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论文格式

(2016/12/30 Dr. Fa Qing 泰国国际佛教大学)

1. 纸张

1. 纸张大小: A4
2. 纸边:上、下、右一寸 (1 inch),左边可以用一寸半(1.5 inch)用于装订。

2. 格式

正文请用一种字体。一篇论文最好不要超过二种字体,建议如下:
1. 正文字体:宋体/明体 (小四 12)
2. 引文:仿宋体 (小四 12)
3. 标题:宋体(标宋体)(小二 18)
4. 脚注: 宋体(小五 10)
5. 请用格式,如:标题1(小二 18), 标题2(三号 16),标题2(四号 14),正文(小四 12),引文(小四 12)等。

3. 标点符号

1990年3月,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发布了修订的《标点符号用法》,规定了16种标点符号的用法(1951年规定了14种符号)。 1996年、国家语委将《标点符号用法》修订后交国家技术监督局作为国家标准颁布,以推动汉语书面语言的规范化。

①、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②、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③顿号(、)表示话中间并列的语汇之间的停顿,又表示“次序语”之后的停顿。
④分号(;)表示一句话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⑤冒号(:)表示提示语之后的停顿。
⑥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⑦感叹号(!)表示一句感叹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⑧引号(“ ” 和‘’)表示文中引用的部分。 (老用法『』「」)
⑨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⑩破折号(——)在文中表示底下有个注释的部分。又表示意思的跃进。
(11)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12)着重号(·用在文字的右边)表示文中特别重要的语句。
(13)专名号(——用在文字的左边)表示文中的人名、地名、团体名之类。
(14)书名号(《》和〈〉)表示文中的书名、篇名之类。如:〈第三節中道正法〉《印度佛教思想史》
*(15)间隔号(·用在两个字的中间)表示人名中的音界 ,也用在书名和篇名中间 。如:《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節中道正法》
*(16)连接号(一、——、-、~、用在两个字的中间)表示相关名词、数目、字母、项目之间的连接。

此外,还有一些符号扩大了使用范围。 例如
表示声音的延长, 有人也用——。
表示声音的断续,有人用……。
也有人把感叹号和问号用在一起,如!?或?!,表示反诘语气,多见于文艺作品。至于表示文中某些词语须另外加注解释,一般用数字表示,对篇题的注解多用*表示。
——
* 1990年加。

4. “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一般在论文最后。

4.1、参考文献-- 大正藏

藏经时可用缩写, 如:
《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日本渡边海旭、小野玄妙等人编辑校勘。台北世桦印刷企业有限公司,1998 年复印。本 文 佛 典 引 用 主 要 是 采 用 「 中 华 电 子 佛 典 协 会 」 ( 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 简称 CBETA)的电子佛典集成光碟, 2014 年。

《阿毗昙心论》法胜造,(晋)僧提婆共慧远译,《大正藏》册28。
《摩诃止观》智顗述,灌顶记,南京:金陵刻经处,2008。《大正藏》册46。

4.2、参考文献-- 书

通常格式是: 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地址出版社,出版年代。如:

王邦维《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
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学生书局,1983。

其它的情况,如再版、两人合著等,也应交待清楚。
更多的例子:
丁原植 《郭店竹简老子释析与研究》,台北万卷楼,1999。
王邦雄 《老子道》,台北汉艺色研,1998。
─── 《儒道之间》,台北汉光,1986。
─── 《老子的哲学》,台北东大,1999。
─── 《中国哲学论集》,台北台湾学生。
王凤喈 《中国教育史》,台北正中,1998。
王煜 《老庄思想论集》,台北联经,1993。
方东美 《中国哲学之精神及其发展》,台北成均,1984。
─── 《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1993。
伍振鹜 《教育哲学》,台北五南,1999。
牟宗三 《中国哲学十九讲》,台北台湾学生,1983。
─── 《才性与玄理》,台北台湾学生,1993。
─── 《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台北台湾商务,1993。
吴汝钧 《老庄哲学的现代析论》,台北文津,1998。
唐君毅 《中国哲学原论篇-导论篇》,台北台湾学生,1976。
─── 《中国哲学原论篇-原道篇》,台北台湾学生,1986。
─── 《中国人文精神之发展》,台北台湾学生,1974。
陈德和《台湾教育哲学论》,台北文史哲,2002。
─── 《从老庄思想诠诂庄书外杂篇的生命哲学》,台北文史哲,1993。
─── 《生活世界的哲思》,台北乐学,2001。
张斌贤、褚洪启 《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1994。
蔡仁厚 《孔孟荀哲学》,台湾学生,1999。
楼宇烈 《老子王弼集校释》,台北华正,1992。
严灵峰 《老庄研究》,台北中华,1966。
─── 《老子达解》,台北华正,1982。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着,李平沤译 《爱弥儿》,台北五南,1989。
罗素(Bertrand Russell)着,靳建国译 《教育论》,台北远流,1991。
迦纳(Howard Gardner)着,李心莹译 《再建多元智慧》,台北远流,2000。
毛礼锐、瞿菊衣、劭鹤亭主编 《中国古代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1988。
张湘君、葛琦霞编着 《童书创意教学--生命教育一起来》,台北三之三,2000。

4.2、引用期刊论文、杂志

基本格式:作者姓名〈文章名〉,《杂志名》期刊号,出版日期:文章在杂志中页数。如:
杜继文〈佛学研究经验谈〉,《佛学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第7 期, 1998: 5-9 页。
王柏寿 〈老子教育思想之研究〉,《嘉义师院学报》,第4期,1990。
牟宗三 〈老子《道德经》讲演录一〉,《鹅湖》28卷10期,2003.10。
─── 〈老子《道德经》讲演录二〉,《鹅湖》28卷11期,2003.11。
─── 〈老子《道德经》讲演录三〉,《鹅湖》28卷12期,2003.12。
─── 〈老子《道德经》讲演录四〉,《鹅湖》29卷1期,2003.1。
─── 〈老子《道德经》讲演录五〉,《鹅湖》29卷2期,2003.3。
─── 〈老子《道德经》讲演录十〉,《鹅湖》29卷7期,2004.1。
伍至学 〈老子论道之二重性〉,《哲学杂志》第17期,1996.8。
李宗定 〈一个超越解构主义文本―对《老子》诠释的重新审视〉,《哲学与文化》29卷第8期,2002.8。
李美燕〈老子的「不言之教」在教化上的意义与作用-兼与卢梭的「自然主义
教育」作一比较〉,《八十四学年度师范学院教育学术论文发表会论文集》,国立屏东师范学院,1993。
周立升 〈老子价值观评论〉,《哲学研究》第12期,1994.12。
林安梧 〈语言的异化与存有的治疗-以老子《道德经》为核心的理解与诠释〉《道家思想文化-海峡两岸道家思想与道教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北县,中华民国宗教哲学研究会,1994.3。
高柏园 〈中国传统智慧与环境教育〉《新讲台》第8期,2001.12。
陈德和 〈论牟宗三对人间道家的哲学建构-以老子思想的诠释为例〉,《揭谛―南华大学哲学学报》第3期, 2001.5。
─── 〈论唐君毅的老子学〉,《揭谛―南华大学哲学学报》第5期,2003.6。
───〈瀛海玄风自在心-台湾五十年的老庄哲学〉,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上课讲义。
───〈老庄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新讲台》第7期,2001.9。
───〈从道家思想谈动物权的观念〉,《新讲台》第8期,2001.12。
黄茂在、陈文典 〈由教学模组看―「自然与生活科技」学习领域之教学〉,《九年一贯课程的教与学》,2000.10。
郭梨华 〈《老子》中的「损」、「益」说〉,《世界中国哲学学报》第5期,2001.11。
曾春海 〈儒道的消费伦理与环境伦理〉,《哲学与文化》第24卷第10期,1997.10。
杨信礼 〈道家环境哲学及其时代意义〉,《管子学刊》第4期,1996。
叶海烟 〈道家环境伦理学的现代意义〉,《第二届师法自然净化人心学术与实务研讨会论文集》,华梵大学与原始生活教育学会,1999.5。
魏元圭 〈老子知识方法析论〉,《东海哲学研究集刊》,第2集,1995.6。

4.3、引用书中的前言、序言等

如:
吴汝钧〈译者前言〉,《佛教中观哲学》梶山雄一著,吴汝钓译,高雄:佛光出版社,1986再版。

4.4、国际互联网、光盘、软盘等

须写明网址,上网日期,如:
http://www.buddhanet.net/mahayana/text01.htm, 4/30/2012 上网
CD光盘、软盘等出版物,请参考后面的“参考文献”部分。如果是讲座,则注明:讲者姓名,“主题”地点,日期。

4.5、学位论文:

王美兰 《老、孔道德思想之比较及其教育实践》,国立东华大学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徐俊民 《老子无为教育思想之研究》,国立高雄师范大学教育学系硕士班硕士论文,1994。
陈政扬 《“管子四篇”的黄老思想研究》,南华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
蔡朝益 《道德经所涵蕴的教育思想》,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

5. “尾注”、“脚注”样式

5.1.引用藏经时,请依序标册码、经号、页码、栏次、行码, 如:

《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正藏》册 10,第 279 号,页 299 中 16。

5.2. 古籍

《天聖廣燈錄》,《卍續藏》冊 135,臺北:新文豐。
《山右石刻丛编》,历代石刻史料汇编 11,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后汉书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5.3.

一般文章中只用尾注,但如果是用电脑写作,最好用脚注,以方便读者。引用某一本书的基本格式是: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年代)页数。如:

王邦维《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1988)25-26 页。

第二次出现时,如只引用此作者这一本书(也没有其它的文章),则写出作者姓名和页数即可。如:王邦维,87页。如果此作者有多本书、文章被引用,第二次引用则应写出姓名、书名和页数。如果与上面的尾注/脚注是同一本书,则用“同上”然后写上页数即可。其它的样式则不一一列举,读者可参考本文的脚注。无论用哪一种格式,从头到尾一定要保持一致。

5.4. 网络一般格式: 〈文章名〉,网络,上网日期:http://www.xxx/xxx.html 如:

〈略论《阿含经》的“念佛”思想〉,《闽南佛学》2004年。网络,2016年12月30日:http://www.nanputuo.com/nptxy/html/200711/1814324962113.html

请参考
《中華佛學研究》撰稿格式: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00_text/ch04_BudhiStudies_Formatting.pdf

论文格式样品

请下载 附录 doc 文档。

Tags: