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雜阿含經論會編(下)』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四八 雜相應(1)

 一; 一三三二一( 九八0)

  (2)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跋耆人間遊行,至毗舍離國,住獼猴池側重閣講堂。時毗舍離國有 眾多賈客,欲向怛剎尸羅國,方便莊嚴。是眾多賈客,聞世尊於跋耆人間遊行,至毗毘舍離國,住 獼猴池側重閣講堂。聞已,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佛為諸賈客種種說法,示教、照喜 。示教、照喜已,默然而(3)住。時諸賈客從坐起,整衣服,為佛作禮,合掌白佛言:「世尊!我 等諸賈客,方便莊嚴,欲至怛剎尸羅國。唯願世尊與諸大眾,明旦受我供養」!爾時、世尊默然 而許。時諸賈客知世尊受請已,從坐起,禮佛足,各還自家。辦種種淨美飲食,敷床座,安置淨 水。晨朝遣使白佛:「時到」。爾時、世尊與諸大眾,著衣持缽,詣諸賈客所,就座而坐。時諸 賈客以淨美飲食,自手供養。食畢,洗缽訖,取卑小床,於大眾前坐,聽佛說法。爾時、世尊告 諸賈客:「汝等當行於曠野中,有諸恐怖,心驚毛豎。爾時、當念如來事:謂如來、應、等正覺 ,乃至佛、世尊。如是念者,恐怖則除。又念法事:佛正法律,現法,能離熾然,不待時節,通 達親近,緣自覺知。又念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乃至世間福田。如是念者,恐怖即除。 過去世時,天、阿須輪共鬥時,天帝釋告諸天眾:汝等與阿須輪共鬥戰之時,生恐怖者,當念我 [P688] 幢,名摧伏幢,念彼幢時,恐怖得除。若不念我幢者,當念伊舍那天子幢;若不念伊舍那天子幢 者,當念婆留那天子幢。念彼幢時,恐怖即除。如是諸商人!汝等於曠野中有恐怖者,當念如來 事,法事,僧事」。爾時、世尊為諸毗舍離賈客,說供養隨喜偈: 「供養比丘僧,飲食、隨時服,專念諦思惟,正知而行捨。 淨物、良福田,汝等悉具足,緣斯功德利,長夜獲安樂, 發心有所求,眾利悉皆應。兩足、四足安,道路往來安, 夜安、晝亦安,一切離諸惡。如沃壤良田,精純好種子, 溉灌以時澤,收實不可量。淨戒良福田,精餚種子, 正行以將順,終期妙果成。是故行施者,欲求備眾德, 當隨智慧行,眾果自然備。於明行足尊,正心盡恭敬, 種殖眾善本,終獲大福利。如實知世間,得具備正見, 具足見正道,具足而昇進,遠離一切垢,逮得涅槃道, 究竟於苦邊,是名備眾德」。

  爾時、世尊為諸毗舍離賈客,說種種法,示教、照喜已,從坐起去。

  

 二(4); 一三三二二( 九八一)

[P689]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住於空閑、樹 下、空舍,有時恐怖,心驚毛豎者,當念如來事及法事、僧事,如前廣說。念如來事,法事,僧 事之時,恐怖即除。諸比丘!過去世時,釋提桓因與阿修羅共戰。爾時、帝釋語諸三十三天言: 諸仁者!諸天、阿修羅共鬧戰時,若生恐怖,心驚毛豎者,汝當念我伏敵之幢,念彼幢時,恐怖 即除。如是比丘!若於空閑、樹下、空舍而生恐怖,心驚毛豎者,當念如來:如來、應、等正覺 ,乃至佛、世尊。彼當念時,恐怖即除。所以者何?彼天帝釋懷貪、恚、癡,於生老病死、憂悲 惱苦不得解脫,有恐怖、畏懼、逃竄、避難,而猶告諸三十三天,令念我摧伏敵幢;況復如來、 應、等正覺、乃至佛、世尊,離貪、恚、癡,解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無諸恐怖、畏懼、逃避 ,而不能令其念如來者除諸恐怖」!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5); 一三三二三( 九八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娑枳國安闍那林中。爾時、世尊告尊者舍利弗:「我能於法略說、廣 說,但知者難」。尊者舍利弗白佛言:「唯願世尊略說、廣說、法說,於法實有解知者」!佛告 舍利弗:「若有眾生,於自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我、我所、我慢、繫著、使,乃至心解脫, 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者,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我慢、使、繫著故 ,我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舍利弗!彼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 [P690] 、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 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舍利弗!若 復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 自知作證具足住。舍利弗!若復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 ,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我、我所見、我慢、 繫著、使,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舍利弗!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 ,究竟苦邊。舍利弗!我於此有餘說,答波羅延富鄰尼迦所問(6): 世間數差別,安所遇不動,寂靜離諸塵,拔根無悕望, 已度三有海,無復老死患」。

  佛說是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即從坐起,作禮而去。

  

 四(7); 一三三二四( 九八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難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獨一 靜處,如是思惟:或有一人作如是念:我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 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 、我慢、繫著、使,我當於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爾時、尊者阿難晡時從禪 [P691] 覺,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作是思惟:若有一人作如 是言: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乃至自知作證具足住」。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8)有一 人作如是念:我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使,及心解脫,慧解脫 ,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阿難!彼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我慢、繫著 、使,及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於此識身及外境界一切相,無有我、我所見、 我慢、繫著、使,及彼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具足住。阿難!若復比丘於此識身及外境 界一切相,乃至自知作證具足住,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阿難!我於此有 餘說,答波羅延憂陀耶所問(9): 斷於愛欲想,憂苦亦俱離,覺悟於睡眠,滅除掉悔蓋, 捨念(10)、恚清淨,現前觀察法,我說智解脫,滅除無明闇」。

  佛說是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禮佛而去。

  

 五(11); 一三三二五( 九八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愛為網,為 膠,為泉,為藕根。此等能為眾生障,為蓋,為膠,為守衛,為覆,為閉,為塞,為闇冥,為狗 腸,為亂草,為絮,從此世至他世,從他世至此世,往來流轉,無不轉時。諸比丘!何等愛為網 [P692] 、為膠,乃至往來流轉(12)無不轉時(13)?謂有我故:有我,欲我,爾我,有我,無我,異我,當我 ,不當我,欲我,當爾時,當異異我,或欲我,或爾我,或異,或然,或欲然,或爾然,或異: 如是十八愛行從內起。比丘言有我,於諸所有言我欲,我爾,乃至十八愛行從外起。如是總說十 八愛行。如是三十六愛行,或於過去起,或於未來起,或於現在起,如是總說百八愛行。是名為 愛為網,為膠,為泉,為藕根,能為眾生障;為蓋,為膠,為守衛,為覆,為閉,為塞,為闇冥 ,為狗腸,為亂草,為絮,從此世至他世,從他世至此世,往來流轉,無不轉時」。佛說是經已 ,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六(14); 一三三二六( 九八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從愛生愛,從愛生 恚,從恚生愛,從恚生恚。云何為從愛生愛?謂有一於眾生,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他於 彼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隨行。此作是念:我於彼眾生,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他復 於彼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隨行故,我於他人復生於愛,是名從愛生愛。云何從愛生恚?謂 有一於眾生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而他於彼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隨行。此作是念: 我於眾生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而他於彼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隨行,故我於他而生 瞋恚,是名從愛生恚。云何為從恚生愛?謂有一於眾生,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他復於彼 [P693] 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隨行,故我於他而生愛念,是名從恚生愛。云何從恚生恚?謂有一於 眾生,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而他於彼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隨行。此作是念:我於 彼眾生不喜、不愛、不念、不可意,而他於彼有喜、有愛、有念、有可意隨行,我於他所〔問〕 起瞋恚,是名從恚生恚。若比丘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乃至初禪;第二,第三,第四禪 具足住者,從愛生愛,從恚生恚,從恚生愛,從愛生恚,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 ,無復生分,於未來世成不生法。若彼比丘,盡諸有漏,無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當於爾時,不自舉,不起塵,不熾然,不嫌彼 。云何自舉?謂見色是我,色異我,我中色,色中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自舉。 云何不自舉?謂不見色是我,色異我,我中色,色中我;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是名不自 舉。云何還舉?謂於罵者還罵,瞋者還瞋,打者還打,觸者還觸,是名還舉。云何不還舉?謂罵 者不還罵,瞋者不還瞋,打者不還打,觸者不還觸,是名不還舉。云何起塵?謂有我、我欲,乃 至十八種愛,是名起塵。云何不起塵?謂無我,無我欲,乃至十八愛不起,是名不起塵。云何熾 然?謂有我所,我所欲,乃至外十八愛行,是名熾然。云何不熾然?謂無我所,無我所欲,乃至 無外十八愛行,是名不熾然。云何嫌彼?謂見我真實,起於我慢、我欲、我使,不斷、不知,是 名嫌彼。云何不嫌彼?謂不見我真實,我慢、我欲、我使,已斷、已知,是名不嫌彼」。佛說此 [P694] 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 一三三二七( 九八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事斷難持。何等 為二?若俗人處,非人處、於衣、食、床臥、資生眾具,持彼斷者,是則難行。又比丘非家出家 ,斷除貪愛,持彼斷者,亦甚難行」。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世間有二事,持斷則難行,是真諦所說,等正覺所知。 在家財入出,衣食等眾具,世間貪愛樂,持斷者甚難。 比丘已離俗,信非家出家,滅除於貪愛,持斷亦難行」。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八; 一三三二八( 九八七)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於二法依止多住。 云何為二?於諸善法未曾知足,於斷未曾遠離。於善法不知足故,於諸斷法未曾遠離故,乃至肌 消肉盡,筋連骨立,終不捨離精勤方便,不捨善法,不得未得、終不休息,未曾於劣心生歡喜, 常樂增進,昇上上道。如是精進住故,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比丘!當於二法依止多住: 於諸善法不生足想,依於諸斷未曾捨離,乃至肌消肉盡,筋連骨立,精勤方便堪能,修習善法不 [P695] 息。是故比丘!於諸下劣勿(15)生歡喜想,當修上上昇進。多住如是修習,不久當得速盡諸漏,無 漏心解脫,慧解脫,現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說此 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九; 一三三二九( 九八八)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釋提桓因形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 ,稽首佛足,退住一面。天身威力,光明遍照迦蘭陀竹園。時釋提桓因白佛言:「世尊!世尊曾 於隔界山石窟中說言:若有沙門、婆羅門,無上愛盡解脫,心善解脫,彼邊際究竟,邊際離垢, 邊際梵行畢竟。云何為比丘邊際究竟,邊際離垢,邊際梵行畢竟」?佛告天帝釋:「謂比丘,若 所有受覺──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彼諸受集、受滅、受味、受患、受出如實知,如實知已 ,觀察彼受無常,觀生滅,觀離欲,觀滅盡,觀捨。如是觀察已,則邊際究竟,邊際離垢,邊際 梵行畢竟。拘尸迦!是名比丘於正法律,邊際究竟,邊際離垢,邊際梵行畢竟」。乃至天帝釋聞 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0; 一三三三0( 九八九)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大目揵連住耆闍崛山,後夜起經行, 見有光明遍照迦蘭陀竹園。見已作是念:今夜或有大力鬼神,詣世尊所,故有此光明。時尊者大 [P696] 目揵連,晨朝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於昨暮後夜,出房經行,見 勝光明,普照迦蘭陀竹園。見已作是念:有何大力鬼神,詣世尊所,故有此光明」。佛告尊者大 目揵連:「昨暮後夜,釋提桓因來詣我所,稽首作禮,退坐一面」。如上修多羅廣說,歡喜隨喜 ,作禮而去。

  
註【63-001】「雜相應」,共一八經。
註【63-002】『雜阿含經』卷三五中。
註【63-003】「而」,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63-004】『相應部』(一一)「帝釋相應」三經,『增壹阿含經』(二四)「高幢品」一經。
註【63-005】『增支部』「三集」三二經之二。
註【63-006】引頌見『小部』『經集」五品四經。
註【63-007】『增支部』「三集」三二經之一。
註【63-008】「若」,原本缺,依宋本補。
註【63-009】引頌出『小部』『經集』五品一四經。
註【63-010】「念」,原本作「貪」,依宋本改。
註【63-011】『增支部』「四集」一九九經。
註【63-012】「轉」,原本作「馳」,依明本改。 [P697]
註【63-013】「時」,原本缺,依元本補。
註【63-014】『增支部』「四集」二00經。
註【63-015】「勿」,原本缺,今補。

  

 一一(1); 一三二三一( 九九0)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難,晨朝著衣持缽,詣舍衛城次 第乞食,至鹿住優婆夷舍。鹿住優婆夷遙見尊者阿難,疾敷床座。白言:「尊者阿難令坐」!時 鹿住優婆夷稽首禮阿難足,退住一面。白尊者阿難:「云何言世尊知法?我父富蘭那,先修梵行 ,離欲清淨,不著香華,遠諸凡鄙;叔父梨師達多,不修梵行。然其知足,二俱命終,而今世尊 俱記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於後世得斯陀含,生兜率天,一來世間,究竟苦邊。云何阿 難!修梵行、不修梵行,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其後世」?阿難答言:「姊妹!汝今且停,汝 不能知眾生世間根之差別。如來悉知眾生世間根之優劣」。如是說已,從坐起去。

  時尊者阿難還精舍,舉衣缽,洗足已,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鹿住優婆夷所說 ,廣白世尊。佛告阿難:「彼鹿住優婆夷,云何能知眾生世間根之優劣?阿難!如來悉知眾生世 間根之優劣。阿難!或有一犯戒,彼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彼所起犯戒,無餘滅,無餘沒 ,無餘欲盡。或有一犯戒,於心解脫,慧解脫如實知,彼所起犯戒,無餘滅,無餘沒,無餘欲盡 [P698] 。於彼籌量者言:此亦有如是法,彼亦有是法,此則應俱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同一後世。彼如 是籌量者,得長夜非義饒益苦。阿難!彼犯戒者,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彼所起犯戒,無 餘滅,無餘沒,無餘欲盡。當知此人是退非勝進,我說彼人為退分。阿難!有犯戒,彼於心解脫 ,慧解脫如實知,彼於所起犯戒,無餘滅,無餘沒,無餘欲盡,當知是人勝進不退,我說彼人為 勝進分。自非如來,此二有間,誰能悉知?是故阿難!莫籌量人人而取人,善籌量人人而病,人 籌量人人自招其患,唯有如來能知人耳。如二犯戒,二持戒亦如是。彼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 知,彼所起持戒,無餘滅。若掉動者彼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彼所起掉,無餘滅。彼若瞋 恨者,彼於心解脫,慧解脫不如實知,彼所起瞋恨無餘滅。若苦貪者,彼於心解脫、慧解脫如實 知,彼所起苦貪無餘滅。穢污,清淨,如上說;乃至如來能知人人。阿難!鹿住優婆夷愚癡、少 智,而於如來一向說法,心生狐疑。云何阿難!如來所說豈有二耶」?阿難白佛:「不也,世尊 」!佛告阿難:「善哉!善哉!如來說法若有二者,無有是處。阿難!若富蘭那持戒,梨師達多 亦同持戒者,所生之趣,富蘭那所不能知;梨師達多為生何趣,云何受生?云何後世?若梨師達 多所成就智,富蘭那亦成就此智者,梨師達多亦不能知:彼富蘭那當生何趣?云何受生?後世云 何?阿難!彼富蘭那持戒勝,梨師達多智慧勝,彼俱命終,我說二人同生一趣,同一受生,後世 亦同,是斯陀含,生兜率天,一來生此,究竟苦邊。彼二有間,自非如來誰能得知!是故阿難! [P699] 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生損減,唯有如來能知人耳」。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 奉行。

  

 一二(2); 一三三三二( 九九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釋氏彌城留利邑夏安居。有餘比丘,於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夏安居。 時彼比丘,於晨朝著衣持缽,入舍衛城乞食次第,至鹿住優婆夷舍。鹿住優婆夷遙見比丘來,疾 敷床座,請比丘令坐,如上阿難修多羅說。時彼比丘語鹿住優婆夷:「姊妹且停!汝那得知眾生 根之優劣!姊妹!唯有如來能知眾生根之優劣」。如是說已,從坐起去。

  時彼比丘三月夏安居訖,作衣竟,持衣缽,往詣彌城留利釋氏邑。到已,舉衣缽,洗足已, 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以共鹿住優婆夷所論說事,向佛廣說。佛告比丘:「鹿住優婆 夷云何能知世間眾生諸根優劣!唯有如來能知世間眾生諸根優劣耳。不離瞋恨、憍慢,時起貪法 ,不聽受法,不學多聞,於法不調伏見,不能時時起解脫心法。比丘!若復有一,不離瞋慢,時 起貪法,然彼聞法,修學多聞,於善調伏見,時時能起解脫心法。若思量彼:此有是法,彼有是 法,此則同一趣,同一受生,同一後世。如是思量者,長得非義不饒益苦。比丘!若復彼人不離 瞋慢,時時起貪法,亦不聽法,不習多聞,不調伏見,亦不時時得解脫心法,我說此人卑鄙下賤 。比丘!若復彼人不離瞋慢,時時起貪法,然彼聞法,樂多聞,調伏諸見,時時能得解脫心法, [P700] 我說是人第一勝妙。彼二有間,自非如來誰能別知?是故比丘!莫量人人,乃至如來能知優劣。 比丘!復次、有一不離瞋慢,時時起口惡行,餘如上說。比丘!復次、有一賢善安樂,同止欣樂 明智修梵行者,樂與同止而彼不樂聞法,乃至不時時得心法解脫,當知彼人住賢善地,不能轉進 。賢善地者,謂人、天趣。復次、有一其性賢善,同止安樂,欣樂梵行以為伴侶,樂聞正法,學 習多聞,善調伏見,時時能得解脫心法。當知彼入於賢善地,能轉勝進,當知此人於正法流有所 堪能。此二有間,自非如來,誰能別知!是故比丘!莫量人人,量人人者,自招其患,唯有如來 能知人耳。比丘!鹿住優婆夷愚癡、少智,如上修多羅廣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一三(3); 一三三三三( 九九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給孤獨長者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 一面。白佛言:「世尊!世間有幾種福田」?佛告長者;「世間有二種福田。何等為二?學及無 學」。即說偈言: 「世有學、無學,大會常延請,正直心真實、身、口亦復然, 是即良福田,施者獲大果」。

  佛說此經已,給孤獨長者聞佛所說,歡喜奉行(4)[P701]

  

 一四; 一三三三四(一二四一)

  (5)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給孤獨長者,來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 一面。白佛言:「世尊!若有人在我舍者,皆得淨信;諸在我舍而命終者,皆得生天」。佛言: 「善哉!善哉!長者!是深妙說,是一向受,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言:在我舍者皆得淨信,及其命 終皆生天上。有何大德神力比丘為汝說言:凡在汝舍命終者,皆生天上耶」?長者白佛:「不也 ,世尊」!復問:「云何為比丘尼,為諸天,為從我所面前聞說」?長者白佛:「不也,世尊」 !「云何長者!汝緣自知見,知在我舍命終者,皆生天上耶」?長者白佛:「不也,世尊」!佛 告長者;「汝既不從大德神力比丘所聞,非比丘尼,非諸天,又不從我面前聞說,復不緣自見知 ,若有諸人於我舍命終者,皆生天上,汝今何由能作如是甚深妙說,作一向受,於大眾中作師子 吼,而作是言:有人於我舍命終者,皆生天上」?長者白佛:「無有比丘大德神力而來告我,如 上廣說,乃至悉皆生天。世尊!然我見(6)眾生主懷妊之時,我即教彼為其子故,歸佛,歸法,歸 比丘僧。及其生已,復教三歸。及生知見,復教持戒。設復婢使、下賤客人懷妊,及生,亦如是 教。若人賣奴婢者,我輒往彼語言:賢者!我欲買人,汝當歸佛,歸法,歸比丘僧,受持禁戒。 隨我教者,輒授五戒,然後隨價而買;不隨我教,則所不取。若復止客,若傭作人,亦復先要受 三歸、五戒,然後受之。若復有來求為弟子,若復乞貸舉息,我悉要以三歸、五戒,然後受之。 [P702] 又復我舍供養佛及比丘僧時,稱父母名,兄弟、妻子、宗親、知識、國王、大臣、諸天、龍神, 若存、若亡,沙門、婆羅門,內外、眷屬,下至僕使,皆稱其名而為咒願。又從世尊聞稱名咒願 因緣,皆得生天。或因園田布施,或因房舍,或因床臥具,或因常施,或施行路,下至一摶施與 眾生,此諸因緣皆生天上」。佛言:「善哉!善哉!長者!汝以信心故能作是說。如來於彼有無 上知見,審知汝舍有人命終,皆悉生天」。爾時、給孤獨長者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一五; 一三三三五(一二四二)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恭敬住,常當繫心 ,常當畏慎,隨他自在諸修梵行上、中、下座。所以者何?若有比丘不恭敬住,不繫心,不畏慎 ,不隨他自在,諸修梵行上、中、下座,而欲令威儀足者,無有是處。不備威儀,欲令學法滿者 ,無有是處。學法不滿,欲令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具足者,無有是處。解脫 知見不滿足,欲令得無餘涅槃者,無有是處。如是比丘!當勤恭敬、繫心、畏慎,隨他德力諸修 梵行上、中、下座、而威儀具足者,斯有是處。威儀具足已,而學法具足者,斯有是處。學法備 足已,而戒身、定身、慧身、解脫身、解脫知見身具足者,斯有是處。解脫知見身具足已,得無 餘涅槃者,斯有是處。是故比丘!當勤恭敬,繫心,畏慎,隨他德力諸修梵行上、中、下座,威 儀滿足,乃至無餘涅槃,當如是學」。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703]

  

 一六(7); 一三三三六(一二四三)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淨法,能護世間 。何等為二?所謂慚,愧。假使世間無此二淨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 親、師長、尊卑之序,顛倒渾亂,如畜生趣。以有二種淨法、所謂慚、愧,是故世間知有父母、 乃至師長、尊卑之序,則不渾亂如畜生趣」。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世間若無有,慚、愧二法者;違越清淨道,向生老病死。 世間若成就,慚、愧二法者,增長清淨道,永閉生死門」。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一七; 一三三三七(一二四四)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燒燃法,不燒燃法 。諦聽,善思,當為汝說。云何燒燃法?若男、若女,犯戒行惡不善法,身惡行成就,口、意惡 行成就。若彼後時疾病困苦,沈頓床褥,受諸苦毒。當於爾時,先所行惡悉皆憶念,譬如大山日 西影覆。如是眾生先所行惡,身、口、意業諸不善法,臨終悉現,心乃追悔。咄哉!咄哉!先不 修善,但行眾惡,當墮惡趣,受諸苦毒。憶念是已,心生燒燃,心生變悔。心生悔已,不得善心 命終,後世亦不善心相續生,是名燒燃法。云何不燒燃?若男子、女人,受持淨戒,修真實法, [P704] 身善業成就,口、意善業成就。臨壽終時,身遭苦患,沈頓床褥,眾苦觸身。彼心憶念先修善法 ,身善行,口、意善行成就。當於爾時,攀緣善法,我作如是身、口、意善,不為眾惡,當生善 趣,不墮惡趣,心不變悔。不變悔故,善心命終,後世續善,是名不燒燃法」。爾時、世尊即說 偈言: 「已種燒燃業,依於非法活,乘斯惡業行,必生地獄中。 等活及黑繩,眾合、二叫呼,燒燃、極燒燃,無擇(8)大地獄, 是八大地獄,極苦難可過。惡業種種故,各別十六處, 四周開四門,中間量悉等。鐵為四周板,四門扇亦鐵, 鐵地盛火燃,其焰普周遍,縱廣百由旬,焰焰無間息。 調伏非諸行,考治強梁者,長夜加楚毒,其苦難可見, 見者生恐怖,悚慄身毛豎。墮彼地獄時,足上頭向下。 正(9)聖柔和心,修行梵行者,於此賢聖所,輕心起非義, 及殺害眾生,墮斯熱地獄。宛轉於火中、猶如火炙魚, 苦痛號叫呼,如群戰象聲,大火自然生,斯由自業故」。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P705]

  

 一八; 一三三三八(一二四五)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捨身惡行者,能得身 惡行斷;不得身惡行斷者,我不說彼捨身惡行。以彼能得身惡行斷故,是故我說彼捨身惡行。身 惡行者,不以義饒益安樂眾生;離身惡行,以義饒益得安樂故,是故我說捨身惡行。口、意惡行 ,亦如是說」。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64-001】『增支部』「十集」七五經。
註【64-002】『增支部』「六集」四四經。
註【64-003】『增支部』「二集」四品四經。
註【64-004】『雜阿含經』卷三五終。
註【64-005】『雜阿含經』卷三六(舊誤編為卷四七)。
註【64-006】「見」,原本作「有」,依宋本改。
註【64-007】『增支部』「二集」九經。『小部』『如是語』四二經。『增壹阿含經』(一八)「慚愧品」一經。
註【64-008】「擇」,原本作「澤」,依元本改。
註【64-009】「正」,原本作「止」,依宋本改。 [P707]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