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五節 訶黎跋摩的成實論

 第一項 論主訶黎跋摩

  說一切有部中,深受阿毘達磨論風影響的譬喻師,改宗現在有,開展為經部譬喻師。論理精 密,取反阿毘達磨的立場。對於當時的佛教界,發生了巨大的影響。新興的經部譬喻師說,如上 已有所申述。此外,訶黎跋摩Harivarman的『成實論』,婆藪跋摩Vasuvarman的 y四諦論』,都是通過經部而不限於經部的,對經部譬喻師的旁枝與末流,再為分別的論述。

  『成實論』主訶黎跋摩,譯義為「師子鎧」,或「師子胄」。玄暢的『訶黎跋摩傳』說:「 [P574] 佛泥洹後九百年出」(1)。僧叡的『成實論序』說:佛「滅度後八百九十年」(2);嘉祥與均正,都 是承用此說的(嘉祥『大乘玄論』作七百年,應是訛寫)。依古代的傳說,訶黎跋摩比「八百年 出世」的提婆A^ryadeva遲一些。『薩婆多部記』,訶黎跋摩列於婆藪盤頭Vasubandhu 以前(3)。所以,訶黎跋摩為提婆與(古)世親間的大師。依北方第二期所傳的佛滅年代(佛滅 為西元前五四0頃)來推算,訶黎跋摩為西元三、四世紀間的大師。

  訶黎跋摩是中天竺人,為鳩摩羅陀Kuma^rala^ta弟子,如說:

   「罽賓小乘學者之匠鳩摩羅陀上足弟子」(4)。 「為薩婆多部達摩沙門究摩羅陀弟子」(5)

  這位鳩摩羅陀,傳說為薩婆多部,所以有人以為,不是經部本師鳩摩羅陀,而另有其人。然 在實際上,『成實論』是經部異師;而鳩摩羅陀,也見於『薩婆多部記』。所以,雖說薩婆多部 鳩摩羅陀,仍不妨是經部本師。譬喻師本為說一切有部的一系;鳩摩羅陀是譬喻師獨立而成經部 的創始者,被推為經部本師,而自己從薩婆多部中來。那末,說他是薩婆多部,有什麼不對呢? 從傳說的時代來說,訶黎跋摩還不能是鳩摩羅陀及門弟子,如說是經部譬喻系的學者,就差不多 了。從西方傳來中國的傳說,每以思想的承受為及門弟子;古代的傳說,是不能過於拘泥的。窺 基說:「成實論師名師子胄,本於數論法中出家」(6)。這並無古代的傳說為據,也與『傳』說的 [P575] 「跋摩抽簪之始,即受道吾黨」(說一切有部)不合。這不過因論義的部分相合,而作出這樣的 推論。玄奘門下,慣常作此等說,如說清辯Bhavya「外示僧佉之服」(7)

  『訶黎跋摩傳』,有幾句重要的話,如『傳』(大正五五•七八下)說:

   「時有僧祇部僧,住巴連弗邑,並遵奉大乘,云是五部之本。……要以同止。遂得研心方 等,銳意九部」。

  巴連弗邑Pa^t!aliputra,就是華氏城。這是笈多Gupta王朝的首都;那時也就是笈 多王朝創立的前後。語黎跋摩不滿說一切有部的法相,離開北方而回到華氏城,與僧祇部──大 眾部的僧眾共住,進一步而研究方等──大乘。大眾部多數是兼學大乘的。訶黎跋摩學出於北方 ,而能不為說一切有系──論宗與經部所拘,貫通大眾、分別說系,直接大乘;從這修學的歷程 中,可以得到適當的解說。據『傳』說:訶黎跋摩曾難破勝論外道,而受到當時國王的尊敬。

  訶黎跋摩的著作,就是『成實論』。論分五聚──揵度:「發(引論)聚」,「苦諦聚」, 「集諦聚」,「滅諦聚」,「道諦聚」。凡二百二品,分十六卷。鳩摩羅什Kuma^raji^va 在秦弘始十三、十四年(西元四一一──四一二)譯出,曇影筆受(曇影,或誤寫為曇晷,因而 或誤傳曇影與曇晷為二人)。『成實論』對於中國南朝的佛教,曾發出異樣的光輝。齊、梁二代 ,就是『成實論』師的黃金時代。 [P576]
註【104-001】『出三藏記集』卷一一(大正五五•七八下)。
註【104-002】『三論玄義』(大正四五•三下)。
註【104-003】『出三藏記集』卷一二(大正五五•八九中)。
註【104-004】同上2。
註【104-005】同上1。
註【104-006】『大乘法苑義林章』卷三(大正四五•二九七下)。
註【104-007】『大唐西域記』卷一0(大正五一•九三0下)。

  

 第二項 乘與部的判攝

  『成實論』,是大乘,還是小乘?屬經部,還是其他部派呢?這是理解『成實論』的重要問 題,應先為論決。對於這一問題,嘉祥的『三論玄義』,曾三度說到:

   1.「有人言:擇善而從,有聞必錄。棄眾師之短,取諸部之長。有人言:雖復斥排群異, 正用曇無德部。有人言:偏斥毘曇,專同譬喻。真諦三藏云:用經部義也。檢俱舍論 經部之義,多同成實」(1)。 2.「有人言:是大乘也。有人言:是小乘。有人言:探大乘意以釋小乘,具含大小」(2)。 3.「多聞部,具足誦深淺義,深義中有大乘義。成實論即從此部出」(3)[P577]

  第一則,是專關於聲聞部派的。『成實論』不屬於任何部派,出入各派,是極有見地的,但 不免空泛。說『成實論』「正用曇無德部」,是由於見滅得道。但這不是曇無德部的特義;曇無德 部的其他論義,也沒有為『成實論』所採用,所以這一說是不可信的。嘉祥贊同真諦Parama$rtha 所說「用經部義」,這確是多少相同的。第二則,討論『成實論』的是大還是小?說他是 大乘的,是古代的『成實論』師,如梁代的三大法師。說他是小乘的,如天臺智顗,淨影慧遠, 嘉祥吉藏。說通於大小的,與第三則相近。這一說,出於真諦『部執論疏』,但也沒有其他論義 可以證實。

  首先,考察『成實論』是否與大乘有關。嘉祥評為:「二百二品,並探四阿含;十六卷文, 竟無方等」(4)!這是判『成實論』為純小乘的。這多少流於強調,『成實論』明顯的引證了大乘 經驗,有明文可證:

   「馬鳴菩薩說偈」(5) 提婆菩薩「四百觀」論(6) 「菩薩藏」等五藏(7) 「菩薩藏中說超越相」(8)

  所說與大乘義相應的,如: [P578] 「若知諸法無自體性,則能入空」(9)。 「以見法本來不生,無所有故。……若見無性……當知一切諸法皆空」(10)。 「諸佛世尊有如是不可思議智:雖知諸法畢竟空,而能行大悲。深於凡夫,但不得定眾生 相」(11)。 「是中,我名諸法體性;若不見諸法體性,名見無我」(12)。 「佛一切智人無惡業報……但以無量神通方便,現為佛事(如受謗等),不可思議」(13)。 「檀等六波羅蜜具足,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14)

  『成實論』這樣的引到大乘經論,怎麼能說「全無方等」呢?參考過大乘經論,是無可懷疑 的。然而,『成實論』的主意,是:「諸比丘異論,種種佛皆聽;故我欲正論,三藏中實義」。 嚴格地說,還不能說是大乘論,但不妨說探大釋小。由於論主曾「研心方等」,所以發見阿含經 本有的性空深義,舖平了從小通大的橋梁。古代的大乘學者,看作與大乘一無關係的小乘,不免 過分了。

  再說,在聲聞部派中,『成實論』屬於那一派呢?『成實論』是多用經部義的,但不能說就 是經部。依『俱舍論』、『順正理論』所見的經部譬喻師宗,主要為成立業種感果說。『成實論 』是現在有派,並沒有種子或功能的「相續轉變差別」生果說,依然應用「過去曾有,未來當有 [P579] 」──現在有派的一般論義。『成實論』與西元四世紀大成的,室利邏多S/ri^ra^ta的經部學 ,並不相同。『成實論』與西元二、三世紀間的,日出論者──鳩摩羅陀Kuma^rala^ta的 思想,就現存僅有的資料,可看出密切的關係。『大乘成業論』(大正三一•七八二中)說:

   「日出論者作如是言……然有別法,心差別為因,依手足等起此法,能作手足等物異方生 因,是名行動,亦名身表」。

  身表是色,是「行動」,這不是手足等行動,而是能使手足等於別異處生,而現有行動相的 。『成實論』卷七(大正三二•二八九下)也這樣說:

   「身(於)餘處生時,有所造作(造作就是行),名為身作」。

  又『俱舍論』卷三0(大正二九•一五六上)引偈說:

   「觀為見所傷,及壞諸不善,故佛說正法,如牝虎啣子。執真我為有,則為見牙傷;撥俗 我無為,便壞善業子」。

  這是傳為鳩摩羅陀的偈頌。『成實論』顯然引用頌文,而對有我與無我的見解,可說完全是 繼承鳩摩羅陀所說的。如『論』卷一0(大正三二•三一六下)說:

   「有二諦:若說第一義諦,有我,是為身見;若說世諦無我,是為邪見。若說世諦故有我 ,第一義諦故無我,是為正見。又第一義諦故說無,世諦故說有,不墮見中,如是有無二 [P580] 言皆通。如虎啣子,若急則傷,若緩則失。如是若定說有我,則墮身見。定說無我,則墮 邪論」。

  訶黎跋摩與經部本師的鳩摩羅陀,是大體相同的。到西元四世紀,種習說大成,經部又面目 一新了。

  『成實論』有許多特殊的論義,如論修證次第,而類同我空、法空、空空──大乘的三空觀 ,這不是經部所能範圍了的。所以,判別『成實論』的部派問題,還是『訶黎跋摩傳』(大正五五 .七九上)說得好:

   「窮三藏之旨,考九流之源。方知五部創流盪之基,迦旃啟偏競之始。……採訪微言,搜 簡幽旨。於是博引百家眾流之談,以檢經奧通塞之辯。澄汰五部,商略異端。考覈迦旃延 ,斥其偏謬。除繁去末,慕存歸本。造述明論,厥號成實」。

  訶黎跋摩,從阿毘達磨而入經部,更深入五部。終於考覈異同,尚論是非,不僅是取眾師之 長,而是直探「三藏中實義」。『成實論』所說的正義,是否就是三藏中的真實義,那是另一問 題。而訶黎跋摩那一番直探三藏本源,而不依傍宗派門戶,精神是值得崇仰的。『成實論』近於 經部義,而不能說是經部。如果說宗派,『成實論』是可以自成一宗的。

  
註【105-001】『三論玄義』(大正四五•三中──下)。 [P581]
註【105-002】『三論玄義』(大正四五•三下)。
註【105-003】『三論玄義』(大正四五•九上)。
註【105-004】『三論玄義』(大正四五•四上)。
註【105-005】『成實論』卷一六(大正三二•三七二上)。
註【105-006】『成實論』卷八(大正三二•二九八中)。
註【105-007】『成實論』卷一四(大正三二•三五二下)。
註【105-008】『成實論』卷一二(大正三二•三三八下)。
註【105-009】『成實論』卷一0(大正三二•三一六下)。
註【105-010】『成實論』卷一二(大正三二•三三三下)。
註【105-011】『成實論』卷一二(大正三二•三三七下)。
註【105-012】『成實論』卷一六(大正三二•三六九上)。
註【105-013】『成實論』卷七(大正三二•二九一上)。
註【105-014】『成實論』卷七(大正三二•二九一中)。

  

 第三項 成實論論義略述

  『成實論』分五聚──犍度。「發聚」是引論,其次以苦集滅道四諦為次第。『經部毘婆沙 [P582] 』的組織不明;而與經部有關的,如『成實論』,『四諦論』,都是以四諦為大綱,保有佛陀初 轉法輪,說四諦法門的傳統,與阿毘達磨論不同。『成實論』全論二百二品的組織,略表如下:

圖片
              ┌─讚禮三寶功德───一(品)……一二
      發  聚─┤  闡明造論意趣───一三…………一八
              └─辯決當時異論───一九…………三五
              ┌─色  陰──────三六…………五九
              │  識  陰──────六0…………七六
      苦諦聚─┤  想  陰──────七七
              │  受  陰──────七八…………八三
              └─行  陰──────八四…………九四
              ┌─業  論──────九五………一二0
      集諦聚─┤
              └─煩惱論──────一二一……一四0
      滅諦聚────────────一四一……一五四
              ┌─定  論──────一五五……一八八
      道諦聚─┤
              └─智  論──────一八九……二0二

[P583]

  「發聚」前有序頌,「發聚」的三十五品,都依序頌而來。讚禮三寶功德,論僧寶時,立十 八學人,九無學人──二十七賢聖(1)。辯決當時異論,列舉十論──十項論題,為當時佛教界的 論諍重心。如『論』卷二(大正三二•二五三下)說:

   「於三藏中,多諸異論,但人多喜起諍論者,所謂:二世有,二世無;一切有,一切無; 中陰有,中陰無;四諦次第得,一時得;(羅漢)有退,無退;使與心相應,心不相應; 心性本淨,性本不淨;已受報業或有,或無;佛在僧數,不在僧數;有人,無人」。

  在『雜阿毘曇心論』新增的「擇品」中,也列舉見諦的次第或一時,有中陰與無中陰,一切 有與一切無,一切有──二世有與二世無,僧中有佛與無佛(2)。那時代的部派佛教,論諍忽然激 烈起來,主要還是由於毘婆沙師的獨尊迦旃延尼子Ka^tya^yani^putra,評黜百家的態度所引 起。論諍不已,遺留下論辯精密的記錄,就是『成實論』,『俱舍論』,『順正理論』』。在這些 諍論中,本論的立場是:

   一、二世無──過去未來是非有的。 二、一切有與一切無,是方便說,第一義諦是非有非無的。 三、沒有中陰。 四、一時見諦(頓見)。 [P584] 五、阿羅漢不退。 六、心性不是本來清淨的。 七、使(隨眠)與心相應。 八、過去是無,所以不用討論已受報業的是有是無。 九、佛不在僧中。 十、無我。

  從本論對這些論題的立場看來,本論雖似乎「偏破毘曇」,而實仍深受說一切有部論宗或經 師的影響,不屬於大眾及分別論者。如說:心性非本淨,使心相應,都合於說一切有部。本論不 立種種無為;立假名有與實法有,煖、頂、忍、世第一法等,都可以說明這一意義。

  本論以四諦為大綱來說明,四諦是:「五受陰是苦,諸業煩惱是苦因,苦盡是苦滅,八聖道 是苦滅道」(3)。這是出入於說一切有部論師及譬喻師說的(4)。現在姑以五法來次第敘述:

  色法中,佛法的一般論義,是四大為能造,五根、五塵為所造。本論(大正三二•二六一上)說 :

   「色陰者,謂四大,及四大所因成法,亦因四大所成法。………因色、香、味、觸成四大 ;因此四大成眼等五根;此等相觸故有聲」。 [P585]

  這確是非常特殊的論義。數論說:從五塵生五大,從五大生五根等。本論確有隨順數論的傾 向,但代以四塵生四大而已。四塵成四大,四大是和合假名有的;五根與聲從四大生,當然也是 假有了。這樣,約初門二諦而作假實的分別,那末色、香、味、觸是實有,四大、五根、聲── 十法是假有。假有與實有合論,共有十四色法。說一切有部譬喻師的古義,法救Dharmatra^ta 於四大種外,別立所造色;覺天Buddhadeva是「四大種外無別造色」(5)。所以,本 論可說是覺天說的修正,以四塵──色、香、味、觸,代四大而為一切色法的本質。

  心法與心所法(本論譯為「心數」),本論以為:「受、想、行等皆心差別名」;「故知但 心無別心數」(6)。這也是覺天「心所即心」的教說,為譬喻師的大流。約假實來分別,三論師傳 說:成論師唯一實法──識。然在論文明二諦中,受、想等也是法有的(7)。依心起心所差別,與 四塵生四大不同。心與心所,只是一心的隨位而流,所以不能說識是實有,受、想等為假有的。 這都近於譬喻師說;然本論於心法,也有一非常的異義,如『論』(大正三二•二七七下)說:

   「識造緣時,四法必次第生:識次生想,想次生受,受次生思。思及憂喜(受)等,從此 生貪恚癡」。

  識、想、受、思──這一次第,與譬喻師不合。但是不妨這樣說的;如在唯識論中,受、想 行、識,就曾被配合於八識(8)。本論這一次第相生,受有一心論者的影響,也與瑜伽大乘的五心 [P586] 輪說相近。如識是率爾心,想為尋求心,受為決定心,思為染淨心,此下就是等流心了。

  本論在識蘊中,曾作五大論題的論辯。一、有心數還是無心數。二、有相應還是無相應。三 、一心還是多心。四、心識是暫住,還是剎那不住。五、心識可以俱生,還是不能俱生。在這些 論辯中,本論的主張是:離心沒有別體的心所。心不會與心所同時相應的。多心,心識是剎那不 住的。心識是不會同時俱生的。

  不相應行法,如阿毘達磨論師所成立的,本論與譬喻師一樣,看作假有的,甚至是不必要的 (如凡夫法)。但在不相應行法,本論立一實有法,就是無作──無表業。在無心位,無色界, 無作業都是有的,所以是非色非心的不相應行。無表,本是阿毘達磨論者所重,屬於法處所攝色 。但無表而稱為色法,實是很難理解的。所以『阿毘曇心論』,「雜阿毘曇心論」,也在說是「 假色」了。法救與覺天,都是否認無表色的。正量部立為不相應行的「不失法」。本論取經部譬 喻師的古義,不立熏習說,綜合了說一切有部論師的無表色,正量部的不失法,立為非色非心的 不相應行,成為具有特色的論義。

  無為法,但立一滅諦,所以說:「見滅諦故,名為得道」(9),與大眾及分別說者相同。但證 入滅諦的修證次第,卻是漸入的,如『論』卷二(大正三二•二五一中)說:

  「假名心,法心,空心;滅此三心,故名滅諦」。 [P587]

  一、先(以法有)滅假名心,在聞思慧中。初是初重二諦觀,如說:「真諦,謂色等法及泥 洹。俗諦,謂但假名,無有實體,如色等因緣成瓶,五陰因緣成人」(10)。世諦是假名有的(不是 沒有),真諦是真實有的。如能見實有法,就能破假名心。二、在修慧(四加行位)中,觀泥洹 空寂,見色等法滅;(以空心)滅法心,就是第二重二諦觀。如說:「五陰實無,以世諦故有。 ……(擇)滅,是第一義諦有,非諸陰也」(11)。這可見色等還是俗有而真空的,泥洹(滅)才是 第一義有。三、「若緣泥洹,是名空心」(12),有空心還不是究竟的。所以,於滅盡定時,入無餘 涅槃時,滅空心,才是究竟的證入滅諦。但「陰滅無餘,故稱泥洹,是中何所有耶?……非無泥 洹,但無實法」(13),與經部譬喻師的見地一致。

  這一現觀次第,從一時見諦來說,同於大眾、分別說者。但修行過程,實融攝了說一切有部 的漸入。說一切有部論宗,本立假名有與實法有。但以為見道,是漸見四諦的理性。在那時,已 形成假實二諦,事理二諦的二重二諦。所以本論的二重二諦,與說一切有部有密切關係,只是以 滅諦代四諦理而已。就是在見諦以前,也立暖、頂、忍、世第一法,與說一切有部論宗相同。

  本論的滅三心說,與大乘空義相近。但說色等為無為法,雖在第二重二諦中空,而在第一重 二諦中,不能不說是實有的。這與大乘空義──一切假名有,一切畢竟空的見地,還是有距離的 。所以本論從破無品到世諦品──七品,要廣破「無論」。所破的「無論」,論辨的方法,如: [P588] 分與有分(14),因中先有果先無果,因果一因果異,自作他作共作無因作(15):都出於『中論』與『 百論』。本論誤解一切空為一切無,所以對「無論」的「種種因緣說諸法空」,不能容忍,而信 「佛說有五陰,故知色等一切法有,如瓶等以世諦故有」(16)

  
註【106-001】『成實論』卷一(大正三二•二四六下)。
註【106-002】『雜阿毘曇心論』卷一一(大正二八•九六二上──九六三中)。
註【106-003】『成實論』卷三(大正三二•二六一上)。
註【106-004】『大毘婆沙論』卷七七(大正二七•三九七上)。
註【106-005】『大毘婆沙論』卷七四(大正二七•三八三中)。
註【106-006】『成實論』卷五(大正三二•二七四下──二七五上)。
註【106-007】『成實論』卷一一(大正三二•三二七上)。
註【106-008】『大乘莊嚴經論』卷五(大正三一•六一四上)。
註【106-009】『成實論』卷三(大正三二•二五七中)。
註【106-010】『成實論』卷一一(大正三二•三二七上)。
註【106-011】『成實論』卷一二(大正三二•三三三上──中)。
註【106-012】『成實論』卷一二(大正三二•三三三下)。
註【106-013】『成實論』卷一六(大正三二•三六八下──三六九上)。 [P589]
註【106-014】『成實論』卷一一(大正三二•三三0下)。
註【106-015】『成實論』卷一一(大正三二•三三一下──三三二上)。
註【106-016】『成實論』卷一一(大正三二•三三二中)。

  

 第四項 成實論的法數

  『成實論』的體裁,不是屬於阿毘達磨的。阿毘達磨論者,尋求諸法自性,「自性攝自性」 ,漸整理出「一切法」的法數表。『如俱舍論』立七十五法,『百法明門論』立百法。所以,就 『成實論』來說,對一切法究有多少的分類表,原是不必要的。自傳來中國,成論師也有所論列 。臺家所傳,『成實論』立八十四法,是極不正確的。慧遠的『大乘義章』──「三有為義」、 「三無為義」、「五陰」等門,立五十五法(或加眾生成五十六)。現在也略為論列: 色法中,實法四──色、香、味、觸;假法十──四大、五根、聲,假與實共為十四法。 心法,立一。

  心數(心所)法,實是一心法的隨位而流;「有無量心數差別」(1)。在初重二諦中,受、想 等都是真實有的。本論敘心數法,凡有三處:一、苦諦聚中的想、受、行陰。二、集諦聚中的煩 惱論。三、道諦聚中的定慧論。 [P590]

圖片
                ┌1.想(陰)
                │2.受(陰)
                │3.思•4.觸•5.念(作意)•6.欲•7.喜
                │8.信•9.勤•10.憶(念)
      受想行陰─┤11.定•12.慧
                │13.覺•14.觀
                │15.放逸•16.不放逸
                │17.不貪•18.不瞋•19.不癡
                │20.貪•21.瞋•22.癡
                └23猗•24捨
                ┌1.貪•2.瞋•3.癡•4.慢•5.疑
                │6.身見•7.邊見•8.邪見•9.見取•10.戒取
      煩惱論──┤11.睡•12.眠(惛沈)•13.掉•14.悔•15.諂•16.誑•17.無慚•18.無愧•19.放
                │逸•20.詐•21.羅波那•22.現相•23.憿切•24.以利求利•25.單致利•26.不善
                │•27.嚬申•28.食不調•29.退沒•30.不敬肅•31.樂惡友
                └32.慳•33.嫉
      定慧論──1.定•2.慧

[P591]

  三處合計,共有五十九心所。除重出的定、慧、放逸、貪、瞋、癡──六法,有五十三。其 中,論文明說:不放逸,不貪,不瞋,不癡,沒有別法,只剩有四十九心法。八十四法的傳說者 ,立四十九心所。可是對定與慧,竟忽略而遺忘了。九結中的慳與嫉,也沒有集出。慧遠說有三 十六心數:無記性的,受與想。通三性的──思、觸、念、欲、喜、信、勤、覺、觀、憶,共十 法。善性的,定、慧、不貪、不瞋、不癡、慚、愧、猗、捨、不放逸──十法。不善性的十四: 貪、瞋、癡、慢、疑、見(五見)、無慚、無愧、悔、掉、覆、諂、誑、不放逸。慧遠是依據成 實論師所說,加一番整理的。

  其實,本論的心數法,都是取材於阿毘達磨論,而加意評論取捨的。受想行陰所說,依『品 類論』「辯五事品」,及『阿毘曇心論』的,對列如下:

圖片
      ┌─────┐                          ┌─────┐
      │品  類  論│                          │成  實  論│
      └─────┘                          └─────┘
      受•想•思•觸•作意                    想•受•思•觸•念
      欲•勝解                                欲•喜
      信•勤•念•定•慧                      信•勤•憶•定•慧
      尋•伺                                  覺•觀
[P592]   

      放逸•不放逸                            放逸•不放逸
      三善根•三不善根                        三善根•三不善根
      四無記根                                (不立)
      (『心論』加猗•捨)                    猗•捨

  煩惱論中,『品類論』明九十八隨眠,『甘露味論』「實十使」,為阿毘達磨論者所通用。 『成實論』也就說:「一切煩惱,多十使所攝,是故多因十使而造論」(2)。上表所列,從睡眠到 樂惡友──「隨煩惱品」所說,出於『法蘊論』的「雜事品」。此下,論文從「三不善根品」, 到「雜問品」,與『發智論』「結蘊」「不善納息」所列各章,次第幾乎全合。我覺得,『成實 論』的「業論」、「煩惱論」、「定論」、「慧論」,正是阿毘達磨論的品目。『成實論』主是 取材於阿毘達磨論,而從一新的立場,予以取捨論列的。取材是說一切有部的阿毘達磨,而論列 是譬喻師、分別說者。本論不立勝解,而代之以喜;『舍利弗阿毘曇論』及銅鍱部論,都有這通 三性的喜。信與精進通三性,定是善性,也是『舍利弗阿毘曇論』所說的。慧是善性,是銅鍱部 說。本論不立無記根,也與分別論者相同。本論說:「一切煩惱皆是三種煩惱分」(3),也是『甘 露味論』,引用大德法救Dharmatra^ta的舊說(4)

  不相應行法,本論列舉「得……凡夫法」──十六法而加以詳破。不但認為「無別有不相應 [P593] 行名為得」等;如凡夫法,還覺得類同外道,根本不應該說的。但別立「無作」為不相應行。所 以八十四法說者,以本論為立十七不相應行,是不恰當的。慧遠立一「無作」法。又或加立「假 名人」(5),可能是中國成實論師的見解。不論列舉的不相應法,有非得及凡夫法,是取材於『大 毘婆沙論』的。

  說到無為法,傳立三無為,但本論沒有明確的說明。應立一「泥洹」滅。在初重二諦、二重 二諦中,涅槃都是第一義有。

  
註【107-001】『成實論』卷六(大正三二•二八九上)。
註【107-002】『成實論』卷一一(大正三二•三二三上)。
註【107-003】『成實論』卷一0(大正三二•三一九下)。
註【107-004】『甘露味論』卷上(大正二八•九七0下)。『大毘婆沙論』卷四七(大正二七•二四三上)。
註【107-005】『大乘義章』卷二(大正四四•四九六下)。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