。彼於此三受,覺苦,覺樂,覺不苦 不樂,彼彼受若集、若滅、若味、若患、若出如實知,如實知已,即於彼受觀察無常,觀生滅, 觀離欲,觀滅盡,觀捨。彼於身分齊受覺如實知,於命分齊受覺如實知。若彼身壞命終後,即於 爾時,一切受永滅無餘(12)。彼作是念:樂受覺時,其身亦壞:苦受覺時,其身亦壞;不苦不樂受 覺時,其身亦壞,悉為苦邊。於彼樂覺離繫不繫,於彼苦覺離繫不繫,於不苦不樂覺離繫不繫。 於何離繫?離於貪欲,瞋恚,愚癡,離於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我說斯等名為離苦」。當於爾時 ,尊者舍利弗受具足,始經半月。時尊者舍利弗,住於佛後,執扇扇佛。時尊者舍利弗作是念: 世尊歎說於彼彼法斷欲,離欲,欲滅盡,欲捨。爾時、尊者舍利弗即於彼彼法,觀察無常,觀生 滅,觀離欲,觀滅盡,觀捨,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爾時、長爪外道出家,遠塵、離垢,得法眼淨。長爪外道出家,見法,得法,覺法,入法, 度諸疑、惑,不由他度,入正法律,得無所畏。即從坐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願 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於佛法中修諸梵行」!佛告長爪外道出家:「汝得於正法律出家、受 具足,成比丘分」。即得善來比丘出家。彼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袈裟衣,正信非家, 出家學道,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佛說是經已,尊者舍利弗,尊者長爪,聞佛所說,歡喜奉 行(13)[P670]

  

 六(14); 一三三一一( 九七0)

  (15)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王舍城有外道出家,名舍羅步,住須摩竭陀 池側。於自眾中作如是唱言:「沙門釋子法,我悉知,我先已知彼法律而悉棄捨」。時有眾多比 丘,晨朝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聞有外道名舍羅步,住王舍城須摩竭陀池側,於自眾中作如 是唱言(16):「沙門釋子所有法律,我悉已知,先已知彼法律,然後棄捨」。聞是語已,乞食畢, 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等晨朝著衣持 缽,入王舍城乞食。聞有外道出家,名舍羅步,住王舍城須摩竭陀池側。於自眾中作是唱言:沙 門釋子法,我已悉知,知彼法律已,然後棄捨。善哉世尊!可自往彼須摩竭陀池側,憐愍彼故」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於日晡時,從禪覺,往到須摩竭陀池側,外道舍羅步所。時舍羅步外道 出家,遙見世尊來,即敷床坐,請佛令坐。佛即就坐,告舍羅步言:「汝實作是語:沙門釋子所 有法律,我悉已知,知彼法律已,然後棄捨耶」?時舍(17)羅步默而不答。佛告舍羅步:「汝今應 說,何故默然!汝所知滿足者,我則隨喜;不滿足者,我當令汝滿足」。時舍羅步猶故默然。如 是第二、第三說,彼再三默然住。時舍羅步有一梵行弟子,白舍羅步言:「師應往詣沙門瞿曇, 說所知見,今沙門瞿曇自來詣此,何故不說?沙門瞿曇又告師言:若滿足者,我則隨喜,不滿足 者,當令滿足,何故默然而不記說」?彼舍羅步,梵行弟子勸時,亦復默然。爾時、世尊告舍羅 [P671] 步:「若復有言:沙門瞿曇非如來、應、等正覺、我若善諫、善問,善諫、善問時,彼則遼落, 說諸外事;或忿恚、慢覆,對閡不忍,無由能現;或默然抱愧低頭,密自思省,如今舍羅步。若 復作如是言:非沙門瞿曇無正法律者,我若善諫、善問,彼亦如汝今日默然而住。若復有言:非 沙門瞿曇聲聞善向者,我若善諫、善問,彼亦乃至如汝今日默然而住」。爾時、世尊於須摩竭陀 池側,師子吼已,從坐起而去。

  爾時、舍羅步梵行弟子,語舍羅步言:「譬如有牛,截其兩角,入空牛欄中,跪地大吼。師 亦如是,於無沙門瞿曇弟子眾中,作師子吼。譬如女人欲作丈夫聲,發聲即作女聲。師亦如是, 於非沙門瞿曇弟子眾中,作師子吼。譬如野干欲作狐聲,發聲還作野干聲。師亦如是,於非沙門 瞿曇弟子眾中,欲作師子吼」。時舍羅步梵行弟子,於舍羅步面前呵責毀呰已,從坐起去。

  

 七(18); 一三三一二( 九七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王舍城須摩竭陀池側,有外道出家,名上 座(19),住彼池側。於自眾中作如是語:「我說一偈,若能報者,我當於彼修行梵行」。時有眾多 比丘,晨朝著衣持缽,入王舍城乞食。聞有外道出家,名曰上座,住須摩竭陀池側。於自眾中作 如是說:「我說一偈,有能報者,我當於彼所修行梵行」。乞食畢,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 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今晨朝與眾多比丘入城乞食,聞有外道出家 [P672] ,名曰上座,住須摩竭陀池側。於自眾中作如是說:我說一偈,有能報者,我當於彼修行梵行。 唯願世尊應自往彼,哀愍故」!

  爾時、世尊默然而許。即日晡時,從禪覺,往至須摩竭陀池側。時上座外道出家,遙見世尊 ,即敷床座請佛令坐。世尊坐已,告上座外道出家言:「汝實作是語:我說一偈,若能報者,我 當於彼修行梵行耶?汝今便可說偈,我能報答」。時彼外道,即累繩床以為高座,自昇其上,即 說偈言: 「比丘以法活,不恐怖眾生,意寂行捨離,持戒順息止」。

  爾時、世尊知彼上座外道心,即說偈言: 「汝於所說偈,能自隨轉者,我當於汝所,作善士夫觀。 觀汝今所說,言行不相應。寂止自調伏,莫恐怖眾生, 行意寂遠離,受持淨戒者。順調伏寂止,身、口心離惡, 善攝於住處,不令放逸者,是則名隨順,調伏及寂止」。

  爾時、上座外道出家作是念:沙門瞿曇已知我心。即從床而下,合掌白佛言:「今我可得於 正法律,出家、受具足,成比丘法不」?佛告上座外道出家:「今汝可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 足,成比丘分」。如是上座外道出家,得出家、作比丘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剃除鬚髮,著袈裟 [P673] 衣,正信非家,出家學道,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八(20); 一三三一三( 九七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眾多婆羅門出家,住須摩竭陀池側,集聚一 處,作如是論:「如是婆羅門真諦,如是婆羅門真諦」。爾時、世尊知彼眾多婆羅門出家心念, 往到須摩竭陀池側。時眾多婆羅門出家,遙見佛來,即為佛敷床座,請佛就坐。佛即就坐,告諸 婆羅門出家:「汝等於此須摩竭陀池側,眾共集聚,何所論說」?婆羅門出家白佛言:「瞿曇! 我等眾多婆羅門出家,集於此坐,作如是論:如是婆羅門真諦,如是婆羅門真諦」。佛告婆羅門 出家:「有三種婆羅門真諦(21),我自覺悟成等正覺,而復為人演說。汝婆羅門出家作如是說:不 害一切眾生,是婆羅門真諦,非為虛妄。彼於彼言我勝,言相似,言我卑,若於彼真諦,不繫著 ,於一切世間作慈心色像,是名第一婆羅門真諦,我自覺悟成等正覺,為人演說。復次、婆羅門 作如是說:所有集法,皆是滅法,此是真諦,非為虛妄。乃至於彼真諦,不計著,於一切世間觀 察生滅,是名第二婆羅門真諦。復次、婆羅門作如是說:無我處所及事都無所有,(22)此則真諦, 非為虛妄。如前說,乃至於彼無所繫著,一切世間無我像類,是名第三婆羅門真諦,我自覺悟成 等正覺,而為人說」。爾時、眾多婆羅門出家,默然住。時世尊作是念:今映彼愚癡,殺彼惡者 。今此眾中,無一能自思量欲造因緣,於沙門瞿曇法中修行梵行。如是知已,從坐起而去。 [P674]

  

 九(23); 一三三一四( 九七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睒彌國瞿師羅園。尊者阿難亦住於彼。時有外道出家,名曰栴陀, 詣尊者阿難所,與尊者阿難共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問尊者阿難言:「何故於沙門瞿曇所出 家修梵竹」?阿難答言:「為斷貪欲、瞋恚、愚癡故,於彼出家修梵行」。栴陀復問:「彼能說 斷貪欲、瞋恚、愚癡耶」?阿難答言:「我亦能說斷貪欲、瞋恚、愚癡」。栴陀復問:「汝見貪 欲、瞋恚、愚癡有何過患,說斷貪欲、瞋恚、愚癡耶」?阿難答言:「染著貪欲映障心故,或自 害,或復害他,或復俱害;現法得罪,後世得罪,現法、後世二俱得罪,彼心常懷憂苦受覺。若 瞋恚映障,愚癡映障,自害、害他、自他俱害,乃至常懷憂苦受覺。又復貪欲為盲,為無目,為 無智、為慧力羸,為障閡,非明、非等覺,不轉向涅槃;瞋恚、愚癡,亦復如是。我見貪欲、瞋 恚、愚癡有如是過患故,說斷貪欲、瞋恚、愚癡」。栴陀復問:「汝見斷貪欲、瞋恚、愚癡有何 福利,而說斷貪欲、瞋恚、愚癡」?何難答言:「斷貪欲已,不自害,又不害他,亦不俱害;又 復不現法得罪,後世得罪,現法後世得罪,心法常懷喜樂受覺。瞋恚、愚癡,亦復如是。於現法 中,常離熾然,不待時節,有得餘現法,緣自覺知。見有如是功德利益故,說斷貪欲、瞋恚、愚 癡」。栴陀復問:「尊者阿難!有道、有跡,修習、多修習,能斷貪欲、瞋恚、愚癡不」?阿難 答言:「有,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栴陀外道白尊者阿難:「此是賢哉之道,賢哉之跡! [P675] 修習、多修習、能斷貪欲、瞋恚、愚癡」。時栴陀外道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

  

 一0(24); 一三三一五( 九七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舍利弗,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 一面。爾時、世尊為尊者舍利弗,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默然住。時尊者舍利 弗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已,稽首禮足而去。時有外道出家補縷低迦,隨路而來。問尊者舍利弗: 「從何所來」?舍利弗答言:「火種!我從我世尊所,聽大師說教授法來」。補縷低迦問:「尊 者舍利弗!今猶不離乳,從而聞說教授法耶」?舍利弗答言:「火種!我不離乳,於大師所,聞 說教授法」。補縷低迦語尊者舍利弗言:「我久已離乳,捨師所說教授法」。舍利弗言:「汝法 是惡說法律,惡覺,非為出離,非正覺道,壞法,非可讚歎法,非可依止法。又彼師者,非等正 覺,是故汝等疾疾捨乳,離師教法。譬如乳牛麤惡狂騷,又少乳汁,彼犢飲乳,疾疾捨去。如是 惡說法律,惡覺,非出離,非正覺道,壞法,非可讚歎法,非可依止法。又彼師者,非等正覺, 是故速捨師教授法。我所有法,是正法律,是善覺,是出離,正覺道,不壞,可讚歎,可依止。 又彼大師,是等正覺,是故久飲其乳,聽受大師說教授法。譬如乳牛不麤狂騷,又多乳汁,彼犢 飲時,久而不厭。我法如是,是正法律,乃至久聽說教授法」。時補縷低迦語舍利弗:「汝等快 [P676] 得善利!於正法律,乃至久聽說教授法」。時補縷低迦外道出家,聞舍利弗所說,歡喜隨喜,從 道而去。

  

 一一(25); 一三三一六( 九七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補縷低迦外道出家,來詣佛所,與世尊 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先日眾多種種異道──出家沙門,婆羅門,集 於未曾有講堂。作如是論議:沙門瞿曇智慧猶如空舍,不能於大眾中建立論議:此應此不應,此 合此不合。譬如盲牛偏行邊畔,不入中田。沙門瞿曇亦復如是,無應不應,無合不合」。佛告補 縷低迦:「此諸外道論議,說應不應,合不合,於聖法律如小兒戲。譬如士夫年八、九十,髮白 齒落,作小兒戲,團治泥土,作象、作馬,種種形類。眾人皆言:此老小兒。如是火種!種種諸 論,謂應不應,合不合,於聖法律如小兒戲。然於彼中,無有比丘方便所應」。補縷低迦白佛: 「瞿曇!於何處有比丘方便所應」?佛告外道:「不清淨者令其清淨,是名比丘方便所應。不調 令調,是名比丘方便所應。諸不定者令得正受,是名比丘方便所應。不解脫者令得解脫,是名比 丘方便所應。不斷令斷,不知令知,不修令修,不得令得,是名比丘方便所應。云何不淨令淨? 謂戒,不淨者令其清淨。云何不調伏令其調伏?謂眼根,耳、鼻、舌、身、意根,不調伏令其調 伏,是名不調伏者令其調伏。云何不定令其正受?謂心不正定,令得正受。云何不解脫者令得解 [P677] 脫?謂心不解脫貪欲、恚、癡,令得解脫。云何不斷令斷?謂無明、有愛、不斷令斷。云何不知 令知?謂其名、色,不知令知。云何不修令修?謂止、觀,不修令修。云何不得令得?謂般涅槃 ,不得令得。是名比丘方便所應」。補縷低迦白佛言:「瞿曇!是義比丘方便所應,是堅固比丘 方便所應,所謂盡諸有漏」。時補縷低迦外道出家,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而去。

  

 一二(26); 一三三一七( 九七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外道出家,名曰尸婆,來詣佛所,與世尊面 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云何為學?所謂學者,云何學」?佛告尸婆:「 學其所學,故名為學」。尸婆白佛:「何所學」?佛告尸婆:「隨時學增上戒,學(27)增上意,學 增上慧」。尸婆白佛:「若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諸重擔,逮得己利,盡諸有結 ,正智善解脫,當於爾時復何所學」?佛告尸婆:「若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乃至正智善解脫 ,當於爾時,覺知貪欲永盡無餘,覺知瞋恚、愚癡永盡無餘,故不復更造諸惡,常行諸善。尸婆 !是名為學其所學」。時尸婆外道出家,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坐起去。

  

 一三(28); 一三三一八( 九七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尸婆外道出家,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 訊,慰勞已,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有一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如是說:若人有所知 [P678] 覺,彼一切本所作因;修諸苦行,令過去業盡,更不造新業。斷於因緣,於未來世無復諸漏,諸 漏盡故業盡,業盡故苦盡,苦盡者究竟苦邊。今瞿曇所說云何」?佛告尸婆:「彼沙門、婆羅門 ,實爾洛漠說耳!不審、不數,愚癡、不善、不辯,所以者何?或從風起苦,眾生覺知。或從痰 起,或從唌唾起,或等分起;或自害,或他害、或因節氣。彼自害者,或拔髮,或拔鬚,或常立 舉手,或蹲地,或臥灰土中,或臥棘刺上,或臥杵上,或板上,或牛屎塗地而臥其上,或臥水中 ,或日三洗浴,或一足而立身隨日轉。如是眾苦精勤有行,尸婆!是名自害。他害者,或為他手 、石、刀、杖等種種害身,是名他害。尸婆!若復時節所害,冬則大寒,春則大熱,夏寒、暑俱 ,是名節氣所害。世間真實,非為虛妄。尸婆!世間有此真實,為風所害,乃至節氣所害,彼眾 生如實覺知,汝亦自有此患──風、痰、唌唾,乃至節氣所害覺,如是如實覺知。尸婆!若彼沙 門、婆羅門言:一切人所知覺者,皆是本所造因,捨世間真實事,而隨自見作虛妄說。尸婆!有 五因,五緣,生心法憂苦。何等為五?謂因貪欲纏,緣貪欲纏,生心法憂苦;因瞋恚、睡眠、掉 悔、疑纏,緣瞋恚、睡眠、掉悔、疑纏,生彼心法憂苦。尸婆!是名五因、五緣,生心法憂苦。 尸婆!有五因、五緣,不生心法憂苦。何等為五?謂因貪欲纏、緣貪欲纏,生彼心法憂苦者。離 彼貪欲纏,不起心法憂苦;(29)因瞋恚、睡眠、掉悔、疑纏,緣瞋恚、睡眠、掉悔、疑纏、生彼心 法憂苦者,離彼瞋恚、睡眠、掉悔、疑纏,不起心法憂苦。尸婆!是名五因、五緣、不起心法憂 [P679] 苦。現法得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現見,緣自覺知。尸婆!復有現法離熾然,不待時節,通達 現見,緣自覺知,謂八正道,正見乃至正定」。說是法時,尸婆外道出家,遠塵、離垢,得法眼 淨。時尸婆外道出家,見法,得法,知法,入法,離諸狐、疑,不由於他,入正法律,得無所畏 。即從坐起,整衣服,合掌白佛:「世尊!我今可得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耶」?佛 告尸婆:「汝今得出家」。如上說,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一四(30); 一三三一九( 九七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那羅聚落好衣菴羅園中。爾時、那羅聚落有商主外道出家,百二十歲 ,年耆根熟,為那羅聚落諸沙門、婆羅門、長者、居士尊重供養,如阿羅漢。彼商主外道出家, 先有宗親一人命終生天,於彼天上,見商主外道出家已,作是念:我欲往教彼商主外道出家,詣 世尊所修行梵行。恐其不隨我語,我今當往彼,以意論令問。即下那羅聚落,詣彼商主外道出家 所,說偈而問: 云何惡知識,現善知識相?云何善知識,如己同一體? 何故求於斷,云何離熾然?

  若汝仙人!持此意論而問於彼,有能分明解說其義而答汝者,便可從彼出家修行梵行」。時商主 外道出家,受天所教(31),持詣富蘭那迦葉所,以此意論偈,問富蘭那迦葉。彼富蘭那迦葉尚自不 [P680] 解,況復能答?彼時商主外道出家,復至末迦梨瞿舍利子所,刪闍耶毗羅坁子所,阿耆多枳舍欽 婆羅所,迦羅拘陀迦栴延所,尼乾陀若提子所,皆以此意論偈而問,悉不能答。時商主外道出家 作是念:我以此意論,問諸出家師,悉不能答,我今復欲求出家為?我今自有財寶,不如還家, 服習五欲。復作是念:我今可往詣沙門瞿曇,然彼耆舊諸師──沙門、婆羅門,富蘭那迦葉等悉 不能答,而沙門瞿曇年少出家,詎復能了然!我聞先宿所說:莫輕新學年少出家。或有沙門年少 出家,有大德力,今且當詣沙門瞿曇。詣已,以彼意論心念而問,如偈所說。爾時、世尊知彼商 主心之所念,即說偈言: 「云何惡知識,現善友相者?內心實恥厭,口說我同心, 造事不樂同,故知非善友。口說恩愛語,心不實相應, 所作而不同,慧者應覺知。是名惡知識,現善知識相, 與己同一體。云何善知識,與己同體者?非彼善知識, 放逸而不制,沮壞懷疑惑,伺求其端緒。安於善知識, 如子臥父懷,不為傍人問(32),當知善知識。何故求於斷? 生歡喜之處,清涼稱讚歎,修習福利果,清涼永息滅, 是故求於斷。云何離熾然?寂靜止息味,知彼遠離味, [P681] 遠離熾然惡,飲以法喜味,寂滅離欲火,是名離熾然」。

  爾時、商主外道出家作是念:沙門瞿曇知我心念。而白佛言:「我今得入沙門瞿曇正法律中 ,修行梵行,出家受具足,成比丘分不」?佛告商主外道出家:「汝今可得於正法律,修行梵行 ,出家、受具足,成比丘分」。如是出家已,思惟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一五(33); 一三三二0( 九七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俱夷那竭國力士生處堅固雙樹林中。爾時、世尊涅槃時至,告尊者阿 難:「汝為世尊於雙樹間,敷繩床,北首,如來今日中夜,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爾時、尊者 阿難奉教,於雙樹間,敷繩床,北首訖,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已 於雙樹間,敷繩床,北首」。爾時、世尊詣雙樹間,於繩床上北首,右脅而臥,足足相累,繫念 明想,正念、正智。時俱夷那竭國,有須跋陀羅外道出家,百二十歲,年耆根熟,為俱夷那竭國 人,恭敬供養如阿羅漢。彼須跋陀羅出家,聞世尊今日中夜,當於無餘涅槃而般涅槃。然我有所 疑,希望而住。沙門瞿曇有力能開覺我,我今當詣沙門瞿曇,問其所疑。即出俱夷那竭,詣世尊 所。爾時、尊者阿難於園門外經行。時須跋陀羅語阿難言:「我聞沙門瞿曇,今日中夜,於無餘 涅槃而般涅槃。我有所疑,希望而住,沙門瞿曇有力能開覺我,若阿難不憚勞者,為我往白瞿曇 ,少有閑暇,答我所問」。阿難答言:「莫逼世尊,世尊疲極」。如是須跋陀羅再三請尊者阿難 [P682] ,尊者阿難亦再三不許。須跋陀羅言:「我聞古昔出家耆年大師所說:久久乃有如來、應、等正 覺出於世間,如優曇缽華,而今如來中夜,當於無餘涅槃界而般涅槃,我今於法疑,信心而住, 沙門瞿曇有力能開覺我,若阿難不憚勞者,為我白沙門瞿曇」!阿難復答言:「須跋陀羅!莫逼 世尊,世尊今日疲極」。

  爾時、世尊以天耳,聞阿難與須跋陀羅共語來往,而告尊者阿難:「莫遮外道出家須跋陀羅 ,令入問其所疑。所以者何?此是最後與外道出家論議,此是最後得證聲聞善來比丘,所謂須跋 陀羅」。爾時、須跋陀羅,聞(34)世尊為開善根,歡善增上,詣世尊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 ,退坐一面。白佛言:「瞿曇!凡世間入處,謂富蘭那迦葉等六師,各作如是宗:此是沙門,此 是沙門。云何瞿曇!為實各各有是宗不」?爾時、世尊即為說偈言:

  「始年二十九,出家修善道,成道至於今,經五十餘年。 三昧明行具,常修於淨戒,離斯少道分,此外無沙門」。

  佛告須跋陀羅:「於正法律,不得八正道者,亦不得初沙門,亦不得第二、第三、第四沙門 。須跋陀羅!於此法律得八正道者,得初沙門,得第二、第三、第四沙門。除此已,於外道無沙 門,斯則異道之師,空沙門、婆羅門耳。是故我今於眾中作師子吼」。

  說是法時,須跋陀羅外道出家,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爾時、須跋陀羅見法,得法,知法 [P683] ,入法,度諸狐、疑,不由他信,不由他度,於正法律得無所畏。從坐起,整衣服,右膝者地, 白尊者阿難:「汝得善利!汝得大師!為大師弟子,為大師雨雨灌其頂。我今若得於正法律出家 ,受具足、得比丘分者,亦當得斯善利」!時尊者阿難白佛言:「世尊!是須跋陀羅外道出家, 今求於正法律出家、受具足,得比丘分」。爾時、世尊告須跋陀羅:「此比丘來修行梵行」!彼 尊者須跋陀羅,即於爾時出家,即是受具足,成比丘分。如是思惟,乃至心善解脫,得阿羅漢。 時尊者須跋陀羅得阿羅漢,解脫樂。覺知已,作是念:我不忍見佛般涅槃,我當先般涅槃。時尊 者須跋陀羅先般涅槃已,然後世尊般涅槃。

  (優陟、分匿、俱迦那,須達、長爪、奢羅浮,重床、三諦及聞陀,二不留得、尸蔔根, 尸蔔、那羅婆力迦,須跋陀羅第十五」(35)

  
註【62-001】「外道出家相應」,共一五經。
註【62-002】『增支部』「十集」九五經。『別譯』一九九經。
註【62-003】『雜阿含經』卷三四中。
註【62-004】『別譯』二00經。
註【62-005】『增支部』「十集」九六經。『別譯』二0一經。
註【62-006】「如來」上,原本有「阿難」二字,依宋本刪。
註【62-007】(8)「如來」上,原本有「阿難」二字,今刪。 [P684]
註【62-009】『增支部』「十集」九三經。『別譯』二0二經。
註【62-010】『中部』(七四)『長爪經』。『別譯』二0三經。
註【62-011】「責」,原本作「種」,依元本改。
註【62-012】「無餘」下,原本有「永滅」二字,依明本刪。
註【62-013】『雜阿含經』卷三四終。
註【62-014】『增支部』「三集」六四經。『別譯』二0四經。
註【62-015】『雜阿含經』卷三五。
註【62-016】「言」,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62-017】「舍」,原本作「捨」,依聖本改。
註【62-018】『別譯』二0五經。
註【62-019】「上座」,原本作「上坐」,依元本改,下例。
註【62-020】『增支部』「四集」一八五經。『別譯』二0六經。
註【62-021】「諦」,原本作「實」,依明本改。
註【62-022】「無我處所及事都無所有」,重說衍文,今刪其一,
註【62-023】『增支部』「三集」七一經。『別譯』二0七經。
註【62-024】『別譯』二0八經。 [P685]
註【62-025】『別譯』二0九經。
註【62-026】『別譯』二一0經。
註【62-027】「學」,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62-028】『相應部』(三六)「受相應」二一經與本經前文相當。『別譯』二一一經。
註【62-029】「因瞋恚……不起心法憂苦。尸婆」!──共四三字,原本缺,依明本補。
註【62-030】『別譯』二一二經。佛說偈,同『小部』「經集」二品三經。
註【62-031】「教」,原本作「問」,依明本改。
註【62-032】「間」,原本作「聞」,依聖本改。
註【62-033】『別譯』二一三經,一一0經。集入『長部』(一六)『大般涅槃經』;『長阿含經』(二)『遊行經 』。
註【62-034】「聞」,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62-035】攝頌見『別譯』卷一一(大正二•四五三中)。 [P687]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