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


 第三項 大乘慧學

  「般若波羅蜜」,由部派佛教的「本生」而來。在部派所傳的「本生」中,如均分大地作七 分等,只是世俗智慧的少分(1)。『六度集經』對於般若波羅蜜,不像前五波羅蜜那樣,在敘述「 本生」事例以前,先敘述其概要,可能是覺得這與菩薩般若不相稱吧!菩薩的般若──慧波羅蜜 ,是不取著一切(也不捨一切)的勝義慧。「諸法無(所攝)受三昧」的體悟,被確定為菩薩的 般若波羅蜜,於是「智證大乘」從佛教界發展起來,終於成為佛法的大流!般若波羅蜜是菩薩行 的主導者,布施等因般若而趣入一切智海,所以名為波羅蜜。不但是五度,在般若無所取著中, 一切善法都是成佛的法門。般若不取著一切而了達一切,無著無礙,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 [P1228] 般若所能了達的。依於這一原則,所以「中品般若」,廣集一切行門、一切法門。般若是重於智 證的,特重般若而集成廣大部類的,是「般若法門」。大乘的戒學、定學,幾乎所有的大乘經, 都受到了「般若法門」的影響。甚至不屬智證而別有根源的「懺悔法門」,也有了「理懺」;信 願往生的「淨土法門」,也與空慧相關聯。在大乘法中,不能不說般若是最根本的了!般若是不 取著一切的勝義慧、不是世俗的智慧,卻是依世俗智而引生的,所以『攝大乘論』說:「非心而 是心」(2)。般若是世俗「心種類」,所以般若在發展中,現證無分別與世俗分別(聞思修的正分 別)相聯接:依分別入無分別,依文字入離文字,依世俗入勝義,成為「般若法門」的方便。這 些,在這「大乘慧學」中,略為論述。

  般若,不是一般心識所可以了知的,也不是一般文字──語言文字、書寫文字所可以表示的 ,然而般若到底傳出了,表示了,也可以理解了。「原始般若」所說,是反詰的,否定的,而不 是敘述說明的。既然說了,傳布了,就有聽聞般若、修學般若的。釋尊所說的「預流支」──「 親近善士,多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是得預流(初)果的必備條件,也就是體悟般若 所應有的條件。修學般若者,是:「若聞、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正憶念」(3),『大 智度論』卷五六(大正二五•四六一上)說:

   「聞者,若從佛、若菩薩、若餘說法人邊聞。……聞已,用信力故受;念力故持。得氣味 [P1229] 故常來承奉;諮受故親近。親近已,或看文、或口受,故言讀;為常得不忘故(背)誦。 宣傳未聞故言為他說;聖人經書,直說難了故解義;觀諸佛法不可思議,有大悲於眾生故 說法。……住四念處正憶念中,但為得道故,不為戲論,名為正憶念」。

  依『大智度論』的解說,經文應有「承奉」;承奉與親近,是對善知識──說法者應有的態 度。「為他說」下,「解義」與「說法」,可能是「為他說」的內容。聞、受、持、讀、誦,是 聞;正憶念──如理作意,是從正聞而起的正思。般若的修學者,還有書寫、供養、(寫經)施 他三項。「下品般若」每說:「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如所說行」(4),如所說行是預流支的「法 隨法行」。依『般若經』所說,般若的修學次第,是聽、受、持、讀、誦、正憶念、如說行,也 就是從聞而思,從思而修,從修而向悟入。不過般若是大乘法,在修學過程中,或寫經、供養、 施他,或為他說法解義。「為他說」般若,「中品般若」有了詳細的說明,如說:「說般若波羅 蜜,教,詔,開,示,分別,顯現,解釋,淺易」(5)。『大智度論』結論說:「能以十種為首說 甚深義,是名清淨說般若波羅蜜義」。說般若中,有分別:「分別者,分別諸法是善是不善,是 罪是福,是世間是涅槃。經書略說,難解難信,能廣為分別解說,令得信解」(6)。「分別」是阿 毘達磨論的主要方法,『般若經』已採用了。修學般若,也應用了「分別」,如『大智度論』卷 四二(大正二五•三六六中──下)說: [P1230]

   「觀、修、相應,合、入、習、住等,是皆名修行般若波羅蜜。……聽聞、讀、誦、書寫 、正憶念、說、思惟、籌量、分別、修習等,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總名為行。是行 中分別故,初者名觀,如初始見物。日日漸學,是名習。與般若相可,是名合。隨順般若 波羅蜜,名相應。通徹般若波羅蜜,是名為入。分別取相有是事,名為念。常行不息,令 與相似,是名為學。學已巧方便觀,知是非得失,名為思惟。以禪定心共行,名為修。得 是般若波羅蜜道不失,是名住」。

  觀、修、相應等,都是『般若經』所說到的。在思惟與修習間,有籌量分別,就是分別與尋 思(推度),都是觀慧的作用。依文字而入離文字,依分別而入無分別,自「下品般若」以來, 明確指示了慧學的修學方便,與聲聞的慧學方便相同。不過大乘的興起,在經典書寫的時代,所 以增多了書寫、供養、施他的方便。甚深般若的慧學,淺易到人人都可以信奉了。

  佛法,先有經而後有論書,論是依經而造的。在論究聲聞的論書時,我曾這樣說:「結集完 成,佛教界的中心任務,就從結集而轉移到進一步的董理與發揚。對於散說而集成的一切經,作 縝密的整理、論究、抉擇、闡發,完成以修證為中心的佛法的思想體系,也就是佛法的系統化」 (7)。重於慧學的聲聞論,是這樣的,大乘論也是這樣。慧學發展為論書,是適應佛教界的需要。 論書發展以前,經中已有了論的特質與傾向。以聲聞經來說,「分別」,如『中阿含經』的『分 [P1231] 別誦』,『根本分別品』。(法數的)「類集」,如『中阿含經』的『多界經』,『長阿含經』 的『眾集經』、『十上經』、『增一經』、『三聚經』、及『增壹阿含經』。依這種傾向而發展 起來,成為阿毘達磨論,而阿毘達磨的本義,當然是直觀法性(「對法」)的淨慧。現在說到大 乘經,慧──般若的本義,當然是體悟法性的無分別慧,然在大乘經中,類集而成法數的,及分 別抉擇而顯示「空」、「如」的,也就不少。西元二世紀集出的大乘經中,這一傾向,漸漸的顯 著起來,實為未來大乘論的先聲。

  六波羅蜜等菩薩行,經中大抵是隨機散說的,為了完滿的理解與憶持,有了綜合類集的集出 。如『海龍王經』,說建立智慧的六度行,也就是安住般若而行六度,每一度都以十事來說明(8) 。『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說到七波羅蜜──六度與方便度,每一波羅蜜,以三十二法來 說明清淨(9)。有更為廣大類集的,如一、『諸佛要集經』,二卷,晉竺法護譯。經上說:佛燕坐 三月。與十方恆河沙五濁惡世的諸佛,往東方普光世界、天王佛土,共同結集大乘法要。內容為 :「如真諦遵崇諸法」,「發菩薩心」,「奉行六度無極」,「菩薩十住地」,「四十二字門」 ,「逮無所生了真諦法」(10)。「諸佛要集」,是「中品般若」經義的要集,這是十方穢土大乘法 的準繩。二、『善臂菩薩經』,二卷,傳為姚秦鳩摩羅什Kuma^raji^va所譯,今編入『大寶 積經』 『善臂菩薩會』第二十六(11)。全經說明菩薩「具足六波羅蜜」,為六波羅蜜的類集,內容 [P1232] 極為詳備。三、『寶髻菩薩經』,二卷,晉竺法護譯,今編入『大寶積經』 『寶髻菩薩會』第四 十七。同本異譯的,有『大方等大集經』『寶髻菩薩品』第十一,二卷,北涼曇無讖Dharmaraks!a 譯。同一部經,被編入不同的大部(12)。依竺法護譯本的序分,及經文的內容,是不適合 編入『大集經』的。這也是一部綜貫類集的部類,內容為四種淨行:「淨波羅蜜行」,是六波羅 蜜。「淨助菩提行」,是四念處……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淨神通行」,是五神通。「淨調 伏眾生行」,是菩薩攝化眾生的方便。「淨波羅蜜行」與「淨調伏眾生行」,與『大樹緊那羅王 所問經』的淨七波羅蜜相當。四、『自在王菩薩經』,二卷,姚秦鳩摩羅什譯。異譯本名『奮迅 王問經』,二卷,北魏瞿曇般若流支Prajn~a^ruci(13)。『大智度論』曾引到這部經──『毘 那婆那王經』(14)。經說「菩薩摩訶薩有四自在法」:「戒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是 陰智,性[界]智,入智;因緣智,諦智;「慧自在」是義無礙智,法無礙智,辭無礙智,樂說無礙 智。並說「欲入九地,為般若波羅蜜所護」的,能得「菩薩十力」,「菩薩四無畏」,「菩薩十 八不共法」。五、『阿差末經』,七卷,晉竺法護譯。異譯本名『無盡意菩薩經』,四卷,宋智 嚴共寶雲譯,今編入『大方等大集經』『無盡意菩薩品」第十二(15)。『十住毘婆沙論』引這部經 說:「寶頂經中,和合佛法品中,無盡意菩薩,於佛前說六十五種尸羅波羅蜜分」(16)。「寶頂」 是「寶積」的異譯,可見這部經,古代是屬於『寶積經』的。竺法護與智嚴的譯本序分,都與『 [P1233] 大集經』序分不同。智嚴譯本在經末說:「此經名無盡意所說不可盡義章句之門,又名大集」; 然竺法護譯本,沒有說「又名大集」(17)。所以這部經,起初是不屬於『大集經』的。『無盡意經 』說一切法不可盡,內容為:「菩薩心不可盡」,「六波羅蜜不可盡」,「四無量心不可盡」, 「五神通不可盡」,「四攝不可盡」,「四無礙不可盡」,「四依不可盡」,「集助道[資糧]不可 盡」,道品(三十七)不可盡」,「定慧不可盡」,「總持辯才不可盡」,「撰集四法不可盡」 ,「一乘道不可盡」,「修行方便不可盡」。總集菩薩的行門,極為詳盡,比『善臂菩薩經』、 『寶髻菩薩經』,類集的法門更為廣大。

  大乘行門的類集,有綜合條理的意義,都是慧學。而在般若(慧)波羅蜜的內容中,是透過 般若性空的觀察,了達一切法門,也就是善巧一切法的類集。如一、『善臂菩薩經』說:說「知 (種種)界」,「知五陰」,「知(內外)六入」,「知四聖諦」,「知十二因緣」,「知三世 」,「知三乘」──七方便(善巧)(18)。二、『無盡意菩薩經』說:「諸陰方便」,「諸界方便 」,「諸入方便」,「諸諦方便」,「諸緣方便」,「三世方便」,「諸乘方便」,「諸法(有 為無為)方便──八方便(19)。三、唐代所譯的『大寶積經』『善德天子會』,說八善巧──「蘊 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諦善巧」,「三世善巧」,「一切乘善巧 」,「一切佛法善巧」(20)。四、『持人菩薩經』,四卷,晉竺法護譯。姚秦鳩摩羅什再譯,名『 [P1234] 持世經』,四卷(21)。全經的內容為:「善知五陰」──陰、取陰;「善知性」[界]──十八界、三 界、眾生界、我界、虛空界;「善知十二入」;「善知十二因緣」;「善知四念處」;「善知五 根」;「善知八聖道」;「善知世間出世間」;「善知有為無為」──九善巧。五、『文殊師利 問菩提經』也說:「智名善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是處非處」(22)。六、『大樹緊 那羅王所問經』卷二(大正一五•三七七中)說:

   「善分別陰(應脫落一句)。善分別界,趣法界故。善於諸入,知分別故。善於緣法,知 因住故。善於諸諦,知解滅故」(23)

  陰、界、入、緣起、諦、道品,是原始結集的相應教法,與『雜阿含經』的原有組織相合。 『持世經』的知念處,知五根,知八聖道,就是道品的主要部分。『中阿含經』的『多界經』說 :「知界」、「知處」、「知因緣」、「知是處非處」(24);『文殊師利問菩提經』的「知是處非 處」,是依『中阿含經』而來的。所以,般若是慧學,般若所知的,是一切法不可得,而在一無 所得中,通達一切法門,主要還是原始佛教以來的法門。今依A.『雜阿含經』,B.『中阿含經』 ,C.『 文殊師利問菩提經』,D.『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及『自在王菩薩經』),E.『善臂菩 薩經』,F.『善德天子會』,G.『無盡意菩薩經』,H.『持世經』──八部經所說的內容與次第 ,列表如下: [P1235]

圖片
   A.  │ B.       │C.        │D.    │E.    │F.        │G.    │H.
   ──┼─────┼─────┼───┼───┼─────┼───┼─────────
   陰  │          │1陰       │1陰   │2陰   │1蘊       │1陰   │1陰
   界  │1界       │3界       │2界   │1界   │2界       │2界   │2界
   入  │2入       │2入       │3入   │3入   │3處       │3入   │3入
   緣起│3緣起     │4因緣     │4因緣 │5因緣 │4因緣     │5因緣 │4因緣
   諦  │          │          │5諦   │4諦   │5諦       │4諦   │
   道品│          │          │      │      │          │      │5念處6根7聖道
       │4是處非處 │5是處非處 │      │      │          │      │
       │          │          │      │6三世 │6三世     │6三世 │
       │          │          │      │7諸乘 │7一切乘   │7諸乘 │
       │          │          │      │      │8一切佛法 │8諸法 │9有為無為
       │          │          │      │      │          │      │8世間出世間

  「善巧」,是對一切法應有正確的理解。大乘經中,七善巧、八善巧、九善巧的成立,大乘 已到了類集、條理、解說的階段。

  大乘經集出的極多,似乎彼此相通,但也有不同處,還有些反常的語句。如依文解義,會陷 [P1236] 於自相矛盾的困境;如取此捨彼,必然會引起諍論。從前,聲聞聖典也有這種情形,所以古德分 別四部為四種宗趣(四悉檀依此而來),以會通一切佛說。現在,大乘經紛紛傳出,對大乘經也 應有正確的理解方針,這就是「五力」與「四依」。『大智度論』卷四八(大正二五•四0九中)說:

  「知佛五種方便說法,故名為得經旨趣。一者、知作種種門說法;二者、知為何事故說; 三者、知以方便故說;四者、知示理趣故說;五者、知以大悲心故說」。

  『大智度論』的「五方便」說,出於『思益梵天所問經』(25)。佛的說法,依五種智力,所以 有不同的說法。一、「知作種種門說法」,經作「言說」。佛說過去、未來、現在法,世間、出 世間法(二法門、三法門、四法門)等,是依言說而安立的差別門,如幻如化,法相是不可說的 。知道「諸有言說,不壞法性」,才能「於諸法無所貪著」。否則,著於文字名相,佛法成為對 立的諍論門了。二、「為何事故說」,經作「隨宜」所說。「如來或垢法說淨,或淨法說垢」, 為什麼這樣說呢?垢法說淨,是約煩惱無實性說(與聖道清淨不同);淨法說垢,是約「貪著淨 法」說的。煩惱即菩提,生死是涅槃,涅槃是生死,這一類反於常情的語句,都應這樣的去了解 。如不了解隨機的適應性,以為垢法就是淨法,淨法就是垢法,那就誤解佛說的意趣而成為倒解 了。三、「方便」:佛說善因得善報,修道得解脫,是為了勸眾生精進修行的。雖一切不可得, 而能利益眾生,所以說:「菩薩於此方便,應勤精進,令諸眾生得於法利」。四、「示理趣」, [P1237] 經作「法門」。如『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二(大正一五•四一中)說:

   「佛言:眼是解脫門,耳、鼻、舌、身、意是解脫門。所以者何?眼空,無我無我所,性 自爾。耳、鼻、舌、身、意空,無我無我所,性自爾」(26)

  上文所說的是空門,經中共舉十門:「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無生滅門,無所從來門,無 所從去門,無退門,無起門,性常清淨門,離自體門」(27)。『阿含經』說三解脫門,本經略舉十 解脫門。於眼等一切法,了達一切法空,一切法不生滅,一切法性常清淨等;以此為門,悟入甚 深義而得解脫。五、「大悲」:經上說三十二種大悲,扼要的說,佛見眾生於沒有生死中生死不 息,沒有苦痛中苦惱無邊,引起無限悲心,為眾生說法,只為了利濟眾生。佛以五力說法,大概 的說:「言說」是世間悉檀,「隨宜」是對治悉檀,「方便」是為人生善悉檀,「理趣」是第一 義悉檀。這種種說法,都出於「大悲」──利益眾生的方便。知道這,佛法是利濟眾生的覺音, 沒有諍論;否則依文解義,作道理會,不免類同世學,失去佛法的真正意義。從佛五力說法來理 解大乘教法,是大乘經師的立場。

  「四依」,如『無盡意菩薩經』說:「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 依法不依人」(28)。『維摩詰所說經』,『諸佛要集經』,『弘道廣顯三昧經』,『自在王菩薩經 』,也都有說到(29)。「四依」,本是共聲聞法的,是聞思修慧學進修的準繩。佛法重智證,但證 [P1238] 入要有修學的條件──四預流支,而四依是預流支的抉擇。如慧學應「親近善士」,但親近善知 識,目的在聞法,所以應該依所說的法而不是依人──「依法不依人」。「聽聞正法」,而說法 有語言(文字)與語言所表示的意義,聽法是應該「依義不依語」的。依義而作「如理作意」( 思惟),而佛說的法義,有究竟了義的,有不徹底不了義的,所以「如理作意」,應該「依了義 經不依不了義經」。進一步要「法隨法行」,而行有取識的行,智慧的行,這當然要「依智不依 識」。「四依」是聞思修慧的抉擇,是順俗而有次第的。大乘經所說的「四依」,名目相同,而 次第與內容卻改變了。「依義」,是依文字所不能宣說的實義;「依智」,是依不取相、無分別 的智;「依了義」,是依平等、清淨、空、無生等了義;「依法」,是依法界平等(30)。大乘以無 生法性為本,依此來理解一切法;這樣的「四依」,顯出了大乘智證的特質。『持世經』說:「 善知不了義經,於了義經中不隨他語,善知一切法相印,亦善安住一切法無相智中」(31)。雖語句 與次第小異,而內容也與「四依」相合。

  以大乘聞思慧為主的,可以提到三部經。一、『持世經』,鳩摩羅什譯,四卷。晉竺法護初 譯,名『持人菩薩經』,也是四卷。『持世經』的主題是:「云何菩薩摩訶薩能善知諸法實相, 亦善分別諸法之相;亦能得念力;亦善分別一切法章句慧;亦轉身成就不斷念,乃至得阿耨多羅 三藐三菩提」(32)?「諸法實相」,是諸法實性。「善分別諸法之相」,是分別知不礙實相的假名 [P1239] 諸法。「善分別一切法章句」,是對文句能善巧的分別。「念力」,是憶持不忘;不但現生能憶 持不失,就是下一生,一直到成佛,都能憶持不忘。問題是法義與文句的分別與憶持,可見這是 以聞思慧為重了。經中,說明善知法相,憶念不忘的種種功德,而要「善知諸法實相,……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當疾入如是法門,於是法門得智慧光明」。法門,就是分別陰方便,…… 分別有為無為法方便──九善巧。經文主體是九善巧的說明;對陰、界等法門,「分別,觀察, 選擇」,選擇是抉擇的舊譯。「分別、觀察、選擇」,是慧學,有論議的特色,但不是阿毘達磨 式的,而是從分別、觀察、選擇中,通達一切法實相,而又了達一切假名。如『經』卷二(大正一 四•六五四上)界善巧總論說:

  「持世!如來以第一義故,於性[界]無所得,亦不得性相。持世!我於性無所斷無所壞,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第一義中無諸性。……持世!如來不說諸性相,亦不說諸 法力勢。何以故?若法無所有,不應更說無所有性相。持世!如來亦說無所有性相,此中 實無所說性相。持世!是名善分別諸性。菩薩摩訶薩得是善分別,能知一切諸性假名,能 知世俗相,能知第一義相,能知諸性決定,能知世諦能分別諸相,能知隨宜,能知諸相合 ,能知諸相旨趣,能知諸相所入,能分別諸相,能知諸相無性,能令一切諸性同虛空性, 亦於諸性不作差別,於諸性中不得差別不說差別,亦為眾生善說破壞諸性」。 [P1240]

  二、『華手經』,十卷,鳩摩羅什譯。佛放光集眾,十方世界的菩薩來集會,都手持蓮華奉 佛;佛將蓮華交與五百菩薩,五百菩薩散華供養十方三世一切佛。這一大段,文長四卷多,『華 手經』是依此得名的。全經(除集眾)分二大類:為諸大弟子說;為諸大菩薩說。為大弟子說中 ,一、大迦葉Maha^ka^s/yapa自說出家、見佛、受如來衣、共坐──當時的心境,佛稱讚為如 空無著的真沙門行(33)。二、佛為舍利弗S/a^riputra說:「菩薩求法,盡能攝取一切佛法」。「 求法」,「當學多聞、多聞方便」──正思、正念;「法及選擇法」。「樂深法故而求深法,亦 為眾生說是深法」(34)。「能捨一切所有而不望報」,「求法無所貪惜」,「不(違)逆甚深之法 」;「常勤精進求法不倦」,「常隨法師恭敬供養」,「聞已隨順不違」──依這二種三事,當 知是「為真菩薩心」(35)。「正見」,「長愚癡」與「生智慧」。為菩薩說法,功德無盡。破壞菩 薩心,得無邊罪;發菩提心,應觀心空相(36)。發心求菩提者,應離,應行;「世世轉身不失正念 ,能如說行」,「能致一切最勝妙法」(37)。「不能信受,毀壞菩提」;「能護佛道」;「心常喜 悅,修道自慰」;「終不退轉無上菩提」(38)。三、佛為阿難A^nanda說:「蓮華化生」;「 終不退失無上菩提」;「終不忘失無上菩提」(39)。「聞所說法,通達意趣,能得智慧,得堪受法 」,「具足威儀」;「常隨法師」;「廣為人說,而不為法之所傷害」;「如應求法」(40)。凡佛 為大弟子說的,都與聞法、求法、說法有關,極大多數是以四法來解說的。為大菩薩說的,主要 [P1241] 是堅意Sthitamati菩薩。佛答堅意所問的,是「云何法?云何門?云何入」?佛並為說善知 識相;能修習疾成三昧(41)。堅意是『首楞嚴三昧經』的上首菩薩。在本經中,解說「入法門」通 於入三昧門,受到『般舟三昧經』的影響。堅意是五百菩薩之一;立願修習法門,決不懈怠;是 過去妙德太子的後身;得念王子的後身(42):堅意在本經中,是有重要地位的!本經有三處說到「 正見」(43)。說到乞兒選擇,選擇居士,選擇童子(44)。選擇就是抉擇,這三位都名為選擇,表示了 聞法分別抉擇深義。還有,這一法門,被稱為「攝一切法,斷眾生疑,令眾歡喜,菩薩藏經」, 而『持世經』也名為「斷一切眾生疑,喜一切眾生心菩薩藏經」(45)。這兩部經的內容不同,而重 於法義的分別抉擇,可說是一致的。

  三、『富樓那經』,三卷,鳩摩羅什譯,今編入『大寶積經』『富樓那會』第十七。這部經 為三人說:為大目犍連Maha^maudgalya^yana說行菩薩道時的大悲本生。為象手Hastaka^l!avaka 說:答未來眾生的懷疑──「眾生未盡,而自滅度」?「正法滅故,……不度一切眾 生」(46)。這二大段,文字體裁,與為富樓那Pu^rn!amaitra^yan!i^putra說的不同。專就佛為富 樓那說部分,有四大主題:發心樂行菩薩道;修集多聞如大海;能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 轉;具攝一切功德。第二「修集多聞猶如大海」,是:「常能修集多聞寶藏,能於諸法得決定義 ,於諸語言善了章句」(47)。如加上「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不等於『持世經』所說的 [P1242] ,「能善知諸法實相,亦善分別諸法之相;亦能得念力;亦善分別一切法章句慧;亦轉身成就不 斷念,乃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48)!『富樓那經』說:「能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退轉」 ,要成就四法:「菩薩聞未聞法,思量義理,不即言非」;「菩薩真實精進,謂聞深經,通達其 義,不違不逆」;「善知五陰、十二入、十八界、十二因緣故,則能成就無依止智」;「以是無 分別慧能知一切事」(49)。在名稱上,『富樓那經』也名『菩薩藏經』;『攝一切法大海法門經』 (50),與『持世經』及『華手經』,也有部分的類同。總之,這三部經,都以空無分別的體悟為究 極,而著重於聞思法義的方便。

  聞思修慧學中,文字陀羅尼是大乘的要行。「憶持文義」,「悟入實相」,「善巧說法」, 都與文字陀羅尼有關。四十二字門,被集入「中品般若」,影響大乘佛法極深!在大乘經中,可 以考見的,如『觀察諸法行經』,說「十六字所出陀羅尼」。文有四段:第一段「梵本亦少一字 」;第四段所說十六字,沒有缺少(51)。這十六字,在四十二字中,是1.阿字a,2.波字pa ,3.遮字ca,4.那字na,7.陀字da,10.沙字s!a,15迦字ka,16娑字sa ,18伽字ga,19他字tha,20闍字ja,25叉字ks!a,30車字cha,33蹉字 tsa,41詫字t!a,42嗏字d!ha。這是在四十二字中,選取十六字,次第也是前後相次的 。竺法護所譯『賢劫三昧經』,也有十六字,是:「一曰無[阿],二曰度[波],三曰行[遮],四曰不[那], [P1243] 五曰持[陀],六曰礙[沙],七曰作[迦],八曰堅,九曰勢[他],十曰生[闍],十一曰攝,十二曰盡[車],十三曰 蓋[蹉],十四曰已,十五曰住[詫],十六曰燒」[嗏]。『賢劫經』的十六字,與『觀察諸法行經』的十六 字,大致相合,只是少了「娑」字,末後第三卻多一「已」字。『賢劫經』說:「若解行是十六 文字之教,逮得無量總持門地,解一切法而得自在」(52)──以上是十六字陀羅尼。吳支謙所譯『 無量門微密持經』,說「入八字義」,八字是「述,敏,惟,棄,悲,調,滅,忍」(53),意義不 明。這部經的異譯很多,依東晉佛陀跋陀羅Buddhabhadra所譯『出生無量門持經』,八字 是「波,羅,婆,迦,闍,陀,賒,叉」(54)。在四十二字中,是2.波pa,6.羅la,8.婆 ba,15迦ka,20闍ja,22陀d!ha,23賒s/a,25叉ks!a,次第也與四十二字相 順。鳩摩羅什所譯『集一切福德三昧經』說:「有八字種子門,能成就於無盡辯才」。八字是: 阿,闍(或作「蛇」),那,遮,婆,多,迦,摩。經說應略有錯誤,如說:「一切法闍字種子 門,示第一義法故。一切法那字種子門,示字名色故。一切法遮字種子門,示現一切法調伏故」 (55)。在『觀察諸法行經』中說:「波字,最勝義故。……那字,知名色生義故。陀字,調伏義故 」(56)。可見『集一切福德三昧經』的闍字,應該是波字;遮字,應該是陀字。這樣,八字的次第 ,就合於四十二字中,1.阿a,3.波pa,5.那na,7.陀da,11婆va,12多 ta,15迦ka,17摩ma的先後次第。──以上是二類不同的八字陀羅尼。『大集經』 [P1244] 『陀羅尼自在王品』,立八陀羅尼。第一,「淨聲光明陀羅尼」,是「於一字中說一切法。一字 者,所謂為阿,阿者諸字之初。……於此一字說一切法。菩薩於此一字之中,說無量義,無有錯 謬,不壞法界,不失字義」(57)。第四,「大海陀羅尼」,從「無所有印」到「頗印」,共二十六 字。此對四十二字,略有先後倒亂(58)。竺法護舊譯『大哀經』,從「無印到究印」,共三十八字 ,也與四十二字的次第不順(59)。還有,『海慧菩薩品』所說的「門句」,共二十九字。前十八字 ,與四十二字的次第相合,如1.阿a,3.波pa,5.那na,7.陀da,10.沙s!a ,12多ta,15迦ka,16娑sa,18伽ga,20闍ja,22曇d!ha,23奢s/a ,24佉kha,25叉ks!a,27若jn~a,35t!ha,38蠱ska,42荼d!ha。以 下還有從「迦」到「婆」十一字(60),不明。依趙宋異譯『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前有十九 字,多一「摩」字。以下與「迦」等十一字相當的,是「身寂靜門」等十四門(61)。『大集經』所 說的,在四十二字門次第外,別有法義附合在一起,這是比較遲一些集出的。

  在聞思修慧學中,與字門陀羅尼相關聯,相參雜的「句」,大大發達起來,如『華手經』卷 一(大正一六•一三0上)說:

   「我欲從佛問諸法門:金剛句門,重句門,不斷句門,修集一切諸法句門。若善男子、善 女人學是句門,於一切法當得無礙眼智方便」。 [P1245]

  『富樓那經』也一再說:「道句,門句,印句,本事句,金剛句,重句,不可動句,難得底 句」;「四多聞本句,七種重句,十四門句」;「門句,陀羅尼句」(62)。『大集經』『海慧菩薩 品』,立「門句,法句,金剛句」(63)。『集一切福德三昧經』,立「八字種子句門,八法句門, 八金剛句門」(64);所說的「字種子句門」,與『大集經』的「法句」相當。然這些名目與內容, 本來沒有嚴格的區別。先從「法門」及「解脫門」說起。門mukha,依此而能體悟真理(正 法,諦),得解脫,所以稱為門。『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二(大正一五•四一中──下)說:

   「一切諸法,皆入是門,所謂空門,無相門,無作門,無生滅門,無所從來門,無所從去 門(異譯合為一門),無退門,無起門(異譯合為一門),性常清淨門,離自體門。又, 梵天!如來於一切文字示是解脫門。……於一切文字中,說聖諦、說解脫門。如來所說法 無有垢,一切諸法皆入解脫,令住涅槃」。

  「法門」,也就是「解脫門」,依「空」等八門,能顯示解脫,安住於涅槃。『文殊支利普 超三昧經』中,文殊師利Man~jus/ri^說「總持(陀羅尼)門」,內容為:「攬執諸法一切皆空 ,攬執諸法一切無相,攬執諸法一切無願,……審住本際[實際],一切(住於)法界,一切諸法住 於無本[如],是謂總持。又族姓子!一切諸法譬若如幻,……分別諸法而如此者,是謂總持」(65), 又說「不退轉輪」:「所以名曰金剛句跡,一切諸法皆悉滅寂」。別舉八句──「了空」,「無 [P1246] 相」,「無願」,「法界」,「無本」,「離色欲」,「緣起行」,「察無為」者,「金剛句跡 也,見諸法自然[自性]故」(66)。『等集眾德三昧經』立八種「妙法句,覺了諸法悉為平等」。八法句 是,「空印句」,「無相印句」,「無願印句」,「本際印句」,「法界印句」,「無本印句」 ,「猶如(幻等)印句」,「滅盡印句」(67)。印mudra^是標相,是依此而顯示實義的。上面 所說的,或稱「金剛句」,「印句」,「法門」,「陀羅尼」,內容都大致相同。這是依『般若 經』而來的,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七(大正八•五六六上)說:

   「甚深相者,即是空義,即是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所有、無染、寂滅、遠 離、涅槃義」。

  聲聞法說三解脫門,『般若』以空、無相、無作,與表示涅槃的不生滅、寂滅等相聯合,所 以大乘(『思益梵天所問經』)說八解脫門了。「下品般若」以空等與不生滅、寂滅相結合;多 說「如」;說如幻等譬喻。「中品般若」與「上品般若」,進一步的成立十四空、十六空、十八 空、二十空;「如,法界,實際」三名,達到「真如」等十二異名;如幻等九喻、十喻。其他的 大乘經,將甚深法相空等,與如、幻喻等相統一,表示了即幻即空,即空顯如的一貫觀察。「法 門句」、「印句」、「金剛句」,依此而形成。「門」是能入的;「印」是顯示意義的;「金剛 」vajra是不可破壞,不可動轉的。「句」pada,是「足跡」義。在印度文字學中,「 [P1247] 文」vyan~jana是字母,如四十二字;文(字)的結合,成為「名」na^ma;名的結合, 成為「句」,是能表示意義的。在大乘法中,四十二字門,也都表示某一意義,所以字門也可稱 為句了。『大寶積經』『被甲莊嚴會』,立十六印:「虛空印」,「空閑印」,「寂靜印」,「 無門印」,「無處印」,「性空印」,「無相印」,「無願印」,「無貪印」,「無生印」,「 寂滅印」,「盡相印」,「法界印」,「無念印」,「離性印」,「涅槃印」──「於一切法無 障礙門」(68)。十六印的內容,與上說相同。而包羅要廣一些。『持世經』略說五門:虛空是一切 法門,無斷是一切法門,無邊是一切法門,無量是一切法門,無際是一切法門。「能入是法門者 ,則入一切法門,則知一切法門,則說一切法門」(69)。『華手經』說到了「法門」,「金剛句」 ,「法印」,「際門」,根本也是阿字,「如來說阿字門,入一切法」(70)。雖然約義不同,有多 種名字,但內容可說是一致的,都是顯甚深義,入一句而通達一切。『寶髻菩薩經』說,可以表 達這一意義,如『大集經』卷二六(大正一三•一八三下)說:

   「陀羅尼金剛句者,即是一句,如是一句,即攝一切法句,無盡法句。無盡法句,一切諸 佛所不能盡,是故名為無盡法句行(「行」,疑衍)。無盡法句攝一切字,一切字者攝一 切法句。……若不分別字句,法句,作句,是名陀羅尼金剛句」(71)

  『大集經』『海慧菩薩品』,與『集一切福德三昧經』,都說三種句。三種句中的「金剛句 [P1248]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是「八金剛句」:一切法「本淨句」,「無漏句」,「離巢窟句」, 「無門句」,「普遍句」,「無去句」,「無來句」,「三世等句」(72)。與上來所說的句義相同 。『海慧菩薩經』的「金剛句」,參照異譯本,內容為:「自身是金剛句」,「無明是金剛句」 ,「五無間際是金剛句」,「貪際是金剛句」,「瞋際是金剛句」,「癡際是金剛句」;「一切 眾生一眾生是金剛句」,「一切眾生心一眾生心是金剛句」,「一切佛一佛是金剛句」,「一切 剎土一剎土是金剛句」,「一切法一法是金剛句」,「一切法佛法是金剛句」;「諸魔事業諸佛 事業是金剛句」,「一切語言如來語言是金剛句」;「一切法無生是金剛句」,「一切法無起是 金剛句」──十六句(73)。『海慧菩薩經』的「金剛句」,除末後二句外,是「文殊法門」;『諸 法無行經』也稱之為「真正金剛語句」(74)。在大乘慧學的開展中,顯然有了分化的傾向。如『思 益梵天所問經』,說如來以五力說法。其中,四、「法門」,是一般所說的「門句」「印句」或 「金剛句」,是顯示究竟法義的。二、「隨宜」,如「垢法說淨」,「淨法說垢」;「布施(等 )即是涅槃」;「貪欲是實際」,「瞋恚是實際」,「愚癡是實際」;「生死是涅槃」,「涅槃 是生死」等,正與「文殊法門」所說相合。但這是「當知是為隨宜所說,欲令眾生捨增上慢故」 (75)。「文殊法門」的出格語句,依『思益經』說,只是適應眾生(或誘導他,或對治他)的隨宜 說法,不是了義法門。與文殊有關的經典,也是這樣說的。如『大般若經』「那伽室利分」說: [P1249] 「尊者所說,皆依勝義」;異譯本作「但說法界」(76)。『決定毘尼經』說:「文殊師利所說之法 ,依於解脫。所依解脫心無去來,是故文殊師利說一切法心無去來。於心解脫生增上慢者,為除 彼人增上慢故」(77)。『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說:「文殊師利在深妙忍,所入深忍,不逮得道, 亦不得佛,復不得心,以無所得,故不說之」(78)。文殊依自證的勝義、法界、解脫而說,但是適 應眾生機宜的,意義晦昧,如不經解說,是會引起誤解的,所以稱為「密意說」。如『善德天子 會』中,須菩提Subhu^ti問:「汝何密意作是說乎」(79)?『大神變會』中,舍利弗問:「天子 以何密意而作是言」?「文殊師利所說密語」(80)。『大般若經』「曼殊室利分」說:「如來不能 現覺諸法」,「不能證諸佛法」,「不能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不成一切功德,不能化導一切 有情」:這些話,都是「秘密義趣」(81)。在聞思修慧的立場,這是「隨宜」,是「密意」,也就 是『思益經』的見地。後代的論師,是繼承這一思想的。而『海慧菩薩品』,稱之為「金剛句」 ──「名堅牢句,不壞句,不破句」,是以這一類語句為究竟的。般若學重於「遮詮」,而「文 殊法門」所說,如「貪欲是實際」,「生死是涅槃」等,表現為肯定的「表詮」。表詮的肯定說 ,如認為「密意」,經過解說,可以會通而無礙於佛法;如傾向於表詮,作為積極的(妙有,顯 德)說明,一般化起來(這是「隨宜」,是不應該一般化的),那就要面目一新了!「金剛」, 「陀羅尼」,「字門」,「印」,「種子」,這一融合的傾向,就是「秘密大乘」的前奏。不過 [P1250] ,在大乘經中,「字門」,「陀羅尼」,都是法義的總持,以咒語為陀羅尼,大乘經中是稀有的 !

  
註【120-001】『大智度論』卷四(大正二五•九二下──九三上)。
註【120-002】『攝大乘論』卷下(大正三一•一四七下)。
註【120-003】『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八(大正八•二八0下)。
註【120-004】『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大正八•五四二上)。
註【120-005】『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一二(大正八•三一一下)。
註【120-006】『大智度論』卷六五(大正二五•五一八上)。
註【120-007】拙作『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六四)。
註【120-008】『海龍王經』卷一(大正一五•一三五中──一三六中)。
註【120-009】『伅真陀羅所問如來三昧經』卷中(大正一五•三五六上──三五九中)。『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卷二( 大正一五•三七六上──三七八上)。
註【120-010】『諸佛要集經』卷上(大正一七•七五八下──七六二上)。
註【120-011】『大寶積經』卷九三•九四『善臂菩薩會』(大正一一•五二八下以下)。
註【120-012】『大寶積經』卷一一七•一一八『寶髻菩薩會』(大正一一•六五七上以下)。『大方等大集經』卷二五 •二六『寶髻菩薩品』(大正一三•一七三中以下)。 [P1251]
註【120-013】『自在王菩薩經』(大正一三•九二四中以下)。『奮迅王問經』(大正一三•九三五中以下)。
註【120-014】『大智度論』卷六(大正二五•一0一上)。
註【120-015】『阿差末菩薩經』(大正一三•五八三上以下)。『大方等大集經』卷二七──三0『無盡意菩薩品』( 大正一三•一九二上以下)。
註【120-016】『十住毘婆沙論』卷一六(大正二六•一0九下)。
註【120-017】『大方等大集經』卷三0『無盡意菩薩品』(大正一三•二一二下)。『阿差末菩薩經』卷七(大正一三• 六一二上)。
註【120-018】『大寶積經』卷九四『善臂菩薩會』(大正一一•五三四上──五三六上)。
註【120-019】『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八『無盡意菩薩品』(大正一三•一九六下──一九九中)。
註【120-020】『大寶積經』卷一0一『善德天子會』(大正一一•五六九中──下)。
註【120-021】『持人菩薩經』卷二──四(大正一四•六三0中以下)。『持世經』卷一──四(大正一四•六四六上以下 )。
註【120-022】『文殊師利問菩提經』(大正一四•四八三上)。
註【120-023】『自在王菩薩經』卷上,「智自在」中,說陰智,性界智,入智,因緣智,諦智,與『大樹緊那羅王所 問經』的五善巧相合(大正一三•九二九上以下)。
註【120-024】『中阿含經』卷四七『多界經』(大正一•七二三中──七二四中)。 [P1252]
註【120-025】『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二(大正一五•四0下──四一上)。
註【120-026】源出『雜阿含經』卷九(大正二•五六中)。
註【120-027】『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二(大正一五•四一中)。『勝思惟梵天所問經』卷二,作八門(大正一五•七二中 )。
註【120-028】『大方等大集經』卷二九『無盡意菩薩品』(大正一三•二0五上──下)。
註【120-029】『維摩詰所說經』卷下(大正一四•五五六下)。『諸佛要集經』卷上(大正一七•七五七上)。『弘道廣 顯三昧經』卷二(大正一五•四九五中──四九六上)。『自在王菩薩經』卷上(大正一三•九二七──中 )。
註【120-030】『大方等大集經』卷二九『無盡意菩薩品』(大正一三•二0五上──下)。『弘道廣顯三昧經』卷二(大 正一五•四九五中──四九六上)。
註【120-031】『持世經』卷一(大正一四•六四三中)。
註【120-032】『持世經』卷一(大正一四•六四二上)。
註【120-033】『華手經』卷一(大正一六•一二七中──一二八下)。
註【120-034】『華手經』卷六(大正一六•一六七下、一六八中──一六九中、一七一中──一七二上)。
註【120-035】『華手經』卷六(大正一六•一七三下)。
註【120-036】『華手經』卷七(大正一六•一八0下──一八一上、一八一上──一八三下、一八三下──一八四下)。 [P1253]
註【120-037】『華手經』卷八(大正一六•一八八上──一八九下)。
註【120-038】『華手經』卷九(大正一六•一九二上──一九三中)。
註【120-039】『華手經』卷九(大正一六•一九六中──下)。
註【120-040】『華手經』卷九(大正一六•一九八中──一九九上)。
註【120-041】『華手經』卷一0(大正一六•二0三上──二0七中)。
註【120-042】『華手經』卷一(大正一六•一三0中──下)。又卷二(大正一六•一三七下)。又卷六(大正一六•一七一 中)。又卷七(大正一六•一七九下)。
註【120-043】『華手經』卷二(大正一六•一三四上)。又卷二(大正一六•一三六中)。又卷七(大正一六•一八0下)。
註【120-044】『華手經』卷七(大正一六•一八四下──一八六下)。又卷八(大正一六•一八七中──一八八上)。又卷九 (大正一六•一九四下──一九六中)。
註【120-045】『華手經』卷一(大正一六•一三0中)。『持世經』卷一(大正一四•六四四中)。
註【120-046】『大寶積經』卷七九『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五0中──四五四下、四五四下──四五五下)。
註【120-047】『大寶積經』卷七七『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三六上──四三七上)。
註【120-048】『持世經』卷一(大正一四•六四二上)。
註【120-049】『大寶積經』卷七七『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三七上──四四0上)。
註【120-050】『大寶積經』卷七八『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五0上)。又卷七七(大正一一•四三九中)。 [P1254]
註【120-051】『觀察諸法行經』卷二(大正一五•七三一下──七三二中)。
註【120-052】『賢劫三昧經』卷一(大正一四•四下──五上)。
註【120-053】『無量門微密持經』(大正一九•六八一中)。
註【120-054】『出生無量門持經』(大正一九•六八四上)。
註【120-055】『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中(大正一二•九九六中)。
註【120-056】『觀察諸法行經』卷二(大正一五•七三一下)。
註【120-057】『大方等大集經』卷四『陀羅尼自在王品』(大正一三•二三上)。
註【120-058】『大方等大集經』卷四『陀羅尼自在王品』(大正一三•二三下──二四上)。
註【120-059】『大哀經』卷七(大正一三•四四三上──中)。
註【120-060】『大方等大集經』卷一0『海慧菩薩品』(大正一三•六五下)。
註【120-061】『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一二(大正一三•五0七上──中)。
註【120-062】『大寶積經』卷七七『富樓那會』(大正一一•四三八下)。又卷七八(大正一一•四四六下、四四七上)。
註【120-063】『大方等大集經』卷一0『海慧菩薩品』(大正一三•六五下)。
註【120-064】『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中(大正一二•九九六中)。
註【120-065】『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中(大正一五•四一七上)。
註【120-066】『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卷中(大正一五•四一八下──四一九上)。 [P1255]
註【120-067】『等集眾德三昧經』卷中(大正一二•九七九下──九八0上)。
註【120-068】『大寶積經』卷二五『被甲莊嚴會』(大正一一•一四0下──一四一上)。
註【120-069】『持世經』卷一(大正一四•六四六上)。
註【120-070】『華手經』卷一0(大正一六•二0三上)。
註【120-071】『大寶積經』卷一一八『寶髻菩薩會』(大正一一•六七二上)。
註【120-072】『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中(大正一二•九九六中)。
註【120-073】『大方等大集經』卷一0『海慧菩薩品』(大正一三•六六上──中)。『海意菩薩所問淨印法門經』卷 一三(大正一三•五0七下──五0八上)。
註【120-074】『諸法無行經』卷下(大正一五•七五八上)。
註【120-075】『思益梵天所問經』卷二(大正一五•四0下──四一中)。
註【120-076】『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七六『那伽室利分』(大正七•九七五上)。『濡首菩薩無上清淨分衛經』卷 下(大正八•七四六上)。
註【120-077】『決定毘尼經』(大正一二•四一上)。
註【120-078】『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卷下(大正一一•八九六下)。
註【120-079】『大寶積經』卷一0一『善德天子會』(大正一一•五六七中)。
註【120-080】『大寶積經』卷八六『大神變會』(大正一一•四九三下)。又八七(大正一一•五0一上)。 [P1256]
註【120-081】『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五七五『曼殊室利分』(大正七•九七一上──中)。 [P1257]

  


[回總目次][讀取下頁] [讀取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